高考复习修辞ppt5课件下载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知识点击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 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 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常用修辞

第一课
比喻 比拟

第二课
借代 夸张修辞 Nhomakorabea第三课对偶 排比
第 一 课
知识点击
一、比喻 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给人以感染力; (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当堂训练】
1、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 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完美无瑕的人生。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 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 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 D、“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 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

高考复习修辞新类型PPT (共16张PPT)

高考复习修辞新类型PPT (共16张PPT)

二、声调的协调 就是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 使语言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例如: (1)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 (2)雪压竹枝尖点地,风吹荷叶背朝天 △△△○○△△, ○○○△△○○ (3)小草……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 《春》)
修辞模拟训练
1. 下面的比喻,运用得不够贴切,请给予修改,保 留以“歌声”为本体。
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 了我的心。 答:“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黄莺和鸣一般, 打动了我的心。”或“她那高昂、热情的歌声,如 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了我的心。”
2. 用比喻句的形式补写一段文字,说明"时时批评自 己的缺点"的重要性。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职业高中高考复习专题5修辞手法ppt课件

职业高中高考复习专题5修辞手法ppt课件

答: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 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以实喻虚),但词 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虚喻实,他 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而说飞花似梦, 丝雨如愁,很新奇。
15
修辞训练—比喻 依照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再在后
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_____
③表达感情。(化平淡为生动)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 “乌鸦”(飞机)成阵。
10
比喻要贴切——判断下列是否合适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 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 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 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 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5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
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 词语)组成。
6
比喻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8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课件 修辞手法(共28张PPT)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课件 修辞手法(共28张PPT)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
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二)比拟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 情趣,生动形象。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十三)用典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
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 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
(十三)用典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 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 “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 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 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课堂体验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
明。【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 君绝!
----汉乐府《上邪》
【析】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 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 求,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五)对偶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 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考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课件40张

高考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课件40张

比喻手法
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 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 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 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 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 开……
比喻手法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再如: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
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 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比喻手法
比喻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 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使文章文采出众,更有表现力。
反复手法
作用: 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 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
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父亲不认这个弟弟)
反复手法
(2)词组或句子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 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 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又如: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先后让别里科夫四次说出“千万别闹出 什么乱子”,这种口头禅式的反复重复,突出了别里科夫顽固与保守的性格,塑 造出一个沙俄爪牙与帮凶形象,表达作者对这类人的讽刺和批判。 (3)语段反复。相同语段的反复,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例如: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 头的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 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高考复习修辞专题 PPT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修辞专题 PPT精品课件
喻词有:像”“如同”“好比”“仿 佛”“宛如”“一样”等。例如:



①姑娘就像花一样,小伙子心胸多宽广。 ②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出 现在校园周围。 ③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 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2.暗喻: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 用“成”“变成”“是”“就是”“成 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或者不用比 喻词的比喻。如:
比拟与比喻区别举例



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 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 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
借 代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 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 事物。 例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 例2: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例3:上面坐着两个先生,东边的一个是马褂,
修辞专题
高考要求的 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打比方: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一般比喻句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 诗经中的“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指的就 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种 类
明喻
暗喻
借喻
本体
喻词 喻体

★ ★

系词 ★ ★
1.明喻: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比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 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第05讲 修辞手法(课件)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05讲 修辞手法(课件)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从“神龙施玉液”和“古井溢琼 浆”可知,此对联把“井水”比作了“玉液”“琼浆”,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井水”的 珍爱之情;此处把“井水”比作“玉液”“琼浆”,让人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说明了“井水”的珍 贵。不但使说理通俗易懂,让人易于接受,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 的感染力。
外地人在这里一边吃着山菜,一边饮酒思源;喝过酒再来赤水河边,端量着比它的名声小了许多的深 色水流,自然要问来问去。当地人手指两岸裸出的河道、被流水切割出的道道深痕,言说往昔的战争和 大水故事。这里是码头,那里是航道,首尾不断是盐船,欸乃声声帆影远。不远处的自贡为古老的盐 都,赤水成为要途,所以才有深山的繁华和忙碌。盐使山地有了重味,酒令人民多了品咂。
【答案】排比。①使内容丰富:以三个结构为“那……是不是还……”的句子,用细腻的笔触从 不同角度一一展现“我”对园中各种美好景物的回忆。②增强语势: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连用, 有力地抒发了“我”对曾经的乐园的无限怀念和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别、分析能力。由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中的“那……是不 是还……”这一结构相似的句式的排列连用可以判断出修辞手法为排比,而对于排比的表达效果, 可从内容和语势两个角度分析。
文中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 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考点三 运用修辞
【答案】天空中那一团团棉花糖,洁白、柔软,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正确运用修辞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要求仿照第一段中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的修辞手法,以“云”为本体,运用“借喻” 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学生首先要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 “像”“好像”“仿佛”“犹如”等。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 了”“构成”等。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然后根据比喻中本体和喻体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事物”这一特征,给“云”这个本体找一 个合适的喻体,云的特点有洁白、柔软、飘逸等,据此可将喻体定为棉花、棉花糖等,然后按照要 求写句子。 “借喻”中本体“云”不能出现,也不能出现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可组织答案为:天空中 那一团团棉花糖,洁白、柔软,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课件(共24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课件(共24张PPT).ppt

辨 析 易 混 修 辞
比喻(借喻) 借代 反问 对偶 比拟 互文
比喻 夸张 双关
• 1、(2021·八省适应性模拟)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的一项是( B )
• 围棋的胜负也和其他棋类不同。其他棋类大多是斩尽杀绝或把帝后抓走 才算胜。但围棋中盘胜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另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 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 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 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 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 的感情; ②使表达比较活泼。
拟人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拟人进行简要分析。 现在好了。一天清朗,使你的心境也变得沉静和清爽了许多。你
辨 析 易 混 修 辞
借代
古诗中常见的借代物 • 杜康——酒 尺素、双鲤——书信 干戈——战争 • 汉——唐 渔樵——隐逸生活 汗青——史书 • 吴钩——宝刀利剑类 樯橹——船 天狼——入侵的异族 • 楼兰——边境之敌 柳营——军营 山村——隐居 • 钟鼓馔玉——权贵利禄 青衫——下级官吏 鸟、兔——时光
• 2021年一开年,扶贫剧《山海情》就成了“黑马”。它是20世纪90年
代闽宁合作实现成功脱贫的一个经典篇章。这部剧不仅有改天换地的豪情,也有 创业的举步维艰;不仅有乡土生活的“浓浓烟火”,也有变革中的“鸡飞狗跳”。“真 实”是其最突出的特色。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D.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题点二 分析修辞构成与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虛心使人進步,骄傲使人落后。 (4)有缺点的战士終究是战士,完美的
苍蝇終究不過是苍蝇。
衬托
俗語說:“牡丹虽好,也要绿叶 扶持。”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 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 得更清楚,更鮮明,更突出。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 “好的”衬托 “更好的”。
(3)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個句子(或短語) 的意思,分写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 解释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 是互文。如:
(1)朝晖夕阴。(《岳陽樓記》范 仲淹)
(意为“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 “朝”和 “夕”、“晖”和“阴”是互 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杜甫《春望》 ) (2)太阳的脸红起來了。
(朱自清《春》 )
拟人再举例
1. 羌笛何須“怨”杨柳。 2. 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
色”。
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間。
4. 书架上静静地 “躺”着线装书。 5. 正义被 “綁”着示众,真理被蒙上
“眼睛”。 6. 我見青山多 “妩媚”,料青山見我应
回文
把相同的詞彙或句子,在下文中 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生首尾迴 環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回環。
回環運用得當,可以表現兩種事 物或現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關係。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經·八十一》)
(2)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 (《易經·繫辭》)
(3)非人磨墨墨磨人。 (4)自我突破,突破自我。 (5)你需要警隊,警隊需要你。
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 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並排 在一起,就叫做排比。
例如在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 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 了。」、「雨是最尋常的 ...... 像牛毛、像 花針、像細絲 ......」都是排比的例子。
用排比來說理,可收到條理分明的效 果;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 洋溢;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收層次清楚、 描寫細膩、形象生動之效。
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 象鮮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來 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 易于理解。
比喻的结构和种类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為三部分:本 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詞 (表示比喻 關係的詞語) 和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般分為明喻、隐喻(暗喻) 及借喻三類。
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時出現。 常用的喻詞有:像、好像、好似、 如、 有如、如同、仿佛等。 例子:他动也不动,仿如 石像。
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注意,故意先提出問 題,自問自答,有问有答,叫做設問。
設問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 读者思考。如:
(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 自己的行为。
(2)这人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是大 明。
(3)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反问
用疑問的形式來表示确定的意思, 叫反問。通常是否定句表达肯定意, 肯定句表達否定意。
果然引起“公”憤。
对比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 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让读 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坏、辨別是非。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 美与丑的对立,給人极鮮明的形象和极 强烈的感受。
如: (1)政之所兴,在順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 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傾 頹也。(诸葛亮本來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 切的言词。
“修辞”就是调整、修饰语言,提 高语言表达效果。
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
陈望道:根据修辞的表达效果, 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部分。
消极修辞遵守的最高标准是:内 容方面明确、通顺,形式方面平匀、 稳密。
积极修辞分为辞格和辞趣两大部 分。辞格即修辞格,也叫修辞方式、 修辞手法。
如: (1)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伦送 我情。(李白《贈汪倫》)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倫的 友情更深。)
反衬
(2)他的年紀小,器量可大。(以年 紀小衬托志向大。)
(3)海鷗在大海上飛竄,轟隆隆的 雷聲把海鴨嚇壞了,企鵝膽怯地把肥 胖的身軀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 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 沒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高尔基 《海燕》)
如是。
拟物
把人當成事物來写。如: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個恶霸夾 着尾巴逃跑了。 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写。如: (1)火山發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泻在這 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拟物再举例
1. 你不妨搖曳着一頭的“蓬草”,不妨纵容 你滿腮的 “苔蘚”。
“晴”表面上是說晴雨的“晴”, 暗中卻又是在說情感的“情”,一語相 關。
(2)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給我非 常的寒威和冷氣。(《風箏》魯迅)
“寒威”和“冷气” 指的是天气, 也指保守的社会。
双关再举例
1.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 被指为与黑金挂钩的候选人,连忙召
开记者会替自己辩“白”。 3. 经理提出男职員全部轮值夜班的草案,
2. 寄 “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3. 滑落於你眸子之“深渊”;迷失於你发茨
之 “莽林”。 4. 臣不胜 “犬馬”怖惧之情。 5. 在枯寂的心灵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
朵”。
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在客观现 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 形象特征,以增強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也叫夸饰或铺张。
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語言简洁、生動、形象化, 喚起讀者的联想。如:
(1)巾幗不讓须眉。 (以“巾幗”借 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以“朱門”借代富貴之家、“冻死骨” 借代尸体。)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溫庭筠 《夢江南•其二》 ) (以“帆” 借 代帆船。)
反復
為了強調某種思想、突出某種感情, 重複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就是反復。
如:
(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 的腳步近了。(朱自清《春》)
(2)我一定要出去,一定要出去!(呂 夢周《水的希望》 )
(3)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 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 不仁者遠矣!(《論語.顏淵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联,很多就 是很好的对偶。
严式對偶
严式对偶的要求极严,上下兩 句对应的位置要词性相同、声调平 仄相对,不能有相同的字。
如:青山橫北郭,白水绕東城。 (李白《送友人》 )
宽式对偶
宽式对偶只要达到上述部份要求便
可。
如:生則天下歌,死則天下哭。 (《荀子.解蔽二十一》)
在春節期間,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見 到春聯,其中有一些是家傳戶曉的,例 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和“天增歲 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也有一 些是新創的。
暗喻
本体、喻体同時出現,但用 “是” 、“成” 、 “成為”、 “变 為” 等动詞代替“像” 一类的喻詞。
例子:母親啊!你 是 荷叶, 我 是紅蓮。
借喻
本体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用喻 体代替本体。
例子:天上張着灰色的幔。
(“灰色的幔”是喻體。本體是“黑 雲”,但不寫出來。)
借代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 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
(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 (3)你別看我耳朵聋,我的心並不聋啊!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語句有双重意义,言 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 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 印象。
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 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 晴。(《竹枝詞》刘禹锡)
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間不能加 “像”字,借喻的本体和喻体間可以 加“像”字。
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 來写,或把人當成物來写,或把甲 物當成乙物來写,就是比拟。
写作時善用比拟,能启发读者 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拟分為拟人和拟物。
拟人
把事物當成人來写,賦予人的思想、 感情、活動。
如: (1)感時花溅泪,恨別鸟惊心。
複疊(疊字、反復)
複疊是同樣的字、詞、句接二連三 地重複使用,以加強表達效果,使音 節鏗鏘。
疊字、反復都是複疊。
疊字
為了模擬聲音、加強語意和形象, 重疊使用同一個字,就是疊字。
如: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 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2)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 鬱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頂真(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用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前後 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的修辭法, 叫做頂真(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1)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檳榔; 檳榔香,買子薑;子薑辣……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列子·愚 公移山》)
(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子路 十三》)
(范仲淹《岳阳楼记》)
(意思是 不因“物”——所處的 環境——或“己”——個人的遭 遇——而喜,也不因“物”或 “己”而悲。)
形式方面的修辞
对偶 排比 顶针 复叠 回文 倒装
对偶
对偶是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或相似、内容相关的兩個短语或句 子成对地排列起來的修辞手法。
对偶的句式看起來整齐美观, 读起來节奏铿锵,便于记诵。
(4)黄发、垂髫,並怡然自乐。 (陶潛 《桃花源記》 )(以“黄发”借 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