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随记 扭转孩子的逆反心理,我在路上

合集下载

班主任应正确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班主任应正确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班主任应正确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会发现班级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逆反”现象,如班主任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可就有一些偏不讲文明,经常出口成“脏”,天天讲不准打架、骂人,但总有一些学生明知故犯,其他诸如损害公物,无故违反纪律等,也是屡禁不止。

总之,老师越说不准做的事,而个别学生偏去做。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后,我对这部分学生留心地观察,发现凡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主要有着以下几个特点:一、自尊心被自卑感所代替。

凡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由于他们已养成某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学习成绩一般也较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与指责,受到同学的冷嘲热讽,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往往受到挫伤。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越是自卑越容易犯错,受到更多的指责和批评。

于是,这些学生便表现出懊恼,失去信心,以至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抵触情绪。

二、对集体既向往又抵触。

小学生是“恋群”的,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集体却持有一种既向往又抵触的矛盾态度。

一些表现好、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和那些表现差、成绩也不好的学生在一起,以免跟着学坏,有些老师也有意或无意地暗示班上的学生不要理这些学生,有些老师甚至以不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作为教育或惩罚的手段,同时这部分学生也不愿意自己的言行受到集体的约束。

这样就使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享受不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对集体产生了对立的情绪。

三、外部行为表现与内心愿望的不一致。

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常常处于矛盾状态。

他们在外表上表现出傲慢粗野、蛮横无理,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也常常表现出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样子,但在他们的内心却隐藏着极大的痛苦,因为他们并非真正甘心落后,他们愿意进步,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经常迸发出要求进步的火花,他们也有改好的愿望,只是由于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才没有勇气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

浅谈班主任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

浅谈班主任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

浅谈班主任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第一篇:浅谈班主任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浅谈班主任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乐亭县闫各庄镇闫各庄初级中学邸朝华逆反心理是指接受信息者产生的与发出信息者的愿望和要求相抵触的心理状态。

是反从众心理的特殊表现,、。

好奇心和自主意识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在人生的特殊生理阶段——青春期,常常表现出朝气蓬勃,充满热情,但他们的情绪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何不稳定型,他们已不再简单地服从大人的权威,甚至反抗权威,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对抗,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作为中学生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和指导学生的学校环境中,在协调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任课教师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们的关系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班主任被学生称为“班主”,所以,班主任对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本人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十几年,并一直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在对管理和教育学生方面做过些有益的尝试。

在这里做些浅显的分析:第二篇: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青州中心小学赖伟东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产生反教育的心理障碍,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努力预防和消除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呢?一.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

”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班主任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介绍有关心理方面知识。

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生理、心理变化特点。

通过自查,来调节心理状态,达到内化健康人生心理的作用。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班主任经验——化解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

班主任经验——化解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

班主任经验——化解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营口高中邹宝琮一只皮球拍到硬地面上会反弹起来,拍到水面上则无法弹起,甚至还会被水吞没。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之所以叛逆,也与他们听到的指令性话太多,训斥话太多,平等协商的话太少有关。

1、班级诸事皆与学生商量我在组织班级活动时,都会与学生商量:“现在学校布置一项任务,我是怎么想的,打算怎么做,同学们看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可以否定老师的想法,也可以补充老师的想法”。

其实,当学生真正理解老师的想法之后,不但不会逆反,而且还会发自内心地帮助老师把事情做好。

有时学生真的否定老师的想法,也不是坏事,因为提前否定,避免了老师做一件不得人心的事。

通过商量,可以使学生真心帮助老师做事,老师多幸福啊。

我常对学生说:听任何人的话,都不要盲目信从,也不要盲目反驳,都要思考后再做回答。

就算是老师说的话,你也要思考之后再决定信或不信。

这话咋听起来,表面上削弱了老师的权威性,但实际上却能使学生更能用心琢磨老师的话,使老师说的话更能深入学生心中,避免左耳听右耳冒,引导效果反而会更明显。

比如,有一位家长哭着打电话,说孩子迷恋网吧没办法了,让我做做孩子工作。

面对家长的求助,老师找学生谈话会有多在作用?大家都清楚。

我把问题拿到班级与大家商量:同学们想一下,应该怎样帮助他才能有效果?结果每位同学都给这名同学写封信,或规劝、或支持,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由老师转给该生阅读。

之后又有多名同学愿意帮助监督。

同龄人的话远胜老师说教千倍,而写信过程又是全班学生的一次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家长会讲稿有好多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家长说一百句,不如老师说一句管理用。

其实,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做的不是说教,而是榜样,主要是给孩子营造一个成长环境。

在学生面前,老师要做的也不是说教,而是引导,当然老师会有一些引导方法和技巧。

如果只有说教,孩子无论面对家长还是老师,都会逆反。

有些人打着“恨铁不成钢”的旗号去说教,殊不知:恨铁永远不能成钢,只有炼铁才会成钢。

班主任该如何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

班主任该如何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
有的 虽斑驳 透空 , 受到重重 阻力却奋力 向上。 此段 落指 尖发 力除旋
律 中的重音 以外 , 力度要 均 匀 , 量 用指 尖的 自然 力 , 可弱 不可 尽 不 强, 这样梅 花洁 白芬 芳、 花蕊 临风 飘逸般 的 “ ” 静 中景 象, 豁然 跃 于
通化
●宋 文 凤
等 。教师要具备 良好 的教育心态 , 要把关心 、 重 、 尊 爱护学 生放在首 位, 把学生置于 与自己平等 的地位 。在学 生出现 过激行为时 。 教师要 学会制怒 。 善于运用教 育机 智和教 育策略 。 巧妙化解 师生冲突。 合理利 用学生逆 反心理 的正效 应。教 师要大 胆利用 青少年 学 生逆 反心 理的积极 因素 。 养其创新意识 和能 力。 向学生进行思 培 在
针对 青少年 学生逆反心 理 的不 同成 因 .教 师在 教育过 程 中应 注意 以下 几个方 面的 问题 :确立适 合青少 年实际 的教育 目标 和要 求。过高 的教育教 学 目标 。 重的学 习负担 , 学生产 生逆反心 理 过 是
的重要原 因之一。 对学生进行 品德 行 为指导 时 , 在 要认真分析 学生 的思想状况 和心 理 要求 . 准确把 握学 生品德发 展阶段 和水平 , 在教 育策略上要 循序渐 进 ,切忌急 躁 ,尽 可能避免 师生对抗 情绪 的产
步强化梅花 随风摇 曳的形 象。 演奏二弄 旋律时 , 在 泛音 在 中音 区演
奏 , 音 宜用无名指 或小拇 指弹奏 , 求 浑厚 、 力 ; 低 要 有 与泛音 同 时演 奏, 能取 得 清亮 、 浑厚 的效果 , 一 步展 示出梅 花 不畏严寒 、 霜凌 进 傲 雪不凡的 气质 : 的弯曲有 致 , 柔相济 ; 的好似 石木 坚硬 如铁 ; 有 刚 有

正视孩子逆反心理--班主任工作论文-工作总结

正视孩子逆反心理--班主任工作论文-工作总结

正视孩子逆反心理--班主任工作论文-工作总结创意单位:开发区中心小学活动范围:开发区小学推荐单位:开发区中心小学背景家庭是小学生生长的基本环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

家长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言行对子女品德的塑造、人格的完善等极其重要,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学校作为小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其存在的一些不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如:出风头、唱反调等,会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而进行模仿。

逆反的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

这种心理上的抗拒,是个人自觉或不自觉感受到某方面享有的自由被剥夺时,自身即发出的一种抗拒心理,引起的后果不可忽视,应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做法(一)尊重学生。

教师、家长要学点心理学知识,只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谈得上教育。

一些家长和老师总是喜欢在孩子面前摆架子,习惯于训斥、支配,甚至体罚孩子。

时间一长即使父母、老师的话再正确,他们也会把它当作耳旁风。

因此在教育孩子是要不摆架子,平等相待,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记得一次单元测试后,我让班长把每个人的成绩登上记分册。

有个学生因成绩差不让班长记,还砸碎了班长的文具盒。

我知道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想好后来找我。

原来他是怕难看才这样做的。

怕难看,就是自尊心的表现。

我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但又指出了他这样做恰恰没有维护自己的这份自尊。

他惭愧地低下了头。

(二)情理交融,化解阻力。

理与情要共进、交融,才能有效的客服逆反心理。

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只有感到你与他心心相印,情感交融,他才可能接受你的教育。

班上曾有这样一个女同学,平时沉默寡言,上课听讲精力不集中。

我想,她这个样子一定有原因。

有一次,她的.母亲来到学校,她竟然躲了起来。

我有些奇怪。

再看看她的母亲,一切都明白了。

如何扭转学生的叛逆心理班主任工作论文(五年级上册)

如何扭转学生的叛逆心理班主任工作论文(五年级上册)

如何扭转学生的叛逆心理班主任工作论文(五年级上册)如何扭转学生的叛逆心理内容摘要:当今社会,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或者老师的过分严厉,相当一部分学生形成了叛逆性格。

面对叛逆的学生,教师应做到“不要气馁,要充满信心;不要计较,要理解学生;不要动怒,要尊重学生;不要懒散,要提高威望”。

关键词:叛逆信心理解尊重威望现在的年轻教师,尤其是年轻女教师,性格温柔者居多。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性格叛逆者居多。

当老师遇到叛逆的学生,就好比水碰上火、猫碰上鼠一样,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直至一方屈服或者两败俱伤。

然而,教师毕竟是国家精心培育和选拔出来的教育工作者,都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面对叛逆的学生,总不可能像水碰上火一样非把火熄灭,也不可能像猫碰上鼠一样非置鼠于死地。

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是老师被学生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那么,当你的学生为一点芝麻小事和你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当你的学生故意找茬和你挑起矛盾的时候,你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我个人认为还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的:一、不要气馁,要充满信心。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曾经说过,“信心是灵魂的防腐剂”。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信心,教育学生更是如此。

我们教师都应该明白,现在的学生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或教师的过分严厉而形成叛逆的性格是很正常的现象。

有的教师在三番五次的受到挫折以后便失去了信心,认为这些性格叛逆的孩子已经无可救药,有时甚至还会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对这些喜欢和自己作对的学生实行“冷战政策。

”长期下来,就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根本不适合教书,从而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厌倦甚至恐惧感。

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对症下药。

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叛逆型学生。

如果你放弃了一个,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和你对抗。

相反,如果你拯救了一个,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折服于你。

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学生怎样为难你、挑衅你,你都不要气馁,要充满信心。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对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叛逆原因及引导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对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叛逆原因及引导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对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叛逆原因及引导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也是人生中最为敏感和易叛逆的时期之一。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体正在发育成熟,心理也在经历着各种变化。

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表现出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容易产生意气用事、情绪波动大、不听劝告等问题。

作为班主任,要做好对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叛逆的分析和引导工作,有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青春期心理叛逆的原因1.自我认知的不断成熟在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加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对周围事物产生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意见表达。

这种成熟,可能导致他们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表现为心理叛逆的行为。

2.情感的波动在青春期,激素分泌旺盛,学生的情感经常处于波动之中,情绪起伏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在这个时期,他们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叛逆行为,表现为不听话、不合群、易激动等。

3.社会环境的影响青春期是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时期。

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可能使学生对规则不适从,容易对权威产生怀疑。

特别是在一些不良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产生心理叛逆行为。

4.学业和生涯选择的困惑在青春期,学生开始面临学业和生涯规划的问题,他们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

这种迷茫可能使他们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出现心理叛逆行为。

1.关注和理解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关注并且理解学生的心理。

要善于从学生的行为中寻找他们内心的困惑和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只有真正理解了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地进行引导工作。

2.耐心倾听耐心倾听是引导学生的有效方式。

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倾听时间和空间,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惑。

在倾听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不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3.建立信任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是引导学生的关键。

班主任应该积极地与学生建立亲近的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主任的朋友和依靠。

班主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与引导

班主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与引导

班主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与引导引言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心理世界也在迅速地发展和变化。

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表现为不服从、叛逆、叛逆甚至挑战权威。

对于班主任来说,如何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的工作。

一、了解逆反心理的原因在教育与引导学生逆反心理之前,班主任首先要了解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通常来说,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习压力、身体发育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班主任需要透过表面现象,去深入挖掘学生逆反心理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育与引导工作。

二、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原因后,班主任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青春期的学生心理脆弱,他们往往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他们。

班主任可以主动找机会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耐心倾听学生表达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和情绪,理解他们的困惑和挣扎。

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班主任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动态,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三、塑造一个尊重和平等的关系在面对逆反心理的学生时,班主任需要学会建立一个尊重和平等的关系。

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对于权威存在一定的抗拒和排斥,如果班主任采用强势的态度对待这类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反抗。

班主任需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爱。

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关系,学生才会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

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和压力青春期的学生往往面对着情绪和压力的困扰,这是逆反心理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和压力,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班会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理性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坚定。

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迷茫,这也是他们逆反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周四上午第三节是我班的音乐课。

一下课,音乐老师就气呼呼地走进办公室。

“肖老师,你们班戴眼镜那个学生真是太可恶了,气死我了,快气死我了。


“怎么回事?”我一脸诧异。

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就会把老师气成这样子吗?
她一说戴眼镜的,我就知道是卢钦奎同学。

这个孩子的性格天生就属于比较犟,任性,不拘小节,目无长辈,不尊敬老师等等。

这些缺点应该在这个孩子的身上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那么他的这些行为其实我也早有察觉,以前也曾在我的语文课上顶撞老师,我也经常的批评他,教育他。

但是呢,没有像这次一样把老师气成这样。

归根结底,这个孩子呢,还是因为家庭的环境,爸爸妈妈上班不在身边,全靠爷爷奶奶照顾他,隔代亲是比爸爸妈妈更亲的。

所以孩子天生都是属于在娇生惯养中长大,别人的任何意见他都不听,一意孤行。

也导致他的这些坏习惯在课堂上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卢钦魁叫到了办公室。

首先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我说:“孩子上课的时候老师是站在那,你们是坐到那,你说老师辛苦吗?”“辛苦!”“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教育我们?那他不就是想把知识传达给我们吗?那么,老师辛苦地传达给我们知识,作为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呢?”“尊敬老师。

”“是啊,尊敬老师,不能光出现在口头上,更要表现在行动上,你上音乐课,音乐老师给你说话,你顶撞她。

就惹老师生气,老师说你一句你顶三句,那你觉得做的对吗?这是尊敬老师吗?”“不是。

”“那你愿不愿意跟老师道歉?”他摇摇头。

极度抵抗。

“那为什么不愿意跟老师道歉呢?”他说我不知道。

其实这个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只是没有勇气来承认,于是我再次给他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每个人天生都不是完美的,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不是一个坏孩子,老师也相信你有了错误你会改正,那你愿意来跟老师一起去向音乐老师道歉吗?”他终于点了点头。

这时孩子也哭得泪流满面,一塌糊涂。

于是下课我陪着他一起找到音乐老师,他很诚恳地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此时,音乐老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表现好,你还是好学生,老师还会喜欢你的!”听到音乐老师对他的谅解,孩子哭得更伤心了,他觉得宽容是对他最大的安慰。

作为老师,我们不要把孩子一棒子打死,因为他们虽然有缺点,但是只要我们及时地帮助他们改正,就像一棵小树,不修剪枝叶,他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一个有错误的人,如果我们能够把他的错误及时改正过来,她一样也会成长为一个对社会上有用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