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1物理新人教版学案1 (16)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1)1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1)1

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课前预习】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课堂练习】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课后练习】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新教材高中物理 人教版必修一 精品学案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殊规律的应用

新教材高中物理 人教版必修一 精品学案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殊规律的应用

专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特殊规律的应用【方法突破】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方法归纳1.公式:xv t=,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运动,而在用平均速度求位移时,因为不涉及加速度,计算比较简单。

2.公式:02v v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 内通过的位移为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B .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C .可求出物体通过2x时的速度D .可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BD【解析】A .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初速度为v 0,则根据运动学公式有2012x v t at =+在v 0未知的情况下无法根据x 和t 求出a ,故A 错误; B .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xv t=故B 正确;C .设物体的末速度为v ,则物体通过2x 时的速度为2x v v 0和v 都未知的情况下无法求出2x v ,故C 错误;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 正确。

故选BD 。

【针对训练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的位移是2m ,第4s 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这2s 内平均速度是2.25m/sB .第3s 末瞬时速度是2.25m/sC .质点的加速度是20.5m/sD .质点的初速度为0.5m/s 【答案】D【解析】A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这2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2 2.5)m 2.25m/s 2ss v t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质点第3s 末的瞬时速度等于这2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3 2.25m/s v v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根据Δs =aT 2得,质点的加速度222(2.52)m0.5m/s 1ss a T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033v t v a =+可得初速度为00.75m/s v =,D 错误,符合题意。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预习学案(可编辑)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预习学案(可编辑)

制作人:江老师索罗门教育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预习学案目录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预习学案1.2《时间和位移》预习学案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预习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预习学案第一章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 什么是质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2. 知道什么是参考系及如何选择参考系。

预习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一节)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

学习难点: 质点的判断学习过程: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是 ,静止是。

二、物体和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

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

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

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问题: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三、参考系1.定义:。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1: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1: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体会其在初中基础上的深化,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能在具体问题的描述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4.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速度和速率。

5.知道怎样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6.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象,并会根据画出的图象描绘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

[课前预习]1.速度表示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2)定义式:v=。

(3)单位:、、等。

(4)矢量性:速度的大小用公式计算,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

2.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或不同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或哪段内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或某一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相同。

②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或对应。

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和瞬时速度相等。

4.速率瞬时速度的叫做速率,是量。

[学习进阶]一、速度1.定义:物理学中用物体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的比值称为物体的速度,通常用字母v 表示,如果在时间Δt 内物体的位移是Δ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v =ΔxΔt 。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也就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也表示单位时间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

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其位置变化也越快,其单位时间物体发生的位移越大。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厘米每秒(cm/s ),1km/h=3.6m/s ,1km/h 大于1m/s 。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精编版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精编版

物理必修一全册学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课前预习】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课堂练习】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课后练习】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_)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_)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知道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3、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对同一个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4、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学习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学习难点】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不同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的关系【学习流程】【自主先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2、物理学中的“质点”与几何学中的“点”有何区别?3、什么是运动的绝对性?什么是运动的相对性?【组内研学】讨论一: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加点的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地球..从上海到北京的运动时间、轮船在海..通过桥梁的时间、火车..的公转、地球..的自转、火车里的位置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3、“质点”的物理意义:【交流促学】讨论:下列各种运动的物体中,在研究什么问题时能被视为质点?A.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B.运动中的人造地球卫星C.投出的篮球D.在海里行驶的轮船请说一说你的选择和你的理由?小结:⑴将实际物体看成“质点”是一种什么研究方法?⑵哪些情况下,可以将实际物体看作“质点”处理?【组内研学】●为什么要选择“参考系”?(阅读P10和插图1.1-3)讨论二:⑴书P11“问题与练习”第1题;⑵插图1.1- 4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1、定义:叫参考系。

2、你对参考系的理解:⑴⑵⑶⑷【交流促学】讨论三: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描述了哪两种运动情景?它们分别以什么为参考系?讨论四:P12问题与练习、第2题【组内研学】●为什么要建立“坐标系”?(阅读P11)描述下列三种运动需要建立怎样的坐标系?①百米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②冰场上花样运动员的位置③翱翔在蓝天上的飞机1、物理意义:2、基本分类:⑴⑵⑶3、坐标系的作图“三要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一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3.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观察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
1.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2. 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学习与讨论(25分钟)
1. 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探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3. 分组讨论和总结,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实验与观察(15分钟)
1. 进行简单的实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2. 观察实验现象,学习物理学的基本观察方法。

四、反思与总结(5分钟)
1. 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准备下节课的参与和讨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与观察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在之后的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物理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专业能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答案【篇一: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xt>第1课时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课前自主学习㈠课本导读1.物体的_____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_______、最_____的运动形态。

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支叫做力学。

我们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机械运动的规律,还要学习其中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无论从逻辑上还上从历史上讲,力学都是________的基础。

2.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是: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同时把物体上的各个点(无数个)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都描述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物体只有一个点,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3.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如果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抽象为一个点,并不会对所研究的问题带来大的偏差。

把物体抽象成一个点,尽管与真实的自然界不相符,但是它使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使我们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得以进行,不至于寸步难行。

例1.地球在绕太阳公转,同时又在自转,如果只研究地球公转,我们______(可以、不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点,如果我们研究地球的自转_________(可以、不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点。

例2.火车在铁轨上行驶,如果我们只研究火车整体的运动时,_________(可以、不可以)用一点来表示火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研究火车车轮的运动,_________(可以、不可以)把火车看成一个点。

4.质点的概念:⑴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没有形状、大小、体积而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

⑵我们把物体看成质点时忽略了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转动等次要因素,抓住了物体具有一的空间位置和________等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则。

会用作图法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计算合力。

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习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自主学习】
一、合力和分力
1、如果一个力 和几个力的 相同,那么 合力, 叫分力。

2、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分力)作用的同时,还受到合力的作用吗?
二、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参阅教材62页,根据提供的器材,抓住合力和分力效果相同这一关键点,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实验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_______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和_______.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共点力
(同学们自学教材63页有关共点力的知识,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1、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 ,或者几个力作
用在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线延长后相交
于 ,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所以,共点力不
一定作用在同一点上,如图所示的三个力F 1、F 2、F 3均为共点力。

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没有适用条件,如果有,适用条件是什么?
【合作探究】
1.合力的确定方法
(1)图解法
如图所示,有大小不变的两个力 F 1=40 N 和 F 2=30 N ,当它们之间的夹角分别为30°、
60°、90°、120°、150°时,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A B
C D E
(2)计算法(我们主要会计算一些规则平行四边形的合力)
a 、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的合成,如上题图C 所示,则由勾股定理得(完成计算部分) 合力=+=2221F F F
b 、大小相等,夹角为120 o 两个力的合力,如图
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合力把四边形分成两个等边三角形) 2
1F F F ==
(3)讨论(对比图解法练习中合力的变化比较,回答以下问题)
a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吗?
b 、合力至少比其中一个分力大吗?
(4)合力大小范围的确定
A 、怎样可以使大小不变的两个分力合力最大?画出图示
B 、怎样可以使大小不变的两个分力合力最小?画出图示
C 、两个大小不变的分力的合力范围为 规律应用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 N 、3 N ,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任意变化,则其合力的大F 1 F 2
F O
F 2 F 1 3060O F 2 F 1
F 1 O
F 2
90O F 2 F 1 120° O F 2 F 1 150°
小可能是()
A.0N
B.4N
C.10 N
D.15 N
例题力F
1=45N,方向水平向右。

力F
2
=60N,方向竖直向上。

通过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F的大小和方向。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有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F随θ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
A、1N和6N
B、2N和5N
C、3N和4N
D、4.5N和2.5N
2、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
B.合力的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