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2.5自由落体运动2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 本 导 读
a
=
g
代 ,




落 ,




1
●预习自测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C ) 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B.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 动。 C.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D.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2.关于重力加速度 g 值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 g 值一样大 B.重的物体的 g 值大 C.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在赤道处的 g 值大于在南极处的 g 值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 等待在课堂 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新知探究一: 不同物体下落快慢不同的原因 1.演示:玻璃筒内有空气时物体自由下落,观察到的现象 是 ,演示: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后物体自 由下落,再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真空中物体自由下落快慢与物体重力 (填有关或无关) ,空气中物体自由下落快慢不同是因为 影响。 2.用两张相同的纸片(重量相同)做成一个尽量小的纸团和一个尽量大的纸团, 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到 下落较快,把大纸团捏小一些,再次实验观 察到下落快慢的差别变 (填大或小) ,把两个纸团捏成一样大再次实验,观 察到 , 纸团越小阻力越小 , 以上实验说明在重力相同的情况下阻 力越小的物体下落得越 。 3.动手做一做,用大小不同纸片捏成纸团,达到以下要求: (1)大纸片纸团比小纸片纸团下落快。 (2)小纸片纸团比大纸片纸团下落快。 (3)两纸团下落几乎一样快。 针对训练一: 1.生活中物体下落快慢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物体所受重力大的下落快 B.物体所受阻力小的下落快 C.相同重量的物体所受阻力小的下落快 D.阻力与重力的比值小的下落快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导学案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导学案及答案

25《自由落体运动》导案【习目标】1、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3、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体会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识链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两个定义式:v= ,=两个基本公式:v= ,=一个“面积”公式:= 四个重要推论:①平均速度:=v②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③中间时刻瞬时速度:=2t v [**] ④连续相等时间T 内的位移差 ==-=∆.......12x x x【习过程】一、自由落体运动阅读教材43页,分组讨论: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什么?3阅读课本P44 “实验”,连接好装置,按要求做实验下面是重锤拉着纸带自由下落时用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

根据纸带信息,求得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结论:实验表明,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由落体加速度阅读教材44页,分组讨论:1.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什么符号表示?它的值有什么特点?一般取多少?2.根据纸带计算出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如v-公式,-公式,-v公式等。

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全面,比比看。

[]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阅读教材45页,问题与练习,分组讨论:1.2.3.注意“估算”的含义【训练测试】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2 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内的位移大小是L,则它在第3内的位移大小是( )A.3L B.5L.7L D.9L4.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题:2、5自由落体运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2、能用打点计时器或其他实验仪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进行分析、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照相机曝光时间的估算。

【课前预习】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3、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课堂研讨】思考问题:1、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 请举例说明?2、猜想: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比质量小的快吗?3、牛顿管实验结论:(1)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无关、(2)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的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4、阅读课本并回答:(1)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注意: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则物体的下落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5、按照教材第43页的图2、5—1装置做实验,将一系有纸带的重物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过程、在对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图象法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位置0123456时间(s)0v(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推论: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1=(x1+x2)/2T,v2=(x2+x3)/2T……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由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计算出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5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二章:2.5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2.5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台山一中李天勇【教材简析】“自由落体运动”是人教版高一物理课本的第二章的第五节,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对前面运动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二、本节比较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课本设置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问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论,得出结果”基本科学探究的过程;三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如平抛运动〕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1、在身心特点方面,高一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2、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的规律,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3、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实验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性质,规律2、重力加速度【教学难点】1.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理解。

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运用。

【教学模式】情景设疑,实验探究法,讲授与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纸片、石头、牛顿管、长直尺等【教学过程】②方向:竖直向下③大小:虽然在不同地点加速度g值略有不同,但通常的计算中一般都取g=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取g=10m/s2。

3.分析实验数据的误差来源。

7.巩固练习1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C.树叶从树上落下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课堂练习8.根据列表,让学生们分析重力加速度随便着纬度不同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课堂提问: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图表分析自由落体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值大小不一样,一般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赤道处重力加速度g值较小,两极g值较大。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案--2_5《自由落体运动》精品教案(教师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案--2_5《自由落体运动》精品教案(教师版)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必修模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内容。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具体情形。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学习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对本课的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组织学生实行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探求规律的水平,还能对学生实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理解是重力加速度,(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轻重不同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过程,实际测量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前人(亚里士多德)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促动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和准确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不同物体自由下落有共同加速度g、做好实验难点:斜面实验设计的巧妙性、实验过程中科学猜测、数学推导、合理外推的表达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有过思考,接触过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伽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但未曾接触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理想实验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1、牛顿管、抽气机;2、10套:纸片、铁架台、铁螺丝、铁夹、铁横杆、纸带夹、打点计时器(带复写纸片)、纸带、重锤、海绵垫、接线板;长刻度尺。

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t V 0V +at 2021at t V S += as V V t 2202=-(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把小石头和树叶举到相同高度,石头的重量比树叶重,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导学案:2.5自由落体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导学案:2.5自由落体运动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5节 自由落体运动 (预习学案)【预习目标】认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

【课前预习】一.知识回顾1.基本公式和推论: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2. 如图2-4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F 、G 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s.(1)在计时器打出点B 、C 、D 、E 、F 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1= cm/s ,v 2= cm/s ,v 3= cm/s ,v 4= cm/s ,v 5= cm/s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3)小车做 运动,加速度a=一. 自主学习(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夯实基础)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你认为质量不同的物体从手中释放,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一)自由落体运动1. 定义:物体只在 作用下从 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问题:在有空气的空间内,物体的下落能否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图2-3480 图2-43. 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1. 实验表明:在,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

同常用表示。

2. 自由落体加速度方向:,精确的实验发现,在地球上不同地方,是不同的,从赤道到两极逐渐。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⑴初速度V0= ,加速度a=⑵速度与时间的关系: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⑷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二. 预习自测(给自己设定具体时间自我检测,了解自我)1. 以下对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0,加速度也为0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D.物体下落过程中,重的物体下落快2. 甲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地方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比乙先着地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 甲乙同时着地D. 无法确定谁先着地3. 关于重力加速度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 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4. 一个物体从45m的地方自由落下,在下落的最后1s内其位移是多大?(g取10m/s2)预习自测答案:1. B 2. C 3. AD 4. x=25m三. 疑难记录:(没有问题,不能提出问题说明存在很大的问题)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学案)【学习目标】(只有定向才不会迷失方向)1. 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理解重力加速度;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会解决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2. 过程与方法: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重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学习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理解是重力加速度;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重点、难点】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预习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3-44页,完成下列内容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初速度v0=____,加速度a=____,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通常用符号_____表示。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g的大小随地点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上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数值为________,南、北两极处重力加速度_______,数值为_______;g 的大小还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越大,g值______。

但这些差异并不是太大,在通常计算中,地面附近的g取 m/s2,在粗略的计算中,g还可以取 m/s2。

3、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在v0=0、a=g时的一个特例,因此其运动规律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来推导。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在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题时,通常选取方向为正方向。

【学始于疑】探究案【合作探究一】问题1: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盒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哪个下落的快?问题2: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的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释放,哪个下落的快?问题3:将一枚硬币与已经粘贴了纸片的硬币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到哪个下落的快?归纳总结物体下落过程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合作探究二】按照教材第43页的图2、5-1装置做实验,将一系有纸袋的重物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下落的过程。

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怎样的?问题2: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有没有发生变化?问题3:有的同学从实验结果中得出x∝t2,有的同学得出x∝t,,你的结论又如何呢?问题4: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有怎样的关系?问题5:影响实验精确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归纳总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约为9、8m/s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究知识的能力。

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导学案:第2章5自由落体运动

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导学案:第2章5自由落体运动
⑶应先接通电源还是先释放纸带?
⑷怎样用打出的纸带判断是否为匀加速运?
⑸怎样用打出的纸带求重力加速度g?
4.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⑴由 可求加速度。(当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里的位移之差为恒量时用此式)
⑵用v—t图求加速度。先用公式 ,求出各计数点的速度,在v—t图上描出这些点,过这些点作一条直线(让尽量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匀分在直线两侧),用直线上相距较远的点求出加速度。(作图法有类似于多次测几次求平均值的效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7.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5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不考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如果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二、课堂学习
1.组内讨论有疑问的问题,向老师提出不理解之处。
2.牛顿管实验
⑴当管中有空气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不计空气阻力时,水平抛出的小钢球的运动就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的g值大B.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
C.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D.同一地点的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再由 求得平均值 m/s2
方法B:由 , , 算出3个g的值,
再由 求得平均值 m/s2
对两种方法的分析:
①对于方法A:
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有____________,由于中间测量数据被抵消,失去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落体运动》-----预习案
【知识复习】
1.匀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_____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两段时间均为T,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差值为Δx,则加速度为:a=____________.(此结论经常被用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学自测】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 (2)
3.运动性质:
4.自由落体加速度
(1).定义:
(2).方向:(3).大小:
(4)影响因素
二.实验探究
1、会分析
明确:x1、x2等为计数点间的距离;Δx1=x2-x1Δx2=x3-x2 Δx=x n-x n-1
2、会填数据(可参照下表):
(单位:cm 数据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X1 X2 X3 X4 X5 X6
x=aT2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3、会计算:由Δ
4、会结论:
1、连续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说明___________越来越大,即速度大小改变,因而具有__________;
2、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___________,因而加速度_________;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