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音频的本质,详解各种音频格式的区别
7种常见的音频格式简析

7种常见的音频格式简析(MP3,WMA,WAV,APE,FLAC,OGG,AAC)MP3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Ⅲ),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在1991年由位于德国埃尔朗根的研究组织Fraunhofer-Gesellschaft的一组工程师发明和标准化的。
它设计用来大幅度地降低音频数据量,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重放的音质与最初的不压缩音频相比感觉不到很大的下降。
简单地说,MP3就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 Audio Layer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
MP3是利用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
换句话说,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而且还可以较好的保持了原来的音质。
另外,正是因为MP3体积小,音质高的特点使得MP3格式几乎成为网上音乐的代名词。
每分钟音乐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这样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节。
使用MP3播放器对MP3文件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这样,高品质的MP3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 MP3格式特点MP3是一个有损数据压缩格式,它丢弃掉脉冲编码调制(PCM)音频数据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类似于JPEG是一个有损图像压缩),从而达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其在较大的压缩率以及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的情况下,以牺牲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的高音频部分来实现小文件)。
MP3音频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进行压缩,提供了在数据大小和声音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一个范围。
另外,MP3格式使用了混合的转换机制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
例如,我们平时在网上见到的一些低质的MP3有64kbps,但好的也有320kbps的,两者声音差距也相当明显。
了解电脑音频格式MPWAVFLAC等

了解电脑音频格式MPWAVFLAC等了解电脑音频格式 MP3、WAV、FLAC 等现如今,电脑音频格式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在平时的音乐欣赏、视频观看、游戏娱乐等多个方面都需要用到各种音频格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电脑音频格式,包括MP3、WAV、FLAC等,它们分别有何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一、MP3MP3 是最为常见的音频格式之一,它的全称为 "MPEG-1 Audio Layer 3"。
MP3 这种格式对音频进行了压缩,从而使音频文件的体积大大减小,且不明显损失音质。
这种压缩方式称为“有损压缩”,即通过一定算法去除了一些人耳难以察觉的音频细节。
由于其较小的体积和良好的音质,MP3 格式在互联网上的音乐分享、存储以及传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WAVWAV 是一种原始的音频格式,全称为 "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
WAV 格式的特点是无损音质,即存储和传输的音频会保持原始的音质,并且不会损失细节。
由于其无损特性,WAV 格式的音频文件相对较大,适合在对音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比如专业音频制作、音频存档等。
然而,由于其较大的文件体积,WAV 格式在网络传输和存储上不如 MP3 等压缩格式便捷。
三、FLACFLAC 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音频编码格式,全称为 "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
FLAC 格式属于无损音质格式,它能够提供和原始音频完全一致的音质,同时比原始音频体积更小。
这种格式的压缩方式称为无损压缩,即通过去除音频中的冗余信息,但不损失音频的质量和细节。
FLAC 格式适用于那些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耳朵,比如音乐厂牌、发烧友等。
由于其相对较小的文件体积和无损音质,FLAC 格式在音频存储和传输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四、其他音频格式除了 MP3、WAV、FLAC 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音频格式,比如AAC、OGG、ALAC等。
常用音频格式介绍

常用音频格式介绍
音频格式是文件的一种格式,可以存储声音信息,有助于为多种设备
提供有关声音的服务。
它为音乐和声音文件的处理提供了便利。
其中,常
用的音频格式有WAV、MP3、AAC、WMA等。
WAV(Wave)格式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是微软公司和IBM公司开发的,它们同时也设计了ADPCM等压缩格式,能够在数字设备中储存音频数据,由于它的简易性、完整性和容量大,一般被用来存储CD质量的音乐
文件。
MP3(MPEG-1 Audio Layer 3)格式是压缩后的音频文件格式,使用MPEG-1和MPEG-2的音频编码技术,能将原本音频资料压缩到原来的一半
至一十分之一,但保持很高的音质。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的音频编码技术,可以将原始的音频文件压缩到原来的一半至一十分之一,其压缩率和编码
效率比MP3高,相比之下,AAC在压缩率以及传输速度上都有更好的表现。
WMA(Windows Media Audio)格式是一种无损的数字音频编码技术,
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不仅可以表示CD质量的音频,还可以存储较少的
音乐数据,以满足不同的网络带宽要求。
OGG(Ogg Vorbis)格式是一种无损的音频压缩格式,它是自由软件
的后来者,它的压缩率比MP3和AAC的压缩率高,能够在不降低声音质量
的情况下再次压缩音频文件。
音频编码格式比较MPFLAC和WAV

音频编码格式比较MPFLAC和WAV音频编码格式比较 MP3、FLAC 和 WAV随着数字音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音频编码格式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在众多音频编码格式中,MP3、FLAC 和 WAV 是最常用的几种格式。
本文将对这三种格式进行比较,包括其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通过了解它们的差异,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音频编码格式。
1. MP3MP3(MPEG-1 Audio Layer 3)是最流行的音频编码格式之一。
它具备以下特点:- 压缩比高:MP3 通过去除音频信号中的冗余部分,实现对音频数据的高压缩比。
这使得 MP3 的文件大小相对较小,方便存储和传输。
- 相对较低的音质损失:尽管 MP3 使用了有损压缩算法,但通过合理的压缩参数设置,音质损失可以控制在较低的程度。
- 广泛兼容性:MP3 格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支持,在各类设备和平台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兼容。
然而,MP3 也存在一些缺点:- 原始音质较差:由于 MP3 使用了有损压缩算法,相比无损格式,如 FLAC 和 WAV,原始音质会有所损失。
- 频谱细节丢失:为了减小文件大小,MP3 在压缩过程中会丢失一些频谱细节。
对于非专业音频需求,这个损失可能并不明显。
适用场景:- 在存储空间有限或带宽有限的情况下,选择 MP3 格式可以减小音频文件大小,方便网络传输和存储。
- 对音频质量要求一般,例如背景音乐、在线广播等。
2. FLAC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是一种无损音频编码格式,其特点包括:- 无损压缩:FLAC 通过压缩音频数据,但不损失任何音质信息,实现了无损的音频编码。
解码后的音质与原始音频完全一致。
- 高保真音质:相比于有损压缩格式,FLAC 能够还原音频的原始质量,提供更高保真的音质体验。
- 高兼容性:FLAC 格式在各类音频设备和软件中都得到了良好的支持,可以广泛应用。
然而,FLAC 的缺点也不容忽视:- 文件大小较大:由于是无损压缩,FLAC 文件大小通常较大,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和带宽。
音频格式分析

音频格式分析要在计算机内播放或是处理音频文件,也就是要对声音文件进行数、模转换,这个过程同样由采样和量化构成,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最低的频率是从20Hz 起一直到最高频率20KHZ,20KHz以上人耳是听不到的,因此音频的最大带宽是20KHZ,故而采样速率需要介于40~50KHZ之间,而且对每个样本需要更多的量化比特数。
音频数字化的标准是每个样本16位-96dB的信噪比,采用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每一量化步长都具有相等的长度。
在音频文件的制作中,正是采用这一标准。
CD格式:正统血脉当今世界上音质最好的音频格式是什么?当然是CD了。
因此要讲音频格式,CD自然是打头阵的先锋。
在大多数播放软件的“打开文件类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这就是CD音轨了。
标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因为CD音轨可以说是近似无损的,因此它的声音基本上是忠于原声的,因此如果你是一个音响发烧友的话,CD是你的首选。
它会让你感受到天籁之音。
CD光盘可以在CD唱机中播放,也能用电脑里的各种播放软件来重放。
一个CD音频文件是一个*.cda文件,这只是一个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声音信息,所以不论CD音乐的长短,在电脑上看到的“*.cda 文件”都是44字节长。
注意:不能直接的复制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盘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这样的抓音轨软件把CD格式的文件转换成WA V,这个转换过程如果光盘驱动器质量过关而且EAC的参数设置得当的话,可以说是基本上无损抓音频。
推荐大家使用这种方法。
W A V:无损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 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
“*.W 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 AV文件和CD 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看到了吧,W A V格式的声音文件质量和CD相差无几,也是目前PC机上广为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都“认识”W AV格式。
电脑音频格式指南不同音频格式的比较和选择

电脑音频格式指南不同音频格式的比较和选择电脑音频格式指南:不同音频格式的比较和选择一、引言随着数码化时代的到来,电脑音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不同的电脑音频格式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格式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常见的电脑音频格式进行比较和选择指南,帮助读者了解不同音频格式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格式。
二、常见电脑音频格式介绍1. MP3(MPEG Audio Layer III)MP3是一种流行的压缩音频格式,广泛应用于音乐、广播等领域。
它以较小的文件大小存储音频,同时保持较高的音质,成为了用户们的首选。
然而,MP3格式还是会存在音质损失的问题。
2. WAV(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WAV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音频存储。
它无需进行任何压缩,完整保留了音频的原始数据,因此音质较好,但文件大小也比较大。
3.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FLAC是一种开源的无损音频格式,通过压缩可以减小文件大小,但不会损失音频的质量。
相比于WAV,FLAC格式具备更高的压缩比率,适合存储大量高质量音频。
4.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AAC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技术,与MP3相比,它提供更好的音质和更小的文件大小。
AAC常用于网络流媒体传输和音乐下载,但格式不支持所有设备。
5. OGG(Ogg Vorbis)OGG是一种免费开源的音频格式,相比于MP3,它能够提供更好的音频质量和更小的文件大小。
然而,由于格式不够常见,支持OGG 格式的设备相对较少。
三、音频格式比较1. 音质比较在音质方面,无损音频格式(如WAV、FLAC)通常优于有损音频格式(如MP3、AAC、OGG)。
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人耳对于有损音频格式的音质损失并不容易察觉,因此选择适当的有损音频格式也可以满足一般需求。
各种音频格式介绍大全

各种音频格式介绍大全AAC音频的来源及特性其实,AAC的技术早在1997年就成型了,当时被称为MPEG-2 AAC,但是随着2000年MPEG-4音频标准的出台,MPEG-2 AAC被用在这一标准中,同时追加了一些新的编码特性,所以它就改称为MPEG-4 AAC。
与MP3不同,AAC的技术掌握在多家厂商手中,这使得AAC编码器非常多,既有纯商业的编码器,也有完全免费的编码器。
纯商业的编码器如Fraunhofer IIS 的FhG、杜比公司的Dolby AAC,免费的有Free AAC、苹果公司的iTune,Nero也通过它的Nero 6提供了Nero AAC。
AC是一种高压缩比的音频压缩算法,它的压缩比可达20:1,远远超过了AC-3、MP3等较老的音频压缩算法。
一般认为,AAC格式在96Kbps码率的表现超过了128Kbps的MP3音频。
AAC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多声道特性,它支持1~48个全音域音轨和15个低频音轨。
除此之外,AAC 最高支持96KHz的采样率,其解析能力足可以和DVD-Audio的PCM编码相提并论,因此,它得到了DVD论坛的支持,成为了下一代DVD的标准音频编码。
AAC的家族非常庞大,有9种规格,可适应不同场合应用的需要。
其中LC 低复杂性规格去掉了预测和增益控制模块,降低了复杂度,提高编码效率,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规格。
CD:一般来说大家能听到最好的音频格式就是CD了,CD是无损的格式,所以能最大限度的还原声音,而且CD的解码比起其他格式,如MP3等要容易,但同时CD的体积也很大,标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1411KB/S,16位量化位数,其实CD是以音轨的形式存在的,在电脑上识别为*.cda的样子,这个cda文件只是一个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声音信息,所以不论CD音乐的长短,在电脑上看到的“*.cda文件”都是44字节长。
所以直接复制这个文件到硬盘上是没有用的,如果想复制的话我们只有用软件把它转换成其他的格式。
电脑音频编码技术常见音频格式的比较和应用场景

电脑音频编码技术常见音频格式的比较和应用场景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音频编码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各种音频格式应运而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各种不同格式的音频文件,比如MP3、WAV、AAC等。
每种音频格式都有其特点和优势,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有不同的使用。
一、MP3格式MP3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音频格式之一,它采用压缩算法可以将音频文件大小缩小至原始大小的十分之一,从而减少了存储空间的占用。
MP3格式在音乐欣赏、网络传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其压缩比高和兼容性好而备受青睐。
二、WAV格式WAV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它保留了音频文件的所有信息,音质更加纯净和逼真。
WAV格式适用于一些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景,比如音乐制作、录音等。
由于其文件较大,存储空间相对较大,因此在对音质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适用。
三、AAC格式AAC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格式,它具有更好的压缩性能和音质表现力,相较于MP3格式有更高的音质。
AAC格式适用于一些对音质要求较高的场景,比如影视欣赏、音乐制作等。
由于其压缩性能和音质表现力优秀,因此在各种专业领域被广泛应用。
四、FLAC格式FLAC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它保留了音频文件的所有信息,音质和WAV格式相媲美。
FLAC格式适用于对音质要求极高的场景,比如专业音乐制作、无损音乐欣赏等。
由于其无损特性,因此在对音质要求极高的领域被广泛应用。
五、AMR格式AMR格式是专门为移动通信领域设计的音频格式,其压缩比高和音质较差,适用于一些对音频传输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在移动通信领域,AMR格式常常用于语音通话、语音留言等场景。
总结来看,不同的音频格式各有优势,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有不同的选择。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音频格式来满足需求,从而获得更好的音频体验。
【字数超过1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音频的本质,详解各个音频格式的区别总共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wav格式的介绍,有损格式的介绍,无损压缩格式的介绍,各音频格式的频谱分析,以及基于分析在音频文件选择上做的推荐,后添加有损压缩格式的比较。
1.wav音频格式的三大参数,及各参数对于音频文件的含义wav文件有4个参数,分别是采样频率,声道数,量化位数,以及码率共4个而这4个参数里最好理解的就是声道数,所以不对此参数进行介绍那么我将要介绍的参数就是采样频率F,量化位数B,和码率R采样频率在三个参数里面最重要的是采样频率,后面两个参数都是基于在传输存储过程中根据要求而得到的,唯独采样频率,它是把模拟世界的信号带到数字世界的桥梁。
在讲采样频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一下我们初中时学抛物线时的情景。
在初中时,老师教我们画抛物线时,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如果大家回想起来的话,就应该记得,是5点法。
是的,用5个点就可以近似的把抛物线给画出来。
音频信号是啥呢?其实是余弦波,只是这个余弦波的频率和幅值都是随时间的变量而已。
我们要对这个音频信号进行记录,不可能把每一时刻的值都记录,但是,我们可以参考画抛物线的方法,用尽量少的点去精确的描绘这个音频信号。
而采样频率,它干的就是这个活,也就是一秒内我们要记录这个音频信号多少个点,就能近似精确的表达这个音频信号。
在信号处理,有这么一个定理,叫奈奎斯特定理。
这个定理怎么得来,你们不用知道,这个是信号处理专业的人才需要知道。
我们只需了解的是,这个定理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精确的记录一个信号,我们的采样频率必须大于等于音频信号的最大频率的两倍,记住,是最大频率。
也就是F>=2*fmax。
而在wav格式里,F=44.1kHz。
我们知道,人耳的听音频率范围是20-20kHz,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精确记录这个音频信号,采样频率最低起码是40kHz。
这就是为啥是44.1kHz而不是其他的频率。
量化位数虽然有了采样频率,我们可以精确记录音频信号,然而,这些记录过的音频信号是模拟量,对于计算机而言,是无法处理的。
讲到这里,我们会出现一个新的概念,模拟量和数字量。
模拟量和数字量是有区别的,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例如0-1这个范围。
一个线段内我们可以任意的取一个点,这个点的值可以确定,这个点的取值范围可以确定,唯独这个点的可取值的个数无法确定,这就是模拟量。
一个可能取值个数无法确定的量,计算机是无法处理的。
而数字量则是其余一样,第三点不一样,可取值的个数是可以确定的,这样,计算机可以处理了。
0-1这个范围,根据精度要求,我们可以确定需要取值的个数。
而量化位数,这是干这活,确定音频信号的一个记录点,它的取值的可能个数。
我们知道,wav的量化位数B是16,这个是一个2进制的位数。
他告诉我们,一个记录点可以取值的个数是2的16次方,也就是65536。
(0-1-平分65536次,我想,这个精度也是够了。
)码率现在,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都讲了,轮到码率。
码率是怎么得来的?非常简单,就是采样频率X量化位数X声道数,也就是R=F*B*2。
R=44.1kHz*16b*2=1411.2kbps~=1411kbps。
码率1411就是这么得来的,虽然码率是通过计算得到,但是,他却有一个确切的含义,就是一秒内它能存储的信息量,记住是信息量。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联想到,MP3的320kbps,aac的512kbps,无损压缩格式的700+kbps。
然后有人疑惑,是不是,码率越大就越好??对于有损格式而言,那么,码率越大是越好然而,这里有一个前提,被转换的歌必须是从正版cd刻录下来的无损格式,并且转换是同一种有损格式,例如都是MP3。
不然,你用一个128kbs的MP3的歌转成320kbps码率的MP3,音质是不会有改善的。
对于无损压缩格式而言,码率的大小比较将没有意义。
码率的大小只是告诉你,他的压缩算法是否足够好而已。
码率的意义也就这样,他不能告诉你,这些保存的信息是好是坏,他只能告诉你,他存了这么多信息而已。
是的,他其实是一个仓库,他不管仓库里放的啥,他只管放满没。
好了,到此,wav格式的三大参数都讲完了,也许会有很多人疑惑,为啥先讲wav这个这么古董的格式,而不是MP3啊aac啦这些有损格式,或者flac、ape这些无损压缩格式。
理由很简单,因为wav是最接近模拟量的数字量,是最原始的数据,后面的格式都是基于wav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处理而已。
而且,上面讲到的三个参数,后面的格式依然用到。
自然,先把wav这个老大先介绍咯。
2.有损格式的压缩原理在这部分里以及后面的无损格式压缩原理,不专门对某个格式讲行介绍,而是介绍,这些格式是基于什么理念得到。
当我们了解wav格式三大参数的含义后,可能有人会疑惑,既然wav是最接近模拟量的数字格式,为啥还整来后面的有损格式和无损格式呢,直接wav多好啊。
是的,直接wav很好,然而,他的码率太大了。
1411kbps,啥概念,就是说一个10秒的音频,居然要用到3.36MB去存储!!!、在过去存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这个量太大了,让人无法接收。
因此,必须压缩,必须把没用或者不重要的信息给去掉减少存储量。
因此,有损格式诞生了。
那么,有损格式又是基于什么原理得到的,接下来就是我将要讲的内容。
对于一个音频信号而言,他是一个时间相关的信号,也就是说,前后两个记录点,他们有时间上的顺序。
然而,对于计算机而言,处理与时间相关的信息,这个不是强项。
因此,必须对这个两个记录点的信息进行变换,变换成对时间顺序无关,彼此是独立的一个信息。
在这里,感谢早期那些数字信号处理的科学家,他们提供了这么个方法,就是快速傅里叶变换,简称FFT。
我们不需知道FFT是怎么来的,我们只需知道,一个信号经过FFT变换后,这个信号变成与频率相关的信息,而频率相关的信息,是可以被计算机处理。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音频信号是一个个余弦波,处理一个余弦波无非是处理频率、幅值,初相角。
初相角我们不管,幅值和频率这个在经过FFT变换之后,就可以处理了。
经过FFT变换之后,如果用图来表示,就是频谱图。
频谱图:这个频谱图的横坐标就是频率,纵坐标是对应频率的增益,或者理解成强度也行。
对于人耳而言,我们接受的音频信号大部分都集中在中低频部分,高频部分我们相对不是那么敏感。
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敏感的高频部分,直接去掉,这样,就减少了信息量,这是方法之一。
还有另一个,对于音频信号而言,相邻的几个记录点,他们的取值范围是非常接近的。
既然非常接近,我们可以用一个平均值,以及取这个平均值的点的个数来记录。
举个例子,有5个记录点,0.45 0.446 0.461 0.45 0.447,我们可以用0.45(5)来记录。
这样,记录的信息量同样少了,其实还有其他压缩方法,但是,大概的意思是和上面两种方法差不多,就不介绍了。
通过各种手法,我们把不需要的信息去掉,把不重要的信息用近似值代替,从而达到有损压缩。
、同样用码率这个参数做对比。
同样一个10秒音频,经过有损压缩后,其码率值为320kbp,则大小才787KB!!!为wav格式的五分之一!!!用尽量少的数据,存储尽量多有用的信息,有损格式做到了!!!这也是为啥有损格式流行起来的原因。
3.无损压缩格式的压缩原理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存储的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存储wav格式变得“毫无压力”了。
既然毫无压力,为啥要推出无损压缩格式?理由很简单,既然我40MB可以存储2首无损压缩格式,为啥我还存储1首wav格式,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嘛。
所以,无损压缩格式发展起来了。
无损压缩格式和有损格式有个共同点,就是压缩。
不同点是,无损。
那么,要怎么才能做到无损压缩呢,我们可以参考有损压缩的第二个方法。
举个例子,同样是5个记录点,0.4 0.4 0.5 0.5 0.3,如果要无损压缩,我们只需这样记录0.4(2),0.5(2),0.3(1)。
这样,我们只需用三个记录点,就能记录原来需要5个记录点,同样压缩了。
而且,做到无损压缩。
这是其中一种思路,但是,他告诉我们,无损压缩对于信息处理而言,是可以做到的。
要完整记录一个音频,不需用到wav格式,无损压缩就行了。
同样用码率这个参数做比较,一个10秒音频,经过无损压缩后,码率值为727kbps,大小为1.73MB。
大概为wav的一半。
大容量播放器支持无损压缩格式,小容量播放器则玩转有损格式,各有各的位置,技术发展确实是一件好事啊。
经常见到有人问wav、flac和ape是不是有区别,那么我就在这里做个总结。
经过上面的算法原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单纯从文件本身,wav和其他所有无损压缩格式在保存的信息上是无区别的。
经常会看到有人问无损格式相关的两个问题:无损压缩格式之间有没有区别和无损压缩格式与wav有没有区别。
第一个问题,我现在就可以回答,有。
但,区别不是在信息记录的完整程,而是其压缩算法以及算法所采用的格式的区别。
这也是为啥,同一首歌,ape格式比flac小,因为算法不同。
至于音质表现将会和第二个问题一起,在第五部分讲到4.音频文件频谱分析这一部分是对不同的音频格式以及同一音频格式不同的码率进行分析。
专门为那些选择哪种音频格式而烦恼的人提供参考的。
待分析的音频格式有MP3,aac三种格式,无损格式作为参考格式。
由于用fb转换,MP3格式只有vbr模式和最高的cbr320。
所以,可能与大家熟悉的码率有所不同。
不过,我用括号标明了其对应的码率值,是个大概值,不一定准,不过可以参考。
MP3的码率有VBR的V5(~130kbps)V2(~190kbps)V0(~245kbps)和CBR的320kbps。
为了对应MP3的VBR模式,aac同样采用VBR模式aac的码率有,q04(125kbps)q05(175kbps)q06(225kbps)q08(325kbps)q10(400bps)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大家习惯的码率值有128kbps 196kbps 256kbps 和320kbps。
在选择MP3的转换模式时其参考码率尽量靠近习惯码率值。
因为aac在编码上比MP3优秀得多,所以aac的转换模式是转换后的文件体积大小尽量接近MP3大小。
至于来个q10模式,则是与无损压缩格式做对比的。
先来张各音频格式与对应码率的文件体积对比图事先说明,该音频文件截取的是eason的十年(40s-60s)这段范围,用的是网上下载的无损,截取软件用goldwave。
先来个体积分析。
显然,这里体积最小的是V5MP3(130kbps),对应是的q04aac(125kbps)。
第二档次是V2MP3(~192kbps)对应q05aac(175kbps)。
第三档次是V0MP3(245kbps)对应q08aac(225k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