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双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需求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的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的差异研究

A Study of Differences in Vocabulary LearningBetween English and Non-English Majors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is an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between 39 non-English majors and 26 English majors and the correlations thereof with their vocabulary. The instruments adopted a questionnaire, a vocabulary test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Detailed analysis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has yielded the findings as follows: 1) The English majors tend to adopt a variety of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2) Subjects in different majors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several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3) There exist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vocabulary.Key Words:vocabulary; vocabulary strategy; English majors; non-English majors,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的差异研究摘要:本文以39名非英语专业和26名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词汇量测试、面谈等方式,对两者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差异及其与词汇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广泛运用各种策略习得词汇;2)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在多项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别;3)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习英语在未来的职场和个人发展中将会越来越重要。

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差异。

首先,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他们接受过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相关课程的培训,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词汇和语音规则。

另外,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具有更高的英语水平,这也使得他们更自信和有动力去学习英语。

相比之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

他们经常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如词汇量不足、语法错误、口音不准等。

然而,他们也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来弥补这些差距。

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是词汇记忆。

英语专业学生通常接受过系统的词汇训练,因此他们更容易掌握新词汇。

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听力、写作等方式来加强词汇记忆,并将新词汇和语境联系起来。

此外,使用词汇卡片和应用程序也是一种有效的词汇记忆方式。

另外,阅读是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和难度的英语文章,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增加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同时,听力也是提高英语技能的关键,通过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等方式,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和口语流利度。

最后,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

通过写作,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巩固语法知识,提高词汇量,并发展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使用语法和词汇工具来减少错误率,并在发表前找到高水平的编辑审阅,以提高文章质量。

总之,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存在差异,但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所有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并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差异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学习策略。

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主要特点是学习时间较长且总体水平较高。

由于在专业课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学习英语文学、语言学等相关知识,他们对于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比较熟悉。

与此英语专业学生也更注重运用英语进行口语和写作实践,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他们在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上平衡发展,并且对于语言学习的策略也有一定的了解。

针对以上问题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学习策略,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简化语法规则的讲解,将重点放在常用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可以增加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时间,提供更多与非母语人士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多听多读多写多说、做总结等,提高学习效率。

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相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涉及到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种学生类型。

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一般会更加注重语言基础的打牢和语法知识的掌握。

他们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精度,因此更加重视应用语境的训练。

此外,英语专业学生为了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还会进行大量的模仿、背诵和模拟练习。

1. 单词记忆:英语专业学生常常通过记忆单词卡片、单词表和单词本等方式来增加词汇量。

一般而言,他们还会主动查询单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以确保自己使用单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2. 阅读训练:英语专业学生会经常阅读英文材料,特别是相关专业的文献和论文。

同时,他们注重阅读的细节、语言的结构和表达的逻辑性,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

3. 模仿训练:英语专业学生重视模仿训练,通过模仿优秀的英语范本来提高自己的口语和写作技能。

例如,通过模仿BBC主持人的发音和语调来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相比于英语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英语考试或者达到基本的交流和阅读水平。

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通常更加实用和充分利用时间。

1. 利用语音学软件:非英语专业学生往往遇到语音、发音难以掌握的情况,他们可以通过使用语音学软件,如百度输入法等,来自主学习,并且该软件可以进行实时纠正发音,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2. 听力练习:为了提高听力水平,非英语专业学生通常会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如通过听英文音乐、电影、新闻等来提高听力水平。

通过自己的主观选择,让自己充满兴趣地学习,也能够提高学习的主观性。

3. 实用词汇学习: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非英语专业学生会优先学习实用性强的词汇,如购物、职场、旅游等领域的生活用语。

综上所述,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具有不同的学习策略。

关于英语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英语应用情况的对比研究

关于英语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英语应用情况的对比研究

关 于 英 语 专 业 毕 业 生 与 在 校 生 英 语 应 用 情 况 的 对 比研 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郭方舟 杜春兰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
【 摘要】英语 专业一直是一 个热 门专业, 学的人 多, 社会 需求也 大。但是近年 来却 总 出现 英语 人才找 不到合适 的工作 , 用人 单位招不到合 适 的人 才这个怪现象。为探 究这个 问题的原 因, 本文作者针对 北京林 业大学外语 学院 0 0 2~ 6年 毕业 的学生做 了一份调 查 问卷 , 就社会 对英语人 才的要 求和大学对英语 人才的培养做 出调 查。结果显示 , 大学的课 程设计相 对老化 , 不能继 续适应社会 的发展 , 大学应该对课
英语教育仍然采用传统 的教 学体 制 , 多半专注 于语言学或 文学等学术 性方 面的培养 , 偏离 了社会大众对 实用性英语人 才的需求。 为了跟 上 时代 的步 伐, 满足社会对外语类人 才的新要 求 , 为人 才培养 基地 的高校 应该 着力 作
坚持“ 英语 +专业” 的教学模式 ,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 出发 , 养复合型 人才 , 培 实现教学与应用的完美对接 。
程 做 出相 应 的 调 整 。 【 关键词】毕业 生 在校 生
1相 关 背 景
英语 能力 大学课程
对 比
所 调查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 1年到 5年 , 中绝大 多数人 曾经或者 其 从改革开放 至今 , 语专业作为受欢迎 专业 的热度一 直不 曾退 却。尤 现在从事 的行 业都跟 英语直 接或 间接相 关。对于从 事跟英 语完 全没 有关 英
计 , 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率一直 在各 专业 中居 于前 1 英语 0位。即使 在近 年 贸易部 门销售 、 计 等; 会 与英 语 不相 关 的领域 , 比如 国家 公务 员等 。其 中 来大 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 。 多数院校英语 专业毕业 生的就业率 ( 大 见图 1 , )超过 6 % 的人选 择 了与英语直 接相关 的行业 ,2 的人 选择 了 0 2% 总体 上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 就业前景相 对乐观。英语 专业学生应 该对 自己 与英语间接相关 的行业 , % 的人选 择 了必 要 时才会 用到英 语 的行 业 , 1 0 剩 未来 的就业方向充满信心 。但近 两年 却 出现 了这 么一 个怪现 象—— 学生 下的人群从事的行业则与英语相关性很小。 找不到 工作 , 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 从 目 中国就业市场英语应用的情况来 看 , 前 高校着重 培养 的语 言研究 型和文学研究 型人 才已经不太能适应市 场的发展。据悉 , 无论是 高校 毕业 生还是用人单位 , 都对 高校的课 程培养体 系 存有诸 多不 满 , 高校 自己却 可 不这么认 为。三者 之间对 人 才培 养 目标上存 在 巨大落 差。大部 分高校 的

从需求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对双学位的选择

从需求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对双学位的选择

从需求角度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对双学位的选择作者:王静倪高升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18期摘要:本文以需求分析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等形式对三峡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来分析其对双学位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希望通过双学位来提升自己综合能力,以金融、法律为首选。

但对双学位的教学质量并非太满意。

此调查研究旨在找出其中原因,以更好的促进英语教学和双学位的发展。

关键词:需求分析英语专业双学位复合型人才一、文献综述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陈冰冰,2009)本调查主要从个人需求及社会需求两方面着手,个人需求,主要指学生目前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与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社会需求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陈宏志,2013)。

学校鉴于此使得英语教学及双学位课程与不同目标群体学生的需求及社会各就业需求相适应,能够更顺利的输出优秀人才。

二、研究设计根据收到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约45%当初是因为个人兴趣及优势而主动选择英语专业,1/2是因为他人建议或专业调剂而被动选择;其中70%学生认为目前所学英语课程不实用,偏难,其中因为家长建议和专业调剂而修读英语专业的学生占大部分;超过一半的英语专业学生对目前所读专业持中立态度;四分之一认为不满意,认为课程设立,教材内容和就业前景不好;33%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英语类证书含金量很高,按照投票比列降序依次为专业英语四级和八级、各种翻译和口译证书、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学历文凭和证书、商务外语考试证书、国际商务师资格证书等,其中尤其以前三者居多,投票比列高达70%、68%和51%,学历文凭比列只有42%,说明英语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光有英语学历不够,他们更注重听说实际应用能力。

大约70%的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英语类证书只能部分反映应聘者的英语应用能力,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其中以对目前所读英语专业不看好的学生居多,所以他们更倾向于辅修双学位。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的比较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的比较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的比较研究作者:宋海萍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1期摘要:外语学习焦虑感是造成学习差异的主要情感因素,为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的负影响,本文采用Horwitz等设计的五级量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对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比较研究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且焦虑主要表现在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焦虑三个指标上。

关键词:外语学习焦虑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改革1.引言英语学习焦虑是指由语言学习过程的特点引起的、与课堂语言学习相关的一系列由自我感知、信念和行为等构成的明显的忧虑和恐惧感(Horwitz,2001:112)。

英语学习焦虑通常与英语学习的成果评价有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害怕交际、害怕考试、害怕负面评价。

外语学习焦虑感是造成学习差异的主要情感因素(Ehrman,2003:313),它对英语学习的正评价,即学习过程、考试成绩、英语交际能力、自尊心、自信心等都有负面影响。

为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的负影响,防止新生因英语学习焦虑增加而造成成绩不断下滑,以及英语学习困难生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明确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并尽可能帮助学生缓解焦虑。

因此,笔者对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新生进行抽样调查,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进行对比研究,基于降低英语学习焦虑这个问题提出,教师应承担主要责任的认识,对英语学习焦虑值高的学生进一步进行消除和缓解的干预策略研究,旨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能。

2.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比较研究2.1研究方法2.1.1研究工具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Horwitz(1986:125)等设计的五级量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为依据。

问卷分为个人信息和焦虑问卷两部分,一是个人信息,包括年级、性别、年龄;二是焦虑问卷,共33道题,包括口语焦虑、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教学焦虑四个方面。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意愿对比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意愿对比研究

结果的
。外,学者的研究 .
是关 语学 的, 是关 非 语学 的, 者
结合的WTC的对比研究 和 研究结合的 ,
。因此,本文将采用 研究 语学与非语学学生
的语WTC是 显 是什么?
。如果,
其的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参与者
研究的参与者是 学的80名大三学生。其中英 语专业40人。25名女生,其余为男生,且27人通过了TEM-4。
tyre 和Baker#9$进行了第二语言交际的横向研究。结果显示, 学生的WTC与五大动机密切相关:工作、旅行、掌握知识、朋 友、社会成就。尤其当学生得到朋友的支持时,经常愿意在
外使用外语进行交际。Kang#4$ 定

语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对来自韩国 二语交际
如何在会话情况下发生并进行。研究明参与者的情交
40名非语 学生,8 生22名女生。其中一半
过了 CET-4, 来
、 机科学、旅游管、音乐和
汉语言文学 。所
学习了大约12年的英语,年龄
在18岁到20岁不等。 (二) 研究工具
1. 查问卷 本研究使用的是“课内WTC调查量表”,改编自MacIn­
tyre, Baker, Clement 和Conrod#®。该量表共有27个题目,包括 、口语、阅读和作四个 ,旨在评估学生在 内
Statist,- = 限存
.10g
4= 水06*
限api业-出被 Sta =己 被被 水的 4= 限被
a.Lilliefors显著水平修正 *.这是真实显著水平的下限。
表2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WTC的正态分布
非英语专业学生
Kolmogorov - Smirnov3
Statisti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在对英语课程 设置现 状评 价方 面, 两者都
认 同英语 课时间安排合理 ,开课顺序及主讲教师 配备 合理,但实践性教学学 时偏少 。 - 2 .在对开设 的具体课程方面 ,从表3 可 以看 出两者对 英语专业基础课 ( 综合英语 ,语音,听 力 , 口语 ,语 法,英汉互译, 口译等 )都 持高度 赞 同的态度 ,其均值 皆小于2 。 但 双专业学 生对语
英语 学习需求 的现状进行对 比分析 ,从学 生在英
查与学生的各方面评定无关,只要求提供符合 自 身真 实情况 的选项答案 。发放 4 8 0份问卷,回收 有 效问卷 4 7 1 份 。闯卷 数据录入 并使用 S P S S 1 7 . 0
进行统计分析 。
语学 习过程 中对英语教师 ,英语学 习环境 ,英语
经过六年多 的运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
问卷 由四部分构成 :对英语教师的需求 ( 9题+ 1 题) ,对学 习策 略的态度和倾 向 ( 8题 ) ,对学习 环境的需求 ( 1 2题)以及对英语课程设置现状的
在运行 中也存在一些 问题。如:如何将英语专业 的课程与其它专业的课程更好的融和 ,优 化双专 业课程体系,根据双专业学生特 点进 行教学 内容 和教学方 法等多方 面改革创 新。笔者 认为需求分
析是 课程 设置的首要步骤 ,也是优化双专业课程
评价 ( 5题+ 2 0 题) 。问卷采用五点制里克特量表
( 1 = 非常同意 2 = 同意 3 = 无所谓 4 = 不 同意 5 = 非常
不同意),每个选项对应 i - 5分。为保证 调查的
真实有效性,问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并声 明调
体系的重 要环节 。因此 ,本文拟 以 E + 培养模式为 平台,对英语专业学生和 E + 模式下双专业 学生对
3 . 5 0 9 4 5
对课程设置 需求
E +
英专
基于望克特量表各部分 问题 中每个选项对应 1 - 5 分,第一部分共 l O 题, 其 中第 l 0 题为满意度测
试 ,所 以取前9 题均值 ,总均分相应 为9 —4 5 分,
通过对课程设置部分2 5 4 , 题 的具体分析 ,可 以发现英专和双专业学生在对英语课程设置方面 的需求既有共性 ,又有差异性 。
第2 8 卷
第 2期
廷边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b i a n I n s i t t u t e o f E d u c a i t o n
V0 1 . 2 8
No. 2
2 0 1 4年 4月
Ap r i l . 2 0 1 4
课程设置的需求现状 以及二者在这些方 面是否存 在差异,并对 E + 实验 区的改革提供一些启
示 。
关键词:B + 培养模式;英语学习需求:课程设置;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 4 2 . 0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 6 7 3 -4 5 6 4 ( 2 0 1 4 ) 0 2 -0 0 2 6 -0 5
2 . 2 . 1 二 者 共 性
均值为2 7 ,均值 愈小说明学生对教师要求 愈高. 由表 l 可见,E + 学生对教师要求均值 为1 5 。 4 8 1 4 , 英专学生对教师要求均值 为1 6 . 2 7 0 8 , 两者对教师 的要求都较 高, 相 比而 言 E + 双专业学 生对 英语教
・2 6・
作者筒余 : 黎荣华 ( 1 9 7 9 一 ) , 汉族 , 女, 滏北 宜城人 ,讲师,硕士 ,主要从事应用语 :关于 E + 双专业学 生与英语专业 学生对英语 学 习需要 的对 比分析
表 l E + 与英专 学生英语学习需求总现状对 比分 析 E + 和英 专 人数 均值 标准 差
学 习策略及英语课程设置 的需求现状 以及二者在 这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并对 E 十 实验 区的改革提
供 一 些 启 示
2 . 调 查 结 果 及 分 析
1 .调查
2 . 1 E + 与英专学生英语学习需求 总现状对 比
收稿 日 期 :2 0 1 3 —1 0 — 1 6
①该项 目受 2 0 0 9年 家级 质量丁程项 目 “ E + ” 双 专业一 体化 复合型 人才培 养模式创 新实 验区 资助 ,为“ E + ” 专项教研项 目成果之一。
9 5
1 7 . 6 0 3 7
1 7 . 9 1 5 8 2 1 . 2 4 2 0 2 0 . 8 3 l 6 1 3 . 4 8 6 7
1 4 . 5 1 5 8
4 . 9 4 5 0 2
4 . 2 2 6 7 2 6 . 4 9 0 4 0 4 . 6 5 7 7 6 3 . 8 6 9 1 7
关于 E + 双专业 学 生与英语专业 学 生对 英语 学 习需求的对 比分析①
黎 荣 华
( 武汉二 『 = 程大学 外语学 院,湖北 武汉 4 3 0 2 0 5 )
摘要:本文以 E + 培养模式为平 台,采用 问卷调查的方式对 荚专学生和 B + 模式 双专业学生对 英语
学. - j - 需求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考察二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教师, 学习环境,学习蓑略及
对英语 教师 需求 对学 习策 略需求
对学 习环境 需求
E +
英专
3 7 6
9 5
l 5 . 8 1 6 5
1 6 . 3 2 6 3
3 . 9 1 7 2 6
3 . 8 7 6 9 4
E +
英专 E + 英专
3 7 6
9 5 , 3 7 6 9 5 3 7 6
本次调查于 2 0 1 1 年 l 2月在武汉工程大学外 语学院进行 。调查对象包括 0 7 -1 1级 E + 双专业 学生 ( 3 8 0名 )及英语专业学生 ( 1 0 0名) 。调查
“ 英语+ 专业 ” 的教学模式在过去十多年里得 到 了较快 发展 ,并 在一 些高校 中取 得 了显著 成 效 。我校 “ E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