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三年高考(2015-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25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理

合集下载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统计文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统计文

专题21 统计1.【2017课标1,文2】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 块地作试验田.这n 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 )分别为x 1,x 2,…,x n ,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A .x 1,x 2,…,x n 的平均数B .x 1,x 2,…,x n 的标准差C .x 1,x 2,…,x n 的最大值D .x 1,x 2,…,x n 的中位数【答案】B【考点】样本特征数【名师点睛】众数: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众数反应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中位数:一组数据中间的数,(起到分水岭的作用)中位数反应一组数据的中间水平; 平均数: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方差:方差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意义在于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2.【2017山东,文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A. 3,5 B. 5,5 C. 3,7 D. 5,7【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甲组数据为56,62,65,70x +,74,乙组数据为59,61,67,60y +,78.要使两组数据中位数相等,有6560y =+,所以5y =,又平均数相同,则566265(70)74596167657855x +++++++++=,解得3x =.故选A.【考点】茎叶图、样本的数字特征【名师点睛】由茎叶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分布情况,这一点同频率分布直方图类似.它优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第一点是从茎叶图中能看到原始数据,没有任何信息损失,第二点是茎叶图便于记录和表示.其缺点是当样本容量较大时,作图较繁琐. 利用茎叶图对样本进行估计是,要注意区分茎与叶,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3.【2017课标3,文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月接待游客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A【考点】折线图【名师点睛】用样本估计总体时统计图表主要有1. 频率分布直方图,(特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对应区间概率,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 2. 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3. 茎叶图.对于统计图表类题目,最重要的是认真观察图表,从中提炼有用的信息和数据.4.【 2014湖南文3】对一个容量为N 的总体抽取容量为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不同方法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分别为123,,p p p ,则( )123.A p p p =<231.B p p p =<132.C p p p =<123.D p p p ==【答案】D【考点定位】抽样调查【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抽样的原理进行具体分析求得对应概率的关系,属于基础题目.5.【2015高考湖南,文2】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5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如图I所示;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为1~35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7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为( )A、3B、4C、5D、6【答案】B【解析】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20,用系统抽样方法从35人中抽取7人,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应抽取207435⨯=(人),故选B.【考点定位】茎叶图【名师点睛】系统抽样是指当总体中个数较多时,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1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的抽样方法,其实质为等距抽样.茎叶图的优点是保留了原始数据,便于记录及表示,能反映数据在各段上的分布情况.缺点为不能直接反映总体的分布情况. 由数据集中情况可以估计平均数大小,再根据其分散程度可以估测方差大小.6.2016高考新课标Ⅲ文数]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0C,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0C.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0C以上 (B) 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C) 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 (D) 平均气温高于200C的月份有5个【答案】D考点:1、平均数;2、统计图.【易错警示】解答本题时易错可能有两种:(1)对图形中的线条认识不明确,不知所措,只觉得是两把雨伞重叠在一起,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估计平均温差时易出现错误,错选B.7.【2015高考山东,文6】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状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中14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①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②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③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④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标号为(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考点定位】1.茎叶图;2.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茎叶图的概念以及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其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记清公式,细心计算.本题属于基础题,较全面地考查了统计的基础知识.8.【2015高考陕西,文2】某中学初中部共有110名教师,高中部共有150名教师,其性别比例如图所示,则该校女教师的人数为()A .93B .123C .137D .167(高中部)(初中部)男男女女60%70%【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校女教师的人数为11070%150(160%)7760137⨯+⨯-=+=,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概率与统计.【名师点睛】1.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2.通过扇形图可以很清晰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9.【2016高考山东文数】某高校调查了200名学生每周的自习时间(单位:小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自习时间的范围是17.5,30],样本数据分组为17.5,20), 20,22.5), 22.5,25),25,27.5),27.5,30).根据直方图,这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人数是()(A )56(B )60(C )120(D )140【答案】D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一道基础题目.从历年高考题目看,图表题已是屡见不鲜,作为一道应用题,考查考生的视图、用图能力,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2014高考陕西版文第9题】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1x ,2x ,…,10x ,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和2s ,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A ),22s 100+(B )100x +,22s 100+(C ),2s (D )100x +,2s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得:12101010x x x x x +++=⨯= ;222221210()()()1010x x x x x x s s -+-++-=⨯=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均值1210(100)(100)(100)10x x x y ++++⋅⋅⋅++=12101210(100)(100)(100)()101001010100100101010x x x x x x x x ++++⋅⋅⋅++++⋅⋅⋅++⨯+⨯====+方差2221210[(100)(100)][(100)(100)][(100)(100)]10x x x x x x +-+++-++⋅⋅⋅++-+=222221210()()()101010x x x x x x s s -+-++-===故选D考点:均值和方差.【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样本的均值和方差等知识,属于中档题;解题时可以根据均值和方差的定义去计算,也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结论或公式得到结果,利用定义时运算量大,也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2015—2017近三年全国卷理科数学高考题整理

2015—2017近三年全国卷理科数学高考题整理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本试卷5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31}xA x xB x =<=<,,则A .B .C .D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14B .8π C .12D .4π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若复数满足,则;:若复数,则.其中的真命题为 A .B .C .D .{|0}A B x x =<A B =R {|1}AB x x =>AB =∅1p z 1z ∈R z ∈R 2p z 2z ∈R z ∈R 3p 12,z z 12z z ∈R 12z z =4p z ∈R z ∈R 13,p p 14,p p 23,p p 24,p p4.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的公差为A .1B .2C .4D .85.函数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则满足的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 .15B .20C .30D .357.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A .10 B .12 C .14 D .168.右面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21000n n ->的最小偶数n ,那么在和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A .1000A >和1n n =+B .1000A >和2n n =+C .1000A ≤和1n n =+D .1000A ≤和2n n =+9.已知曲线122:cos ,:sin(2)3C y x C y x π==+,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B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C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n S {}n a n 4524a a +=648S ={}n a ()f x (,)-∞+∞(11)f =-21()1x f --≤≤x [2,2]-[1,1]-[0,4][1,3]621(1)(1)x x++2x π6π1212π6D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10.已知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12,l l ,直线1l 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2l 与C 交于D 、E 两点,则|AB |+|DE |的最小值为 A .16B .14C .12D .1011.设xyz 为正数,且235x y z ==,则A .235x y z <<B .523z x y <<C .352y z x <<D .325y x z <<12.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3基本初等函数理20171102352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3基本初等函数理20171102352

专题 03 基本初等函数1.【2017北京,理 5】已知函数1f (x ) 3 ( ) ,则 f (x )xx3(A )是奇函数,且在 R 上是增函数 (B )是偶函数,且在 R 上是增函数 (C )是奇函数,且在 R 上是减函数 (D )是偶函数,且在 R 上是减函数 【答案】A 【解析】x x11试题分析:xxfx 33 f x33,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并且3x 是x1增函数, 3是减函数,根据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所以函数是增函数,故选 A. 【考点】函数的性质2.【2017北京,理 8】根据有关资料,围棋状态空间复杂度的上限 M 约为 3361,而可观测宇宙中普通物质的 原子总数 N 约为 1080.则下列各数中与 M N最接近的是(参考数据:lg3≈0.48) (A )1033(B )1053 (C )1073(D )109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设M N3361x, 两 边 取 对数,10803361lg x lg lg3lg10361lg38093.28,所以x 1093.28,即361801080MN最接近1093,故选D.【考点】对数运算1【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转化与化归能力,本题以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但本质就是对数的运算关系,以及指数与对数运算的关系,难点是3361x 时,两边取对数,对数运算公1080M式包含log log loga Ma Na MN,log M log N log,a a aNlog n loga M n a M.3.【2016课标3理数】已知421a 2,b 4,c 25,则()353(A)b a c(B)a b c(C)b c a(D)c a b 【答案】A【解析】422122试题分析:因为ab,ca,所以b a c,故选A.2442535343335考点: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2015高考山东,理10】设函数f xx x31,1,则满足f f a2f a的取值范2x,x 1围是()2,1(A)3(B )0,1(C)2,3(D )1,【答案】C【解析】当a 1时,f a21,所以,2a f f a,即a 1符合题意.f a当a 1时,f a3a 1,若2f f a,则f a1,即:311,2 f aaa,所以32 3适合题意综上,的取值范围是2,a 1适合题意综上,的取值范围是2,3,故选C.【考点定位】1、分段函数;2、指数函数.【名师点睛】本题以分段函数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指数函数性质的理解与运用,渗透着对不等式的考查,是一个多知识点的综合题.5.【2015高考新课标2,理5】设函数f(x)1log(2x),x1,2,,2x1,1,xf (2)f(log12)2( )A.3 B.6 C.9 D.12【答案】C2【 解 析 】 由 已 知 得f (2) 1log 4 3, 又2log 121, 所以2f,故(log 12) 226log 12 1log 6222f (2) f (log 12) 9 ,故选C .2【考点定位】分段函数.【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值,要明确自变量属于哪个区间以及熟练掌握 对数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6.【2015高考天津,理 7】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21f x( m 为实数)为偶函数,xm记a f (log 3),b f log 5 ,c f 2m ,则 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0.52(A ) ab c (B ) a c b (C ) c a b (D ) c b a【答案】C【解析】因为函数21xm为偶函数,所以 m0 ,即21f xx,所以 f x1a ff1(log 3)log231 21 3 1 2,log22log 30.523b f log 5 2 1 4,c f 2mf (0) 21log 522所以 c a b ,故选 C.【考点定位】1.函数奇偶性;2.指数式、对数式的运算.7.【2017天津,理 6】已知奇函数 f (x ) 在 R 上是增函数, g (x ) xf (x ) .若a g (log5.1) , 2b g ,c g (3) ,则 a ,b ,c 的大小关系为(2)0.8(A)a b c(B)c b a(C)b a c(D)b c a 【答案】C【解析】因为f(x)是奇函数且在R上是增函数,所以在x0时,f(x)0,从而g(x)x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a g(log 5.1)g(log 5.1),2220.82,又4 5.18,则2log 5.13,所以即020.8log 5.13,223g (2 ) g (log 5.1) g (3) ,0.82所以b a c ,故选 C .【考点】指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名师点睛】比较大小是高考常见题,指数式、对数式的比较大小要结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借助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大小,特别是灵活利用函 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数形结合不仅能比较大小,还可以解不等式.8. 【2015高考浙江,理 10】已知函数2x3, x 1f (x )x ,则 f ( f (3)) , f (x ) 的最lg(x 1), x 12小值是.【答案】, 2 2 -3 . 【解析】 f ( f (3)) f (1) 0 ,当 x 1时, f (x ) 2 2 3 ,当且仅当 x 2 时,等号成立,当 x1时, f (x ) 0,当且仅当 x 0 时,等号成立,故 f (x ) 最小值为2 2 3.【考点定位】分段函数9.【2016高考江苏卷】设 f (x ) 是定义在 R 上且周期为 2的函数,在区间 [1, 1) 上,,10, x a x f x ( )2x ,0 x 1, 5其中 aR .若 ( 5) (9)f f ,则 f (5a ) 的值是.2 2【答案】2 5【解析】51911123 f()f()f()f()a a,22222255因此32 f(5a)f(3)f(1)f(1)155考点:分段函数,周期性质【名师点睛】分段函数的考查方向注重对应性,即必须明确不同的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4是什么.函数周期性质可以将未知区间上的自变量转化到已知区间上.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 区间端点是否取到及其所对应的函数值,尤其是分段函数结合点处函数值. 10.【2016高考江苏卷】函数 y = 3- 2x - x 2 的定义域是.【答案】3,1【解析】试题分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32x x 2 0 ,即 x 2 2x 3 0 ,3 x 1.故答案应填:3,1, 考点:函数定义域【名师点睛】函数定义域的 考查,一般是多知识点综合考查,先列,后解是常规思路.列式 主要从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下被开方数非负、对数中真数大于零等出发,而解则 与一元二 次不等式、指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联系在一起. 11.【2016年高考北京理数】设函数 f (x )x 3 3x , x a2x , x a.①若 a0 ,则 f (x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②若 f (x ) 无最大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解析】5考点:1.分段函数求最值;2.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名师点睛】1.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应首先确定所给自变量的取值属于哪一个范围,然后选取相应的对应关系.若自变量值为较大的正整数,一般可考虑先求函数的周期.若给出函数值求自变量值,应根据每一段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是否属于相应段自变量的范围;2.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时,常需要先将函数化简,转化为讨论一些熟知的函数的单调性,因此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单调性,将大大缩短我们的判断过程.12.【2015高考福建,理14】若函数f xx 6,x2,3log x,x2,a(a 0且a 1)的值域是4,,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2]【解析】当x 2,故x 64,要使得函数f(x)的值域为4,,只需f xx1()3log a(x 2)的值域包含于4,,故a 1,所以f x ,所以3log2 4,解1()3log a2a得1a 2,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2].【考点定位】分段函数求值域.613. 【2015高考山东,理 14】已知函数 f (x ) a x b (a 0,a 1)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1, 0,则 a b .【答案】3 211ab【解析】若 a1 ,则 f x在1, 0上为增函数,所以1 b 0,此方程组无解; 若 0a 1 ,则 f x在1, 0上为减函数,所以1 0 a b1 b 1,解得1a2 b2,所以 3 a b . 2【考点定位】指数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重点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与应 用,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参数的取值问题,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应用. 14.【2015高考浙江,理 18】已知函数 f (x ) x 2 ax b (a ,b R ),记 M (a ,b ) 是| f (x ) | 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1)证明:当| a |2时, M (a ,b ) 2 ;(2)当,满足 M (a ,b )2 ,求| a | | b |的最大值.【答案】(1)详见解析;(2). 试题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 f (x ) 在[1,1]上单调,从而可知M (a ,b ) max{| f (1) |,| f (1) |},分类讨论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2)分析题意可知| a b |,ab 0| a | | b || a b |,ab 0 ,再由 M (a ,b ) 2 可得|1a b || f (1)| 2 , |1a b || f (1) | 2 ,即可得证.试题解析:(1)由a a2f(x)(x )b ,得对称轴为直线224ax ,由|a |2,得2a||1,故f(x)在[1,1]上单调,∴M(a,b)max{|f(1)|,|f (1)|},当a 2时,由2f fa ,得max{f(1),f (1)}2,即M(a,b)2,当a2时,由(1)(1)247f(1)f(1)2a4,得max{f(1),f(1)}2,即M(a,b)2,综上,当|a|2时,M(a,b)2;(2)由M(a,b)2得|1a b||f(1)|2,|1a b||f(1)|2,故|a b|,ab0|a b|3,|a b|3,由|a||b|,得|a||b|3,当a2,b1|a b|,ab时,|a||b|3,且|x22x1|在[1,1]上的最大值为,即M(2,1)2,∴|a||b|的最大值为..【考点定位】1.二次函数的性质;2.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8。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集合理20171102354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集合理20171102354

专题01 集合1.【2017课标1,理1】已知集合A={x|x<1},B={x|3x 1},则()A.A B {x|x 0}B.A B RC.A B {x|x 1}D.A B【答案】A【解析】由3x 1可得3x 30,则x 0,即B {x|x 0},所以A B {x|x 1}{x|x 0}{x|x 0},A B {x|x 1}{x|x 0}{x|x 1},故选A.【考点】集合的运算,指数运算性质.【名师点睛】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进行处理.2.【2017课标II,理】设集合A1,2,4,.若A1,则x x24x m0()A.1,3B.1,0 C.1,3 D.1,5【答案】C【解析】由A 1得1B,即x 1是方程x24x m 0的根,所以14m 0,m 3,B1,3,故选C.【考点】交集运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3.【2017课标3,理1】已知集合A =(x,y│)x y 1,B =(x,y│)y x,则A B中22元素的个数为()A.3 B.2 C.1 D.0【答案】B【解析】集合中的元素为点集,由题意,结合A 表示以0,0为圆心,为半径的单位圆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集合B表示直线y x上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圆x2y21与直线y x11,1,1,1,则A B中有两个元素.故选B.相交于两点【考点】交集运算;集合中的表示方法.【名师点睛】求集合的基本运算时,要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这是正确求解集合运算的两个先决条件.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4.【2017北京,理1】若集合A={x|–2<x<1},B={x|x<–1或x>3},则A B=()(A){x|–2<x<–1} (B){x|–2<x<3}(C){x|–1<x<1} (D){x|1<x<3}【答案】A【解析】利用数轴可知A B x2x1,故选A.【考点】集合的运算5.【2017浙江,1】已知P{x|1x1},Q{0x2},则P Q()A.(1,2)B.(0,1)C.(1,0)D.(1,2)【答案】A【解析】利用数轴,取P,Q所有元素,得P Q(1,2).【考点】集合运算【名师点睛】对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处理.6.【2017天津,理1】设集合A{1,2,6},B{2,4},C{x R|1x5},则(A B)C()(A){2}(B){1,2,4}(C){1,2,4,6}(D){x R|1x5}【答案】B【解析】(A B)C{1,2,4,6}[1,5]{1,2,4},选B.【考点】集合的运算2【名师点睛】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进 行处理.7.【 2016课 标 1,理 1】 设 集 合 Ax xx,x 2x 30,则 AB24 3 0( )3(A )3,2 3(B ) 3, 23(C ) 1,23 (D ),3 2【答案】D 【解析】因为{ | 2 -4 3 0}={ |1 3}, ={ | 3}, A x x xx xB x x所以23 3A B ={x |1 x 3}{x |x }={x | x 3}, 故选 D.2 2考点:集合的交集运算【名师点睛】集合是每年中的必考题,一般以基础题形式出现,属得分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 把参与运算的集合化为最简形式再进行运算,如果是不等式解集、函数定义域及值域有关数集 之间的运算,常借助数轴进行运算. 8.【2016新课标 3理数】设集合 Sx | (x 2)(x 3)0,Tx | x,则 S T( )(A) 2,3] (B)(-,2]U 3,+ ) (C) 3,+) (D)(0,2]U 3,+ )【答案】D 【解析】由 (x 2)(x 3)0解得 x 3或 x 2 ,所以 S {x | x 2│ x 3},所以 ST {x | 0 x 2│ x 3},故选 D .考点:1、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的交集运算.9.【2016新课标 2理数】已知集合 A {1,2, 3}, B{x | (x 1)(x 2) 0, xZ },则A B ( )(A ){1}(B ){1,2}(C ){0,1,2,3}(D ){1,0,1,2,3}【答案】C【解析】3试题分析:集合B{x|1x2,x Z}{0,1},而A{1,2,3},所以A B{0,1,2,3},故选C.考点:集合的运算.【名师点睛】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在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处理.10. 【2016山东理数】设集合A{y|y2x,x R},B{x|x210},则A B=()(A)(1,1)(B)(0,1)(C)(1,)(D)(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y|y0},B{x|1x1},则A B(-1,+),选C.考点:1.指数函数的性质;2.解不等式;3.及集合的运算.【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并集、补集,是一道基础题目.从历年题目看,集合的基本运算,是必考考点,也是考生必定得分的题目之一.本题与求函数值域、解不等式等相结合,增大了考查的覆盖面.11.【2016浙江理数】已知集合P x R x Q x R x2则P(Q)13,4,ðR()A.2,3] B.( -2,3 ] C.1,2) D.(,2][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补集的运算得ðR Q x x24(2,2),P(ðR Q)(2,2)1,32,3.故选B.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2、集合的并集、补集.【易错点睛】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x2的系数一定要保证为正数,若x2的系数是负数,一定要化为正数,否则很容易出错.12.【2016年北京理数】已知集合A{x||x|2},B{1,0,1,2,3},则A B4()A.{0,1}B.{0,1,2}C.{1,0,1}D.{1,0,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A{x|2x2},得A B{1,0,1},故选C.考点:集合交集.13.【2016年四川理数】设集合A{x|2x2},Z为整数集,则A Z中元素的个数是()(A)3 (B)4 (C)5 (D)6【答案】C【解析】由题意,A Z{2,1,0,1,2},故其中的元素个数为5,选C.考点:集合中交集的运算.【名师点睛】集合的概念及运算一直是的热点,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属于容易题.一般是结合不等式,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韦恩图或数轴解答.14.【2015重庆,理1】已知集合A=1,2,3,B=2,3,则()A、A=BB、A B=C、AØBD、BØA 【答案】D【解析】由于2A,2B,3A,3B,1A,1B,故A、B、C均错,D是正确的,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子集的概念,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名师点晴】考查集合的关系,涉及集合的相等.集合的交集运算,子集等概念,是送分题.515.【2015天津,理1】已知全集U1,2,3,4,5,6,7,8,集合A2,3,5,6,集合B ,则集合1,3,4,6,7AðB ( )U(A )2,5(B )3,6(C )2,5,6(D )2,3,5,6,8【答案】A【解析】ð{2,5,8},所以{2,5}U BAðB,故选A.U【考点定位】集合的运算.【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涉及全集、补集、交集相关概念和求补集、交集的运算,是基础题.16.【2015四川,理1】设集合A {x|(x 1)(x 2)0},集合B {x |1x 3},则A B=()(A){x|1x 3}(B){x|1x 1}(C){x |1x 2} (D){x|2x 3}【答案】A【解析】A {x|1x 2},B {x |1x 3},A B {x|1x 3},选A.【考点定位】集合的基本运算.17.【2015广东,理1】若集合M={x|(x+4)(x+1)=0},N={x|(x-4)(x-1)=0},则M N=()A.B .1,4C.0D .1,4【答案】A.【解析】因为Mx|x4x 104,1,Nx|x4x101,4,所以M N,故选A.【考点定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集合的基本运算.【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有限集合的交集运算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容易题.618.【2015浙江,理1】已知集合P{x x22x0},Q{x1x2},则(ð)R P Q()A.[0,1)B. (0,2]C. (1,2)D. [1,2]【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C P(0,2)R,∴(ðR P)Q(1,2),故选C.27. 【2016天津理数】已知集合A{1,2,3,4},B{y|y3x2,x A},则A B=()(A){1}(B){4}(C){1,3}(D){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B{1,4,7,10},A B{1,4}.选D.考点:集合运算【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集合的运算,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审错题意,误求并集,属于基本题,难点系数较小.一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避免出现粗心错误,二是明确集合交集的考查立足于元素互异性,做到不重不漏.28. 【2015陕西,理1】设集合M{x|x2x},N{x|lg x0},则M N()A.[0,1]B.(0,1]C.[0,1)D.(,1]【答案】A【解析】,x lg x0x0x1,所以0,1,x x2x0,1故选A.【考点定位】1、一元二次方程;2、对数不等式;3、集合的并集运算.【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对数不等式和集合的并集运算,属于容易题.解题时要看清楚是求“”还是求“”和要注意对数的真数大于,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729.【2015新课标2,理1】已知集合A {2,1,0,1,2},Bx(x 1)(x 20,则A B ()A.A1,0B .0,1C .1,0,1D .0,1,2【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Bx 2x 1,故A B1,0,故选A.【考点定位】集合的运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和集合运算,要求运算准确,属于基础题.综上所述,“存在集合C使得A C,B C C是“A B”的充要条件.U30.【2015福建,理1】若集合Ai i2i3i 4(是虚数单位),B1,1,则A B等,,,于( )A .1B .1C .1,1D.【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Ai ,1,i,1,故A B1,1,故选C.【考点定位】1、复数的概念;2、集合的运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概念和集合的运算,利用i21和交集的定义求解,属于基础题,要注意运算准确度.31.【2017江苏,1】已知集合A {1,2},B {a,a23},若A B {1}则实数的值为▲.【答案】1【解析】由题意1B,显然a233,所以a 1,此时a234,满足题意,故答案为1.【考点】元素的互异性8满足“互异性”而导致解题错误.(3)防范空集.在解决有关A B,A B等集合问题时,往往忽略空集的情况,一定先考虑是否成立,以防漏解.32.【2016江苏卷】已知集合A{1,2,3,6},B{x|2x3},则A B=________▲________.1,2【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 B{1,2,3,6}{x|2x3}{1,2}考点:集合运算33.【2015江苏,1】已知集合A1,2,3,B2,4,5,则集合A B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答案】5【解析】A B{1,2,3}{2,4,5}{1,2,3,4,5},,,则集合A B中元素的个数为5个.【考点定位】集合运算【名师点晴】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研究两集合的关系时,关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本题实质求满足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的个数. 本题需注意检验集合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否则容易出错.9。

【中小学资料】三年高考(2015-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5 函数图象与方程 理

【中小学资料】三年高考(2015-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5 函数图象与方程 理

专题05 函数图象与方程一、选择题1.【2017山东,理10】已知当[]0,1x ∈时,函数()21y mx =-的图象与y m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正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0,123,⎡+∞⎣(B )(][)0,13,+∞ (C)()23,⎡+∞⎣(D )([)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01m <≤时,11m≥ ,2(1)y mx =- 单调递减,且22(1)[(1),1]y mx m =-∈-,ym =单调递增,且[,1]y m m m =∈+ ,此时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当1m >时,101m << ,2(1)y mx =-在1[,1]m上单调递增,所以要有且仅有一个交点,需2(1)13m m m -≥+⇒≥ 选B.【考点】函数的图象、函数与方程及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2. 【2015高考北京,理7】如图,函数()f x 的图象为折线ACB ,则不等式()()2log 1f x x +≥的解集是( )A .{}|10x x -<≤B .{}|11x x -≤≤C .{}|11x x -<≤D .{}|12x x -<≤【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把函数2log 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2log (1)y x =+的图象1x =时两图象相交,不等式的解为11x -<≤,用集合表示解集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作基本函数图象和函数图象变换及利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等有关知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作基本函数图象和函数图象变换及利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等有关知识,本题属于基础题,首先是函数图象平移变换,把2log y x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2log (y x =+2)的图象,要求正确画出画出图象,利用数形结合写出不等式的解集.3.【2016高考新课标1卷】函数22xy x e =-在[]2,2-的图像大致为(A )(B )(C )(D )【答案】D 【解析】考点:函数图像与性质【名师点睛】函数中的识图题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也可以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这类题目一般比较灵活,对解题能力要求较高,故也是高考中的难点,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一般是利用间接法,即由函数性质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4.【2016高考天津理数】已知函数f (x )=2(4,0,log (1)13,03)a x a x a x x x ⎧+<⎨++≥-+⎩(a >0,且a ≠1)在R上单调递减,且关于x 的方程|()|2f x x =-恰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3] (B )23,34] (C )13,23]{34}(D )13,23){3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f x 在R 上递减可知3401331,0134a a a a -≥⎧⇒≤≤⎨≥<<⎩,由方程|()|2f x x =-恰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可知132,12a a ≤-≤,1233a ≤≤,又∵34a =时,抛物线2(43)3y x a x a =+-+与直线2y x =-相切,也符合题意,∴实数的去范围是123[,]{}334,故选C.考点:函数性质综合应用5.【2015高考新课标2,理10】如图,长方形ABCD 的边2AB =,1BC =,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 ,CD 与DA 运动,记BOP x ∠=.将动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的函数()f x ,则()y f x =的图像大致为( )(D)(C)(B)(A)y424ππ424yy424ππ424yx【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当点P 在BC 边上运动时,即04x π≤≤时,tan PA PB x +=;当点P 在CD边上运动时,即3,442x x πππ≤≤≠时,DPCxPA PB +=,当2x π=时,PA PB +=当点P 在AD 边上运动时,即34x ππ≤≤时,tan PA PB x +=,从点P 的运动过程可以看出,轨迹关于直线2x π=对称,且()()42f f ππ>,且轨迹非线型,故选B .【考点定位】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表面看觉得很难,但是如果认真审题,读懂题意,通过点P 的运动轨迹来判断图像的对称性以及特殊点函数值的比较,也可较容易找到答案,属于中档题.6.【2015高考安徽,理9】函数()()2ax bf x 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0a >,0b >,0c < (B )0a <,0b >,0c > (C )0a <,0b >,0c < (D )0a <,0b <,0c <【答案】C【解析】由()()2ax bf x x c +=+及图象可知,x c ≠-,0c ->,则0c <;当0x =时,2(0)0b f c =>,所以0b >;当0y =,0ax b +=,所以0bx a=->,所以0a <.故0a <,0b >,0c <,选C.【考点定位】1.函数的图象与应用.7.【2015高考天津,理8】已知函数()()22,2,2,2,x x f x x x ⎧-≤⎪=⎨->⎪⎩ 函数()()2g x b f x =-- ,其中b R ∈,若函数()()y f x g x =- 恰有4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7,4⎛⎫+∞⎪⎝⎭ (B )7,4⎛⎫-∞ ⎪⎝⎭ (C )70,4⎛⎫ ⎪⎝⎭ (D )7,24⎛⎫⎪⎝⎭【答案】D【解析】由()()22,2,2,2,x x f x x x -≤⎧⎪=⎨->⎪⎩得222,0(2),0x x f x x x --≥⎧⎪-=⎨<⎪⎩, 所以222,0()(2)42,0222(2),2x x x y f x f x x x x x x x ⎧-+<⎪=+-=---≤≤⎨⎪--+->⎩, 即222,0()(2)2,0258,2x x x y f x f x x x x x ⎧-+<⎪=+-=≤≤⎨⎪-+>⎩()()()(2)y f x g x f x f x b =-=+--,所以()()y f x g x =-恰有4个零点等价于方程 ()(2)0f x f x b +--=有4个不同的解,即函数y b =与函数()(2)y f x f x =+-的图象的4个公共点,由图象可知72b <<. 【考点定位】求函数解析、函数与方程思、数形结合.8.【2017北京,理14】三名工人加工同一种零件,他们在一天中的工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点A i 的横、纵坐标分别为第i 名工人上午的工作时间和加工的零件数,点B i 的横、纵坐标分别为第i 名工人下午的工作时间和加工的零件数,i =1,2,3.①记Q 1为第i 名工人在这一天中加工的零件总数,则Q 1,Q 2,Q 3中最大的是_________. ②记p i 为第i 名工人在这一天中平均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则p 1,p 2,p 3中最大的是_________.【答案】1Q ;2.p【解析】试题分析:作图可得11A B 中点纵坐标比2233,A B A B 中点纵坐标大,所以第一位选1Q分别作123,,B B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123,,B B B ''',比较直线112233,,A B A B A B ''' 斜率,可得22A B '最大,所以选2.p【考点】1.图象的应用;2.实际应用.9.【2017浙江,17】已知αR ,函数a a xx x f +-+=|4|)(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5,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9(,]2-∞ 【解析】试题分析:[][]41,4,4,5x x x∈+∈,分类讨论: ①.当5a ≥时,()442f x a x a a x x x =--+=--,函数的最大值9245,2a a -=∴=,舍去;②.当4a ≤时,()445f x x a a x x x=+-+=+≤,此时命题成立;③.当45a <<时,(){}max max 4,5f x a a a a =-+-+⎡⎤⎣⎦,则:4545a a a a a a ⎧-+≥-+⎪⎨-+=⎪⎩或:4555a a a a a a ⎧-+<-+⎪⎨-+=⎪⎩,解得:92a =或92a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9,2⎛⎤-∞ ⎥⎝⎦.【考点】基本不等式、函数最值10.【2017江苏,14】设()f x 是定义在R 且周期为1的函数,在区间[0,1)上,2,,(),,x x D f x x x D ⎧∈⎪=⎨∉⎪⎩其中集合1,*n D x x n n -⎧⎫==∈⎨⎬⎩⎭N ,则方程()lg 0f x x -=的解的个数是 .【答案】8【解析】由于()[0,1)f x ∈ ,则需考虑110x ≤< 的情况 在此范围内,x Q ∈ 且x ∈Z 时,设*,,,2qx p q p p=∈≥N ,且,p q 互质 若lg x Q ∈ ,则由lg (0,1)x ∈ ,可设*lg ,,,2nx m n m m=∈≥N ,且,m n 互质 因此10n mq p =,则10()nm q p= ,此时左边为整数,右边非整数,矛盾,因此lg x Q ∉ 因此lg x 不可能与每个周期内x D ∈ 对应的部分相等, 只需考虑lg x 与每个周期x D ∉ 的部分的交点,画出函数图像,图中交点除外(1,0) 其他交点横坐标均为无理数,属于每个周期x D ∉ 的部分, 且1x = 处11(lg )1ln10ln10x x '==< ,则在1x =附近仅有一个交点因此方程解的个数为8个.【考点】函数与方程【名师点睛】对于方程解的个数(或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范围.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11. 【2014江苏,理13】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当[)0,3x ∈时,21()22f x x x =-+,若函数()y f x a =-在区间[]3,4-上有10个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0,)2【名师点晴】研究函数性质时一般要借助于函数图像,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方程解的问题常转化为两熟悉的函数图像的交点个数问题来解决.图像的应用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确定方程根的个数;(2)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3)求不等式的解集.12.【2015高考江苏,13】已知函数|ln |)(x x f =,⎩⎨⎧>--≤<=1,2|4|10,0)(2x x x x g ,则方程1|)()(|=+x g x f 实根的个数为【答案】4【解析】由题意得:求函数()y f x =与1()y g x =-交点个数以及函数()y f x =与1()y g x =--交点个数之和,因为221,011()7,21,12x y g x x x x x <≤⎧⎪=-=-≥⎨⎪-<<⎩,所以函数()y f x =与1()y g x =-有两个交点,又221,011()5,23,12x y g x x x x x -<≤⎧⎪=--=-≥⎨⎪-<<⎩,所以函数()y f x =与1()y g x =--有两个交点,因此共有4个交点【考点定位】函数与方程13.【2015高考安徽,理15】设30x ax b ++=,其中,a b 均为实数,下列条件中,使得该三次方程仅有一个实根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条件的编号)①3,3a b =-=-;②3,2a b =-=;③3,2a b =->;④0,2a b ==;⑤1,2a b ==. 【答案】①③④⑤【解析】令3()f x x ax b =++,求导得2'()3f x x a =+,当0a ≥时,'()0f x ≥,所以()f x 单调递增,且至少存在一个数使()0f x <,至少存在一个数使()0f x >,所以3()f x x ax b =++必有一个零点,即方程30x ax b ++=仅有一根,故④⑤正确;当0a <时,若3a =-,则2'()333(1)(1)f x x x x =-=+-,易知,()f x 在(,1),(1,)-∞-+∞上单调递增,在[1,1]-上单调递减,所以()=(1)132f x f b b -=-++=+极大, ()=(1)132f x f b b =-+=-极小,要使方程仅有一根,则()=(1)1320f x f b b -=-++=+<极大或者()=(1)1320f x f b b =-+=->极小,解得2b <-或2b >,故①③正确.所以使得三次方程仅有一个实 根的是①③④⑤.【考点定位】1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2.函数的单调性及其极值.t()f x 与()g x 图象恰有四个交点.当()1y a x =-与23y x x =+(或()1y a x =--与23y x x =--)相切时,()f x 与()g x 图象恰有三个交点.把()1y a x =-代入23y x x =+,得()231x x a x +=-,即()230x a x a +-+=,由0D =,得()2340a a --=,解得1a =或9a =.又当0a =时,()f x 与()g x 仅两个交点,01a ∴<<或9a >.(方法二)显然1a ¹,∴231x x a x +=-.令1t x =-,则45a t t=++.∵(][),,444t t ???++,∴(][)45,19,t t?ゥ+++.结合图象可得01a <<或9a >.考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与函数零点的有关知识,本题属于中等题,第一步正确画出图象,第二步涉计参数问题,针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按照题目所给条件要求,两函数图象有四个交点,找出符合零点要求的参数,讨论要全面,注意数形结合.14.【2016年高考北京理数】设函数33,()2,x x x a f x x x a ⎧-≤=⎨->⎩.①若0a =,则()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 ②若()f x 无最大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解析】考点:1.分段函数求最值;2.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名师点睛】1.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应首先确定所给自变量的取值属于哪一个范围,然后选取相应的对应关系.若自变量值为较大的正整数,一般可考虑先求函数的周期.若给出函数值求自变量值,应根据每一段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是否属于相应段自变量的范围;2.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时,常需要先将函数化简,转化为讨论一些熟知的函数的单调性,因此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单调性,将大大缩短我们的判断过程.15.【2015湖南理13】已知32,(),x x af x x x a ⎧≤=⎨>⎩,若存在实数,使函数()()g x f x b =-有两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0,(+∞-∞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问题等价于方程)(3a x b x ≤=与方程)(2a x b x >=的根的个数和为,若两个方程各有一个根:则可知关于的不等式组⎪⎪⎩⎪⎪⎨⎧≤->≤ab a b ab 31有解,∴23a b a <<,从而1>a ;若方程)(3a x b x ≤=无解,方程)(2a x b x >=有2个根:则可知关于的不等式组⎪⎩⎪⎨⎧>->ab a b 31有解,从而0<a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0,(+∞-∞ .【考点定位】1.函数与方程;2.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16.【2016高考山东理数】已知函数2||,()24,x x m f x x mx m x m ≤⎧=⎨-+>⎩其中0m >,若存在实数b ,使得关于x 的方程f (x )=b 有三个不同的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画出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所示,要()f x b =有三个不同的根,需要红色部分图像在深蓝色图像的下方,即22m> >-⋅+->,解得3m m m m m m m24,30考点:1.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函数与方程;3.分段函数。

专题11 解三角形—三年高考(2015-2017)数学(理)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专题11 解三角形—三年高考(2015-2017)数学(理)真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1.【2017山东,理9】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所以,选A.【考点】1.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2.正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的式子,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 2.【2016高考新课标3理数】在ABC △中,π4B =,BC 边上的高等于13BC ,则cos A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BC 边上的高线为AD ,则3BC AD =,所以AC ==,AB =.由余弦定理,知222cos2AB AC BC A AB AC +-==⋅,故选C . 考点:余弦定理.3.【2016高考天津理数】在△ABC 中,若AB ,BC=3,120C ∠= ,则AC = ()(A )1(B )2(C )3(D )4【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得213931AC AC AC =++⇒=,选A.考点:余弦定理【名师点睛】1.正、余弦定理可以处理四大类解三角形问题,其中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既可以用正弦定理求解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解.2.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其关键是运用两个定理实现边角互化,从而达到知三求三的目的.4.【2017浙江,14】已知△ABC ,AB =AC =4,BC =2. 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结CD ,则△BDC 的面积是______,cos ∠BDC =_______.【解析】试题分析:取BC 中点E ,DC 中点F ,由题意:,AE BC BF CD ⊥⊥,△ABE 中,1cos 4BE ABC AB ∠==,1cos ,sin 4DBC DBC ∴∠=-∠==,BC 1sin 2D S BD BC DBC ∴=⨯⨯⨯∠=△.又21cos 12sin ,sin 4DBC DBF DBF ∴∠=-∠=-∴∠=,cos sin BDC DBF ∴∠=∠=综上可得,△BCD cos BDC ∠=.【考点】解三角形5.【2015高考北京,理12】在ABC △中,4a =,5b =,6c =,则sin 2sin AC= .【答案】1【解析】222sin 22sin cos 2sin sin 2A A A a b c a C C c bc+-==⋅2425361616256⨯+-=⋅=⨯⨯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及二倍角公式,灵活使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边化角、角化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本题属于基础题,题目所求分式的分子为二倍角正弦,应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进行恒等变形,变形后为角的正弦、余弦式,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角化边,再把边长代入求值.6.【2016高考江苏卷】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若sin 2sin sin A B C =,则tan tan tan A B C 的最小值是. 【答案】8.【解析】sin sin(B C)2sin sin tan tan 2tan tan A B C B C B C =+=⇒+=,因此tan tan tan tan tan tan tan 2tan tan tan tan tan 8A B C A B C A B C A B C =++=+≥≥,即最小值为8.考点:三角恒等变换,切的性质应用【名师点睛】消元与降次是高中数学主旋律,利用三角形中隐含的边角关系作为消元依据是本题突破口,斜三角形ABC 中恒有tan tan tan tan tan tan A B C A B C =++,这类同于正余弦定理,是一个关于切的等量关系,平时多总结积累常见的三角恒等变形,提高转化问题能力,培养消元意识7.【2015高考新课标1,理16】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 =∠B =∠C =75°,BC =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解析】如图所示,延长BA ,CD 交于E ,平移AD ,当A 与D 重合与E 点时,AB 最长,在△BCE 中,∠B =∠C =75°,∠E =30°,BC =2,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BC BEE C=∠∠,即o o2sin 30sin 75BE=,解得BE ,平移AD ,当D 与C 重合时,AB 最短,此时与AB 交于F ,在△BCF 中,∠B =∠BFC =75°,∠FCB =30°,由正弦定理知,sin sin BF BC FCB BFC =∠∠,即o o2sin 30sin 75BF =,解得BF 所以AB 的取值范围,.【考点定位】正余弦定理;数形结合思想8.【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4cos 5A =,5cos 13C =,1a =,则b =. 【答案】211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45cos ,cos 513A C ==,且,A C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312sin ,sin 513A C ==,13sin sin[()]sin()sin cos cos sin 65B AC A B A C A C π=-+=+=+=,又因为sin sin a bA B=, 所以sin 21sin 13a Bb A ==.考点:三角函数和差公式,正弦定理.能用到。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3基本初等函数理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3基本初等函数理

专题03 基本初等函数1.【2017北京,理5】已知函数1()3()3x xf x =-,则()f x(A )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 (B )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C )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减函数 (D )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减函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13333x xxx f x f x --⎛⎫⎛⎫-=-=-=- ⎪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并且3x 是增函数,13x⎛⎫ ⎪⎝⎭是减函数,根据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所以函数是增函数,故选A.【考点】函数的性质2.【2017北京,理8】根据有关资料,围棋状态空间复杂度的上限M 约为3361,而可观测宇宙中普通物质的原子总数N 约为1080.则下列各数中与M N最接近的是(参考数据:lg3≈0.48) (A )1033(B )1053 (C )1073(D )109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设36180310M x N ==,两边取对数,36136180803lg lg lg3lg10361lg38093.2810x ==-=⨯-=,所以93.2810x =,即M N 最接近9310,故选D.【考点】对数运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转化与化归能力,本题以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但本质就是对数的运算关系,以及指数与对数运算的关系,难点是36180310x =时,两边取对数,对数运算公式包含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log log log a a a MM N N-=,log log n a a M n M =. 3.【2016课标3理数】已知432a =,254b =,1325c =,则( )(A )b a c <<(B )a b c <<(C )b c a <<(D )c a b <<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422335244a b ==>=,1223332554c a ==>=,所以b a c <<,故选A . 考点: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 【2015高考山东,理10】设函数()31,1,2,1xx x f x x -<⎧=⎨≥⎩则满足()()()2f a f f a =的取值范围是( )(A )2,13⎡⎤⎢⎥⎣⎦(B )[]0,1 (C )2,3⎡⎫+∞⎪⎢⎣⎭(D )[)1,+∞【答案】C【解析】当1a ≥时,()21af a =>,所以,()()()2f aff a =,即1a >符合题意.当1a <时,()31f a a =-,若()()()2f aff a =,则()1f a ≥,即:2311,3a a -≥≥,所以213a ≤<适合题意综上,的取值范围是2,3⎡⎫+∞⎪⎢⎣⎭,故选C. 【考点定位】1、分段函数;2、指数函数.【名师点睛】本题以分段函数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指数函数性质的理解与运用,渗透着对不等式的考查,是一个多知识点的综合题. 5.【2015高考新课标2,理5】设函数211l o g (2),1,()2,1,x x x f x x -+-<⎧=⎨≥⎩,2(2)(log 12)f f -+=( )A .3B .6C .9D .12 【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2(2)1log 43f -=+=,又2l o g 121>,所以22log 121log 62(log 12)226f -===,故2(2)(log 12)9f f -+=,故选C .【考点定位】分段函数.【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值,要明确自变量属于哪个区间以及熟练掌握对数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6.【2015高考天津,理7】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21x mf x -=-(m 为实数)为偶函数,记()()0.52(log 3),log 5,2a f b f c f m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B )a c b <<(C )c a b <<(D )c b a << 【答案】C【解析】因为函数()21x mf x -=-为偶函数,所以0m =,即()21xf x =-,所以221log log 330.521(log 3)log 2121312,3a f f ⎛⎫===-=-=-= ⎪⎝⎭()()2log 502log 5214,2(0)210b f c f m f ==-====-=所以c a b <<,故选C.【考点定位】1.函数奇偶性;2.指数式、对数式的运算.7.【2017天津,理6】已知奇函数()f x 在R 上是增函数,()()g x xf x =.若2(log 5.1)a g =-,0.8(2)b g =,(3)c g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 << (B )c b a <<(C )b a c <<(D )b c a <<【答案】C【解析】因为()f x 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所以在0x >时,()0f x >, 从而()()g x xf x =是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22(log 5.1)(log 5.1)a g g =-=,0.822<,又4 5.18<<,则22log 5.13<<,所以即0.8202log 5.13<<<,0.82(2)(log 5.1)(3)g g g <<,所以b a c <<,故选C .【考点】指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名师点睛】比较大小是高考常见题,指数式、对数式的比较大小要结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借助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大小,特别是灵活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数形结合不仅能比较大小,还可以解不等式.8. 【2015高考浙江,理10】已知函数223,1()lg(1),1x x f x xx x ⎧+-≥⎪=⎨⎪+<⎩,则((3))f f -=,()f x 的最小值是.【答案】,3-22.【解析】0)1())3((==-f f f ,当1≥x 时,322)(-≥x f ,当且仅当2=x 时,等号成立,当1<x 时,0)(≥x f ,当且仅当0=x 时,等号成立,故)(x f 最小值为322-.【考点定位】分段函数9.【2016高考江苏卷】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10,()2,01,5x a x f x x x +-≤<⎧⎪=⎨-≤<⎪⎩其中.a ∈R 若59()()22f f -=,则(5)f a 的值是. 【答案】25-【解析】51911123()()()()22222255f f f f a a -=-==⇒-+=-⇒=, 因此32(5)(3)(1)(1)155f a f f f ===-=-+=-考点:分段函数,周期性质【名师点睛】分段函数的考查方向注重对应性,即必须明确不同的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函数周期性质可以将未知区间上的自变量转化到已知区间上.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区间端点是否取到及其所对应的函数值,尤其是分段函数结合点处函数值. 10.【2016高考江苏卷】函数y. 【答案】[]3,1-【解析】试题分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2320x x --≥,即2230x x +-≤,31x ∴-≤≤.故答案应填:[]3,1-,考点:函数定义域 【名师点睛】函数定义域的考查,一般是多知识点综合考查,先列,后解是常规思路.列式主要从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下被开方数非负、对数中真数大于零等出发,而解则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指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联系在一起.11.【2016年高考北京理数】设函数33,()2,x x x af x x x a⎧-≤=⎨->⎩.①若0a =,则()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 ②若()f x 无最大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 【解析】考点:1.分段函数求最值;2.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名师点睛】1.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应首先确定所给自变量的取值属于哪一个范围,然后选取相应的对应关系.若自变量值为较大的正整数,一般可考虑先求函数的周期.若给出函数值求自变量值,应根据每一段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是否属于相应段自变量的范围;2.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时,常需要先将函数化简,转化为讨论一些熟知的函数的单调性,因此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单调性,将大大缩短我们的判断过程.12.【2015高考福建,理14】若函数()6,2,3log ,2,a x x f x x x -+≤⎧=⎨+>⎩(0a >且1a ≠)的值域是[)4,+∞,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2]【解析】当2x ≤,故64x -+≥,要使得函数()f x 的值域为[)4,+∞,只需1()3log a f x x =+(2x >)的值域包含于[)4,+∞,故1a >,所以1()3log 2a f x >+,所以3log 24a +≥,解得12a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2]. 【考点定位】分段函数求值域.13. 【2015高考山东,理14】已知函数()(0,1)x f x a b a a =+>≠ 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1,0- ,则a b +=.【答案】32-【解析】若1a > ,则()f x 在[]1,0-上为增函数,所以1110a b b -⎧+=-⎨+=⎩ ,此方程组无解;若01a << ,则()f x 在[]1,0-上为减函数,所以1011a b b -⎧+=⎨+=-⎩ ,解得122a b ⎧=⎪⎨⎪=-⎩ ,所以32a b +=-. 【考点定位】指数函数的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重点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参数的取值问题,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应用.14.【2015高考浙江,理18】已知函数2()(,)f x x ax b a b R =++∈,记(,)M a b 是|()|f x 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1)证明:当||2a ≥时,(,)2M a b ≥;(2)当,满足(,)2M a b ≤,求||||a b +的最大值. 【答案】(1)详见解析;(2).试题分析:(1)分析题意可知()f x 在[1,1]-上单调,从而可知(,)max{|(1)|,|(1)|}M a b f f =-,分类讨论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2)分析题意可知 ||,0||||||,0a b ab a b a b ab +≥⎧+=⎨-<⎩,再由(,)2M a b ≤可得|1||(1)|2a b f ++=≤, |1||(1)|2a b f -+=-≤,即可得证.试题解析:(1)由22()()24a a f x x b =++-,得对称轴为直线2ax =-,由||2a ≥,得||12a-≥,故()f x 在[1,1]-上单调,∴(,)max{|(1)|,|(1)|}M a b f f =-,当2a ≥时,由 (1)(1)24f f a --=≥,得max{(1),(1)}2f f -≥,即(,)2M a b ≥,当2a ≤-时,由 (1)(1)24f f a --=-≥,得max{(1),(1)}2f f --≥,即(,)2M a b ≥,综上,当||2a ≥时,(,)2M a b ≥;(2)由(,)2M a b ≤得|1||(1)|2a b f ++=≤,|1||(1)|2a b f -+=-≤,故||3a b +≤,||3a b -≤,由||,0||||||,0a b a b a b a b ab +≥⎧+=⎨-<⎩,得||||3a b +≤,当2a =,1b =-时,||||3a b +=,且2|21|x x +-在[1,1]-上的最大值为,即(2,1)2M -=,∴||||a b +的最大值为..【考点定位】1.二次函数的性质;2.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专题25 选修部分—三年高考(2015-2017数学(文)真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批量下载)

专题25 选修部分—三年高考(2015-2017数学(文)真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批量下载)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专题25 选修部分1.【2017课标1,文2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4,1,x a t t y t =+⎧⎨=-⎩(为参数). (1)若1-=a ,求C 与l 的交点坐标;(2)若C 上的点到l ,求a .2【2017课标1,文23】已知函数4)(2++-=ax x x f ,|1||1|)(-++=x x x g . (1)当1=a 时,求不等式)()(x g x f ≥的解集;(2)若不等式)()(x g x f ≥的解集包含[–1,1],求a 的取值范围.3.【2017课标II ,文22】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4ρθ=。

(1)M 为曲线1C 上的动点,点P 在线段OM 上,且满足||||16OM OP ⋅=,求点P 的轨迹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A 的极坐标为(2,)3π,点B 在曲线2C 上,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

4.【2017课标II ,文23】已知330,0,2a b a b >>+=。

证明: (1)55()()4a b a b ++≥;(2)2a b +≤。

5.【2017课标3,文2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的参数方程为2+,,x t y kt =⎧⎨=⎩(t 为参数),直线2l 的参数方程为2,,x m m my k =-+⎧⎪⎨=⎪⎩(为参数).设l 1与l 2的交点为P ,当k 变化时,P 的轨迹为曲线C .(1)写出C 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l 3:ρ(cos θ+sin θ)=0,M 为l 3与C 的交点,求M 的极径.6.【2017课标3,文23】已知函数()f x =│x +1│–│x –2│.(1)求不等式()f x ≥1的解集;(2)若不等式()f x ≥x 2–x +m 的解集非空,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7【2017江苏,21】A.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AB 为半圆O 的直径,直线PC 切半圆O 于点C ,AP ⊥PC ,P 为垂足. 求证:(1);PAC CAB ∠=∠ (2)2AC AP AB =⋅.B. [选修4—2:矩阵与变换](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矩阵0110,.1002B ⎡⎤⎡⎤==⎢⎥⎢⎥⎣⎦⎣⎦A A=[0110] ,B=[1002].(1)求AB ;(2)若曲线221:182x y C +=在矩阵AB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另一曲线2C ,求2C 的方程.C.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本小题满分10分)在平面坐标系中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考方程为x 82tty =-+⎧⎪⎨=⎪⎩(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2,x s y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D.[选修4-5:不等式选讲](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a b c d 为实数,且22224,16,a b c d +=+=证明8.ac bd +≤【2016,2015,2014高考】1. 【 2014湖南文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2:1x C y ⎧=+⎪⎪⎨⎪=+⎪⎩(t 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_.2. 【2016高考天津文数】如图,AB 是圆的直径,弦CD 与AB 相交于点E ,BE =2AE =2,BD =ED ,则线段CE 的长为__________.3.【2015高考湖南,文1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sin ρθ=,则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4.【2014高考陕西版文第15题】(不等式选做题)设R n m b a ∈,,,,且5,522=+=+nb ma b a ,则22n m +的最小值为______.5. 【2014高考陕西版文第15题】(几何证明选做题)如图,ABC ∆中,6=BC ,以BC 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交AC AB ,于点F E ,,若AE AC 2=,则EF =_______.6. 【2014高考陕西版文第15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点)6,2(π到直线1)6sin(=-πθρ的距离是_______.7. 【2014高考广东卷.文.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曲线1C 和2C 的方程分 别为22cossin ρθθ=和cos 1ρθ=,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1C 和2C 交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_.8. 【2014高考广东卷.文.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AB 上且AE EB 2=,AC 与DE 交于点F ,则CDF AEF ∆=∆的周长的周长.9.【2015高考广东,文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y O 中,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sin 2ρθθ+=-,曲线2C的参数方程为2x ty ⎧=⎪⎨=⎪⎩(t 为参数),则1C 与2C 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10. 【2015高考广东,文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AB 为圆O 的直径,E 为AB 的延长线上一点,过E 作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过A 作直线C E 的垂线,垂足为D .若4AB =,C E =,则D A = .三、解答题1. 【2015高考陕西,文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切O 于点B ,直线AO 交O 于,D E 两点,,BC DE ⊥垂足为C .(I)证明:CBD DBA ∠=∠ (II)若3,AD DC BC ==,求O 的直径.2. 【2015高考陕西,文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版权法xOy 吕,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32(x t t y ⎧=+⎪⎪⎨⎪=⎪⎩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C的极坐标方程为ρθ=.(I)写出C 的直角坐标方程;(II)P 为直线l 上一动点,当P 到圆心C 的距离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3. 【2015高考陕西,文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a b +<的解集为{|24}x x << (I)求实数,a b 的值;(II)+的最大值.4. 【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AB 是等腰三角形,∠AOB =120°.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I)证明:直线AB 与O 相切;(II)点C ,D 在⊙O 上,且A ,B ,C ,D 四点共圆,证明:AB ∥CD .5. 【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a >0).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I )说明C 1是哪一种曲线,并将C 1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II )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其中满足tan=2,若曲线C 1与C 2的公共点都在C 3上,求a .6.【2014全国2,文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P 是O 外一点,PA 是切线,A 为切点,割线PBC 与O 相交于,B C ,2PC PA =,D 为PC 的中点,AD 的延长线交O 于点E .证明:(Ⅰ)BEEC =;(Ⅱ)22AD DEPB ⋅=7. 【2014全国2,文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0,]2πρθθ=∈.(Ⅰ)求C 得参数方程;(Ⅱ)设点D 在C 上,C 在D 处的切线与直线:2l y =+垂直,根据(1)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 的坐标.8. 【2014全国2,文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1()||||(0)f x x x a a a=++-> (Ⅰ)证明:()2f x ≥;(Ⅱ)若(3)5f <,求a 的取值范围.9. 【2016高考新课标1文数】(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I )在答题卡第(24)题图中画出的图像;(II )求不等式的解集.10.【2014全国1,文22】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B 的延长线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且CB CE =.(I )证明:D E ∠=∠; (II )设AD 不是O 的直径,AD 的中点为M ,且MB MC =,证明:ADE ∆为等边三角形.11. 【2014全国1,文23】已知曲线194:22=+y x C ,直线⎩⎨⎧-=+=t y t x l 222:(t 为参数) (1)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2)过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2. 【2014全国1,文24】若,0,0>>b a 且ab ba =+11 (I )求33b a +的最小值;(II )是否存在b a ,,使得632=+b a ?并说明理由.13. 【2015高考新课标1,文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 是O 直径,AC 是O 切线,BC 交O 与点E .(I )若D 为AC 中点,求证:DE 是O 切线;(II )若OA = ,求ACB ∠的大小.14. 【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如图,在正方形中,分别在边上(不与端点重合),且,过点作,垂足为.(Ⅰ) 证明:四点共圆; (Ⅱ)若,为的中点,求四边形的面积.15. 【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6)25x y ++=.(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 的极坐标方程; (Ⅱ)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 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求l 的斜率.16. 【2016高考新课标2文数】已知函数11()||||22f x x x =-++,M 为不等式()2f x <的解集.(Ⅰ)求M ;(Ⅱ)证明:当,a b M ∈时,|||1|a b ab +<+.17. 【2015高考新课标1,文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2C x =-,圆()()222:121C x y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I )求12,C C 的极坐标方程. (II )若直线3C 的极坐标方程为()πR 4θρ=∈,设23,C C 的交点为,M N ,求2C MN ∆ 的面积.18. 【2015高考新课标1,文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2,0f x x x a a =+--> . (I )当1a = 时求不等式()1f x > 的解集;(II )若()f x 图像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大于6,求a 的取值范围.19.【2014年.浙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5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2017课标1,理6】621(1)(1)x x++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A .15B .20C .30D .35【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6662211(1)(1)1(1)(1)x x x x x ++=⋅++⋅+,则6(1)x +展开式中含2x 的项为2226115C x x ⋅=,621(1)x x ⋅+展开式中含2x 的项为44262115C x x x⋅=,故2x 前系数为151530+=,选C.【考点】二项式定理2.【2017课标3,理4】()()52x y x y +-的展开式中3y 3的系数为A .80-B .40-C .40D .80【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555222x y x y x x y y x y +-=-+-,由()52x y -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5152rrrr T C x y -+=- 可得:当3r = 时,()52x x y - 展开式中33x y 的系数为()33252140C ⨯⨯-=- , 当2r = 时,()52y x y - 展开式中33x y 的系数为()22352180C ⨯⨯-= ,则33x y 的系数为804040-= . 故选C .【考点】 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名师点睛】(1)二项式定理的核心是通项公式,求解此类问题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根据所给出的条件(特定项)和通项公式,建立方程来确定指数(求解时要注意二项式系数中n 和r 的隐含条件,即n ,r 均为非负整数,且n ≥r ,如常数项指数为零、有理项指数为整数等);第二步是根据所求的指数,再求所求解的项.(2)求两个多项式的积的特定项,可先化简或利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讨论求解.3.【2017课标II ,理6】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A .12种B .18种C .24种D .36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一人完成两项工作,其余两人每人完成一项工作,据此可得,只要把工作分成三份:有24C 种方法,然后进行全排列33A 即可,由乘法原理,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234336C A ⨯=种方法。

故选D 。

4. 【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如图,小明从街道的E 处出发,先到F 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G 处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动,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 )(A )24 (B )18 (C )12 (D )9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小明从街道的E 处出发到F 处最短有24C 条路,再从F 处到G 处最短共有13C 条路,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214318C C ⋅=条,故选B.考点: 计数原理、组合.【名师点睛】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类做法中每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情,类与类之间是独立的.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在使用时易忽视每步中某一种方法只是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而未完成这件事,步步之间是相关联的.5. 【2016年高考四川理数】设i 为虚数单位,则6()x i +的展开式中含x 4的项为(A )-15x 4 (B )15x 4 (C )-20i x 4 (D )20i x 4【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二项式6()x i +展开的通项616r r rr T C xi -+=,令64r -=,得2r =,则展开式中含4x的项为2424615C x i x =-,故选A. 考点:二项展开式,复数的运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及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概念及运算也是高考的热点,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属于容易题.一般来说,掌握复数的基本概念及四则运算即可.二项式6()x i +的展开式可以改为6()i x +,则其通项为66r rr C ix -,即含4x 的项为46444615C i x x -=-.6. 【2016年高考四川理数】用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A )24 (B )48 (C )60 (D )72 【答案】D 【解析】7. 【2015高考陕西,理4】二项式(1)()nx n N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15,则n =( )A .4B .5C .6D .7 【答案】C【解析】二项式()1nx +的展开式的通项是1C r r r n x +T =,令2r =得2x 的系数是2C n ,因为2x 的系数为15,所以2C 15n =,即2300n n --=,解得:6n =或5n =-,因为n +∈N ,所以6n =,故选C .【考点定位】二项式定理.【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项式定理,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抓住重要条件“n +∈N ”,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本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二项式定理,即二项式()na b +的展开式的通项是1C k n k kk n a b -+T =.8. 【2016高考新课标3理数】定义“规范01数列”{}n a 如下:{}n a 共有2m 项,其中m 项为0,m 项为1,且对任意2k m ≤,12,,,k a a a 中0的个数不少于1的个数.若4m =,则不同的“规范01数列”共 有( )(A )18个 (B )16个 (C )14个 (D )12个【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必有10a =,81a =,则具体的排法列表如下:【方法点拨】求解计数问题时,如果遇到情况较为复杂,即分类较多,标准也较多,同时所求计数的结果不太大时,往往利用表格法、树枝法将其所有可能一一列举出来,常常会达到岀奇制胜的效果.9. 【2015高考四川,理6】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比40000大的偶数共有( )(A )144个 (B )120个 (C )96个 (D )72个 【答案】B 【解析】据题意,万位上只能排4、5.若万位上排4,则有342A ⨯个;若万位上排5,则有343A ⨯个.所以共有342A ⨯343524120A +⨯=⨯=个.选B.【考点定位】排列组合.10.【2015高考新课标1,理10】25()x x y ++的展开式中,52x y 的系数为( )(A )10 (B )20 (C )30 (D )60 【答案】C【解析】在25()x x y ++的5个因式中,2个取因式中2x 剩余的3个因式中1个取,其余因式取y,故52x y 的系数为212532C C C =30,故选 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计算二项式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名师点睛】本题利用排列组合求多项展开式式某一项的系数,试题形式新颖,是中档题,求多项展开式式某一项的系数问题,先分析该项的构成,结合所给多项式,分析如何得到该项,再利用排列组知识求解.11. 【2015高考湖北,理3】已知(1)n x +的展开式中第4项与第8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 )A.122 B .112 C .102 D .92 【答案】D【解析】因为(1)n x +的展开式中第4项与第8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所以73nn C C =,解得10=n , 所以二项式10(1)x +中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9102221=⨯. 【考点定位】二项式系数,二项式系数和.【名师点睛】二项式定理中应注意区别二项式系数与展开式系数,各二项式系数和:n n n n n n C C C C 2210=+⋅⋅⋅+++,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相等=⋅⋅⋅++++420n n n C C C 15312-=⋅⋅⋅++++n n n n C C C .12. 【2014辽宁理6】把椅子摆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做法种数为( )A .144B .120C .72D .24【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将6把椅子依次编号为1,2,3,4,5,6,故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做法,可安排:“1,3,5”;“1,3,6”;“1,4,6”;“2,4,6”号位置坐人,故总数由433A =24,故选D . 考点:排列组合.13. 【2015湖南理2】已知5的展开式中含32x 的项的系数为30,则a =( )C.6 D-6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r rr r r x a C T -+-=2551)1(,令1=r ,可得6305-=⇒=-a a ,故选D.【考点定位】二项式定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项式定理的运用,属于容易题,只要掌握nb a )(+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第1+r 项为rr n r nr b a C T -+=1,即可建立关于的方程,从而求解. 14.【2017浙江,16】从6男2女共8名学生中选出队长1人,副队长1人,普通队员2人组成4人服务队,要求服务队中至少有1名女生,共有______中不同的选法.(用数字作答) 【答案】660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总的选择方法为411843C C C ⨯⨯种方法,其中不满足题意的选法有411643C C C ⨯⨯种方法,则满足题意的选法有:411411843643660C C C C C C ⨯⨯-⨯⨯=种.【考点】排列组合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的应用,有关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往往是两个原理及排列组合问题交叉应用才能解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理解题意很关键,一定多读题才能挖掘出隐含条件.解题过程中要首先分清“是分类还是分步”、“是排列还是组合”,在应用分类计数加法原理讨论时,既不能重复交叉讨论又不能遗漏,这样才能提高准确率.在某些特定问题上,也可充分考虑“正难则反”的思维方式.15.【2017浙江,13】已知多项式()1x +3()2x +2=5432112345x a x a x a x a x a +++++,则4a =________,5a =________.【答案】16,4【解析】试题分析:由二项式展开式可得通项公式为:32r r m mC x C x ,分别取0,1r m ==和1,0r m ==可得441216a =+=,令0x =可得325124a =⨯=【考点】二项式定理16.【2017天津,理14】用数字1,2,3,4,5,6,7,8,9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至多有一个数字是偶数的四位数,这样的四位数一共有___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 【答案】 1080【解析】413454541080A C C A +=【考点】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名师点睛】计数原理包含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和分步计数原理(乘法),组成四位数至多有一个数字是偶数,包括四位数字有一个是偶数和四位数字全部是奇数两类,利用加法原理计数. 17. 【2016年高考北京理数】在6(12)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60.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项展开的通项公式16(2)rrrr T C x +=-可知,2x 的系数为226(2)60C -=,故填:60.考点:二项式定理.【名师点睛】1.所谓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是指展开式中的某一项,如第n 项、常数项、有理项、字母指数为某些特殊值的项.求解时,先准确写出通项r rn rn r b aC T -+=1,再把系数与字母分离出来(注意符号),根据题目中所指定的字母的指数所具有的特征,列出方程或不等式来求解即可;2、求有理项时要注意运用整除的性质,同时应注意结合n 的范围分析.18.【2016高考新课标1卷】5(2x +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是 .(用数字填写答案)【答案】10 【解析】试题分析:5(2x +的展开式通项为555255C (2)2C r r rr rr x x---=(0r =,1,2,…,5),令532r -=得4r =,所以3x 的系数是452C 10=. 考点:二项式定理19.【2016高考天津理数】281()x x-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56- 【解析】试题分析:展开式通项为281631881()()(1)rr r r r r r T C x C x x--+=-=-,令1637r -=,3r =,所以7x 的338(1)56C -=-.故答案为56-.考点:二项式定理2.有理项是字母指数为整数的项.解此类问题必须合并通项公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根据具体要求,令其为整数,再根据数的整除性来求解. 20.【2016高考山东理数】若(a x 2)5的展开式中x 5的系数是—80,则实数a =_______. 【答案】-2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5102552155()r r rr r rr T C ax C a x ---+==,所以由510522r r -=⇒=,因此252580 2.C a a -=-⇒=-考点:二项式定理【名师点睛】本题是二项式定理问题中的常见题型,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往往是考试的重点.本题难度不大,易于得分.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基本运算能力等.21.【2015高考天津,理12】在614x x ⎛⎫- ⎪⎝⎭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答案】1516【解析】614x x ⎛⎫- ⎪⎝⎭展开式的通项为6621661144rrr r r r r T C x C x x --+⎛⎫⎛⎫=-=- ⎪ ⎪⎝⎭⎝⎭,由622r -=得2r =,所以222236115416T C x x ⎛⎫=-= ⎪⎝⎭,所以该项系数为1516. 【考点定位】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的应用.应用二项式定理典型式的通项,求出当2r =时的系数,即可求得结果,体现了数学中的方程思想与运算能力相结合的问题.22.【2015高考北京,理9】在()52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用数字作答)【答案】40【解析】利用通项公式,5152r r r r T C x -+=⋅,令3r =,得出3x 的系数为325240C ⋅=23.【2015高考广东,理9】在4)1(-x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答案】.【解析】由题可知()()44214411r rrrrr r T CC x--+=-=-,令412r-=解得2r =,所以展开式中的系数为()22416C -=,故应填入.【考点定位】二项式定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容易题,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熟记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即展开式的第1r +项为:()*12,r n r r r n T C a b n N n r N -+=∈≥∈且.24.【2015高考广东,理12】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 条毕业留言.(用数字作答) 【答案】1560.【解析】依题两两彼此给对方写一条毕业留言相当于从40人中任选两人的排列数,所以全班共写了24040391560A =⨯=条毕业留言,故应填入1560.【考点定位】排列问题.【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排列问题,属于中档题,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认清40人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是个排列问题.25.【2015高考四川,理11】在5(21)x -的展开式中,含2x 的项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答案】40-. 【解析】55(21)(12)x x -=--,所以2x 的系数为225(2)40C -⨯-=-.【考点定位】二项式定理.【名师点睛】涉及二项式定理的题,一般利用其通项公式求解.26.【2016高考上海理数】在nx x ⎪⎭⎫ ⎝⎛-23的二项式中,所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56,则常数项等于_________. 【答案】112 【解析】【名师点睛】根据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确定二项式系数或确定二项展开式中的指定项,是二项式定理问题中的基本问题,往往要综合运用二项展开式的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求解. 本题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基本计算能力等.27.【2014课标Ⅰ,理13】()()8x y x y -+的展开式中27x y 的系数为________.(用数字填写答案) 【答案】20-【解析】由题意,8()x y +展开式通项为8k k18C y k k T x -+=,08k ≤≤.当7k =时,777888T C xy xy ==;当6k =时,626267828T C x y x y ==,故()()8x y x y-+的展开式中27x y项为726278(y)2820x xy x y x y ⋅+-⋅=-,系数为20-. 【考点定位】二项式定理.【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28.【2015高考重庆,理12】53x ⎛ ⎝的展开式中8x 的系数是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52【解析】二项展开式通项为7153521551()()2k k kkk k k T C x C x --+==,令71582k-=,解得2k =,因此8x 的系数为22515()22C =.29.【2015高考安徽,理11】371()x x+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是 .(用数字填写答案)【答案】35【解析】由题意,二项式371()x x+展开的通项372141771()()r r r r rr T C x C xx--+==,令2145r -=,得4r =,则5x 的系数是4735C =.【考点定位】1.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应用.【名师点睛】常规问题直接利用二项式定理求解,其中通项是核心,运算是保证;比较复杂的问题要回到最本质的计数原理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利用公式.另外,概念不清,涉及幂的运算出现错误,或者不能从最本质的计数原理出发解决问题,盲目套用公式都是考试中常犯的错误.30.【2015高考福建,理11】()52x +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等于 .(用数字作答) 【答案】80【解析】()52x + 的展开式中2x 项为2325280C x =,所以2x 的系数等于80.【考点定位】二项式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特定项问题,往往是根据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和所求项的联系解题,属于基础题,注意运算的准确度. 31.【2016高考江苏卷】(本小题满分10分) (1)求3467–47C C 的值; (2)设m ,n N *,n ≥m ,求证:(m +1)C mm +(m +2)+1C m m +(m +3)+2C m m +…+n –1C m n +(n +1)C m n =(m +1)+2+2C m n .【答案】(1)0(2)详见解析【解析】(2)当n m =时,结论显然成立,当n m >时11(1)!(1)!(1)(1)(1),1,2,,.!()!(1)![(k 1)(m 1)]!m m k k k k k k C m m C k m m n m k m m +++⋅++==+=+=++-++-+又因为122112,m m m k k k C C C +++++++=所以2221(1)(1)(),k m 1,m+2,n.m m m k k k k C m C C +++++=+-=+,因此12122222222232432122(1)(2)(3)(n 1)(1)[(2)(3)(n 1)](1)(1)[()()()](1)m m m mm m m nm m m mm m m n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n n m n m C m C m C C m C m C m C C m C m C C C C C C m C +++++++++++++++++++++++++++=+++++++=+++-+-+-=+考点:组合数及其性质【名师点睛】本题从性质上考查组合数性质,从方法上考查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与自然数有关命题,从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