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实验检验2

合集下载

红细胞凝集试验(HA)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

红细胞凝集试验(HA)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

红细胞凝集试验(HA)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河南省乘风动物保健技术研究所使用疫苗对鸡只进行免疫以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已成为现代化养鸡疫病控制的主要途径,这种观点已被广大养殖户接受并引起足够重视。

但鸡群免疫抗体的产生及维持时间受到鸡群免疫应答能力、所用疫苗种类、免疫方法、免疫次数、疫病流行状况、环境污染性况、饲料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较多,良好的免疫接种不等于鸡群能够产生良好的保护力。

因而通过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及时检查鸡群的免疫状态、疫苗使用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对广大养殖户的大量调查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养殖户普遍存在盲目免疫的现象。

因此,建立合理的抗体监测制度,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养鸡生产中急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红细胞凝集试验(HA)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由于方法简单,结果稳定而被广泛应用,下面将抗体监测所需设备及监测过程向大家做一说明。

一、实验用设备:1、离心机1台*(3000转离心红细胞)2、冰箱1台*(存放抗原)3、振荡器1台*(振荡96孔V型板)4、抗原新城疫(ND)、减蛋(EDS)、流感(AI)抗原,从正规厂家进。

5、96孔V型板稀释血清清洗后可重复使用6、移液器1把(5-50微升稀释血清)7、吸头和移液器配套使用,不可重复使用8、小烧瓶配制4个单位抗原及盛放生理盐水加样用9、输液管采血用,用是剪成6-8cm长的短管10、注射器2ml,采血用11、红细胞非免疫鸡心脏或翅静脉采血或免疫鸡也可,但需离心5次后使用。

12、柠檬酸钠配制3.8%抗凝剂用13、重铬酸钾配制清洁液用14、硫酸配制清洁液用15、吸管1毫升、10毫升16、吸耳球和吸管配套使用17、针头9*13(采雏鸡)、9*25(采大鸡)18、蒸馏水当地买。

清洗96孔V型板、吸头用19、离心管离心红细胞用,可用10ml带刻度的玻璃或塑料离心管20、生理盐水做血清稀释液用、配制4单位抗原二、实验前的准备:1.抗原:从指定厂家购买稳定浓缩抗原。

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

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
病毒的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
一、目的要求 掌握HA和HI试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其实用价值。 二、实验材料 1、禽流感毒 2、1%鸡红细胞 3、生理盐水 4、禽流感阳性血清 5、96孔“V”型微量反应板 三、实验内容 1、HA试验术式表: 2、HI试验术式表: 四、作业 1、病毒凝集红细胞是不是一种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为什么? 2、HI试验是不是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为什么
25
25
1: 2 1: 4 1: 8 ﹟ 以100%凝集病毒最大稀释孔为该病毒的凝集价
血凝抑制试验(HI)
一、概念: 1 、 HI 试验: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以被特异性免疫血清所抑制, 称HI试验。 2、抗体效价:出现红细胞凝集抑制现象的血清的最大稀释倍数叫抗体 效价。
病毒的红细胞凝集试验(HA)
一、 概念 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现象:许多病毒表面有血凝素,能与各种动物的红细胞 表面受体结合,而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简称为病毒的血凝现象。 二、应用 1 、当以被检动物的某一器官为病料,进行HA试验,结果为阳性者,证明 该被检材料中有能凝集红细胞的某种病毒。 2 、凝集价的测定:将被检病毒材料,稀释成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 HA试 验,出现血凝现象的各稀释孔中,以100%能出现病毒的红细胞凝集现象的 病毒的最大稀释倍数者即定为凝集价(血凝价)
二、动物体内抗体存在情况 1、当动物感染某病毒而发病时,可在机体的相应器官查出病毒。
2、病毒相当于免疫效应物质中的抗原,病毒进入动物机体,将发生特异
性免疫反应,即产生免疫物质——抗体( 90%抗体都存在于动物的血清 中),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3、病畜体内,因受病毒抗原刺激,产生大量相应抗体,故体内抗体效价 较高 4、健康动物,免疫接种后,因受疫苗(抗原)刺激,而发生免疫应答反 应,体内抗体效价较高

显著性检验.

显著性检验.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显著性检验可能出现两种类型的错误: Ⅰ型错误 与Ⅱ型错误。
Ⅰ型错误又称为 错误,就是把非真实 的差异错判为是真实的差异,即实际上H0正 确,检验结果为否定H0。犯Ⅰ类型错误的可
能性一般不会超过所选用的显著水平 ;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Ⅱ型错误又称为 错误 ,就是把真实的 差异错判为是非真实的差异 ,即实际上HA 正确,检验结果却未能否定H0 。 犯Ⅱ类型 错误的可能性记为 ,一般是随着 0 的 减小或试验误差的增大而增大,所以 0
退 出
因为两个水稻品种平均产量 x1 、 x2 都 是从试验种植的10个小区获得,仅是两个品 种有关总体平均数 1 , 2 的估计值。由于存 在试验误差 ,样本平均数并不等于总体平均 数 ,样本平均数包含总体平均数与试验误差 二部分,即
x1 1 1
x2 2 2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如,某地进行了两个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在相同条件下,两个水稻品种分别种植10个
小区,获得两个水稻品种的平均产量为:
x1 510
x2 500
x1 x2 10
我们能否根据 x1 x2 10 就判定这两个 水稻品种平均产量不同?结论是,不一定。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若| u| < u ,则 不 能 在 定 H0 : 0 。

水平上否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区间 平
上的否定域,而区间 (u , u ) 称为 水平上的接受域。
, u

u ,
称为水 则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血清HA、HAS2在骨肿瘤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血清HA、HAS2在骨肿瘤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

文章编号:1673-8640(2021)02-0162-05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640.2021.02.008血清HA、HAS2在骨肿瘤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盛雨梦1,许 静2,刘鷖雯1,何怡青1,刘 华2,黄 宜2,胡嘉捷1,崔 练1,高 锋2,杨翠霞1(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上海 200233;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233)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透明质酸(HA)及透明质酸合成酶(HAS)2在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检测35例骨肿瘤患者(骨肿瘤组)手术前、后以及40例骨感染性炎症患者(骨感染性炎症组)、6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A、HAS2水平和血清HAS2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骨肿瘤的效能。

结果 骨肿瘤组术前、术后血清HA、HAS2水平及HAS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肿瘤组术前、术后血清HAS2水平和HAS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骨感染性炎症组(P<0.05),而骨肿瘤组术前、术后血清HA水平与骨感染性炎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骨肿瘤组术后血清HA、HAS2水平及HAS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术前(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正常对照组为对照,HA、HAS2及HAS2 mRNA单项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骨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651、0.747、0.956;以骨感染性炎症组为对照,HA、HAS2及HAS2 mRNA单项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骨肿瘤的AUC分别为0.485、0.782、0.630、0.798。

结论 血清HA、HAS2及HAS2 mRNA在骨肿瘤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中有一定价值。

2022华医网医学继续教育答案

2022华医网医学继续教育答案

2022华医网医学继续教育答案国家一类学分一.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发展趋势人副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1、下列关于几个亚型的HPIV的季节流行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2、HPIV的治疗中()只能在早期使用B3、下列有关于HPIV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4、HPIV的实验室检测手段有A5、有关HPIV的病原学特征说法错误的的是B6、有关于HPIV的致病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1、HRSV的病原学特征不包括B2、()是目前临床上唯一用于治疗HRSV感染的药物A3、关于HRSV的流行病学规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4、下列选项中()属于HRSV的实验室检测B5、成功的HRSV疫苗必须具备以下()要素E6、HRSV的致病机包括E7、下列关于HRSV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B人禽流感病毒及实验室检验技术1、人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子信标法的缺点2、血凝(HA)试验原理是HA能与人或其它动物多种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B3、病毒分离培养法中,MDCK细胞对()相毒株比较敏感A4、人禽流感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复制过程,不包括以下哪项C5、人禽流感病毒检测接种鸡胚,样本需要在温度33-35°C、湿度40-60%条件下孵育A6、血抑(HI)试验结果判读时B7、一般来讲,()亚型病毒同普通流感所致临床表现类似C8、人禽流感病毒基因组为()个分节段单股负链RNAC9、人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以下哪项不属于SYBRGreenI法的缺点D10、微量血抑(HI)试验应制备相应亚型的()个血凝单位的抗原B11、中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至少有()个国家级网络实验室A12、人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罗氏454/GSFL某测序仪的整个实验步骤不包括以下哪项B13、以下哪项不属于人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DH7N9等禽流感病毒及实验室检验技术1、普通PCR与实时荧光PCR的比较,认识错误的是A2、微量血抑试验需制备相应亚型的()个血凝单位的抗原D3.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的缺点是E4.以下哪项不是人H7N9病例的临床特征D5.H7N9等禽流感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血抑滴度必需呈()倍差异,方定义为阳性E6.目前能够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的亚型中,以感染()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B7.2022年9月至12月26日,共报告H7N9禽流感病例79例,目前死亡12人,具体分析其中存在哪些特征B8.以下对禽流感病毒的认识,错误的是A9.血抑(HI)试验结果的判读,在红细胞对照出现完全沉淀、病毒对照出现完全凝集的情况下,将反应板作()倾斜,从反应板背侧观察C10.以下哪项不属于免疫胶体金快检技术的优点D11.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A和NA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个HA亚型和()个NA亚型A12.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应在()分钟读取C二.国内外血凝学指南解读与实践2022ACC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围手术期抗凝管理决策的专家共识解读1、CHA2DS2-VASc积分2()分的个体优选口服抗凝剂(OAC)而非抗血小板治疗C2、CHA2DS2-VASc积分2()分分时提示出血风险增高D3、对于服用VKA、低危血栓栓塞风险(〈5%/y)、CHA2DS2-VASc评分W ()分、无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血栓栓塞病史的患者,术前停用VKA,不桥接抗凝A4、在重新启动抗凝治疗前,要明确是否完全止血。

第五章 χ2检验

第五章 χ2检验

χ2的连续性矫正
由上式计算的 χ2 只是近似地服从连续型随机变 量 χ2 分布。在对次数资料迚行χ2 检验利用连续型随 机变量χ2分布计算概率时,常常偏高,特别是当自 由度为1时,偏差较大。
矫正后的χ2值记为χc2
当自由度大于1时, χ2分布与连续型随机变量
χ2分布相近似,这时,可不作连续性矫正,但要
总和
r1 r2
总和
R1= O11 + O12 R2= O21 + O22
C1= O11 + O21
C2= O12 + O22
T
给药方式与给药效果的2×2列联表 给药方式
口服 注射
有效
58 64
无效
40 31
总数
98(R1) 95(R2)
有效率
59.2% 67.4%
总数
122(C1)
71(C2)
193(T)
1.H0 :给药方式与给药效果相互独立。
HA :给药方式与给药效果有关联。
2.给出显著水平α=0.05
3.计算各个理论数 Eij=Ri×Cj/T=行总数×列总数/总数
E11= R1 × C1/T=61.95 E21= R2 × C1/T=60.05 E12= R1 × C2/T=36.05 E22= R2 × C2/T=34.95
本章内容
一、离散型数据 x2 统计量和 x2分布 二、拟合优度检验 三、独立性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吻合度检验)
理论数可以通过一定的理论分布或某种学说 推算出。用实际观察数与理论数直接比较,从而得
出两者之间是否吻合,这一类检验称为吻合度检验。
独立性检验
分析两类因子是相互独立还是彼此相关。理论 值的推算没有什么理论或学说作依据,这时可假设 观察的各属性之间没有关联,然后证明这种无关联 的假设是否成立。这种检验称为独立性检验。

第二节 小样本均数的假设检验

第二节  小样本均数的假设检验

(1)提出假设
H0:P1 = P2 HA:P1≠P2 (2)计算u 值
新药的杀灭率:
pˆ 1
672 920
0.73
常规药的杀灭率:
pˆ 2
585 860
0.68
p 672 585 0.706 q 1 p 0.294
920 860
S pˆ1 pˆ 2
pq
1 n1
1 n2
0.706 0.294 1 1 920 860
(1)提出假设
H0: d 0 HA: d 0
(2)计算 t 值
计算出对子内2个观测值间的差值:
差值 -4.0 -2.2 -3.2 -1.7 -1.6 -2.5 -0.9 -3.1 -3.4 -1.1
d 1 [(4.0) (2.2) (1.1)] 2.37 10
d 2 ( d)2
(1)提出假设 H0:μ1=μ2 HA:μ1≠μ2
(2)计算 t 值
计算一级数据:
x1 32.70 x1 327 x12 10761 x2 29.75 x2 238 x22 7140
S x1x2
x12
( x1)2 n1
x22
( x2 )2 n2
n1 n2 2
11 n1 n2
选择全同胞的仔鸡(同性别,同体况)作一对,其中一只喂添加藻类的饲料 (设为处理),另一只喂添加鱼粉的常规饲料(设为对照),共选了9对仔鸡 做试验,试验期为一个月,试验结束后得增重数据如下,试比较两种饲料的饲 喂效果有无显著差异。
1
2
3
4
5
6
7
8
9
处理(藻类) 1030 910 980 890 1250 1060 1320 1190 1250

试验二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试验二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二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1.实验目的(1)了解用pH 计法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2)加深对若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理解(3)学习pH 计的使用方法(4)练习滴定的基本操作2. 实验原理醋酸(HAc)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 Ac -起始浓度/mol ⋅L -1 c 0 0平衡浓度/mol ⋅L -1 c-α c α c α代入平衡式得:2(H )(Ac )(HAc)1c c c Ka c αα+−⋅==−) 在一定温度下,pH 计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醋酸的pH 值,按pH=-lgc(H +)换算成c(H +)。

根据c(H +)= c α即可求得醋酸的电离度α和Ka 值。

在一定温度下,Ka 值近似为一常数,所取得的一系列Ka 的平均值,即为该温度下HAc 的电离常数。

3.实验内容3.1 醋酸溶液浓度的标定用移液管准确量取量份25.00mL0.1mol·L -1 HAc 溶液,分别放入两只250mL 锥形瓶中,各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

分别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经摇荡后半分钟不消失,即为滴定终点。

分别记录滴定前后滴定管中NaOH 液面的读数。

计算HAc 的准确浓度。

也可由实验室提供准确浓度的醋酸溶液,本实验醋酸浓度为0.2042 mol ・L -1。

3.2 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配制和pH 值的测定在四只干燥的100mL 烧杯中,分别加入已标定的醋酸溶液50.00mL 、25.00 mL 、5.00 mL 、2.50 mL ,在从另一盛有去离子水的滴定管中往后面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00mL 、45.00mL 、47.50mL 去离子水,并混合均匀,求出各份的准确浓度。

用pH 计分别测定上述各浓度的醋酸溶液的pH 值,记录各份溶液pH 值及实验室温度,计算各溶液的电离度以及醋酸的电离常数,并记入表1。

表1醋酸电离度及电离常数测定结果电离常数Ka 溶液编号c/ mol·L-1pHα测定值平均值1.97×10-50.0431 0.010213.360.02881.74×10-53.232 0.020421.81×10-50.01351.88×10-52.863 0.10211.67×10-52.734 0.20420.00913.3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值的测定取25mL已标定的HAc溶液和已知浓度的NaAc溶液,注入烧杯中,混合均匀,用pH计测定此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此溶液的电离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抗体型AIHA
由于引起红细胞破坏的自身抗体在37℃温 度下对红细胞膜抗原的亲和力最强而得名, 这种自身抗体主要是IgG型,其次为非凝集性
IgM,偶有IgA型。
温抗体型是AIHA中最常见的类型,可见于
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女性多见。病因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SLE、感染、肿瘤、药物(药物与血浆蛋白 形成免疫复合物,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吸 附于红细胞表面,激活补体)常见的药物: 利福平
血红蛋白 间接胆红素 循环血液 红细胞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门静脉
尿胆原 尿胆素
尿胆原 粪胆原
•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 贫血、黄疸(以间胆高为主)、
脾大、血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血涂片观察可见破碎、球形、椭圆 形、口形、靶形等异常形态红细胞, 甚至可见幼红细胞,血清结合珠蛋 白降低或消失,LDH(主要LDH2) 增高,尿胆原增高,甚至可见血红 蛋白尿或含铁血黄素尿,红细胞寿 命缩短等。

Howell-Jolly小体
cabot环
红细胞碎片
2.溶血部位的依据
血管内溶血的检查: 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大量 溶血时可检测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血 红蛋白尿的出现提示有严重的血管内溶 血,血红蛋白尿应与肌红蛋白尿鉴别。
含铁血黄素尿,Rous试验阳性多见 于慢性血管内溶血,如PNH
3.确定溶血的病因依据: HA的确证实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不完全抗体无法 架接量个邻近的红细胞,而只能和一个 红细胞抗原相结合。抗人球蛋白抗体是 完全抗体,可与多个不完全抗体的Fc段 相结合,导致红细胞凝集现象,称为抗 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说明病人 红细胞表面上包被有不完全抗体。而间 接Coombs试验阳性则说明病人血清中存 在着不完全抗体。
(四)脾切除: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需要15mg/天泼 尼松长期维持血红蛋白一定水平者,或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 者,可考虑脾切除.
理化因素接触史、感染史
血红蛋白尿
阳性 抗 血片有 人 红细胞 球 畸形 蛋 白 阴性 试 血片无 验 红细胞 畸形
酸溶血试验
球形细胞 椭圆形细胞
易肯定病因 PNH 免疫性AIHA 遗传球 遗传椭圆
2.红细胞酶缺陷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高铁血红蛋白 还原率降低,可作为G6PD缺乏的过筛实验。 (2)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生成试 验:Heinz小体系分布红细胞膜上受损红细 胞内的包涵体,为变性血红蛋白沉淀物。 提示G6PD缺乏、变性血红蛋白病等。
3.珠蛋白合成异常:
(1)BL:靶形红细胞增多>10%,提示珠蛋白 生产障碍性贫血及血红蛋白病 (2)异丙醇试验:阳性即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3)血红蛋白电泳和碱变性试验:提示珠蛋 白生产障碍性贫血 (4)血红蛋白PCR检测:从分子水平诊断血 红蛋白病。
红细胞碎片 靶形细胞 血红蛋白电泳
高铁血红蛋白 还原试验
微血管病性 海洋性贫血 血红蛋白病
G6PD缺乏
• 红细胞的结构: • 1.成熟红细胞为双凹圆
盘状、无核细胞 • 2.主要成分:血红蛋白 =血红素+珠蛋白;血 红蛋白成分:HbA (α2β2)97%,其他 为HbA2(α2δ2)HbF (α2γ2) • 3.红细胞内重要的酶: G-6-PD, PK(丙酮酸 激酶)
正常红细胞代谢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二)红细胞外在因素
1.免疫性因素: •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①新生儿溶血症;②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2.物理和机械损伤: • (1)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人工心脏瓣膜 • (2)物理损伤:大面积烧伤、放射损害 3.化学药物和生物因素: • (1)磺胺类、苯类、砷和铅等 • (2)疟疾、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肺炎、蛇 毒和毒蕈中毒
治 疗
(一)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应积极控制感染,立即停 用可能相关的药物。继发于某些肿瘤(如卵巢肿瘤等),可 行手术切除.
(二)糖皮质激素:温抗体型AIHA的首选药物治疗。对激 素疗效最好的是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SLE病人.
(三)免疫抑制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必须依 赖大剂量泼尼松维持者,或切脾后无效或复发的患者.
1.红细胞膜缺陷: (1)BL:球形细胞增多>1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25%—遗传性椭圆形红 细胞增多症;口形红细胞增多>5%—遗传口形性红 细胞增多症;以上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脆性增加提示红细胞 膜缺陷,可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PNH :后天获得性红细胞膜内在缺陷的慢性 血管内溶血性贫血;Ham试验阳性为确证试验, 蔗糖溶血试验为过筛试验。
(二)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减少,其程度不一;网织红细胞增多;血
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增多及体积较大的红细胞和 有核红细胞 2.骨髓象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 3.血清胆红素:一般在42.75~85.50μ mol/L(2.5mg%
~5mg%)之间,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4.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直接阳性,间接 大多阴性。少数Coombs试验呈阴性,但激素治疗有 效
①RBC↓、Hb↓,且无出血 ②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③尿胆原排泄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④血清结合珠蛋白(Hp)减少 (3)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①网织红细胞增多,绝对值升高 ②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 ③骨髓:增生性贫血表现,幼红细胞增生明显 ④红细胞形态异常:多染性、Howell-Jolly小体、 cabot环、红细胞碎片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 发病较缓慢,可先有头昏、软弱,渐出现 贫血,可呈反复发作 2. 贫血:为主要表现,一般为慢性轻至中度 贫血,而稳定期可无贫血 3. 黄疸:肝脾可呈轻至中度肿大 4. 继发性者,有原发病的表现,易忽视本病 5. 急性发病者,多见于儿童,偶见成人,呈 急性溶血的表现 6. 特殊类型:AIHA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 为Evans综合征
临床表现
• (1)急性溶血性贫血:
①头痛、呕吐、高热 ②腰背四肢酸痛,腹痛 ③酱油色小便 ④面色苍白与黄疸 ⑤严重者有周围循环衰竭、少尿、无尿 (2)慢性溶血性贫血: ①贫血; ②黄疸; ③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
1.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 (1)红细胞寿命缩短:51Cr标记红细胞 • (2)红细胞破坏增多: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PNH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磷酸酰肌醇糖 苷A(PIG-A)基因突变所致的疾病,表现为 后天获得性红细胞膜内在缺陷的慢性血管内 溶血性贫血,临床上主要以慢性血管内溶血 性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
发病机制
• •
造血干细胞的PIG-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是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生物合成基因。 GPI的功能是将某些蛋白固定在细胞膜上, 其中有两种蛋白即补体调节蛋白(衰变加速因 子CD55)和膜攻击复合物的抑制因子(CD59)依 赖GPI固定在细胞膜上。这两种蛋白能保护红细 胞免受补体攻击。 由于PIG-A基因突变而导致造血干细胞膜上 GPI缺乏,使其锚定蛋白异常。随着造血干细胞 的分化发育成熟,不同血细胞均带有GPI锚定蛋 白减少或缺乏。引起红细胞对补体的敏感性增 强而溶血。
溶血性贫血的 实验室检测
溶血性贫血:指各种原因导 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 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 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溶血性疾病:发生溶血,骨 髓能够代偿(有正常造血6-8倍能力 代偿),不出现贫血。
HA的病因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1.遗传性: (1)膜的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2)酶的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乏 (3)珠蛋白生成障碍:即血红蛋白病 ①肽链合成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 ②肽链质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 2.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
血红蛋白的结构
原卟啉 血红素 Hb(四聚体) 铁
2条α 链
珠蛋白:由4条多肽链组成
2条非α 链
正常血红蛋白的种类
类型 HbA HbF
HbA2
肽链 α 2β α 2γ
α 2δ
2 2
所占比例 正常成人>95% 正常成人<2%
为胎儿期Hb主要成分
2
正常成人2%-3%
4.AIHA的实验室检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体 内免疫发生异常,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 结合在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破坏加速而 引起的一组后天获得的溶血性贫血。 临床分型:温抗体型AIHA、冷抗体型 AIHA
• 酸化溶血试验又称Ham试验:PNH患者
的红细胞对补体敏感性增高,在酸化 的血清中(pH6.6-6.8),经37℃ 孵育, 易溶血。
• 蔗糖溶血试验: 蔗糖溶液离子浓度低,
经孵育可加强补体与红细胞膜的结合, 使PNH患者的红细胞膜上形成小孔,遂 使蔗糖进入红细胞而导致溶血。
治 疗
(一)预防急性溶血发作的诱因 (二)急性溶血的处理: • 1.去除诱因 • 2.糖皮质激素 • 3.6%右旋糖酐500~1000ml静脉滴注 • 4.预防急性肾衰竭:碱化尿液 • 5.血栓形成的防治 (三)贫血的治疗:雄激素、叶酸、补充铁剂、输注 洗涤红细胞 (四)异基因骨髓移植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 1.慢性血管内溶血,间断Hb尿(酱油色)
• 2.以贫血为主,血栓栓塞症状,感染; • 3.再障-PNH综合征
(二)实验室检查: • 1.血象:血红蛋白减低,全血细胞减少 • 2.骨髓象:红系增生 • 3.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 • 4.蔗糖溶血试验:+ • 5.蛇毒因子(cobra venom factor,CoF) • 溶血试验:+ • 6.含铁血黄素尿(Rous试验):+ • 7.膜蛋白异常的检测:CD55和CD59缺乏 • 8.染色体核型异常: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