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讲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 2 节 DNA 分子的结构

第 2 节 DNA 分子的结构学习目标定位:1、描述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2、概率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探究主题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自主学习】1、 构建者:2、 构建过程【合作探究】1 .结合教材 P47 — P48 的资料,分析并思考:( l )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2 )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讨论交流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2 .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
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探究主题 DNA 分子的结构2、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由 脱氧核苷酸链按照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由 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与T (胸腺嘧啶)配对;G (鸟嘌呤)一定与 配对。
【 合作探究 】1 .思考在整个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总数是否等于嘧啶总数?在 DNA 分子一条单链1、DNA 的结构层次基本组成元素: 等↓基本组成物质:磷酸、 、含氮碱基↓基本组成单位: (4种)↓DNA 单链:脱氧核苷酸链↓两条DNA 双链:DNA 结构中呢?2 .仔细分析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你认为两条长度相同的双链DNA 分子,其结构上的差异体现在哪里?3 .试总结DNA 分子结构稳定性的原因。
4 .认真观察教材P49 图3—11 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图,你认为DNA 分子同一条链和两条链中连接相邻两个碱基的结构有何不同?典型例题导学【例1】如图为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虚线表示碱基间的氢键。
请据图回答:(1)从主链上看,两条链平行;从建基关系看,两条单链(2)和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3)图中有种碱基,种碱基对。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练习: 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____________, 一分子脱氧核糖 每个基本单位由_____________ , 一分子磷酸 组成。 _______________ 一分子含氮碱基 ,_______________ 2、组成DNA的碱基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ATCG 4 3、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D )
3、 稳定性:一是分子骨架中脱氧核糖和磷酸的交替 排列方式固定不变,二是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严格不变,致使DNA分子结构稳定。
【导学过程7:】相关计算:
DNA双链中,A=T, C=G 1、则A+G= 2、(A+G)/( ) =(T+C)/( )=50% 3、例如(A+G)/(T+C)=1,你还能写 出其他等于1的等式吗?
• 6、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氮碱基C共312个, 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A占的 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 B • A.26%,312个 B.24%,288个 • C.13%,156个 D.12%,144个
• 7、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 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 键。现有四种DNA样本,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 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 中)的是( B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 8、决定脱氧核苷酸种类的是( D ) A. 脱氧核糖 B. 磷酸 C. 腺嘌呤 D. 含氮碱基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 磷酸 和___________ 脱氧核糖 _________ 交替连接的。 (4)连接碱基对化学键是氢键 __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 A T 配对;_____ C 与_______ G 配对。 有两种;即_______ 与_______
高中生物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②推论 a.设在双链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上 A1+T1=n%,因 为 A1=T2,A2=T1,则:A1+T1=T2+A2=n%。整个 DNA 分子中:A+T=n%。 可以记为:在双链 DNA 分子中,配对碱基之和所占比 例等于每条链中这种比例。 b.设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 AT11+ +GC11=m,则:AT22+ +CG22=AT11+ +GC11=m,所以互补链上 AT22+ +GC22=m1 。 可以记为:双链 DNA 分子一条链中非配对碱基之比等 于互补链中这种比例的倒数。
(1)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________平行;从碱基关系 看,两条单链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 基本骨架。
(3)图中有________种碱基,________种碱基对。 (4)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 260个。请回答: ①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个,C和G构成的 碱基对共________对。 ②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________碱基对的比 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越高。
3.新的DNA模型的意义 ①能解释A、T、G、C的___数__量___关系; ②能解释_____D_N__A_的__复__制_____; ③模型与__X__射__线__衍__射__照__片____比较时,两者完全相符。
4.DNA分子的结构(阅读P49) 图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图。
探究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二、疑问探究 1.写出脱氧核苷酸的化学元素组成、结构和种类。 提示 脱氧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每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又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 子脱氧核糖构成的,由于碱基的不同,脱氧核苷酸有4种。 2.根据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你认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 是怎样的? 提示 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第二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2.(2019·福州一模)如图所示为双链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式 返回
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DNA片段中有15个氢键 B.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提出DNA的双螺
旋结构 C.只有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图示双链才能解开 D.在双链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连接1个脱氧核糖
返回
解析:图示的DNA片段共有6个碱基对,A-T有3对、G-C 有3对,因A-T之间含2个氢键,G-C之间含3个氢键,所 以该DNA片段共有15个氢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是物理模 型;要使DNA双链解开,不仅可以用DNA解旋酶,还可以 用高温加热解旋;在双链DNA分子中,每条链中间的每个磷 酸基团都分别连接2个脱氧核糖,每条链两端的磷酸基团只 连接1个脱氧核糖。 答案:A
提示: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可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丧失细胞核,也无各种细胞器,不 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返回
(3)上图所示DNA复制过程若发生在细胞核内,形成的两个 子DNA位置如何?其上面对应片段中基因是否相同?两个子 DNA将于何时分开? 提示: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刚复制产生的两 个子DNA分子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由着丝点相连; 其对应片段所含基因在无基因突变等特殊变异情况下应完全相 同;两个子DNA分子将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时,随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 两个子细胞中。
返回
核心素养 提能区
返回
借助示意图辨析DNA分子的结构 [典型图示]
[问题设计]
返回
(1)由图 1 可解读以下信息:
(2)图2是图1的简化形式,其中①是磷酸二酯键,②是氢键。解旋酶 作用于② 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作用于 ① 部位。
第三章第2-4节—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基因本质

A2
C=C1+C2
G1
C2
T=T1+T2
C1
G2
A1+T1 G1+C1
=n
A2+T2 G2+C2
=n
A+T G+C
=n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D
N 例7:某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占20%,
A
T占30%,则该DNA分子中的C占全部
双
碱基的( 25% )
链 规律:DNA分子中互补的两个碱基之和
A1+T1 A1+T1+G1 +C1
=
m
A1
④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例1:一个DNA分子经过3次复制后,其
新的DNA分子保留原来的母链占( B)
A.1/2 B.1/4 C.1/8 D.1/16
复制1次 复制2次 复制3次
规律:复制n次的后DNA分子总数= 2n
例2:一个含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有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
双
整个DNA分子中相应的比是 1
链 规律: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个碱基之和
T1+C1 = n
A2+G2 T2+C2
=
1 n
A+G T+C
=1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D
N 例6:DNA的一条链中A+T/C+G=2
A 双
另整一个条DN链A分中子相中应相的应比的是比—2—是——2——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1)多样性:一个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方式 有4n种;
(2)特异性:每个DNA分子都有其特定的碱基排 列顺序;
(3)稳定性: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基本 骨架,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A-T,C-G)。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 异性的物质基础。
一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 的DNA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基因是有 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过程:
②复制:以解旋后的两条母 链为模板,四种脱 氧核苷酸为原料, 按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合成为两条新的 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
一条母链和一条子 链盘绕成双螺旋结 构,形成新的DNA分 子
(6)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7)“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 ②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能使复制准确无误 (8)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遗 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分子的结构、 复制及
基因的本质
考纲要求: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DNA分子的复制; 3、基因的概念。
1、DNA分子的结构 (1)元素组成:C、H、O、N、P (2)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磷酸
4 5
1
3
2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脱氧核糖核苷酸
5'
外侧:磷酸、 脱氧核糖交 替连接
DNA的基本 骨架
2、DNA的复制:
(1)DNA的复制方式是由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2)证明DNA的复制方式运用了 同位素示踪 技术。
(3)验证过程:
用含15N标记的 NH4Cl培养液 培养大肠杆菌
3-2-3-4 DNA的结构、复制和本质 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3、DNA的两条单链走向相反, 从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 从5'-端到3'-端的,另一条单链 则是从3'-端到5'-端的。
三. DNA的结构
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 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
A.600个 B.900个 C.1200个 D.1800个
八. 基因与DNA的关系
思考讨论:阅读下列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大肠杆菌细胞的拟核有1个DNA分子,长度约为4.7×106个碱基对,在DNA分子上 分布了大约4400个基因,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约为1000个碱基对。 2、生长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水母能发出绿色荧光,这是因为水母的DNA上有一段长 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基因实验表明,转入了水母绿色 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鼠,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能像水母一样发光。 3、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DNA的碱基序列。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这24个DNA分子大约含有31.6亿个碱基对,其中,构 成基因的碱基数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不超过2%。
• 染色体复制的包括DNA的复制和蛋白的合成;
• 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DNA复制的结果是形成两个DNA分子, 这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
思考: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其中的核DNA 分子均被32P标记,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 培养并分裂: ①若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原细胞,子 细胞中染色体放射性情况如何? ②若通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精子中 染色体放射性情况如何? ③若先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原细胞, 其中1个精原细胞再通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 精子,精子中染色体放射性情况如何?
第二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高考真题集中研究
课时跟 踪检 测
DNA 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2.(2017· 福州一模)如图所示为双链 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结 束
A.图示 DNA 片段中有 15 个氢键 B.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提出 DNA 的双螺旋 结构 C.只有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图示双链才能解开 D.在双链 DNA 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连接 1 个脱氧核糖
(3)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 ) (4)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 接的 (5)每个双链DNA分子中,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相同 (7)含有G、C碱基对比较多的DNA分子热稳定性较差
课前抓双基 课堂研考点
(√ ) (√ ) (× ) (× )
DNA 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结 束
第二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感性认知]
(一) DNA分子的结构
1.依据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前抓双基
课堂研考点
高考真题集中研究
课时跟 踪检 测
DNA 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
结 束
(1)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名称是① 胞嘧啶,② 脱氧核糖 ,③ 磷酸 , ④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2)DNA由 两 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些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 成双螺旋结构。 (3)外侧: 脱氧核糖 和 磷酸 交替连接构成主链基本骨架。 (4)内侧:两链上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 碱基对 。碱基互补配对遵 循以下原则:
(√ ) (×) ( ×) (√) ( ×) ( √)
课前抓双基
课堂研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一 要点二
考点访谈 二、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及有关计算 1.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生成的DNA分子数为2n个。 2.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链的 DNA分子数占所有子代DNA分子数的比例:2/2n=1/2n-1; 亲代链数目占所有子代DNA分子链数目的比例:2/(2·2n)= 1/2n。 3.DNA双链中含某碱基X个,若复制n次,则需加含该碱基的 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2n-1)X,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含该碱 基的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2n-1·X个。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考题精编
(1)若A中含有48502个碱基对,而子链延伸速率是每分钟105 个碱基对,则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 s,而实际上只需约16 s,根据A~C图分析,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考题精编
解析:第一次复制: ,如图所示: 裂后得到的子一代细胞中的核DNA分子均为 。分 ,子一代
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的两个DNA分 子为 ,有丝分裂后期有一半的染色体上的DNA分
子的两条链均为31P,而另一半的染色体上的DNA的两条链为
解析:人和猪体内的DNA都是双链结构,A与T配对,G与C配 对,其配对的碱基数目两两相等,且(A+G)等于(T+C)的数 目,即嘌呤总量和嘧啶总量相同;不同物种的DNA由于存在 着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A=T,G=C,但(A+T)的数目不一 定等于(G+C)的数目,且不同DNA分子所含脱氧核苷酸的种 类、数量及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尽相同,所以DNA分子具有 多样性;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的DNA组成相同,且具有特异 性;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A+G)等于嘧啶(C+T),但由于 细胞质中有RNA,RNA中的嘌呤(A+G)不一定等于嘧啶(C+U)。
考题精编
变式演练1 (2009·芜湖模拟)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 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3种生物中提取出其 遗传物质,分析它们的碱基比例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考题精编
(1)生物____的遗传物质是RNA,该生物为________,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生物________的遗传物质最可能是双链DNA。 (3)从碱基比例上看,双链DNA的特点是__________。 答案:(1)乙 RNA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HIV (2)丙 (3)A=T、G=C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考题精编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典例精析1 (2010·杭州联考)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的数 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的 A∶T∶G∶C=1∶2∶3∶4 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整个DNA分子 中的A∶T∶G∶C=3∶3∶7∶7 解析 :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 链的A∶T∶G∶C=2∶1∶4∶3。 答案:C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讲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课前自习 课堂导学 课后提升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考题精编
一、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 1.基本组成单位:①脱氧核苷酸(四种)。 2.结构(独特的双螺旋):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构成; ②脱氧核糖与磷酸间隔排列位于DNA分子的外侧(基本骨架); DNA分子内侧的碱基按互补配对原则,经③氢键连接形成碱基 对(A与T之间④两个氢键,C与G之间⑤三个氢键,C-G碱基对 所占比例大的DNA分子的热稳定性更好)。 3.特点:相对的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二、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指以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场所:⑦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DNA的复制)。 3.时间:⑧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其他细 胞增殖也具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考题精编
解析: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连续复制四次, 共形成24=16个DNA分子,其中只有两个DNA的一条链是含15N 的母链,所以,a、b、c三种DNA分子的比例为0∶2∶14。 答案:D
变式演练2 (2010·上海三校联考)下图是DNA复制的有关图 示。A→B→C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D→F表示哺乳动物的 DNA分子复制片段。图中“”表示复制起点,“→”表示复 制方向,“⇨”表示时间顺序。请回答:
透视误区 1.碱基互补必须在两条链的前提下,如DNA双链、 转录、翻译等过程中表现为嘌呤数=嘧啶数,即G量=C量, A量=T量(转录、翻译中A量=U量),但在一条链中并无等量 关系。 2.在双链DNA中,一般有4种碱基,但在DNA一条链中,特别 是单链的某一段中,不一定有4种碱基。 3.计算时要看清题干中给出的是碱基的个数还是对数,是 在单链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在整个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右图所示: 答案:A
。
考题精编
4.(2010·连云港调研)人与其他绝大多数生物一样,也以 DNA作为遗传物质。下表是化学测定人和猪的DNA碱基组成的 部分数据,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考题精编
A.双链DNA分子中,A、T两种碱基数量相同,嘌呤总量和嘧 啶总量相同 B.不同物种的DNA,(A+T)/(G+C)可能不同,且DNA分子具 有多样性 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的DNA组成相同,且DNA分子具有特 异性 D.人和猪的体细胞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一定相等
考题精编
典例精析2 (2009·安徽模拟)用15N同位素标记细菌的DNA 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四代,a、b、 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5N和14N,c只含14N。下 图中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2)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 m之长,若按A~C的方式 复制,完成复制至少需要18 h,而实际上只需要6 h左右即 可完成,根据D~F图分析,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F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 DNA分子复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A,F与D相同,C、F都能被如此准确地复制出来,是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精编
3.(2009·淄博联考)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 的核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 养,在第二次细胞增殖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 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答案:D
考题精编
5.(2009·合肥联考)某DNA分子量为3×109,若该分子内的 脱氧核苷酸平均分子量为300,各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3.4埃 (10-10 m),那么这个DNA分子的长度(单位为mm)最接近 ( ) A.3.4 B.1.7 C.34 D.17 解析:据题意,该DNA含碱基对(3×109)÷300÷2=5×106对, 已知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3.4埃,这个DNA分子的长度大约为 5×106×3.4=1.7×107埃=1.7×107×10-10 m=1.7×10 -3 m=1.7 mm。 答案:B
考题精编
(4)整个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此复制过程称为⑬边解旋边复制(DNA分子在复制时的起始 点可能不止一个,可以是多个复制起始点,同时进行复制)。 6.复制方式(特点):⑭半保留复制。 7.意义:保持了子代与亲代之间遗传信息的⑮连续性。
考题精编
考点访谈 一、DNA分子的结构组成及相关计算 1.DN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1)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3)DNA的双螺旋结构
要点一 要点二速效训练1~5 116~10 12考题精编
2.(2009·宁波摸底)某学生制作的以下碱基对模型中,正 确的是( )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解析:DNA模型制作意在促使学生准确地把握DNA的结构特点: 基本单位间的连接、两条链的连接、两条链反向平行。DNA是 两链反向平行,A与T之间应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 答案:A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考题精编
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反向平行(一条链的 起点为磷酸,另一条链的起点为脱氧核糖)方式盘绕成双螺 旋结构的。平面图如下:
要点一 要点二
速效训练
1~5 11 6~10 12
考题精编
(4)在一个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含氮碱基 数=磷酸分子数。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一般规律 规律一:在双链DNA分子中,A=T、C=G、A+G=C+T,即 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规律二: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G)/(C+T)的值与其互补链 中该种比例的比值互为倒数,即:若(A1+G1)/(C1+T1)=a, 则(A2+G2)/(C2+T2)=1/a。 规律三:一定数量的碱基对(如n对)所能构成的DNA分子种类 或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种类数=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