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dna知识点总结

高一dna知识点总结

高一dna知识点总结一、DNA的结构和组成1. DNA的化学结构DNA分子是由若干个核苷酸单元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长链。

每个核苷酸单元由一个含氮碱基、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基团组成。

四种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DNA的磷酸基团连接在脱氧核糖的3'和5'位,形成链状结构。

2. 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的。

其中,两条链是以反平行方式排列的,即一个链的5'末端对应另一个链的3'末端。

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DNA的碱基配对规则是A与T之间有两条氢键连接,G与C之间有三条氢键连接,这种配对方式决定了DNA的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

3. DNA的组成DNA分子的组成是由多个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

生物体内的DNA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的,每个染色体上都包含着大量的DNA分子。

DNA还可以进一步组装成染色质的结构,参与到细胞分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生命活动中。

二、DNA的复制1. 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的时候,DNA分子能够通过复制过程生成完全相同的两条新的DNA分子。

复制过程主要分为解旋、复制和连接三个阶段。

首先,DNA双螺旋结构被解开形成两条互相分离的单条链。

然后,在每条单链上,酶类和辅助蛋白协同作用,复制出一条新的链。

最后,两条新的DNA分子与原有的DNA分子连接,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DNA分子。

2. 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过程是半保留的,即每一条新的DNA分子都包含有一个原有DNA分子的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这是因为每个核苷酸单元都只有一个可以提供能量的磷酸基团,因此在复制过程中只有一条链可以持续生长,另一条链只能以碎片的方式进行合成。

三、DNA的转录和翻译1. DNA的转录过程DNA的转录是指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分子的过程。

转录过程分为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DNA与RNA知识点总结

DNA与RNA知识点总结

DNA与RNA知识点总结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是生物体中的两种核酸分子,它们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DNA和RNA的知识点进行总结:1. DNA结构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DNA的碱基配对规则是A与T、C与G配对,并通过互补配对保持稳定。

2. DNA复制DNA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确保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在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被分离成两条单链,每条单链作为模板用于合成新的DNA链。

通过DNA复制,一条DNA分子可以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 RNA结构RNA是由核糖、磷酸和碱基组成的单链分子。

与DNA不同,RNA 的碱基组成有腺嘌呤、尿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其中胸腺嘧啶被尿嘧啶取代。

RNA分为不同类型,包括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它们各自在蛋白质合成的不同过程中发挥功能。

4. 转录转录是DNA信息转移到RNA的过程。

转录过程中,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互补的RNA链,从而形成一个RNA分子。

转录酶(RNA聚合酶)是负责转录的酶,它通过碱基配对原则,在DNA 链上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RNA链。

5. 翻译翻译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它通过将RNA信息转化为氨基酸序列来合成蛋白质。

在翻译过程中,mRNA通过核糖体与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从而合成一个多肽链。

tRNA携带着特定的氨基酸,它们通过抗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匹配,使氨基酸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6. 突变突变是DNA或RNA序列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之一。

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缺失等类型,它们可以改变DNA或RNA上的碱基序列,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总结:DNA和RNA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na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na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na DNA是高一生物必修一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具有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

本文将对DNA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DNA的结构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五碳糖(脱氧核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氮碱基分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它们按照一定的配对规则相互连接形成DNA的双螺旋结构。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通过两个氢键连接,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通过三个氢键连接,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的稳定性。

二、DNA的功能DNA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

1. 传递遗传信息:DNA通过遗传物质的方式传递父代到子代的遗传信息。

在有性生殖中,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将父母亲的DNA信息组合成新的个体。

而在无性生殖中,DNA通过复制和分裂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2. 控制生物体生命活动:DNA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方式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在DNA的序列中,一段段特定的基因编码了不同的功能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如代谢、生长、发育等。

三、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NA在遗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基因的表达和突变的产生。

1. 基因的表达:DNA中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的方式转化为功能蛋白质。

首先,DNA的一部分序列被转录成RNA,随后RNA 通过翻译在细胞中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这样通过基因的表达,生物体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的实现。

2. 突变的产生: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变,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或删除突变等。

突变会改变DNA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从而导致生物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和特征。

突变是进化的基础,它为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DNA作为高一生物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DNA复制的意义在于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一、DNA分子的结构5种元素:C、H、O、N、4种脱氧核苷酸3个小分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2条脱氧核苷酸长链1种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双螺旋结构(1)由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得双螺旋结构(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3)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相连,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个氢键) G=C(3个氢键) G、C含量丰富,DNA结构越稳定。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个磷酸可连接1个或2个脱氧核糖)二、互补配对原则及其推论(双链DNA分子)A=T G=C A+G=C+T=(A+G+C+T)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2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与另外两个互补配对碱基之和相等2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一半三、DNA分子的复制1、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复制场所:(只要有DNA得地方就有DNA复制和DNA转录)A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B 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基质)C宿主细胞内3、复制条件: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尤里的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4、复制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5、准确复制的原因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6、复制的意义:讲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1、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2n 个DNA分子2、1个DNA分子含有某种碱基m个,则经复制n次,需游离的该种碱基为m(2n-1),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算m﹡2n-13、一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次,后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后代中含有15N的DNA链有2条,含有14N的DNA分子有2n个,含14N的DNA链有2n+1-2。

dna检验基础知识点总结

dna检验基础知识点总结

dna检验基础知识点总结一、DNA的结构。

1. 基本组成单位。

- 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 含氮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2. 双螺旋结构。

-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 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 内侧: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 - 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 - 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二、DNA的复制。

1. 概念。

-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 时间。

-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 场所。

- 主要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4. 过程。

- 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 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 连接: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同时,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多个小片段连接起来。

5. 特点。

- 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 边解旋边复制。

6. 意义。

-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三、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 实验原理。

- 提取原理。

- 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 鉴定原理: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2. 实验材料。

- 一般选用鸡血细胞(鸟类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含DNA)。

3. 实验步骤。

- 制备鸡血细胞液:在鸡血中加入柠檬酸钠(抗凝剂),离心后取血细胞。

dna结构归纳总结

dna结构归纳总结

dna结构归纳总结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分子。

它以其特有的双螺旋结构而闻名,这一结构是由四种碱基、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等部分组成的。

本文将对DNA的结构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NA。

一、碱基配对DNA由四种碱基组成,它们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按照一定的规则配对,形成稳定的碱基对。

具体来说,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连接,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连接。

这种有序的碱基配对保证了DNA的稳定性和准确的复制。

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DNA的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连接相互缠绕,形成一种右旋的双螺旋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两条链互补,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揭示了DNA的基本构造,而且对于解读DNA的序列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级结构DNA的结构不仅仅局限于双螺旋,还存在多级结构。

在较小的尺度上,DNA会发生自旋、弯曲和环绕等变形,形成一系列结构,如DNA超螺旋、DNA簇和DNA环等。

在较大的尺度上,DNA会卷曲成染色体的形态,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

这些多级结构对于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四、特殊结构除了基本的双螺旋结构外,DNA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结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四链DNA,它由两对碱基通过氢键相互连接而成,形成四条链。

这种结构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在基因调控、DNA复制和基因重组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五、DNA的应用DNA的结构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上,通过解读DNA序列可以诊断和预测遗传性疾病,指导个体化治疗。

在法医学中,通过DNA检验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和亲子关系等。

此外,DNA还被应用于基因工程、遗传改良、种子保护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

六、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DNA结构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dna复制总结知识点

dna复制总结知识点

dna复制总结知识点DNA复制是生物体细胞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它确保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继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DNA复制的知识点,包括复制机制、调控、错误修复等方面。

1. DNA结构在了解DNA复制的机制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DNA的结构。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组成的双螺旋分子,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每条DNA链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结合在一起。

这种双螺旋结构使得DNA可以在细胞分裂时得到准确地复制。

2. 复制机制DNA复制是一个精确而复杂的过程,它由一系列酶和蛋白质协同作用完成。

复制的过程可以在整个细胞周期中观察到,但在细胞分裂的S期会特别活跃。

DNA复制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分离、合成和连接。

在分离步骤中,复制起点被确定并且DNA双链被解旋、分离;在合成步骤中,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通过连接新的碱基合成新的DNA链;在连接步骤中,新的DNA链被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双链DNA。

DNA复制的起点是一个序列,称为复制起点。

在原核生物中,这个序列称为起点序列(oriC);在真核生物中,这个序列称为起点(origin)。

复制起点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序列特征的区域,它是复制起点识别和复制启动的必要条件。

复制终点是DNA复制的终止点,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序列或者是一个特定的结构。

在原核生物中,DNA复制通过环状DNA的拼接完成,然后由DNA环切酶切割;在真核生物中,DNA复制开始于复制起点,但常常不能延伸至末端,造成一条新DNA分子比原DNA 分子短一些。

3. DNA复制的调控DNA复制的调控是细胞保持遗传信息稳定性的重要机制。

细胞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调控DNA的复制速度和精确度。

例如,某些细胞周期蛋白激酶可以调节细胞周期、DNA复制和细胞分化;某些蛋白激酶可以通过修饰DNA复制酶来改变复制速度和准确度等。

DNA复制也可以通过DNA甲基化来调控。

生物dna结构知识点总结

生物dna结构知识点总结

生物dna结构知识点总结1. DNA的化学组成DNA是由一种叫做核苷酸的分子组成的,每个核苷酸由糖、磷酸和一种氮碱基组成。

磷酸基团连接着糖基,形成糖基磷酸链。

四种氮碱基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氮碱基连接在糖基上,形成核苷酸。

2. DNA的结构DNA的结构是由双螺旋的糖基磷酸链构成的。

这种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相互缠绕而成的。

每一条链由氮碱基组成,氮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其中A与T之间有两条氢键,而G与C之间有三条氢键。

两条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螺旋结构。

3. DNA的遗传信息DNA的遗传信息是以氮碱基的序列来编码的,这种编码方式称为基因编码。

不同的氮碱基序列对应着不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功能。

DNA的遗传信息是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的,这是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基础。

4. 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它是细胞分裂和生物繁殖的基础。

DNA的复制是通过一种称为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的,即在新合成的DNA链上,与原始链相对应的是新合成的链。

DNA复制由三个步骤组成:解旋、复制和连接。

在解旋阶段,双螺旋结构被酶解开,形成两条单链。

在复制阶段,每条单链充当模板,通过互补配对合成新的链。

在连接阶段,新合成的链与原始链重新连接成为双链结构。

5. DNA的表达DNA的表达是指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成RNA,然后再转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DNA转录成RNA是通过一种叫做RNA聚合酶的酶来完成的。

RNA聚合酶在DNA上寻找起始子,然后将RNA合成酶模板与DNA互补配对来合成RNA链。

RNA再经过转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6. DNA的修复DNA在复制、表达和细胞代谢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DNA损伤或突变。

为了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细胞拥有一套完善的DNA修复系统来修复受损的DNA。

DNA修复包括直接修复、错配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等多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
一、DNA分子的结构
1、 DNA的化学结构:
①组成的基本元素是等。

②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一个和一个。

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 TGC。

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排列在内侧。

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是),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3、DNA的特性:
①: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

②: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n(n为碱基对的数目)
③: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
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即是+ =50%,+ =50%。

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

A1+G1/T1+C1=m,则A2+G2/T2+C2= 。

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即A1+T1/G1+C1=m,则A2+T2/G2+C2=
5、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遗传信息的复制
1、DNA的复制
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

②场所:
③条件:
a、模板:;
b、原料:;
c、能量:;
d、酶:。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④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
b、合成子链:然后,以为模板,以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
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特点:
a.;
b.。

c.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d.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e.⑧准确复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够自我复制,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二是因为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f.2、DNA复制的计算规律:
假设将一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NA分子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n代则
(1)DNA分子数
①子代DNA分子总数= ;
②含15N的DNA分子数= ;
③含14N的DNA分子数= ;
④只含15N的DNA分子数= ;
⑤只含14N的DNA分子数= ;
(2)脱氧核苷酸连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连数条;
②含14N的脱氧核苷酸连数= ;
③含15N的脱氧核苷酸连数= ;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

3、核酸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有T无U,来确定该核酸是不是DNA,又由于双链DNA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确定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

4、DNA的功能
①:DNA结构储存遗传信息。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的特定顺序)
②表达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在后代的个体发育中,能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结构上,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③:DNA通过精准的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