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学》)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 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 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 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 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 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 。
汉字不仅表意,还有象形与表音等特质,无论是繁体字抑或简 体字。德国哲人莱布尼茨曾说,汉字一字就有一意,这种表意性让 汉字有了超越语音的强大功能,由此成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 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通俗来讲,西方语言多是靠字母组成音
节,再由音节配搭出意义,但字母本身没有含义。汉字则不同,每
个字都参与语言建构;而且,汉字的传达可以不经语音作中介。这

①当代艺术本身的艺术价值争议性就在这里。
②专家认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并不在“当下”,而是在“未
来”。
③这也是它的艺术价值始终无法与年代久远的作品相竞争的原因。
④观众更乐意去评价一些看得懂的东西,因为文化的接近性,更喜
欢推崇复古。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 手法的选项是(3分) A.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 B.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 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总是准时到达 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是苦苦隐藏的心事 B(A暗喻C暗喻D通感) 3. 下列判断,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2015届苏锡常镇二模、一模语文附加(教师版详细答案)

2015届苏锡常镇二模、一模语文附加(教师版详细答案)

2015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附加详细答案2015.5.4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0分)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无能道说者。

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

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

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节选自陈师锡《五代史记序》)参考译文:五代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了,那些老年人遗留下来的风俗,常常将要绝迹,没有能清楚说出来的人。

执笔书写历史的史官,有的文采还不足以无穷展示,道学还不足以传承或创新,使五十多年间,兴废存亡的种种迹象、奸臣贼人的罪行、忠臣义士的节操,不能再后世流传,使后来的人无法考证。

只有庐陵欧阳修,慷慨地吧它作为己任,大概是多年潜心研究然后才能写成此书,其中事迹的真实写作,比旧五代史详细,而其中的褒贬事例,又仰慕并学习《春秋》,从司马迁、班固以来,是没有这样的史书。

至于论及的大夫结党、宦官与女宠,忠孝两全兼顾,使义子降服,难道是小小的补充吗,难道是小小的补充吗!20.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答: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

(5分)21. 后世有三部注释《春秋》的书,合称“春秋三传”。

请写出书名。

(3分)答:《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3分,或:《左传》《左氏春秋》《公羊传》《谷梁传》等历史通称,均可)22. 作者对欧阳修编撰的《五代史》有什么评价?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①记事详细②褒贬有宗(记事有褒贬,褒贬的标准是从《春秋》而来)(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B )( D )(5分)A.《呐喊》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命运相似。

2015~2016苏锡常镇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5~2016苏锡常镇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Ⅰ2016.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近来一些消费者向记者感慨:▲ 的进口红酒市场,已经乱到让他们真假难辨。

(2)文学艺术的▲ ,让李清照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3)最近几起民间借贷危机事件的爆发,似乎预示着整个“高利贷”行业的危机将▲ 。

A. 鱼龙混杂熏染不期而遇B. 鱼目混珠熏陶不期而至C. 鱼龙混杂熏陶不期而至D. 鱼目混珠熏染不期而遇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只要你校同意你参加这次培训,报销交通费,安排食宿,办理相关证明,发放培训资料等事宜我们可以帮助解决。

B.航空发动机是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热力机械,需要在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条件下工作,是经典力学在工程应用上逼近极限的一门技术。

C.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D.在核试验场等待氢弹试验结果时,物理学家陈能宽脱口背诵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于敏也跟着背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3.“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3分)A.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D.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幽默不是嘴巴上的那点本事,而是生活的态度。

▲①幽默不同于讽刺。

②幽默不是这样,至少是平等的。

③以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世界、人类,这种生活态度是最高的人生智能。

④幽默最根本的一点,是源于对人生的荒诞性采取乐观的态度。

⑤讽刺的人有一种优越感,把别人看得低,把自己看得高。

⑥如果它在讽刺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必然也包括他自己。

A.④①⑤②⑥③B.①④⑤⑥②③C.③①⑤②⑥④D.⑤①②⑥④③5.对右边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无论何时,都要关爱弱小的生命。

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含附加)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含附加)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最新料介绍⋯⋯⋯⋯⋯⋯⋯⋯⋯⋯⋯⋯⋯⋯⋯⋯⋯⋯⋯2016~ 2017 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课状况调研(一)语文Ⅰ注意:本试卷共 5 页, 19 小题,满分 16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依据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地区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 .他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知难而上的勇气,一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退避三舍....。

B .治学谨慎的他写这本书决非率尔操觚者可比,所以科学性的错误是不会有的。

....C.他就是这个样子,每次说话都要把一件小事衬着成大事,危言危行....,令人讨厌。

D .新近加盟这家明星公司的他,才干盖世,待人谦和得体,到处让人刮目相待....。

2.在以下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切合语境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奇艳丽,不论旅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

B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你应当抓住此刻的青春年光,奋斗向上,不然终将一事无成。

C.能够看到,罔顾历史发展规律,保护很少量皇权阶层利益的人,终究被历史厌弃,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作家无不在炼字、炼句、炼意上沥尽心血,苦心经营,此后修成正果。

3.以下春联波及的传统节日按一年中的时间先后摆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①哪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②叶脱疏桐秋正半,花开丛桂树齐香。

③禁火今年逢春早,飞花镇日为人忙。

④玉宇无尘一轮月,银花有焰万点灯。

A .②④①③B .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4.以下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苏锡常镇四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Ⅰ 2015.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

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品味栩栩如生一蹴而就B.品位栩栩如生一朝一夕C.品味惟妙惟肖一朝一夕D.品位惟妙惟肖一蹴而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

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

苏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2014.9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的心境,亦无不可。

A. 变幻莫测当然安之若素B. 瞬息万变固然恬然自安C. 千变万化自然安贫乐道D. 光怪陆离必然恬然自得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①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

②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

③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④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

⑤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

A. ①④⑤②③B. ②④⑤③①C. ②③①⑤④D. ①②④⑤③3.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 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C. 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D. 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4. 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A.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高三2012-09-14 10:11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巷子/巷道雇佣/佣金乳臭/铜臭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连累/劳累标识/卓识症结/症候风姿绰约/绰绰有余C.剽悍/肥膘艾蒿/竹篙玷污/粘贴相形见绌/弄巧成拙D.槊杖/朔方契合/提挈跻身/济南插科打诨/浑水摸鱼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B.为改变因大山阻隔世代守着一片沃土却过着清贫日子,鄂西南五峰土家古城山的19户农民自筹资金,在山中打出210米长的隧道,一解百年阻隔之痛。

C.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个字)(4分)福岛核电事故一年之后,核电的前景依然黯淡。

理想主义者认为核能将为世界提供一种廉价、丰富、稳定以及安全的能源。

但现在看来,这个梦想似乎失败了。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座核反应堆失控爆炸,其辐射影响至今未能精确统计。

25年后,正当核能重新复兴时,日本又发生了福岛核危机,核能安全的神话再次被打破。

另外,私营公司绝对不会选择建造核电厂。

部分原因是私营公司面临地方的反对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但大部分原因是反应堆的确十分昂贵。

后切尔诺贝利时代的现代设计曾被认为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但实际上并没有实现。

正在欧洲兴建的少数几座新反应堆已经远远超过其巨额的预算。

4.教育部于今年5月18日发布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要求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2015届苏锡常镇一模(诗歌、散文、论述类文本)讲评

2015届苏锡常镇一模(诗歌、散文、论述类文本)讲评

43.8
42.3 42.6
0315
1.6
0.4
5
0.6
2
0.9
0.9
1.6
3.3
1.4
44.3
诗歌讲评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山寺 项 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注】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也泛指青翠的山。 中宵:中夜,半夜。
9
10 11
89
90 77
14
14 10
75
75 67
1.8
1.7 1.7
1.3
1.3 0.4
2.7
2.6 2.4
1.9
2.5 1.6
2.8
2.9 2.4
2
2.1 0.8
1.2
1.3 1
1.7
1.8 1.4
1.8
2.1 1.7
2.2
1.8 1.2
1.6
1.7 0.6
12
13 14 15
81
78 79 80
选3 2.5 2.5 2.4 2.6 2.5 2.6 2.3 2.8 2.7
选4 2.2 2.4 2.5 2.5 1.9 2.3 1.9 2.6 2.3
选5 2.8 2.9 2.9 2.6 2.8 2.9 2.9 2.9 2.8
选6 1.5 1.4 1.9 1.3 1.5 1.5 1.9 1.5 1.4
表达效果:手法+分析(内容、情感)
【参考答案】 ①反衬(以动衬静):山果落地的声音,飞舞的萤火虫, 反衬出山间夜晚的静寂;(1分)表现诗人彻夜不寐, 孤独疲惫的情状;(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解析版)Ⅰ2015.3 [注]:以下考试解析中的数据均为市区(市直属、新区、园区)阅卷抽样数据,其中有缺考等特殊情况卷,所以整体均分因考生数据还未整理无法预估,待精准计算后发布。

1. 选择题1-7题21分,抽样平均约14分;作文均分约46.2分;附加卷多选题抽样均分约3.1分;2. 抽样检测三个考场(含文科附加部分),手工阅卷与网络阅卷基本一致(均为双评),个别试卷误差率在1-2%。

3.答题分析统稿老师是:总统稿人——苏州十中唐岚;8、9、11题文言文阅读、名句默写,苏州市工业园区西交大附属中学张富玉;10题诗歌阅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唐岚;12-15题文学作品阅读,江苏省苏州中学周黎;16-18题论说类文本阅读,苏州市第一中学魏群;19题作文分析,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大附中严爱军,苏州市一中蒋涛老师提供自己的下水作文;20-25题,文科附加一、二,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学附属中学宗敬青;26-28题,文科附加三,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学附属中学董玉叶。

另有多位老师在辛苦阅卷之余撰写批阅小结及阅卷感受,在此一并感谢!特别感谢苏州十中提供的周到服务!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邓丽君”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

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品味栩栩如生一蹴而就B.品位栩栩如生一朝一夕C.品味惟妙惟肖一朝一夕D.品位惟妙惟肖一蹴而就1.B(品味:①品尝味道;②琢磨体会,玩味;③品质和风味。

品位:人或事物的品质、价值。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跟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

一蹴而就:一踏脚就能成功。

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短暂的时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2.A(B项,“调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搭配不当;C项,“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结构混乱;D项,介词“随着”赘余,造成整个句子缺少主语。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3.C(A项,“务请”“从速”表达生硬。

B项,“惠顾”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

C项,“鼎力相助”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

D项,“赏光”用于请对方光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一种诗歌体式。

他创作的无题诗颇多,▲而这种寄寓又往往是模糊隐晦,在有无之间,所谓不便明言的情感隐秘。

①由于表达隐晦曲折,历代的研究者解说各异,更有不少穿凿附会。

②其中不乏直接写爱情相思的,但更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抒发身世感喟。

③往往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

④这些诗篇是诗人人生感受与情感的原生态的展现。

⑤辞藻精丽,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A.③①②⑤④B.③⑤①④②C.④①②③⑤D.④②⑤③①4. B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感慨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B.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C.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D.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D(A项,王勃《滕王阁》;B项,李白《苏台览古》;C项,岑参《山房春事二首验产生了新的飞跃。

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宫中美人,作为一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语境,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

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

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自然。

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

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这首诗所表述的不仅有古今盛衰的历史喟叹,而且有执着强烈的生命意识。

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着自由自在,追求着超越解脱。

但是,这种渴望与追求常常难以实现,人就常常难免陷入一种痛苦绝望的境地。

古今贤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无一例外。

山房春事二首【其一】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唐朝极盛的时期,据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户口的记载:全国为九百零六万九千多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多口。

经过“安史之乱”,打了八年的仗,国家遭到严重破坏,死的人很多,到唐代宗广德二年,全国户口大减,这一年只有二百九十多万户,一千六百九十多万口了。

岑参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在这次战乱中所遭到破坏的情况。

不过他不是用数字而是用形象,选取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情景。

唐代封建士大夫都有“别业”,即后来所说的别墅,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山房”。

“春事”,即春天的景色。

这首诗通过山房春色表现了社会的满目凄凉。

西汉景帝时,梁孝王修建梁园(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到唐代还是著名的风景区。

这里有许多亭台苑囿(yòu),是人烟稠密的地区。

一到春天,风光明媚,游人聚集,十分热闹。

可是诗中写的不是这番景色。

在日落黄昏的时候,这个过去的风景区里,却寂寞无人。

只看见一大群一大群的黑老鸹(guā)落在树上,回到自己窠里。

原有的屋舍楼台不见了,前来游赏的人们也不见了。

望到尽头,也不过是稀稀落落的两三户人家。

多么萧条!诗人写到这里,还只说了现在的凄凉衰败,并没有指出过去的繁华。

下面才进一步反映昔盛今衰的景况。

这里还有树木。

现在春天来了,这些过去庭苑中的树木,还和往常一样,在春风的吹拂下,发芽滋长,繁花满枝,嫩红软白,璀灿成丛。

自然界的春光,依旧是浓浓的。

可是这些花呀,开给谁来欣赏呢?这里已经没有人了,死的死,逃的逃,那么,树木在这儿装点春光有什么用呢!庭苑中的树木,因为没有知觉,并不知道人事的变化。

所以春天一来,还和过去太平时代一样开花。

假若它们也有知觉,在这荒凉景色之中,哪里还有心情开花呢?但是诗人是有知觉、有感情的,他看到树木开花,回忆到过去,想起往日的繁华,必然要产生无穷的感慨。

用“还发旧时花”五个字很概括地一指点出来,读者就可以理解到这里过去的繁华景象了。

简括的语言,蕴藏着深深的慨叹。

诗人多么善于摄取镜头,在乱鸦夕照的萧条村落中,把无数艳发的春花突出出来,造成极不调和的景色,明显地袒露出战祸的伤痕。

《春怨》这是一首宫怨诗。

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

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

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

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

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

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

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

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

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

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

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

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

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

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

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

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

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

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

一位少女臵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

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

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