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20课__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合集下载

第20《抗日战争的胜利》ppt

第20《抗日战争的胜利》ppt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 2日,日本 对盟国投 降的签字 仪式在东 京湾的美 国战舰 “密苏里” 号举行。
中国代表徐永昌代表中国政 府签署接受日本投降书。
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 军舰上,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中国 陆军总司令部大礼堂举行日 本侵略军投降仪式。图为中 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接受日 本侵华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 郎递交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 在南京举行,日本中国派遣 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 书,图为会场。
欢庆抗战胜利
海外侨胞欢庆抗战胜利
请思考
中国为什么能取得 抗战的胜利?
中日对比
领土 面积 人口 少 资源 战争性质
日本

缺乏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


丰富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1945年8月9日, 毛泽东发表了《对日 寇的最后一战》的声 明,各解放区中共领 导的军队展开了大反 攻。8月14日,日本被 迫宣布无条件投降,8 年抗战,中共领导的 军队共歼灭日军52万 人,歼灭伪军118万多 人,图为八路军解放 张家口。
猜 谜 语 话 抗 日 试 探 抗 战 胜 利 因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 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 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 ‚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谜面是‘抗战胜利的原因’,谜底是‘我国 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 ‚屈原‛、‚苏武‛、‚蒋干‛、‚毛遂‛、 ‚共工‛等。
第20课
一、中共七大 ——1共七大 ——1945年4月
1、地点: 陕西延安 2、主要内容:
图为毛泽东在会上作政治报告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 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大会详情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1945年4 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 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 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 (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 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




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是(D ) A.北平 B.南京 C.西安 D.延安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 C)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割占五十年之久,回到祖国怀 抱的省份是( C) A .香港 B . 澳门 C . 台湾 D .东三省 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惟一取得彻 底胜利的是 (C ) 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能够在八年抗战中取得胜利?




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 社会基础 全民主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 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 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 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 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历史: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历史: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课堂练习
1 . 1945 年 8 月,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兵 进攻中国东北日军的是( C)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朝鲜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 间是( ) A A. 1945年4月 B. 1945年5月 C. 1945年7月 D. 1945年8月
年 八 月 八 日 , 苏 军 出 兵 东 北
一 九 四 五
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 受到大连民众热烈欢迎。
1945年8月,苏联 红军解放旅顺。
猜谜语,找原因
谜面:日本投降的原因。 打一中国古代人名
谜底:“蒋干”和“毛遂” 你认为怎么样?
下一页
蒋干——蒋介石领导的 国名党的部队与日本在 正面战场作战。
第20课
抗 日 战 争 的 胜 利
中共七大的召开
中共七大会场
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 (1945.4. 陕西延安) 2.人物: 毛泽东、刘少奇 3.原因: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 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 富强的新中国 4.内容:

5.意义:
4、主要内容: (见P103) (1)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 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 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zxxk
(3)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 ; (4)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1945年8月15日
裕仁天皇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zxxk
9月9日,在南京黄埔路陆军司令部举行中国战区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单元小结: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平型关大捷 (1937年7月7日)
(1931年9月18日)
标志 标志
局部抗战阶段 全面抗战阶段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
中国革命史上在重大转折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
美军向广岛投下原子弹
美 国 在 长 崎 投 下 原 子 弹
•“连这样的新式武器都用 上了,战争已不可能再继 续下去了,不可能了。本 想争取有利的条件,反而 丧失了时机,因此,要努 力尽快的结束战争。”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 件投降
1945年9月 2日,日本 对盟国投 降的签字 仪式在东 京湾的美 国战舰 “密苏里” 号举行
1、为什么说抗日战争 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百 年来的民族耻辱?
请 回 答
讨论
2、八年抗战为什么 可以胜利?
原因 1.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 3.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反攻。
4.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5.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解放区战场相互支援; 6.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支援等等。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 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比一比:
看谁学得好?(10分钟)
•比一比:
看谁认真听?
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中共七大
背景: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即将胜 利;
2、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中国面临着光泽东在会上作政治报告
意义:
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 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

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途径: 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 任务:
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 目标: 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二、日本无条 件投降 1. 哪些因素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反攻
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1894-1895年 国家 英国 英、法 日本 英法日美德俄 意奥 结果(中
国)
失败 失败 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失败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
日本
胜利
列举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衰败到重新振兴 的转折点。 成为中华民族由_______________
近代台 湾是什么 时候被日 本占领? 根据哪个 条约?
台湾人民庆祝台湾光复
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 年来,中华民族主要进行 过哪些反抗外来侵略的战 争?为什么都失败了?抗 日战争又为什么能够取得 胜利?
列举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
时间
中 国 共 产 党 第 七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1. 毛泽东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2.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3. 确定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4. 选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地点
主 要 内 容
历 史 意 义
1. 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团结、胜利的大会 2.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年9月 2日,日本 对盟国投 降的签字 仪式在东 京湾的美 国战舰 “密苏里” 号举行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1.日本投降过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向盟国签订投降书 1945年9月9日 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促 使 日 本 投 降 的 因 素
国际:美国向日本投掷 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国内: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 模返攻
促 使 日 本 投 降 的 因 素
4.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
延安人民欢欣鼓舞,人们潮水般地从各个山沟和窑洞 涌出,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C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
重要保证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得到外国的任何援助 D.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民族耻辱
国际:美国向日本投掷原 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并进 攻东北的日军
国内: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 模返攻
促 使 日 本 投 降 的 因 素
国际:美国向日本投掷 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国内: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 模返攻
中国军民反攻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
台湾光复
近代台湾是什 么时候被日本占领? 根据哪个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
战争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 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 济损失为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 损失达5000亿美元。
战争给人类的灾难是空前 的,那么怎样才能维持长久的 世界和平呢?中华民族又怎样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 学完了本课,你一定有很 多感想„„ 请同学们谈谈你的 想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胜利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胜利 (共22张PPT)

背景: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迁重 庆,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 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 首都, 于是,日本决定迅速攻 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尽快结束战争。12月13日,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 汉作战计划。 蒋介石在武汉大学检阅国民革命军
概况:
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 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 大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 多万人参战。中国军队利用 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西岸 有力地形,抵抗敌军。
材料一:他命令集团军司令孙仲连,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法,军法 处置。孙仲连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孙仲连率部死 守台儿庄。 材料二: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守军奋勇抵抗。 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与1938年10月 撤出武汉。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采用的战术是什么?
李宗仁 内外夹击,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
2、材料二发生于哪次会战之中?这次会战中国军队撤出武汉的 原因是什么?
武汉会战 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损失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 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 沙,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 军调集10万兵力, 以空军做掩护,对 长沙发动第三次会 战
任命为新四军军长和副军长的叶挺和 任命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和 项英 副总司令彭德怀
正面战场--国民党
1、时间: 1938年3月 2、地点:徐州东北的台儿庄 3、指挥者:李宗仁 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余人 4、结果: 5、意义:
台儿庄战役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 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 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 人。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 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 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 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 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历史风云人物眼中的中国战场:
1942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说: “千百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4年半时间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 本武装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者。” 一个多月后,他在一次谈话中又说:“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 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 要因素。”
奏。
倭寇的帝国梦:
材料2:“我军对华北态度有三点:一、把反满抗日分 子彻底驱逐;二、华北经济圈独立;三、通过华北五省 的军事合作防止赤化。” ——日本驻华北司令多田骏
1935年,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略华北地区 的事件,称为“华北事变”。华北事变之后,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 桌。”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在中共的组织和 号召下开展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 中华民族新的觉醒。
----胡锦涛
第三篇
抗战的胜利
百团大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 次大规模战役


中 国 远 征 军 入 缅 作 战
印度
缅甸Βιβλιοθήκη 日 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 密苏里号战舰 上的授降仪式。
日本代表签字, 然后麦克阿瑟、 米尼兹将军、徐 永昌将军,接着 各国代表签字。
1943年10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关于废除排华 法的讲话中,对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 “中国是我们的盟国。多年来,她为反对侵略而孤军奋战。今天, 我们和她一起战斗。它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始终坚持英勇斗争。” 1945年1月,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又恳切指出: “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 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