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向综合新城区转型的空间路径研究——以无锡新区为例
城市开发区空间转型背景下的更新规划分析

城市开发区空间转型背景下的更新规划分析【摘要】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是向着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城区进行发展与规划,并且由于其发展与传统的城区差别较大,所以在发展中面临着强烈的改革需求,在现阶段城市开发区空间转型大背景下,传统的简单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诉求,需要更多元化以及差异化的更新规划模式。
本文主要是对于城市开发区空间转型背景下的更新规划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城市开发区;空间转型;更新规划在城市的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经过了早期的创业以及发展过程,已经逐渐稳定,在现阶段多处于调整转型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刺激之下,国家对于城市开发区发展采取了多项优惠政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发区的这种优惠政策优势逐渐消失,所以如果开发区不进行转型,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而且会给开发区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开发区先期的独立优势也逐渐消失,逐渐与城市原有城区结合,所以开发区现有的结构就开始不能适应现在的空间结构,为了确保城市开发区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对于空间转型背景下的城市开发区,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规划需求也就变得越来越多。
1、空间转型中的开发区空间特征1.1空间利用率低、用地布局混乱在开发区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工业用地主要应用的是协议的方式进行出让,所以就导致现在的开发区的土地是已十分低廉甚至没有费用进行使用的,这种应用降低土地成本来刺激企业入驻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必然会造成土地的非集约利用。
在开发区的土地资源利用中,低强度的开发和大片土地的整体租用方式,不仅造成了大面积土地的限制,而且严重的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导致开发区的产业功能以及其规模大面积扩张,但是其实用性却没有与规模同步,大量的城中村分布与工业区域中,空间利用杂乱,给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1.2城市更新以及用地结构调整需求急切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开发区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造成了在制造业发展中,对于土地的大面积占用,所以就导致在开发区进行新产业发展的时候,并没有合适的空间进行利用。
(无锡新区)城市开发区空间转型背景下的更新规划探索_杨浩

□ 杨 浩,张京祥城市开发区空间转型背景下的更新规划探索[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普遍出现了向功能完善的综合新城区转变的趋势,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强烈的城市更新发展诉求。
通过分析转型中开发区的空间特征和传统城市更新困境可知,开发区的更新规划应探索城市更新“主体多元化和策略差异化”的体制和理念的创新。
无锡新区的更新规划从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两个层面,提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下的差异化更新改造模式,为推动开发区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转型升级;城市开发区;城市更新;无锡新区[文章编号]1006-0022(2013)01-0029-05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Development Zone Regeneration Planning With Spatial Transition/Yang Hao, Zhang Jingxiang[Abstract] Development zones in developed regions are transferring towards comprehensive new urban districts. By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zone spatial character and traditional city renovation problems, their regeneration planning shall highlight “multiple stakeholders and different strategies”. Wuxi new district regeneration planning raises different renovation models by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sets a good basis for development zone transition.[Key words] Transition and improvement, Urban development zone, Urban renewal, Wuxi new district我国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在经历了早期创业和快速增长阶段之后普遍进入调整转型时期,原因在于: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国家对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进行全方位放开,开发区过去赖以生存的“政策性优势”逐渐消失,从而不得不寻求内生发展;②国际产业发展和转移的新态势需要我国开发区重新“择业”,并且作为国家创新战略实施的载体,开发区更是承担着产业优化的重要职能;③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先独立的开发区与城市主城区空间不断接近、融合,使开发区迫切需要转变功能、结构;④由于日益严格的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和低碳集约发展要求,作为“土地城市化”和土地蔓延重要空间的开发区,面临着用地更新的现实任务[1-5]。
无锡新区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无锡新区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征求意见稿)一、前言介绍无锡新区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光伏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高度,现已成为无锡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的窗口、科技创新基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行列中的排名位居前列,承担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的功能作用日益突出。
当前,新区进入了一个“发展平台高、资源约束紧、优惠政策无”的发展阶段,比过去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且已经“率先”碰到了一些瓶颈和约束,土地和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投入和产出的强度不高,制造业高端化不足,产业链不完善,服务业比重偏低,创新驱动的增长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日益凸显。
在2012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努力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牢牢抓住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的契机,新区迫切需要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寻求产业发展模式突破。
这是应对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和国内产业政策新导向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举措;是拓展生存空间,扩大对外辐射力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同时,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新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二大挑战”。
——经济大环境和宏观政策方面的挑战。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处在不稳定状态,各种产业发展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对外向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产业发展依然受到极大冲击,迫使我们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步伐。
国家开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不断弱化,,在公平的规则条件下,对开发区构筑竞争新优势提出了新的挑战。
宏观层面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日趋刚性,必然带来商务投资成本的上升,加上开发区节能降耗的任务十分繁重,加大了扩大招商引资深化国际竞争合作的难度。
——开发区自身发展面临的挑战。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新区产生和积累了一定制约因素。
由于制造业比重过高,导致发展空间、生态资源、能源消耗的直接限制。
《规划师》2011年(第27卷)总目次

45 叶 二 五 时期 城建 模式 转型 与城 乡建设 规划 编 -
制变 革
甄
峰, 等
—— 以 常州市 为例 陈 l e 均等 化视 角下的 农村摹 本公共 服务设 施布 局研究 1 —— 河南 省镇 平县农 村为 例 崔
l—4 上海 市 公共文 化设 麓数 量特 征与 空间格 扁研 究 l2
— —
12 西 安市城 市规 划设计研 究院建 院 2 —5 0周年
颖 ,等
彭觉 勇
卜3 历 史文 化街 区控 制性详 耋规 划设 计 3 田 以 西安 南门一 文 昌门地 段为 例
一
E 荩蓬 ,等
立 ,等
帅 ,等 王 兰
13 历 史文 化遗产 厦其 依托 城镇 和谐 发展 选径 -8
王 缉 慈
99 快遵 城镇化 背景 下工业 圆区发 展瓶颈 的制度 解析 -
徐海 贤 李晓 西. 等 兼 论苏锡 常地 区工 业目 区规 划的 制度 创新 张 杰, 等 1 园 区系统规 划 转 型时 期的产 业园区 智慧发 展之 5 道 温锋 华. 等 9 2 开发 区 向综台 新城 区转 型的空 间路 径研 究 _0 以 无锡 新区 为倒 买 静. 等
— —
—— 以 深圳北 站和 福 田站为 例 l 0 基 于交通 流分 析的 枢纽 场站 布局 研究 以 铁路枢 纽场 站布 局为 倒 1—4 高铁 综合 交通 枢纽 商务 区规 划研 究 O3 —— 以 上海虹 桥枢 纽与 嘉兴 南站 地区 规划 为例
— —
n一 城 乡基本 公共 服务 设拖 均等化 研 究评速 及展 望 5 n一2 城 乡文体 设施 均等 化发 展研 究 1
— —
王兴 平. 等
转型期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转型期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无锡市中心城区为例翁一峰 任夏婧【摘要】首先提出“非均衡的空间分布”和“不平衡的需求供给关系”是转型期城市公共绿地的两大主要问题特征,接着提出快速城市化、社会阶层化是影响当前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分布的主导力量。
随后从两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
一方面提出“居民需求导向的近期规划策略”,划出最需要改善公共绿地质量的区域,采用“增加布点”和“改善路网”相结合的方法制定行动计划。
另一方面,采取政策分区的方法制定因地制宜的中远期规划策略。
通过对城市现状空间结构的疏理,划定“核心老城区”、“都市发展区”和“新城拓展区”,并针对各个地区提出不同的规划目标,使规划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转型期;公共绿地;动力机制;规划策略一、引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阶段。
一方面,快速城市化使城市各类地区的公共绿地开始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另一方面,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空间逐步分化,居民属性特征由均质态转向异质态,阶层分化导致了居民对城市公共绿地的需求出现分化。
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分析当前城市公共绿地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无锡市中心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无锡中心城公共绿地的主要问题和居民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
①二、转型期城市公共绿地的主要问题(一)总体层面的问题解析1、非均衡的空间分布无锡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因此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城市绿地空间存在不同的空间特征和现状问题。
总体层面而言,城市公共绿地首先表现为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绿地分布不够均匀。
公园绿地多分布在城市中心,而城市外围地区,特别是东部和北部地区公共绿地严重不足(图1)。
同时,各区公共绿地率也不尽相同,表现出东北部地区偏小、西南部地区较大的分布特征。
论资本经营与高新区发展之路——以无锡新区为例

N e D ;t it w s rc
发 展 资本 市场 , 党 中央 、 是 国务 院 完 善社 会 主 义市场 经济 体制 的重 要决 策 , 一个 地 区经 济 持 续 是
快速 发展 的重要 推 动力 。无 锡新 区 经过 1 5年 的 发
资上 , 是取 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 成 就 , 是 相 对 于 招 更 但 商 引资 的巨大成 就 , 区在 推进 企 业 上市 工 作上 存 新
be ls e a d i d ne “W u Ne it d n fn a w xi w Dit it s rc Pl t a e” f r he nha e n of h qu lt o o t e nc me t t e a iy f e e prs sc mpr he i l n h omo i n of t l ba ia i n o h w i t it wih t nt r ie o e nsvey a d t e pr to he g o lz to f t e ne d src t he
Ca t l a a e e n v l p e t o — c ne pia s M n g m nta d De e o m n f HiTe h Zo
A s t d fW u iNe Ditit Ca e S —e h Zon e e o iN ton lH g t c e D v l pm e tI tt t s a c o p n ns iu e Re e r h Gr u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和谐的现代化新城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和谐的现代化新城李龙【摘要】本文以无锡新区为例,对城市化过程中人性空间的创造,生态环境的修复和营造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在无锡新区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寻找生态环保建设在"新区"这种特殊经济区域的发展和创新.【期刊名称】《科技传播》【年(卷),期】2010(000)008【总页数】1页(P72-72)【关键词】建设;生态;和谐;现代新城【作者】李龙【作者单位】无锡空港产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处,江苏无锡,214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2无锡新区-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现辖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空港产业园、吴越文化功能区、商务商贸功能区、国际生活社区等六大功能区,以及两个镇、四个街道,行政管理区域220km2,户籍人口近30万人,外来暂住人口约30万人。
无锡新区强力推进优化发展,力求高端产业集聚、创新能力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发展和谐,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
1 项目背景新区从原来的5km2到如今220km2的规模,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速度惊人。
但因先粗放后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模式也带来许多问题:1)现状工业与居住、商业等用地布局混乱,居住区附近有工业,工业区内有居住的现象较多;2)区内河流因工业布局需要,大多改变原来自然河道流向,或直接填埋造成水系,造成水域自净能力缺失,排洪抗涝能力的降低;3)区域内道路网络日益增多,许多自然的景观廊道被隔断;4)大量废水致使水环境恶化,甚至威胁人们生活用水安全,废气排放致使人们居住环境中空气质量下降,呼吸道疾病增加,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5)未拆迁安置的村庄,周边水质差、道路、绿化及相关配套水平低下。
2 城市空间设计原则1)从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作为设计体现的价值观;2)处理好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建设适合人们使用的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3)努力探索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模式;4)做到近远期结合,使城市化整个过程进行良好的过度。
用“智慧”引领转型发展之路一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调查

用“智慧”引领转型发展之路一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调查邹立靖;叶艳;殷雪青
【期刊名称】《群众》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下称“设计园”)2003年5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是国内首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专业化园区。
其母体是创办于1993年12月、面积仅2.5平方公里的江苏省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
近几年来,设计园
加快建设“三创”载体,加速集聚创新资源,着力培育创意产业,“工业设计”的发展主题日益鲜明,推动开发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为园区乃至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邹立靖;叶艳;殷雪青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4
【相关文献】
1.试论园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的构建——以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为例 [J], 汪彬;华颖洁
2.放大人才特区建设效应引领经济跨越转型发展——无锡高新区打造“人才特区”之路 [J], 刘明邦
3.“第二届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暨上拓3D定制店开业
[J], 无
4.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江苏省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 [J],
5.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江苏省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普遍出现 了向功能综合 、配套完善 的新城 区转型的趋势。开
发 区 应积 极 顺 应这 一 趋 势, 更 新 规 划建 设 理念 ,重 构 空 间组 织 模 式 ,调 整 开 发 区 用地 结构 , 大 幅提 高
城 市型 用地 比例 , 对 产 业 园 区的 重 点地 区 和一 般 地 区采 用不 同 的空 间转 型路 径 , 化 解 传统 建 设模 式 遗
结合无锡新区的实践,剖析开发区向综合新 属性是相 同的,因此本文将这两类开发 区进 城区转型的空间路径,希望能够为众 多开发 行统一研究,不作 区分。 区顺利实现空间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于开发区向综合新城 区的转型,学界 的主流认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 势和内在机制
1开 发 区 向综 合 新 城 区转 型 的 相 关 所决定的结果[3 2] - 。一些学者通过回顾城市开
间的扩展 、园区产业规模与空间范围的扩大 、 综合功能 的增强,许多开发区已经或正在向
策管理手段的特殊 区域【 。我国的开发区类 1 ]
型和级别众多,尤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
功能综合 、配套完善的新城区转变。如何积 技术产业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这两类开 极地适应这一趋势并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空 发 区在建设之初虽然有着不同的政策初衷和 间规划,实现开发区发展的空 间转型,是当 政 策 工 具, 但 在现 实 的发 展 中 却 出现 了趋 同 前众多开发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将重点 的特征,且其主要作为产业发展空间的本质
D v lp n a k h l l w e t n n t d c e p a nn o c p s T e h u d r sr c u e e eo me t r ss oudf l t e d a d i r u e n w ln ig c n e t . h y s o l t t r p oo h r no e u
I
规 划 师 论 坛
口 广 U m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学 基 金 课 题 “ 型期 中国城 市 空 间 再 生产 的效 应 、 机 制 与治 理 研 究 ” 资助 成 果 转
开发 区 向综 合 新 城 区转 型 的 空 间路 径 研 究
以无锡 新 区为例
口 买 静 ,张 京祥 ,陈
留 的城 市 型 功 能发 育 不足 、增 量 用地 空 间 有 限 、综 合服 务能 力 和 品质 欠 缺等 空 间 问题 , 实 现 开发 区的
顺利转型。
[ 关键词]开发区;综合新城 区;转型;空 间路径;无锡新区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1 0 — 0 0 0 [ 1 0 — 02 2 1 )9 0 2 — 6 中图分类号] U 8 .3 [ T 9 4 1 文献标识硼 A
以
发 区的发展历史,总结出开发区的生命周期 规律[6 ] _ ,并认为在成熟阶段一部分开发区将 开发 区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经济发 发展成为城市新 区;还有一些研究从开发区
2 规 师 LRE5 n 划 PRnR
与城 市 的相互关 系入 手, 认为 开发 区
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创新型国家
推出的备类开发区是作 为城市 发展
向综合新城区转型具有必然性,我国
开发 区的最终成熟形态将演变成为 充满活 力的新兴城市或功能强大的
现代化城 市新 区[8 7] -。
战略实施的体现,开发区应以孵化 的特区而存在的。所谓特区,不仅仅 创新作为新形势下转型发展的首 要 体现在相对于一般城区的特殊政 策
哺粕村删 D v lp n ak e eo e go sa a s igtwadc mp h n ien w ra i r t. e eo me t rsi d v lp dr in r t n in p n e e r t o r o r e sv e ub nds i s e tc
s a ,dut n ss da ai l c a e ra n s, n d p d ee t p ra h so ht p c ajs l due ,rm tali r s b na due a da o l i rn po ce r mp ai e a c yn e u l f a fe c
a e sa d c mmo r a . r dt n l r be k r a n t n , a d s o a e a d lw u ly u b n ra n o n a e s T a io a o lms l e u b nf c i s ln h  ̄ g , n i p i u o o q ai r a t
由于历史性的原 因,我国早期的许 多开 展过程 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指一个国 发 区在发展初期基本都是定位为性质与用地 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 自身经
功 能 比较 单 一 的产 业 区 。然 而 ,随 着城 市 空 济发 展 而划 出一定 范 围并 在 其 中实施 特 殊 政
s vi ssh l e vode er c oud b a i d. e
I删 — l 吣
l v lp n a k C mp h n ie u b nds r tTr n i n Sp t l ah W u i e dsr t e o me t r , o De P e r e sv r a i i , a st , a i t , x w it c tc i o ap n i
T-n io f v l m e tP r wa d Ne Ur a sr t W u i x mpe Ma ig f st no a i De eop n a kt o r w b n Diti : c x a l/ i n . E J
Zh n ig in , e o a gJn xa g Ch n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