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典型工程应用汇总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繁荣。
作为我国首都的北京市,交通压力巨大,特别是机场建设方面,迫切需要更新和扩建现有的机场。
为了满足未来的机场运行需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于2014年正式启动,成为我国运营综合指标最大的机场。
在机场建设过程中,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对机场建筑进行加固和预应力处理,是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内部施加预应力,增强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障了机场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对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实施效果以及解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评估该技术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为未来类似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本研究也旨在总结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工程领域提供更多有益的实践经验,并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持和帮助。
1.3 意义和价值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在地震频繁的北京地区,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减少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进度和效率。
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可以在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缩短结构的调节时间,从而缩短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为项目的及时交付提供保障。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国家门户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是国家交通领域的重要工程之一。
在该工程中,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其在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背景介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中国新建的一座现代化大型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以满足首都北京及华北地区国际航空运输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机场。
该机场建设规模宏大,涉及到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等多个重要部分,对于机场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技术难题。
二、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混凝土预应力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缓慢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在受力时发挥出更大的抗弯承载力。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裂缝,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结构的抗风、抗震性能。
在机场工程中,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跑道、停机坪等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
2. 停机坪工程在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采用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停机坪,增加了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预应力设计,使得停机坪面的平整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减小了混凝土的开裂倾向,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 航站楼工程作为机场的核心部分,航站楼的建设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非常高,而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兴国际机场的航站楼更加坚固、耐久。
通过合理的预应力设计,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为航站楼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应用研究成果与意义在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使得机场的各项工程更加坚固耐用。
改善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减小了混凝土结构的变形,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促进了机场工程的快速建设和安全运营,为国家交通建设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技术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尽管在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4-16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定稿

14产品与技术Building StructureWe learn we go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一)吴转琴,李佩勋,尚仁杰,范蕴蕴,张利军/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摘要]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在克服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的缺点,并继承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预应力技术。
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关键、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规范编制情况等,通过8个典型工程介绍了该项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缓粘结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胶粘结0 引言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在有粘结和无粘结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预应力技术[1],具有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方便、造价低和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结构延性好、抗震性能优等特点。
日本在1987年开始研制缓粘结预应力筋,并于1996年开始应用于桥梁的横向预应力部位,2001年应用在桥梁的纵向预应力部位。
我国铁路桥梁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采用缓凝砂浆作为胶粘剂[2-4]的缓粘结预应力技术。
2002年前后,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5-7]和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8]独自开始用环氧树脂作为胶粘剂研制缓粘结预应力筋。
2006年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生产线研制成功[9],并在工程中应用,2008年相关行业标准立项并开始编制,2009年被列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技术推广项目。
1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特点缓粘结预应力筋构造见图1,在预应力筋的外侧、外包护套内部包裹一定厚度的特殊胶凝材料,其前期相当于无粘结的防腐油脂,具有一定流动性及对钢材有良好的附着性。
经挤压涂包工艺将预应力筋及外包护套内的空隙填充并紧密封裹,随时间推移胶凝材料逐渐固化,与预应力筋、外包护套之间产生粘结力。
外包高强护套材料表面通过机械压成如波纹管状的波纹,当胶凝材料完全固化后,通过缓粘结粘合剂凹凸不平的压痕与周围混凝土咬合,预应力筋不能在混凝土中自由滑动,缓粘结预应力便产生有粘结预应力筋的力学效果。
缓粘结预应力在唐华宾馆项目中的应用

缓粘结预应力在唐华宾馆项目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1-15T06:00:12.325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8月16期作者:赵楠[导读]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继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预应力新技术。
缓粘结预应力是指在施工阶段预应力钢绞线伸缩变形自由、不与周围缓凝粘合剂产生粘结,而在施工完成后的预定时期内预应力筋通过固化的缓凝粘合剂与周围混凝土产生粘结作用。
缓粘结预应力吸收了无粘结的施工特点,有粘结的力学特点。
赵楠中天西北集团[摘要]: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继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预应力新技术。
缓粘结预应力是指在施工阶段预应力钢绞线伸缩变形自由、不与周围缓凝粘合剂产生粘结,而在施工完成后的预定时期内预应力筋通过固化的缓凝粘合剂与周围混凝土产生粘结作用。
缓粘结预应力吸收了无粘结的施工特点,有粘结的力学特点。
施工与无粘结预应力相同,布置灵活,采用单孔锚具,不需要穿波纹管、不需要灌浆。
缓凝粘合剂固化后,在力学上最终达到有粘效果。
[关键词]:缓凝结;预应力;张拉;锚具前言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继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预应力新技术。
缓粘结预应力是指在施工阶段预应力钢绞线伸缩变形自由、不与周围缓凝粘合剂产生粘结,而在施工完成后的预定时期内预应力筋通过固化的缓凝粘合剂与周围混凝土产生粘结作用。
1 工程概况唐华宾馆项目由改建和扩建部分组成。
扩建部分为三层框架结构。
建筑外立面采用与原有建筑相同的仿唐建筑风格。
本工程扩建部分一层有大型会议厅,南北向跨度25.20m,东西向跨度为31.00m。
设计采用梁板结构。
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梁,其中南北向4条梁,东西向5条梁,梁截面尺寸统一为800×1800,板厚为120mm。
预应力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40。
2 材料设备选择2.1 施工材料的选用1)钢绞线按设计要求采用1860级φs21.8高强度低松弛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产品标记为:RPSR-180-540 21.8-1860 JG/T 369-2012,缓凝粘合剂的标准张拉适用期为180d,标准固化时间为540d。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在重要建筑中的综合应用

1引言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机场、交通枢纽、桥梁、水坝等一个又一个大型基础设施拔地而起,这些大型工程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如今日益成熟的预应力技术。
传统的预应力技术分为有黏结预应力与无黏结预应力,而缓黏结预应力技术既吸收了无黏结预应力结构施工简便易行的优点,又保留了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良好的力学性能。
本文通过对缓黏结预应力技术的核心———缓黏结预应力筋在大跨度框架梁内的施工情况以及在缓黏结预应力灌注桩中的实际应用,对其施工步骤、工艺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2缓黏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概况2.1主体结构2.1.1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一期工程(一标段)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一期工程(一标段)(以下简称为机场枢纽项目)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珠海机场北侧。
项目地上2层,地下2层,局部地下3层,结构为框架结构体系,在地下1层、首层梁板内采用了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其分布主要在项目东西两侧人防区,如图1所示。
项目轮廓线缓黏结预应力应用区域图1缓黏结预应力筋应用区域【基金项目】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科技资助计划(24296D 200012)【作者简介】李聪聪(1994~),男,江西上饶人,工程师,从事土木工程研究。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在重要建筑中的综合应用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Slow Bond Prestress Technology in Important Buildings李聪聪1,张乐乐1,李翔1,杨高勇1,孙辉龙2,袁龙彬1(1.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广东珠海519000;2.珠海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00)LI Cong-cong 1,ZHANG Le-le 1,LI Xiang 1,YANG Gao-yong 1,SUN Hui-long 2,YUAN Long-bin 1(1.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Ltd.South China Branch,Zhuhai 519000,China;2.Zhuh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Holding Group Co.Ltd.,Zhuhai 519000,China)【摘要】以珠海机场及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一期工程(一标段)、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一标段)航站楼土建工程项目、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开发工程三大项目为载体,详细介绍了缓黏结预应力技术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实际应用,给出了缓黏结预应力技术的具体做法以及施工工艺,对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要点进行了总结。
缓粘结预应力在大跨度综合体中的运用

缓粘结预应力在大跨度综合体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2-10-21T07:57:41.762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2期作者:左洪卫徐海林杨宾宾杜江[导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型综合体出现在城市核心商圈。
大跨度、错层多、高净空、结构复杂是城市综合体的共同特点。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缓粘结预应力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左洪卫徐海林杨宾宾杜江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型综合体出现在城市核心商圈。
大跨度、错层多、高净空、结构复杂是城市综合体的共同特点。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缓粘结预应力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关键词:缓粘结预应力;大跨度;运用一、缓粘结预应力技术优点缓粘结预应力是一种新型预应力技术,具备后张法预应力筋中有粘结与无粘结共同优点,且又克服了二者缺点,能达到传统预应力效果,且在施工中与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相比,无需铺设波纹管和灌浆等工序,降低了现场人工操作的不良影响,更易保障施工质量。
缓粘结预应力张拉端、锚固端均采用单孔锚具,节点布置更灵活,施工更方便,并且施工中可节约铺设波纹管和灌浆工序的施工时间,有效提高施工工效,节约工期。
二、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应用要点某综合体项目框架柱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其中应用到4榀长度均为25.2m的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作为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60。
1、支设梁底模,绑扎梁骨架钢筋。
预应力梁长25.2m,按梁长的1/500对跨中梁底模板起拱。
于梁底模中间增设两排立杆,并用适量小横杆做加固处理,保证梁的稳定性。
待梁底模板架设到位后,依次安排梁骨架钢筋绑扎、预应力筋铺设作业,若确认无误,最后将梁中钢筋绑扎好,使各钢筋准确到位且维持稳定。
2、设置架立筋。
按2段折线形式布置,通过架立筋的配套,实现对预应力筋在梁内竖向高度的有效控制。
而考虑到架立筋的稳定性要求,用准14mm的螺纹钢筋处理,以绑扎方法维持架立筋稳定性,必要时增加绑扎附加筋,随后以焊接方法处理架立筋及附加筋,增强稳定性。
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在大跨度泳池结构中应用

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在大跨度泳池结构中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曲江利源文化创意中心工程结构大跨度泳池结构中的应用,简要的阐述了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优缺点,并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法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关键控制点,为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其他工程中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控制要点引言: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传统预应力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它是继有粘结预应力、无粘结预应力后的第三代预应力技术,它摒弃了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复杂、孔道灌浆质量难以保证、张拉端做法困难的缺点,以及无粘结预应力在抗震及主要承受动荷载的结构体系中的不足,它是经过材料、结构等多种专业的科学工作者研发数年推出的最新的预应力技术。
它的特点主要是施工简便、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良好、质量容易保证,从而可以替代有粘结及无粘结预应力产品。
简而言之,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可以按照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方法达到有粘结预应力的受力模式,是预应力施工技术发展的趋势。
缓粘结预应力的核心技术就是缓凝材料,其钢绞线的构造如图 1:图1 缓粘结预应力筋示意图缓粘结预应力筋是由预应力钢绞线、粘结剂和外包PE护套组成。
缓粘结剂填充在外包PE护套和钢绞线之间,前期相当于无粘结筋的油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及对钢材良好的附着性。
外包 PE 护套经过压纹设备压制出凹凸不平的波纹与缓粘结剂一起包裹预应力筋,对钢绞线起保护作用。
根据设定的固化时间,粘接剂逐渐固化,与钢绞线之间产生粘接力(粘接剂固化后具有比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并与钢绞线成为一体,通过波纹状外表面的嵌固作用使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不能滑移,达到有粘结预应力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性能。
一、工程概况曲江利源文化创意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 14500㎡,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地上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为8度。
由于屋面游泳池设计使用荷载较大,且跨度较大,为提高承载力并控制混凝土裂缝,设计单位分别在局部梁内设置了预应力钢绞线。
缓黏结预应力技术研究与应用

1 30
道
建
筑
Ra l y En ieei g iwa gn rn
文章 编号 :0 3 19 ( 0 2 0 — 1 00 10 —9 5 2 1 ) 10 3 —4
缓 黏 结预 应 力技 术 研 究 与应 用
吴 转琴
( 中冶 建 筑 研 究 总 院 有 限 公 司 , 京 北 10 8 ) 0 0 8
21 0 2年 第 1 期
缓 黏 结 预 应 力 技 术 研 究 与应 用
凝 土 的咬合 锚 固原 理 可 以看 出 , 黏 结 预 应 力 技 术 的 缓 关 键有 两点 : 先是 可 以控 制 固化 时 间 的缓 黏 结 黏 合 首
6 O
5 0
剂 , 预应力 钢 绞线 前 期 像 无 黏结 筋 一 样 可 以 自由滑 使 动 和 张拉 ; 次 是缓 黏结 钢绞 线外 包护 套 的横肋 , 过 其 通 横 肋可 以使 钢绞 线 与混凝 土 紧密 咬合 , 产生 可靠 黏结 , 达 到有 黏结 预应 力 的 黏 结 效果 和力 学 性 能 。另 外 , 缓 黏 结黏 合剂 具有 一定 的 防腐 作 用 , 合 剂 与 钢 绞 线 紧 黏 密结 合 , 以提 高钢绞 线 的耐腐 蚀 性能 。 可
日本 在 1 8 9 7年 开 始研 制缓 黏结 预 应 力 筋 J 并 , 于 19 9 6年开 始 应 用 于桥 梁 的横 向 预应 力部 位 ,0 1 20 年 应 用在 桥 梁 的纵 向 预应 力部 位 。我 国铁 路 桥 梁 也 在2 0世 纪 9 0年 代 中期 开 始 研 究 采 用 缓 凝 砂 浆 作 为 胶 黏 剂 司 的缓 黏结 预 应 力 技 术 , 应 用 在 预 应 力 混 并 凝 土 桥 梁 中 。2 0 年 中 冶 建 筑 研 究 总 院 有 限 公 02 和 天津 市 建筑 科 学 研究 院 ¨ 开 始用 环 氧树 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建筑面积:3016.46 层 数:2层,其中:地下0层, 地上2层 开工日期:2011年 8月 12 日竣 工 日 期:2011年 9月 15 日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运至现场并垂直运输至铺放部位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张拉控制
在施工张拉过程中,根据设计值确定张拉 应力,同时充分考虑摩擦损失。
张拉前预张拉
解决张拉初期扰动缓粘剂的作用
标定液压泵油表读数 千斤顶张拉伸长值
双控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直径、布置
本工程位于山东日照,整个工程 有6个直径为60m,壁厚600mm,高 50m的筒仓。 在仓壁拉力较大区域内采用缓粘 结预应力 技术,缓粘结预应力工 程量约337吨。
跨度、布置
工程位于北京市,最大跨度为 23.4mx23.4m的井字梁结构,要求 梁的端部与柱子外皮平齐,采用 有粘结预应力存在群锚难以放置 的问题,因此,采用了缓粘结预 应力技术,该工程已经完工。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3工源自应用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控制张拉应力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该工程共5层,总建筑面积1.5万 平方米,A区轴线为9mx8m,横向跨 度9米,纵向跨度为16米,B区横 向跨度为18米,纵向跨度为11米, 框架梁和次梁均采用了缓粘结预 应力技术。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西安万达希尔顿酒店工程位于陕 西省西安市,设计时间2010.62010.8,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为 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大跨度 混凝土梁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该工程位于天津市武清开发区内, 平面形状为圆形,共5层,总建筑 面积2万多平方米,结构形式为框 架结构,许多框架梁的跨度达到 27米,由于框架梁跨度较大,为 控制框架梁挠度与裂缝,减小梁 截面,提高结构抗震延性,部分 框梁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该 工程预应力部分已经施工完成。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准备:加工、运输、储存
加工
• 预应力钢绞 线经过涂塑、 注缓粘结剂、 外护套压痕 等工艺加工 成缓粘结预 应力筋,并 按施工图纸 规定进行下 料。
运输
• 预应力筋运 输时采用成 盘运输,轻 装轻卸。
储存
• 到施工现场 后,预应力 筋按不同规 格分类成捆, 成盘,挂牌, 整齐堆放在 干燥平整的 地方。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本工程站房主体结构为钢筋 混凝土结构,其中轨道层梁采用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对于混凝土 梁,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可以降低 梁截面尺寸、减小构件的裂缝和 挠度;对于混凝土板,缓粘结预 应力技术主要控制超长结构的温 度应力。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 置
该工程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层盖为张悬桁架结构。建筑面积 16500平方米,拥有4700座席。在 二层露天外走廊混凝土梁板内施 加缓粘结预应力温度筋。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人大图书馆为五层混凝土框架结 构,中间跨度16.8米混凝土梁, 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有效的解 决了大跨度梁的开裂问题。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施工工艺流程
节点安装
支梁底模 铺设骨架钢筋 焊控制点高度架立筋 铺放预应力筋 支侧模、端模 铺设楼板钢筋
隐检验收 浇筑砼
砼达到张拉强度张拉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端部处理
缓粘结筋现场定长下料 固定端挤压锚组装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 置
本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梁和 路侧大平台混凝土梁、板采用缓 粘结预应力技术。对于混凝土梁,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可以降低梁截 面尺寸、减小构件的裂缝和挠度; 对于混凝土板,缓粘结预应力技 术主要控制超长结构的温度应力。
预应力主梁截面大部分超过 1m,最大跨度约18m,预应力井字 梁截面尺寸800mm左右。部分柱子 为钢骨柱,主梁内预应力筋一部 分从钢骨洞口中穿过,其余部分 从梁柱节点加腋区绕过。
整个建筑由5个单元和中部大厅 组成,采用了花瓣式布局,外墙采 用枝状曲线造型的异形剪力墙。5个 单元主体均为混凝土结构,形状极 不规则。
缓粘结预应力筋布置位置为三 个方向肋梁的边肋处及柱上实心板 带区域。2、3、4#楼及6#楼,亦在 主要受力较大的暗梁处采用了缓粘 结预应力筋。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建筑面积:680000平 米,层数为:29地下4层, 地上28层,檐口高度: 95.99M,其中:地下深度 18M,地上高度95.99M,本 工程成功验证了缓粘结预 应力剂长期在高温以及大 湿度环境下的稳定性。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北京市国锐广场工程位于北京市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时间 2011.1-2011.3,建筑面积2.7万 平方米,结构为框架结构,框架 梁内部位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本工程为32.4mx33.2m跨井 字梁,采用缓粘结技术在宽度 较小的梁内方便布置预应力筋; 比有粘结的波纹管施工方便快 捷;同时比无粘结预应力有更 好的抗裂性能。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列表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列表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列表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层 数:2层,其中:地下0层, 地上2层
檐口高度:24.5M,跨度:21M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列表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列表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该工程位于北京中国国防大学, 结构平面为1/4圆的扇形,共4层, 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大 空间部分框架梁径向跨度25米, 环向跨度18米,大跨度混凝土梁 采用了缓粘结预应力技术,该工 程已经完工。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
工程应用
典型工程介绍 施工方法介绍
工程名称 应用部位 跨度、布置
该工程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构,屋盖为钢结构,南北向框架 梁主跨跨度为28.5米,东西向框 架梁主跨跨度18米,均采用缓粘 结预应力技术。
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合作共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