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以安吉县报福镇为范例
美丽乡村建设安吉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安吉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安吉作为乡村建设的典范,其标准更是引领着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安吉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美丽乡村建设安吉标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安吉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乡村。
在农田管理、村庄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均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确保乡村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水质优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美丽乡村建设安吉标准注重乡村文化传承。
安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挖掘乡土文化内涵,建设乡村文化景观,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让乡村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再次,美丽乡村建设安吉标准注重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安吉以发展乡村产业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升乡村生活品质,让农民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最后,美丽乡村建设安吉标准注重乡村治理和社会管理。
安吉注重建设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村级自治,推动村民自治、法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同时,加强社会管理,维护乡村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安吉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范围内,应该借鉴安吉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而努力奋斗。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研究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研究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乡村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口外流、农业结构不合理、环境破坏等。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各地纷纷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其中,安吉县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成功打造了中国美丽乡村的典范,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的北部,地势较为山ous,拥有许多山林、清澈的水域和崇山峻岭。
这些天赋资源成为安吉发展美丽乡村的有力保障。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安吉注重生态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安吉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安吉农业逐渐由传统的农耕经济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提高了农业的产出和质量。
安吉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有机茶叶、竹笋等,这些农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并成为安吉的名片之一。
其次,安吉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
安吉独特的山水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提供好客服务和精致的农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与此同时,安吉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旅游活动,如茶文化体验、竹艺展示等,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再次,安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便利,安吉县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修建了许多道路、桥梁和供水供电设施,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此外,安吉还注重个别乡村的整体改造,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社区,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最后,安吉在乡村教育和医疗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安吉县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学校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同时,安吉还建设了许多乡村医疗中心,方便农民就医。
这些举措进一步改善了乡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安吉县通过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教育和医疗等多个方面,成功打造了中国美丽乡村的典范。
安吉的经验给了其他地方很好的启示,尤其是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
报福镇导游词范例2

报福镇导游词范例线路:从镇里接团→洪家村委会→深溪→返回各位远到而来的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竹乡——安吉,来到美丽乡村——报福镇,我代表1.8万报福人民欢迎您们,更代表报福镇政府全体工作人员欢迎你们,感谢各位来我镇参观指导,我很荣幸能够接待大家,大家可能要问了,你是谁啊?下面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报福镇的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我姓余,多余的余,大家可以叫我小余,但是我不希望我的讲解是多余的,呵呵。
报福镇下设10个行政村,到去年为止,每个行政村都配备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而我们10人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安吉县唯一的一家由大学生村官组成的旅游服务公司,所以今天真的是非常荣幸能够接待大家,当然在服务的过程中可能不像专业导游那么专业,也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你们的意见是我工作中最大的收获。
愿你们抱着希望来,带着福回家。
今天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洪家村村委会,游览的时间大概是半个小时左右,洪家村村委会是去年洪家村投资200余万新建的仿徽派建筑,典型的黛瓦粉壁马头墙,是洪家村的综合服务中心,设有三站四室,到底有哪三站哪四室,到了里面由我们洪家村的大学生村官——蒋凯跟各位做具体的介绍,说到洪家洪家就到,大家请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下车。
(洪家村村委会介绍:先带到会议室,让大家看一下10个行政村的介绍,如有有时间播放一下洪家村的宣传片,可以边看边进行讲解;然后顺着走廊带到便民服务中心,介绍一下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接下去我们要去的是第二站深溪村,从这里出发大概20分钟左右的路程,但是道路很小,晕车的朋友可以口含话梅、陈皮等,或在太阳穴滴点风油精等,不过据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所以要晕车的游客朋友请仔细听我小余为大家做的介绍。
大家来到报福,报是报恩的报,福是福气的福,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叫报福吗?(让大家讨论一会儿,很多游客可能从祈福和竹报平安的意思去理解,肯定他们的想法。
)对,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这是现代人对报福的美好愿望,为此报福镇提出的一个旅游口号:愿你们报着希望来,带着福回家。
安吉“美丽乡村”的示范意义

安 吉 把 生 态 建 设 作
为 立 县 之
基 。 “ 以 村 村优 美 、 家 家创 业 、 处 处和 谐 、 人
人幸 福” 为 内 容 打 造 美丽乡村。
环境污染型产业 , 尽管一度摘掉 了贫 困县
头 , 新型工业化 之路 ; 走 以高效 农业为 目 标, 引导绿色和 有机生产 ; 以生 态环境 为
依 托 , 动 休 闲旅 游 组 团 运 作 。通 过 4 0 推 00 家 农 村 家 庭 工 业 、0个 家 庭 工 业 示 范 村 2
顺利通过 了全国环境 优美镇的验收 。
处处和谐 , 为农 民创造安定 的社会研 境。早在 2 0 0 4年 ,安吉就把每年的 3月 2 5日定 为全县 “ 生态 H” 生 态意识 在全 ,
收、 乡镇 中转 、 统 一 处 理 ” 垃 圾 处 理 网 县 的 络 , 圾 收 集 率 在 9 %以 上 , 2 8支 巾 垃 5 有 8 帼义 务 保 洁 队 活 跃 在 城 乡各 地 , 6%以 有 0 上 的 村 实 行 了生 活 污水 处 理 。 家 家 创 业 。 农 民创 造 致 富 的 发 展 环 为 境。根据宜工则工、 农则农和宜旅则旅 宜 的原 则 ,安 吉 以 10家 成 长 型 企 业 为 龙 0
的 帽子 , 付 出 了沉 重 的 代 价 , 国 务 院 却 被 列 为 太 湖水 污染 治 理 的 重 点 区 域 。 基 于挫 折之 后 的深 刻 反思 , 吉 把 生 安 态 建 设 作 为 立县 之基 , “ 村 优 美 、 家 以 村 家 创业 、 处和谐 、 处 人人 幸福 ” 内容 打2 0个休 闲 旅 游 强村 。
美丽乡村案例分析模板

一、经验借鉴(一)桐庐美丽乡村:设计先行,重点示范1、概述桐庐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距杭州城区约80公里,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
县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自然地形以“八山半水半分田”为主。
常住人口40.2万人,县城常住15万人,财政收入30.3亿元,地方财政17.19亿元。
桐庐区位与美丽乡村精品带2、特色经验⏹制定科学的定位与可操作的计划,实施“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战略。
⏹完善村庄导则与规划编制与实施体系。
⏹将保护乡村地域生活方式的理念贯穿在设计-改造-管理的全过程中。
⏹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细节塑造。
⏹凸显重点村打造示范样板,“不以规模拼大小、只以精致论高低”。
桐庐美丽乡村现状图(二)安吉美丽乡村:产村联动,全面铺开1、概述安吉县位于浙江西北部,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距杭州约60公里,距上海和南京约200公里,是长三角经济区新崛起的一个生态经济特色县。
北倚天目山,森林覆盖率达71%,有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居全国首位。
2009年GDP159亿元,人均GDP5120美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1436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319元,已连续多年增长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安吉区位与美丽乡村规划2、特色经验⏹从县域高度整合各类资源,县域全面展开美丽乡村建设。
⏹综合整治村庄环境与设施。
⏹注重乡村产业与本地要素的结合,培育“竹文化”等生态文明品牌。
安吉美丽乡村现状图(三)仙居美丽乡村:绿色农产,推广品牌1、概述仙居县隶属台州市,县域面积 2000 平方公里,人口 48 万,辖 700 个行政村,是浙江山区欠发达县。
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 77.2%,被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至杭、甬、温 2-3 小时。
2009 年仙居生产总值 82.9 亿元,财政总收入 9.3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976 元(低于浙江平均水平 3031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落后临安和安吉 4-5 年。
美丽,从此开始

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安吉地处长三角的几何中心,是长三角区域一个极具发展特色的山区县,同时也是“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地。
2008年安吉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开始实施以“中国美丽乡村”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实施了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从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等四方面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建设内在动力。
经过十余年努力,逐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范本。
一、基本情况“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是安吉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根据浙江省2003年开展的“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因地制宜开展的一项特色工作。
2008年初,安吉县委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目标,计划用十年左右时间,把全部行政村建成“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创建根据每个村的现有基础和实力,按特色村、重点村、精品村、精品示范村四个阶段性创建目标梯度推进,抓点连线扩面,最终达到村村精品。
到2018年底,187个行政村和所有规划保留点全部完成美丽乡村创建,实现100%覆盖,建成精品示范村44个。
二、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全域化推进。
习总书记说,“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美丽乡村建设也同样。
具体来说就是空间上全覆盖。
把全县域作为一个大乡村来规划建设,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经营,目前,已经实现全县187个行政村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其中,164个村成为精品村。
形态上抓特色。
按照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四美”原则,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
建设上重联动。
在乡村抓美丽乡村创建,在集镇推风情小镇建设,在县城创优雅竹城精品,形成城、镇、村立体化推进格局。
二是坚持标准化引领。
山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动态考察——以浙江省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山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动态考察———以浙江省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任重(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浙江临安311300)摘要:安吉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促进城乡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化。
通过“中国美丽乡村”这一载体,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在许多深层次问题上给人以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安吉城乡统筹中国美丽乡村安吉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实践者,为城乡居民找到了一条实现“富”与美相结合的新路子。
多年来,安吉始终一脉相承地牢牢把握“生态立县”这个基本战略地位,把生态县创建的重点、难点放在农村,真正实现了生态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国美丽乡村”这个载体,真正把安吉的生态优势转化成了新农村建设和各项事业建设的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开拓的若干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鲜活而朴素的经验。
从2000年开始,安吉就结合生态村、生态乡镇创建,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全县先后投入数亿元专项资金推动这项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使安吉的生态县建设一开始就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合起来。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明确和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安吉相继制定了一整套既切合安吉实际,又紧贴中央、省、市要求的政策措施,及时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安吉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探索了林权、金融和经济合作制度改革,建立了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和农村信用担保公司,顺利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稳步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15个经济薄弱村实现彻底脱贫。
农业特色产业、高效生态农业有序发展,旅游富民经济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8年,成立“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两者合署办公并建立健全分工负责机制。
下设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和素质提升四大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位县领导牵头协调,一个责任部门负责落实。
《安吉美丽乡村模式》

《安吉美丽乡村模式》安吉围绕建成“全覆盖、高标准、深领域”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定位,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大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四项原则,通过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浙江安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202x-02-0410:44:36光明网编辑:付承堃发表评论进入论坛>>地处浙西山区的安吉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从省级贫困县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县、生态县,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地方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形成了“环境宜居一流、乡村美丽一流、百姓富裕一流、文化生态一流”等诸多优势。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实践,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优化县域生态环境。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准确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生态特色基础谋篇布局,因地制宜,扬长补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开辟一条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以安吉县的实践为例,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安吉县确立了大力推进生态县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以县域大景区为共同愿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核心,经过环境资源化、资源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三大步骤,坚持城乡协同并进,初步建立了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协调、发展潜力强劲、生态文化活跃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模式,塑造了以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综合品牌,成功打造了长三角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
繁荣县域生态文化。
首先,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普及生态文化理念,实现从“山上有生态”向“心中有生态”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