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3单元课题3元素(共17张PPT)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第3单元课题3元素(共17张PPT)

H2O2 二氧化锰 H2O + O2


分解

重新结合
+

的 分 解 过氧化氢
分子
氧 氢氢氧 原 原原原 子 子子子
氧水 分分 子子
在化化学学反变应化前后中,,原分子子、可元分素,都原不子变 不可分。 元素是原子的总称,原子不变,元素也不变 。
附加练习
1、下列哪种物质不可能用于制取氧气( D )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第一课时
1、完成下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质 化学 符号
氧气 水
O2 H2O
二氧化碳 CO2
它们都是由分 子构成的,而 分子中都含有 氧原子,所以 化学上把这些 氧原子统称为
_氧__元__素__。
你发现构成这三种物质分子
的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决定元素种类
元素
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 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宏观概念
组成 (只讲种类)
物质




分子
原子
构 成
微观粒子 离子 (只讲个数)
例: H2O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 元素 组成的。 水是由无数个水___分__子___构成。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 原子和1个氧 原子构成
新课程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7时8分21.11.1619:08November 16, 202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元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元素教案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3)查阅资料了解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4)初步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和原子间的联系及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建立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难点】物质、元素、分子和原子间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流程】一、设疑自探1.激情导入:缺钙了吃什么?出示图片(播放)。

其实元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出示图片)那么:什么是元素?与物质间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构成物质奥秘课题3 元素,板书课题:课题3元素(1)。

2.学生设疑:下面请大家依据图片和生活中接触的物质围绕课题大胆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

(每提出一个问题小组记5分,重复问题不计分。

)⑴什么是元素?⑵化学变化前后元素是否改变?⑶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⑷构成物质的微粒与元素什么关系?依据本节学习目标,我把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细化补充成下面几个问题:3、出示自探提示⑴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共有几种?举例说明什么是元素?⑵结合图示思考P59下方的讨论题?⑶结合P60图示和资料卡片了解地壳和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⑷请结合图3-18谈谈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和微观构成的关系与区别。

⑸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认真自学课本59-60页内容完成以上自探提示。

(约8分钟 )二、解疑合探(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展示要求:(1)口头展示的同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简洁明了;(1)书面展示的同学书写要规范、认真,思路清晰,排版整齐;(3)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认真倾听,迅速记录,做好点评准备,及时提问和补充观点。

课题3元素

课题3元素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通过对生活中物品标签的认识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 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学习重点】元素的概念【学习难点】元素的概念【导入新课】【学习过程】1.世界万物都是由 组成的,现在发现的元素共有 。

如:氧气(O 2)是由 组成的;二氧化碳(CO 2)是由 组成的;这两种物质中都含有 。

【分析思考】观察下表中几种不同的碳原子,分析这些碳原子的异同,并完成【小组讨论】【小组讨论】 表中的原子统称为碳元素,你认为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哪种粒子的数目决定的?说说理由。

【归纳】元素概念:元素是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析:1.元素概念属于宏观概念还是微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还是描述物质的构成?2.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小结】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元素是 概念,只讲 不讲 ,用于描述 组成;原子是 概念,即讲 又讲 ,用于描述 构成。

联系:元素 原子的总称。

【练一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H 2O )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 )2.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 )3.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过渡:物质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是由粒子构成的。

那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后元素、原子、分子是否发生改变呢?【讨论】组内交流课本P59页讨论。

结论: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也 。

【能力提升】如果某物质在O 2中燃烧,生成CO 2和H 2O ,那么该物质里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碳-12原子6 6 6 碳-13原子6 7 6 碳-14原子 6 8 6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在地壳和生物细胞中都含有哪些元素呢?这些元素占地壳或生物体总质量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同学们阅读P60图3-17和资料卡片,了解地壳和人体中元素的含量。

课题3 元素1课件

课题3 元素1课件
其种类的( B ) A、中子数 C、电子数 B、质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自然界有几千万种的物质
基本元素 只有100余种
碳 氧 例如:CO2是由____元素和____元素组成。 K、Cl、O KClO3是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
K、Mn、O 高锰酸钾是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
6、2002年5月23日新华社报道,继通过 食盐补碘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消除 碘缺乏病目标后,我国又启动一项涉 及千家万户营养健康问题的“补铁工程” 。这里的碘、铁指的是( C )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 C-12
质子数 6
中子数 6
C-13 C-14
6 6
7 8
把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 碳 称为___元素。 不同元素间的本质区别:
核电荷数(质子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4、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了100多种元
素,这些元素是由下列哪一项决定
A、分子 C、元素 B、原子 D、单质
碳酸钙
元素
7、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 (1)Ca K Fe Cu Hg
钙 钾 铁 铜 汞
(2)O

H

He Ne
氦 氖
C

S
硫Leabharlann P磷Si硅
元素的分类
(1)金属元素: “钅”字旁(汞除外)。
(2)非金属元素 固态非金属:有“石”字旁。 如碳、硫、磷、碘等。 非 金 液态非金属:有“氵”。如溴。 属 气态非金属:有“气”字头。 如氧、氯、氮、氢。
附加练习
1、小明点燃一支蜡烛,用冷碟底放在火焰 上方,过一会儿他发现在碟底收集到炭黑。 由此小明得出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B ) A、碳,氢元素 B、碳元素 C、氧元素 D、氢元素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变, 原子、元素的种类不变!
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过渡元素分类
3、元素的分类:P62
1)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 2)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氦、氖、氩、氪、氙) 3)非金属元素: 固态非金属元素(“石”字旁)碳、磷 液态非金属元素(“氵”字旁) 溴 气态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氧、氢
含量最多 的非金属 元素 含量最多 的金属元 素
地壳中元素含 量前四位:
氧>硅>铝>铁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氧元素
钙元素
自学指导(二):P59讨论: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 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硫+氧气 S O2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H2O2 点燃 二氧化硫 SO2 水+氧气 H2O+O2
3、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 C ) A、碘原子 B、碘离子 C、碘元素 D、碘分子 4、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是C20H14O4, 它是由____ 3 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共有 38 个原子。 5*、CO2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 CO2是由 氧元素和碳元素 组成的。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 构成的,
当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
附加一个小写字母 如:用S表示硫元素,Si表示硅元素; 用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 书写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 小写(一大二小)
找出下列元素符号的错误

BA
正确答案
Ba

au

Ag
Au
Ag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及元素符号 P62表3-4 背住
(此外还可表示铁单质)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原子
区别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适用 范围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 联系 元素的个体(即最小单位),元素和原子是总
体和个体的关系。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 氧O 硅Si 铝Al 铁Fe
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钅”字旁(汞、金 除外),如铁、铜等
元素的定义 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1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把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6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对元素的理解
1 对一类原子的理解: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 中子数有0、1、2)。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 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地壳中:氧、硅、铝、铁等
分子、原子、元素、离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水分子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原子
B.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C.氧分子由氧元素组成 氧原子构成
D.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方法点拨: ①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可描 述为“某物质是由某元素组成的”;②从微观角度讲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可描述为 “某物质是由某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的”;③分子的构成用原子来描述。
2.根据下列所给要求进行连线。
过氧化氢(H2O2)
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过氧化氢分子
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2.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12.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课题: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知识:理解元素概念,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

技能:学会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理解元素概念,学会从元素的角度认识、描述物质的组成。

难点:学会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的种类不变,________也不会改变。

3.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

4.生物细胞中含量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什么形成的?这是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探索的问题。

在人们认识了原子和原子的结构之后,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一)元素【阅读】课本P59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定义。

注意:(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2)元素只讲不讲。

(3)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

(“变”、“不变”)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原子定义区分1.只讲,不讲。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2.组成物质1.既讲,又讲。

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使用范围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联系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有关物质的两种说法:(1)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新人教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_课题3元素课件

新人教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_课题3元素课件

你能猜出是哪种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空气中最多的元素
氧 铝
氮 氧
生物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缺“钙”吃什么好?
想一想
以上的“钙”、“锌” 指的是什么?
指钙元素
二、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大多数的物质
金属单质 直接由原子 构成的物质
常考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地壳中含量最多有非金属元素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当堂练:
1.二氧化碳是由 碳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共有 两 种元素;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碳原子 和 氧原子 构成 的,共有 两 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中有 三 个原子。 3.过氧化氢(H2O2)是由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 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 原子 和 2个氧 原子 。
10.二氧化硫是由硫____和氧____组成的。
5.元素是具有_____的一类_____的总称。 6.氧化镁和氧气中都存在着______元素。 7.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区别是( ) A.原子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8.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 ) D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9、二氧化硫分子、氧气分子中都含有( ) A.氧气 式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 种类不变。
问题: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 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化合物含有哪些元 素?
物质 氧气 氯化钾
加热
O2 含K、Cl、O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子
构 成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 氢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来构成
氧化汞
氧气

二氧化碳
HgO O2 CO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氧化汞是由一个汞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3、氧化汞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汞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5、氧化汞分子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氮 N 硅 Si 锰 Mn 金 Au
氧 O 磷 P 铁 Fe
氟 F 硫 S 铜 Cu
氖 Ne 氯 Cl 锌 Zn
一种元素与另一 种元素的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1、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如:H O N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 二个字母要小写。 如:He Fe Zn
我们是金属元素!
我也是 金属元素
我们是非金属元素!


元素的分类: “钅”及汞 “石”固态非金 非金属元素 属 “气”气态非金属 “氵”液态非金属 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氦氖氩氪氙氡
练习
1.二氧化碳是由 碳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共有两种 元素;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碳原子 和 氧原子 构成 的,共有 两 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中有 三 个原子。 3.过氧化氢(H2O2)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 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 原子 和 2个氧 原子 。
结论: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
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1)宏观的概念 (2)表示物质的 区别 宏观组成 (3)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原子
(1)微观的概念
(2)表示物质的 微观构成 (3)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 相互 总体的关系。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 联系 种类和个数也不变。
6、氧化汞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7、氧化汞是由汞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二 元素符号
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的发展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 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
部分元素名称及符号
氢 H 钠 Na 氩 Ar 银 Ag
氦 碳 He C 镁 铝 Mg Al 钾 钙 K Ca 钡 汞 Ba Hg
≈质子数+中子数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1869年2月,俄国 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 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在元素周期律 的指导下,利用元素 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 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 性质,就使化学学习 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 循。
1、 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 下列 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2、 不同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A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之和不同
原子 质子数 6 中子数 6
碳元素
碳-12
碳-13
碳-14
6
6
7
8
注意: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分组讨论: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分 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SO2)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 S ) ( O2)
(H2O2) (H2O) (O2)
1
2 3 4 5

汞(Hg)是金属, 2 常温下为液态
非金属元素
周期 1
稀 111213141516 9 10 有 气 体 元 特殊:三个竖行 素
为一个族
3 4 5 67
8
6
7
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析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 =
8

O
16.00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课 第 题 一 3 课 时 元 素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几种?以下物质各是有 什么微粒构成的?

分成
Au

氯化钠
得失 电子
分子
构成
原子பைடு நூலகம்
离子
可见: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粒子
想 写出下列物质的符号,并观察它们都 一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想 水 氧气 二氧化碳
H2O O2 CO2
质子数为都为8
二氧化锰
构成 构成 构成
分子 原子 离子
Fe Hg C
CuSO4 NaCl
金非离
微 观
①、分子
( 原子 ) 原子
得失电子
构成 构成
②、( 离子 )
③、物质
④、物质
分子、原子、离子 ( ) (元素)
构成
( 组成 )
水由什么组成? 想一想 水由什么构成? 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物 质 组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成 物质由元素来组成; 构 水由水分子构成; 成 物质由分子来构成;
2、元素符号的读法 O--氧元素 Fe--铁元素 H--氢元素
例:找出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一项
钙CA
氦 He √ × × 氯CL
镁mg
×
2 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H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Fe 铁元素 一个铁原子 (此外还可表示铁)
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若干原 子,不再表示某元素。如3H只表示三个氢原子
MnO2
氧元素
元素的定义
定义: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说明: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1、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2、同一类原子3、总称(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1、判断下列三类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
氢元素
质子
中子
电子
氕原子
氘原子
氚原子
2、判断下表中的三类原子统称为 ? 元素
各 种 元 素 在 地 壳 中 的 含 量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按质量分数)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养闺女铁”
氧元素 (O) 铝元素(Al)
Si Al Fe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 (O)
C H Ca
二、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课本 P60)
宏观 O2、 H2 NH3
3、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C A.碘原子 B.碘离子 C.碘元素 D.碘分子

4、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化学式是 C20H14O4,它是由_______ 元素组成的, 3 每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 38 个原子
5、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 镁65mg、锌1.5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 的各成分是指 ( C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