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①已知t ℃时AgCl的K sp=2×10-10;②在t ℃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 ℃时,Ag2CrO4的K sp为1×10-8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C.在t ℃时,以0.01 mol·L-1AgNO3溶液滴定20 mL 0.01 mol·L-1KCl和0.01 mol·L-1K2CrO4的混合溶液,CrO先沉淀D.在t ℃时,反应Ag2CrO4(s)+2Cl-(aq)2AgCl(s)+ CrO(aq)的平衡常数K=2.5×108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高的是()①用酚酞作指示剂②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③锥形瓶盛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④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⑤用于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⑥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⑦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挂着一滴液滴A.①③④B.②③C.②⑦D.④⑤⑥3.下列事实中一定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①常温下某CH3COONa溶液的pH=8②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④0.1 mol·L-1CH3COOH溶液的pH=2.1⑤CH3COONa和H3PO4反应,生成CH3COOH⑥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pH<3A.②B.②⑤C.①③⑤D.③④⑤⑥4.某同学为了探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设计了如下实验:I、取100mL蒸馏水,加入过量的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aII、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0.1mol/L的KI溶液,观察现象III、另准确量取10.00 mL滤液,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交换完成后,流出液用中和滴定法测得n (H+)=3.000×10—5mol ,分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I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碘化铅充分溶解B.步骤I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色沉淀C.此实验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Ksp=1.350×10-8D.若步骤I 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Ksp的测定结果不受影响5.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 ℃时,AgI饱和溶液中c(Ag+)=1.22×10-8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1.30×10-5mol·L-1。
2020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试测试卷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2O⇋H++OH﹣+Q(Q<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 w减小B.将水加热,K w增大,pH减小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mol/L,K w不变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稀释0.1mol/L的氨水,溶液中c(OH-)、c(NH4+)、c(H+)均下降B.常温下,某醋酸溶液的pH=3,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4C.常温下,可以根据PbI2和AgCl的K sp的大小比较两者的溶解能力D.常温下,pH相等的CH3COONa、NaHCO3和Na2CO3三种溶液:c(CH3COONa)>c(NaHCO3)>c(Na2CO3)3.在一定条件下Na 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c(Na+)>c(CO32-)>c(OH-)>c(H+)B.升高温度,溶液pH减小C.稀释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D.加入Ba(OH)2固体c(CO32-)增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 ⇋,101 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0.69 kJ·mol-1,则H 2O(g)H2O(l) 的ΔH为40.69 kJ·mol-1B.已知MgCO3的K sp= 6.82 × 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 =c(CO32-),且c(Mg2+) ·c(CO32-) = 6.82 × 10-6C.已知:则可以计算出反应的ΔH为-384 kJ·mol-1D.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NH3·H2O的电离度降低,溶液的pH减小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Fe2+水解C.室温下,向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CH3COOH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D. 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6.向20 m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①已知t ℃时AgCl的K sp=2×10-10;②在t ℃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 ℃时,Ag2CrO4的K sp为1×10-8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C.在t ℃时,以0.01 mol·L-1AgNO3溶液滴定20 mL 0.01 mol·L-1KCl和0.01 mol·L-1K2CrO4的混合溶液,CrO先沉淀D.在t ℃时,反应Ag 2CrO4(s)+2Cl-(aq)2AgCl(s)+ CrO(aq)的平衡常数K=2.5×108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高的是()①用酚酞作指示剂②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③锥形瓶盛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④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⑤用于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⑥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⑦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挂着一滴液滴A.①③④B.②③C.②⑦D.④⑤⑥3.下列事实中一定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①常温下某CH3COONa溶液的pH=8②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④0.1 mol·L-1CH3COOH溶液的pH=2.1⑤CH3COONa和H3PO4反应,生成CH3COOH⑥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pH<3A.②B.②⑤C.①③⑤D.③④⑤⑥4.某同学为了探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设计了如下实验:I、取100mL蒸馏水,加入过量的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aII、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0.1mol/L的KI溶液,观察现象III、另准确量取10.00 mL滤液,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交换完成后,流出液用中和滴定法测得n (H+)=3.000×10—5mol ,分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I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碘化铅充分溶解B.步骤I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色沉淀C.此实验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Ksp=1.350×10-8D.若步骤I 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Ksp的测定结果不受影响5.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 ℃时,AgI饱和溶液中c(Ag+)=1.22×10-8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1.30×10-5mol·L-1。
人教版本高中化学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试测试卷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c(OH-)>c(HA)>c(HB)>c(H+)B.c(OH-)>c(A-)>c(B-)>c(H+)C.c(OH-)>c(B-)>c(A-)>c(H+)D.c(OH-)>c(HB)>c(HA)>c(H+)2.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O+H2O H2SO3+OH-①HSO H++SO①向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①右移,溶液中c(HSO)增大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c(Na+)=c(HSO)+c(OH-)+c(SO)C.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c(SO)>c(H+)=c(OH-)3.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25<t1<t2,则a<1×10-14B.t2①时,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所得混合溶液pH=7,溶液呈中性C.25 ①时,某Na2SO4溶液中c(S)=5×10-4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①c(OH-)=1 000①1D.t2①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L与pH=1的稀硫酸V2L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11①9(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4.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将10 mL pH=a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C. pH=10的Ba(OH)2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10.7(已知lg2=0.3) D. 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5.常温下,pH=12的氢氧化钠和pH=4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混合前的醋酸约1%发生电离B.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CH3COO-)C.氢氧化钠和醋酸的浓度不相等D.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6.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 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 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B. 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 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7.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8.下列关于0.10 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B. 25 ①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c(CO)D.温度升高,c(HCO)增大9.40①,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2020届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一轮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试测试卷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已知常温下反应,①NH 3+H+NH(平衡常数为K1),①Ag++Cl-AgCl(平衡常数为K2),①Ag++2NH3Ag(NH3)(平衡常数为K3)。
①、①、①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1>K3>K2,据此所做的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氯化银不溶于氨水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A.图1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B.图2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①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①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B﹥A。
C.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在T1、T2温度下由CO2和H2合成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则CO2和H2合成甲醇是吸热反应。
D.图4表示将1.000 mol/L氨水滴入20.00mL1.000 mol/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3.已知:Fe(OH)3的K sp=2.79×10-39,Al(OH)3的K sp=1.3×10-31。
现将20 mL 0.05 mol/L FeCl3和20 mL 0.05 mol/L AlCl3混合,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0.10 mol/L NaOH溶液,测定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处,Al3+水解程度比Fe3+水解程度大B. bc段主要产生Fe(OH)3沉淀C. de段主要反应:Al3++3OH-===Al(OH)3↓D.向f点所得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沉淀的质量会变大4.常温下,对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①Na2CO3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①NaOH溶液各25 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的pH大小顺序是①>①>①B.分别向其中逐滴滴入相同浓度的盐酸至中性,消耗盐酸最少的是①C.分别稀释相同倍数后,pH变化最大的是①D.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5.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①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 ①①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①>①>①D.V1L①与V2L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6.室温时,将x m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 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2020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高考二轮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试测试卷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现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③③中分别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两溶液pH均增大B. ③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③>③>③>③D. V1L③和V2L③溶液混合后,若pH=7,则V1<V22.在一定条件下Na 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c(Na+)>c(CO32-)>c(OH-)>c(H+)B.升高温度,溶液pH减小C.稀释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D.加入Ba(OH)2固体c(CO32-)增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③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00③时NH4Cl溶液的K WB. 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D. 100③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4.改变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时,c(H2A)=c(HA-)B. lg[K2(H2A)]=-4.2C . pH =2.7时,c (HA -)>c (H 2A)=c (A 2-)D . pH =4.2时,c (HA -)=c (A 2-)=c (H +) 5.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 -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 和CuSO 4,生成CuCl 沉淀从而除去Cl -。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 sp (CuCl)的数量级为10-7B . 除Cl -反应为Cu +Cu 2++2Cl -===2CuClC . 加入Cu 越多,Cu +浓度越高,除Cl -效果越好D . 2Cu +=== Cu 2++Cu 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 越小,则它的溶解度越小B . 任何难溶物在水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大小都可以用K sp 表示C . 溶度积常数K sp 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D . 升高温度,某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它的溶解度是减小的,K sp 也变小7.常温下,稀释0.1 mol·L -1Na 2CO 3溶液,下图中的纵坐标可以表示( )A . C 水解的平衡常数B . 溶液的pHC . 溶液中HC数 D . 溶液中c(C ) 8.常温下1体积p H=2.5的盐酸与1 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碱溶液的p H 等于 ( )A . 9.0B . 9.5C . 1 0.5D . 1 1.09.在pH 为4~5的环境中,Cu 2+、Fe 2+不能生成沉淀,而Fe 3+几乎完全沉淀。
2020高考化学二轮通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试题附答案

2020高考化学二轮通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题附答案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2020成都棠湖中学练习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不是电解质B.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C.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解析液态HCl、固体NaCl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均能导电,因此HCl、NaCl均是电解质,故A项错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因此蔗糖和酒精属于非电解质,故B项正确;NH3、CO2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一水合氨、碳酸电离出的离子,不是NH3、CO2本身电离的离子,因此NH3、CO2属于非电解质,故C项错误;铜、石墨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项错误,故选B项。
答案 B2、把1 L 0.1 mol·L-1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 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c(CH3COOH)变为原来的1 10B.c(H+)变为原来的1 10C.n(CH3COO-)n(CH3COOH)的比值增大D.溶液的导电性增强解析:对于平衡CH3COOH CH3COO-+H+,当加水稀释时,平衡向右移动,c(CH3COOH)小于原来的110,c(H+)大于原来的110,A、B两项均错误;由于平衡正向移动,n(CH3COO-)增大,n(CH3COOH)减小,所以n(CH3COO-)n(CH3COOH)的比值增大,C项正确;由于CH3COO-和H+的浓度均减小,溶液的导电性减弱,D项错误。
3、(2019年甘肃模拟)室温下,在pH=12的强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A.1.0×10-7 mol·L-1B.1.0×10-6 mol·L-1C.1.0×10-2mol·L-1D.1.0×10-12 mol·L-1解析:室温时,K w=1×10-14,则pH=12的某溶液中c(OH-)=1×10-2mol/L,可碱溶液中,根据c(H+)×c(OH-)=1×10-14,则c(H+)=1×10-12 mol/L,又H2O H++OH-,则由水电离的c(OH-)=c(H+)=1×10-12 mol/L,如为水解呈碱性的溶液,则由水电离的c(OH-)=1×10-2 mol/L,故选D。
人教版高中 化学高三基础复习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将100 mL 1 mol·L-1的NaHCO3溶液等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冰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许Ba(OH)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两份溶液中c(CO)的变化分别是( )A.减小、减小B.减小、增大C.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2.常温下,将amLb mol·L-1CH3COOH溶液加入cmLd mol·L-1NaOH溶液中。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ab=cd,则反应后溶液的pH>7B.如果a=c,且反应后溶液的pH<7,则b<dC.如果a=c、b=d,则反应后的溶液中c(CH3COO-)<c(Na+)D.如果反应后溶液的pH=7,则此溶液中c(CH3COO-)=c(Na+)3.已知298 K时,M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B.加入Na2CO3固体,可能生成沉淀C.所加的烧碱溶液的pH=13.0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mol·L-14.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Ksp (SrSO4)随c(SO)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 (SrSO4)最大C. 28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 283 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5.已知下表数据: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B.该溶液中c(SO):[c(Cu2+)+c(Fe2+)+c(Fe3+)]>5:4C.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D.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6.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a =1.8×10-5)和一氯乙酸(乙,Kb=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7.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 MOH溶液,下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c(OH-)>c(HA)>c(HB)>c(H+)B.c(OH-)>c(A-)>c(B-)>c(H+)C.c(OH-)>c(B-)>c(A-)>c(H+)D.c(OH-)>c(HB)>c(HA)>c(H+)2.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O+H2O H2SO3+OH-①HSO H++SO①向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①右移,溶液中c(HSO)增大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c(Na+)=c(HSO)+c(OH-)+c(SO)C.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c(SO)>c(H+)=c(OH-)3.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25<t1<t2,则a<1×10-14B.t2①时,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后,所得混合溶液pH=7,溶液呈中性C.25 ①时,某Na2SO4溶液中c(S)=5×10-4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①c(OH-)=1 000①1D.t2①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L与pH=1的稀硫酸V2L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11①9(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4.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将10 mL pH=a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C. pH=10的Ba(OH)2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10.7(已知lg2=0.3) D. 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5.常温下,pH=12的氢氧化钠和pH=4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混合前的醋酸约1%发生电离B.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CH3COO-)C.氢氧化钠和醋酸的浓度不相等D.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6.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 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 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B. 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 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7.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8.下列关于0.10 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B. 25 ①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c(CO)D.温度升高,c(HCO)增大9.40①,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9.0时,c(NH)>c(HCO)>c(NH2COO-)>c(CO)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c(H+)=2c(CO)+c(HCO)+c(NH2COO-)+c(OH-) C.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10.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2O①H++OH﹣+Q(Q<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 w减小B.将水加热,K w增大,pH减小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mol/L,K w不变11.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12.下列液体均处于25 ①,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 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2倍C.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SD.常温时,0.1 mol·L-1HA溶液的pH>1,0.1 mol·L-1BOH溶液中=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B+)>c(OH-)>c(H+)>c(A-)13.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①苯酚,①苯酚钠,①碳酸,①碳酸钠,①碳酸氢钠。
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①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①14.H2C2O4水溶液中H2C2O4、HC2O和C2O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8所示[已知K sp(CaC2O4)=2.3×1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HC2OB. 0.1 mol·L-1NaHC2O4溶液中:c(C2O)>c(H2C2O4)C. 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C 2O)>c(H2C2O4)>c(HC2O)D.一定温度下,往CaC2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c(C2O)将减小,c(Ca2+)不变15.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①醋酸溶液能导电①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①同温下,0.1 mol·L-1醋酸的pH比0.1 mol·L-1盐酸的pH大①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①常温时,0.1 mol·L-1醋酸钠溶液pH=8.9①质量和形状相同的锌粒在同温下分别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开始时醋酸产生H2速率慢A. 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二、实验题(共3小题)16.工业上用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制备BaCO3的常用方法有高温煅烧还原法、沉淀转化法等。
高温煅烧还原法的工艺流程可简单表示如下:(1)若“煅烧”时产生一种有毒的还原性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煅烧重晶石矿粉时,为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和维持反应所需的高温,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加入过量的焦炭,同时通入空气b.设法将生成的BaS及时移出(3)在第一次过滤后洗涤,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_。
(4)沉淀转化法制备BaCO3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将BaSO4转化为BaCO3:BaSO4(s)+CO(aq)BaCO3(s)+SO(aq)①在实验室将少量BaSO4固体全部转化为BaCO3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高温煅烧还原法相比,沉淀转化法的优点主要有_______。
①已知:K sp(BaCO3)=2.40×10-9,K sp(BaSO4)=1.20×10-10。
现欲用沉淀转化法将BaSO4转化为BaC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17.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其中溶液的pH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1)为了准确绘制右图,在滴定开始时和________,滴液速度可以稍快一点,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大些,当接近________时,滴液速度应该慢一些,尽量每滴一滴就测试一次。
(2)在图中A的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C的pH范围使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点B是________;D区域为________。
(3)用0.1032 mol·L-1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
在上述滴定过程中,若滴定前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滴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4)下列关于上述中和滴定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未知浓度的烧碱溶液B.滴定管和锥形瓶都必须用待盛放液润洗C.滴定中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D.锥形瓶中的待测液可用量筒量取18.为了证明一水合氨(NH3·H2O)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三人分别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0.010 mol·L-1氨水、0.1 mol·L-1NH4Cl溶液、NH4Cl晶体、酚酞试液、pH试纸、蒸馏水。
(1)甲用pH试纸测出0.010 mol·L-1氨水的pH为10,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取出10 mL 0.010 mol·L-1氨水,用pH试纸测其pH=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再用pH试纸测其pH=b,若要确认NH3·H2O是弱电解质,则a,b值应满足什么关系?________(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3)丙取出10 mL 0.010 mol·L-1氨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显粉红色,再加入少量NH4Cl晶体,颜色变________(填“深”或“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