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8直流调速系统

合集下载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能耗分析
能效比
直流电动机的能效比通常较高,可以在较高的效率下运行,减少 能源浪费。
功率因数
直流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较高,可以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网效率。
热效率
直流电动机的热效率也较高,可以在长时间运行下保持稳定的性 能。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抗干扰能力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系统通常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复杂 的工作环境下稳定运行。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
调速范围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范围通常较大,可以在较 宽的转速范围内实现平滑调节,满足不同工 况下的需求。
调速精度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精度较高,可以通过精确的控制 算法实现转速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和产品质量。
动态响应
直流电动机的动态响应较快,可以在短时间 内达到稳定转速,满足动态负载变化的需求 。
输标02入题
调压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枢电压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具有调节方便、平滑性好等优点,但调速过程中能量 损失较大。
01
03
串级调速是通过改变转子回路的电阻来控制电动机的 转速,具有调节方便、能量损失较小等优点,但调节
范围较小且对电机结构有特殊要求。
04
调磁调速是通过改变励磁电流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具有调节方便、能量损失较小等优点,但调节范围较 小。
系统调试
在系统集成完成后,进行全面的 调试,确保各部分工作正常,满 足设计要求。
性能测试
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调 速范围、动态响应、稳态精度等 指标,确保系统性能达标。
优化改进
根据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 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进,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4

交直流调速系统

交直流调速系统

交直流调速系统•引言•交直流调速系统基本原理•交直流调速系统组成与结构目录•交直流调速系统控制策略•交直流调速系统性能分析•交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与实践•交直流调速系统应用与展望引言01CATALOGUE调速系统概述调速系统的定义调速系统是一种能够改变电动机转速的控制系统,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输入电压、频率等参数,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调速系统的分类根据电动机类型不同,调速系统可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大类。

其中,直流调速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广、静差率小等优点,而交流调速系统则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

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发展历程交直流调速系统经历了从模拟控制到数字控制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调速系统主要采用模拟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逐渐取代了模拟控制技术,使得调速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应用领域交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如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纺织等。

在现代化生产线中,交直流调速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交直流调速系统基本原理02CATALOGUE直流电机通过电枢电流和磁通量的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实现电机的旋转运动。

直流电机原理调速方式控制策略直流调速系统通过改变电枢电压、电枢电阻或磁通量来调节电机的转速。

直流调速系统常采用PID 控制、模糊控制等策略,实现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030201交流电机通过定子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与转子电流的相互作用,实现电机的旋转运动。

交流电机原理交流调速系统通过改变定子电压、频率或改变电机结构等方式来调节电机的转速。

调速方式交流调速系统常采用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策略,实现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控制策略交直流混合调速系统原理混合调速原理交直流混合调速系统结合了直流和交流调速系统的优点,通过交直流变换器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和转速的精确控制。

能量转换交直流混合调速系统通过交直流变换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或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以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交直流调速系统之直流调速简介介绍课件

交直流调速系统之直流调速简介介绍课件

机的转速和电流, 机的转速和电流,
实现转速和电流 实现转速和电流
的闭环控制
的闭环控制
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过程
01
输入信号:接收来 自控制器的指令信

02
信号处理:将指令 信号转换为控制信

03
驱动控制:控制直 流电机的转速和转

04
反馈控制:根据直 流电机的运行状态, 调整控制信号,实
现闭环控制
05
直流调速系统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提高调速系统的效 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 成本
挑战:提高直流调速系统 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复 杂工况的适应性
机遇:随着新能源技术的 发展,直流调速系统在电 动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的应用前景广阔
机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 发展,直流调速系统可以 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提 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直流伺服调 速系统:通 过控制直流 伺服电机的 位置和速度 来控制速度
04
直流变频调 速系统:通 过改变直流 变频器的输 出频率来控 制速度
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
整流器:将交 流电转换为直
流电
滤波器:滤除 直流电中的交
流成分
逆变器:将直 流电转换为交
流电
控制器:控制 逆变器的输出 频率和电压, 实现调速控制
电机的转矩
03
电压控制: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来控制
电机的转速
04
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通过速度环和电
流环的协调控制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
0 1
调速范围:指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的最
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间的差值
0 2
调速精度:指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的转

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这可超有趣的呢!咱先得知道啥是直流调速系统。

简单来说呀,就是能让直流电机按照我们想要的速度去转的一套东西。

直流电机就像个听话的小宠物,不过要让它乖乖听话,按照我们的想法调整速度,就得靠这个直流调速系统啦。

直流调速系统里有个很关键的部分,那就是控制器。

这个控制器就像是小电机的大脑,它决定着电机转多快。

想象一下,你要是在指挥一个小机器人跳舞,你就是这个控制器,你让机器人快它就得快,让它慢就得慢。

控制器通过改变电压或者电流来实现对电机速度的控制。

比如说,你想让电机转得快一点,控制器就会把电压或者电流调得大一些。

这就好比你给小宠物多喂点食物,它就更有力气跑快一点啦。

那控制器怎么知道要给多少电压或者电流呢?这里面就涉及到反馈啦。

就像你在扔球给小伙伴的时候,小伙伴会给你个信号告诉你他接到球了没,电机也会给控制器反馈信息。

电机有个测速装置,这个测速装置就像是电机的小嘴巴,它会告诉控制器:“我现在转得多快啦。

”如果电机转得比我们想要的速度慢了,控制器就会加大电压或者电流,就像你在后面推一把小宠物,让它跑快点;要是电机转得太快了,控制器就会减少电压或者电流,就像拉一下小宠物的缰绳,让它慢下来。

再来说说直流调速系统里的功率放大器。

这个功率放大器就像是个大力士。

控制器给的信号可能比较微弱,就像个小瘦子没什么力气。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就是把这个微弱的信号变得强大起来,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驱动直流电机。

它就像是把小瘦子变成了大力士,然后这个大力士就能轻松地推动电机按照我们想要的速度转动啦。

直流调速系统还有个保护装置呢。

这就像是给整个系统穿上了一层铠甲。

因为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说电压突然变得特别高或者电流突然变得特别大。

这时候保护装置就会启动,就像铠甲挡住了敌人的攻击一样,防止电机或者其他部件被损坏。

这就很贴心啦,就像有个小卫士在时刻守护着这个直流调速系统。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首先,将简要介绍直流电机的原理和特点,然后详细讨论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包括PID控制、PWM波控制等技术的应用。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直流电机,调速系统,PID控制,PWM波控制正文:一、直流电机的原理和特点直流电机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在工厂、农业、交通和家庭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直流电机的转速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磁场来控制,具有调速灵活、响应迅速、运转平稳等特点。

二、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实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机电源电压或电流来调节电机转速。

PID控制是一种经典的调速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电机转速的误差、误差变化率和误差积分进行控制,来实现电机的调速。

PWM波控制是一种高效的调速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电源供电时间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机转速。

三、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实验。

实验中采用了基于STM32F103单片机和L298N电机驱动板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和调节精度,能够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转速要求。

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同时也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直流电机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四、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应用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机械加工、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等。

在机械加工中,调速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进行调节,达到更精确的加工效果;在自动控制中,调速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反馈信息进行控制,使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在电力系统中,调速系统可以根据能源的供应情况来调整电机的转速,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五、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1.智能化: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调速系统中,使其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控制策略。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现无静差。

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其输出限幅值决定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
第27页/共134页
2. 电流调节器的作用

在转速外环的调节过程中,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即外环调节器的输出
量)变化。

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

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机允许的最大电流。

当电动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


I
dm不
变,
• 转速波形先是缓慢升速,然后以恒加速上升,产生超调后,到
达给定值n*。
• 起动过程分为电流上升、恒流升速和转速调节三个阶段,
• 转速调节器在此三个阶段中经历了不饱和、饱和以及退饱和三 种情况。
第15页/共134页

第16页/共134页
图3-6 双闭环 直流调速系统 起动过程的转 速和电流波形
(1) 转速调节器不饱和
• 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稳态时,它们的输入偏差电压都是零。
U
* n
Un
n
n0

U
* i
Ui
I d
n
U
* n
n0
I d I dm
(3-1)
第7页/共134页
( 2 ) 转 速调 节器饱 和 • ASR输出达到限幅值时,转速外环呈开环状态,转速的变化对转速环不再产生影响。
第35页/共134页
返回目录
3.3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 必要性: 用经典的动态校正方法设计调节器须同时解决稳、准、快、抗干扰等各方
面相互有矛盾的静、动态性能要求,需要设计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 实践经验,而初学者则不易掌握,于是有必要建立实用的设计方法。

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及应用

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及应用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
直流调速系统主要由直流电动机、电源装置、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
通过控制器对电源装置进行控制,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端电压或电枢电流,从而实 现对电动机转速的调节。控制器根据设定的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偏差,采用相应的 控制算法对电源装置进行调节,使电动机转速趋近于设定值。
02
粒子群优化算法
通过模拟鸟群觅食行为来寻找最优解。这种方法具有并行 计算和简单易实现的优点,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模拟退火算法
模拟固体退火过程来寻找全局最优解。这种方法可以避免 陷入局部最优解,但需要合适的退火计划和较长的计算时 间。
05
系统设计与实现举例
设计要求与性能指标
调速范围
满足设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 调速需求,通常调速范围应达
• 缺点:需要配合适当的滤波电路以减小电流脉动对电机和电源的影响; 高速时电机特性变硬,输出转矩增大,可能导致电机过载。
04
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法
传统控制策略简介
转速负反馈控制
通过测量电机转速,并将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来 控制电机转速。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但动态响应较慢。
电压负反馈控制
将输出电压作为反馈信号,通过调节输出电压来控制电机转速。这 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调速范围有限。
直流电机原理及特性
直流电机基本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子
电刷与换向器
包括主磁极、换向极、机座和端盖等 部分,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和作为电 机的机械支撑。
电刷与换向器一起构成直流电机的电 流换向装置,使电枢绕组中的电流方 向交变,以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
转子
又称电枢,主要由电枢铁心、电枢绕 组、换向器、轴和风扇等组成,是直 流电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进行能量转换的部件。

直流调速系统

直流调速系统

(三)控制装置系统
4.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直流连续速度调节: (1)单环控制线路。 (2)双环控制线路。 5.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常用线路: (1)电压/频率比控制。 (2)转差频率控制。 (3)矢量控制。 (4)直接转矩控制。
直流电气传动的发展概况:
1.最早的直流调速系统采用接点控制,通过开关设备切换直 流电动机电枢或磁场回路电阻实现有极调速 优点:方法简单易行 缺点:不能得到较宽的调速范围和平滑的调速特性 目前已经极少采用 2.1930年以后出现电机放大器控制的旋转交流机组供电给直 流机组(由交流电动机M和直流发电机G构成,简称G-M 系统) 缺点:需要两台与调速电动机容量相当的旋转电机和一些 辅助励磁设备,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投资高、维修工 作量大。
(三)控制装置系统
2.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按工作原理分: (1) 逻辑控制:通过电气控制装置控制电动机起动,停止,正 反转或有级变速,控制信号来自主令电器或可编程序控制器。 (2) 连续速度调节:与机组或电力电子交流装置配合使用,连 续改变电动机转速。这类系统按控制原则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及负荷控制三类。 3.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按控制信号的处理方法分: (1)模拟控制。 (2)数字控制。 (3)模拟/数字混合控制。
直流调速系统
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念 单闭环转速负反馈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 其它反馈形式在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转速负反馈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可逆调速系统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1-1 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直流调速主要的调速方法
1、直流他励电动机供电原理图
Id
图1-1直流他 励电动机供电 原理图
电枢电动势; R为电枢回路总电阻,n 转速,单位 r/min;Φ为励磁磁通;Ke为电动机结构决定的电动 势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调速系统
§8.1 概述
一、他励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Ra U I n= K eΦ K eΦ Ra U = T = n0 Δn 2 K eΦ K e Kt Φ
二、他励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
改变电枢电路外串电阻R 改变电动机电枢供电电压U 改变电枢主磁通Φ
三、直流调速用可控直流电源
1. 旋转变流机组
ud id
ωt
ug
u g1
u g3
u g5
u g1
u g3
u g5
ωt
ud id
ωt
ωt
i T1
90
i T1
ωt
ωt
ωt
3、共阳极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共阳极
u2
uu
uv
uw
id
ω t1 ω t 2 ω t 3
ud Ld Rd
ωt
ud
α
ωt
id
ωt
i T2
ωt
六、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iu
ud
Rd
A P N1 P2 1 VT1 G
N1 P2 N 2
G
P2
VT2
K (a) (b)
K
3、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IA
I G 2 > I G1 > I G IG = 0 IG 2 I G1
IH
U R 0 U RSM U RRM
U DRM U B 0 U A U DSM
4、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DRM (2)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 (3)额定通态平均电流(额定正向平均电流)IT (4)维持电流IH
在同一负载电流下,闭环系统的转速降仅为开环系统转速降的 1/(1+K)倍,从而大大提高了机械特性的硬度,使系统的静差度减 少。
(3)在最大运行转速nnom和低速时的最大允许静差度S不变的情况 下,开环系统的调速范围为: D = nnom S
op
Δnop (1 S )
nnom S nnom S Dcl = = = (1 + K ) Dop 闭环系统调速范围为: Δncl (1 S ) Δnop (1 S ) 1+ K
u2 α = 0 uu
uv
uw
ωt2 ωt4 ωt6 ω t1 ω t 3 ω t 5 ω t 7
u 2L u uvu uwu vwu vuu wuu wvu uv ud
ωt
ωt
i T1
120
u T1
u uvu uwu vwu vuu wuu wvu uv
ωt
ωt
u uvu uw
七、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触发电路
1、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应能提供足够大的触发电流和电压 触发脉冲要有一定的宽度 触发脉冲要与主电路同步 触发脉冲的前沿要陡 不触发时触发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小于0.2V
2、晶闸管常用触发电路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1、脉冲形成电路 2、同步电路 3、移相电路
集成触发电路
微处理器触发电路
§8.3 晶闸管直流调速控制系统
二、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电阻性负载
u2
ωt1 π

ωt
u1
u2 uT ud
id Rd
ug
ωt
ud
1 Ud = 2π
∫α
π
2U 2 sin ωtd (ωt )
α θT
uT
ωt
2U 2 1 + cos α (1 + cos α ) = 0.45U 2 = 2π 2
ωt
2、电感性负载电路
u2
ωt1 π ωt2 2π
可控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为
则转速负反馈的晶闸管——电动机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方程:
* K 0U n R n= I a = n0 f Δn f Ce (1 + K ) Ce (1 + K )
Kp——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α——转速反馈倍数; Ce=KeΦ—— 反电势常数; K0=KpKs——从放大器输入端到可控整流电路输出端的电压放大倍数; K=αKpKs/Ce——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
=
2、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校正 系统特征方程 TmT1Ts 3 Tm (T1 + Ts ) 2 Tm + Ts s + s + s +1 = 0 1+ K 1+ K 1+ K 系统稳定充要条件
系统的静态结构图
Id R
* Un
+ -
Un
Kp
U ct
Ks
Ud 0
+

E
1 Ce
n
Un
α
3、开环调速系统与闭环调速系统的比较
* K p K sU n
开环系统有
n=
Ce
RI d = n0 op Δnop Ce
闭环系统有
n=
* K p K sU n
Ce (1 + K )
RI d = n0 cl Δncl Ce (1 + K )
(1)在给定电压一定时,有
n ocl
* n K 0U n = = 0 op C e (1 + K ) 1 + K
闭环系统所需的给定电压要比开环系统高(1+K)倍,有利于减小 给定误差对转速的影响。但是,若突然失去转速负反馈,就可能造 成严重事故。 (2)在相同负载条件下,则
Δncl = Δnop R Ia = Ce (1 + K ) 1+ K
1)有静差,系统是利用偏差来进行控制的 2)转速n(被调量)紧随给定量Un*的变化而变化 3)对包围在转速反馈环内的各种干扰都有很强的抑制 作用 4)系统对给定量Un*和检测元件的干扰没有抑制能力
二、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
1、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直流电机U d 0 ຫໍສະໝຸດ s)I dL ( s )
闭环系统的调速范围是开环系统的(1+K)倍。 提高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K是减小静态转速降落、扩大调速范围的有 效措施。但是放大倍数也不能过分增大,否则系统容易产生不稳定 现象。
4、闭环调速系统的特性变硬的机理
U d 04 U d 03 U d 02 U d 01
I d1
Id 2
Id 3
Id 4
5、系统基本特性
n
(或 ) b ±5% ±2% C
C∞1
VCmax
C∞ 2
N
0
tv
t
(1) 动态降落Δ Cmax% 系统稳定运行时,突加一定数值的 阶跃扰动(例如额定负载扰动)后所引起的输出量最大降 落,用原稳态值C∞l的百分数表示。 (2)恢复时间tv 从阶跃扰动作用开始,到输出量恢复到与 新稳态值C∞2之差进入某基准量Cb的±5%(或±2%)范围 之内所需的时间,定义为恢复时间tv 。其中Cb称为抗扰 指标中输出量的基准值,视具体情况选定。
t
U ct 2
0 t
t1 t2 t3
t4
U do ( s ) Ks Ts s = Kse ≈ U ct ( s ) Ts s + 1
单闭环调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和传递函数
I dL ( s )
R (T1s + 1)
U d 0 (s)
U n ( s)
U ct ( s )
KP
Ks T1s + 1
U d 0 (s)
一、具有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 二、无静差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 三、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闭环系统的结构框图
一、具有转速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
1、系统组成
2、系统的静特性
* U d = K sU ct = K s K p (U n α n) 对于电动机电枢回路,则有 U d = K e Φn + I a R = Ce n + I a R
Cmax C∞ σ= × 100% C∞
(3)调节时间ts 在阶跃响应过程中,输出衰减到与稳态值 之差进入±5%或±2% 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所需的最小时 间,称为调节时间,又称为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用 来衡量系统整个调节过程的快慢,ts小,表示系统的快速 性好。
抗扰性能指标
(1)动态降落 ΔCmax% (2)恢复时间tv
nnom S D= Δnnom (1 S )
2、动态指标
跟随性能指标 当给定信号的变化方式不同时,输出响应也不同。 (1)上升时间tr (2)超调量σ (3)调节时间ts C∞
n
Cmax
(或 ) ∞ ±5% ±2% C
Cmax C∞
0
tr
ts
t
(1)上升时间tr 在阶跃响应过程中,输出量从零起第一次 上升到稳定值C∞所需时间,它反映动态响应的快速性。 (2)超调量σ 在阶跃响应过程中,输出量超出稳态值的 最大偏差与稳态值之比的百分值。
§8.2 晶闸管可控直流电源
晶闸管及电力电子技术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一、晶闸管及电力电子技术
电 力 电 子 技 术
电力电子器件
电力电子电路
二极管 晶闸管(SCR)
电 力 电 子 器 件
可关断晶体管(GTO) 功率晶体管GTR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智能功率模块(IPM) ……..
ωt ωt
i2
ωt
2、电感性负载电路
ud ud uT 1
ωt
i2 u1 u2 ud
id
Ld Rd
α
iT 1 Id Id
α
ωt
ωt
Id
iT 2
iD 4 iD 3 i2
ωt
Id Id 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