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课件)免疫学实验二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实验: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医学免疫学实验: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第二次实验2: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一、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二、实验原理吞噬细胞具有对异物(细菌、绵羊红细胞、鸡红细胞等)吞噬和消化的功能,在机体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鼠腹腔内注射硫代乙醇酸钠,可刺激巨噬细胞的聚集。

四日后小鼠腹腔内注入羊红细胞悬液,一小时后解剖收集腹腔吞噬细胞,染色、镜检可观察对羊红细胞的吞噬现象。

通过计算吞噬百分比或吞噬指数可测定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一、实验材料1. ICR 品系小鼠(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PBS 缓冲液3. 3%硫代乙醇酸钠4.羊红细胞(1%悬液,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5. 解剖器材、注射器、尖吸管、橡皮吸头、小试管及载玻片6. 瑞氏染液、甲醇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用无菌注射器吸取3%硫代乙醇酸钠3ml,注射于小鼠腹腔内。

2. 四日后,注射羊红细胞(1%悬液)1ml 于小鼠腹腔内。

3. 注射1 小时后,将小鼠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解剖暴露腹腔,于腹腔靠上部位,用镊子轻轻夹起腹膜,将腹膜剪一小口,用尖吸管注入5ml 预温的PBS,同时用手反复揉搓腹腔约1—2 分钟,以便尽可能多地冲洗出小鼠腹腔的吞噬细胞。

4. 用尖吸管吸取腹腔液,置一洁净试管内。

5. 用尖吸管将腹腔液吹打均匀(尽量避免产生气泡),吸取一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

6. 观察结果,也可以将腹腔液涂片,平放于湿盘内,37℃,孵育30 分钟。

取出涂片,用预温的PBS 冲洗3 次,然后用甲醇固定1 分钟,以瑞氏染液1 份加pH6.4 的PBS 2 份混匀后,滴于涂片上染色5-10 分钟,以蒸馏水冲洗(切勿先将染液倾去)后,待干,镜检。

五、实验结果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羊红细胞的吞噬现象,计算吞噬百分比,即每100 个吞噬细胞中吞噬有羊红细胞的细胞数。

也可用吞噬指数表示,即将100 个吞噬细胞中所吞噬羊红细胞的总数除以100。

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一般是平行的。

医学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并不能产生凝集反应,怎样才能用肉眼就能观察到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结合呢?
实验原理
间接凝集示意图:
间接凝集抑制示意图:
妊娠免疫诊断试验
孕妇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明显增高。(HCG是可溶 性抗原 ) 反之,非孕妇尿中HCG含量甚微,不足以消耗掉抗HCG抗体。
医学免疫学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
免疫学教研室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沉淀反应
实验目的
掌握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沉淀反应的操作及结果的正确观察、判断. 熟悉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沉淀反应的原理. 了解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沉淀反应的用途.
间接凝集抑制实验
分类及概念
血清学反应: 在血清中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反应: 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环境中,颗粒性抗原和相应抗体反应能够产生肉眼可见的凝块。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参与反应的抗原必须是体积较大的颗粒性抗原,比如说细菌、红细胞等,都属于颗粒性抗原的范畴。 第二: 必须是相应的抗原抗体才能发生凝集反应 第三: 必须有电解质的参与 第四: 凝集块是一种肉眼能够见到的细小均匀块状物质。
试验材料
1、标本:非孕妇、待检尿 2、试剂:兔抗人HCG血清、HCG致敏的乳胶颗粒 3、器材:载玻片、滴管、玻棒
实验方法
加尿液标本 加兔抗人HCG免疫血清 加HCG致敏的乳胶颗粒 观察结果
待检尿
非孕妇尿
混匀静置2分钟
混匀静置2分钟
实验结果
火箭免疫电泳
单向扩散+电泳:将单向扩散与电泳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的浓度成正比。
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
蛋白质抗原在碱性环境中,其羧基发生电离而带负电荷,在电泳时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抗体分子在电场中从正极向负极移动。

免疫学实验设计PPT课件

免疫学实验设计PPT课件
饲料与饮水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清洁饮水,保证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动物观察
定期观察动物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03
免疫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抗原制备与纯化
抗原制备
抗原的制备是免疫学实验的重要步骤,包括提取、纯化和修 饰等过程。
抗原纯化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去除抗原中的杂质,提高抗原 的纯度和免疫原性。
免疫接种与免疫途径
免疫接种方式
包括注射、口服、鼻内等不同接种方式,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可以提高免疫效 果。
免疫接种剂量
免疫接种剂量对免疫效果有重要影响,剂量不足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 而剂量过大则可能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免疫检测方法与试剂
01
02
03
抗体检测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等 技术检测抗体。
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随机分组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 各组间动物数量和特征相似。
根据体重分组
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进行分组,确保各组间动物体重 相似。
根据性别分组
根据实验动物的性别进行分组,以排除性别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
建立与人类自身免疫性 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 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过程。
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细 胞因子和抗体等指标, 了解免疫反应的特点和 变化规律。
对动物模型进行治疗试 验,评估不同药物对疾 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发病机制,为开发新的 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案例四:移植免疫的实验设计
抗原检测

免疫学课件

免疫学课件
造血干细胞
髓样祖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间质性树 突状细胞
髓样树突状 细胞
淋巴样祖细胞
淋巴样树 突状细胞
Properties
express high levels of both class II MHC molecules
more potent (有效的)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than macrophages and B cells
[ˈæ lərdʒis]
Monocytes (单核细胞)
Monocytes
Monocytes
Properties
circulate in the bloodstream for about 8h
then migrate into the tissues and differentiate into macrophages or
need to be activated before they can function as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Mast cells (肥大细胞)
are formed in the bone marrow by hematopoiesis (造血作用)
are released into the blood be found in various tissues, including
结晶状的颗粒
Eosinophils
Properties
bilobed nucleus(双叶核,眼镜核) granulated cytoplasm that stains with the
acid dye eosin red(曙红) can migrate from the blood into the tissue

医学免疫学实验二 对流免疫电泳

医学免疫学实验二 对流免疫电泳
➢ 火箭免疫电泳(roket immunoelectrophoresis, RIE):即单扩+电泳。比较快,但影响因素多。
➢ 免疫电泳(immunoelectrophoresis,IEP):即电 泳后进行双相琼脂扩散实验
➢ 免疫固定电泳(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即区带电泳+沉淀反应
实验二
对流免疫电泳
实验目的
➢ 掌握对流免疫电泳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 巩固电泳槽、电泳仪的使用方法 ➢ 提高对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理解
实验原理
抗原(antigen,Ag): 能诱导(活化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
应答,并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 异性结合(体内或体外)的物质。 抗体(antibody,Ab):
➢ 主要用于检测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各种 补体成分的含量,敏感性很高。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 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对应的孔中 ,二者会向四周扩散,在二者比例合适处 形成白色沉淀线。
免疫电泳技术 Immunoelectrophoresistechnique
➢ 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 immunoelectrophoresis ,CIEP):即双扩+电泳,具有快、高敏感等优点, 但分辨力低。
琼脂凝胶
pH 8.6
0.05M 巴比妥缓冲液:
巴比妥
1.84g
巴比妥钠 10.3g
加蒸馏水至1000ml
调pH至8.6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易变性,在偏碱溶液中比较 稳定,所以蛋白质电泳大多用pH8.2~8.8的巴比 妥或硼酸缓冲液,在这种pH中,血清蛋白由于等 电点的原因一般都带负电荷。
在凝胶电泳中,首先应用的是琼脂电泳,具有下列优点: ➢ 琼脂含98-99%液体,近似自由电泳,但是样品的扩散度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实验目的
掌握医学免疫学实验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培养学生对医学免疫 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
了解免疫学在医学中 的应用和价值。
实验背景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医学领
实验结果一
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中IgG 的浓度,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
间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二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T细胞亚 群的比例,发现实验组中CD4+ 和CD8+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有
所不同。
实验结果三
通过斑点试验检测了细胞因子IL2的产生,发现实验组细胞培养 上清中的IL-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
文献
作者4,文章标题4,发表年份4,刊物名称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流式细胞术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检测细胞表面 或内部的抗原。
实验步骤
样本准备
采集实验动物或组织样 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
固定。
免疫染色
按照实验方法要求,进 行抗体标记和抗原抗体
反应。
结果观察
通过显微镜或相关仪器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数
据。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 分析,得出结论。
0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免疫 学人才,提升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国际 地位。
关注免疫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中的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
05
参考文献
文献
作者1,文章标题1,发表年份1,刊物名称1。

(免疫学教学课件)2抗原Ag

(免疫学教学课件)2抗原Ag

(三)丝裂原(mitogen)
1、概念: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2、特点: (1)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2)刺激静止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并
发生有丝分裂; (3)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T有丝分裂原:PHA(植物血凝素), ConA(刀豆蛋白A) ;
B有丝分裂原:SPA(葡萄球菌蛋白A);
抗体
(五)共同抗原表位和交叉反应
(common epitope and cross-reaction)
1、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2、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 不同的抗原的反应。
四、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方面
1、化学性质:蛋白质、多糖 2、分子量:>10kD,大>小。 3、结构:复杂>简单;苯环>直链。 4、分子构象;空间构象影响抗原性 5、易接近性:被抗原受体接近的程度。 6、物理状态:聚合>单体;颗粒性>可溶性。
2、胸腺非依赖抗原--TI Ag
(thymus-independent antigen TI Antigen )
不依赖Th细胞辅助即诱导体液 免疫应答。
TI-1 和 TI-2 抗 原
TI-1:含有B细胞丝裂原和重复B细胞表位,成熟或未成熟B 细胞均可发生应答,如LPS
TI-2:仅有高度重复的B细胞表位,造成BCR交联,仅能活 化成熟的B细胞;如荚膜多糖聚合缏毛素。
七、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一)超抗原; (二)佐剂; (三)丝裂原
(一)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 )
1、概念:
某些抗原性物质。其抗原作用不受MHC限制,无抗 原特异性,只要及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淋巴细胞 (2-20%),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Day 3
Day 5
Day 7
三.免疫学科逐渐形成(20世纪中叶至今):
㈠ 对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逐步完善 免疫系统分为:
天然免疫系统(natural immune system), 又称固有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或 非特异性免疫系统(non-specific immune System)
一.根据抗原性质:完全抗原、半抗原 二.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
胞辅助: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dependent antigen, TD-Ag):如:多数蛋白质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 antigen, TI- Ag):如:细菌脂多糖,聚合鞭 毛素
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 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性质。
(2)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 指抗原分子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
疫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性质。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如:蛋
寡糖重复单位。
G+ 菌细胞壁结构
磷壁酸 肽聚糖 磷脂(细胞膜)
G- 菌细胞壁结构
脂多糖(LPS)
磷脂(外膜) 脂蛋白 肽聚糖
磷脂(内膜,细 胞膜)
脂 多 糖 的 结 构
脂类A
特异性多糖 (O抗原)
核心多糖 聚二糖
脂肪酸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细胞浆外侧 构成成分:脂类、蛋白质和多糖
细胞浆(细胞质): 内含有质粒、核糖 体、胞浆颗粒。

四.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 antigen,又称 Forssman抗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抗原抗体结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 是特异性结合阶段,二是可见反应阶段。
1、抗原、抗体的浓度、比例
2、反应时间
3、电解质酸碱度 中性或弱碱性
4、温度 5、酸碱度
37℃ pH 6-8
正常人体内环境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 抗原抗体的检测 (一)检测原理
抗原与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外界条件 影响下出现肉眼可见或借助仪器可检测的各种现象,如 凝集或沉淀。借此可用已知抗体(或抗原)检测未知抗 原(或抗体),因所采用的抗体常存在于血清中,故称 为血清学反应。
1、凝集反应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 合后形成凝集团块,此类反应称为凝集反应。
(1)直接凝集
红细胞
+ 抗红细胞抗 体(IgM)
用于:ABO血型测定 细菌鉴定
凝集
(2)间接凝集
常 用用于载:体钩:端绵螺羊旋+ 红 体细 病胞 、、 血聚 吸苯 虫乙 病烯、乳类胶风等湿。关节
激素炎抗的体辅助诊激断素。分子
原,利用标记技术的高度敏感性进行抗原抗体
检测。
可见
胶体金
Ag Ag Ag AgAg
Ag Ag
Ag
Ag
Ag Ag
优点:灵敏度高、快速、可定性、定量、定位。
分类: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标记技 术可分为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放射 免疫技术、胶体金和化学发光技术。
(1)免疫荧光技术
常用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和藻红蛋白(PE)。
敏感性(每升) <1~2mg <1mg <0.5mg <0.1mg <5~10mg 1μg 1μg 0.1μg 0.1μg <1pg <1ng <1pg
实验操作1:双抗夹心法检测特定抗原
• 检测抗原最常用ELISA, • 适用于检测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抗原。
• 原理:
1、利用连接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和酶标抗体分别与样 品中被检测抗原分子上两个抗原决定簇结合,形成固 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免疫复合物。 2、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测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3、测定复合物中的酶作用于加入的底物后生成的有色 物的量(OD值),即可确定待测抗原含量。
不凝集
激素包被的 乳胶颗粒
+ 激素抗体
凝集
(3)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 +
激素分子
用于:早孕的检测
不凝集
2、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出 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现象,称为沉淀反应。
该反应多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作为介质进行琼脂扩散 或免疫扩散,即可溶性抗原 与抗体在凝胶中扩散,在比 例合适处相遇形成可见的白 色沉淀现象。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概述
抗原抗体反应概念
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称为抗原 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是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 子超变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分子表面 的特异的可逆的弱结合力。这些弱结合力只 能在极短距离内才能发生效应。
(1)单向免疫扩散
(2)双向免疫扩散
(3)免疫电泳
(4)免疫比浊
(1)单向免疫扩散
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清 待测血清(Ag)
Ab
(对数)浓 度
c’
d’
d’ 直径
火箭电泳
(2)双向免疫扩散
Ag
Ab
将抗原与抗体分别
加入琼脂凝胶的小孔中, 抗原抗体会自由地向四 周扩散,在它们相遇的 位置形成一条沉淀线。 是一种定性检测法。
直接法
间接法
冲洗
冲洗1
冲洗2
Ag Ag Ag Ag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AgAg
Ag Ag
Ag
Ag
Ag Ag
可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观察荧光。
(2)免疫酶技术
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催化底物的高效 性相结合,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的显色反应判定结果。 常用方法:酶标免疫组化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双抗夹心法 (sandwich ELISA)
实验材料:
1、固相载体在ELISA测定过程中作为吸附剂和容器。 • ELISA板的特点是可以同时进行大量标本的检测,
并可在特制的比色计上迅速读出结果。
2、酶结合物:酶与抗体或抗原联结的产物
具有酶促反应,显示出生物放大作用。
常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和碱性磷酸 酶(alkaline phosohatase, AP)。
Ag1
Ag1
Ab1
Ag1
Ag2
Ab1、2
Ag1
Ag1、2
Ab1、2
(3)免疫电泳
待测Ag
+
Ag1
Ag2 Ag3
-
Ab槽
(4)免疫比浊
Ag’
已知Ag
根据不同量抗原抗体 反应所形成的浊度不同判 断样品中未知抗原的含量。
3 、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是用荧光素、酶、放射性
核素、胶体金或化学发光物质等标记抗体或抗
常用标记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邻苯二胺
HRP 催化
显黄色EAg NhomakorabeaOPD
E
HRP
Ab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将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上进行,通过洗涤除去 游离成分.目前是应用最广的免疫酶技术。
双抗体夹心法
间接法
E
E
冲洗
待测为抗原
待测为抗体
(3)放射免疫技术(RIA)
定义: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 免疫检测的方法。
Ag Ag
Ag Ag
Ag
Ag Ag
Ag
(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实际意义
• 评价机体免疫功能状况 • 相关疾病诊断 • 了解相关疾病发病机制 • 相关药物及激素浓度监测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
根据抗原的性质、出现结果的现象、参与反应的成 分的不同,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等。
常用标记物:125I和131I
特点:灵敏度高(pg),故用于测量微量 物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孕酮 等激素、吗啡、地高辛、IgE等。
但放射性核素有一定危害性,使得放射 性免疫激素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免疫学测定方法敏感性比较
测定方法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火箭电泳 对流电泳 免疫电泳 凝集试验 被动血凝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定量免疫荧光分析
医学免疫学 实验二
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学标记技术
生物病原及免疫学系 2015年9月
主要内容
讨论: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概述 概念、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示教: 单向琼脂扩散干板、双向琼脂扩散干板、 火箭电泳干板、对流免疫电泳干板
操作:
夹心ELISA检测特定抗原 胶体金试纸检测HCG 细菌的凝集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