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第11章 胶体与表面化学

合集下载

物化第十一章ppt课件

物化第十一章ppt课件

时,分析另一种离子对带异号电荷胶粒的聚沉能
力越强,则该电解质对带该电荷的胶粒的聚沉能
力越低;MgCl2、MgSO4对带负电的胶粒聚沉能力比较
上 下 回 返
11.11. AgNO3过量 ※溶液中的产物: AgCl溶胶+ AgNO3 稀溶液; ※稳定剂的确定: 应为AgNO3 ※固表吸附离子: 应为Ag +
3.沉降平衡:对于溶胶系统,在扩散和沉降两

种相反作用相近时会形成分散相粒子
受力平衡,从而形成粒子密度在高度
分布上呈现浓度梯度(下高上低)。
上 下 回 返
11.4 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
一、光效应分析
1.入射光频率=分子固有频率:光吸收; 2.入射光与分子无任何作用:光透过; 3 .入射光λ<分散相分子直径d:光反射; 4.入射光λ>分散相分子直径d:光散射。
(1)分析: ※溶液中的产物: KI稀溶液过量,反应完全后
得到(AgI溶胶+ KI稀溶液);
※稳定剂的确定: 应为KI
※固表吸附离子: 应为I-+
※扩散层反离子: 应为K+
(2)解题:
[(Ag胶I)m核nI-
·(n-x)K+]
胶粒
x-
xK+
胶团
上 下 回 返
例3.写出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FeCl3为稳定剂)
※聚沉值:使溶胶发生明显聚沉所需电解质的cmin ; ※聚沉能力:聚沉值的倒数;聚沉值越小,该电解
质聚沉能力越大。
上 下 回 返
3 判断聚沉能力的原则
※ 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起聚沉作用;
※ 聚沉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一般可近似 表示为价数6次方之比---舒尔策-哈迪价数规则;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
汇报人: 202X-01-02
contents
目录
• 表面化学基础 • 胶体化学基础 • 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的应用 •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未来发展
01
表面化学基础
表面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表面化学是研究物质表面现象的 科学,主要研究气体、液体和固 体表面上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 互作用。
表面活性剂
01
02
03
定义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够显 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 质,通常由亲水基团和疏 水基团组成。
分类
表面活性剂可以分为离子 型和非离子型两类,离子 型又可以分为阳离子型和 阴离子型。
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清洁、化妆 品、农药、纺织等领域都 有广泛应用。
02
胶体化学基础
胶体的定义和分类
胶体的定义
03
石油工业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中用于提高采油效率和原油的流动性,同时还可
以用于油水分离和油品净化。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
表面活性剂和胶体物质可用于污 水处理,通过吸附、絮凝等方法 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
空气净化
利用表面活性剂和胶体物质可以吸 附和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 体等污染物,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 。
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将与新技术相结合,如纳米技术、 生物技术等,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生物学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研究,探讨生物膜、细 胞、蛋白质等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生物医学领 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环境科学
土壤修复
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在土壤修复中 也有应用,如利用表面活性剂和胶 体物质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 污染物。

胶体与固体表面化学绪论

胶体与固体表面化学绪论

绪论一、概述胶体化学是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简称,是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或者说是一个专业方向。

既涉及物理,又覆盖着化学,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

注:物理化学的五个专业方向—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量子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前四者理论性很强,后者则理论与应用并重。

胶体化学:它强调理论,但并不排斥应用,应用与理论的紧密结合、浑然一体是这门课最鲜明的特点。

应用领域:生物、纳米材料、石油开发、陶瓷、造纸、涂料、催化、医药、食品、海洋产业、粘合剂等。

但是,许多人在碰到胶体与界面化学问题时,由于缺乏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而变得束手无策,从而限制了发展。

胶体化学涉及的理论面:1、运动理论2、光学理论3、电学理论4、稳定理论5、流变理论6、界面理论二、胶体概念1、分散体系自然界没有绝对纯的物质,所谓纯都是相对的。

从广义上讲,整个地球都是由各种分散体系构成的。

分散体系:所谓分散体系,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以一定的分散度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

分散相:以分散状态存在的不连续相称为分散相。

分散介质:连续相则称为分散介质。

2、胶体按分散相粒径大小:粗分散体系:颗粒某一线度>1000nm(10-6m,)胶体:颗粒某一线度1~1000nm(10~10m)真溶液:分散相称分子状态,粒径一般<1nm(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分类法)三、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胶体分散体系和粗分散体系性质的一门科学。

1、分子胶体一般指高分子聚合物(高聚物)的溶液,也叫亲液胶体。

如:PAM、高分子在溶液中以无规线团状态存在,线团尺寸再胶体尺度范围内。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面(均相)高聚物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溶解分散,熵增大,自由焓减小。

(热力学稳定)2、缔合胶体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高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许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会在溶液中聚集成一定形状的胶束(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

如果在这些胶束中溶进一些特定性质的物质,则形成所谓的微乳液或液晶。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物理化学是一门探讨物质性质变化及相关规律的学科。

与之相关的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则是物理化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分支。

本文将从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它们的基本概念、相关应用和研究意义。

一、表面现象观察一个物体,我们会发现它的表面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

因此,表面现象是物质研究中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现象。

表面现象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介质相接触时,有特殊性质的现象出现。

在物理化学中,表面现象主要包括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和润湿现象。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处由于分子间作用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在容器中形成凸面或水滴状,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液体与固体相接触时,液体能否在固体表面上均匀分布并附着称为润湿现象。

表面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水平稳定的大船只是因为水面的表面张力;高楼大厦的毛细管水系统则利用了毛细现象;润滑油、乳液、涂料等都运用了润湿性质。

二、胶体化学胶体化学是涉及无色透明的小粒子(胶体)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胶体是介于小分子和宏观物体之间的一种存在形式,其中粒子的平均大小在1至1000纳米之间。

胶体物理包括多种胶体类型,例如溶胶、凝胶和气溶胶等。

胶体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制备胶体,以及在胶体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殊性质。

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法、凝胶法和胶体化合物分解法等。

在胶体中存在的各种特殊现象包括布朗运动、泡沫现象和重力分选等。

胶体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涂料、油墨、胶水、陶瓷、橡胶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些基础物质,例如蛋白质、肌肉等,都是以胶体形式存在的。

三、物理化学中的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的关联表面现象与胶体化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液态物质中,固液接触面所呈现的动态变化与胶体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

例如,胶体粒子表面的物理化学特征决定了胶体粒子的成长和聚集行为。

此外,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之间也有着一些实际应用。

第十一章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2解析讲课教案

第十一章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2解析讲课教案
例:不挥发酸(碱)含多个OH基的有机化合物。
2) B线: c↑,σ↓,正吸附
例:大部分低脂肪酸、醇、 醛等极性有机物,σ比水小。
3) C线:c↑,σ↓↓,到一定
浓度后,σ几乎不再变化,正 吸附。
/Nm-1
A
H2O
B C
工科大学化学
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溶质称为表 面活性剂。
3.特劳贝规则(图11-35) 对于同系物,同一种溶质在低浓度时,表
△G铺展 = σlg + σls+ σgs
当△G铺展 < 0,有 σgs > σlg + σls,表 示液体在固体上的铺展是自动过程,
并且是润湿的最好形式。
液体 固体
工科大学化学
内聚功(work of cohesion) 液

等温、等压条件下,
分开单位面积液柱所作的
可逆功称为内聚功,是液
体本身结合牢固程度的一
2)当△G沾湿=0,即当σsg= σsl - σlg , 刚好开始润湿,即发生最小润湿;
(a)沾湿
3)当△G沾湿<0,即当σsg> σsl - σlg, 可以润湿。
工科大学化学
在等温等压下,若发生上述的逆过程—将固/液界面分开
而还原成固/气和液/气界面所需的可逆功,称为粘附功(work
of adhesion),它与对应的润湿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为:
面张力的降低效应和浓度成正比;不同的酸在 相同的浓度时,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效应随着 碳氢链的增长而增加,每增加一个“—CH2 —”, 其表面张力降低效应平均可增加3.2倍。
工科大学化学
4. 溶液表面吸附的Gibbs吸附等温式
二元溶液 溶剂量:n1(本体相) ,n1s(表面相) 溶质量:n2 (本体相),n2s(表面相)

胶体表面与化学PPT课件

胶体表面与化学PPT课件

动态润湿法
通过测量液体在固体表面的动态接触线移动 速度,评估表面的润湿性。
05
CATALOGUE
胶体表面化学未来展望
新材料开发
高性能材料
利用胶体表面化学技术,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如高强度 、高韧性、耐高温、耐腐蚀等。
功能材料
探索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光电转换、传感、催化等,以满足不 同领域的需求。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鉴别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表面活性剂浓度测定
表面活性剂界面行为研究
利用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测定表面 活性剂浓度。
利用显微镜、光谱等技术手段研究表面活 性剂在界面上的行为。
表面吸附研究方法
等温吸附法
在恒温条件下,研究物质在表面的吸附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吸附动力学法
研究物质在表面的吸附速率和吸附机理。
03
CATALOGUE
胶体表面化学应用
石油工业
石油开采
利用胶体表面化学原理, 通过改变钻井液的流变性 、稳定性等性质,提高石 油开采效率。
油气分离
利用胶体表面化学原理, 通过改变油水乳液的稳定 性、界面张力等性质,实 现油气高效分离。
石油运输
利用胶体表面化学原理, 通过改变油品的流变性、 粘度等性质,提高石油运 输效率。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测定表面吸附物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法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观察表面吸附物的形貌和分布。
表面润湿性研究方法
接触角法
通过测量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小,评 估表面的润湿性。
滑移长度法
测量液体在固体表面滑动时的滑移长度,评 估表面的润湿性。
滴液法

清华 朱文涛 物理化学 完整版11 表面化学与胶体的基本知识

清华 朱文涛 物理化学 完整版11 表面化学与胶体的基本知识
1
§11-1 基本概念
一、表面功 (Surface work) 1. 表面分子的特殊性 受力情况特殊: 内部分子:合力为0
g
表面
l
热运动不需要做功
表面分子:不对称力场(不均匀力场)
能量特殊:分子倾向于钻入液体内部
将一个内部分子移动到表面上,环境要克服不
对称力场而作功。 (表面分子) > (内部分子)
G~关系:
dG
d

lg sin

0
即单调关系: G↑ ↑, G↓↓
< 90o 称润湿 > 90o 称不润湿 = 0o 称完全润湿
30
二、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 (Spread of liquid on solid surface)
铺展的定义:
不铺展
G A
总结:
(1) 亚稳相的产生是相变过程中的滞 后现象,是一种相变惰性。
(2) 共性:产生新相(即增加新的相界
面),需要界面能A。
25
以上所讨论的诸现象是一类表面现 象,即由表面张力引起的Curved surface phenomena。以下几节主要讨 论具有巨大表面系统的热力学不稳
定性,这类系统将自动降低 A

所以 与T,p,组成有关。
A T , p,nB ,nC ,
对一指定的液体, =f(T,p)
(1) T 对 的影响:T↑,l-g差异↓, ↓
(2) p对 的影响:
dG SdT Vdp BdnB dA



p
T , A,nB ,nC ,
3
二、表面能 (Surface energy) 1. 表面能:

物理化学十一、十二章问答题(界面现象和胶体)

物理化学十一、十二章问答题(界面现象和胶体)

物理化学十一、十二章问答题(界面现象和胶体)第十一章界面现象1.表面能、表面自由能、比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是否是一个概念?相同否?答:总的说来四者都是描述表面的过剩能量,但概念上有区别,表面能为物质表面较其内部多余的能量;若在T,p恒定时,这部分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若在T,p恒定时,单位表面的自由能,便称为比表面自由能,其单位为J·m-2,因J =N·m,故J·m-2也可化为N·m-1,这样表面自由能又转变为另一概念,成为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相表面上沿着相表面的切面方向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虽然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的数值相同,也可混用,但概念有差别,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

2.若在容器内只是油与水在一起,虽然用力振荡,但静止后仍自动分层,这是为什么?答:油与水是互不相溶的,当二者剧烈振荡时,可以相互分散成小液滴,这样一来,表面能增大,这时又没有能降低表面能的第三种物质存在,因此这时为不稳定体系,体系有自动降低能量的倾向,分层后,体系能量降低,因此会自动分层。

3.铅酸蓄电池的两个电极,一个是活性铅电极,另一个是活性氧化铅电极,你是怎样理解这理解这“活性”两字?答:这里活性是指铅或氧化铅处于多孔性,即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高比表面自由能,处于化学活性状态。

这是在制备电极时经过特殊活化工序而形成的高分散状态,根据热力学理论及表面性质,若铅蓄电池长期使用或者长期放置而未能及时充电,电极的高分散状态会逐渐减低,这种活性也就消失。

4.在化工生产中,固体原料的焙烧,目前很多采用沸腾焙烧,依表面现象来分析有哪些优点?答:沸腾焙烧是将固体原料碎成小颗粒,通入预热的空气或其它气体,使炉内固体颗粒在气体中悬浮,状如沸腾,这样就增大了固气间的接触界面,增强了传质与传热,使体系处于较高的化学活性状态。

5. 在滴管内的液体为什么必须给橡胶乳头加压时液体才能滴出,并呈球形?答:因在滴管下端的液面呈凹形,即液面的附加力是向上的,液体不易从滴管滴出,因此若要使液滴从管端滴下,必须在橡胶乳头加以压力,使这压力大于附加压力,此压力通过液柱而传至管下端液面而超过凹形表面的附加压力,使凹形表面变成凸形表面,最终使液滴滴下,刚滴下的一瞬间,液滴不成球形,上端呈尖形,这时液面各部位的曲率半径都不一样,不同部位的曲面上所产生附加压力也不同,这种不平衡的压力便迫使液滴自动调整成球形,降低能量使液滴具有最小的表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室温时小水滴,r =1mm时, p≈200Pa (1.5mmHg) r =10-5mm时, p≈145p ∴ 当颗粒半径可用mm描述时,可忽略p;当颗粒 半径小至不可用mm描述时(超细粉,纳米材料), 由于p值巨大,会使液、固体许多性质发生巨变, 与正常液、固体不同。
§11-3 Young-Laplace方程的应用
若等温下将固体变成纳 米颗粒,则
l s p可忽略 Tmo
(s, r) > (l)
∴ s将熔化。表明Tmo不是纳 米颗粒的熔点, Tm < Tmo ,表明小颗粒更易熔化。
(s) = (l)
定量计算: 自学
四、亚稳相平衡 (Metastable phase equilibrium)
亚稳相: 过饱和蒸汽 过热液体 (A) (B) (C)
sln xBo B(s)
若将B(s)变成纳米材料(作 表面功),则 r↓ B(s) ↑,
B(s, r) > B(sln)
∴ B(s)将溶解。即xBo对纳 米颗粒而言是不饱和浓度。 xB > xBo,表明小颗粒更易溶解。
p可忽略
B(s) = B(sln)
定量计算
2 sl M B ln o RT Br xB xB
§11-5 溶液表面
液体自动降低表面能 纯液体:A↓ 溶液
A↓
↓:通过自发改变表面情况(∵ sln的与浓度有关)
一、溶液的表面张力和表面吸附现象 (Surface tension of solution and adsorption at solution surface)
1.溶液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

l dpv Vm 2 1 o pv r RT d r p r
v
pv
(pvo:正常值)
l pv 2Vm 1 ln o pv RT r
pv 2M ln o pv RTr
Kelvin方程
ln
pv 2M o pv RTr
(1) 各量的意义: pv—半径为r小液滴的蒸气压 pvo—蒸气压的正常值(查手册)
对一指定的液体, =f(T,p) (1) T 对 的影响:T↑,l-g差异↓, ↓ (2) p对 的影响:
dG SdT Vdp BdnB dA
V 0 p T , A,nB ,nC , A T , p ,nB ,nC ,
二、表面能 (Surface energy) 1. 表面能: 的物理意义:为系统增大1m2表面 积时环境所作的表面功,即1m2表面 上的分子比同数量的内部分子多出 的能量, 称比表面能,J.m-2。 Specific surface energy 表面能: A
2. 表面热力学的基本关系式和的定义
任意系统的基本关系式为
dU TdS pdV BdnB δ W '
dH TdS Vdp BdnB δ W '
d( A) SdT pdV BdnB δ W '
dG SdT Vdp BdnB δ W '
在表面热力学中,W´为表面功
l A
l-g s-g
s
G
A
l
s-l
A
s
G值越负,则润湿程度越大
G=As-l-(Al-g + As-g) 记作 G/m2=s-l-(l-g + s-g)
问题: s-l和s-g难于准确测定
G/m2=s-l-(l-g + s-g) 当液滴在固体表面达流动平衡时l-gຫໍສະໝຸດ l-gls-g

s
s-l
s-g

l s
s-l
:接触角 Contact angle,0o ≤ < 180o
s-g = l-gcos + s-l
Young 方程
代入上式得: G/m2=-l-g(1 + cos )
G/m2=-l-g(1 + cos) G~关系:
第十一章
表面化学与胶体的基本知识
Chapter 11 Interface Chemistry and Colloid 引言: 1. 表面化学(界面化学):研究各种相界面的 性质,具有巨大界面积系统的特殊性质 (界面效应)。
胶体:是一类具有巨大界面积的系统。 应用 广泛。
2. 本章:实用性强,科研活跃。 3. 以前各章为什么不提出表面的特殊性。

p
2 r
Y-L方程
(1) 意义:p是由引起的一种表面现象。
1 (2) p r
小气泡 大气泡
(3) 对由液膜形成的气泡,Y-L方程为
4 p r
(4) 其他弯曲界面的Y-L方程:
p
2 s g r
2 sl 2 l l 2 s s r r r
d G l g sin 0 d
即单调关系: G↑ ↑, G↓↓
< 90o 称润湿
> 90o 称不润湿 = 0o 称完全润湿
二、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 (Spread of liquid on solid surface) 铺展的定义:
不铺展 G s
§11-4 固-液界面 (Solid-liquid interface)
一、液体对固体的润湿作用 (The moist (wet) of liquid on solids)
润湿的概念:润湿问题反映液体表面与 固体表面的亲合程度。例如 水表面-玻璃表面,称润湿 汞表面-玻璃表面,称不润湿
润湿程度 (Moist degree):可用以下过程的G表示
—液体的表面张力
M—液体的摩尔质量 —液体的密度 (2) r↓, pv↑ (3) 固体颗粒的蒸气压也 服从Kelvin方程 g
pv 2 s g M ln o pv RTr
如何变化?
二、固体颗粒大小(粒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定性说明:在一定T和(p外)下,正常溶解度xBo(可查手册)
1. 定义:作用在表面上,企图使表面收缩的 力,,N.m-1。它是表面不对称力场的度量。


2. 与比表面能的关系:

l


dx F
环境以力F将理想横杆 可逆下拉距离dx,则 W´ = -Fdx (环境作功) =-F上dx (可逆) = - (2l)dx = - dA
= (T, p, cB) or = (T, p, bB)
即 - dA=- dA

结论:
与是两个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数值相同、量纲相同的物理量。两 者相通,是同一表面性质的两种不 同描述方式。统称表面张力,符号。 其他界面张力: s-g, l-l , s-l , s-s
3. 影响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
G 所以 与T,p,组成有关。 A T , p ,n B ,nC ,
∴ Tbo < Tb,其中Tb可由克-克方程计算: g pθ p l H m 1 1 ln o R Tb pθ T b
3. 过冷液体: 物系(液体)点位于固相区
为什么能够存在: Tm < Tmo,在液体冷却 过程中 Tm < T < Tmo 总结: (1) 亚稳相的产生是相变过程中的滞 后现象,是一种相变惰性。
即 p对 的影响很小
四、巨大表面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表面能A随A的增大而增大, 例如:1g水(25C) (1) 球体,A=4.85×10-4 m2,
A = 3.5×10-5 J, 可忽略;
(2) 若为r=10-9m的小球, A=3000 m2,
A = 220 J。(可使1g水升温50K)
一、弯曲表面下液体的蒸气压 定性说明:在一定T和(p外)下,当液滴半 径r很小时,压力p很大,其很高,从而 蒸气压增大。 定量计算:在一定T和p外下,半径为r的 液滴的蒸气压为 pV,则 l l dpv Vm Vm g dp Vm RT pv
l l l l dpv Vm Vm Vm Vm 2 1 dp d( p外 p) dp d pv RT RT RT RT r
因此,巨大表面系统是高G系统
§11-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Additional pressure under curved surface)
一、附加压力的产生 以液体表面为例
p外
A B
p
平面AB,受力平衡,p=p外
A
p外
B A
p外
B
p
凸面AB, 不能完全抵消, 合力指向液体内部,p > p外
dU TdS pdV BdnB dA
dH TdS Vdp BdnB dA
d( A) SdT pdV BdnB dA
dG SdT Vdp BdnB dA
∵ 以上四式是全微分 ∴其中 分别为
U A S ,V ,n B ,nC ,
p
C s l A g B
过冷液体
1. 过饱和蒸汽:
T
例如水相图 物系(气体)点位于液相区
为什么能够存在: pv > pvo,在蒸气冷却压缩过 程中 pv > p > pvo
2. 过热液体:
物系(液体)点位于气相区
p外=p
l
为什么能够存在:
p外=p l
大气泡,p可忽略 Tbo : pv=p
液体升温时只产生小气泡, p+p Tb : pv=p+p
p
凹面AB, 不能完全抵消, 合力指向外部,p < p外
定义:界面两侧(p与p外)的压力差,p 产生原因:在弯曲界面上,表面张力不能相互抵消。 p的方向:p加在曲率半径中心一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