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防水措施的研究与优化
城市地铁防水措施的研究与优化

城市地铁防水措施的研究与优化摘要:城市地铁在现在交通系统中优点突出,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城市地铁、轻轨交通等大型公共交通。
然而地铁工程的渗漏水也十分常见,高水位情况下在结构形式的转换处渗漏水问题尤为突出。
本人结合天津地铁二、三号线的实际情况,阐述天津地铁车站的防水现状,总结防水施工中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合理设置诱导缝、合理选择附加防水层的成功经验,分析了顶板及侧墙裂缝、变形缝、施工缝渗漏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铁工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引言一、城市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技术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具有防水可靠、施工简便、节省材料、永久性防水等特点。
其核心部分是主体及其附属结构的刚性自防水是通过补偿收缩性防水混凝土进行的,由此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防渗及防水的性能。
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抗渗等级达到要求,就必须选用高性能的外加剂来补偿收缩防水的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为P8;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结构的设计尺寸来进行,防水结构的厚度一定要达到要求;可选择在混凝土里掺入有机纤维从而提高砼的韧性、抑制塑性开裂及改善耐久性能。
防水砼入泵坍落度和水灰比都要达到特定的要求。
坍落度要控制在120mm±20mm,水灰比不可大于0.55。
在地下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的层与层之间通常会出现干缩裂缝及冷缩裂缝,施工的时也要统筹考虑工地和搅拌站之间的距离、地面的交通状况、天气的状况、所选混凝土质量等各个因素以决定缓凝时间。
一般防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可低于2周。
为提高地铁结构的自防水能力,在后浇带部位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可提高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推迟混凝土收缩的产生过程,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裂缝的产生。
在结构顶板开孔处等容易产生开裂的部位,要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能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裂效果。
2、施工缝防水技术施工缝一直是结构自防水的软肋,若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地铁的质量及其寿命。
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研究

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地铁工程由于其特殊的地下工作环境,防水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的发展历程、现有防水技术的不足以及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的发展历程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早的刚性防水技术,到后来的柔性防水技术,以及目前广泛采用的刚柔结合防水技术,防水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二、现有防水技术的不足尽管现有的防水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传统防水材料的耐久性较差,易老化,往往需要定期维修和更换。
其次,现有防水技术对复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有待提高。
例如,在遇到地下水丰富、地质复杂的情况下,防水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三、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针对现有防水技术的不足,新型防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中,以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型防水材料在地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些新型防水材料具有耐久性强、适应性强、环保性能好等诸多优点,能够显著提高地铁工程的防水效果。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效果,我们以某城市地铁工程为例进行说明。
该地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高分子防水材料,有效解决了传统防水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取得了显著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总结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地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现有防水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新型防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为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铁工程防水技术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地铁工程中,防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应注重提高防水材料的耐久性和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应加大对新型防水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
探究地铁结构工程的防水设计与技术应用

探究地铁结构工程的防水设计与技术应用地铁结构工程的防水设计与技术应用是确保地铁系统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方面。
地铁结构工程一般包括隧道、车站、站厅、乘车厅等多个组成部分,这些部分都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地下水和雨水渗入地铁系统,造成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地铁结构的防水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 隧道结构防水设计:地铁隧道一般由混凝土构成,需要采用防水胶和防水涂层等材料进行处理。
防水涂层一般分为表面涂层和内部涂层,表面涂层主要用于防止地下水和雨水渗入,而内部涂层主要用于防止地铁结构受潮和腐蚀。
2. 车站和站厅防水设计:地铁车站和站厅一般都设有地下停车场和商业区域,需要采用防水层和防水板进行防水处理。
防水层应具有耐压、耐磨、耐水蒸气渗透等性能,以保证地面的稳定和安全。
3. 排水系统设计:地铁结构的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及时排除积水和雨水。
排水系统一般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和排水泵等,其设计应符合排水标准,并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
1. 防水胶技术:地铁结构的防水胶主要用于填补混凝土缝隙,增加结构的密封性。
防水胶具有粘结力强、耐水性好、耐温性高等特点,可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使用。
2. 防水涂层技术:防水涂层是地铁结构防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防水涂层一般采用聚合物防水涂料和沥青防水涂料,可以形成一层均匀且具有一定弹性的防水膜,有效阻止水分渗透。
3. 排水系统技术:地铁结构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合理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以确保排水畅通。
常用的排水技术包括隐形式排水、点式排水和坡降式排水等。
地铁结构工程的防水设计与技术应用是地铁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合理选择和应用相应的防水材料和技术手段,才能保证地铁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地铁防水方案

地铁防水方案地铁防水方案1. 引言地铁防水方案是指在地铁建设中,为了防止地铁车站和隧道遭受水灾,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
地铁系统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设施,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地铁防水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灾对地铁运营的危害程度,保证乘客和运营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地铁防水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防水措施和技术手段。
2. 地铁防水方案的重要性在地铁建设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地铁车站和隧道容易受到水灾的影响,从而导致以下问题:- 地铁设备损坏:水灾可能导致地铁设备受潮、短路或损坏,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
- 通行安全隐患:地铁车站和隧道内的积水会增加乘客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电梯、楼梯和通道等区域。
- 地铁运营中断:水灾可能导致地铁运营中断,给城市交通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 水灾应急处理困难:一旦出现水灾,地铁车站和隧道的排水和抢修工作将变得困难和复杂。
因此,地铁防水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3. 地铁防水措施与技术手段3.1 合理设计在地铁建设之初,合理的设计对地铁防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应根据地铁所处地质环境和降水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包括车站、隧道、通道等区域的设置和结构设计。
3.2 防水材料和涂料地铁车站和隧道的构造物应选用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的材料,例如防水混凝土、防水胶泥等。
此外,使用防水涂料对地铁构造物进行保护,能增强其抗渗漏能力。
3.3 排水系统地铁车站和隧道内的积水应通过排水系统及时排出。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等设施,能保持地铁车站和隧道的干燥,减少积水对地铁设备的损坏风险。
3.4 监测系统地铁防水方案还应包括监测系统的建立和使用。
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到地铁车站和隧道内的水位变化,一旦出现水灾,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减少损失。
3.5 灾害应急预案为了应对突发的水灾事件,地铁防水方案还应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人员疏散、设备保护、抢修措施等方面的细节,以便在水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应对。
城市地铁防水措施的研究与优化

城市地铁防水措施的研究与优化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各大城市加快了地铁的发展,大部分城市在地铁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结构都存在一定的渗漏水情况,所以地铁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渗漏水情况是反应一个地铁车站或区间的重要质量指标。
本文先阐述地铁车站防水施工的重要性和原则性,再分析施工渗漏水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地铁施工;防水工程;措施引言地铁在许多大城市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它具备了安全、快捷、舒适等优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轻松与方便。
但工程实践表明,几乎所有的地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而渗漏问题直接影响着车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从而影响其正常运营及结构设备的安全。
因此控制好地铁的渗漏水问题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造福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地铁防水施工的一般原则地下工程的防水原则要密切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工程水文地质情况、结构特点、施工方法、结构型式、防水标准和使用要求、技术经济指标综合确定有效、可靠、易于施工的防水方案,已确保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
防水工程建设遵循原则如下:地铁兼有全封闭型与排水型的特点,依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用途,确保做到稳定防水、不渗不漏,总的原则是要以防为主,多道设防,防排结合,刚柔结合,适当选材,经济实用,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当以钢筋混凝土围护结构的时后,必须保证结构的自防水,做到治标治本,永久防水,不渗不漏。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与要求考虑是否使用防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标号等措施,一旦使用两者要互相匹配。
要采取高度有效的措施,防止贯穿型裂缝在结构中产生,使结构自防水安全可靠;为保证防水施工的质量,地铁施工时一定要对地下水进行降、排、堵等有效整治方法,尽力做到在没水的条件下采取整治防水层的渗漏水的措施。
二、地铁车站的漏水原因1、材料的使用不当作为地铁车站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将直接的影响地铁车站的质量。
质量不达标或者是配比的不科学将会增加混凝土的开裂纪几率,进而的导致渗漏。
对地铁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分析

对地铁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分析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多层次的防水工作。
防水技术对地铁施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铁施工中,一方面要防止水淹,另一方面要防渗漏,以保证地铁隧道本身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以下是对地铁施工中防水技术的分析。
首先,地铁施工需要定制防水方案。
在制定防水工程方案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形、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施工方式以及不同线路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明确防水工程设计方案。
防水方案一般会包括地铁隧道结构防水、地铁车站结构防水、地下车库结构防水、排水系统设计、防水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在设计方案中,一定要考虑防水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其次,地铁施工需要选用优质的防水材料。
在地铁隧道、车站、地下车库等结构中,需要使用高性能、高质量的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一般情况下,地铁隧道结构防水需要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材料。
地铁车站结构防水则需要选用橡胶防水卷材、水泥基弹性防水涂料、防水板等材料。
地下车库结构防水通常选用高强度防水涂料、水泥基材料、高性能防水卷材等材料。
无论采用什么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保证其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
再次,地铁施工需要严格防水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材料存放、施工现场状态、质量检测、验收等环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和防水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以及改进和控制工作,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和实施技术改进。
同时,还需要防止施工现场产生红包、死角、漏斗等问题,建立严格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最后,地铁施工需要做好防水维护和维修工作。
防水工程完成后,需要对防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
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渗漏问题,避免因渗漏而导致地下水位过高,进而影响地铁设施的安全使用。
定期检查防水设施使用寿命以及维护状况,适时进行大修或更换。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中防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城市地铁一防水措施的研究与优化

( 1 )变 形 缝 处 理 措 施 。上 海 地 铁 1 号 线施 工 的 复 合 衬 砌 结 构 变 形 缝 防 水 处 理 :在 变 形 缝 部 位 的模 筑 混凝 土 外 侧 设 置 背 贴 式 止 水 带 ,利 用 其 表 面 突 起 的 齿 条 与 模 筑 混凝 土 之 间 密 实咬 合 来实行密封止 水;同时在背贴式止水 带两 翼的最外侧齿条 的内 侧 根 部 固定 注 浆 管 , 将 浆 液 均 匀 地 填 充在 止 水 带 齿 条 与 混凝 土 的 空 隙 部位 ,达 到密 封 止 水 的 目的 。 ( 2 ) 施 工 缝 的 处 理 措 施 。① 墙 板 水 平 施 工 缝 不 应 留在 剪 力 与 弯 矩 最 大 处 或 底 板 与 侧 墙 交 接 处 , 宜 留在 高 出底 板 上 表 面 3 0 0 m m 以上 的 墙 体 上 , 墙 体 设 有 孔 洞 时 , 施 工 缝 距 孔 洞 边 缘 ≥ 3 0 0 m m ;② 施 工 缝 也 可 采 用 快 易 收 口 网 作 为 模 板 , 当采 用 这 种 模板时 ,混凝土 浇筑完后不需拆 除及 凿毛,且能保证新老 混凝
T7 1 , AI S I L I C O N
,
LEY ■ § 【 技术研发 】
城 市 地 铁一 防 水 措 施 的研 究 与 优 化
顾升 启 李 鹏 刘 铭 陈微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 工程 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1 7 5 6 )
摘 要 :城 市地 铁在现在 交通 系统 中优点 突出 ,现在世 界各 国都在 大力发展城 市地铁 、轻 轨 交通等 大型公共 交通。然 而地铁 工程 的渗 漏水 也十 分常见 ,高水 位情 况下在 结构形 式的转换 处渗 漏水问题 尤为 突出。本 小组结合 上海地铁 一 、二号线 的 实际情 况 ,阐述上 海地铁 车站的 防
地铁车站防水施工要点和优化改进策略分析

地铁车站防水施工要点和优化改进策略分析伴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地铁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因此对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也逐渐严格。
城市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技术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是保证城市地铁车站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其涉及方面广,牵扯部位多,对施工技术材料的要求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工程规范执行,确保城市地铁车站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
一.城市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原则和标准城市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特殊部位,需要加强重点防控;二是在保证强化混凝土自防水结构的基础上,应该使用柔性复合材料增强防水性;三是加强自防水结构的基础性,确保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同时保障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四是整体原则是采取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刚柔并进以及自我防控为主。
城市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是按照一级标准,具体内容是确保城市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结构不能出现渗水、内衬表面出现湿渍。
二.城市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由于对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不当处理,而导致的渗透水。
根据工程规范,城市地铁车站应该设置由止水带或者橡胶而制成的变形缝,从而达到止水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组单独的橡胶止水带不能满足处理槽的要求,增加了防水密封的难度,并且橡胶止水的变形条件也较差。
因此,在浇筑混凝土的橡胶密封件时,若安装不能达到间隙的标准,就不能正常发挥密封的作用,容易产生漏水问题。
同时,橡胶止水带通常采用冷点工艺进行连接,在结合强度低的情况下,加大了导致变形开裂的几率。
但是若不能够加强施工质量,采取多倒防水措施,也不能确保工程质量,防止漏水问题的产生。
(二)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
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会使城市地铁车站工程的混凝土不能压实,易出现渗水等问题。
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养护时间不足、和易性差、不合格的配比等,从而导致水性能差和混凝土强度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铁防水措施的研究与优化
作者:顾升启李鹏刘铭陈微
来源:《硅谷》2013年第02期
摘要:城市地铁在现在交通系统中优点突出,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城市地铁、轻轨交通等大型公共交通。
然而地铁工程的渗漏水也十分常见,高水位情况下在结构形式的转换处渗漏水问题尤为突出。
本小组结合上海地铁一、二号线的实际情况,阐述上海地铁车站的防水现状,总结防水施工中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合理设置诱导缝、合理选择附加防水层的成功经验,分析了顶板及侧墙裂缝、变形缝、施工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上海地铁;渗透水;混凝土;防水
1 隧道防水原则
隧道防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以满足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目标,采取突出重点、堵排结合、区别对待的治理措施,我们国家包括对地震等的应对措施都是以防为主,隧道防水的原则最重要的仍然是“防”,把这点做好了可以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上海地铁建设环境与水文地质情况
上海境内大部分基岩面被第四系所覆盖,厚度基本在250-350m,因此基岩出漏面积较少,而工程所设计到的土体大多比较浅,多在100m以内的松散土体,这样一些不利的地质因素就无法避免,此外上海地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不但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而且建成后还将长期位于地下水位以下,这点更关键,可以设想一个混凝土的管道长期处在地下水的包围中,很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甚至导致灾害的发生。
3 工程建设时期提出的方案,以及利用的措施
上海市一、二号线在施工中运用了一些新的科研成果、新型防水材料(比如防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的正确应用)以及防水工艺;设计部门绘制了防水通用图;针对车站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渗漏合理选择附加防水层及诱导缝的合理设置,摸索出一系列防水、堵水措施;建立监理系统等。
4 项目工程遗留下的问题
(1)有些设计方案不够理想,比如顶板伸缩缝的设置以及缝宽有的偏大,也许在设计中别有考虑,但是对防水是不利的,类似设计的得失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支持,还要在事实上站得住脚,这就要我们从工程实际摸索经验了;
(2)施工如果在盛夏浇捣顶板,实际上这种施工组织进度是难以避开的,因为昼夜温差比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填埋土,会增加干缩缝与温度差造成的裂缝;
(3)出入口或顶板开口部位,因为通风条件好,干缩裂缝偏大,再加之温差大,增加了裂缝的发展;
(4)防水混凝土供料与浇捣质量问题。
5 根据以往经验、方案以及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5.1 使用毛细透排水带产品
设计在宽240mm、厚度仅为2mm的软质薄塑胶片上,每隔1.5mm开设直径为1mm的毛细孔,每根毛细孔再纵向剖开0.3mm槽沟,埋设时吸水沟槽面向下。
如此一来,当接触面饱含水分时,由于圆孔直径为1mm,而沟槽宽度只有0.3mm,这样就会产生毛细现象,张力作用下迫使水流由下往上自行倒吸进入毛细导管内,而接触面中被水流夹带的颗粒将因重力作用自行向下沉淀,形成水土自动分离。
5.2 全面清洗
治理前如果对隧道进行全面清洗。
将隧道内溶解性侵蚀性物质的浓度降至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那么后续工作的开展将会得到很多优势条件,清洗工作要在混凝土的强度形成以后,避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5.3 变形缝、施工缝的渗漏处理
施工缝、变形缝等的设置实质是为了尽量降低温度、胀缩、不均匀沉降等因素产生的应力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1)变形缝处理措施。
上海地铁1号线施工的复合衬砌结构变形缝防水处理:在变形缝部位的模筑混凝土外侧设置背贴式止水带,利用其表面突起的齿条与模筑混凝土之间密实咬合来实行密封止水;同时在背贴式止水带两翼的最外侧齿条的内侧根部固定注浆管,将浆液均匀地填充在止水带齿条与混凝土的空隙部位,达到密封止水的目的。
(2)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①墙板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宜留在高出底板上表面300mm以上的墙体上,墙体设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
≥300mm;②施工缝也可采用快易收口网作为模板,当采用这种模板时,混凝土浇筑完后不需拆除及凿毛,且能保证新老混凝土接茬密实。
5.4 地下连续墙幅间接缝防水措施
鉴于刚性、柔性接头各自的缺点,可考虑地下墙局部不与内衬连成一体,采用隔层引排水层(即土工织物与塑料排水板),确保内衬干燥,发撵装饰与排水功效。
5.5 混凝土结构化学侵蚀的防护措施
由于化学物质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譬如暴漏出来的钢筋以及混凝土的成分,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质的改变,如强度降低、抗渗性能变差、耐久性下降等,所以通常要弄清楚环境介质对混凝土产生哪一类侵蚀,以酸液侵蚀为例,酸液侵蚀里尤以中等浓度酸液破坏最为严重,这种介质下必须选用耐酸水泥代替普通混凝土。
如果环境介质不明确,可以考虑附加防腐蚀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刷沥青系列涂料。
6 对未来地铁防水建设的展望
城市地铁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证。
对于未来的地铁防水建设,现在笔者拟提出一下几点设想:
1)新思路:①基础混凝土下应设介于刚柔性之间的防水材料,可以让柔性起主导作用,但必须与上部混凝土相连接,摆脱对下部垫层的依赖。
②这种材料可以选用高分子材料,除
了要具有耐腐蚀、防水性能好、耐久性及稳定性好、无毒害成分、生产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以外,还能根据工程结构与工程环境情况,就抗压、抗拉以及弹性伸长等,进行计算设计。
③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要广,适应能力要强,可以内用也可以外用。
2)新材料:材料科学的发展无疑会给工程提供最佳选择,高新材料的应用也给工程带来了巨大财富,这点应该重视,高新材料的出现依赖科技的进步,同时又惠及工程的一些性能,这也是古代文明达不到的优越性之一。
3)新技术:依照上述防水思路,拟就“嵌联式卷材”技术,即采用特定柔性材料做成卷材,上面有均匀密布的突出颗粒即嵌联粒,这项技术运用的是新材料,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可以有效克服目前防水理论技术的弊病,可以有效实现地下工程防水。
4)新管理:无论是材料质量问题,还是设计、施工质量问题,实际都与管理密切相关。
隧道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与管理密切相关,引进新的管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朱祖嘉. 上海地铁一号线工程防水得失谈. 中国建筑防水. 1996.No.6.
[2]祝和权,李海燕.铁路隧道防水技术的现状及趋势.铁道建筑.2003.10.
[3]冀光华.地铁车站结构渗透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现代隧道技术.2008年增刊(424~426).
[4]薛绍祖,张可本.上海地铁一号线地下车站防水.中国建筑防水材料.1994.No.4.
[5]董云德.上海地铁一号线车站的土建问题.铁道工程学报.1996年增刊.
[6]曹迪光.上海地铁一号线工程防水技术综述.西部探矿工程.1997年1月第9卷第1期.
[7]冯建荣.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之研究.隧道建设.2010年8月第30卷增刊1.
[8]宋萌,周小凤,郑必杰.浅析地铁车站漏水问题原因及防水措施.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6月.
[9]刘国彬,肖勤.上海地铁车站的防水现状及改进措施.建筑技术.第34卷(2003年)第7期.
[10]吕康成,崔凌秋.隧道防排水工程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2.
[11]薛绍祖.地铁系统结构防水劣化与修缮.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