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厦门市2016年中考——《一本可以“喝”的书》(张君燕)

合集下载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济中的物品分类常依据两个指标: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是就物品的所有权而言,物品产权主体能排斥他人对物品的使用。

他人可以通过向产权主体付费获得物品的使用权,产权主体可因此而谋利。

竞争性是就物品的使用而言,物品在被一个人使用时他人就不能使用。

物品的竞争性越强,就越难以共享。

发展共享经济,需要产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削弱产品使用的竞争性和提高产品的排他性成为可能,这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技术进步促成了共享平台的诞生。

共享平台主要通过四条途径削弱产品的竞争性。

第一,实现信息对称。

对于具有竞争性的产品而言,其竞争性只是就某一特定时间段而言,而在其他时间点,产品是不具有竞争性的。

共享平台通过发布何时何地谁有闲置物品、何时何地谁需要某物品等信息,便能互通有无,实现信息适时匹配。

第二,解决供需双方的信任问题。

共享平台出现以前,产品共享虽然存在,但范围有限,往往局限于亲友等熟悉的人之间。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窘境得到彻底改观。

人们可通过他人评价、信用积分等方式,大致了解供需双方的可信度。

第三,降低收费成本。

共享平台和线上支付出现之前,共享产品供给者对使用者收取费用所付出的成本,很可能远高于其共享收益。

但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大多数共享产品单次收费的成本变得低廉,且收费便捷。

第四,共享平台设立了一些监督和惩罚机制,这有助于保障共享产品供给者和消费者双方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技术进步还降低了排他成本。

从前,电影、软件等知识产品,排他的难度很大。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识别这些产品的使用者和使用次数的成本就很低。

比如共享平台提供的电影,要么需要在网上播放,要么需要通过网络传播,这就可以让供应方跟踪其使用情况,降低排他成本。

降低排他成本对于知识密集型经济来说尤其重要。

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

2021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

福建省初中中考模拟试题语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悠哉悠哉,________。

(《诗经·关雎》)(2)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4)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6)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_。

(《庄子》一则)(8)在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体现老翁衣衫单薄,但又希望天变得寒冷,以能够将自己的木炭卖出解决衣食温饱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中的“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表以陈情”,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

B.《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

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国结不仅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而且造型完美,应用广泛。

中国结在历史的传承中,融合了佛教“盘长纹”的特点,环绕盘曲的图案,上下左右对称.__①__(A.chèn B.chèng),正反相同,首尾相连,看似有一种祥云之气,线绳的变化和不同结饰的排列组合,变huàn__②__(A.换B.幻)出藻井纹、双钱纹、喜字纹、琵琶结、吉祥结、蝙蝠结等__甲__(A.不一而足B.不拘一格)的形态。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选登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选登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选登福建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

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

”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

”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缤纷成就和谐①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

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纭,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呼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和谐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

所以,请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请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请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客………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题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37分)一、语言积累(13分)1、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

(13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1分)(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3),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1分)(4)何处望神州?,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2分)(5)虽有嘉肴,弗食,;虽有至道,弗学,。

(《礼记·学记》)(6)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

(2分)(8)《爱莲说》中用来形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君子之风的句子是“,”。

(2分)二、语言运用(23分)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4分)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便热心上前询问:“(1)?”王阿姨说:“哎!我分不清上下联,怎么办?”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图所示),指着它的末字,笑着解释道:“(2)。

”【提示:上联的末字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的末字是平身(一声、二声)】答: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8分)我何其幸运,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姜花在湿润的空气里慢慢绽放,看到天空中行走散步的云变幻多姿。

我何其幸运,可以听到美的声音,听到鸟雀啼鸣低回宛转,听到蛙虫喧叫的热闹欢喜。

我何其幸运,。

生命是不会有真正的黑暗的。

(1)请将语段中的词语“何其幸运”,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3分)(2)以下四组词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变幻多姿zhī低回宛wǎng转B、花团锦簇cù义愤填膺yīngC、风尘苦旅lǔ幽yoū游自在D、根生蒂dì固麟次栉chì比(3)仿照以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可以吃的书》 阅读题及答案

《可以吃的书》 阅读题及答案

《可以吃的书》阅读题及答案人类依靠智慧,创造出了许多种书,树叶书、发光书、颜色书这些书除了能读,而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在1976年那场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中,曾在一座倒塌的楼中救出一个被埋10天的小男孩。

他被救出来时,精神尚好,问他想吃什么,他说不饿。

长达10天的时间里,没有饭吃竟然没被饿死,这简直是个奇迹。

原来,是书包救了他的命。

当他被压在里面时,没有吃的,只能用书包里的书来充饥;没有喝的,只能用自己的尿止渴。

就这样,他度过了艰难的10天。

书是用纸印成的,纸里只含有纤维素和少量淀粉,人体很难吸收,除非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才能吃。

而现在,为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生产出了可以吃的书。

这种书与普通的书有什么区别呢?原来,这种可以吃的书是一种纸形食品。

原料用的是淀粉和糖等,淀粉经过糊化后再加入一些调味物质,或者磨碎的蔬菜、肉末,把它们加工成薄纸一样的一片一片,切成像书一样大小,用食用色素印上字,装订后即可成为可以吃的书。

这种纸形食品目前已在日本上市。

它外形美观,颜色鲜艳,撕开即可食用。

小朋友可以边吃边学习,是真正把书吃到肚子里去了。

科学家们还根据原料的品种不同,把书做成许多种味道,如牛肉味、三鲜味、鸡肉味,以及苹果味、草莓味、香蕉味、咖啡味等等,朋友们可以在选择书时以味相投。

这种书将营养浓缩在书中,因此营养非常丰富。

一页长21厘米,宽20厘米的蔬菜纸,含有的营养相当于250克新鲜蔬菜的营养,在看完书后,再将它吃掉,不仅得到了知识,也得到了营养。

何乐而不为呢?朋友们,你喜欢这种书吗?在你出去游玩时,带上几本这样的书,看完后吃掉,这不仅不用带零食,还特别轻便。

但要注意要卫生呀!看书前一定要洗手,这样才不至于把病菌一同吃进肚子里去!1、可以吃的书有哪些特点?(2分)2、可以吃的书与一般的书有什么不同?(2分)3、第二段写唐山大地震时书包救了男孩的故事有哪些作用?(2分)4、加点的字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5、根据课文和自己平时的语言积累,谈谈可以吃的书中的吃的含义。

【拔高教育】2017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19天说明文阅读二新人教版

【拔高教育】2017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19天说明文阅读二新人教版

第19天说明文阅读(二)典例在线阅读《一本可以“喝”的书》,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本可以“喝”的书张君燕①这是一本外形看起来与普通书本差不多的书。

不过,这本书却被《时代》杂志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

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都赫然称着“Drinkable Book”(可以喝的书)。

②这本书的发明者是一个叫特丽莎的美国姑娘。

2007年,特丽莎到非洲旅行,发现那里根本没有纯净的饮用水,孩子们口渴了就直接从垃圾堆旁肮脏的水坑里捧水喝。

因此,当地百姓得病的几率特别高。

特丽莎还得知,全球每年有6.63亿人口由于缺乏最基础的净水设备而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由此导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难以计数。

作为一名化学博士,她顿生一种使命感:要发明一种消灭病菌的物质。

③经过8年反复的试验和研究,特丽莎惊喜地发现了病菌的克星——一种叫“纳米银”的离子。

为了让纳米银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丽莎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中,做出一张史上最强的过滤纸。

这是一种抗菌性极强、质地优良的黄色纸。

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④这个结果让特丽莎倍感振奋,她立刻带着这种纸跑到肯尼亚、海地、印度等国家,测试了25种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样,和当地居民一起试用这些纸。

“难道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吗?”“为什么要用这些纸过滤一下呢?太麻烦了。

”“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喝水的!”当地居民的种种疑问和不配合的举动让特丽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当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

⑤知识的传播远比这张滤纸更重要!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特丽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食用级的墨水,将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印在纸上,做成一本书。

如此,过滤纸摇身一变,不仅可以滤水,还能传播知识。

⑥这本书的设计使用相当巧妙、便捷。

这样一本看似小巧的书籍,平均每页可以过滤100升的饮用水,一本26页的书,可以满足一个人4年的饮水量!而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因为这本可以“喝”的书而远离死神。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三模冲刺试题卷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三模冲刺试题卷

2019年福建省中考三模试题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4)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6)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2016·福建宁德中考)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的法国作家莫泊桑。

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__甲__(A.众目睽睽B.举世瞩目)。

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为此,他们着.__①__(A.zhuó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lì__②__(A.励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__乙__(A.承载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窗棂(lín)恣睢(zì)嗤笑(chī)栈桥(zhàn)B. 廿年(niàn)脂粉(zhǐ)冠冕(guān) 红晕(yùn)C. 阴晦(huì)瓦楞(léng)祭祀(sì)瞥见(piē)D. 拮据(jū)褴褛(lǚ)牡蛎(mǔ)炊烟(cuī)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A. 迫不及待流言蜚语芸芸众生仗义直言B. 幅员辽阔一泄千里明察秋毫应接不暇C. 集思广益真知灼见再接再励闲情逸致D. 融会贯通金榜题名以逸待劳山清水秀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 生意盎然, 而在艾略特的笔下, 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 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B.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 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 转眼间, 中考的决胜时刻不远了。

C.大家认为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 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最近几年, 各种各样的课外学习班越来越多, 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 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 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 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 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 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5.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关联词考察: “即使……但”(原题未全)。

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 陈涉出身农民, 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可以“喝”的书
张君燕
①这是一本从外形看起来和普通的书本差不多的书。

不过,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

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都赫然标注着“Drinkable Book”(可以喝的书)。

②这本书的发明者是一个叫特丽莎的美国姑娘。

2007年,特丽莎到非洲旅行,发现那里根本没有纯净的饮用水,孩子们口渴了,就直接从垃圾堆旁肮脏的水坑里捧水喝。

因此,当地百姓得病的几率特别高。

特丽莎还得知,全球每年有6.63亿人口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净水设备而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由此导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难以计数。

作为一名化学博士,她顿生一种使命感:要发明一种消灭病菌的物质。

③经过8年反复的试验和研究,特丽莎惊喜地发现了病菌的克星——一种叫“纳米银”的离子。

为了让纳米银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丽莎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中,做出一张史上最强的过滤纸。

这是一种抗菌性极强、质地优良的黄色纸。

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④这个结果让特丽莎倍感振奋。

她立刻带着这种纸跑到肯尼亚、海地、印度等国家,测试了25种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样,和当地居民一起试用这些纸。

“难道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吗?”“为什么要用这些纸过滤一下呢?太麻烦了。

”“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喝水的!”当地居民的种种疑问和不配合的举动让特丽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当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

⑤知识的传播远比这张滤纸更重要!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特丽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食用级的墨水,将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印在纸上,做成一本书。

如此,过滤纸摇身一变,不仅可以滤水,还能传播知识。

⑥这本书的设计使用相当巧妙、便捷。

这样一本看似小巧的书籍,平均每页可以过滤100升的饮用水,一本26页的书,可以满足一个人4年的饮水量!而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因为这本可以“喝”的书而远离死神。

⑦这个发明引来无数好评。

面对滚滚而来的赞誉,特丽莎风趣地说:“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知识给人们带来一点改变,只要我们内心温暖、心怀世界,别说一本可以…喝‟的书,也许我们还可以发明可以…吃‟的书呢!”
10.文中第①段说“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

请结合全文,从功能
..的两个角度说明这本书的设计之妙
....。

(4分)
..和效果
11.联系上下文,比较以下两句,判断哪一句的表达效
....。

(4分)
...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A.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B.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达到美国的直饮水。

12.特丽莎的发明获得无数好评,可仍有不少网友对它的成本和实际效用等提出质疑,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践,就当地安全用水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至少写出两种)(4分)
参考答案
五、阅读《一本可以“喝”的书》,完成10—12题(12分)
10.(4分)要点与评分:按要点得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示例:
(1)功能:不仅可以滤水(1分),还能传播知识(1分)。

(2)效果:一本26页的书,可以满足一个人4年的饮水量(1分)。

每一天都会有人因为“喝”这本书而远离死神(1分)。

11.(4分)要点与评分:明确判断A句效果好,得1分。

找到AB句子两处区别,得2分。

说明表达效果得1分。

参考答案:A句的表达效果更好(1分),
①B句将“99%”改成了“大部分”,使用滤纸消灭的病菌数变得不明确(1分),
②B句将“接近”改为“达到”。

“接近”的意思只是“靠近”,并未完全达到(1分),所以A句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体现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分)。

12.(4分)要点与评分:结合文章及生活经验,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出建议,每条建议得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示例1:向当地居民宣传、普及安全饮用水的知识,并传授寻找安全水源的常识。

示例2:向当地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并提供先进的安全饮水及设备。

示例3:我建议当地能建一个净水设备,多设直饮水站点,或设立专用流动的饮水车,让居民随时随地喝到安全饮用水。

示例4:因为当地经济落后,居民没有安全饮水设备,我建议通过国际援助,筹足资金,定期送水。

六、阅读《断头树也有春天》一文,完成13—16题(19分)
13.(4分)要点与评分:按要点得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示例:
内容上:①②两段写我小时候和树的亲密关系(1分)。

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惊叹”于树里隐藏的故事,才能“读懂”树的语言,才能“理解”树的世界(1分)。

结构上:为下文重点写豆梨树做铺垫,埋下伏笔(1分)。

正因为有与山毛榉树的亲密接触,才读懂了树的语言,理解了豆梨树的世界。

(1分)
14.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1)(3分)要点与评分:答出修辞手法得1分,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2分。

参考答案: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树和我的亲密关系(2分)。

(2)(2分)要点与评分:正确书写得满分,两个错别字扣1分,超过两个错别字不给分。

答案:不要伤感,只要还有希望,哪怕受尽伤害,哪怕春已远离。

15.(4分)要点与评分:答出“本义”2分,“引申义”2分。

参考要点:
(1)第一层本义:断头树两度起死回生,终于迎来春天。

(2分)
(2)第二层引申义:断头树顽强的生命意志使它上升为“一位戴着光环的精神领袖”,成为人们传达感恩、鼓励、关爱的象征。

(2分)
16.(6分)要点与评分:能够联系本文中断头树的几次起死回生,终于迎来春天,体现生命的不平凡得2分,能够联系链接,写出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写出不屈服于生命中的“破坏和毁灭”,才会诞生不平凡的生命得2分。

表达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