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二节)3.19蝗虫和昆虫的分类、分目 4 .1

合集下载

昆虫纲分目ppt课件

昆虫纲分目ppt课件
昆虫纲分目
1
昆虫的分目
昆虫在高级阶元的分类上,分歧较大。以往通 常将昆虫纲分为两个亚纲和33个目,即无翅亚 纲和有翅有纲。在无翅有纲中含有4个目,分 别是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和缨尾目。例如 我国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蔡邦华教授在其昆虫 分类学一书中将昆虫纲分为两个亚纲,34个目。 无翅亚纲包括4个低等的目;有翅亚纲包括30 个目。该系统比较易学,但不能很好的反应类 群的亲缘关系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21
螳螂目(Mantodea)
渐变态,卵产于卵囊内,卵 囊附着在树枝等物体上。成、 若虫均肉食性,捕食蝇类、 叶蝉、蝗虫、鳞翅目幼虫等, 是多种害虫的天敌。螳螂有 自残习性;在交尾前后,雌 虫常嚼食雄虫。卵囊又称螵 蛸,产于桑树的称桑螵蛸, 可供药用。该目全世界已知 约2000种,主要分布于热 带地区,中国记载有50多种。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13
蜉蝣目(Ephemerida)
通称蜉蝣或蜉。体中小型, 柔软纤弱。头部可作自如活 动,触角短,刚毛状,复眼 发达,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 较退化。前、后胸较小,中 胸显著,翅膜质,三角形, 后翅明显小于前翅,有时退 化。足细弱,雄虫前足特别 长。腹部l0节,第ll节退化或 与第10节愈合,腹未有尾须 1对,细丝状,多节,有时还 有1条第11节背板延长形成 的中尾丝。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17
直翅目(Orthoptera)
本目昆虫包括蚂蚱、蝗虫、 螽斯、蝼蛄和蟋蟀等,为中 到大型的昆虫,口器为典型 的咀嚼式,触角线形或鞭形, 单眼2-3枚。前胸发达,前 翅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 扇状折叠,翅脉多为直脉。 产卵器常发达,剑状、刀状、 矛状或凿状。常具听器及发 音器。

昆虫分目检索表

昆虫分目检索表

昆虫分目检索表附一:昆虫纲分目检索表1、无翅、或有极退化的翅———————————————————————————2有翅2对或1对—————————————————————————————232、无足,似幼虫,头和胸愈合,寄生于膜翅目(蜂、蚁)、半翅目(叶蝉、飞虱)及直翅目等昆虫体内,仅头胸部露出寄主腹节外———————————————拈翅目(雌)有足,头和胸部不愈合,不寄生于昆虫体内——————————————————33、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有其它附肢—————————————————————4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外无其它附肢—————————————————————74、无触角,腹部共12节,第1~3节各有1对短小的附肢———————————原尾目有触角,腹部最多11节———————————————————————————55、腹部只有6节或更少,第一腹节有一腹管,第3腹节有一握器,第4或第5腹节有一分叉的跳器—————————————————————————————弹尾目腹部多于6节或无上述三对附肢,但有成对的刺突或泡等附肢——————————66、有一对长而分节的尾须或坚硬不分节的尾铗,无复眼———————————双尾目除有一对尾须外,还有一条长而分节的的中尾须,有复眼——————————缨尾目7、口器为咀嚼式———————————————————————————————8口器为刺吸式或舐吸式、虹吸式等——————————————————————188、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或呈尾铗)——————————————————————9腹部末端无尾须—————————————————————————————159、尾须呈坚硬不分节的铗状———————————————————————革翅目尾须不呈铗状——————————————————————————————1010、前足第一附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一附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1111、前足为捕捉足————————————————————————————螳螂目前足非捕捉足——————————————————————————————1212、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后足非跳跃足——————————————————————————————1313、体扁、卵圆形,前胸背板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蜚蠊目体非卵圆形,头不为前胸所盖———————————————————————1414、体细长似杆状———————————————————————————竹节虫目体非杆状,为社会性昆虫———————————————————————等翅目15、跗节3节以下——————————————————————————————16跗节4节或5节—————————————————————————————1716、触角3~5节,外寄生于鸟类或兽类体上—————————————————食毛目触角13~15节,非寄生性———————————————————————啮虫目17、腹部第一节并入后胸,第1节和第2节之间紧缩或成柄状—————————膜翅目腹部第一节不并入后胸,也不紧缩———————————————————鞘翅目18、体密被鳞片或密生鳞毛,口器为虹吸式—————————————————鳞翅目体无鳞片,口器为刺吸式、舐吸式或退化——————————————————1919、跗节5节————————————————————————————————20跗节3节以下——————————————————————————————2120、体竖扁(左右扁)———————————————————————————蚤目体不竖扁——————————————————————————————双翅目21、跗节端部有能伸缩的泡,爪很小————————————————————缨翅目跗节端部无能伸缩的泡——————————————————————————2222、足具1爪,适于攀附在毛发上,外寄生于哺乳动物—————————————虱目足具2爪,如果1爪则寄生于植物上,极不活泼或固定不动,体呈球状,介壳状等,常被有蜡质、胶质等分泌物——————————————————————半翅目23、有1对翅————————————————————————————————24有2对翅————————————————————————————————3224、前翅或后翅特化成平衡棍—————————————————————————25无平衡棍————————————————————————————————2725、前翅形成平衡棍,后翅很大————————————————————拈翅目(雄)后翅形成平衡棍,前翅很大————————————————————————2626、跗节5节——————————————————————————————双翅目跗节仅1节(雄介壳虫)———————————————————————同翅目27、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须———————————————————————————28腹部末端无尾须—————————————————————————————3028、尾须细长而分成许多节(或还有一条相似的中尾丝)静止时翅竖立于背上——蜉蝣目尾须不分节,多短小,静止时翅平覆背上——————————————————2929、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体细长如杆或扁如叶————————————竹节虫目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直翅目30、前翅角质,口器为咀嚼式———————————————————————鞘翅目翅为膜质,口器非咀嚼式—————————————————————————3131、翅上有鳞片—————————————————————————————鳞翅目翅上无鳞片—————————————————————————————缨翅目32、前翅全部或部分较厚,为角质或革质,后翅为膜质——————————————33前翅与后翅均为膜质———————————————————————————4033、前翅基半部为角质或革质,端半部为膜质————————————————半翅目前翅基部与端部质地相同,或某部分较厚但不如上述—————————————3434、口器为刺吸式————————————————————————————同翅目口器为咀嚼式——————————————————————————————3535、前翅有翅脉———————————————————————————————36前翅无明显翅脉—————————————————————————————3936、跗节4节以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跗节5节,后足非跳跃足,前足也非开掘足—————————————————3737、前足为捕捉足————————————————————————————螳螂目前足非捕捉足——————————————————————————————3838、前胸很大,常盖住头的全部或大部———————————————————蜚蠊目前胸很小,头部外露,体似杆状或叶片状———————————————竹节虫目39、腹部末端有一对尾铗,前翅短小,不能盖住腹部中部———————————革翅目腹部末端无尾铗,前翅一般较长,盖住大部或全部腹节——————————鞘翅目40、翅面全部或部分有鳞片,口器为虹吸式或退化——————————————鳞翅目翅上无鳞片,口器非虹吸式————————————————————————4141、口器为刺吸式——————————————————————————————42口器为咀嚼式,嚼吸式或退化———————————————————————4342、下唇形成分节的喙,翅缘无长毛————————————————————同翅目无分节的喙,翅极狭长,翅缘有长缘毛—————————————————缨翅目43、触角极短小而不显著,刚毛状———————————————————————44触角长而显著,非刚毛状—————————————————————————4544、腹部末端有一对细长多节的尾须(或还有一条相似的中尾丝),后翅很小——蜉蝣目尾须短而不分节,后翅与前翅大小相似—————————————————蜻蜓目45、头部向下延伸呈喙状—————————————————————————长翅目头部不延伸呈喙状————————————————————————————4646、前足第一跗节特别膨大,能纺丝————————————————————纺足目前足第一跗节不特别膨大,也不能纺丝———————————————————4747、前、后翅几乎相等,翅基部各有一条横的肩缝(翅易沿此缝脱落)—————等翅目前、后翅相似或相差很多,都无肩缝————————————————————4848、后翅前缘有一排小的翅钩列用以和前翅相连———————————————膜翅目后翅前缘无翅钩列————————————————————————————4949、跗节2~3节———————————————————————————————50跗节5节————————————————————————————————5150、前胸很大,腹端有一对尾须——————————————————————襀翅目前胸很小如颈状,无尾须———————————————————————啮虫目51、翅面密被明显的毛,口器(上颚)退化—————————————————毛翅目翅面无明显的毛;有毛则生在翅脉和翅缘上,口器(上颚)发达————————5252、后翅基部宽于前翅,有发达的臀区,休息时后翅臀区折起,头为前口式———广翅目后翅基部不宽于前翅,无发达的臀区,休息时也不折起,头为下口式——————5353、头部长,前胸圆筒形并不很大,前足正常,雌虫有伸向后方的针状产卵器——蛇蛉目头部短,前胸一般不很大,如很长则前足为捕捉足(螳螂),雌虫一般无针状产卵器,如有则弯在背上向前伸————————————————————————脉翅目附二:昆虫幼体分目检索表(一)昆虫幼体分类1、有分节的胸部附肢和明显的头壳,并有作用的口器———————————————31′没有分节的胸部附肢,亦无明显的头壳及有作用的口器—————————————22、口器只上颚存在,不能咀嚼,形成平行的向下弯曲的钩,平时缩在体的前端。

动物昆虫知识点总结图

动物昆虫知识点总结图

动物昆虫知识点总结图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在地球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昆虫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昆虫的分类、生态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昆虫这一群体。

一、昆虫的分类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生物。

按照国内课本的分类系统,昆虫主要包括鞘翅目、鞘翅亚目、直翅目、长翅亚目、异翅亚目、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鳞翅亚目、半翅目、爪蛛目等十余个目。

其中鞘翅目昆虫的种类最多,包括了甲虫、蚁虫、蚤虫等。

而双翅目昆虫的种类也很丰富,如苍蝇、蚊子、蜜蜂等。

昆虫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点进行划分的。

不同目的昆虫的外观、体型、生态习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

二、昆虫的生态特征1. 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被外骨骼所覆盖,这种外骨骼主要由纤维素和几丁质构成,它不仅能够保护昆虫的内脏器官,还能提供一定的支持作用。

但是,外骨骼的存在也给昆虫的生长和运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2. 体节:昆虫的身体通常由头、胸部和腹部三部分组成,其中胸部和腹部各分为若干个体节。

这种体节的特殊结构使得昆虫具有较好的运动能力,可以灵活地进行飞行、跳跃、爬行等行为。

3. 气孔呼吸:昆虫没有肺部和呼吸系统,而是通过身体表面上的气孔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气孔呼吸的特殊机制使得昆虫具有更好的生存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

4. 变态发育:昆虫的生命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这种变态发育使得昆虫能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生存。

5. 群居现象:昆虫中有很多种类是以群居方式进行生活的。

蚂蚁、蜜蜂、蚁狮等昆虫都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分工合作,能够更好地完成某些复杂的生活活动。

6. 食性多样性:不同种类的昆虫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是植食性的,如蝗虫、甲虫;有的是肉食性的,如捕食性的蝇类;还有的是腐食性的,如苍蝇。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昆虫的分类与特点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昆虫的分类与特点

小升初科学知识点总结昆虫的分类与特点昆虫,作为动物界中最庞大的一类,具有极其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特点。

了解昆虫的分类与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生存方式。

本文将对小升初科学知识点中关于昆虫的分类和特点进行总结。

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一百万种。

按照昆虫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将昆虫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 鞘翅目(甲虫类):鞘翅目昆虫的前翅变成颜色鲜艳的硬壳,后翅膜状,无法飞行。

甲虫、金龟子等都属于鞘翅目昆虫。

2. 鳞翅目(鳞翅类):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表面覆盖有细鳞片,其中包含有丰富的颜色和花纹。

蝴蝶、飞蛾等都属于鳞翅目昆虫。

3. 直翅目(蝗虫类):直翅目昆虫的前后翅基本相同,也称为半膜翅。

蝗虫、蚂蚁等都属于直翅目昆虫。

4. 膜翅目(蜻蜓类):膜翅目昆虫的前翅和后翅都薄如膜,可以自由摆动。

蜻蜓、蚊子等都属于膜翅目昆虫。

5. 双翅目(苍蝇类):双翅目昆虫只有一对翅膀,前后翅大小相同。

苍蝇、蚊子等都属于双翅目昆虫。

6. 半翅目(蝉类):半翅目昆虫的前翅基部是厚的,后翅是薄的,呈半膜状。

蝉、叶蝉等都属于半翅目昆虫。

7. 蛛形纲(蜘蛛类):蛛形纲动物虽然名称中带有"蛛"字,但它们并非昆虫,而是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蛛形纲。

蜘蛛、螳螂等都属于蛛形纲动物。

二、昆虫的特点昆虫作为一类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具有明显的特点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骨骼:昆虫的体表由硬的外骨骼覆盖,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肌肉的附着点,并且使昆虫在环境变化中能够靠外骨骼的变化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2. 六足:昆虫具有三对足,每只足上具有爪子,用于行走、抓握和捕食。

3. 双翅:大多数昆虫生来就具有两对翅膀,这是昆虫能够飞行的重要特征之一。

翅膀的变化和适应不同环境的飞行方式也是昆虫多样性的结果。

4. 须和触角:昆虫的头部具有须和触角,它们是感知外界刺激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

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昆虫的繁殖方式
昆虫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胎生 和卵胎生三种。
胎生:昆虫直接将幼虫产在适宜的 环境中,幼虫出生后可以直接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卵生:昆虫将卵产在适宜的环境中, 卵孵化后成为幼虫。
卵胎生:昆虫将受精卵留在体内, 直到孵化后再将幼虫产出。
昆虫的食性
植食性:大部分昆虫以植 物为食,如蝴蝶、蜜蜂等
防治昆虫的方法
物理防治:使用捕虫器、粘虫板等 工具捕捉或杀死昆虫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 等生物来防治害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农药等化 学物质杀死昆虫
环境防治:改善环境条件,如通风、 采光、湿度等,以减少昆虫的生存 和繁殖机会
防治效果的评估
评估指标:死亡率、繁殖率、种群数量等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效果比较:不同防治方法的效果比较 长期效果:防治措施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
昆虫的经济价值
农业:昆虫在 农业中扮演重 要角色,如蜜 蜂授粉、天敌 昆虫防治害虫

医药:昆虫具 有药用价值, 如蝎子、蜈蚣

食品:昆虫可 以作为食品, 如蝉、蝗虫等
科研:昆虫在 科学研究中具 有重要价值, 如基因编辑、
生物技术等
昆虫的保护和利 用
昆虫的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为昆虫提供适宜 的生存环境
肉食性:部分昆虫以动物 为食,如螳螂、蚂蚁等
杂食性:有些昆虫既吃植 物又吃动物,如蟑螂等
寄生性:部分昆虫寄生在 其他生物体内,如寄生蜂

昆虫的分布和生 态作用
昆虫的分布区域
热带雨林:昆 虫种类丰富,

初中蝗虫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蝗虫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蝗虫知识点总结大全蝗虫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害虫,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以下是关于蝗虫的知识点总结,供初中生学习参考。

一、蝗虫的分类和特征1. 蝗虫的分类:蝗虫属于昆虫门、直翅目、蝗科,是一类以植物为食的害虫。

2. 蝗虫的特征:蝗虫通常体长约2-5厘米,身体呈椭圆形,被有短硬毛。

前翅厚而皱褶,呈黄褐色或暗褐色,后翅薄且透明,呈浅黄色。

蝗虫以前肢的加厚特点而著称,前肢具有强大的跳跃力,跳跃的高度可达10倍体长。

二、蝗虫的生命周期和繁殖1. 蝗虫的生命周期:蝗虫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若虫期、仰卧期、出蝉期和成虫期。

若虫期包括卵和若虫两个阶段,大约为20-30天;仰卧期为幼虫发育期,大约为15-20天;出蝉期是指虫子变成成虫的过程,大约需要5-7天;成虫期为成虫的寿命,一般为30-90天。

2. 蝗虫的繁殖: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雌蝗虫会在泥土中产下卵,一般每天产卵40-60颗,寿命大概为20-40天。

卵孵化后的幼虫称为若虫,若虫会经历5次蜕皮,每次蜕皮之后体形都会有所变化。

三、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1. 对叶片的危害:蝗虫主要以吸食植物叶片上的汁液为生,会导致叶片变黄,甚至枯萎掉落。

2. 对茎干的危害:蝗虫还会啃食植物的茎干,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3. 对果实的危害:蝗虫会啃食植物的果实,使得果实受损或者无法正常结果。

四、蝗虫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天敌微生物、霉菌和线虫等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蝗虫的数量。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喷洒农田,但应该谨慎使用,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以防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 机械防治:采用人工收集、捕捉和摧毁蝗虫的方法,包括使用粘虫板、灭虫灯等物理方法。

4. 科学种植:采用轮作、套作等农业管理措施,从而减少蝗虫的滋生面积。

五、蝗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对植被的影响:蝗虫大量繁殖会导致植被被破坏,会产生局部荒漠化。

2. 对水资源的影响:蝗虫大量聚集会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影响,导致水源减少。

蝗虫知识点总结

蝗虫知识点总结

蝗虫知识点总结一、蝗虫的分类蝗虫是飞禽纲昆虫中蝗科虫目的一种昆虫,类群复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亚洲和澳大利亚地区。

蝗科虫目包括多种蝗虫,如沙蝗、草原蝗、沙漠蝗、红蝗等。

不同种类的蝗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一旦数量激增,将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

二、蝗虫的生活习性1. 适应环境蝗虫通常栖息在干旱的草原、沙漠和荒漠地区,适应性强,能够忍受高温、高辐射和干旱的环境。

2. 活动规律蝗虫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活动,白天常在植物上休息。

它们主要以禾谷类作物和绿色植物为食,披食性强,数量庞大时能够将农田完全吃光,造成严重的危害。

3. 繁殖方式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的生命周期。

成虫交配后,雌虫会将卵产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孵化成为若虫。

若虫经过5-6次蜕皮后,发育成成虫,形成一个新的种群。

三、蝗虫的繁殖规律蝗虫的繁殖规律非常复杂,一旦形成蝗虫暴发,往往难以控制。

主要的繁殖规律包括:1. 天敌稀少蝗虫的天敌相对较少,使得它们的数量一旦激增,难以受到天敌的控制。

2. 性成熟快蝗虫从若虫到成虫的时间短,一般在30-50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发育。

这使得蝗虫的数量激增迅速。

3. 超级迁飞蝗虫具有超级迁飞的能力,一旦形成群体,会进行大规模的迁飞,迁飞距离可达数百公里甚至千公里,将蔓延到更广阔的区域。

4. 群居现象成虫蝗虫常常形成群体,密集聚集在一起活动,造成大面积的危害。

四、蝗虫的危害程度蝗虫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害虫,一旦形成蝗虫暴发,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其主要危害表现为:1. 作物损失蝗虫主要以禾谷作物和绿色植物为食,数量庞大时能够将农田完全吃光,造成严重的作物损失。

2. 生态破坏蝗虫在大面积活动时会破坏植被,导致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恶化,影响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平衡。

3. 经济损失蝗虫暴发会导致农业生产严重受损,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增加政府的防治成本。

昆虫科普动物知识点总结

昆虫科普动物知识点总结

昆虫科普动物知识点总结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动物,其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而且有六条腿。

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等不同,昆虫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按照其生活习性可分为飞行昆虫、跳跃昆虫、潜水昆虫等;按照其食性可分为草食昆虫、肉食昆虫、杂食昆虫等。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几类常见的昆虫:1. 飞行昆虫:蝴蝶、蜜蜂、飞蛾等2. 跳跃昆虫:跳蚤、蚱蜢、蚂蚱等3. 潜水昆虫:水蚤、水蛉、水蚁等二、昆虫的结构昆虫的身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还有一对口器,用来摄取食物;胸部有三对腿和两对翅膀(有些昆虫是无翅昆虫);腹部包括呼吸器官、排泄器官、生殖器官等。

昆虫的外骨骼是非常坚硬的,能够保护它们的内脏器官不受外界的伤害。

三、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活习性非常多样,它们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水中、甚至空中。

有一些昆虫是单独生活的,有一些昆虫是群居生活的,而有一些昆虫是社会性生物,构成了庞大的昆虫社会。

另外,昆虫的繁殖方式也很多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有些昆虫甚至可以自体受精。

四、昆虫对人类的作用昆虫对人类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昆虫对农业的作用:有些昆虫是植物的天敌,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蚜虫、螨虫等;而有些昆虫则是植物的益友,如蜜蜂、蝴蝶等,它们可以帮助植物授粉。

2. 昆虫对环境的作用:昆虫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食物链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3. 昆虫对医学的作用:有些昆虫能够传播疾病,如蚊子传播疟疾、蝇类传播痢疾等;而有些昆虫则可以被利用来制作药品,如蜂毒、蜗牛壳等。

4. 昆虫对科学研究的作用: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昆虫的生物特性,来开发新的农药、药品和生物工程技术。

综上所述,昆虫虽然只是地球上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部分,但它们的种类繁多,生活习性多样,对人类的作用广泛。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看待和对待昆虫,保护好它们,合理利用它们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使昆虫和人类能够和谐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角由许多环节组成。基 部一节称为柄节;第二节 为梗节;梗节以后的各小 节统称鞭节。 此昆虫触角是什么形状? 是什么昆虫的触角? 膝状,蜜蜂
*
*蝗虫、蝶类、蛾类 *金龟子、天牛、蝉
丝状(叶甲)
刚毛状(叶蝉)
念珠状(白蚁)
锯齿状(吉丁虫)
栉齿状(鞘翅目)
球杆状(棒状)
羽毛状(大蚕蛾)
鳃瓣状(金龟甲科)
上。
*
主要在夜间活动。是杂食性昆虫。
蛐蛐
蟋蟀为什么会鸣叫呢?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雄性蟋蟀会鸣叫,是由一对前翅相互摩擦产生的。
前翅的背面有膜状的发音镜,翅的内面有一条锉
刀状的翅脉,叫音锉。
鸣叫时,用右翅内的音锉摩擦左翅背面的发音镜,
就像琴弓在琴弦上摩擦一样。
*
雄性蟋蟀还有好斗的习性,用其咀嚼式口 器(大牙)咬伤对手。 蟋蟀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 称为不完全变态。(没有蛹的出现)
*
触角是蝗虫的感觉器官, 主要有嗅觉和触觉作用。
单眼
复眼
触角
昆虫头部的附器:

(1).眼的功能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的取食、栖 息、繁殖、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各种活
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1对,位于头的上方两侧,由1 至多个小眼集合形成,是昆虫 的主要视觉器官。分辨物体的 颜色和形象。 一般3个,也有1~2个或无单眼 的。单眼只能分辨光线强弱和 光源方向,不能分辨物体和颜 色。
听器;中胸到第1-8节体侧每节各有1对气门,
末端为产卵器,雌蝗虫可以将腹部深入土中产 卵。雌雄蝗虫交配之后,此蝗虫用产卵器掘土 深入土中产卵。
*腹部是昆虫的内脏活动和生殖中心。
气 门
气 门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6
昆虫雌性外生殖器 1.尾须 2.背产卵瓣 3.内产卵瓣 4.腹产卵瓣 5.中输卵管 6.生殖孔
蝗虫
*
身体——中型或大型。 头部——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 胸部——前翅狭长,革质;后翅宽大,膜质。 后足为跳跃足。 腹部——雌性昆虫大多有产卵器。 发育——不完全变态。
(多数有发音器和听器。)
*
*问题2: 蝗虫的结构有:丝状的触角、咀嚼式
的口器、前翅革质,后翅膜质,后足为跳跃足,
[备课时间] 3.11 [上课时间] 3.12 [课题: 蝗虫与昆虫的分类 [课型] 新授 [第35教时] [教学目的] 1、掌握蝗虫外部形态特征、昆虫的分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蝗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1、昆虫的触角、口器、足、翅类型的判断 [教学过程]
*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
半翅目昆虫,世界上已知的约8万2千种。 大多数是陆栖生活,吸食植物汁液。还能传 播植物病害。 .常见的种类:蝉、蚜虫等。
*
包括蝉、蚜虫等。
棉蚜
1.蝉
* 中至大型。 *触角刚毛状。单眼3个,呈三角
形排列。刺吸式口器。
*胸部有前翅和后翅,膜质透明。 *雄虫腹部第一节的腹面具发音器
官,
*雌虫具发达的产卵器。雌虫产卵
中胸 后胸
*蝗虫的胸足一般分为 6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 *各节间由膜相连接,是各节活动的部位。
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
* 胸足的构造
成虫的胸足一 般分为 6 节 。 各节间由膜相 连接,是各节 活动的部位。
1基节、2转节、3腿节、
4胫节、5跗节、6前跗节
*
*蝗虫的腹部一般由11节组成,第一节两侧有
膝状(小蜂科)
具芒状(蝇类)
触角基本类型
丝状-蝗虫、蟋蟀、螳螂 刚毛状-蜻蜓 念珠状-白蚁 棒状-蝶 环毛状-蚊(♂) 羽毛状-大蚕蛾 鳃瓣状-金龟子 膝状-蜜蜂 具芒状-蝇 锯齿状-叩头虫
小朋友的问题
昆虫有鼻子吗?
昆虫的触角有嗅觉,可以说就是鼻子
*口器: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
官。
*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
*
你知道:
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是什么目?
*
* 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世界37万种)
*最大特点:前翅角质、坚硬,叫做鞘
翅。覆盖在昆虫身上象一层坚硬的甲 胄。所以又叫甲虫。
*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以植物为食物。
*
鞘 翅 目
肉食 亚目
多食 亚目
步 甲 科
虎 甲 科
金 龟 甲 科
吉 丁 虫 科
叩 头 甲 科
*
吸取血液及细胞汁液。如蚜虫、 蝉、蚧壳虫、蝽象等的口器。 式口器演化而来 。上唇退化成 三角形小片,下唇延长成管状 的喙,上、下颚特化为口针。
* 结构特点:刺吸式口器由咀嚼
蝉的刺吸式口器
失绿黄斑
虫瘿
叶 片 卷 曲
叶皱畸形
虹 吸 式 口 器
*
常见昆虫:蛾蝶类成虫,吸收植物 体表面的花蜜等生活,一般不危害 植物,但其幼虫常常为害虫。
* 5. 舐吸式口器
该类口器为家蝇 所特有。上下颚 均退化,下 唇特 化为短小喙,端 部膨大成唇瓣, 能吸吮液体或微 粒状固体食物。
家蝇
*
*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翅对昆虫的分布、传播、
觅食、求配、避敌等生命活动及进化有重大的意义。
* 绝大多数昆虫的成虫都具有两对翅。有些昆虫的后翅变为平衡棒
虫分泌的蜜露,可诱发植物的煤污病。
*
棉蚜
月 季 长 管 蚜
毛白杨
花斑蚜
石楠蚜虫
总结一下半翅目的主要特征
*
身体——小型、中型或大型。
头部——触角刚毛状、丝状等;有刺吸式口器。
胸部——前翅和后翅等长而狭窄,膜质或革质。
有的无翅。
腹部——雌虫腹部末端通常有发达的产卵器。
发育——不完全变态。
(蝇、蚊);有的完全退化或消失;有的雄虫具翅而雌虫无翅 (蚧类)。
* 翅的类型
* (1)覆翅(革质翅):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半透 明,有
翅脉,如蝗虫前翅。
*(2)膜翅:翅膜质,薄而
如 蜻蜓、蜂类。
透明,翅脉明显可见,
(3)鞘翅(角质翅): 翅质地坚硬如角质, 如甲虫的前翅。
(4)鳞翅 :翅质地为膜质, 但翅上 有许多鳞片,如蛾 蝶类的 翅。
产 卵 器
蛾类
螽斯
叶 蝉
瘤寄蜂
* 二、昆虫的分纲
昆虫的外部形态特点 1.身体:分为小型、中型、大型。 有身体较长的,如螳螂;有的呈椭圆形, 如金龟子;有的展翅象飞机,如蜻蜓。
* 二、昆虫的分纲
2.头部:形状各不相同。 有近似球形的,如蜻蜓;有近似三角形的, 如螳螂。
触角类型各式各样。
*
* (2)结构: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个部分,各部分由 一系列体节组成,并具 有不同的附器。具有外 骨骼。
*

(一)头部:

1、蝗虫头部通常着生有____ 1 对复眼,
__3 ___个单眼和 面有 _____个口器。
对触角,头部下
* 触角结构:
触角由许多环节组成。 基部一节称为柄节;第 二节为梗节;梗节以后 的各小节统称鞭节。
、四纹丽金龟。
总结一下鞘翅目的主要特征
*
* 身体——小型、中型或大型
*头部——有丝状、棒状、鳃瓣状、膝状等触
角,咀嚼式口器。
*胸部——前翅鞘翅,后翅膜翅,用于飞翔。 *腹部——靠后数节退化
*发育——完全变态
* 这是什么昆虫?
*
(一)螳螂目 螳螂捕食各类昆虫,消灭田间和林区害虫,是有益的昆虫。 (二)双翅目
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它属于什么目呢?
问题2: 蝗虫属于直翅目。
*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里的“促织”是指什么呢?
蟋蟀的叫声
*
*
全世界已知的约有2万种.
常见种类:蟋蟀、螽斯、蝈蝈等。 多数生活在植物丛中,或者隐藏在砖石等地
面覆盖物下。少数生活在土壤、灌木、树木
(5)半鞘翅:基半 部为皮 革质或角质, 端半部为膜 质有翅 脉,如蝽象前翅。
平衡棒: 后翅退化成 棒状构造, 用以平衡身体, 如蝇、 蚊的后翅。
*
*观察: *金龟子、蝗虫、蝉、蝼蛄昆虫的

*
昆虫胸足的类型 1.步行足 2.跳跃足 3.开掘足 4.捕捉足 5.游泳足 6.携粉足
胸足类型
步行足(步行甲)
*
蜻蜓体型约50mm。 头部较大,圆球形,触角很短,刚毛状。
两个复眼,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
胸部下方的3对足,细长而不善走,适于 攀附。
蜻蜓两对翅狭而等长,后翅略 大于前翅,膜质透明。 大多数蜻蜓每片翅末端的前缘 都有“翅痣”。 蜻蜓对人类影响最重要的器官 是哪个? 它能够调整翅的振动。不受颤 振的影响。(消除颤振)
肉 食 性 植 食 性
七星 瓢虫
肉 食 性
二十八星瓢虫
*种类很多,身体小或中型,细长而扁平。
*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捕食蜗牛或其它昆虫。
*有些种类雌雄都有鞘翅,有些则雌虫没有鞘翅。
这是哪种昆虫呢?
*2.萤火虫
*种类很多,身体小或中型,细长而扁平。
*触角丝状,咀嚼式口器。捕食蜗牛或其它昆虫。
*腹部末端有发光器,里面的发光细胞具有荧光
螽斯:具有绿色的保护色,雄性螽斯也会鸣 叫,具有尖锐产卵器。
蝈蝈:是花鸟市场常见的鸣虫。雄性蝈蝈也
会鸣叫,成虫鲜绿色或黄绿色。
*
*导入:
每当夏秋之际,特别是下雨之前,我们 往往可以看到什么昆虫在低空飞翔?
*
*
蜻蜓目昆虫,世界上已知的约5000种。 广泛分布于全球,尤其是温暖地区。 这类昆虫成虫生活在陆地上,卵产在池沼中, 幼虫生活在水中。 .常见的种类:蜻蜓、豆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