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昆虫分类的方法与技术详解

合集下载

昆虫分类学

昆虫分类学

第四章昆虫分类学本章重点:1.昆虫的命名法规;2.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脉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9个目及重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3.种的概念;本章难点:1.昆虫的分类系统,及其各个分类系统的主要观点;2.昆虫纲的系统发育;3.检索表的编制;4.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形态分类。

第一节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研究内容(一)定义和研究内容昆虫分类学insect taxonomy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identific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和系统发育phylogeny的科学。

这一定义是根据昆虫分类学研究的任务、内容、发展历史和现状确定的。

众所周知,昆虫是世界上最昌盛的动物类群,个体和种类繁多,分布广。

据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988年提出的报告,全世界现有昆虫1,000万种,现巳描述约90万种,并且每年仍以大约7000种的速度递增。

这就是说昆虫中90%的种还是未知种,它们还未被科学家记述和命名,缺乏鉴定用的科学资料。

我国的昆虫种类约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10,按这个比率,我国昆虫应超过100万种,可是我国已记载的昆虫约45,000种,已知种仅占3%,说明我国昆虫种类的未知数太大了。

这就充分表明,研究昆虫、确定种类、描述识别特征、予以命名、提供正确认识和鉴定昆虫种的科学资料,仍然是当代科学上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

在这方面,我国的任务尤为繁重。

如此繁多的昆虫,我们要认识它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科学方法,这就是分类classification的方法。

昆虫分类实践的过程是:先把看到的昆虫个体individuals按照形态特征的相似性similarity,即共同性,归为同形体phenon(phena),再根据生物种的科学概念和知识,把同形体鉴定到种species,进一步把种按照亲缘关系的远近归入高级分类单元 higher taxonomic taxon(taxa),属,科、目等,这样就成为一个有序的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 system。

昆虫分类学认识昆虫分类的基本方法

昆虫分类学认识昆虫分类的基本方法

昆虫分类学认识昆虫分类的基本方法昆虫,是地球上最为庞大且多样化的动物类群之一。

它们构成了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并且对人类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昆虫,昆虫分类学应运而生。

昆虫分类学是一门研究昆虫种类和亲缘关系的科学,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昆虫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特征,我们可以开始对昆虫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分类特征和方法。

1. 头部特征昆虫的头部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通过观察昆虫的口器类型、触角形态以及眼睛的位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昆虫所属的科或目。

2. 身体特征昆虫的身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头部、胸部和腹部。

胸部通常具有三对足,通过观察足的形态和功能,我们可以推断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种类。

3. 翅膀特征很多昆虫都具有翅膀,翅膀的特征对于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翅膀的大小、形状、纹理以及翅膀的脉络分布等,都可以用来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4. 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活习性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栖息地类型、食物来源、行为特征等,都可以为昆虫的分类提供重要线索。

通过以上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将昆虫进行初步分类。

但是,为了更准确地确定昆虫的分类,我们还需要使用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详细的解剖和观察。

显微解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虫内部结构的细节,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这些内部特征对于鉴定昆虫的属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现代分类学中,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昆虫分类学。

通过分析昆虫的DNA或蛋白质序列,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昆虫的分类关系,尤其是对于近缘种的辨识更具优势。

在昆虫分类学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分类树或分类图来展示昆虫种类间的关系。

分类树可以清晰地显示不同分类级别,从物种、属、科一直到目、纲以及门。

这种形式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昆虫多样性的层次结构,更好地理解昆虫的分类关系。

总结起来,昆虫分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内部结构以及分子特征等,我们可以初步进行昆虫的分类。

5昆虫分类

5昆虫分类
第四章 昆虫分类各述3
23 广翅目Megaloptera

俗称泥蛉(dobsonflies)和鱼蛉(fishflies), 世界已知不足300种,多见于溪流附近或 其它凉爽、潮湿的环境中,取食花蜜和软 体昆虫。幼虫水生,出现于湖泊和溪流中, 捕食小型的水生动物。广翅目幼虫可作为 鱼类饲料

头部前口式(口器位于头的前端并向前伸, 使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成一钝角或几 乎平行,这种头部类型就叫前口式)。咀 嚼式口器。前胸方形。前、后翅质地和脉 相近似,后翅有发达的臀区,翅脉网状, 但翅缘不分叉。跗节5节

E 臂金龟科 本科多特大型种类,体 色多样,或具金绿、墨 绿、金蓝艳丽光泽,或 黄褐、栗褐单一色泽。 体长椭圆形,背面相当 隆拱,以其前足,尤其 是雄虫前足特别伸长为 科级特征。


F 斑金龟科 唇基在复眼之前多少内凹, 故触角基部于背面可见;触 角10节,鳃片部3节组成; 前胸背板长宽近相等或横阔, 前方收狭,侧缘弧弯,中段 最阔,基部明显狭于翅基; 中胸后侧片于前胸鞘翅间俯 视通常不可见;小盾片较小, 三角形;各足较纤弱,前足 胫节外缘l-3齿,各足跗节5 节,爪成对简单

(3)褐蛉科 Hemerobiidae

小到中型,一般褐色。 无单眼,触角长,念 珠状。翅脉上常多毛, 前翅R脉多分支,前 缘横脉分叉。幼虫长 形,每侧单眼3个。已 知800多种,我国常 见的有点线脉褐蛉等。
(4)蚁蛉科Myrmeleontidae 触角短,等于头部与胸部长度之和,末端 膨大。形态与豆娘很相似,翅狭长,翅痣 不明显,有长形的痣下翅室。幼虫后足开 掘式。

G 蜣螂科 Scarabaeidae 体小到大型,椭圆形 至卵圆形,粗壮。触 角鳃叶状,头部铲型 或多齿,口器从背面 看不到,前足开掘足, 前胸背板上有各式突 起。成虫幼虫均粪食 性。全世界一直2300 余种。我国常见有神 农洁蜣螂。

园林植物昆虫学第四章昆虫分类学

园林植物昆虫学第四章昆虫分类学
4. 足发达:开掘足或跳跃足; 5. 产卵器发达,外露。
第二十二页,共53页。
• 害虫: 沙漠蝗、东亚飞蝗等
益虫:
玩赏昆虫:蝈蝈(螽斯)、蛐蛐(蟋蟀)、 斗蟋等
第二十三页,共53页。
❖ 代表种:通常称为蝽象,简称“蝽”(如臭屁虫)。
❖ 生物学:体壁坚硬、扁平,小型至大型;渐变态,大多为植 食性,少数寄生性;
都是不允许的。
4.5 命名的优先律
谁先最先发表,就以谁的为准。一个种有几个名,最早发 表的那个为准。两种动物共用一个名,即同名,优先律规定最 早使用该学名的种有效。
第十五页,共53页。
4.6 模式标本
模式标本是指建立种级新分类单元时依据的标本,包括正模(
holotype)和副模(paratype )。
(1)形态学特征
形态学特征是分类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特征,除体长、体宽、颜色等一般的外部 形态外,还用到一些特殊构造(如外生殖器、各种腺体等)、内部形态(如消化道、神 经系统等)、胚胎学特征及胚后发育特征等。
(2)生理学特征
包括代谢因子、血清、蛋白质和其他生化差异、身体分泌、基因性 不育因子等。
第七页,共53页。
和程序。最初的命名法规是在林奈(1758)《自然系统》(第10版)中对生物命 名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在过去的200多年中逐渐发展与完善,每隔若干年
就可能要修订一次。生物命名法规包括植物命名法规和动物命名法规两类, 两者相互独立,内容有所不同。我们现在使用的动物命名法规是1999年修订的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4版),从2000年元月1日起开始实行。我们对昆 虫的命名时要严格遵循最新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
天敌昆虫:猎蝽类等
第二十七页,共53页。

昆虫的分类

昆虫的分类

第四章昆虫的分类一、昆虫分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昆虫分类是研究昆虫科学的基础。

是认识昆虫的一种基本方法。

学习昆虫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识别昆虫的能力,便于进一步研究昆虫,利用益虫和控制害虫。

昆虫分类和其它动物分类一样,目前仍以外部形态特征作为主要依据,并以成虫形态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所鉴别的种类绝大部分是正确的,而且使用简便。

(一)昆虫分类单元昆虫分类的单元和其它动植物相同,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分类单元书写时,必须按阶梯排列。

以蔷薇白轮盾蚧例,其分类地位如下: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同翅目亚目胸喙亚目总科蚧总科科盾蚧科属白轮盾蚧属种蔷薇白轮盾蚧有时因实际需要,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下,还分设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等分类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间有相对明确的界限,种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能自由交配繁衍后代,与其它物种有生殖隔离的一种类型。

(二)昆虫命名昆虫每个种都有一个学名。

学名是采用国际上统一规定的双名法,由属名和种名共同组成,并且都由拉丁字母来书写。

前面是属名,后面是种名,一般在最后还要加上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部小写,后面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例如东亚飞蝗(中文名称)的学名为: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采用学名可克服同种异名等造成的混乱,同时也便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二、昆虫纲中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十个目昆虫纲的分目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口器构造、触角形状、翅的有无及质地、足的类型以及变态和生活习性等区分。

目前昆虫纲的分目总数全世界没有一致意见,但根据国内多数学者的意见分为33目,现将其中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十个目概述如下。

(一)直翅目体多为中至大型,咀嚼式口器,触角多为丝状,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纵折,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

昆虫的分类与特征

昆虫的分类与特征

昆虫的分类与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多达百万计。

昆虫的分类研究对于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特征。

一、昆虫的分类方法昆虫的分类是基于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的分析。

目前,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是基于系统发育的分类,即通过比较昆虫种群之间的共同祖先和后代之间的形态差异,确定彼此的亲缘关系。

根据系统发育分类方法,昆虫被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鞘翅目、鳞翅目、鳃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

每个目包含多个科,每个科又包含多个属,每个属包含多个种。

其中,种是昆虫分类的基本单位。

二、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这些特征是对昆虫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1. 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结构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头部具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有时还有单眼。

复眼通常可以感知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胸部有三个节,每个节有一对足和一对翅膀(某些昆虫没有翅膀)。

腹部由多个节组成,末端有短的尾丝。

2. 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被坚硬而灵活的外骨骼所覆盖。

外骨骼提供了昆虫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外骨骼还与昆虫的运动和生长相关。

3. 六条腿昆虫具有六条腿,位于胸部上。

每条腿都由多个关节组成,可以弯曲和伸展,使昆虫能够行走和攀附。

4. 多样的口器昆虫的口器非常多样化,适应了不同的取食方式。

常见的口器类型有咀嚼式口器、吸吮式口器、针吻式口器等。

不同类型的口器使昆虫能够吃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物。

5. 气管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是由气管组成的,气管内部分布着细小的气管支气管。

气管系统使昆虫能够通过直接向体内输送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来进行呼吸。

6. 六对腹部节昆虫的腹部由六对节组成,每对节上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用于消化、排泄、繁殖等。

通过对昆虫的分类和特征的了解,我们能更好地认识昆虫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了许多关键的生态功能,如传粉、分解有机物质和控制害虫等。

第四章_昆虫的分类介绍

第四章_昆虫的分类介绍

同翅目
叶蝉科 飞虱科 蚜 科
叶蝉科 Cicadeuidae
头部宽圆,触角刚毛状于两复眼间,前翅革质, 后翅膜质,后足胫节密生两列刺。
飞虱科 Delpcidae
头部窄于胸,触角锥状,生于两复眼之下,前翅 膜质,后足胫节末端有一个能活动的距。

科 Aphididae
体小而柔软,触角丝状,翅膜质,前翅有翅 痣。腹部第6或第7节背面两侧有一对腹管, 腹末突出呈尾片。
缨翅目昆虫常见科 (蓟马科)
脉翅目 Neuroptera
体小至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 前后翅均膜质,脉多如网。完全变态,肉 食性。
草蛉科 Chrysopidae,体细长,复眼有金色闪光。触 角丝状,前后翅膜质透明,形状和脉序相似,前缘 区横脉不分叉。
脉翅目昆虫常见科 (草蛉科)
鳞翅目 Lepidoptera
直翅目 Orthoptera
• • • • 体中型至大型。 口器咀嚼式。 触角丝状。 翅2对,前翅狭长、革质,起保护作用,称覆翅; 后翅膜质臀区大,常作扇状折叠,常有无翅或短 翅种类。 • 除蝼蛄类前足为开掘式外,大多种类后足发达为 跳跃式。雌虫腹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 • 有翅种类具听器,很多种类雄虫具发音器。
半翅目
蝽科 盲蝽科 缘蝽科
蝽科 Pentatomidae
体小至中型,触角多为5节,中胸小盾片发达,三 角形,前翅膜区有纵脉,且多出自一条基横脉上。
盲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iridae
体小型纤细,触角4节,无单眼,前翅背板前缘被 横沟分出狭长的领片,前翅膜片有2~4个封闭的翅 室。
缘蝽科
Coreidae
体较狭,两侧缘略平行,触角4节;中胸小 盾片小,三角形,不超过爪区长度;前翅膜 区有多数分叉纵脉,从横脉上分出 。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7、衣鱼目Zygentoma
鉴别特征 体呈纺锤形, 胸部较宽,腹端较尖; 复眼退化;上颚双关 节式;下颚须5节(少 数6节);腹部11节, 2~9腹节具成对刺突; 腹末有丝状尾须和中 尾丝故似3尾状。
7、衣鱼目Zygentoma
生物学特性 表变态,成虫需要脱皮13~ 60次。分布甚广,喜温暖、潮湿环境,大 部分生活在湿地、朽木、土中、林地腐叶 间,取食纸张、书籍、粮食、丝制品。 重要性 害虫 分类概况 已知250种,中国已知约8种, 如常见的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icius)。
(二)优先律
在动物分类的实践中,经常发生1个物种被
两个或多个作者分别多次作为新种来记载 发表的情况,因此1个种可能同时存有几个 名称,这时就要应用优先律。 即一个分类单元的名称是最早给予它的可 用名称。
(三)模式标本
当一个分类阶元被作为新种描述并发表时, 描述者必须指定1个或多个标本。
正模(holotype): 原作者记载新种时, 所指定的单个模式标本 。 副模(paratype): 原作者记载新种时, 除指定其中的1个标本作为正模外,其余的 标本均为副模。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意义 第二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六足总纲分类系统与纲、目特征
第四节 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目、科概述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意义
昆虫分类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从形态、
生物学、生理、生态等方面加以研究,通 过比较分析,找出一种(类群)昆虫的特 殊性,识别种类,又通过概括归纳,找出 几种(类群)的共同性,归成大的类群, 整理出一个系统,即分类系统。
余种,如蓝小蜻Diplacodes bipunctat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载的方位
昆虫体躯的记载:
应将虫体背在上,腹在 下,头在前,翅展开。通常 在胸部和腹部的交界处设一 想象的中心点。各个器官组 织的近中点部分称为基部, 远中心点的部分称端部。再 假设一条纵行的中轴线,近 轴者为内,远轴者为外。纵 轴还可以区分左右。
记载的方位
对于翅的记载,一般 是将右翅取下,按图 放置,将翅分为三个 角和三个缘。
记载一种夜蛾,不应把属、科,甚至目的 特征包括进去。但应尽可能包括雌雄的差 异、幼虫的性状以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资 料,这是因为,就亲缘种来说,这些资料 比形态更重要。
性状的次序
取决于记载目的: 鉴别性记载,通常按照性状在鉴别上 的重要程度依次叙述。这将便于很快的 识别。 完整的记载,通常按照标准化的自然 顺序依次叙述。例如记载时,是由前到 后,由背到腹。记载时还应把虫体分段 叙述,如头、胸、腹、翅、生殖器......。
再以翅脉的来源及走 向,区分为纵与横脉 以及翅面上的斑纹位 置脉
数字资料
例如: • 体长记载以头顶至腹末为准,不应包括
触角及尾须; • 翅展一般记录一对前翅的拉伸宽度; • 身体的宽度应写明度量的位置,是胸部
还是腹部。
数字资料
由于数字资料是测量性状,需用测量工具: • 大型昆虫,可用两角规与尺。 • 中型昆虫,可用两角规和游标卡尺; • 小型或微小型的昆虫,则用实体显微 镜的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测量。
第四章 昆虫分类的方法与技术
第四组全体成员制作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方法 第二节 。。。。。。。
第一节昆虫分类的方法
昆虫分类的方法 昆虫形态特征的文字描述方

1.1 昆虫分类的方法
形态学分类法 行为学方法 遗传学方法 生化分类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计算机在法
理论准备 记载文体 形状的次序 记载的方位 数字资料 颜色记载
理论准备
应对所记载、描述的类群具有深透的知识,特 别是形态学方面的知识。
应具备昆虫形态结构和科学名词方面的知识。 应有估计相似点和相异点的能力,它表明研究
者是否具备广泛的感性知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因为颜色深浅是一种连续特征,可记一个 颜色范国。这些都需根据鉴别的要求,灵 活掌握。
例如:蝽科的形态描述
体小至大型。 头小,三角形,明显地分为中片和侧片。触角5节,
偶有4节。有单眼。后口式,口器刺吸式。 前胸背板发达,两侧角有时呈刺状。中胸小盾片发
达,三角形,超过前翅爪片的长度。前翅为半鞘翅, 膜质部分的纵脉,多从一基横脉上分出。足跗节3 节。 腹部通常10节,背板和腹板会合处形成突出的腹缘。
数字资料
记载:因为数字性状在同种昆虫的个体间 必有差异,所以最好多测一些个体,并记述 其伸缩范围。
目前在生物仪器设奋中有一种测量、读数、 记录的显微镜,对于测量群体的数字性状, 十分方便。
颜色记载
在许多类群中,颜色是重要的鉴别性状之 一。为了记载的一致,应以新鲜标本为并 参考国家标准色谱给予描述。
理论准备
应具备选择重点的能力。 正确运用文字,描述精准简洁,推理符
合逻辑。
记载文体
对于形态描述记载来说: 文体应简明扼要,应尽可能作到“增 一字嫌多,减一字则少";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要遵循陈述的逻辑次序。
记载文体
对于与分类、鉴别有关的描述记载: 一般地不应列入较高阶元的性状。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