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上课用

合集下载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第四单元课题1 原子的构成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

一、自主学习1、回顾:原子的定义: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2、看课本P70页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阅读课本P70页第一段和P71页第一段,谈谈你对原子构成的认识:3、看课本70页表4-1,从表格中获取什么信息:(1)一个质子带电荷,一个电子带电荷,中子。

(2)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电性相反,整个原子电性。

(3)原子核带,所带的荷数叫核电荷数。

(4)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_上。

4、看课本70页表4-2,从表格中获取什么信息:二、合作探究(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思考:1.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儿?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2.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小结: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原子种类不同,原子里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二)、相对原子质量1、公式: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12)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意: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

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四、反馈检测:A组基础题1.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

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62.有关原子的相对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12C]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值D.相对原子质量是质子数加中子数3.把“分子、原子、质子、电子”分别填入有关的横线上。

教案课题1原子的构成

教案课题1原子的构成

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⑴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⑵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⑶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1.能力目标⑴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⑵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⑶初步教学生运用形象的比喻减少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2.情感目标⑴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⑵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⑶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⒈原子构成。

⒉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法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2.什么是原子?原子和分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学生回答](将学生分成七组,每组六人其中一人是发言,另一人补充。

)学生甲: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而氧气仅由氧气组成的。

学生乙:“不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学生丙:“还不行,要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空气是由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构成,而氧气仅由氧气一种分子构成所以说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

”学生丁:“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评价并小结]各位同学讲的很不错!通过上一单元学习我们一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如水通电分解(见投影)。

那么你们对原子还有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学生1:“我想知道原子究竟能不能再分?”学生2:“原子是不是实心的球体?”学生3:“原子有没有质量?”学生4:“原子和分子哪个大?”……[引入新课]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在本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第四单元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情况。

2、记住原子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3、记住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学习重点] 原子的构成[学习难点]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学习方法] 自学交流讨论展示[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化分为原子,那么原子在化学变化是否可以再分呢?2.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下图α粒子是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α粒子流打在金属箔上出现不同的散射情况,说明金属原子内部结构的有以下信息?1.大部分α粒子能畅通无阻地穿过金属箔。

2.少量带正电的α粒子也能穿过金属箔,但发生较大偏转。

3.极少量带正电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弹回。

由此看出,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课堂探究一.原子的构成1.阅读第70页,回答: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怎样?原子核能否再分?如果可以分,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构成原子、原子核的各种粒子是否带电?若带电,是带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是否相同?2用框图形式表示原子的构成情况,并标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_______ _______(1个带)()()原子_______()________ (1个带)()2、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_______ =_____________(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得出正确结论)二.相对原子质量阅读课本71页,然后回答:1.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 指导学生进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要求学生用课本上提供的数据计算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将所得结果保留整数结合表4-2中的数据,思考:相对原子质量与构成原子的这些微粒有什么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计算。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教案__《原子的构成》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教案__《原子的构成》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教学设计思路:在仔细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内容标准的模块仔细分析,原子的构成处于一级标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该主题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③能进一步认识元素的概念。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习用微观的观念来学习化学。

逐步增强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秘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激发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

教学材料教材,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原子的构成》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提出问题收集证据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在《天下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长的绳子,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取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如此“日取其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万世不竭”。

这句话体现了物质无限可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哲学道理。

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

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呢?可再分,不可再分?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感受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吧。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

汤姆生发现电子。

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同学们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创设良好感受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及人们对事物认识无止境的追求。

回忆已有知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教学过程:一、实验促思,体验新知1991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内部的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一大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3.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弹了回来。

根据实验的现象,你对原子的结构有什么心的认识?1.-------------------------------------------------------------------------------------2.-------------------------------------------------------------------------------------3.-------------------------------------------------------------------------------------二、自主学习,收获新知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一个实心的球体,是由居于原子带的原子核和核外带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2.(1)原子中是否存在带电的粒子,有哪些?它们的电性如何?(2)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叫。

3.通过课本P53页表3-1的分析,你可以得出原子内部结构的哪些规律?(1)。

(2)。

(3)。

(4)。

(5)。

4.结合课本P53页表3-1和P56表3-2说明,原子为什么不显示电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里?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2.实际: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 原子的实际质量,只是一个比值。

3. 计算公式:4. (1)根据P56页表3-2,计算出质子与中子的相对质量大约为多少?(2)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如何计算?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的简称。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7)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7)

《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关系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离子的形成及表示方法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相对原子质量。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讨论交流【知识链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那么用其他方法可不可分呢?【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②③原因:①②③2、原子是由居于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和不带电的构成的。

3、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即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因的质量差不多,都比质量大的多,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号表示质子带正电荷;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6、分析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⑴: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化学性质活泼;⑵: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7、离子分为 离子和 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 +、NH 4+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 - 、SO 42-8、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 (约1.66×10-27千克)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一,符号1。

一般不写)。

注: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精题训练1. 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是11 B .最外层电子数为1 C .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核外电子总数为10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铜B .氯化钠C .氧气D .金刚石3、结构示意图 表示的微粒是( )A .原子B .分子C .阳离子D .阴离子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D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5.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 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45 B .核外电子数为94 C .质子数为94 D .核电荷数为2396.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初中化学:课题1_《原子的构成》_导学案

初中化学:课题1_《原子的构成》_导学案

初三化学导学案编号:____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和难点:原子、原子核的构成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电的___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核由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质子带______电,中子________电。

(二)、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Ar。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上。

三、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1、核内质子数=核外_______数=_______数2、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数+ ______数二、课堂活动复习旧知识: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学习新知识:(一)、原子的构成1、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2、教师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3、师生总同总结出正确的原子构成。

4、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

5、请找出不同种类原子的区别。

6、7、师生同共总结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8、【练习1】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9、由分子的性质推测出原子的性质。

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

第四单元 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

一、自学导航: 1、近代化学之父是__________,他发现了原子的存在。 2、英国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_______,他意识到,_______是所有物质的原子共有的粒子。 3、卢瑟福做了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卢瑟福实验:现象有 ① 原因 ② 原因 ③ 原因 这个实验证明了 。 4、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_提出了原子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构的,_________ 在__________外一个“很大”的空间里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___________运动。 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的体积__________,既是这样原子核仍是可以再分的。实验证明,原子 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因此原子核带 _____, 其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____________。 不同的原子, 其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_______,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约为电子质量的 1836 倍。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 (+)原子核 2、 (不带电)中子 3、 原子 4、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5、 2、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 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5、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答: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 电荷的 和核外带 电荷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2)能保持物质化 的 构成的。由于 所带电量和 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 电性。 学性质的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根据原子中各种微粒的带电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 是 。 (4) 带 正 电 荷 的 粒 子 是 . 是 。(5)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 7、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7)质量与氢原子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 (8)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 1、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 6 的碳原子(______)的质量的_______(1.66× 10-27)为标准, 粒子是 。(9)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即 1.66× 10-27)______,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 。 2、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有两个: 3 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 (B)电 一个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量 相对原子质量== ————————————— 4、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 ) 碳—12 原子实际质量的 1/12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相对原子质量== ( )数+ ( )数 5、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 (A)原子量(B)质 子数(C)中子数 (D)电子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自主预习
1.原子一般是由、、三种粒子构成。

2.在原子里,核电荷数= = 。

3.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相对原子质量≈+ 。

二、同步分析
1.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吗?
3.你能用语言描绘出一幅关于原子构成的图像吗?
4.观察表4-2,通过这几种原子的构成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5.为什么要建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
6. 相对原子质量为什么近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三、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空间主要被原子核所占据
2.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质子数是16,则中子数是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核电荷数是______。

3.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g B.12 C.1.66×10-27kg D.1/12g 5.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不是g或kg
6.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同类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7.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抚仙湖湖底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通过测定古生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

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
C.核外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8.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D.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g
9、根据上题,用“=.>或<”符号填写:
①原子的核电荷数____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的核电荷数___质子数____核对电子数。

③阴离子的核电荷数___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
10.分析表可获得的信息有(答出两点即可):
(1);
(2);
1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分之一。

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多的空间。

a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

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后(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①有一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有的运动路径,原因是a粒子途径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方向;
②大多数a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③极少数a粒子被弹回来,原因是。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试归纳出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