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修改)
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方案

南安市蓝溪湿地公园(码头区)及景观桥工程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技术负责人:审批人:编制单位:福建中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3年03月02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程概况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桥梁施工专项方案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文明施工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编制依据本桥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是以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的施工经验为基点,统筹考虑土方开挖存在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现场布置。
主要编制依据如下所示:1、南安市蓝溪湿地公园(码头区)及景观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2、施工设计图、勘察报告书以及有关设计勘察文件;3、现场实际踏勘所了解的情况;4、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8、《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1);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15、《城市人行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7、《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J281-2003);18、《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1-2006);19、《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程》(DBJ/T13-135-2011;J11820-2011)等其它技术规范标准。
毕业设计__富渔四级公路兰滩溪桥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论文跨径16m

富渔四级公路兰滩溪桥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跨径16m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设计计算书1上部结构设计 (1)1.1设计资料 (1)1.1.1桥面净空 (1)1.1.2主梁跨径和全长 (1)1.1.3设计荷载 (1)1.1.4材料 (1)1.1.5设计方法 (1)1.1.6结构尺寸 (1)1.1.7设计依据 (2)1.2主梁的计算 (2)1.2.1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2)1.2.2作用效应计算 (8)1.2.3持久状况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截面设计、配筋与验算 (16)1.2.4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宽度验算 (26)1.2.5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验算 (27)1.3横梁的计算 (29)1.3.1横梁弯矩的计算 (29)1.3.2横梁截面配筋与验算 (30)1.3.3横梁剪力效应计算及配筋设计 (32)1.3.4横梁接头钢板及焊缝计算 (33)1.4行车道板的计算 (36)1.4.1计算图式 (36)1.4.2永久荷载及其效应 (36)1.4.3截面设计、配筋与强度验算 (38)1.4.4桥面连续设计 (38)1.5支座计算 (45)1.5.1选定支座的平面尺寸 (45)1.5.2确定支座厚度 (45)1.5.3验算支座的偏转 (46)2下部结构设计 (48)2.1设计资料 (48)2.1.1设计标准及上部构造 (48)2.1.2水文地质条件 (48)2.1.3材料 (48)2.1.4桥墩尺寸 (48)2.1.5设计依据 (49)2.2盖梁计算 (49)2.2.1荷载计算 (49)2.2.2内力计算 (56)2.2.3截面配筋设计与承载力校核 (59)2.3桥墩墩柱计算 (61)2.3.1荷载计算 (62)2.3.2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64)2.4钻孔灌注桩计算 (66)2.4.1荷载计算 (66)2.4.2桩长计算 (68)2.4.3桩的内力计算(m法) (69)2.4.4桩身截面配筋与强度验算 (71)2.4.5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 (73)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 (79)1.1编制依据 (80)1.2编制原则 (80)2工程概况 (80)2.1工程规模及结构形式 (80)2.2自然条件 (81)2.3地质情况 (81)2.4施工条件 (82)3施工部署 (82)3.1工期安排 (82)3.2施工组织 (82)4施工总平面布置 (84)5施工准备 (85)5.1技术准备 (85)5.2施工现场准备 (85)5.3机械设备配置 (85)6施工方案 (85)6.1桥下部结构施工 (85)6.2桥上部结构施工 (90)6.3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94)7季节性施工措施 (95)7.1冬季施工措施 (95)7.2雨季施工措施 (95)8质量,工期,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96)8.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96)8.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97)8.3 监控量测 (98)8.4质量保证措施 (99)8.5工期保证措施 (100)8.6 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103)8.7文明施工措施 (105)9进度计划横道图,劳动力计划安排 (106)9.1大桥施工进度横道图 (106)9.2劳动力、机具、材料投入计划安排 (107)10各施工工艺流程图 (109)10.1桥梁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109)10.2桥面砼铺装施工工艺框图 (111)10.3钢筋砼墩台身施工工艺框图 (112)10.4钢筋砼涵式小桥、盖板涵施工工艺框图 (113)10.5吊车安装小桥梁板,盖板施工工艺框图 (114)结论 (115)参考文献 (116)致谢 (117)摘要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科学院校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各类必修和选修课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百度荷载试验方案分析

德阳市*****************荷载试验方案方案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 方案审定: __________________二◦一六年二月德阳市************* 桥荷载试验方案、工程概况**** 桥位于德阳市旌阳区,桥长16.0米,桥面宽5.0 米,跨越现状水系,本桥为漫水桥。
上部为1X 10m钢筋混凝土简支实心板梁,梁高60cm,梁顶宽5.0m,梁底宽3.8m,两边各悬臂0.6m。
桥面布置为0.5m (防撞护栏)+4m (车行道)+0.5m (防撞护栏)。
桥面纵坡采用0.5%,桥面铺装为10cm厚C40钢筋混凝土铺装。
实心板采用C40混凝土。
下部桥台采用轻型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U级。
二、试验依据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 YC4-4/1978);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 J21-201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6、试验桥梁相关设计文件;7、“荷载试验检测合同书”。
按照《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78)规定的方法,对荷载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
三、试验目的通常,对建成竣工后的公路桥梁均宜进行荷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作为对桥梁承载能力、技术状况与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1、检验试验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结构变形及抗裂性能是否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评定试验桥跨结构目前的技术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寻求桥梁结构的整体变形规律,了解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和工作状况,为桥梁竣工验收及日后桥梁运营、养护及管理提供依据。
溉澜溪大桥的承载力评定及加固设计

溉澜溪大桥的承载力评定及加固设计作者:孙祥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公路旧桥承载力鉴定的目的,桥梁常见的病害及桥梁加固的方法,运用Midas建立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大桥现状的评定结论,给出合理的加固方案。
关键词:旧桥;Midas;加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建桥梁数量逐渐减少,桥梁的养护、维修、加固及改造工程逐渐成为主流。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建设及运营情况看,在役桥梁由于受到其在建设期间设计方面、材料方面、施工质量方面等的影响,许多已经出现了各种病害,很难满足当前交通量的快速增长,严重制约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我国桥梁常见病害(1)主要由外界环境作用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及破坏。
因为混凝土中有比较多的缺陷因素(比如如孔穴、裂缝、气泡、孔道等),给了环境中的水及侵蚀性介质掺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掺入的物质某些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某些成分发生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产生碳化、锈蚀、冻融等作用,造成混凝土内部的损伤,影响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2)为荷载作用或设计时考虑不周、施工控制不严、养护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如裂缝、蜂窝、空洞、麻面、磨损、剥落、露筋、钢筋锈蚀等不同程度的病害。
二、桥梁常用的加固方法(1)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就是用环氧砂浆作为粘结材料和保护层,将直径不超过8mm的钢筋粘贴在受拉区面层或薄弱部位,使钢板能够和原结构形成共同受力的整体。
(2)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是在构件的单侧、双侧、三侧或四周进行外包加固。
该方法对于提高结构的刚度、承载力、抗裂性以及稳定性等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3)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是采用建筑结构胶或环氧树脂等粘结剂,将纤维复合材料粘贴在被加固构件的表面,使之能与被加固构件形成共同受力的整体。
三、溉澜溪大桥概况及Midas模型溉北路南起对山立交,北接新溉路,长度为1130m,溉澜溪大桥连接溉北路和新溉路,桥梁长度为356m,左幅桥面布置15m,右幅桥面布置15m,中央分隔带为12m,为轨道九号线一期工程高架桥预留走廊。
长溪大桥荷载试验报告详解

计算文件在最后面新田至嘉禾二级公路长溪大桥荷载试验报告一、概述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竣工验收方法》令2004年第3号通过的有关精神,结合新田至嘉禾二级公路长溪大桥竣工验收的需要,长沙理工大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受——————————委托承担了新田至嘉禾二级公路长溪大桥的荷载试验工作。
依据《新田至嘉禾二级公路长溪大桥合同》的要求于2011年11月完成了理论计算工作,于2011年12月顺利完成了长溪大桥结构验收荷载试验的外业试验工作。
1 荷载试验目的桥梁结构验收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物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
通过桥梁结构验收荷载试验,测试结构控制截面的静应变、静挠度、变形增量等试验参数,可以判断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评价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检验结构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对新建的长溪大桥的设计条件与施工质量进行评定,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为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田至嘉禾二级公路长溪大桥的运营、养护积累科学技术资料。
2 荷载试验依据(1) 湖南省华罡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溪大桥设计图》;(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 1—2004、JTG F80/2—2004);(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6)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24-89);(8) 新田至嘉禾二级公路桥梁成桥试验合同3 工程概述长溪大桥为三板溪水电站库区公路复建桥梁,全长为40m,桥跨布置为1×8m(钢筋混凝土π形梁)+1×65 m(钢筋混凝土矩形肋拱)+1×8m(钢筋混凝土π形梁)。
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
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修改)DOC

兰草溪大桥桥梁荷载试验方案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2011年2月目录1 工程概况 (1)2静载试验的性质与目的 (1)3 试验依据 (3)4 载试验设计 (3)5 桥梁静载试验实施方案 (8)6桥梁动力试验 (18)7 主要试验设备 (20)8 协作方有关准备工作 (21)9检测工期安排 (21)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1 工程概况兰草溪大桥向东通往长岭岗隧道,跨越低洼山谷。
桥梁为左右两幅分离三联设计,左幅立面布置为(2×35+40+2×35)+(35+3×40+35)+(2×35+40+3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右幅立面布置为(2×35+40+2×35)+(2×35+2×40+35)+(2×35+2×40+3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全桥上部结构均采用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和后张法施工。
单幅桥面宽度为3.0m(人行道)+ 12m(车行道)+ 0.5m(防撞护栏)=15.5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较高墩柱采用H型矩形双柱设计,较矮墩柱为π型墩柱。
左右幅桥台均采用重力式U型台。
桥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
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台帽采用C40混凝土,桥墩、桩基、挡块、台帽、承台、搭板采用C30混凝土;桥台台身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护栏采用C25混凝土。
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2。
桥梁立面示意图如图1-1、1-2所示。
2静载试验的性质与目的本桥试验的性质为工程验收的荷载试验。
试验目的包括:(1)检验桥梁主体结构受力状况和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验结构体系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为科学地评价结构的使用阶段应力,刚度和变形提供资料,同时也为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设计的可靠和合理性以及竣工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2 图1-1 兰草溪大桥左幅立面示意图(cm)图1-2 兰草溪大桥右幅立面示意图(cm)3 试验依据本次桥梁试验工作依据、参照下列规范及技术文件执行:1)《兰草溪大桥施工图》(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07.12)2)《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铁组”YC4-4 /1978科研专题);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10)相关设计文件。
某桥荷载试验方案【范本模板】

重庆市大学城纵五路工程虎溪河桥桥梁荷载检测试验方案重庆佳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012年6月26日目录1工程概况 (3)2桥梁荷载试验目的 (3)3荷载试验依据 (3)4试验准备工作 (4)5本次试验检测拟采用的仪器一览表 (5)6桥梁外观检查 (6)7桥梁线性测量 (7)8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 (9)8.1结构分析及相关理论计算 (9)8。
2静载试验 (9)8.3脉动试验 (9)8。
4数据处理和分析 (9)8。
5相关配套工作 (9)9桥梁荷载试验的控制 (9)10静荷载试验 (10)10。
1静载试验原理简介 (10)10.2桥梁静载试验的主要内容 (11)10。
3观测方法与仪器 (11)10。
4荷载试验截面 (12)10.5试验工况及试验荷载 (19)10。
5.1试验工况 (19)10。
5.2试验荷载 (20)10.6加载方案 (22)10。
6。
1加载方式 (22)10。
6.2加载程序 (22)10.6.3加载控制 (23)10.6。
4加载位置 (23)11 试验结果分析 (27)11.1静载试验资料的整理 (27)11。
2试验曲线整理 (28)11.3允许限值和评定方法 (28)12桥梁自振频率试验 (29)12.1试验方法 (29)12。
2试验项目 (29)12.3测试断面与测点布置 (29)12.4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0)13安全措施、交通组织措施 (31)13.1安全措施 (31)13.2交通组织措施 (32)13.3紧急应急预案措施 (33)1工程概况重庆市大学城纵五路工程虎溪河桥,桥梁起讫桩号分别为K2+387.658和K2+412.658,该桥为1×15m单跨实腹式板拱桥 ,桥梁全长25m,两侧桥台长均为5。
0m。
虎溪河桥设计纵坡0。
9%,上部结构采用对称两幅实腹式板拱桥断面,单幅拱圈净宽10.99m,厚0.5m,混凝土均为C40。
下部结构采用桩基承台,桩径1.2m,承台断面尺寸为13.99m×5m×1。
武汉市2015年荷载试验交通组织方案(桥科院)(2014.12.29)

武汉市2015年桥梁检测交通组织方案受武汉市城管局委托,我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桥梁研究一所需对武汉市三环线上的十三座桥梁及东湖南路上的一座桥梁进行一次荷载试验,综合评定该桥性能状况。
各桥具体位置见图1,该桥检测日期见表1。
图 1 武汉市三环线需要检测桥梁的地理位置表1武汉市三环线2015年桥梁检测时间计划表1、桥梁荷载试验前期准备工作占道由于荷载试验前需要布设应力测量点,检测平台使用门式脚手架时不需要占道作业,使用桥检车为作业平台时需要占道作业,其中常青立交、和平大道立交-友谊大道立交高架、东环高架第二段、第三段由于桥梁净空高度过大,考虑到安全因素采用桥检车为作业平台。
一般占道1~2天,采用专用桥梁检测车,车牌号为鄂AE3556,见图2。
通勤车牌照为鄂AE2N72的全顺福特车。
现场采用路锥围成1个100m×4m空间,约占用一股半车道的空间,锥筒间距为2m,上游100m 摆放“桥梁检测、车辆慢行”牌,详见图3。
图3桥梁检测车作业占道平面图2、桥梁荷载试验占道(车辆分流及标牌设置)荷载试验时使用锥形筒及警示线封闭该试验桥梁,并在该处摆放转向警示灯、检测标牌(含施工指示牌、导向标牌、减速牌),荷载试验交通安全设施见图4,高架桥一般采用绕行方式来分流,立交桥封闭主线后提示车辆下匝道然后调头从对面匝道上三环,封闭匝道后提示车辆从其它匝道上三环,具体车辆绕行线路图见图5-图19。
图4荷载试验交通安全设施图5张毕澥桥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6新墩立交桥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7常青立交桥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8 姑嫂树立交桥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9盘龙立交桥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0 三金潭立交桥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1 小河桥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2汉施立交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3和平大道立交-友谊大道立交高架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4 友谊大道立交-青化立交高架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5青化立交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6鲁磨路立交-青化立交高架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7东环高架第二段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8东环高架第三段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图19东湖南路青年桥交通组织车辆绕行线路图3、交通维护措施1)桥梁荷载试验前期准备工作车辆作业严格在占用道路中进行,检测车作业时有专职安全人员负责桥面安全,确保检测车行进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草溪大桥桥梁荷载试验方案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2011年2月目录1 工程概况 (1)2静载试验的性质与目的 (1)3 试验依据 (3)4 载试验设计 (3)5 桥梁静载试验实施方案 (8)6桥梁动力试验 (18)7 主要试验设备 (20)8 协作方有关准备工作 (21)9检测工期安排 (21)兰草溪大桥荷载试验方案1 工程概况兰草溪大桥向东通往长岭岗隧道,跨越低洼山谷。
桥梁为左右两幅分离三联设计,左幅立面布置为(2×35+40+2×35)+(35+3×40+35)+(2×35+40+3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右幅立面布置为(2×35+40+2×35)+(2×35+2×40+35)+(2×35+2×40+3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全桥上部结构均采用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和后张法施工。
单幅桥面宽度为3.0m(人行道)+ 12m(车行道)+ 0.5m(防撞护栏)=15.5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较高墩柱采用H型矩形双柱设计,较矮墩柱为π型墩柱。
左右幅桥台均采用重力式U型台。
桥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
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台帽采用C40混凝土,桥墩、桩基、挡块、台帽、承台、搭板采用C30混凝土;桥台台身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护栏采用C25混凝土。
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3.5kN/m2。
桥梁立面示意图如图1-1、1-2所示。
2静载试验的性质与目的本桥试验的性质为工程验收的荷载试验。
试验目的包括:(1)检验桥梁主体结构受力状况和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验结构体系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为科学地评价结构的使用阶段应力,刚度和变形提供资料,同时也为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设计的可靠和合理性以及竣工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2 图1-1 兰草溪大桥左幅立面示意图(cm)图1-2 兰草溪大桥右幅立面示意图(cm)3 试验依据本次桥梁试验工作依据、参照下列规范及技术文件执行:1)《兰草溪大桥施工图》(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07.12)2)《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铁组”YC4-4 /1978科研专题);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10)相关设计文件。
4 载试验设计4.1 静载试验内容根据竣工荷载试验的性质和本桥的结构受力特点,静载试验是对连续箱梁施加静力试验荷载并进行相关的结构性能测试。
本次静载试验拟进行以下项目:(1)箱梁控制截面的混凝土应力测试;(2)箱梁控制截面处的挠度测试(包括支座位移测试);(3)观测箱梁、桥墩裂缝情况及其发展。
4.2 试验跨孔选择及试验工况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分别对左、右幅桥梁进行试验,确定20个试验加载截面,各试验工况见表4-1。
表4-1 试验工况表4.3 测点布置4.3.1 箱梁挠度测点布置箱梁竖向挠度测点布置:分别在图4-1、图4-2所示左右幅箱梁桥各加载截面、两端支座截面设置挠度测点,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测读荷载作用下桥面挠曲变形,需做偏载试验的跨孔分别在行车道靠防撞栏杆一侧、行车道靠人行道一侧布置测点,其他各跨测试截面测点在行车道靠防撞栏杆一侧设置,共设置挠度测点断面42个,布置测点44个。
4.3.2 应变测点分别在图4-3、4-4所示左右幅桥梁各加载截面设置应变测点,应变测量采用安装混凝土表面应变计的方式测试。
各截面应变测点具体布置如图4-5、图4-6所示,共计18个测试截面,共计60个测点。
图4-5 跨中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图4-6 墩顶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6图4-1 兰草溪大桥左幅桥挠度测试截面示意图(cm )图4-2 兰草溪大桥右幅桥挠度测试截面示意图(cm )7图4-3 兰草溪大桥左幅桥应变测试截面示意图(cm )图4-4 兰草溪大桥右幅桥应变测试截面示意图(cm )5 桥梁静载试验实施方案5.1 静载试验荷载的确定原则本次静载试验施加的试验荷载是由车辆荷载组成,即采用满足载重量要求(重约300KN )的汽车进行加载。
就某一检验项目而言,其所需的车辆数,根据设计荷载产生的该检验项目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下式所定的原则等效换算而得。
0. 8≤η=SS state )1(μ+≤1.0 式中: η为静力试验荷载效率;S state 为荷载试验作用下某一检验项目最大计算效应;S 为设计控制荷载作用下该检验项目的最不利计算效应值; μ为规范采用的冲击系数。
5.2 设计控制荷载依据现行规范及设计资料,桥跨结构由城-A 控制设计。
5.3 加载车辆本试验采用总重为300kN 汽车作为试验荷载(车型立面示意图见图5-1,车辆参数如表5-1)。
需提前落实车辆以及车辆载重事宜,并提供车皮载重后可满足加载要求后的过磅单(加盖称重单位印章)。
120KN 120KN图5-1 试验用车示意图表5-1 加载车辆参数表5.4 加载程序及持续时间桥梁预压采用2辆加载车,横桥向对称并排由一端桥头出发,过桥进行预加载试验,汽车行驶控制车速为5km/h。
正式加载时,每个试验工况分三级加载,一级卸载。
在同一级荷载作用期间,梁体在最后5分钟内的变位(应变)增量小于前一个5分钟内变位(应变)增量的15%,或小于所用量测仪器的最小分格值,可认为其变位(应变)达到相对稳定,方可进入下一级加载。
5.5车辆加载位置(1)车辆横向布置靠人行道侧及防撞栏杆侧车辆横向布置分别如图5-2、图5-3所示。
图5-2 车辆加载横向布置图1(单位:mm)图5-3 车辆加载横向布置图2(单位:mm)(2)车辆纵向布置本次静载试验施加的试验荷载是由车辆荷载组成。
就某一检验项目而言,其所需的车辆数及加载位置,根据设计荷载产生的该检验项目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一定的荷载效率等效换算而得到。
经计算分析,确定左幅桥工况一~工况十各级荷载车辆加载纵向位置如图5-4~图5-12所示,右幅桥工况一~工况十各级荷载车辆加载纵向位置如图5-13~图5-21所示,各工况分3级加载,一级卸载。
荷载效率计算如表5-2所示。
表5-2 试验荷载效率表图5-4 左幅桥工况一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5 左幅桥工况二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6 左幅桥工况三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7 左幅桥工况四、五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8 左幅桥工况六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9 左幅桥工况七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0 左幅桥工况八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1 左幅桥工况九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2 左幅桥工况十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3 右幅桥工况一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4 右幅桥工况二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5 右幅桥工况三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6 右幅桥工况四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7 右幅桥工况五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8 右幅桥工况六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19 右幅桥工况七、八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20 右幅桥工况九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图5-21 右幅桥工况十最终加载位置示意图(单位:mm)5.6静荷载试验中止条件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则应终止试验并且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对策。
* 控制测点的应力值超过计算值,且达到或超过按规范安全条件要求反算的控制应变值。
* 控制测点的变位,超过设计的容许值。
* 桥梁受力部位上发生损伤,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
6桥梁动力试验6.1动载试验概述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是利用某种激振方法激起桥梁结构的振动,测定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动力冲击系数、动力响应(加速度、动挠度)等参量的试验项目,从而宏观地判定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与运营性能。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固有频率、阻尼系数和振型等,它们只与结构本身的固有性质如结构的组成形式、刚度、质量分布、支撑情况和材料性质等有关,而与荷载等其他条件无关。
结构的动力特性是结构振动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进行结构动力分析所必须的参数。
另一方面,桥梁结构在实际的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各部位的动力响应如振幅、应力、位移、加速度等,不仅反映了桥梁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也反映了动力作用对司机、乘客舒适性的影响。
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就是要从大量的实测数据信号中,揭示桥梁结构振动的内在规律,综合评价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6.2试验任务桥梁结构的动载试验的基本任务:(1)测定结构的动力特性,如测定桥梁结构或结构构件的自振频率、阻尼特性等。
(2)测定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如测定桥梁结构或结构构件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幅等。
6.3试验内容动载试验的测试内容包括地脉动测试、跑车测试、跳车测试、刹车测试。
试验时,从动力响应小的测试项目做起,即先进行地脉动测试,再进行车速由小到大的跑车测试,最后进行车速由小到大的刹车测试。
(1)地脉动试验地脉动试验是:在桥面无任何交通荷载以及桥址附近无规则振源的情况下,通过高灵敏度动力测试系统测定桥址处风荷载、地脉动、水流等随机荷载激振而引起桥跨结构的微小振动响应,测得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等动力学特征。
(2)跑车试验跑车试验是强迫振动法的一种。
采用试验车辆以不同的行驶速度通过桥梁,使桥梁产生不同程度的强迫振动,简称“跑车试验”。
由于桥面的平整度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由跑车引起的振动也是随机的,当试验车辆以某一速度通过时,所产生的激振力频率可能会与桥梁结构的某阶固有频率比较接近,桥梁结构便产生类共振现象,此时桥梁各部位的振动响应达到最大值。
在车辆驶离桥跨后,桥梁做自由衰减振动。
这样就可以从记录到的波形曲线中分析得出桥梁的动力特性。
在试验时,根据桥梁结构的设计行车速度,3辆试验车辆以20km/h、40km/h、60km/h的速度进行跑车试验。
(3)刹车试验试验时,让3辆试验车分别以20、40km/h的速度行驶到桥梁测点位置实施紧急刹车,使其产生较大的制动力及对桥梁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测定桥梁所布测点的最大动挠度及最大纵向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