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政治纲要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知识点逻辑记忆图[1]
近现代史纲要

2010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上编综述及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指导(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 洋务运动的兴衰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戊戌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 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武昌起义。
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北洋军阀的统治。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3.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长征的胜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六)中华民族的杭日战争1.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1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程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侵略、压迫的过 程。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 的神圣使命。 近代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斗争,主要 包括两部分,即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和广 大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通过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 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 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二)了解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 认识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继承、发扬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三)了解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 因,认识社会制度腐败必然导致失败的深刻历史教训, 认识正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 中国人民去努力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2)1843年制定的协定税则,竟把 进口税率压低到 ‚值百抽五‛ ,即5% 左右,使中国关税税率成为世界最低。 (3)1858年的《天津条约》还规定 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个通商口岸转口, 而不需要重新课税。若洋货再交纳2.5% 的子口税,便可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
(三)经济掠夺
冯子材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邓世昌和致远舰官兵
3.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势力和它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2)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极大地振 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 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赋予了中华民族的民 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ppt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率先 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 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 分。
优柔寡断、战和 不定的道光皇帝
•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综合 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经济落 后,军备废弛,真正领导者战 和不定,指挥者指挥不力,用 人不当。
神萎靡,形同废人甚至死
亡。因此,所谓鸦片贸易,
其实是名副其实的贩毒活
动。
鸦片贸易的罪恶
❖ 马克思指出:“非法的鸦 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
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 库。”
❖ 美国人蒙哥马利·马丁在 《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 社会》中说:“同鸦片贸 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 欧洲革命》中说“在1830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两条线索: •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毛《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
虎门销烟
1840-1919共几百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届约记》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政治控制
• 控制中国的内政、
外交
• 扶植、收买代理
人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 权
三元里抗英旧址——三元古庙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就近代中国而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一方面 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 产生,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同时,又通过 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市 场,掠夺了中国大量原料和廉价劳动力,掠取 了巨额货币资本。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在一 头为其自身积聚了资本,在另一头为中国人民 带来了贫困。其结果,是小农经济虽然分化但 终因贫困化而未能彻底瓦解旧的经济结构;资 本主义虽然产生但又终因市场、原料、资本的 种种困难而难以迅速发展。
四、文化渗透
(一)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二)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文化渗透: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 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上海天主教堂的传教士。
位于上海徐家汇的天主教堂。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 的孩子们传教。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处进行其‚殖民 事业‛时,传教士常常被使用为先驱者,基督圣经 被看做是和炮舰同样有效而相济为用的武器。
由此可见,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 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仆后继、视死 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 瓜分中国的图谋.
但义和团运动的教训告诉我们,中国人 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 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 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二)镇压人民的反抗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领事裁判权-中国司法权被严重破坏
把持中国海关-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和 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重要据点.
赫德-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
(二)镇压人民的反抗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2010)

三、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 的理论问题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毛泽东在1939年12月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 产党》一文中给予了回答。
三、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 的理论问题
“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 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 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 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 发展。”
三、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 的理论问题
第三,殖民地人民不应该充当西方殖民者的 驯服的奴隶,而应当为反对西方国家资产阶 级的奴役、摆脱西方殖民者套在自己身上的 枷锁而斗争。因为“在大不列颠本国现在的 统治阶级还没有被工业无产阶级取代之前, 或者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 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是不会收获到不 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 素所结的果实的。”(771—772页)
三、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 的理论问题
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是怎样阻碍中国的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呢?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发 动侵略战争,并且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和文 化的手段,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从而使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 的中国。
三、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 的理论问题
三、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 的理论问题
马克思说:“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 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 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 们面向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 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印度 人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 界,这就使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 特殊的悲惨色彩。”(772、762页。)
但这“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 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 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思维导图)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考点考点1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与危机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3、乾隆后期,清王朝由强盛转向衰弱政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机构膨胀经济:土地兼并,苛捐杂税思想文化: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军事:军力衰败,不堪一击,军备废弛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期到清王朝结束考点2 列强的侵略1、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1894年和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经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到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2、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中法《黄埔条约》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书,并签订了《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签订《中法新约》1894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3、掠夺财富,制造惨案: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4、经济掠夺:外国列强多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5、文化渗透:基督教早中国设立最大的出版社(广学会)机构,发行期刊《万国公报》6、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考点3 社会性质的演变1、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民族大众的矛盾2、阶级变化1、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2、工人阶级:中国早期工人阶级产生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洋务派官僚开办的企业,本国民族资本企业3、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联系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法战争,是清朝与法国之 间为越南主权问题而爆发的 战争。战争之中由于清朝对 法宣战时未召集各国大使, 因此不具有公开性,而法国 自始至终未向清朝宣战,仅 称为“报复性军事行动”。 而战场除了在越南境内展开 外,法国也派遣部队攻打云 南边界,并派遣远东舰队攻 打福建、台湾、浙江,控制 台湾海峡,占领澎湖。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二)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英国人赫德在 1863-1908年担任中 国海关总税务司,把 持中国海关行政长达 半个世纪。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三、经济掠夺
(一)控制通商口岸
时间 1842 1858 条约名称
这些口岸城市 与当今中国的 开放城市有什 么不同
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城市
《南京条约》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 《天津条约》 (后定为台南)、淡水、潮洲(后改汕头)、 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
袁世凯,汉族,河南项 城人,中国近代史上最 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争 议的是戊戌告密事件, 与日签署《二十一条》 ,洪宪帝制等。他是北 洋军阀首领,在辛亥革 命后当选为中华民国第 一任大总统,在位期间 积极发展实业,建立中 国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陆 军。袁世凯去世后,北 洋军阀没有了首领,从 此中国陷入了数十年民 不聊生的军阀混战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