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九章知识点框架

合集下载

毛中特第九章

毛中特第九章

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 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 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 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 建设的职能。
8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 看,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在最广大的 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 行专政。 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 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 治协商。
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的方
25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作为在共产党领 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 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是 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 各少数民族、港澳同胞、台 湾同胞、国外侨胞和社会各 界代表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 的组织。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行使宪法规定的一般地方国
家机关的职权外,还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自
主地管理本地方的内部事务,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8
(二)民族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一,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适合民族特点的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 第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 际情况的,可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第三,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有权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第四,依照国家军事制度和当地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可组 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第五,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民族自治地方有权制定本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 策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第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本地方财政的自主权。 第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自主地发展本地区的民族教育、文化、 科技、体育、医疗卫生事业等等。

毛概第九章

毛概第九章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在台湾人民“二· 二八”起 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 主义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 1947年在香港成立。台盟由 台湾省人士组成。台盟历届 主席为谢雪红、蔡啸、苏子 蘅、蔡子民、张克辉。现任 主席林文漪。1987年至1992 年,台盟第四届中央委员会 实行主席团制,主席团执行 主席林盛中(1987—1988 年)、蔡子民(1988—1992 年)。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第一,直接选 举人民大会代 表的范围扩大 到了县,实行 了普遍的差额 选举;
2003年12月10日,北京市八宝山街道瑞达社区102岁的韩桂英(左)老人在家 中投票选举石景山区人大代表,这是她第16次参加投票选举。
第二,完善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的职权; 第三,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并赋予其相应职权;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1945年在上海正式宣告 成立。民进主要由从事教 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 知识分子组成。民进历届 主席为马叙伦、周建人、 叶圣陶、雷洁琼、许嘉璐。 现任主席严隽琪。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1930年邓演达在上海成 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 员会,1947年改名为中国 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主要 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 分子组成。农工党历届领 导人和主席为邓演达、黄 琪翔、章伯钧、彭泽民、 季方、周谷城、卢嘉锡、 蒋正华;现任主席桑国卫。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一)国体与政体
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 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或哪些阶级掌握。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 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 宪法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是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 主义国家。

考研政治2017毛中特粉笔笔记(整理版)

考研政治2017毛中特粉笔笔记(整理版)

材料分析题重点在第八章或者第十二章重点章节:第二章,第八章,第七章今年重点:第十二章毛中特有12个章节,大纲变动最大的就是毛中特。

15→12.第八章是重点章节,是以前四个章节的合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革命、建设、改革。

毛泽东思想解决革命和建设的任务,中特理论解决建设和改革的任务。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和“中特”;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

承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的是中国国情4.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中特理论是第二次飞跃。

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解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二次飞跃;思想基础;根本指针。

9.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毛泽东思想与中特理论相同点:思想基础是实事求是1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核心。

毛中特 第九章 课件

毛中特 第九章 课件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五、发展教育和科学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内在结构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二是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文化,即体现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文化。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反映。

三是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新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

这三个部分统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简答】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张,并把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决定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简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这个体系的精髓。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基本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选择】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是物质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9章,毛中特ppt

9章,毛中特ppt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 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 权分立”制度? 3、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 西方的多党制?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 人权。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民主政治
第二,我国 国家性质决 定不能执行 多党制。
实质:是 要取消中 国共产党 的执政地 位。
后果:丧失人民 政权,颠覆社会 主义制度,党派 林立,内乱不已, 国无宁日,民不 聊生。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
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 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 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 家作主的权利。
党,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
(2)共产党和民主党有共同的根 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 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 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
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共同理想。
(3)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
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 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 法律和法规的制定执行。
(1)不能把党领导人民
两 个 “ 不 能 ”
管理国家与党直接管理国
家混同起来;
(2)不能把党支持人 民当家作主与党代替人 民当家作主等同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权 的领导核心,但不是国家
权力机关,其执政权力不 属于国家权力的范畴。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 鲜明的特点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
分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毛概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毛概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2005年3月,胡锦 涛提出新形势下发 展两岸关系的四点 意见: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7
2013年6月,习近平就 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 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四点 意见:
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 大局 第二,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第三,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 取。 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重要意义
P188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
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
的思路。
三、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
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 1984年12月19日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 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问题。P181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其实质是中国的内政
• •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 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及其实践
• • • •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P180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强烈期盼;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考研政治:毛中特体系框架梳理+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体系框架梳理+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体系框架梳理+复习要点最近有挺多考生想弄清楚毛中特的知识体系以及复习内容,小编分别简要和详细的梳理了毛中特对的知识点构架。

完全了解明白毛中特后,各位小可爱再复习心中也会更清晰明了,更加容易吸收毛中特的知识哦。

►知识点框架简要梳理1.一条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2.二个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三件大事: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4.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科学发展观)5.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逻辑体系及主要内容1、毛特理论共由12章组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学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首先必须了解的重要名词。

这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一条主线。

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从宏观上把握、厘清这15章内容的脉络。

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足够重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重点掌握提出的时间、人物、会议。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背景,有助于加深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顾名思义,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是中国具体实际。

重点记住一个数字——3。

也就是说,内涵具体包括3各方面,即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至于对内涵的理解,可以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在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主要掌握两个数字——2和4。

毛中特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毛中特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毛中特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 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信 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世界第一 高度政治文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 高度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软实力,反对普世价值 观 高度社会文明。 高度生态文明。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一,“两个一百年” 邓小平“三步走” 十七大,十八大上:“两个一百年” 2020年(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建国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 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九大上:第一个阶段,2020-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个阶段,到本世纪中 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邓小平“三步走”第三步将提前15年完成,这一阶段主要目标围绕政治,经济,文 化,社会,生态提出了各种要求,前四个方面并不严格,但是在生态文明方面, 要求实现“根本好转”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阶段的目标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九章知识点框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一重要章节是毛中特的第九章。

有关本章节知识点内容,每年都会涉及选择题,一般为两至三道题。

此外,在分析题中,考查本章节的概率也非常高,几乎隔一年就会涉及该章节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章节内容复习起来非常杂乱,同时题目考查具有一定灵活性,需要考生在掌握基本观点之外,还要会用知识点来作分析。

因此,考生一定要在夯实基础外,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

下面就带各位2017考生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一章节,避免被罚出局。

一、逻辑框架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政治(2012分析)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2单选)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2011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2012单选)
基层群众自治(2013分析)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利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

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但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
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民主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物。

●加强社和主义法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2.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在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方面不受资本和金钱的束缚。

2017考研人不懂“社会主义政治”就会被罚出局!希望通过今天带来的详细知识点讲解,能够帮助各位考生理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这一重要章节。

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佳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