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24课《出师表》同 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24出师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24出师表同步练习

24出师表名校讲坛1.文言知识归纳(1)古今异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的意思;今义:一年的第三季。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

)晓畅..军事(古义:通晓,精通;今义: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由是感激..(古义:感慨激动;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2)词类活用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诈凶险的人。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作名词,忠心的事,好事。

)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坏的。

)亲.小人,远.贤臣(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深入不毛.(名词作动词,长苗,长草木。

)(3)一词多义【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路。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途径,方法。

)【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èi,动词,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动词,遗留。

)【行】然后施行.(动词,实行。

)性行.淑均(名词,品德。

)必能使行.阵和睦(名词,行列。

)【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

)及为.忠善者(做。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当,任。

)【益】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益处。

)至于斟酌损益.(兴办,增加。

)【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

)恐托付不效.(奏效,见效。

)2.主题解说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对朝廷内政所提出的建议。

文章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汉兴旺的历史经验,表示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明了诸葛亮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诚。

3.难点攻克课文第6段叙写自己的生平(21年的经历),有人说是多余的,你怎么看?提示:诸葛亮的这段自叙经历的文字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是为了进一步打动刘禅,使他乐于接受自己的谏言,这一段文字与上下文貌分神合,造成文势的波澜起伏,不是多余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出师表》同步导练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出师表》同步导练 新人教版

24 出师表基础导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圣听.. B.诚宜开张C.不宜妄自菲薄..痛恨于桓、灵.... D.叹息2.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亡.命天涯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下面两句话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忘身于外.无敌国外.患者C.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D.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5.翻译句子。

(1)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6.品读诗歌,回答问题。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4 出师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4 出师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4 出师表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4 出师表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4 出师表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4 出师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风习习,暗星低垂,五丈原的蜀军阵营中,一位老人拄杖立于帐外,仰望夜空,一声长叹:先帝中道崩殂.( ),益州疲bì(),本应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以报先帝知遇之恩,以wèi()陛下在天之灵,怎奈出师未捷……一阵冷风吹过,老人的心在星空下、在寒风里独自憔悴,独自感伤。

1给加点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殂.()(2)bì()(3)攘.() (4)wèi()2文中这位老人是________,与他对阵的是________(国)________(人名)。

3解释画线的词语。

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字________,三国时杰出的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他写的《出师表》,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陆游曾在《书愤》诗中赞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4课出师表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4课出师表

《出师表》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1)中道崩殂(.)( 2)裨补阙漏(.)( 3)行阵和睦(.)(4)以彰其咎(.)( 5)陟罚臧否(.)( 6)以遗陛下(.)( 7)庶竭驽钝(.)( 8)猥自枉屈(.)( 9)咨诹善道(.)( 10)夙夜忧叹(.)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1)以光先帝遗德(.)( 2)引喻失义(.)( 3)猥自枉屈(.)( 4)斟酌损益(.)( 5)咨诹善道(.)(6)以彰其咎(.)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 一致。

( 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4)《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 5)《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6)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4.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广故数言欲亡 B. 河曲智叟亡以应 C. 今亡亦死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下面四组句子中画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是()A .帝感其诚.B .牡丹之爱 , 宜乎众矣.C .以光先帝遗德.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弛然而卧.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6-9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_749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_749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 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24. * 出师表一、累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崩殂()自轻自贱()昭()陟罚臧否()()()鄙俗()猥自枉屈()()咨诹()庶竭驽钝()()攘除()以彰其咎()2.以下加点字字形和解说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引喻失义(适合、适合)B.以遗陛下(遗留)C.性行淑均(善)D.夙夜忧叹(清晨)3.与“躬耕于南阳”中的“于”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苛政猛于虎也B.而后知生于忧患C.何尝不惋惜怨恨于桓、灵也D.受任于败军之际4.以下“之”的用法有一项与其余三项不一样,这一项为哪一项()A.恢弘志士之气B.先帝称之日能C.以塞忠谏之路也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5.与“以光先帝遗德”的“以”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悉以咨之B.咨臣以当世之事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6.《出师表》中的“表”的意思是________。

“出师”的意思是______。

建兴五年,作者_____出师伐 ________,临行时写表给 __。

7.下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此中搭配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武松 --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 --大闹天宫C.诸葛亮 -- 七擒孟获 D .刘姥姥 --进大观园8.依据理解写出课文原句。

① 诸葛亮在出师前,对蜀汉面对的局势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此中指出的不利要素是______________ 。

有益要素是② 《出师表》中表示自己无心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③《出师表》中“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惋惜怨恨于桓、灵也”中的“此”指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内阅读文段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鄙俗,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颠覆,受任于败军之际,授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24课 出师表》同步练习卷(12)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24课 出师表》同步练习卷(12)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卷(12)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勾.当(ɡòu)恻隐忍俊不禁.(jìn)妇儒皆知B.归省.(xǐnɡ)愧作戛.然而止(ɡá)销声匿迹C.藩.篱(fān)瑟索锲.而不舍(qiè)月明风清D.枯涸.(hé)技俩顶礼膜.拜(mó)无可质疑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D.⑤④②①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①藏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同步练习及答案上完了《出师表》这篇文章,我们一定对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一代忠臣--诸葛亮心生敬佩。

下面,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还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该篇文章的一些同步练习,希望完成练习后,同学们可以更好的做到温故知新。

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三. 字词解释(一). 重点词语1.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2.秋: 时3.殊遇:优待.厚遇。

4.光:发扬光大5.恢弘: 发扬扩大.6.引喻: 称引譬喻7.义: 适宜.恰当 8.臧否: 善恶9.陟:奖 10.昭:表明,彰显 11.理:治12.简拔:选拔 13.遗:给予 14.咨:询问15.裨:弥补 16.性行淑均: 淑: 善均: 平17.驱驰:奔走效劳 18.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19.攘除:排除,铲除 20.损:除去 21.益:兴办.增加22.慢:怠慢.疏忽 23. 彰:表明.显扬 24.咎: 过失25.诹: 询问 26.效: 实现 27.诚: 确实(二)通假字1. 简通拣: 挑选2. 阙通缺: 欠缺.不足.缺点(三) 古今异义词1. 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 品质低劣.下流2. 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十分憎恨3. 感激: 古义: 感动今义: 激动感谢4. 开张: 古义: 扩大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四)成语归纳1.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2.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1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1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12.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 24 课《出师表》练习题( 一) 阅读一二段,完成下面习题。

1.解说下面加点的词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陟罚臧否臧否: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秋: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引喻失义义: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中道崩殂道:以咨诹善道道:2.翻译句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如有作奸非法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为了不拥堵“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 )4.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劝说?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

5.诸葛亮以为,在执法方面应当“刑( 处罚 ) ”的是_____的人,应当“赏( 奖励 ) ”的是____的人,(用原文回答)6.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A.诸葛亮剖析蜀汉的紧急形势,意在惹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益条件是有一些忠良志士因感怀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办理奖惩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正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奖惩严正的建议。

7.选段中,表现蜀国有益主观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

(二)阅读三四五段,完成下面习题。

1.解说加点字以光先帝遗德遗:若无兴德之言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无:有所广益益:至于商酌损益益:2. 翻译句子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隆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痛惜恼恨于桓、灵也此悉贞良死节之臣3.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用原文回答“众议举宠为督”的原由是什么?4.理解第三段的内容,此后填空:⑴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日选拔人材经常提到的“______”这一成语。

⑵“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_______,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_____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

(举本文之外的例子)⑶文中的“计日而待” ,与今日的_____这个成语意义周边,字数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4 出师表课前预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崩殂.( )/夙.夜( )/陟.( )罚臧.( )/否.( )/以遗.陛下( )裨.补阙漏( )/斟酌( )( )/行.阵( )/猥.自枉屈( )..庶.竭驽钝( )/以彰其咎.( )2.课文选自《》,作者是(朝代)家、家,字。

作者在表中向后主先后提出了、和的建议。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的一种文体。

课内达标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 )(1)中道崩殂..(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志士之气( )(3)恢弘..(4)引喻失义.( )( )( )( )(5)陟.罚臧否..(6)论其刑.赏( )( )(7)此皆良实..以遗陛下( )(8)先帝简拔..(9)悉.以咨.之( )( )(10)必得裨补阙.漏( )( )(11)性行淑均..(12)猥.自枉屈( )(13)遂许先帝以驱驰( )..二十有一年矣( )(14)尔来..忧叹( )(15)夙夜..(16)庶竭驽钝( )..奸凶( )(17)攘除..( )( ) (18)斟酌损益..(19)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0)以咨诹.善道( )4.解释多义词。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圣听(1)诚宜开张..古义:今义:(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今义:(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今义:6.名句填空。

(1)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所抱有的无意于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是:,。

(请用《出师表》中的原文回答)(2)文中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3)诸葛亮出师伐魏的目标是:, , ,, 。

(4)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首句起笔凝重,表达了作者痛惜先帝大业未成的感情。

B.诸葛亮这篇表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劝谏的目的。

C.表中七次提到“陛下”,其作用是为了向后主刘禅表示忠于汉室之情。

D.这篇表文的主旨是使刘禅认识到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要听从他的意愿。

扩展阅读(一)诸葛亮治蜀选自《三国志》章武三年春①,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③,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④。

若嗣子可辅⑤,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⑥,效忠贞之节⑦,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⑧:“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⑨,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顷之⑩,又领益州牧⑪。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⑫,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⑬,因结和亲⑭,遂为与国⑮。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军资所入,国以富饶。

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⑯。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⑰,临发,上疏《出师表》。

[注释]①章武:三国蜀汉刘备的年号,章武三年即公元221年。

②先主:指刘备。

永安:地名,在今四川境内。

笃(dǔ):重。

③属(zhǔ):通“嘱”,嘱托。

后事:死后的事宜。

④大事:指统一国家事业。

⑤嗣(sì)子:继承人,指刘禅。

⑥股肱(gōng):大腿和胳膊的上部,都是人体的有力部位,比喻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

⑦效:奉献。

⑧敕(chì):君主对臣下或上级对下级的命令。

⑨建兴: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

⑩顷之:不久。

⑪益州牧:益州的行政长官。

⑫南中:古地名,相当于今天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区域。

⑬聘:访问。

⑭和亲:双方议和,结为姻亲。

⑮与国:盟国。

⑩俟(sì):等待。

大举:指出兵中原。

⑰汉中:地名,在陕西境内。

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臣敢不竭.股肱之力( )( )(2)政事无巨细..(3)开府治.事( )(4)且遣使.聘吴( )9.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例:亮以.新遭大丧。

A.以.伤先帝之明。

B.谘臣以.当世之事。

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愚以.为营中之事。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2)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11.根据本文的记载,诸葛亮在大举出兵伐魏之前,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了哪些精心准备?(二)诫子书[三国·蜀]诸葛亮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③,险躁则不能冶性④。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⑤,多不接世⑥,悲守穷庐⑦,将复何及![注释] ①夫:句首发语词,用于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义。

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

②致:到达。

远:此指高尚的思想境界。

③淫慢:放纵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④险躁:冒险急躁。

冶性:陶冶性情。

⑤枯落:落魄。

⑥接世:融入社会。

⑦穷庐:贫寒的房屋。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学无以广.才( )(2)非志无以成.学( )(3)意.与日去( )(4)年与时驰.(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本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在成才的道路上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15.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对你最有启发?请抄录下来,并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三)后出师表(节选一)[三国·蜀]诸葛亮先帝虑汉、贼不两立①,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泸②,深入不毛,并日而食③。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④,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⑤,又务于东⑥,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注释]①汉:指蜀汉政权。

贼:指曹魏政权。

②泸:泸水,即今金沙江。

③并日:两天。

④顾:想到。

⑤此指公元228年,诸葛亮出祁山伐魏,从西面攻打魏国。

⑥指同年八月东吴陆逊打败魏将曹休,从东南方向进攻魏国。

1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王业.不偏安(事业)B.量.臣之才(衡量)C.而议者谓为非.计(不是)D.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迟疑)17.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故.托臣以讨贼也。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以.先帝之明。

|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 盖追先帝之.殊遇。

D.又务于.东。

| 欲报之于.陛下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2)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19.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包含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四)后出师表(节选二)[三国·蜀]诸葛亮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①。

事不可息,则住与行②,劳费正等③。

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

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④,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⑤,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⑥。

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⑦,秭归蹉跌⑧,曹丕称帝。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⑨。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⑩,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注释]①事:战事。

②住与行:指防守与进攻。

③劳费正等: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相等。

④平:衡量,此为预测。

⑤拊(fǔ)手:拍手称快。

⑥夏侯授首:指诸葛亮用计谋杀死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

⑦关羽毁败:指东吴的军队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而亡。

⑧秭(zǐ)归蹉跌:刘备因孙权击杀关羽,兴师伐吴,公元222年至秭归,为吴将陆逊所败。

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败。

⑨逆见:与下文“逆睹”的意思一样,预料。

⑩利钝:顺利和困难。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事不可息.( )(2)谓天下已定.( )(3)凡事如是.( )(4)死而后已.(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22.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五)诸葛亮尝自校簿书选自《三国志》亮尝自校簿书①,主簿杨颙直入②,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③: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④,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家业无旷⑤,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

忽一旦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身疲神困,终无一成。

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

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

及颙卒,亮垂泣三日。

[注释]①校:核对。

②主簿:官职名,主管文书。

杨颙(yóng):人名。

③明公:对对方的尊称。

作家:管理家庭事务。

④典:主管。

炊爨(cuàn):烧火煮饭。

⑤旷:荒废。

2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上下不可相侵.(混淆)B.鸡主.司晨(主管)C.忽一旦欲以身亲.其役(亲切)D.失为家主之法.也(方法)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

(2)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25.杨颙谏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他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26.本文突出了诸葛亮的什么品质?27.本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六)诫兄子严、敦书①[东汉]马援②吾欲汝曹闻人过失③,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④,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⑤,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⑥,口无择言⑦,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⑧,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⑨,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⑩,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⑪;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

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⑫,州郡以为言⑬,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①本文是马援写给他的侄子马严和马敦的一封信。

②马援:东汉末年人,曾任汉中太守及戍边将领,有名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留传后世。

③汝曹:你们。

④是非:评论。

正法:朝廷的法律。

⑤施衿(jīn)结缡(jì):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叮嘱她(侍奉公婆要谨慎小心)。

衿,衣服的斜领。

缡,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

这里意为我要像叮嘱女儿出嫁那样郑重地告诫你们。

⑥龙伯高:龙述,字伯高,时为山都县令,后升为零陵太守。

⑦口无择言:说出的话都符合道理,无需选择。

⑧杜季良:杜保,字季良,时为越骑司马,后被免职。

⑨清浊无所失:好人坏人都交往。

⑩谨敕:谨慎规矩。

⑪鹄:天鹅。

鹜:野鸭。

⑫郡将:郡里的武官。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