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高考文言之词类活用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一 )名词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一 )名词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55句)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2.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盟”名词作动词,结盟3.樊於期乃前曰(《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4.又前而为歌曰(《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5.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荆轲刺秦王》)“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6.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7.(秦王)乃朝服(《荆轲刺秦王》)“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8.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上”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9.左右既前(《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10.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1.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2.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3.若入前为寿(《鸿门宴》)“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15.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名词作动词,驻扎16.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名词作动词,称王17.道芷阳间行(《鸿门宴》)“道”名词作动词,取道18.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雨”名词作动词,下,降下19.头上玳瑁光(《孔雀东南飞》)“光”名词作动词,发光20.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孔雀东南飞》)“马”“车”名词作动词,骑马,乘车21.鸷鸟之不群兮(《离骚》)“群”名词作动词,合群22.一觞一咏(《兰亭集序》)“觞”名词作动词,喝酒23.歌窈窕之章(《赤壁赋》)“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24.下江陵(《赤壁赋》)“下”名词作动词,攻占25.顺流而东(《赤壁赋》)“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2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2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名”名词作动词,命名,称呼2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29.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鼓”名词作动词,敲鼓30.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树”名词作动词,种植3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名词作动词,穿 32.然而不王者(《寡人之于国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33.王无罪岁(《寡人之于国也》)“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3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高考常考语文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例题精讲

高考常考语文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例题精讲

高考常考语文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例题精讲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简析]“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高考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导语】高中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漫无目的、毫无计划的学习只会让大家身心疲惫,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制定学习计划很重要。

这里总结了学霸们的学习经验,结合相关资源,给同学们学习一些建议。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用脚踢“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穿衣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吹拂,滋润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1)动+名,如驻军(2)介+名+动,用蹄踢(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目:用眼睛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二)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

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4)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4)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动用法。

使……称王。

2. 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 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 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 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 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 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 ... 荣耀。

二.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老师。

2. 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耻,以……为耻。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耻,以……为耻。

4.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5.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6.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认为…… 奇怪。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凭借)……
规律三:名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该动作行为 的一种工具、凭借和方式,译为:用(乘, 凭借)……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辱其群臣。
②赵襄王郊迎甘罗。 (廷,郊)处所名词+动词 规律四:名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
该动作行为的发生的处所 译为:在……
①则以刘病日笃
②岁征民间
③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潇、沅,北合 汉、沔
• A、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 B、义不杀少而杀众。 (《公输》)
• C、四美具,二难并。 (《滕王阁序》)
• D、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
• E、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赤壁之战》)
• A、坚:坚韧的盔甲; 锐:锐利的武器。
• B、少:很少的人;众: 很多的人。
晋灵公不君。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汉水又东 不+【君;王;东(名词)】 规律三: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后面
的名词用作动词。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今王鼓乐于此(《孟子》) (蹄,王,鼓乐)名词+代词,处
所名词,介宾短语 规律四: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
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 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 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个词属于某一个种 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的分工也是 相对固定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某 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灵 活运用,于是出现了活用的现象。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名词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
解析:选 C。A.名词作动词,灭族;B.名词作动词,攻 下;C.动词作名词,收藏的珠宝;D.名词作动词,种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以愚.黔首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解析:选 A。A.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 像布囊一样;B.使动用法,使……来;C.使动用法,使…… 愚昧;D.使动用法,使……跟从。
翻译为: “语境动词+相应的名词”。 “伏”译为“伏兵”, “继”译为“后继人”或“继承人”。
(六)动词用作使动 即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发出动词所表示的 动作。简而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动”。 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序八州而朝.同列;外连衡 而斗.诸侯。 其特点如下:
翻译为: “……使(让)……(怎么样)”的兼语式, 或“及物动词+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后补式动词。 “闻”译为“使……听到,传到”, “朝”译为“使……朝拜”, “斗”译为“使……相斗”。
C.谨拜表以闻.
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解析:选 B。A.使动用法,使……来,使……生活安定;
B.意动用法,把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C.使动用法,
使……知道;D.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下.江陵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A.夜.驰之沛公军
B.前.辟四窗
C.沛公欲王.关中
D.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解析:选 C。A.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名词作状语,
在前面;C.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D.名词作状语,像腰部。

高考文言复习之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复习之词类活用
文 言 文 阅 读
词类活用
何谓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 的语法功能)的语言现象。
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 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臣活之”中的主语是“臣”,而“活” 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却是项伯,因而“主
语不一致”,为使动用法。活:使
之生存下来
使动 用法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使动的翻译有两种,一种为 直译,使……一种为意译,用 相应的及物动词代替。
动词活用 为使动
动词 活用为 使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包括不及物动 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表示 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君安与项伯有故?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译为:旧交情。 译为:轻锐的部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为:圣人;愚人。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 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 用为一般动词。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译为:善待。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为:说坏话。
译为:当作„„一样。
译为:当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每日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2.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国论》)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
规律二: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 用为状语。
总结
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 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整理使动用法使役用法指“动词的意思是‘如何使宾语’。

”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

由于原始词类不同,当它们被灵活地用作致使时,它们所代表的语法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动词的使役用法是“主语所代表的人不执行动词所代表的动作,但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执行动作。

”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

例:1.我们怎样才能用死去的郑来陪伴我们的邻居?“从烛光武术中撤退”亡,使……灭亡。

2.动摇长期战略,对抗宇宙,吞下两周,杀死王子。

论跨越秦朝亡,使……灭亡。

3.屈嘉义在长沙,并非没有圣人;是不是缺少一个光明的时间来引导梁鸿在海里弯腰?《滕王阁序》冤枉,冤枉;制作逃走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六国论》但是,让。

退却5、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使发出声音。

6、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恢复;恢复保持安全7、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传》使。

熊8、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回来,带。

返回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跟着,做。

跟随1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桓晋文之事》制作面对面1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着,做。

居住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制作繁荣的使灭亡二、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役用法是“使事物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子: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放向下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做。

君主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所谓使役用法是“使物体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子:1、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

《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温饱。

2.诸侯害怕,联手削弱秦国。

论跨越秦朝弱,使……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