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液压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四轮转向技术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前轮和后轮能够分别独立转动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转弯性能和稳定性,对于驾驶员来说也更加便利和舒适。

本文将就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前景进行浅析。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车辆控制系统来控制车辆前后轮的转向,以实现更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汽车只有前轮进行转向,后轮只能跟随前轮转向或者是定向。

而四轮转向技术则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实现前后轮各自独立的转向,从而使得车辆在转弯时更加平稳,提高了操控性和舒适性。

四轮转向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四轮转向技术可以提高车辆的转弯性能,使得车辆在狭窄的道路上更加灵活,转弯的半径也更小,这对于城市驾驶来说非常实用。

四轮转向技术还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或者紧急躲避障碍物时可以更加灵活并且稳定,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四轮转向技术还可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特别是在停车和倒车时更加方便和省力,大大提升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些汽车品牌采用了四轮转向技术。

例如福特的翼虎以及奔驰的S 级车型都采用了四轮转向技术,而且不仅限于高端车型,一些中低端的车型也逐渐开始引入了四轮转向技术,由此可见,四轮转向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四轮转向技术也有一些未来发展的难题,比如成本的提高、维护成本的增加以及车辆故障率等问题。

四轮转向技术的成本相对传统的转向系统要高,因此对于一些经济性较为注重的用户来说,可能并不会选择这项技术。

四轮转向技术需要更为专业和繁琐的维护和维修,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四轮转向技术由于涉及到更多的部件和控制系统,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增加了故障率,需要更为细致的维护和保养。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四轮转向技术的商用化和普及。

FW6地下工程车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FW6地下工程车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FW6地下工程车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地下工程车是一种常见于地下建设中的工程机械,其主要用途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挖掘和运输等操作。

近年来,随着地下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工程车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

在地下工程车的使用过程中,液压转向系统作为一个关键的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承担着控制车辆转向的功能,直接影响到地下工程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液压转向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主要依赖于试验方法。

然而,试验方法具有成本高、时间长、难以重现等缺点。

因此,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液压转向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不仅可以减少试验成本和试验时间,而且可以提高设计精度和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对FW6地下工程车液压转向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车辆操纵性能的仿真分析、液压转向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和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等。

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等。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的成果,将可实现FW6地下工程车液压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为实际的工程控制和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预期的研究结果包括:1. 建立FW6地下工程车液压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车辆操纵性能的仿真分析;2. 对液压转向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车辆的转向稳定性和精确度;3. 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液压转向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不仅能够验证所设计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还可以阐明液压转向系统内部的运动规律和动态特性。

四、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首先,本研究可为FW6地下工程车液压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其次,本研究所采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和工具,可作为实际工程控制和设计的依据。

同时,本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解决方案,还可以为其他类型液压系统的仿真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最终,本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提高地下工程车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地下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25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25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摘要四轮转向是指汽车的后轮也和前轮一样具有一定的转向功能,不仅可以与前轮同方向转向,也可以与前轮反方向转向。

四轮转向汽车的环保性和节能性与现代汽车的设计理念相吻合,它适应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对课题进行了文献检索,查看了相关资料;对国内外四轮转向汽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明确了设计的基本内容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对四轮转向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受力分析和运动学分析;设计了三种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液压系统方案,经过对比分析,选定其中一种作为最终的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方案;确定该方案中液压系统的参数;对该方案中液压系统的液压缸进行设计和计算;对该方案中液压系统的液压元件进行选取。

关键词:四轮转向;系统分析;液压系统;液压缸;液压元件ABSTRACTFour-wheel steering refers to the rear car and has some of the sam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 can not only with front wheel steering, also can in opposite direction with front wheel steering. Four-wheel steering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car with modern car design idea coincide, it to adapt to automobil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existing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Based on the hydraulic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and main work is as follows:On issue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examined the related material; To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atus of four-wheel steering car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 main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For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is analyzed, including stress analysis and kinematics analysis; Design three four-wheel steering automobile steering hydraulic system scheme,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select one as the final the hydraulic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solution; To determine this scheme hydraulic system parameters; For this scheme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For this schem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for selecting hydraulic element.Key words: Four-wheel steering; System analysis; Hydraulic system; The hydraulic cylinder;Hydraulic component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及目的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设计的基本内容 (5)1.4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 (6)第2章四轮转向汽车转向系统分析 (7)2.1前轮转向汽车与四轮转向汽车车轮运动学分析对比 (7)2.1.1前轮转向汽车车轮运动学分析 (7)2.1.2四轮转向汽车车轮运动学分析 (7)2.2四轮转向汽车受力分析 (9)2.3本章小结 (10)第3章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的确定 (11)3.1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一 (11)3.2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二 (12)3.3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三 (13)3.4四轮转向汽车转向液压系统方案的确定 (14)3.5本章小结 (15)第4章转向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16)4.1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6)4.2转向液压缸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16)4.2.1转向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16)4.2.2转向液压缸外径及缸筒壁厚的确定 (18)4.2.3转向液压缸导向长度、活塞宽度和导向套滑动面长度的确定 (18)4.2.4转向液压缸所受压力的确定 (18)4.2.5转向液压缸最大流量和最大速度的确定 (19)4.2.6液压缸缸筒底部厚度的确定 (19)4.2.7液压缸活塞往复运动时的速度之比的确定 (20)4.2.8液压缸活塞行程时间的确定 (20)4.2.9液压缸所做的功和功率的确定 (21)4.3液压缸强度的校核 (21)4.3.1缸筒壁厚强度校核 (21)4.3.2活塞杆强度校核 (22)4.4本章小结 (22)第5章液压元件的选取 (23)5.1液压泵的选择 (23)5.1.1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23)5.1.2计算液压泵的最大流量 (23)5.1.3液压泵规格的选择 (23)5.1.4计算液压泵的驱动功率并选择电动机 (24)5.2液压执行元件的选择 (24)5.2.1液压缸的选择 (24)5.2.2液压马达的选择 (24)5.3液压控制阀的选择 (25)5.4液压辅助元件的选择 (25)5.4.1油箱的选择 (25)5.4.2油管和油管接头的选择 (25)5.4.3蓄能器的选择 (26)5.4.4液压工作介质、过滤器和压力表的选择 (27)5.5本章小结 (27)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附录A (31)附录B (37)第1章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及道路行使密度的增大,作为实现主动安全性的方法之一的四轮转向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课件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课件
降噪减振设计
针对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如采用减震支架 、降低液压泵转速、优化管路布置等,提高驾乘舒适性。
控制系统设计要点
控制策略选择
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驾驶员意图,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如前轮主动转向、后轮随动转向、四轮协同转向等,实现 车辆稳定、灵活的转向性能。
传感器与执行器配置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 课件
目录
•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概述 •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设计要点与优化方向 •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价标准 •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故障排查与维修策略 •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CHAPTER 01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概述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液压技 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系统在车辆上的应用逐渐增多。目 前,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中,包括 轿车、货车、工程机械等。
现状
目前,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已经成为车辆转向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国内外市场上,已经有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 该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推动了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是一种利用液压传动实现四轮转向控制的系统,通过控制车轮的转角和转向速度,实现车辆 的平稳、灵活转向。
工作原理
液压式四轮转向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马达、转向控制阀、油缸等组成。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液压泵将液压油 压入液压马达,驱动车轮转动。同时,转向控制阀根据车速、方向盘转角等信号,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从 而控制车轮的转角和转向速度。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

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前景浅析四轮转向技术是近年来汽车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它通过车辆前轮和后轮均能转向的方案,实现了更高效、更灵活的车辆操控性能。

本文将从四轮转向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四轮转向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对车辆各个轮子的转向角度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行驶效果。

通常,四轮转向技术的实现需要将车辆尾部搭载特制的电机和转向系统,以实现后轮的转向。

而前轮的转向则可以采用传统的手动或者电子控制转向系统。

通过这种组合方式,在低速行驶时,后轮可以与前轮反向转向,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转弯半径;在高速行驶时,则可以使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二、四轮转向技术的优势1. 提高车辆操控性能:四轮转向技术可以让车辆更加灵活和敏捷。

在低速行驶时,可以通过后轮反向转向,使得车辆的转弯半径更小,从而增强车辆的敏捷度和可控性。

而在高速行驶时,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则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2. 提高驾驶舒适性:四轮转向技术可以降低转向的力度和转向角度,减少驾乘人员的疲劳感,同时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3. 提高安全性能:四轮转向技术能够提高车辆的制动和防翻车性能,从而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感。

目前,四轮转向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技术之一,国内外许多汽车品牌都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技术。

未来,四轮转向技术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 城市汽车应用:城市汽车行驶速度较低,转弯频率高,四轮转向技术可以缩小车辆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敏捷性和操控性能。

2. 高速公路汽车应用:高速公路行驶速度快,需要拥有高稳定性和强制动性能,四轮转向技术可以通过后轮同向转向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3. 跑车和超豪华车应用:四轮转向技术可以提高跑车和超豪华车的操控性能和驾驶带来的乐趣。

4. 货车和工程车应用:对于重型货车和工程车而言,四轮转向技术可以提高其可操控性和操作效率,降低工程和运输成本。

轮式工程车辆电液转向系统设计研究

轮式工程车辆电液转向系统设计研究

轮式工程车辆电液转向系统设计研究摘要:转向系统是车辆中重要的系统,为了克服传统梯形转向系统转向沉重,转向模式有限,转向不灵活、很难保证各转向轮为纯滚动等缺点,人们开始研究了各种转向方法,于是液压助力转向、电动助力转向和电子控制的助力转向应运而生。

对于某些大型工程车辆,考虑到机械结构与操纵机构的布置、行走装置的轮压、机架的强度与刚度,以及与相配套机械的协调作业等因素,往往需要采用多轴线驱动和多模式转向,电液转向在该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轮式工程车辆;电液转向系统;设计研究1引言全液压转向系统是一种在转向盘与转向传动机构之间,不需要用连杆连接的液压动力转向形式,利用全液压转向器直接控制转向油缸实现转向。

通常要求液压转向机构具有稳定的动力特性和速度特性。

转向液压缸的工作行程与转向盘转角成比例,并且保证转向速度的恒定。

由于全液压转向能提供较大的转向力矩并且具有转向速度较快、可靠性高、操作轻便平稳等优点,因此在轮式工程机械上应用广泛。

目前,常用的轮式工程机械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一般有:稳流阀动力转向系统、带流量放大阀的动力转向系统、负荷传感控制的动力转向系统。

2转向盘系统设计目前,机械助力转向系占主流,大多数汽车已经装配了助力转向系。

就装备的助力转向系而言,有液压助力和电动助力两种。

目前轮式汽车起重机普遍采用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该转向系统一般由液压泵、油管、压力流量控制阀体、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部件构成。

无论车辆是否转向,这套系统都需要工作,而且在大转向车速较低时,需要液压泵输出更大的功率以获得比较大的助力。

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

该转向系统尤其是低速转弯的时候,转向比较沉重,发动机也较易损坏。

又由于液压泵的压力很大,也比较容易损坏助力系统。

还有,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液压泵及管路和油缸组成,为保持压力,不论是否需要转向助力,系统总要处于工作状态,能耗较高。

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不足:该系统转向时所用的力矩随车速的提高而降低,这样,在低速时的长途运营中极易引起驾驶员疲劳;转向系统与车轮刚性连接,路况不良易引起车辆方向盘的抖动,直接影响汽车驾驶的舒适性;车辆正面相撞时,车架或车身变形使转向盘、转向管和转向器整体移位是导致驾驶员受伤主要原因之一;在中高速行驶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在方向盘的转向力矩较小,转向易“发飘”,转向不稳定,行驶不安全,即所谓的驾驶员无“路感”。

轮式挖掘机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研究

轮式挖掘机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研究

轮式挖掘机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研究轮式挖掘机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轮式挖掘机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轮式挖掘机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总结了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轮式挖掘机;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研究;实验验证;展望一、引言轮式挖掘机是当今建筑工地、矿山等场所广泛使用的重型机械设备之一。

其转向系统是实现机械车辆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灵活性和行驶稳定性。

传统的轮式挖掘机转向系统主要采用机械传动形式,存在转向精度低、转向半径大等问题。

而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则因其灵活性、行驶稳定性和转向精度高而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二、轮式挖掘机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轮式挖掘机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是由液压转向缸、液压泵、油路阀门等组成的。

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快速而精确的转向控制。

工作时,液压泵通过工作装置提供动力,驱动油液进入液压转向缸,从而实现转向。

三、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优势和不足相比传统的机械传动转向系统,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转向灵活性高: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能够实现全方向转弯,转向灵活性高,能够更好地适应狭窄工作场地的需要。

2. 行驶稳定性好:由于液压转向缸对车辆转向的调整更加细致和精确,使得轮式挖掘机的行驶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

3. 转向精度高: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配备了高精度的液压转向缸和传感器,能够实现转向精度的极致。

然而,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系统复杂度高:相较于传统的机械传动转向系统,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更多,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广,带来系统复杂度增加的问题。

2. 维护成本较高:全轮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的液压泵和液压转向缸等零部件的故障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对维修人员的要求较高。

液压车转向教学设计方案

液压车转向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液压车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液压车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熟悉液压车转向系统的维护保养知识。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操作液压车转向系统;(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液压车转向系统;(3)能够对液压车转向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

3. 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树立安全意识;(2)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3)激发学生对液压车转向系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液压车转向系统概述;2. 液压车转向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3. 液压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4. 液压车转向系统维护保养。

三、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1)教师讲解液压车转向系统概述、组成及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液压车转向系统的基础知识;(2)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液压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3)讲解液压车转向系统维护保养知识,使学生掌握液压车转向系统的日常维护方法。

2. 实践教学(1)组织学生参观液压车转向系统,让学生直观了解其组成和结构;(2)教师示范液压车转向系统的操作方法,学生跟学并练习;(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液压车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练习;(4)学生分组进行液压车转向系统的维护保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液压车转向系统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液压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液压车转向系统的操作、故障诊断和排除、维护保养等实践活动;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液压车转向系统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液压车转向系统操作、故障诊断和排除、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液压车转向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4. 考试:组织液压车转向系统知识测试,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2846(2003)02-0016-03
工程车液压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梅世义
[收稿日期]2002-11-20
[作者简介]梅世义(1952-)男,吉林通化人,中专,毕业于吉林省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机械专业,工程师,现从事项目经理工作。

(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一处,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 根据工程现场特点,设计转向灵活、适合窄小空间行驶且具有较大载重能力的工程车四轮转向系统,满足现场需要,运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 四轮转向;计算机控制;液压驱动[中图分类号] TH22
[文献标识码] B
1 普通两轮转向车在工程应用中的弊端
普通车辆一般采用两轮转向,有前轮转向和后轮转向两种形式。

适用于直路或大半径弯路上高速行驶。

为了提高车辆转向的灵活性,人们已经开始研究四轮转向系统,部分厂商也推出了带有四轮转向功能的概念车,但由于一些具体技术等原因,目前还主要处于研究阶段[1]。

而在工程上,由于实际车辆行走空间的限制,工程需要的车辆行驶速度可以很低,但转向的功能要求很高,一般普通两轮转向车辆难以实现。

2 四轮转向的几种定位及方向盘操纵方式
为了增加低速时工程车运动与转向的灵活性,满足工程环境的实际需要,对转向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实际的四轮转向可以是定位转向和方向盘操纵转向等。

2.1 定位转向
定位转向即是通过按钮控制首先将轮位置于预定角度的转向。

为了满足工程需要,工程车的定位转向设计成具有如下功能:纵向前行,纵向对角,横向对角,横向行驶,绕车中心行驶等,如图1。

2.2 方向盘操纵转向
方向盘操纵转向是在运动过程中用方向盘控
制的轮位转向。

工程车方向盘操纵转向设计成具有如下功能:前轮转向(前轮左右同向的转向),后轮转向(后轮左右同向的转向),前后轮同时转向(前后轮反方向转动,角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前扇形行驶与后扇形行驶(在横向行驶的基础上靠方向盘转动使工程车前、后轮的转动角度不同而实现,前后轮分别在扇形的内、外弧线的切线上行驶)等。

如图2。

图1 
工程车按钮控制的定位转向功能
图2 工程车方向盘操纵的转向功能

16—第2期(总第244期)
吉 林 水 利2003年2月
2.3 四轮转向及驱动的实现
本设计是在原有的设计不能满足转向要求和现场条件情况下的改进设计。

设计的工程车四轮
转向与驱动采用液压系统,工程车转向的轮位驱动采用齿轮双齿条油缸。

在原设计中,四轮转向系统采用液压转向器控制,采用拉杆连接进行同步转向,由于工程车的自重和载重大,达到40余t ,在运动到死点时需要的拉力理论上又为无穷大,采用直径40mm 的45号圆钢做拉杆,在试验时被拉断。

经过改进,采用电液比例换向阀控制轮位驱动液压缸,液压系统图如图3;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和速度伺服控制系统分别实现定位转向和方向盘操纵转向;轮位角度检测反馈采用绝对式旋转编码器,方向盘的控制指令由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发出。


图3 工程车四轮转向控制液压系统
位行走控制采用绝对值式旋转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与反馈元件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其控制的方框图如图4:由按钮发出位置设定信号输出位置
指令,有计数器计算指令脉冲和反馈脉冲的差值,由计算机根据其差值分段输出数字量,如:差值大于某值时数字量取大值,小于某值时数字量取小值。

保证在目标较远时能够快速接近,响应迅速;在目标较近时慢速接近,防止超调。

方向盘控制的行走,采用的是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发预置脉冲,轮位的绝对值式旋转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与反馈元件的分步位置伺服控制方式。

其控制方框图如图5:系统的行走驱动采用前左轮和右后轮的变量柱塞液压马达11、12的对角驱动行驶方式,液压系统图如图4。

采用的液压马达具有低速大扭矩的特点。

液压泵8和溢流阀9为补油泵,兼做电液换向阀的控制油,通过单向阀3、4为系统补油,系统的最高压力由安全阀7限定。

溢流阀14调定压力稍低于溢流阀9,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电磁铁动作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电磁铁动作一致,使溢流阀14始终和补油溢流阀9在低压油路侧并联,保证在液压泵8补油的时候从溢流阀14排出热油。

双向液压马达11、12的同向和反向旋转是由两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控制的。

图4 按钮控制的定位转向
控制方框图
图5 方向盘控制的转向控制方框图

17—
图6 工程车行走机构液压系统4 结论
本方案在某电厂的风扇磨拆装车上得以实现,运行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郭孔辉 四轮转向的控制方法的发展 中国机械工程 1998.5
[2]徐灏 机械设计手册 第五卷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3]薛祖德 液压传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hydraulic four wheels
steer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vehicles
MEI Shi-yi
A 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ngineer ing vehicle with hydr aulic four wheels steering which is designed possessing large loading capacity,f lexibility and suitable f or derived on narrow space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site and has good runn ablity.
Key words:four wheels steer ing;computer control;hydr aulic dr iven
“垃圾饼干”制造技术批量生产
一种可以将垃圾通过连续压缩,形成的“垃圾饼干”制造技术日前由长沙城市管理局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

运用这种技术,同容量的垃圾运输机可以扩大2~3倍的运量,并有效杜绝在运输中的二次污染。

由于各种生活垃圾在高温天气下容易发酵变臭,在运输过程中通过“跑、撒、滴、漏”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垃圾载重与载容之间不匹配,浪费运力和填埋空间。

城市垃圾处理一直是各地政府部门颇为头痛的事情。

“垃圾饼干”制造技术有效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记者在长沙市环卫机构厂生产车间看到,被称为连续压块式压缩垃圾站的这套系统,设置了一个中心油站、一台压块机、一套推料系统、一个活动垃圾箱及两个料斗。

运行时,工作人员只须通过操作控制系统的切换按钮,油泵便将油供给压块机的压料油缸和推料油缸以及推拉箱油缸,这时在地面以下的垃圾箱便被提升,其散乱的垃圾很快便被连续压块,之后自动装入运料车中。

被压缩成饼干一样的块状垃圾装入汽车后,不仅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飞屑扬花”,也不会像以往那样脏水四溢。

摘自《科技日报》—
1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