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控刀具
电子课件-《数控加工基础(第四版)》-A02-3544 第三章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2.直线插补指令(G01)
G01 指令是直线插补指令,规定刀具在两坐标间以插补 联动方式按指定的进给速度做任意斜率的直线运动。
(1)指令格式 G01 X(U)__ Z(W)__ F __ ;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2)示例 用 G01 编写,从 A→B→C 的刀具轨迹。
基点 B4 B5 B6
坐标值(X,Z) (44.979,-35.0) (47.979,-36.5) (47.979,-50.0)
§3—3 综合零件编程实例
(2)编制右端轮廓加工程序 1)设置工件坐标系 2)基点坐标值
基点 A1 A2 A3
A4
坐标值(X,Z)
(26.99,0) (29.99,-1.5) (29.99,-39.975)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2)示例 如图所示为棒料毛坯的加工示意图。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3.端面复合固定粗车循环(G72)
端面粗车循环适用于Z向余量小、X向余量大的棒料粗加 工。
(1)指令格式 G72 W(Δd)R(e); G72 P(ns)Q(nf)U(Δu)W(Δw)F S T ;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2)示例 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编写加工程序。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课堂练习
试用G90编制图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2)内外圆锥面车削循环 1)指令格式 G90 X(U)__ Z(W)__ R __ F __;
§3—2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2)示例 加工如图所示零件,试用G90编写加工程序。
1)绝对值编程为:
数控刀具习题库

数控刀具习题库(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3单元数控刀具习题库一、问答题1、数控机床刀具按结构分类可分成哪几类2、数控刀具应具备哪些特点3、数控刀具材料主要有那几种分别按硬度和韧性分析其性能。
4、什么叫刀具材料的“红硬性”5、选择面铣刀和立铣刀参数时应考虑那些参数加工铁系金属它适合加工什么材料6、数控刀具的耐用度是什么7、分析刀具破损的主要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8、说明可转位刀片公制型号TNMM270612所代表的含义。
9、常见可转位刀片夹紧方式有几种10、可转位刀片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1、选择数控刀具通常应考虑那些因素12、刀片夹紧方式基本要求是什么13、P、K、M类硬质合金分别适合加工哪类材料14、镗孔刀具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5、在选择加工中心刀柄应注意些什么16、刀具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17、常用超硬刀具材料有哪些有何主要特点18、高速加工过程中对刀具有何要求19、整体硬质合金刀具有哪些优缺点20、难加工材料有哪些特点是什么21、什么叫超硬刀具材料常用超硬刀具材料有哪些22、常用刀柄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常用拉丁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二、判断题1、YW类硬质合金兼有YG类和YT类合金的大部分优良性能,故被称为通用合金。
()2、表面粗糙度为的工件,可以由视角分辨出有模糊的刀痕。
()3、YG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4、K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
()5、刀具刃顷角的功用是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
()6、若铣刀直径为Φ10mm,铣削速度为32m/min,则其转速为100rpm。
()7、刀具的材料中,它们的耐热性由低到高次排列是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8、积屑瘤“冷焊”在前面上,可以增大刀具的切削前角,有利于切削加工。
()9、由于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较低,抗冲击韧性差,所以前角应小于高速钢刀具的合理前角。
数控机床第三章自动换刀装置 PPT课件

箱下降,将主轴上用过的刀具3放回刀
库的空刀座中;
27
四、刀具交换装置
1、利用刀库与机床主轴的相对运动实现刀具交换
数控立式镗铣床
(4)主轴箱上升,接着刀库回转,将下 一工步需用的刀具对准主轴;
(5)主轴箱下降,将下一步所需的刀具
插入机床主轴,同时主轴内的刀具夹紧
装置夹紧刀具;
(6)主轴箱及主轴带着刀具上升;
刀具编码方式
刀具编码选刀方式是在刀具或刀套上安装用于识别的 编码条,一般都是根据二进制编码的原理进行编码。刀具 长度加长,制造困难,刚度降低,刀库和机械手结构复杂。
在刀柄1后端的拉杆4上套装 着等间隔的编码环2,由锁紧螺 母3固定。编码环直径有大小两 种,大直径的为二进制的“1”, 小直径的为“0”。通过两种圆环 的不同排列,可以得到一系列的 代码。
单臂双爪回转式机械手 两个夹爪有所分工,一个夹爪只执行
从主轴上取下“旧刀”送回刀库的任务; 另一个执行从刀库取“新刀”的任务。
换 刀时间较单爪回转式机械手要少。
32
双臂双爪回转式机械手 手臂两端各有一个夹爪,两个夹爪
可同时抓取刀库及主轴上的刀具,回转 180°后,又同时将刀具放回刀库及装 入主轴。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钩手)
1、顺序选刀
在加工前,将加工零件所需刀具按照工艺要求依次插 入刀库的刀套中,加工时按顺序调刀称为顺序选刀。
2、任选刀具
刀具在刀库中任意存放,每把刀具(或刀座)都编有 代码,自动换刀时,刀库旋转,每把刀具都经过“刀具识 别装置”接受识别。当某刀具代码与数控指令代码相符时19
任选刀具有三种换刀方式(刀具编码、刀座编码、编码附件)
(5)复位 转动手臂,回到原始位置。
34
刀具补偿功能

第十节
刀具补偿功能
二、刀具磨损补偿
刀具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 刀具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也会使产品尺寸产生误 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偿。该补偿与刀具偏置补偿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偿。 存放在同一个寄存器的地址号中。 存放在同一个寄存器的地址号中。各刀的磨损补偿只 对该刀有效(包括标刀)。 对该刀有效(包括标刀)。 刀具的补偿功能由T代码指定,其后的 位数字分别 刀具的补偿功能由 代码指定,其后的4位数字分别 代码指定 表示选择的刀具号和刀具偏置补偿号。T代码的表示 表示选择的刀具号和刀具偏置补偿号。 代码的表示 如下: 如下: TXX 刀具号 + XX 刀具补偿号
图3-48切削及切削现象 切削及切削现象
第十节
刀具补偿功能
刀具补偿指令 G41、G42、G40 、 、 为刀尖圆弧半径左补偿; 指令功能 G41为刀尖圆弧半径左补偿; 为刀尖圆弧半径左补偿 G42为刀尖圆弧半径右补偿; 为刀尖圆弧半径右补偿; 为刀尖圆弧半径右补偿 G40是取消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是取消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是取消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着刀具运动方向看, 指令说明 沿着刀具运动方向看,刀具在工件的左边为刀尖圆弧半 径左补偿;刀具在工件的右边为刀尖圆弧半径右补偿。 径左补偿;刀具在工件的右边为刀尖圆弧半径右补偿。 指令格式 G41 G42 G40 通常情况下,数控车床加工外轮廓时为 通常情况下,数控车床加工外轮廓时为G42,加工内轮廓时为 ,加工内轮廓时为G41 G00 G01 X(U) ( ) Z(W) ( )
图3-47 刀尖半径与假想刀尖
第十节
刀具补偿功能
在实际当中,以假想刀尖编程在加工端面或外圆时没有误差, 在实际当中,以假想刀尖编程在加工端面或外圆时没有误差, 但在进行倒角、斜面、圆弧面切削时就会产生欠切或过切, 但在进行倒角、斜面、圆弧面切削时就会产生欠切或过切, 造成零件加工精度误差(如图3-48所示)。 所示)。 造成零件加工精度误差(如图 所示
数控刀具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数控刀具使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数控刀具的使用管理,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数控刀具的单位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数控刀具使用管理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遵循便民、高效、公平的指导思想。
第四条数控刀具使用管理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要求。
第五条数控刀具使用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不断优化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第六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数控刀具使用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各职责,健全管理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数控刀具的选择和购买第七条数控刀具的选择应根据加工对象的材料、形状、尺寸等特点,选用适用的刀具。
第八条购买数控刀具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保证质量,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采购。
第九条数控刀具购买应对产品进行检验,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采购。
第十条购买的数控刀具应建立档案管理,记录重要信息,便于以后查询和追溯。
第三章数控刀具的保管和维护第十一条数控刀具的保管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受潮或受污染。
第十二条数控刀具的维护应由专人负责,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
第十三条数控刀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
第十四条数控刀具应根据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使用寿命,达到使用寿命后应及时更换。
第十五条数控刀具应进行定期清洗、润滑等保养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转。
第四章数控刀具的安全使用第十六条数控刀具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使用人员在使用数控刀具时应按照规程操作,严格按照使用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使用人员在操作数控刀具时应佩戴防护装备,确保安全。
第十九条使用人员在发现数控刀具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停机检修,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十条数控刀具使用过程中不得私自修改或改变原有结构,严禁违规操作。
第三章 数控系统插补原理

第三章 数控系统插补原理3.1 概述3.2 基准脉冲插补3.2.1 逐点比较插补法3.2.2 数字积分插补法3.3 数据采样插补3.3.1 直线函数法3.3.2 扩展DDA 法3.4 刀具补偿原理3.5 CNC 装置的加减速控制零件的轮廓形状是由各种线型组成的,这些线形包括:直线、圆弧以及螺旋线、抛物线、自由曲线等。
因此如何控制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使加工出来的零件满足几何尺寸精度和粗糙度的要求,是机床数控系统的核心问题。
数控加工中是利用小段直线或圆弧来逼近或拟合零件的轮廓曲线。
3.1 概述插补运算是根据数控语言G 代码提供的轨迹类型(直线、顺圆或逆圆)及所在的象限等选择合适的插补运算公式,通过相应的插补计算程序,在所提供的已知起点和终点的轨迹上进行“数据点的密化”。
过去,插补是由硬件实现的;现在的CNC 系统,插补工作一般是由软件实现的。
3.1.1 插补的基本概念3.1.2 插补原理所谓插补就是指数据点的密化过程:对输入数控系统的有限坐标点(例如起点、终点),计算机根据曲线的特征,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自动地在有限坐标点之间生成一系列的坐标数据,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目前应用的插补算法分为:逐点比较插补法、数字积分插补法和数据采样插补法。
前两种方法也称作脉冲增量插补法。
y x图3.3.2 插补轨迹A(8,6)O用折线来加工直线的例子。
图3.3.8 逆圆插补轨迹A(6,0)B(0,6)插补轨迹理想轨迹yxO用折线来加工圆弧的例子。
3.1.3 脉冲增量插补脉冲增量插补,适用于以步进电机为驱动装置的开环数控系统。
其特点是:每次插补计算结束后产生一个行程增量,并以脉冲的方式输出到坐标轴上的步进电机。
单个脉冲使坐标轴产生的移动量叫脉冲当量,一般用δ来表示。
其中逐点比较插补法和数字积分插补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分别讲述。
逐点比较法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机在控制过程中逐点地计算和判断加工偏差,并根据偏差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以折线来逼近直线或圆弧曲线。
数控技术 第三章 插补

3.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 3.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
(1)偏差函数 任意加工点P ),偏差函数 偏差函数F 任意加工点Pi(Xi,Yi),偏差函数Fi可表示为
Fi = X i2 + Yi 2 − R 2
=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上;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上; Y >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外;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外; <0,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圆内
Y Ae (Xe,Ye) F>0 Pi (Xi,Yi) F<0 X
为便于计算机计算) (2)偏差函数字的递推计算 (为便于计算机计算 为便于计算机计算 >=0,规定向+ 方向走一步(若坐标单位用脉冲当量表示) 若Fi>=0,规定向+X方向走一步(若坐标单位用脉冲当量表示)
Xi+1 = Xi +1 Fi+1 = XeYi −Ye (Xi +1) = Fi −Ye
2.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2.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1)偏差函数构造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OA上任一点( OA上任一点 对于第一象限直线OA上任一点(X,Y) YX e − XYe = 0 若刀具加工点为Pi( ),则该点的偏差 若刀具加工点为Pi(Xi,Yi),则该点的偏差 Pi 函数F 函数Fi可表示为 Fi = Yi X e − X i Ye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 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 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方;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上方; 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下方。 若Fi<0,表示加工点位于直线下方。
F=0 F<0 F>0 F<0 F>0 F=0 F<0 F>0 F<0 F>0
第三章3:机床刀具夹具毛坯选择

56
卡盘
液压 三爪卡盘:用 于回转工件的自动装卡
四爪单动卡盘:用于 非回转体或偏心件的装卡
57
平口钳
平口钳分固定侧与活动侧,固定侧与底 面作为定位面,活动侧用于夹紧
镗铣类整体式工具系统
镗铣类模块式工具系统
模块式刀柄通过将基本刀柄、接杆和 加长杆(如需要)进行组合,可以用 很少的组件组装成非常多种类的刀柄。 整体式刀柄用于刀具装配中装夹不改 变,或不宜使用模块式刀柄的场合。
31
刀柄:建立刀具和机床之间的连接关系 刀具的锥柄与主轴锥孔配合(主轴锥孔通常分为两大类,即锥度
22
90°面铣刀
90°面铣刀
适用于薄壁零件、装夹较 差的零件和要求准确90 ° 成形场合,进给力等于切 削力,进给抗力大,易振 动,要求机床具有较大功 率和刚性
23
B.开放或封闭的槽
开放或封闭的槽 模具粗加工(相当于开放或封闭的槽)
24
立铣刀(直径小于长度,一般底面为平面)
铣削开放或封闭 的槽、面或孔时 均有上佳表现
36
5、对刀
在使用对刀点确定加工原点时,就需要进行“对刀”。 所谓对刀是指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的操作。每把刀具的半径 与长度尺寸都是不同的,刀具装在机床上后,应在控制系统中设置刀具的 基本位置。“刀位点”是指刀具的定位基准点。如下图所示,圆柱铣刀的 刀位点是刀具中心线与刀具底面的交点;球头铣刀的刀位点是球头的球心 点或球头顶点;车刀的刀位点是刀尖或刀尖圆弧中心;钻头的刀位点是钻 头顶点。 检验刀位点的坐标:XYZ(从各坐标方向分别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涂层材料有TiC、TiN、TiCN、Al2O3等陶瓷材料。
涂层刀具的使用范围相当广,从非金属、铝合金到铸
铁、钢以及高强度钢、高硬度钢和耐热合金、钛合金等难 加工材料的切削均可使用,且普遍较硬质合金的性能好。
CVD涂层模腔
PVD涂层高速钢齿轮滚刀、 铣刀、钻头
PCVD涂层刀具
PVD涂层模具
MT-CVD
掌握
掌握
工具系统
了解
随着数控机床功能、结构的发展,数控机床上所使用的数控刀具已经不
是普通机床“一机一刀”的模式,而是多种不同类型的刀具同时在数控机
床 上轮换使用,来达到自动换刀和快速换刀的目的。因此,对“数控刀具”
的
含义应该理解为“数控刀具系统”。 刀具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于提高数控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
在刀具的前刀面上由磨擦和扩散导致的磨损。
生产原因
主要由切屑和工件材料的接触,以及对发热区域的
扩散引起的。另外刀具材料过软,加工过程中切削速 度较高,进给量较大,也是前刀面磨损的原因。
后果
措施
降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选择涂层硬质合金材
会使刀具产生变形、干扰排屑、降低切削刃强度。
料,以达到减小前刀面磨损的目的。
切削时工件材料在刀具上的粘附物质。
后果
会大大降低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会改变切削刃 的形状并最终导致刀具崩刃。
措施
提高切削速度,选择涂层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等刀
具材料,并在加工过程使用冷却液。
6.刃口剥落
切削刃口上出现一些很小的缺口,非均匀的磨损。
生产原因
主要由断续切削、切屑排除不流畅等因素造成。
措施
ZX涂层特性
ZX涂层结构
3.陶瓷(Ceramles) 陶瓷刀具基本上由两大类组成:
一类为纯氧化铝类(白色陶瓷)
另一类为TiC添加类(黑色陶瓷)
特点:
(1)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温强度好(约2000℃下亦不会融
熔)的特性,化学稳定性亦很好,但韧性很低。
(2)多用于高速连续切削,例如铸铁的高速加工。广泛的应用
数控刀具的失效形式及 数控刀具的失效形式、影响与对策 可靠性 数控刀具的可靠度 可转位刀片的代码 可转位刀片的断屑槽槽型 数控可转位刀片 可转位刀片的夹紧方式 可转位刀片的选择 选择数控刀具通常应考虑的因素 数控铣削刀具的选择 数控刀具的选择 加工中心刀具的选择 数控机床刀柄的选择 工具系统的发展 车削类工具系统 镗铣类工具系统 刀具管理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数控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数控刀具材料 数控刀具的失效形式及可靠性 数控可转位刀片
第五节
第六节
数控刀具的选择
工具系统
学习内容与知识点:
内容 数控刀具的类型与特点 数控刀具的材料 知识点 数控刀具的分类 数控刀具的要求与特点 数控刀具的材料 学习要求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反而会更长,是超高速加工的首选刀具 材料。
性能说明:
1)加工淬硬钢,可起到以车代磨的效果,由于切削深度比磨削深度大十 几倍以上,因此加工效率高,表面不产生烧伤。如以车代磨加工变速滑动齿轮 (20CrMnTi,硬度为HRC58~62)时,切削比原磨削加工效率提高4倍以上。 2)加工高合金(含钨或铬18%)耐磨铸铁,切削速度较硬质合金刀具提
W系 Mo系
主要特征有:
合金元素含量多、结晶颗粒细,淬透性极好,可使刀具整体的硬度一致。 耐磨性好且比硬质合金韧性高,但压延性较差,热加工困难,耐热冲击较弱。
比较普遍的高速钢刀具材料以WMo、WMoAl、WMoCo为主 2.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是将钨钻类(WC),钨钛钻类(WC—TiC),钨钛钽(铌)钴类 (Wc—TiC—Tac)等硬质碳化物以Co为结合剂烧结而成的物质。
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有资料表明:刀具费用一般占制
造成本的2.5%~4%,但却直接影响制造成本的20%机床费用和38%的人工费 用。
第一节
数控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一、数控刀具的种类
目前数控刀具主要采用机夹可转位刀具
内冷式:冷却液从刀体内部由喷孔喷射到切削刃部 位
第一节
数控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根据数控机床 工具系统
整体式 工具系统
模块化工具的主要优点是:
(1)减少换刀时间和刀具的安装次数,缩短生产周期。
(2)促使工具向标准化和系列化发展。 (3)便于提高工具的生产管理及柔性加工的水平。 (4)扩大工具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工具的性能,减少用户工具的 储备量。 目前的数控工具形成了两大系统: 车削工具系统
镗铣类工具系统
说明:国际上有一种将车削工具系统与镗铣类工具系统统合为一体的
模块化连接系统。
二、数控刀具的特点
数控刀具应具有以下特点
1.刀具有很高的切削效率
2.数控刀具有高的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3.要求刀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耐用度 4.实现刀具尺寸的预调和快速换刀 5.具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工具系统 6.建立刀具管理系统 7.应有刀具在线监控及尺寸补偿系统
故不宜用于可能会产生高温的切削中。
适用:
(1)有色金属:铝合金、铜合金; (2)非金属:各种硬木、人造板、人造耐磨纤维板、碳纤维 石墨碳棒、陶瓷密封环等。
说明:材料的硬度、耐磨性,金刚石最高,递次降低到高速钢。
材料的韧性则是高速钢最高,金刚石最低
第三节 数控刀具的失效形式及可靠性
一、数控刀具的失效形式及对策
的物质,使刀具在切削中同时具有既硬而又不易破损的性能。 涂层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物理涂层(PVD),物理涂层是在550 ℃以下将金属
和气体离子化后喷涂在工具表面; 另一类为化学涂层(CVD)。化学涂层则是将各种化合物通过 化学反应沉积在工具上形成表面膜,反应温度一般都在1000— 1100℃左右。
措施
选择耐磨性较高的刀具材料,同时降低切削速 度,加大进给量,增大刀具后角。
2.边界磨损
主切削刃上的边界磨损发生于与工件的接触面处。
生产原因
主要原因是工件表面硬化、锯齿状切屑造成的 摩擦。
措施
降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同时选择耐磨刀具 材料,并增大刀具的前角使切削刃锋利。
3.前刀面磨损(月牙洼磨损)
从目前涂层技术的发展来看,由于单一涂层材料无法满足
对刀具综合机械性能的要求,现已难以被市场所接受,涂层成分
向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满足不同的切削加工要求,涂
层成分会更为复杂、更具针对性;每单层成分也会越来越薄,并
逐步趋于纳米化;涂层温度会愈来愈低;刀具涂层工艺则会向更 合理方向发展,预计PVD、MT-CVD工艺将会成为主流。 ZX涂层,即TiN-AlN涂层,使得PVD涂层刀具质量又有了 新的突破,这种薄膜涂层不仅结合强度高、硬度接近CBN、抗 氧化性能好,并可有效地控制精密刀具刃口形状及精度,在进 行高精度加工时,其加工精度毫不逊色于未涂层刀具。
适用:用于高硬度材料及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如淬硬钢、高 合金耐磨铸铁、高温合金、高速钢、表面喷焊材料。
5.聚晶金刚石(PCD) 特点:
(1)金刚石刀具与铁系金属有极强的亲和力,切削中刀具中的碳元素 极易发生扩散而导致磨损。 (2)与其他材料的亲和力很低,切削中不易产生粘刀现象。
(3)金刚石在大气中温度超过600°C时将被碳化而失去其本来面目,
于耐热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 (3)陶瓷刀具很容易因热裂纹产生崩刃等损伤,且切削温度亦 较高。
金属陶瓷:
其成分以TiC(陶瓷)为基体,Ni、Mo(金属)为结合剂。 是为了解决陶瓷刀具的脆性大而出现的。 优点: 与被加工材料 的亲和性极低,故
不易产生粘刀和积
屑瘤现象加工表面 非常光洁平整。 精 加工的佼佼者
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到一
定程度,刀刃崩刃或破损,刀刃卷刃
(塑性变形)时,刀具丧失其切削能 力或无法保证加工质量。
1.后刀面磨损
由机械交变应力引起的出现在刀具后刀面上的
摩擦磨损。
生产原因
刀具材料较软,刀具后角偏小,加中过程中的 切削速度偏高,进给量太小。
后刀面磨损
后果
使加工表面的尺寸和精度降低,增大切削中的 摩擦阻力。
高10倍以上,切削效率提高4倍以上。
3)加工高钴铬钼耐蚀耐热合金,CBN刀具切削速度为160m/min,是硬质 合金刀具的8倍。 4)加工热喷涂(喷焊)材料,表面喷焊件无法用磨削加工,而用硬质合 金刀具切削效率极低,改用CBN刀具后可提高加工效率,节省加工费用50%以
上。CBN刀具还可用于有色金属的精密切削及烧结金属的切削加工等等。
降低进给速度,选择韧性好的刀具材料和切削刃 强度高的刀片。
钨钛钴类
(WC-TiC-Co)
代号:YW,相当于ISO标准的M类。常用牌号有YW1、 钨钛钽(铌)钴类 YW2,YW1能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通用性好,YW2 [WC-TiC-TaC耐磨性稍次于YW1,但使用强度高,能承受较大的冲 (Nb)-Co] 击载荷。
涂层硬质合金刀片:
是在韧性较好的工具表面涂上一层耐磨损、耐溶着、耐反应
耐溶着、凝着(粘刀)性 刀具制造的高生产率,重 磨性 刃口锋利,表面质量 好,微 小切削可能
二、各种刀具材料
W系高速钢 高速钢 Mo系高速钢 钨钴类 硬质合金 钨钛钴类 钨钛钽(铌)钴类 纯氧化铝类(白色陶瓷) 陶瓷 立方氮化硼 聚晶金刚石 TiC添加类(黑色陶瓷)
数 控 刀 具 的 材 料
1.高速钢 类型:
一、切削用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希望具备的性能
作为刀具使用时的性能
希望具备的性能
作为刀具使用时的性能
高硬度(常温及高温) 耐磨损性
高韧性(抗弯强度) 高耐热性 热传导能力良好 耐崩刃性,耐破损性 耐塑性变形性 耐热冲击性,耐热裂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