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0 (教案)皮巧根桥教案2
盐亭县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皮巧根桥教案2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皮巧根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读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2、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1、补充资料: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混凝土:一种建筑材料,用水泥、沙、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成的,具有耐压、耐火、可塑性性能。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流程图:
猜谜揭题—>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精读课文理解(为什么中国结到处受宠?)->为什么说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理解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家中,有什么意义?—〉齐读课文,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
1.同学们,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打一物,请同学们猜一猜。一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丝网,中有干干结。(打一饰物)。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皮巧根桥 (S版四年级上册)_1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皮巧根桥(S版四年级上册)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20皮巧根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学难点同上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出示为课题后,可就课文题目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见到过许多桥,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一课叫《皮巧根桥》。
为什么叫皮巧根桥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读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2、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皮巧根桥”?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二、巩固练习1、认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的?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三、指导理解时教师可抓住:以下几个问题:1、谁架了一座什么桥?2、是怎样架桥的?3、人们管这座桥叫什么?4、后来有了新桥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这样叫他?5、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
四年级上册语文20、皮巧根桥教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读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4、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2、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2、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学生说一说
课
尾
四、巩固练习
1、认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3、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学生重点理解:第3题是句子练习,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对带点词语的理解和在什么情况下能用这些词语,然后再造句。
指导理解时教师可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谁架了一座什么桥?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1、是怎样架桥的?
2、人们管这座桥叫什么?
3、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皮巧根桥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皮巧根桥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理解并掌握课文《皮巧根桥》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 能够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课文的基本语义; - 能够通过练习培养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 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皮巧根桥》的内容和意义;•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其基本语义。
教学准备•课文《皮巧根桥》的课本或复印件;•黑板/白板和黑板笔/白板笔;•学生课前准备的课本或复印件。
教学过程导入与引入1.让学生讲述一段自己亲近自然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对人们的意义。
呈现与讲述1.让学生用课本或复印件阅读课文《皮巧根桥》,并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手指跟随课文,帮助理解。
情景演绎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对话表演。
角色包括皮巧根、村长、红领巾、木马等。
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来创造情景和对话。
感受与分析1.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询问他们在阅读和表演中有什么感受和体验。
鼓励他们描述课文中的情感和情绪。
语音语调朗读1.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学生跟读,并进行语音纠正和模仿。
拓展与练习1.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皮巧根桥》,在下节课开始时进行检查。
总结与评价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和体会,检查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和表演课文《皮巧根桥》来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故事和意义。
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语义,并通过拓展练习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爱好。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皮巧根桥2_语文s版学习专用

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
学生重点理解:
第3题是句子练习,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后再造句。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用于形容人工作或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再三:一次又一次,用来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多次反复,例如:他的病还没有痊愈,就再三要求出院上班。
第19课皮巧根桥教学设计2
时间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
内容
20皮巧根桥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学
难点
同上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读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第二课时
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一、朗读感悟
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1、
2、教师的专业成长ppt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
学
教
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1、补充资料: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皮巧根桥2_语文s版

程 引导学生自学《搭石》 、《圣诞老人》 。这两篇课文表现了“友善” 的主题,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感悟文 章中人物展现出来的美好心灵。
板书 设计
20 皮巧根桥 架桥的原因: 架桥的经过:磨斧—砍树 --- 把大树架在河 ---- 砍光柳枝
教 学 这篇文章围绕告诉了我们无论在什么权威下,我们都要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这一 后记 课的学习让学生又鼓足勇气面对今后的学习。
后再造句。
味精美的词句,
学习描写的方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集中在
法。
一点。用于形容人工作或学习
培养学生自学
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习惯为终身学
再三: 一次又一次, 用来表示 习 奠 定 基 础 培
一种动作、 行为多次反复, 例 养 学 生 的 口 语
如: 他的病还没有痊愈, 就再 表 达 能 力 及 拓
三要求出院上班。
第4 页
字,积累词汇。
学 能力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标
目
情感目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危险、朽烂、
标
标
不约而同”等词语
第1 页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 出示为课题后,可就课文题目进 行如下谈话,同学们见到过许多 桥,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 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一 课叫《皮巧根桥》。为什么叫皮 巧根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展知识面。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第3 页
1、 补充资料: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混凝土:一种建筑材料,用水泥、沙、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成的,
教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皮巧根桥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皮巧根桥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这是俄罗斯作家佩尔米亚克的一篇作品,在教材中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课文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到了一棵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为过河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的事情。
课文分三部分来理解,先讲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爱讲立功的人和事,皮巧根不谈这些,因为他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
再讲同学们都愿跳过急水河,抄近路去上学,不愿走远路。
最后讲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造了一座又方便、又安全的木桥,人们管这座桥叫“皮巧根桥”。
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懂得:皮巧根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学情分析1.本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本班有少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开动脑筋思考,喜欢等老师或同学的答案。
2.本课中所说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件小事,让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皮巧根受到人们爱戴的原因,懂得:一个孩子的力量虽然有限,也能用爱心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皮巧根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快速默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家为什么一直叫这座桥为“皮巧根桥”。
了解皮巧根是用自己的爱心为大家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
2.对“谁也没有想过,这座桥还可以叫另外的什么名字”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2.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想呢法?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三.自读探究1默读课文,看看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分组交流读懂的内容,讨论不明白的问题。
四.集体交流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怎样架桥?2.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叫“皮巧根桥”?五.小结全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皮巧根桥 (S版四年级上册)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皮巧根桥(S版四年级上册)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20皮巧根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学难点同上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出示为课题后,可就课文题目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见到过许多桥,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一课叫《皮巧根桥》。
为什么叫皮巧根桥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读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2、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皮巧根桥”?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二、巩固练习1、认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的?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三、指导理解时教师可抓住:以下几个问题:1、谁架了一座什么桥?2、是怎样架桥的?3、人们管这座桥叫什么?4、后来有了新桥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这样叫他?5、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
教学
内容
20皮巧根桥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学
难点
同上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
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目
标
情感
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具准
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板书课题)
出示为课题后,可就课文题目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见到过许多桥,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一课叫《皮巧根桥》。
为什么叫皮巧根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读生字卡,说说用
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围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
1、皮巧根为什么要
架桥?
2、后来,有了新桥
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皮巧根桥”?
3、读了这篇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
二、巩固练习
1、认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2、挑选自己喜欢的
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三、指导理解时教师可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1、谁架了一座什么桥?
2、是怎样架桥的?
3、人们管这座桥叫
什么?
4、后来有了新桥为
什么人们还是喜欢这样叫他?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并让学生尝试评价,
学生夸讲,与评价
的语言。
学生重点理解:
第3 题是句子练习,
教学时让学生读一
读这两句话,说说
自己对带点词语的
理解和在什么情况
下能用这些词语,
然后再造句。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
神集中在一点。
用
于形容人工作或学
习时注意力高度集
中。
再三:一次又一次,
用来表示一种动作、
行为多次反复,例
如:他的病还没有
痊愈,就再三要求
出院上班。
熟读课文
不仅有利
于学生了
解课文大
意,而且
为理解课
文奠定了
基础。
抓住词句
引导学生
理解课文
内容,并
认真品味
精美的词
句,学习
描写的方
法。
培养学生
自学的习
惯,为终
身学习奠
定基础。
培养学生
的口语表
达能力及
拓展知识
面。
1、补充资料: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混凝土:一种建筑材料,用水泥、沙、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成的,具有耐压、耐火、可塑性性能。
陡峭:本课指河岸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2、《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搭石》《圣诞老人》。
这两篇课文表现了“友善”的主题,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感悟文章中人物展现出来的美好心灵。
板书设计
20皮巧根桥
架桥的原因:
架桥的经过:磨斧—砍树—把大树架在河上—砍光柳
枝
教学后记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无论在什么权威下,我们都要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又鼓足勇气面对今后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