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

合集下载

霍去病简介资料霍去病简介怎么死的

霍去病简介资料霍去病简介怎么死的

霍去病简介资料霍去病简介怎么死的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

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霍去病人物生平出身背景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

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少年骁勇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历史故事】霍去病简介 汉武帝战神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故事

【历史故事】霍去病简介 汉武帝战神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故事

【历史故事】霍去病简介汉武帝战神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故事【历史故事】霍去病简介汉武帝战神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故事霍去病简介:霍去病是汉代著名的将军。

他年轻时参军作战,使匈奴人不敢再南下欺凌西汉。

那么,霍去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材料,有什么样的故事?霍去病,男,出生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死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享年23岁,葬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的霍去病墓。

霍去冰的母亲是魏青的二姐魏少儿,她是平阳公主家的女仆。

她与平阳县小官霍忠如有染,生下儿子霍去病。

霍仲儒不敢承认自己与公主家的女奴有染。

他不允许未出生的孩子出生。

当他回去时,他又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孩子。

所以霍去冰的身份是非法的。

当霍去病成为一名成功的青少年时,小伟向霍去病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

就这样,霍去病顶着私生子的省份沈国了十几年,长大了。

而在这十几年间,霍去病跟舅舅卫青的关系最为亲近。

卫青也在这么多年中,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征战天下,被封了侯爵,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也当上了汉武帝的宠妃,甚至成了皇后。

因此,霍去病也渐渐的想要跟随舅舅卫青一起征战天下,建功立业。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彪耀(又名霍彪耀)的统帅。

他跟随魏青在沙漠南部(现为蒙古高原沙漠南部)攻打匈奴,以800人歼灭2028人,俘虏匈奴的宰相和户主,并杀害了只有一代匈奴祖父的若后禅和他的二父。

他赢得了第三军并被授予冠军。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同年秋天,霍去病奉命迎接带领人民进入汉朝的匈奴恶王。

在一些人进入汉朝的紧要关头,他带领他的军队进入匈奴军队,杀死处于困境的人,稳定局势。

汉朝正值壮年的霍去病是怎么死的?真的是病死的吗?

汉朝正值壮年的霍去病是怎么死的?真的是病死的吗?

汉朝正值壮年的霍去病是怎么死的?真的是病死的吗?本文导读:可惜的是霍去病在17岁出征后,战绩斐然,而仅仅二十三岁的时候,这为英雄救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霍去病十七岁第一次出征就率领八百将士杀入匈奴军营,将匈奴杀的大败,很快就被汉武帝重视,霍去病被提升。

十九岁的时候就多次征战河西,把敌军全部击退,匈奴不得不撤了出去。

随后更是不断征缴匈奴,罕有敌手,可是年仅二十三正值壮年的他怎么突然之间就死了呢?司马迁也在书中写过,而书中只写了霍去病的死后的所有详细事宜,却偏偏没有写过,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

所以他的死因一直难以揣测,大部分人认为他是病逝的,可是这样一个勇猛的将军之前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就病死,而且司马迁都没有记载他的死因,只是记载了死后的所有流程。

很有可能就是司马迁不敢记载霍去病的真正死因,怕得罪朝中的某些势力,所以浓重记载了霍去病死后的流程。

那么谁能对如此功绩卓著的霍去病造成生命的威胁呢?那肯定就是卫氏家族了,虽然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是他的亲戚,但是霍去病每次征战都没有给卫氏家族带去任何好处,还分去了一些权力。

霍去病仅仅只是一个人,而卫青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对于汉武帝的威胁太大,所以汉武帝想要用霍去病来抑制卫氏家族的发展。

如果霍去病是卫青的手下,那卫青也可以占到一些好处,而如果他和卫青的地位相当的时候,卫青背后的家族就会不择手段的将霍去病抹杀了。

而卫青爱将的风格肯定不会对霍去病做出这种事情,仔细一想,也就只有平阳公主会对霍去病造成巨大的威胁了,因为平阳公主是卫青的妻子,她不愿意霍去病威胁到卫青的地位。

那么霍去病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很有可能是被赐死,就像秦国的蒙恬一样,被一本假冒的圣旨骗了,霍去病也有可能如同蒙恬一般。

霍去病病逝后,卫青的一个儿子就被取消的爵位,所以说这两件事必有关联,而当时卫青的儿子还很小,根本不足以去完成这件事,细思极恐是谁害死了霍去病呢?。

霍去病简介

霍去病简介

霍去病简介霍去病中文名称: 霍去病性别: 男所属年代: 汉代生卒年: 公元前140~公元前117生平简介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军事家。

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曾随卫青伐匈奴,战功卓著,被封为冠军侯。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任骠骑将军,多次征伐匈奴,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元狩四年,他又率兵五万,出代郡,长驱两千多里,穿越大漠,歼匈奴左贤王部七万多人,使匈奴元气大损,缓解了匈奴对西汉北边的威胁。

他为人沉稳,勇于任事,精通兵略,屡建军功,常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充分表达了他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利益的胸怀。

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西汉王朝的骠骑将军、大司马,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常胜将领。

(英雄不问出身)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

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

然而奇迹降临在这个家庭。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

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

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

——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而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时遭受匈奴人的侵扰。

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

而面对这样的局面,长城内的国家却从秦以来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更多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而他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军队出塞。

汉朝霍去病简介

汉朝霍去病简介

汉朝霍去病简介汉朝霍去病是霍仲孺的儿子。

那么你对霍去病的了解有哪些呢?今天和你分享汉朝霍去病简介,欢迎阅读。

汉朝霍去病简介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

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汉朝霍去病的军事思想骑兵的建设与使用。

武帝时期,是中国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

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

汉代骑兵的发展大致可以汉武帝为界划分阶段,此前是骑兵与车兵并重,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

是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

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

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

在漠北之战中,霍部带着的倾一国之力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反常地取食于敌(仅此一次,回去之后一年多就病死了),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

客观上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

同时也可以解决汉朝国力不足以支持对匈奴作战的问题。

霍去病任用匈奴裔武人。

包括取食于敌,千里奇袭都可能与这些匈奴裔武人有关。

汉朝霍去病的轶事典故甥舅关系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亲厚,两人虽然战功显赫,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门客),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为求得好名声去养士呢?而霍去病也跟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6] 。

汉朝霍去病简介

汉朝霍去病简介

汉朝霍去病简介汉朝霍去病是霍仲孺的儿子。

那么你对霍去病的了解有哪些呢?今天店铺和你分享汉朝霍去病简介,欢迎阅读。

汉朝霍去病简介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

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汉朝霍去病的军事思想骑兵的建设与使用。

武帝时期,是中国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

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

汉代骑兵的发展大致可以汉武帝为界划分阶段,此前是骑兵与车兵并重,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

是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

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

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

在漠北之战中,霍部带着的倾一国之力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反常地取食于敌(仅此一次,回去之后一年多就病死了),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

客观上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

同时也可以解决汉朝国力不足以支持对匈奴作战的问题。

霍去病任用匈奴裔武人。

包括取食于敌,千里奇袭都可能与这些匈奴裔武人有关。

汉朝霍去病的轶事典故甥舅关系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亲厚,两人虽然战功显赫,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门客),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为求得好名声去养士呢?而霍去病也跟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6] 。

名将霍去病的简介

名将霍去病的简介

名将霍去病的简介霍去病,男,西汉时期的军事家,其家是河东平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人。

霍去病的舅舅是汉代的另一个名将卫青,他和卫青一样厉害,是值得历史记载的大。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名将霍去病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名将霍去病的简介霍去病从小就出生在一个很不一样的家庭,他的母亲是平阳府公主的女奴,父亲也只是平阳县的一名小史,他的父母是在私通的情况下生下他的,因此霍去病从出生开始就背上了私生子的名号。

但是霍去病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其在十七岁的时候已经被汉武帝指派为校尉,其跟随自己的舅舅卫青一起到漠南去和匈奴一战。

就是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年少的霍去病成为了当时的少年英雄。

随后,霍去病开始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汉武帝让十九岁的霍去病当上了。

之后,霍去病更是独自一人带军到一些河西地区大战。

霍去病在战争中的表现很勇猛,其在关键时刻总是可以有不错的战绩。

所有关于霍去病的介绍中,都可以看到史学家们称赞霍去病是一个英勇的。

以上就是关于霍去病简介的资料,霍去病作为一个少年,其通过自己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当时的帝王汉武帝的认可,成为了当时无人可比的少年英雄。

霍去病的名言霍去病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重要影响。

他指挥的几场战争也成为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案例。

但是在中国提起有关霍去病的名言,却并不是与战略战术相关的什么军事秘诀,而是那句家喻户晓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要想了解霍去病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还得从霍去病的传奇身世说起。

霍去病的母亲是个女奴,与人私通生下霍去病,所以童年时候的霍去病是以奴婢的身份生活的。

他的舅舅卫青是同府的马奴,虽然只是一介奴仆但却身怀绝艺。

加之霍去病没有父亲,卫青一直没有结婚,所以在卫青的教导下,霍去病年纪不大却是武艺超群,难得的是骑射功夫一流。

因为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做了皇后,卫家一下子鸡犬升天,霍去病也进宫做了皇帝的侍卫。

后来皇帝发现霍去病在军事方面的想法与自己十分契合,于是不断提拔他。

霍去病简介资料

霍去病简介资料

霍去病简介资料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

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出身背景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

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少年骁勇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去病•辛弃疾
(2014-08-05 10:27:26)
转载▼
分类:历史与地理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霍去病•辛弃疾作者:
昨天晚上,与一敬重的朋友长时间聊天后,彻夜未眠。

不是兴奋,而是沉重。

钻牛角尖般地让我再次纠缠于一个议题:男人,该怎么活着。

当今,无论什么排行榜,还是媒体的聚光灯,都聚焦在财富名人身上。

而无论各界名人,还是权势公务员,稍一细究,不钻石榴裙者甚少!但是,他们是当今社会的主流,领导着潮流,他们是后代青少年顶礼膜拜的"贵族"。

难道,中国的男人就该这样?在金钱和女人的裙下活着?我总觉得,长此以往,必如鲁迅所说:国将不国。

早在孩提时代,我就特别崇拜两个人:霍去病、辛弃疾。

曾下决心:恰逢战争,就要像霍去病那样去冲锋陷阵(这一点我还真做到了,1979年和战友们一起投入了对越作战);生逢浊世,也要像辛弃疾那样,在时刻准备着"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的同时,坚决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应该说,我也做到了。

为表达仰慕之情,我还分别前往陕西咸阳和江西铅山拜谒过两位英雄前辈的陵墓。

霍去病和辛弃疾,两人生活的时代相距一千多年,抛开后者特意为效仿前者改名坦夫为弃疾外,在志向和经历上,也多有相似之处。

霍去病22岁时(公元前119年),率骑兵5万,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

辛弃疾22岁时(1162年),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两人均可谓英雄孤胆。

霍去病仅活了23岁,流芳千古!我认为,他向后世的男人表明: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寿。

辛弃疾活了67岁,不畏权贵,终身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堪称当时被罢免职务次数最多的"公务员"。

他向后世的男人表明:生命的意义在于具备高尚的人格。

一个男人,如果一生能像霍去病那样勇于牺牲,继而又能像辛弃疾那样留得清白在人间,够了!值了!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史上,镌刻的从来不是富豪的名字!
2013年8月22日于洛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