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雪花的快乐》同步测试题语文版

合集下载

《雪花的快乐》教学设计

《雪花的快乐》教学设计

《雪花的快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雪花的快乐》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这是新选入语文版教材的一首现代诗歌。

《雪花的快乐》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的诗歌,这首诗写于1924年12月30 Bo展现了他对自由、理想、爱情的追求!《雪花的快乐》的韵律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

其次,《雪花的快乐》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

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

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他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两首现代诗了,已经初步掌握学习现代诗的方法了,所以在学这首诗的时候就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了,已经可以做到“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设想】这节课准备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想象、读中生情,带领学生走进雪花的世界,体会“雪花的快乐”!【教学目标】L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理解“雪花”的象征意义及其快乐的所在。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理解“雪花”的象征意义及其快乐的所在。

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你的印象中雪花是如何的呢?能否来说说呢?(请生回答)你记得几句关于雪花的诗句呢?(请生回答)这些千古名句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在我们这些南方人印象里, 雪花是纯洁晶莹,雪景是诗意宁静。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同主题阅读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同主题阅读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同主题阅读语文版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 / 1。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雪花的快乐》课后习题解析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雪花的快乐》课后习题解析

《雪花的快乐》课后习题解析
一、这首诗里,诗人想象自己是“一朵雪花”。

朗读全诗,说说“雪花的快乐”是什么。

雪花的快乐体现在,它能充分地享受选择自己方向的自由,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理想的归宿,能为了美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这首诗多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说说它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本诗多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同时反复咏叹,又起到了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如“飞扬,飞扬,飞扬”,本身“飞扬”一词用了反复,在整首诗中这句话也反复出现了三次,表现了诗人虽处天寒地冻的世界中,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飞扬的执着,传达出坚定、欢快、轻松、自由、自信的心声,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消溶,消溶,消溶”中“消溶”一词的反复使用,则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融入自己的追求中的欢畅快乐。

三、雪是自然风景中常见的一种,试着用诗句或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说说你看下雪时的感受,也可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

示例: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不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儿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落在行人的脸上。

1 / 1。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课堂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课堂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课堂测试卷在即将学完的七年级语文第十一课的知识点,同学们为能在七年级语文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课堂测试卷来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课堂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课堂测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呼朋引伴( )A.指引B.牵引C.引申D.招引(2)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3)一年之计在于春( )A.计算B.主意计谋C.打算D.策略(4)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A.声音相呼应B.依照别人的样子做C.和谐D.和悦2.没有使用两种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3.选词填空。

(1)风轻________的,草软________的。

(绵绵悄悄)(2)坐着,躺着,________两个滚,________几脚球,________几趟跑,________几回迷藏。

(捉赛打踢)(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着,大小的蝴蝶________来________去。

(飞闹)(4)……呼朋引伴地卖弄________的喉咙,唱出________的曲子……(宛转清脆)(5)……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________着蓑,________着笠。

(戴披)4.下面这首写春风的散文诗,同样是形象可感、形神兼备的,请你试作分析。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哨音在青色的树梢上旋转,它鼓动着小叶子快快成长。

风筝在天上飘,哨音顺着孩子的手,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线,升到云中去了。

新翻的泥土闪开了路,滴着黑色的油,哨音顺着铧犁的镜面滑过去了。

《雪花的快乐》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雪花的快乐》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雪花的快乐》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雪花的快乐》。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领会作者对雪花的赞美之情。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3)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雪花的快乐》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诗歌主题,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把握与理解。

(2)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雪花飘落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雪的印象和感受。

2. 诗歌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合作,分析诗歌内容,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识别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分析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创意写作(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写作,互相交流分享。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雪花的快乐》。

2. 写一篇关于雪的作文,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雪花的快乐》同步测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雪花的快乐》同步测试题语文版

11.雪花的快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翩.翩( ) 潇.洒( ) 幽.谷( ) 惆怅..( ) 盈.盈( )山lù( ) 朱shā( ) yōu( )谷衣jīn( ) 消ró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翩翩萧洒冷漠清幽B.凄清幽谷惆怅探望C.盈盈贴近柔波朱纱D.凭借心窝消溶山麓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2)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飞扬(3)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4)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盈盈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为解决留守学生的情感需求,湖北省汉川市二河中学依托学校微机室,投入专项资金购买视频设备,建立了“亲情视频室”活动。

B.这世间唯有亲情是今生我们永远割不断的牵念。

C.林太婆干女儿陶水萍说,太婆一生善良勤劳,从没对人红过脸,待人宽厚平和。

D.这是梁静茹作为统一冰糖雪梨代言人之后,首次参演的微电影,诠释了她对亲情、爱情的表现。

5.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

(只填写序号)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___________。

人们品读山水,可以领悟到世界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从名山大川中寻求灵感。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推荐2019最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精品习题:11雪花的快乐-优质

推荐2019最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精品习题:11雪花的快乐-优质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鳊鱼()寥阔()枯涸()梦寐()惆怅()衣襟()2.解释下列词语。

栖息:清洌:惆怅:3.《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为什么将自己比喻为雪花?二、同步解读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下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4.选文描写了哪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这些景物包括诗中提到的“清晨”、“露珠”、“幽谷”等意象共同组成了二幅有声有色有味有情的图画,“声”指、;“色”指、、;“味”指;“情”指。

请你给这二幅图画命名:《》、《》,前者充溢着、的情调,后者营造出、、的氛围。

5.诗歌的语言以凝炼为佳,即以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

请仔细品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句中的“震落”、“满披”、“飘出”三个词语,它化用了《诗经》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这些词让你联想到一幅怎样的图画?6.描绘自然的诗歌经常使用拟人手法,以期营造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的情境,思考“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之词,如果换成“割过”一词好吗?7.这两节诗皆以一一为主,请分别找出每节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晴的句子:①②8.这节诗开头描绘了哪些秋天特有的景物?、,接下来就由写景转入,含蓄而微妙地表现牧羊女的情怀。

9.怎样理解诗中划线的句子?10.纵观整首诗,诗人将视野投向,以严整的韵律、谐美的节奏、清丽的语言营造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的氛围。

三、美文赏读听歌何其芳我听见了迷人的歌声,它那样快活,那样年轻,就像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在歌唱她的的青春;就像早晨的的阳光因为快乐而颤抖在水波上,春天突然回到了园子里,花朵都带着露珠开放。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阅读答案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阅读答案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阅读答案【篇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1.诗人把自己比作雪花】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雪花的快乐朗诵稿】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雨后》陈敬容雨后的黄昏的天空,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烦热的躯体在那儿沐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雪花的快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翩.翩( ) 潇.洒( ) 幽.谷( ) 惆怅
..( ) 盈.盈( )
山lù( ) 朱shā( ) yōu( )谷衣jīn( ) 消róng( )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翩翩萧洒冷漠清幽
B.凄清幽谷惆怅探望
C.盈盈贴近柔波朱纱
D.凭借心窝消溶山麓
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
..的在半空里潇洒。

2)飞扬
..,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飞扬
(3)在半空里娟娟
..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4)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盈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为解决留守学生的情感需求,湖北省汉川市二河中学依托学校微机室,投入专项资金购买视频设备,建立了“亲情视频室”活动。

B.这世间唯有亲情是今生我们永远割不断的牵念。

C.林太婆干女儿陶水萍说,太婆一生善良勤劳,从没对人红过脸,待人宽厚平和。

D.这是梁静茹作为统一冰糖雪梨代言人之后,首次参演的微电影,诠释了她对亲情、爱情的表现。

5.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

(只填写序号)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___________。

人们品读山水,可以领悟到世界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从名山大川中寻求灵感。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呢。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6.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7.“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时间:现在—______—______
心理:_____—_____—企望
温馨提示
现代诗歌的整体阅读,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①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②分析现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领悟作品的主旨;③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提高朗读技巧和欣赏水平;④理解现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⑤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揣摩现代诗歌的感情色彩,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

9.综合性学习。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落户四川绵阳。

作为绵阳学子,你积极地参加了此次活动。

【报道诗歌节】
(1)请为下面的新闻稿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5月16日,由文化部指派、中国文化界著名人物组成的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策划组,与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执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就开幕式整体方案进行商讨。

据悉,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将于7月15日在绵州大剧院举行,主题为“重访诗仙故里,腾飞诗国大梦”。

按照目前暂定的方案内容:开幕式演出前,将特邀绵阳本地大学生扮演部分著名诗人,在主会场、分会场、市区主要景点,进行大型现场行为秀《风流人物》表演,营造出古今诗人重访“诗歌故乡”的人文景观,为诗歌节开幕宣传造势;开幕式现场将通过优秀作品汇演、观众实时互动等活动,积极调动市民的参与热情,营造出“全民诗歌”的诗歌节氛围。

【诗歌天天读】
(2)为使诗歌成为绵阳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倡导“读睡”活动,即“读一首诗再睡觉”。

下面是某同学为“读睡”活动推荐的一首诗,请你用斜线(∕)为诗歌正文标出咏读节奏。

寻李白(节选)
余光中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
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
答案
1. piān xiāo yōu chóu chàng yíng
麓砂幽襟溶
2. C
3. (1) “翩翩”表现出雪花欣喜自得、潇洒、超脱的气度。

(2) “飞扬”三字连用,表现了雪花极其兴奋、快乐、轻松的心情。

(3) “娟娟”体现出雪花姿态柔美飘动的样子。

(4) “身轻”表现出雪花很灵活,心情很轻松。

“盈盈”表现出雪花仪态美好。

4. C 【点拨】A项成分赘余,应去掉“活动”;B项语序不当,应把“今生”和“我们”互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应把“表现”改为“理解”。

5. ②④③①
6. 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大陆,沾着故国的“泥土”,寄托着诗人对“故国”的思念,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7. 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大陆的每一个城市,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

8. 过去将来
伤感回忆
9. (1) 示例: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整体方案曝光(暂定、初步确定、初步敲定、出炉、基本确定、浮出水面)
(2) 寻李白(节选)
余光中
酒入/ 豪肠
七分酿成了 /月光
余下的 /三分
啸成 /剑气
绣口 /一吐
就 /半个 /盛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