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装置基础_黄树红_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合集下载

某能源站制冷系统运行方式调整优化实践周国华

某能源站制冷系统运行方式调整优化实践周国华

某能源站制冷系统运行方式调整优化实践周国华发布时间:2021-10-30T03:33:17.63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周国华[导读] 为了实现制冷系统节能运行,针对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耗电量的优化为手段,以北京某能源站制冷系统水泵为研究对象,根据水泵变速调节原理来实现节电运行,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制冷水泵运行调节以此来实现制冷系统节电的目标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摘要:为了实现制冷系统节能运行,针对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耗电量的优化为手段,以北京某能源站制冷系统水泵为研究对象,根据水泵变速调节原理来实现节电运行,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制冷水泵运行调节以此来实现制冷系统节电的目标。

关键词:制冷;水泵;运行方式;水泵变速调节原理;制冷节能一、引言我国水泵及风机电机负载每年耗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40%~50%;在全年空调的旅游饭店、高级宾馆以及办公大楼中,风机和水泵设备的用电量占整个建筑用电量的30%~40%,约占整个动力用电(即除照明以外的用电)的40%~50%;特别是在锅炉房供热工程中,风机、水泵用电量占全部用电的80%以上。

由此可见,耗电量大是工业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项目背景某能源站位于北京昌平区,供冷面积13万平米。

该项目采用电制冷与热泵耦合的方式为其供冷,其中设置3台单台供冷量为4571kW的电制冷机组,2台单台供冷量为1215kW的热泵机组。

3台电制冷设置了3台冷冻水泵和3台冷却水泵,2台热泵设置了3台地源侧水泵和3台用户侧水泵,安装方式全为串联母管制安装,制冷系统设计使用二次泵变流量,主要供冷区域分为办公一区和办公二区,办公一区和二区分别设置了3台变流量水泵,具体供冷示意图如下。

项目起初设计的运行模式为一台设备对应一组水泵,办公一区和二区也启动对应设备台数的水泵。

三、调整技术方案通过项目运行数据及相关行业调研,现今的风机、水泵在运行中普遍存在如下的问题:(1)水泵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老化或设计陈旧,本身工作效率低;(2)选型不当,与配套的机械不合适,工作负荷远离额定负荷,运行效率低;(3)目前绝大数仍是以挡板和阀门作为流量调节手段,节流能量损失大,运行效率低;(4)输送管道设计、安装不合理,管路阻力大以及管理制度不严等。

汽轮机原理

汽轮机原理

前言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汽轮机的发展 第二节采用汽轮机的热力发电方式 第三节汽轮机系统 第四节汽轮机基本组成 第五节汽轮机的分类和型号表示 第二章汽轮机级内能量转换过程 第一节汽轮机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蒸汽在级内的流动过程 第三节级的轮周效率与最佳速度比
沈士一等编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内容提要
本书为高等学校热能动力类专业本科“汽轮机原理”课程的基本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 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1988年高等学校热能动力类专业教学委员会汽轮机教学组张家界会议上拟定及1989年吉林扩大会 议上审定的《汽轮机原理》教材(新编本)的编写大纲编写的。
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六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多级汽轮机、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汽轮机的凝汽设备、汽 轮机零件的强度及汽轮机调节系统。
本书除了作为热能动力类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外,还可供从事汽轮机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 考。
本书绪论和第一章有华北电力学院庞立云编写,第二、六章由东南大学康松编写,第三、四章由重庆大学沈 士一编写,第五章由西安交通大学庄贺庆编写,全书由沈士一统稿,沈士一在统稿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蒸汽在喷嘴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 第三节 级的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 第四节 叶栅的气动特性 第五节 级内损失和级的相对内效率 第六节 级的热力设计原理 第七节 级的热力计算示例 第八节 扭叶片级
汽轮机原理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目录
01 推荐
03 黄树红主编
02 编著 04 沈士一等编
《汽轮机原理》是2018年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建明。
推荐
本书根据“少而精”的原则,重点阐述了汽轮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汽轮机热力工作原理、汽轮机零件强 度和调节,以及汽轮机运行。主要内容有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多级汽轮机、汽轮机在变工况下的工作、汽轮机 设备、汽轮机主要零件强度、汽轮机调节系统和汽轮机运行。

蒸汽动力装置概论

蒸汽动力装置概论
1、汽轮机的作用 汽轮机以蒸汽作为工质,并将蒸汽的
热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 发电。汽轮机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 能长时间运转的特点。在火电厂、核电厂 和地热电厂都用汽轮机来拖动发电机发电。
此外,还可以用小汽轮机、国外汽轮机发展历程
14
5.3秦山三期核电站 (中核) 所在省:浙江 地区:海盐 堆型:重水堆 技术:CANDU 6 技术来源:加拿大 (日本) 额定功率:72.8 万千瓦 机组数量:2台 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 设计寿命:40年 综合国产化率:约55% 业主单位: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主要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 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 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控股 投资额:25.7亿美元 开工日期:1998-06-08 并网日期:2002-11-19 商营日期:2003-07-24
15
5.4 大亚湾核电站 (中广核) 所在省:广东 地区:深圳 堆型:压水堆 技术:M310 技术来源:法国 额定功率:98.4万千瓦 机组数量:2台 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 设计寿命:40年 综合国产化率:不到10% 业主单位: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股东: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香港核电投资 有限公司 投资额:40亿美元 开工日期:1987-08-07 并网日期 商营日期:1994-05-06
1900年前后,美国工程师寇蒂斯Charles Curtis 在GE公司支持下 获得了冲动式透平机专利。
1920年左右,铬不锈钢的应用,汽轮机进口参 数大幅度提高,单机容量也随之提高,结构设 计水平不断进步。
6
1930年代是汽轮机结构变化最快的时期, 双流排汽缸设计、双轴 设计、低压缸顶置 高压缸设计、三机组串联轴设计、再热结 构设计 等,都出自该时期。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复试内容_复试参考书目_复试准备_复试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复试内容_复试参考书目_复试准备_复试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复试内容、参考书目、复试准备、复试资料011数学统计学院一、复试方式和内容1.笔试科目(学术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专业型):统计学2.笔试要求:闭卷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3.口语面试:以抽签方式回答或叙述有关应试问题及内容4.面试:以问答或叙述形式回答或叙述有关问题及内容。

范围涉及政治思想、政治态度、品德、身心健康;本科阶段所学全部知识及毕业设计有关内容,突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能力的测试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测试;计算机使用能力等。

要求考生正面回答问题。

二、参考书目《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代数》(第二版),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统计学原理》,黄良文、曾五一,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三、复试分数线学术型:政治50 英语50 专业一90 专业二90总分:348专业型:政治60 英语60 专业一100 专业二100总分:380012物理学院一、复试方式及内容:3月22日上午8:30~11:50;下午2:00~5:30以二级学科点(或中心)组织面试考试(包括英语听说和专业面试),每个组点由3~5名教师及一名记录员组成。

1.英语听说面试前,做好命题准备工作,时间约为8分钟,考试全程录音,录音保存期为6个月。

(1)考生与主考就考生的大致背景进行简短问答交流,约3分钟。

(2)主考针对考生发言提问,进行交谈,约5分钟。

2.专业面试(1)面试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思想政治品德等考核内容。

每名考生面试约20分钟。

(2)要求各小组做好记录,在公平、公正基础上做好硕士生录取工作。

8:30 ~ 11:00 考试科目:力学(第二版)郑永令等编,高教出版11:00 ~ 11:50 有关政治表现等考查二、考试成绩的计算:复试成绩= 笔试(满分16分)+英语口试(满分8分)+专业面试(满分16分)物理学科(0702):政治45、外语45、数学80、专业课80,总分:300分以上。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复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复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汽轮机原理和泵与风机
锅炉原理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四版)
叶江明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汽轮机原理
《汽轮机原理》
黄树红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泵与风机
《泵与风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版)
何川,郭立君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3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
马最良,邹平华,陆亚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复试科目:工程流体力学和暖通空调(二选一)
初试科目与复试科目不能为同一科目。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供热工程和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第四版)
贺平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五版)
石文星,田长青,王宝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020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报考学院
专业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备注
005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能源动力(专硕)
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第三版)
周云龙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复试科目:工程流体力学和锅炉原理(二选一)
初试科目与复试科目不能为同一科目。

建质函[2016]247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建质函[2016]247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 年 11 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79 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 理条例》(国务院第 662 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 年版)基础上 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 2008 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 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 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 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1-
1 总则
1.0.1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 保证各阶段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境内和援外的民用建筑、工业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的新建、改建、 扩建工程设计。 1.0.3 本规定是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基本要求。在满足本规定的基础上,设计深度尚应符合 各类专项审查和工程所在地的相关要求。 1.0.4 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相对 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当有关主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没有审查要求,且合同中没有做初步 设计的约定时,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1.0.5 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具体应执行第 2、3、4 章条款):

制冷原理教学课件ppt作者刘佳霓绪论

制冷原理教学课件ppt作者刘佳霓绪论

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2.制冷技术的应用3.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模块一 制冷技术的热力学基础模块二 主要制冷方法模块三 制冷剂与载冷剂模块四 单级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模块五 双级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模块六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模块七 蓄冷空调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模块八 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模块九 热泵空调系统的原理与应用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1)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是制冷技术应用面最广的领域。

(2)食品的冷冻和冷藏 制冷技术在冷冻与冷藏上的应用主要是对易腐食品(如鱼、肉、蛋、蔬菜等)进行冷加工、冷藏及冷藏运输,以减少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食品损耗,保证各个季节市场调配。

(3)食品加工 生产和加工某些食品,如乳制品、奶酪、浓缩果汁和其他饮料时,制冷都是必不可少的。

(4)工业生产及农牧业 制冷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有气体液化、混合气分离、天然气的液化和储运、燃料及化肥的生产、带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等。

(5)建筑工程 在建筑方面,浇制巨型混凝土大坝时,可用人工制冷方法来排除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析出的热量,以防坝体裂缝,并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流沙地区开掘矿井或隧道时,可先将其四周土壤冻结,然后在冻土中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拌和混凝土时,用冰代替水,利用冰的融化热补偿水泥的固化反应热,能有效地避免大型构件因得不到充分散热而产生内应力和裂缝等缺陷。

(6)能源与动力工程 在开发和合理使用现有能源、探索代用燃料的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条件等方面,制冷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国防工业 为了考核在高寒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车辆、坦克、大炮等常规武器的性能,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环境模拟实验;航空仪表和火箭、导弹中的控制仪器,需在地面模拟高空低温条件进行性能实验,这些都需要利用制冷为其提供低温和低压的环境以进行试验。

(8)医疗卫生 一些医疗手术,如心脏手术,切除肿瘤、白内障的手术,皮肤和眼球的移植手术及低温麻醉等,都需要制冷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能源动力系2015.1目录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业概论与学科技术前沿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热学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泵与风机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技术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业外语阅读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腐蚀与防护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空气调节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氟利昂 定义:饱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氟、氯、溴部分或全部 目前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 根据烷烃类化合物的氢原子被氟、氯、溴所取代的情况, CFC:若在分子中只有氯、氟、碳原子这类氟利昂称氯 氟 HCFC:若在分子中除氯、氟、碳以外还有氢原子,称氢氯氟 HFC:如果分子中没有氯原子,称氢氟烃。 由于氯原子对大气层的臭氧层有破坏作用,CFC全世界将于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3.饱和碳氢化合物: 如乙烷、丙烷、异丁烷等,它们的代号表示方法与氟利昂 4.混合制冷剂: 1)共沸混合制冷剂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制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混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命名:以R5开头,其后的两位为该制冷剂获得命名的先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2.氨-水
氨-水是吸收式制冷机最早使用的一种传统 工质对,工业用大型低温吸收式制冷机,充有氢气的小型扩散- 氨作为一种制冷剂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质,蒸发潜热大、压力适中、导 在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且极易溶于
氨溶解在水中大部分是呈氨分子状态存在的,故很容易从水中逸出,
珀尔帖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回路时,结点 上将产生吸热或放热现象,这就是珀尔帖效应。由珀尔帖效应 产生的热流量称为珀尔帖热。珀尔帖效应是热电制冷的理论基 础。
汤姆逊效应:电流通过具有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将吸收或放 出热量。这就是汤姆逊效应。由汤姆逊效应产生的热流量称为汤 姆逊热。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蒸发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及机组的名义工况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热泵型压缩机及机组的名义工况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制冷压缩机冷凝机组的工况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原理与空气调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概述 制冷基本理论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制冷剂与载冷剂 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热电制冷 空气品质与空气处理 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中的热泵技术 典型的低温气体液化循环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冷剂与载冷剂
一、 制冷剂
制冷剂:制冷机中实现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又称制冷工 它在制冷系统中循环流动,利用自身的状态变化来达到 制冷剂很重要,影响制冷机性能、大气环境等。 制冷领域的一个重要面。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一)对制冷剂的要求
(1)临界温度高,在常温下能液化。 (2)适用的饱和压力 ,冷凝压力不宜过高,蒸发压力 最好不低于大气压力。 (3)汽化潜热大,以减少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4)气体比容要小,以减少压缩机的几何尺寸。 (5)导热系数大,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6)绝热指数小,以减少压缩机功耗和降低排气温度。 (7)粘度小,以减小流动阻力。 (8)液体比热小,以减小节流损失。 (9)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尽可能大。 (10)化学稳定性好 ,不与金属发生作用,不与润滑 油起化学反应,高温下不分解。 (11)不燃烧,不爆炸,对人体无害。
1.理想化条件 ①、蒸发过程、冷凝过程都是等压、等温过程。 ②、压缩过程是定熵过程,并且吸入的是x=1的 干饱和蒸气。 ③、冷凝器出口状态为饱和液体状态。 ④、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⑤、在各段连接管路中,制冷剂不发生状态变 化。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2.在压-焓图上的表示法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3)气体涡流制冷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被分离成冷、 气流复热即可制取冷量。
4)热电制冷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一、蒸气压缩式制冷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一)、制冷剂的压焓图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二)、理想制冷循环(理论循环)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二)制冷剂种类及代号 目前在制冷与空调中常用的制冷剂有下列几类: 1.无机化合物,如水、氨、二氧化碳等。 无机化合物的编号规定为R7+无机化合物的分子 量。
NH3 :R717 H2O :R718
CO2 :R744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二)溴化锂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燃式溴化锂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2.主要缺点 1)腐蚀性强。溴化锂水溶液对普通碳钢有较强的腐蚀性。 2)气密性要求高。
直燃式溴化锂制冷机特点: 1)燃烧效率高,对大气环境污染小。燃气与燃油的燃 烧产物中所含的HOx和NOx低,允许在闹市区对环 保有严格要求的场合使用。 2)一机多用。可供夏季空调、冬季采暖,兼顾提供生 活热水之用,使用方便。 3)体积小,用地省。无需锅炉房,减少了基建费用。 4)可实现能源消耗的季节平衡。夏天空调用电紧缺而 煤气消耗降低,可减少夏季的电耗,增加煤气耗量 ,弥补季节性的不平衡。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命名: 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量通式为CmH2m+2 , 氟利昂通式将变为CmHnFxCLyBrz , 式中:n+x+y+z=2m+2 代号:R (m-1)(n+1)(x)Br(z) 。 注意:1、如果不含溴原子,即z=0,则Br(z)可省略 。
2、若(m-1)=0时,则“0”亦略去 。 如: CF2Cl2 :R12; 属于CFC类 CHF2Cl :R22; 属于HCFC类 C2H2F4 :R134a; 属于HFC类
二、 制冷的基本方法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 物体吸取热量的过程。 液体气化、水冰或溶液冰的熔化、干冰升华
2)气体膨胀制冷:利用高压气体的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 膨胀机膨胀:气体温降大,制冷量大,效率高 节流阀膨胀:温降小,制冷量小 ,效率低。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节 概

制冷 :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 制冷技术:研究采用人工方法制取低温的原理、设备及其应 冷和热的概念是相对的 。 在制冷技术中,冷和热都是与周围环境介质(空气或水) 人工制冷就是借助于制冷机,以消耗机械能、电磁能、热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制冷机:指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中就包括制冷压缩机、冷凝器、 蒸发器、节流机构等 。 吸收式制冷机中则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 收器、节流机构以及泵等。 机器:在制冷机中通常将消耗电能的、有机械运动的 制冷压缩机、泵等。 制冷设备:除机器以外的、其余的换热器及其他辅助 设备。冷凝器、蒸发器、储液器等。 制冷装置:将制冷机与消耗冷量的设施结合在一起。 如冰箱、冷库等。
二、热电制冷原理
在半导体材料中,n型材料有多余的电子,有负温差电势。p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系统间的类似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四、基本计算 珀尔贴热 珀尔贴系数
Qp I
a p an T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第五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一、 基本原理与制冷工质对 (一)吸收式制冷原理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二)吸收式制冷机常用工质
1.水-溴化锂
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水作为制冷剂。
水作制冷剂有许多优点,如气化潜热很大、易得、无毒、无味、不
缺点是蒸发压力低、水蒸气比容又很大。此外,水在0C就会结冰,用 溴化锂极易溶解于水成为溴化锂溶液。在常温下溴化锂溶液的饱和浓 吸收剂的比热越小越好。这可以减少发生器中加热溶液所需的热量,
2)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制冷剂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露点,泡点,滑移温度。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二、 载冷剂
载冷剂: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或空间中 优点:可使制冷系统集中在较小的场所,因而可以减小制冷 缺点:系统比不用载冷剂时复杂,且增大了被冷却物体和制 常用的载冷剂有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水溶液;有机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从环境温度到绝对零度只有约300度的温度差。 根据人工制冷所能达到的低温范围,将人工制冷划分为普通 普通制冷:从环境温度到120K(-153℃); 低温制冷:从120K到0K;低温 深度制冷: 120K~20K; 低温制冷: 20K~0.3K; 超低温制冷: <0.3K. 制冷与低温在获得低温的原理、方法、系统与设备以及所采
第六节 热电制冷
一、热电效应
在无外磁场存在的情况下,固体的热电效应包括:导热,焦耳 热,塞贝克效应,帕尔帖效应和汤姆逊效应。 塞贝克效应:由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回路中,如果导体的两个 结点存在温度差,则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E,这种现象称为塞 贝克效应或温差电效应。这个电动势称为塞贝克电动势或温 差电动势。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制冷原理与空气调节》
制冷基本理论
一、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制冷系统是利用逆向循环的能量转换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