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6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__小说阅读精准突破一分析情节结构题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__小说阅读精准突破一分析情节结构题

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小说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考查考生审美鉴赏和评价的能力,高考题中承载审美鉴赏和评价能力的现代文是小说和散文,本书重点复习这两种文学体裁。

根据这两种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考情,本书在常规考点方面注重从重点难点突破,从考生易失分处着手;在创新题型(情境类题目)方面注重从正面解读,以特色专题的形式呈现。

叙述是小说创作最基本的表达技巧之一,是指作者用陈述性的语言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说明、介绍和交代的一种方式。

叙述的基本功能在于叙事,小说情节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叙述实现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的叙述技巧,即小说的叙事技巧。

小说“作用类”题目主要考查小说情节、环境、人物、标题、叙述方式、结构安排、语词运用、表现手法等的作用,在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中都有涉及。

精准突破一分析情节结构题一、小说情节叙述手法图解二、情节线索图三、情节安排技巧情节手法导图(一)情节叙述手法1.叙述视角插叙与补叙的区别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对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叙述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事件的叙述方式。

它是小说常用的叙述方式。

补叙的内容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章的关键之处。

补叙一般放在文末,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等进行补充介绍。

4.叙述方式制造情节波澜的技巧铺垫与伏笔的区别①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让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②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看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

而伏笔,一般来说,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

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2 文学类文本阅读(精讲精炼)(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2 文学类文本阅读(精讲精炼)(含解析)

专题02 文学类文本阅读(精讲精炼)1.文学类文本(小说类)小说阅读三步法:第一步:宏观入手:把握小说情节;第二步:微观研判:分析人物和环境;第三步:综合分析:把握主题意图三大步骤阅读过程如下:2.文学类文本(散文类)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去做题,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

通过阅读,初步把握作品的大致内容,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读文章。

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

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地读,把握全文。

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句,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要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

然后,再一题一题地解答,注意不要任意打乱试题顺序,因为命题者在安排题目顺序时往往有整体构思,上下题往往有关联。

一般说来,考题的形式不外乎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做题时,应根据题型的不同特点进行解答。

对于选择题的选项要进行比较,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明确差异,去伪存真。

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与立意的核心,注意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选项。

对于简答题,除了采用上面介绍过的答题方法来答题之外,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整体观念,应把全文看做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不要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2.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它们往往有最明确的提示性与暗示性,有些文句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体味、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高考真题:1.(2019·浙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呼兰河传(节选)萧红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

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 体突然就有了莫名其妙的精力,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 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 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 里的地怎弄哩?”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 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主背景 象征主题。 中间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烘托人物形象或性格;③前后照应。 结尾 ①深化主旨;②照应开头;③以景作结,含蓄蕴藉。
(二)社会环境题 请结合全文,分析梁生宝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特点,以及这 样写的用意。
答案: (1)社会环境特点:土地改革后,农村成立了互助组;农民普遍贫困,渴望富裕; 政府重视农业粮食增产。 (2)家庭环境特点:父子是继父子关系;较贫穷;继父不理解梁生宝不顾小家而 为互助组创业。 (3)用意:展现了梁生宝思想性格形成的根源,表现了梁生宝一心为公、勤俭节 约的美好品质,塑造了梁生宝这位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创业的年轻干部形象。
第三步:分析概括自然环境的作用。 (1)扣住特点,打开角度,分析作用 (2)结合位置,分析作用
位置
作用
开头
①给全篇定下感情基调;②营造特定的意境,渲染特定的 气氛;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令、地点。
人物出 场前
导引人物出场。
人物描 ①交代人物身份;②暗示人物命运;③表现人物性格;④ 写中 突出人物地位;⑤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
房子又矮又小。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这儿的 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 不高。风大。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 滚,窜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 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老头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 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老婆婆战战兢 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老头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 不得谁整天乱跑。”

精品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1)小说阅读6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课件

精品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1)小说阅读6比对分析法帮你稳取“4选1”选择题课件

比对分析法在“4 选 1”题目中的应用
【典例说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铁证如山 刘春山 司马教授是个考古学家。这天深夜,他突然接到一个 越洋电话,是他的外国朋友打来的,
说是国外有个拍卖行要拍卖一座中国的观音菩萨像, 随后发来了照片。司马教授一看,不禁打了个激灵。
原来,半年前有座古墓被盗,虽说盗墓贼被抓住了, 可他们盗取的文物早就被倒卖得不知去向。照片上的这座 观音菩萨像正是出自被盗古墓,司马教授不禁又惊又喜。 他很快联系了有关部门进行交涉。
因为按照国际公约,被盗古墓里的文物是不能拍卖 的,而且还要原物归还。但交涉结果很不乐观,拍卖行要 求中方拿出证据,证明观音菩萨像确实出自被盗古墓。
眼看观音菩萨像就要被拍卖了,司马教授还是找不到 证据,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他想起一个人—— 土拨鼠。
土拨鼠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出身盗墓世家,江 湖经验相当丰富,不过现在不干这个勾当了,还和司马教 授成了好朋友。民间向来高手多,没准他能有法子。
司马教授忐忑地问:“这么说,我们找不到观音菩萨 像出自古墓的证据了?”
土拨鼠想了想,说:“也不是找不到,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总会有蛛丝马迹的。”说着,他 拿出放大镜细细察看起古墓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土拨鼠像是茅塞顿开,兴奋地大 嚷:“有了!”
“在哪儿?”司马教授忙问。土拨鼠弯腰抓起一把泥 土,说:“这就是证据!”
经过一番交涉后,拍卖行同意他们再次察看观音菩萨 像。土拨鼠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棉签棒,伸进了观音像的耳 朵眼,边伸边说:“菩萨的耳朵堵住了,掏完就能听见了, 我一问,她就会说话。”
司马教授一听,吓坏了,小声说:“你是不是疯了? 菩萨怎么会说话呢?这是在国外,这样的玩笑可开不得!”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复习板块1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节散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复习板块1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节散

第2节 散文阅读 二轮任务结合一轮备考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散文阅读的答题中,得分率普遍低于小说。

容易出现以下失误:1.散文结构:布局谋篇找不到切入点,句段作用分析不透。

2.散文语言:语言之妙赏析不透,语言特色界定不准。

3.散文特定信息归纳概括:概括不准,要点不全。

4.探究散文的丰富意蕴:意蕴解读不全,内蕴理解肤浅。

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重点强化散文阅读和解题能力。

特别是上述几个常考点,要从审题、答题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突破,以做到审题更加精准,答题更加规范。

散文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1.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有很多共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我了解二者的区别,因此遇到散文阅读题我不会紧张“√”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2.我知道对散文思路结构的考查侧重于整体的谋篇布局,行文线索是考查的重点3.对于分析句段作用的题目,我会从它的内容特点、位置特点及表达特点三个角度去思考4.遇到概括主旨类的题目,我会特别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对比较含蓄的文章,我会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进而提炼中心主旨5.对词语的赏析,我会分析用词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对句子的赏析,我会从语言、修辞、描写、表现手法及结构等切入,并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6.我知道散文中的人物不像小说人物那样丰满、立体,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但人物形象的作用和小说中是基本一致的7.我知道散文的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它是作者抒情讲道理的主要载体8.我知道赏析散文的艺术技巧,除了赏析散文的语言本身的美之外,还可赏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9.我知道散文的意蕴不等同于散文的主题思想,它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属文本的纵深层次10.分析主旨意蕴,我会立足于文本,借助于标题、关键词句、作品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第一步:审标题,明对象,掌握解读钥匙。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任务群一
④找评价: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找出 作者或他人对相关人物的介绍或评价,进而辨析、提取人物的形象特 点。合理利用自嘲、反语、他人衬托的成分。
⑤联背景:把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一定的历史背景)中,结合人物的 身份、地位、经历等因素分析,也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2)找准分析概括角度 四纬三经: a.四个纬度:个体与他人,个体与外物,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我。 b.三个经度:审德(审视其道德品质),审美(审视其审美态度),审智 (审视其人生智慧、能力才干)。
【类题延练】
[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前文情节:乔治与尼克这一对好友先在峡谷里尽情享受滑雪的乐趣, 再在客栈里喝酒休息,后准备告别。]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
一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就
3.精准答题 (1)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模式: 概括式:特点①+特点②+特点③…… 分析式:特点①+具体分析;特点②+具体分析…… (2)学会用术语答题,最好选用从文中找到的点明人物形象特点的词
语。
3.重点题型——分析人物心理 梁生宝背拴拴下山时,有着怎样复杂的心理?
答案: ①他背受伤的拴拴下山,是情愿的,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 ②想到拴拴的父亲王老二的表现,觉得委屈、难受。 ③再想到王书记的谆谆教导,不再觉得委屈,而变得沉着、坚定。
亏生宝事先想到集体出门人多,为预防意外,主动学习,按照护士 的指点,用药棉蘸酒精,洗净创口周围脚板上的死肉皮。然后他把消 炎粉倒在原来已经叠好的四方块纱布上,按到创口上,用胶布粘住,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点梳理 答题技巧

【语文高考·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点梳理 答题技巧

①从人物言行心理去分析;②从人物事件情节去分析;③从环境社 会去分析;④从他人或作者的评价去分析
答题模式:性格特点+事例分析
①概括人物性格特征;②概括人物的外在特征;③概括人物的主要 事迹
答题模式:xx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事例(在前或在后)
①对主要人物起烘托作用;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气氛,奠定感 情基调;④升华主题,画龙点睛,寄寓作者情感⑤线索人物,贯穿 全文
2020年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部分)
复习建议
制作思维导图,使知识系统化 在题目中强化,加强实战能力
年份
卷别
全国卷 Ⅰ
选篇
鲁迅《理水(节选)》
2019年
全国卷 Ⅱ
全国卷 Ⅲ
莫泊桑《小步舞》 何士光《到梨花屯去》
2018年 2017年
全国卷 Ⅰ
全国卷 Ⅱ
全国卷 Ⅲ
全国卷 Ⅰ
全国卷 Ⅱ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文本特点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 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 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高考选取的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节选和小 小说(微型小说)为主。
全国卷 Ⅲ
阿成《赵一曼女士》 老舍《有声电影》 刘慈欣《微纪元》 赵长天《天嚣》 林徽因《窗子以外》 李娟《我们的裁缝店》
题材
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 散文 散文
题型/分值
涉及考点
1道单选题,2道主观题, 共15分
1道单选题,2道主观题, 共15分 1道单选题,2道主观题, 共15分

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2 小说阅读 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讲义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2 小说阅读 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讲义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2 小说阅读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讲义不分版本专题2 小说阅读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提分攻略1 解答分析鉴赏性选择题“3大步骤〞(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题型特点]设误类型解读说明典型考题特点概括不当人物特点、环境特点等概括不当。

[XXXX·全国卷Ⅰ《锄》T11(1)—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开展埋下了伏笔。

分析:从六安爷和村人的对话中,可以反映出六安爷是个温和、固执、勤劳、热爱土地的人,并没有表现出“他与村人的分歧〞。

六安爷对土地的深情,对耕种生活的热爱,也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孤僻〞。

技巧判定分析不当写人技巧、叙事技巧、环境描写技巧等判定分析不当。

[XXXX·全国卷Ⅱ《峡谷》T11(1)—D]小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经常在人与人、人与景的比照与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分析:选项中“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属于技巧解说错误。

从原文看,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主要运用外貌、动作描写,没有心理描写。

作用分析不当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的作用分析不当。

[XXXX·全国卷Ⅱ《战争》T11(1)—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分析:“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分析错误。

小说这样开头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使用第一人称表达也只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事实陈述错误张冠李戴、颠倒顺序、无中生有等。

(XXXX·全国卷Ⅱ《有声电影》T4—C)小说开头局部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分析:选项中“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无中生有,二姐等人开始对有声电影无知,后来对有声电影进行不懂装懂的赞叹,从本质上看,他们对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的认识并没有发生“转变〞,因而并未描写其“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特色”包含刻画人物运用的手法判断及作用, 情节手法的判断及作用,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分析、语 言风格赏析等。
错误类型
常见情形
人物概括 不准
事实陈述 混乱
①特点概括错误;②特点概括过多;③特点概括 不全。
①将人物的这种行为说成是另一种行为;②将人 物的这种想法说成另一种想法;③颠倒人物做事 的顺序;④将此人所为说成是他人所为。 ①说错某个情节的性质或情节安排的作用;②说 错某处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③说错某处运 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④说错某处运用的表达 方式及其作用;⑤说错句子的含意、风格和表达 作用。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6 比对分析法帮你稳 取“4 选 1”选择题
小说阅读的选择题一般为 5 选 2 的形式,但 2017 年 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改成 4 选 1 的形式,适当降低了考 查的难度。 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分析鉴赏:“相关内容”包括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概括分 析, 故事情节概括及作用分析, 环境特点及环境作用分析, 小说主题概括和审美取向分析等;
司马教授起先一愣,紧接着恍然大悟:还真有过这样 的先例! 原来,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一家国外拍卖行要拍 卖一座盗自中国古墓的观音菩萨像,中方前去交涉,拍卖 行也要求中方拿出出自古墓的证据, 后来中方从观音菩萨 像的脚趾缝里找到了一点残留的泥土,
经化验正好和古墓里的泥土完全相同, 最终观音像完 璧归赵! 很快,司马教授带着土拨鼠一起飞到国外,来到了拍 卖行。经过一系列查验手续后,两人被带到了库房,见到 了那座珍贵的观音菩萨像。 土拨鼠拿出放大镜仔细察看,
不是老手绝对办不到! ”他摇了摇头,又接着说, “这 下更难办了!老手盗墓后会把文物清理得不留一点痕迹, 就怕被发现了。 ” 司马教授忐忑地问: “这么说,我们找不到观音菩萨 像出自古墓的证据了?” 土拨鼠想了想,说: “也不是找不到,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总会有蛛丝马迹的。 ”说着,他 拿出放大镜细细察看起古墓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土拨鼠像是茅塞顿开,兴奋地大 嚷: “有了! ” “在哪儿?”司马教授忙问。土拨鼠弯腰抓起一把泥 土,说: “这就是证据! ”
经过一番交涉后, 拍卖行同意他们再次察看观音菩萨 像。土拨鼠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棉签棒,伸进了观音像的耳 朵眼,边伸边说: “菩萨的耳朵堵住了,掏完就能听见了, 我一问,她就会说话。 ” 司马教授一听,吓坏了,小声说: “你是不是疯了? 菩萨怎么会说话呢?这是在国外, 这样的玩笑可开不得! ”
土拨鼠却镇定自若,嘿嘿一笑,说: “菩萨早就说话 了,不过只有我能听到。 ” 事实证明, 土拨鼠真不是开玩笑, 这观音菩萨像真 “说 话”了。 原来,土拨鼠见古墓是被炸开的,他断定当时古墓内 肯定砖灰弥漫,
终于在其脚趾缝里找到了一点残留的泥土, 他偷偷分 成了两份。司马教授不解其意,土拨鼠低声说: “一份交 给拍卖行,一份咱自己化验。 ”土拨鼠不愧是个老江湖, 他怕拍卖行偷偷做手脚。 可化验结果令他们大跌眼镜,两份化验结果完全相 同,都证明观音菩萨像上的泥土跟古墓里的泥土不同,
观音菩萨像上的泥土是黄土,而墓室里的泥土是红 土。看来真是盗墓老手,早有准备,连观音菩萨像上的泥 土都换了! 这下,司马教授彻底绝望了。不料,土拨鼠却神秘地 笑了笑,说他还留着一手,保证万无一失。说完,他们再 次来到了拍卖行。
技巧断定 不当
①评价人物感情失当,如褒贬用语不 评价理 当;②评价人物说法过重或过轻;③ 解失当 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进行 违背文意和常理的解说(解文意)。 ①对人物的评价于文无据;②叙述的 文本评 人物的行为文中没有对应信息;③总 述失据 结的所谓“主旨”不在文本的主题范 畴内。(无中生有)
“4 选 1”选择题是小说中的保分题目, 此题相对简 单,解题的关键是在原文与选项之间找对应、比差异, 可根据前面“自学案”介绍的三步读文技巧去找信息区 间,再依据本栏目介绍的比对法比对,确保解题万无一 失!
比对分析法在“4 选 1”题目中的应用
【典例说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铁证如山 刘春山 司马教授是个考古学家。这天深夜,他突然接到一个 越洋电话,是他的外国朋友打来的,
说是国外有个拍卖行要拍卖一座中国的观音菩萨像, 随后发来了照片。司马教授一看,不禁打了个激灵。 原来,半年前有座古墓被盗,虽说盗墓贼被抓住了, 可他们盗取的文物早就被倒卖得不知去向。 照片上的这座 观音菩萨像正是出自被盗古墓,司马教授不禁又惊又喜。 他很快联系了有关部门进行交涉。
因为按照国际公约,被盗古墓里的文物是不能拍卖 的,而且还要原物归还。但交涉结果很不乐观,拍卖行要 求中方拿出证据,证明观音菩萨像确实出自被盗古墓。 眼看观音菩萨像就要被拍卖了, 司马教授还是找不到 证据,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他想起一个人—— 土拨鼠。
土拨鼠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出身盗墓世家,江 湖经验相当丰富,不过现在不干这个勾当了,还和司马教 授成了好朋友。民间向来高手多,没准他能有法子。 第二天,司马教授提了两瓶老白干登门拜访,土拨鼠 就好喝两口, 一喝起来嘴上就没了把门的。 三杯好酒下肚, 司马教授说出来意,土拨鼠立刻不喝了,
他脱鞋抠起了臭脚丫子,司马教授也不在意,知道土 拨鼠碰到难题向来如此。 眼看脚丫子都抠红了,土拨鼠还是一言不发,司马教 授知道没指望了,起身刚要走,忽然土拨鼠光着脚蹦了起 来: “慢着! ” “有办法了?”司马教授满脸都是期待。
土拨鼠说先看看古墓再说, 于是两人驱车来到了被盗 的古墓。刚进墓门,土拨鼠就皱了皱眉,蹲下身细看,好 半天才说: “这是绝户盗。 ” 绝户盗?司马教授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土拨鼠指 着地上被炸成齑粉的砖灰说: “看看,墓门是用炸药炸开 的,这种盗墓方法最缺德,故称绝户盗。 ”
司马教授忙于找证据, 便催促道: “快进墓室里边吧。 ” 可土拨鼠还是不动,两只耗子般精明的眼睛滴溜溜乱转, 嘴里还喃喃自语: “这是盗墓老手,活干得真漂亮。 ” “老手?”司马教授惊问, “你怎么看出来的?” 土拨鼠指指四周说: “墓门的封砖都炸成了这样,可 墓室没一点损伤,炸药拿捏得恰到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