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农业支持与保护

合集下载

2020年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及项目

2020年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及项目

2020年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及项目一、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及项目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4.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5.农机安全监理免费政策6.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政策7.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支持政策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9.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10.稳定生猪生产政策11.动物防疫补助政策12.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13.东北玉米和大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政策14.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15.农业保险支持政策16.财政支持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政策17.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18.牧区良种推广政策19.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20.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政策二,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及项目21.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政策22.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政策23.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政策24.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支持政策25.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政策26.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政策2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政策28.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支持政策29.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支持政策30.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政策3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32.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政策33.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34.渔业资源保护补助政策3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政策三、产业发展政策及项目36.农村创新创业支持政策37.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支持政策38.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39.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支持政策40.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发展支持政策41.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政策42.产业扶贫政策43.贫困地区产销对接支持政策44.信息进村入户支持政策45.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支持政策46.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47.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48.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49.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50.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51.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政策52.粮改饲试点支持政策53.振兴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54.渔业油价补贴综合性支持政策55.蜂业质量提升政策四、农村改革政策及项目56.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57.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58.农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政策59.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60.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政策61.农垦危房改造政策62.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63.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64.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政策65.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政策。

WTO《农业协定》

WTO《农业协定》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特殊和差别待遇
第十部分 第16 条
Least-Developed and Net Food-Import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最不发达国家和粮食净 进口发展中国家
第十一部分 第17 条 第18 条 第19 条
改革进程的继续
第十三部分 第21 条 附 件1 附 件2 附 件3 附 件4 附 件5
Final Provisions
最后条款 产品范围 国内支持:免除削减承 诺的基础 国内支持:综合支持量 的计算 国内支持:支持等值的 计算 有关第4条第2款的特别 处理
Product Coverage Domestic support: the Basis for Exemption from the Reduction Commitments Domestic Support: Calculation of Aggregate Measurement of Support Domestic Support: Calculation of Equivalent Measurement of Support Special Treatment with Respect to Paragraph 2 of Article 4
出口竞争承诺 出口补贴承诺 规避出口补贴承诺的防 止 作为加工品原料的产品
Export Subsidy Commitments
Prevention of Circumvention of Export Subsidy Commitments
Incorporated Products
第六部分 第12 条
本书收录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处出版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结果:法律文本》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为方便读者,还增加了《法律文 本》一书未收录的《民用航空器贸易协定》和《政府采购协定》等两个诸边 贸易协定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附在本书最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事业单位面试农业知识点

事业单位面试农业知识点

事业单位面试农业知识点一、农业的定义与特点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光能等自然资源,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生产农作物、畜禽产品的经济活动。

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水源、气候等自然资源的支持。

2.季节性: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需要根据季节进行耕种、收割等活动。

3.高度受制于气候因素: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如温度、降水等。

4.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农民需要投入较多的体力和时间。

5.供给性行业:农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给食品行业,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

二、农业生产技术与方法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农业应用了多种技术和方法:1.耕种技术:包括土地开垦、翻耕、施肥等,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供养分供给。

2.播种与育苗技术:通过选种、育苗等方式,选择适应性强、高产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种植。

3.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等,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4.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农药、生物控制等手段,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5.灌溉技术:通过人工补水,保证农作物在干旱季节的生长需求。

6.种植结构调整: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比例,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7.农机化:利用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8.环保农业: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农业政策与机构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利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并设立了相应的农业机构:1.农业支持政策:包括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等,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2.农产品市场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农产品市场的运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负责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方法,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4.农业科研机构: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

5.农业教育机构:培养农业专业人才,提供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培训。

2022年春季学期乡村振兴专题学习周期第1次形考_0010-

2022年春季学期乡村振兴专题学习周期第1次形考_0010-

2022年春季学期乡村振兴专题学习周期第1次形考_0010-1、传承发展提升(),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A、商业文明B、现代文明C、农耕文明D、生态文明正确答案:C2、将()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确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以及质量要求。

A、城市精英B、农民工群体C、乡土人士D、乡土人才正确答案:B3、乡村振兴包括哪五个方面振兴()。

A、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服务振兴B、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C、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服务振兴、旅游振兴D、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经济振兴、生态振兴、农业振兴正确答案:B4、()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A、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B、推进城乡融合发展C、完善乡村治理体系D、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正确答案:A5、《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于()年印发。

A、1947B、1949C、1951D、1993正确答案:C6、()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A、农业农村现代化B、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C、提高农民收入D、农业高质量发展正确答案:A7、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保护制度。

A、生态B、湿地C、水源D、耕地正确答案:D8、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A、是B、否正确答案:A9、到()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A、2020B、2022C、2035D、2050正确答案:B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健全农业农村()体系。

A、合作经营B、社会化生产C、社会化服务D、社会化经营正确答案:C11、()是稳民心安天下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A、畜牧业B、渔业C、现代种业D、粮食产业正确答案:D12、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出()。

农林22条措施内容

农林22条措施内容

农林22条措施内容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农林业成为了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为了促进我国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农林22条措施。

本文将对这些措施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农村公路建设。

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出行便利度。

2.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改造,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3.农村电网建设。

加强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升级,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质量。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强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6.推动农村金融创新。

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金融创新。

三、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7.农村住房建设。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条件。

8.农村卫生建设。

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9.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四、加强林业资源保护10.森林资源保护。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

11.草原资源保护。

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草原资源利用效率。

12.湿地资源保护。

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湿地资源利用效率。

五、推动林业产业化13.林业产业化发展。

加强林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14.林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广新型林业技术,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15.林业经济发展。

加强对林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六、加强农林业生态保护16.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对农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17.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18.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和防范,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水平。

七、加强农林业信息化建设19.信息化建设。

守护耕地土壤健康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守护耕地土壤健康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土 壤 (Soils), 2021, 53(1): 1–4①本文系作者在中国土壤学会第14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张桃林(1961—),男,江苏姜堰人,博士,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DOI: 10.13758/ki.tr.2021.01.001张桃林. 守护耕地土壤健康 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土壤, 2021, 53(1): 1–4.守护耕地土壤健康 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①张桃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北京 100125)摘 要:本文回顾了土壤健康概念的演进过程,结合我国国情农情,分析了耕地土壤健康管护的重要性。

从保障粮食安全、打赢净土保卫战和加强土壤健康监测等3个方面,总结了我国目前已开展的相关工作及成效;并从强化科研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培养、发挥学会作用等4个方面,阐述了进一步加强耕地土壤健康管护的科研方向与工作重点。

关键词:土壤健康;粮食安全;污染防治;监测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S15 文献标志码:AProtecting Soil Health of Cultivated Land to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ZHANG Taoli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 B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soil health and analysed the significance of soil healthmanagement of arable land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hina’s nation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atus. The efforts made and results achieved in China’s soil health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 in three aspects: ensuring food security, protecting soil from pollution, and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soil health indicators. Finally, The future directions and priorities of research and activities for stronger soil health management of arable land were elaborated in four aspects, which include strengthening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illing the gaps in the systems, improving talent cultivation, and enabling th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to play a greater role.Key words: Soil health; Food security; Pollution contro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及服务的关注,土壤健康日益成为国际土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大国三农——辉煌成就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大国三农——辉煌成就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1.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估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总量仍占世界份额的()A:32.5%B:6.7%C:10.2%D:50.5%答案:A2.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整个水稻的产量提高了()A:45%B:8%C:20%D:5%答案:C3.最早驯化玉米、马铃薯、棉花的是世界哪个区域()A:中国B:古印度C:古巴比伦D:中南美洲答案:D4.最早驯化水稻、谷子、大豆是世界哪个区域()A:古埃及B:中国C:古巴比伦D:古印度答案:B5.中国传说中谷神是谁?()A:黄帝B:伏羲C:后稷D:神农氏答案:C6.五谷的一种说法是?()A:稻、玉米、麦、稷、菽B:高粱、玉米、黍、麦、稻C:麦、玉米、稷、菽、黍D:稻、黍、稷、麦、菽答案:D7.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世界农业文明起源区有()。

A:北非B:中国C:中南美洲D:西亚答案:ABCD8.中国农业主要起源于那几个地区()A:长江中下游流域B:沿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沿松花江流域答案:ABC9.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拥有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

()A:错B:对答案:B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蚕丝已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1950年,我国颁布(),在全国农村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

A:《宪法》B:《户口登记条例》C:《中国土地法大纲》D:《土地改革法》答案:D2.()年以后,中国已经实行了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宣告取消,“皇粮国税”的制度自此终结。

A:2007B:2004C:2006D:2005答案:C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农业发展作出了远景谋划,提出到()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A:2020;2035B:2022;2050C:2035;2050D:2022;2035答案:C4.国家于2015年试点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合并成为()发放给承包户,”,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第二版课程设计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第二版课程设计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着精细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环保和生态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当今农业生产模式下环境污染和破坏情况以及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技术。

二、课程目标1.理解当今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发展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思维。

三、课程内容1.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

2.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农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与转化。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原理和方法。

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

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2.实践: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环保和生态保护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评价1.学生作业:学生需要撰写针对某种环保问题的调查报告,提交书面作业。

2.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完成一次环保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提交书面作业。

3.期末论文: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题目撰写一篇论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作业1.学生需要完成一份关于某种环保问题的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2.学生需要完成一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验,并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字数不少于1500字。

3.学生需要完成一篇研究型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七、参考教材1.《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第二版),吴芳华,南京出版社,2008年。

2.《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第一版),周青杨,人民农业出版社,2006年。

八、总结通过这次的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设计,学生们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转化以及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们也掌握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Agriculture Support & Protection
农业支持与保护
农业保护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对农业进 农业保护的含义是什么? 行保护? 行保护?一国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才会对农 业进行保护? 业进行保护? 农业保护政策有哪几种?WTO时代的农业保 农业保护政策有哪几种?WTO时代的农业保 护政策有什么变化趋势? 护政策有什么变化趋势? 我国的农业保护政策应如何调整? 我国的农业保护政策应如何调整? 为什么要开展农业保险?目前我国农业保险 为什么要开展农业保险? 的模式有哪几种?如何发展我国农业保险? 的模式有哪几种?如何发展我国农业保险?
14.3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 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在WTO框架下保护农业 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在WTO框架下保护农业 WTO 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提升农业的竞争力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财政救灾支出
我国农业保险模式
政府主办模式, 政府主办模式,即由地方政府出资成立专业性农业 保险股份公司 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 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政府支持下的互助合作经营模式, 政府支持下的互助合作经营模式,有农业保险合作 互助合作经营模式 社和农业保险互助会两种具体的组织形式 相互制保险公司模式,互助合作制的一种高级形式, 相互制保险公司模式,互助合作制的一种高级形式, 模式 兼具互助共济的特征和公司征(冯海发): ‐第一转折点:(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25% 第一转折点:(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25% 左右,工业与农业的增加值之比大致为6:4。(2)农业 左右,工业与农业的增加值之比大致为6:4。(2)农业 部门的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不超过55%。 部门的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不超过55%。 (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35%。(4) 按1980 (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35%。 年美元计算的人均GDP在700美元以上 美元以上。 年美元计算的人均GDP在700美元以上。 ‐第二转折点:(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降到 第二转折点:(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降到 15%以下 工业与农业的增加值之比大约为3:1。 15%以下,工业与农业的增加值之比大约为3:1。(2) 以下, 农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份额下降到 30%左右 (3)城市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 30%左右。(3)城市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左右。 城市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 以上。 (4) 按1980年美元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以上。 1980年美元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以上 美元以上。
WTO时代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趋势 WTO时代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趋势
政策主要目标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 - 传统政策以价格保护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 传统政策以价格保护为核心, 和增加农产品供给为主要目标;现在, 和增加农产品供给为主要目标;现在,提高农 业国际竞争力、食品安全、 业国际竞争力、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政策目 标的重要性提升 农业保护政策措施从“黄箱” 农业保护政策措施从“黄箱”向“绿箱”转变 绿箱” 技术性贸易壁垒更为森严
农业支持保护的依据
农业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 农业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 农业具有不稳定性 - 农业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大 - 生产决定对价格反应迟后,农产品的短期供给 生产决定对价格反应迟后, 缺乏弹性 -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农业造成冲击 农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弱质产业) 农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弱质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比较优势丧失
农业政策转型的时机
美日转型时的经济特征
美国(库兹涅茨等): 世纪 年代前期 农业在GDP ):20世纪30年代前期: 美国(库兹涅茨等):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业在GDP 中的份额已降到12%以下 以下, 中的份额已降到12%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 人数中的比重已降至25%以下 以下; 人数中的比重已降至25%以下;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份额 比已升至80:20左右 左右; 比已升至80:20左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 50%, 1967年美元价格计算的人均 50%,按1967年美元价格计算的人均GNP超过1800美元 年美元价格计算的人均GNP超过 超过1800美元 日本(速水佑次郎 等):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期:农 ):20世纪 年代 年代初期 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期: 日本( 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 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13%左右,农业就业人数占社 中的比重已降至13%左右, 左右 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已降至30%左右 左右; 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已降至30%左右;工业与农业的产 值份额比例大约为76:24; 值份额比例大约为76:24;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 63%, 1980年美元价格计算人均 63%,按1980年美元价格计算人均GDP超过2600美元 年美元价格计算人均GDP超过 超过2600美元
14.2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分类
国内支持政策--通过政府对农业发展所采取的各种 国内支持政策--通过政府对农业发展所采取的各种 支持措施 - “绿箱”政策:对生产、贸易不会产生扭曲影响 绿箱”政策:对生产、 - “黄箱”政策:容易引起贸易扭曲 黄箱”政策: - “蓝箱”政策:限产计划中对生产者的直接付款 蓝箱”政策: 边境保护政策--通过各种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对农业 边境保护政策--通过各种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对农业 进行的保护 - 关税措施 - 非关税措施 (如数量限制、技术标准等) 如数量限制、技术标准等)
政策转型时的经济发展阶段
三次产业结构: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随着工业化的推 三次产业结构: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到20%以 第三产业比重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到20%以 下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降到10%左右工业化就到 下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降到10%左右工业化就到 了结束阶段 人均GDP:钱纳里的实证研究, 1964年美元为标准 人均GDP:钱纳里的实证研究,以1964年美元为标准, 年美元为标准, 人均GDP在200-400美元时为工业化初级阶段 400美元时为工业化初级阶段, 人均GDP在200-400美元时为工业化初级阶段,400-800 美元时为工业化中级阶段,800-1500美元时为工业化高 美元时为工业化中级阶段,800-1500美元时为工业化高 级阶段(如以1982年美元为标准 则分别为728-1456美 年美元为标准, 级阶段(如以1982年美元为标准,则分别为728-1456美 1456-2912美元和 美元和2912-5460美元 美元) 元、1456-2912美元和2912-5460美元) 按上述标准,农业政策的转型时期为工业化中高级阶段 按上述标准,农业政策的转型时期为工业化中高级阶段
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 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
构建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尊重国际规则,借鉴国际经验 尊重国际规则, 兼顾区域差别,制定区域政策 兼顾区域差别, 构建目标 保障农产品供给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政策体系的构建 加强“绿箱”政策支持,加大农业发展所需的公 加强“绿箱”政策支持, 共产品的投入 充分利用“黄箱”政策空间(主要农产品价格支 充分利用“黄箱”政策空间( 农用投入品补贴) 持;农用投入品补贴) 加大财政对农民的转移支付(收入补贴、地区援 加大财政对农民的转移支付(收入补贴、 农民培训、保险补贴) 助、农民培训、保险补贴)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农业支持的长效机制
14.1
农业支持保护的依据
农业支持保护的含义
含义: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的条件下,政府为强 含义: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的条件下, 农业综合实力,确保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综合实力,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国民经 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 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而采取的一系列 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目的:保护农业免受国内其它产业的冲击;保护 目的:保护农业免受国内其它产业的冲击; 农业免遭国际市场的冲击 内容: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的国内支持政策; 内容: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的国内支持政策;阻止 国外农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政策 农业支持保护是一种历史现象
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
推进农业保险立法(现行《保险法》是商业保险法, 推进农业保险立法(现行《保险法》是商业保险法,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着法律真空)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着法律真空)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建立再保险机制和巨灾风险基金 坚持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