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合同范本下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索赔问题研究
合同范本身体疾病

合同范本身体疾病合同范本:关于身体疾病的约定一、引言本合同旨在明确双方在涉及身体疾病相关事宜上的权利和义务,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定义1. 疾病:指在签约时或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被诊断出患有或出现的任何身体不适、病症、疾病或健康状况,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慢性病、先天性疾病等。
2. 重大疾病:指经医学诊断被认定为危及生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需要进行重大治疗的疾病,具体疾病范围可根据双方协商确定或参考相关医学标准。
三、告知义务1. 一方在签约前或知悉自身患有疾病时,应如实告知另一方疾病的相关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疾病的症状、诊断结果、治疗进展、预后等。
2. 如一方故意隐瞒或虚假告知疾病情况,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或要求相应的赔偿。
四、疾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1. 若一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疾病导致无法正常履行合同义务,应及时通知另一方,并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和诊断报告。
2. 双方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协商调整合同的履行方式、期限、内容等,以尽量减少疾病对合同履行的不利影响。
3. 如疾病导致一方完全丧失履行合同能力,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但双方应根据合同的约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清算和结算。
五、医疗费用的承担疾病属于另一方在签约时已知或应当知道的范围;疾病的发生与另一方的行为或疏忽有直接因果关系。
2. 如疾病属于重大疾病,双方应根据各自的经济能力和实际情况,共同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
六、保密义务双方应对涉及对方疾病的信息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七、违约责任1. 一方违反本合同关于疾病告知、医疗费用承担等约定的,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2. 如因疾病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解除,双方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和法律的规定进行清算和结算,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八、争议解决本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受害者赔偿协议书传染疾病

6.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6.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
代表(签名):__________代表(签名):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
(注:本示例仅供参考,实际合同签订时,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受害者赔偿协议书传染疾病
受害者赔偿协议书
甲方(赔偿方):__________
乙方(受害方):__________
鉴于甲方因__________(简述原因,如:意外伤害、医疗事故等)导致乙方感染疾病,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本赔偿协议书,以共同遵守。
一、赔偿事项
1.1甲方同意一次性赔偿乙方因感染疾病所造成的医疗费用、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等各项直接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__________元整(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2.2赔偿款项支付方式为:__________。
三、双方权利义务
3.1甲方应保证赔偿款项的支付,如甲方逾期支付或未支付,乙方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2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病历资料等证据的真实性,如乙方提供虚假证据,乙方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3本协议签订后,甲乙双方应积极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不得无故违约。
1.2甲方同意承担乙方因感染疾病而产生的未来医疗费用,具体金额及支付方式如下:__________。
1.3甲方同意支付乙方精神损害赔偿金人民币__________元整(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以弥补乙方因此次事故遭受的心理痛苦。
传染法律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日益扩大。
近年来,我国也面临着诸多传染病的威胁,如非典型肺炎(SARS)、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
这些传染病不仅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传染病防治工作。
本案例选取一起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纠纷,旨在分析传染病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不足。
二、案例简介2020年1月,我国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某地居民王某,因发热、咳嗽等症状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王某在发病前曾前往武汉市,并在返回途中与其他乘客同乘一航班。
王某确诊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对其进行了隔离治疗,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了追踪、隔离观察。
在隔离期间,王某的妻子李某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支付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0万元。
李某认为,王某在发病前隐瞒了行程,导致其被感染,因此王某应对其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一)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王某是否应当对其妻子李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二)法律法规适用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应当接受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拒绝接受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的,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执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案例分析1. 王某作为传染病患者,在发病前隐瞒了行程,导致其妻子李某被感染,存在过错。
2. 王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王某应当对其妻子李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医患赔偿协议书范本

医患赔偿协议书范本甲方:[医院/医生名称]证件号码:[证件号码]地址:[地址]乙方:[患者姓名]证件号码:[证件号码]地址:[地址]鉴于甲方为乙方提供医疗服务,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一致,达成如下赔偿协议:一、事故经过乙方于[事故发生日期]在甲方医院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发生事故,具体事故经过如下:[详细描述事故经过,包括导致事故的原因和过程]二、责任认定1.甲方同意承担医疗事故的一定责任,并愿意与乙方进行赔偿协商和解。
2.根据双方协商一致,甲方承担部分责任的具体数额为:[具体数额]。
三、赔偿方式1.甲方同意向乙方以如下方式进行赔偿:(1)医疗费用赔偿:甲方将向乙方支付医疗费用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住院费用、手术费用等。
具体赔偿金额为:[具体金额]。
(2)精神抚慰金赔偿:甲方将向乙方支付精神抚慰金赔偿,以弥补乙方因医疗事故所遭受的精神上的痛苦和不适。
具体赔偿金额为:[具体金额]。
2.赔偿款项应在签署本协议后[具体期限]内支付完毕。
乙方确认接受前述赔偿款项,并同意不再追究甲方其他责任。
四、免责条款1.乙方确认,接受甲方的赔偿款项后,视为对甲方赔偿的结果完全满意,不再追究甲方其他责任。
2.甲方仅对本次事故承担一定责任,不承担其他医疗事故或非医疗事故的责任。
五、保密条款双方同意将本次赔偿协议书内容予以保密,不向第三方披露。
六、争议解决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如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甲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解决。
七、其他事宜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并以书面形式作出补充协议。
八、协议解除本协议经双方签字后生效,一方违反协议的,对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追究违约方的法律责任。
甲方(医院/医生)签字:_______乙方(患者)签字:_______日期:_______。
病毒感染赔偿协议书

病毒感染赔偿协议书甲方:(受感染者姓名)乙方:(病毒感染者姓名)鉴于,甲方为乙方所感染的病毒所导致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双方在病毒感染事件发生后的赔偿责任,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法律程序提供合理依据。
第二条赔偿责任1. 乙方承认自己感染了病毒,并由此导致了甲方的损失。
2. 乙方同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医疗费用、误工费、精神损失等。
3. 双方同意将赔偿金额确定为人民币________元(¥_________)。
第三条付款方式及期限1. 乙方同意在签署本协议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支付全部赔偿款项。
2. 付款方式为银行转账/支付宝转账等,乙方应将付款凭证提供给甲方作为声明。
第四条保密义务1. 双方同意对本协议及其相关内容保密,并不得将其泄露给他人,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 如因一方未履行保密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条不可抗力对于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的无法履行本协议的情况,双方不承担责任。
但应主动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并尽快通知对方。
第六条解除和终止1. 在乙方支付全部赔偿款项后,本协议自动解除,乙方不再承担进一步的赔偿责任。
2. 如发生本协议第五条规定的不可抗力情况,双方同意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第七条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 本协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管辖。
2. 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第八条其他约定1.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2.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并作出书面补充协议。
甲方:(签字)日期:乙方:(签字)日期:。
传染病问题研究

传染病问题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染病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微生物传播,引起人群中多个人发病的疾病。
它们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给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对传染病的研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首先,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传染病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等。
重点传染病如艾滋病、肺结核以及流感等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方式迅速传播。
因此,在公共场所进行人员管理,提高防护措施的实施力度,对传染病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加强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也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其次,对于传染病的研究也需要探索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适应机制。
病原体是引发传染病的根源,宿主则是传染病传播的载体。
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传染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例如,SARS病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但只有感染后很少出现症状的人与大多数人一样,才可能引发大规模传播。
因此,了解病原体的变异、宿主的免疫机制以及传染病的传播规律等,对于制定预防措施和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另外,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和使用对于传染病的治疗也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这使得许多传染病的治疗面临着巨大挑战。
因此,寻找新的抗感染药物和探索多种治疗方法成为紧迫的任务。
此外,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也是重要的方向之一。
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导致病原体耐药性的增加,还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因此,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精确治疗传染病,成为切实可行的控制手段。
在传染病问题的研究中,全球合作和信息共享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传染病的传播性和流动性,一国独自防控往往难以奏效。
例如,新冠病毒的传播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因此,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对于疫苗研发、病原体追踪以及传染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传染性病赔偿协议书

传染性病赔偿协议书兹因(甲方)感染传染性病,与(乙方)达成以下协议:一、协议背景甲方自愿向乙方告知其感染传染性病的情况,并希望通过此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乙方的合法权益。
二、赔偿义务甲方同意承担如下赔偿义务:1. 经济赔偿:甲方将向乙方支付医疗费用、药物费用、检测费用等与治疗、预防传染性病相关的合理费用。
具体金额由双方在协商中确定。
2. 心理赔偿:甲方将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以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甲方应尽力协助乙方恢复自信和正常生活。
3. 法律赔偿:如果乙方选择采取法律途径寻求赔偿,甲方承诺予以配合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相关费用。
三、保密义务双方同意在签署本协议后将其内容、相关证据、医疗记录等保密,不得擅自泄露给任何第三方,以保护双方的隐私和合法权益。
四、解约条款1. 本协议在双方履行完毕时自动解除,或者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2. 任何一方如违反本协议的任何条款,对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保留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违约方经济责任的权利。
五、争议解决双方如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应将争议提交至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裁决,裁决结果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
六、其他条款1. 本协议一式两份,各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对于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并以书面形式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吸毒引起传染性疾病19例报告

吸毒引起传染性疾病19例报告
鄢琇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2(024)006
【摘要】@@ 我国随着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总页数】2页(P210-210,166)
【作者】鄢琇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新医院,3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1
【相关文献】
1.13合同范本下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索赔问题研究 [J], 张凯红;杜亚灵;张宇
2.浅谈引起猪呕吐的传染性疾病及防控措施 [J], 林景民
3.241名吸毒人员吸毒情况调查报告 [J], 薛晓玲;王哲
4.引起母猪流产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J], 耿家昌;宋培武
5.引起母猪流产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续完) [J], 耿家昌;宋培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合同范本下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索赔问题研究摘要: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索赔问题极易产生纠纷,纠纷的关键在于传染性疾病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首先,通过对文献梳理分析,识别出解决传染性疾病引起索赔问题的两个关键点即:构成不可抗力的传染性疾病界定、传染性疾病引起索赔的计算。
其次,分析了传染性疾病自身和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特质描述,并进行了等级划分,将其与不可抗力的“三不”原则进行一一对应,得出了构成不可抗力的传染性疾病的界定。
最后,依据13合同范本阐述了传染性疾病引起索赔问题的计算方法。
Abstract:The claim caused by infectious disease is very easy to cause dispute,and the key of the dispute lies in that whether infectious disease is force majeure. First,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two key points for solving the claim caused by infectious disease are recognized:demarc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can be regarded as force majeure and calculation of claim caused by infectious disease. Second,th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the measures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are analyzed and graded,and by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three no”principle,the demarcation of claim caused by infectiousdisease is obtained. Finally,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claim caused by infectious disease is elaborated according to Model Contract 2013.关键词:不可抗力;传染性疾病界定;特质描述;索赔Key words:force majeure;infectious disease definition;character description;claim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3-0216-030 引言工程实践中,不可抗力引起的索赔问题普遍存在[1],其中,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索赔问题较受关注,现有文献中学者们对于传染性疾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还存在分歧,致使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索赔问题易发生纠纷。
然而,近年来传染性疾病频频爆发,不仅引起了社会恐慌,还威胁了人类生命安全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对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索赔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构成不可抗力的传染性疾病的内涵,进而减少工程纠纷,维护好承发包双方的利益。
1 传染性疾病的文献综述在中国知网(CNKI)中,搜索主题词为“传染性疾病”的文献发现,其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并且统计了每个研究点的文献研究数量,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得启发:①传染性疾病(瘟疫)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对“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等单个具体事件的研究,鲜有将传染性疾病(瘟疫)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共同特点及对工程项目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传染性疾病共有特质的基础上研究其引起的索赔问题。
②无论是研究传染性疾病在医学领域中预防和治疗措施,还是研究其法律上是否属于不可抗力问题,亦或是研究其发生时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大都是先对传染性疾病进行特质描述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等级划分,因此,本文也是在对传染性疾病特质描述归纳的基础上,分析其构成不可抗力的特质对工程领域造成的影响。
2 构成不可抗力的传染性疾病分析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以下简称13合同范本)中17.1“不可抗力的确认”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以下简称13清单规范)术语中“不可抗力”的界定可知,不可抗力的特质描述为“三不”原则,即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和不能克服。
传染性疾病是否构成不可抗力,关键在于判断传染性疾病达到何种程度时符合“三不”原则,因此,本文将对传染性疾病的特质进行描述,并进行等级划分,进而识别出构成不可抗力的传染性疾病的特质。
2.1 传染性疾病的特质描述及等级划分2.1.1 传染性疾病自身的特质描述非典、禽流感、登革热、埃博拉等传染性疾病的全球化传播印证了其是全世界都必须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工程领域,因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索赔纠纷日益凸显,因此,对传染性疾病自身特质进行分析描述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传染性疾病进行特质描述:①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例如非典疫情主要通过呼吸道、接触和飞沫等传播方式,同时非典病毒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排泄物污染的水和其他物品传播。
②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是指传染性疾病在某一特定地区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印发《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的通知《指南》指出,连续1周无新发病例,可判定为爆发疫情结束。
③影响范围。
影响范围是指传染性疾病对周围事物产生影响的区域大小。
我国沿海城市疫情较为严重,并且有的省份已经出现由城市向乡村蔓延、农民病例明显增加的现象[2],2003年上半年,我国内地有24个省份先后发生“非典”疫情,共波及到266个县和市区。
④危害程度。
危害程度是指传染性疾病发生时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数目。
以SARS为例,它使得世界贸易、旅游和服务业的损失超过300亿美元,即使是在传染病人数出现相对较少的美国,每年用于传染病治疗的费用也超过1200亿美元,此外,疯牛病、马来西亚尼巴病毒病等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至少上千人死亡[3]。
2.1.2 政府对于传染性疾病采取相关措施的特质描述随着疫情严重程度不断升级,政府为控制疫情的蔓延而采取相关措施的力度也有所加强,进而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也更大,要区分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是否实质上影响到工程项目的依约履行,首先要对其特质进行描述,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各大传染性疾病发生时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和相关法律文件中规定的内容进行了归类分析发现,相关文件大都从强制隔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39条)、限制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42条)、强制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45条)和交通管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第4.6条)等四个方面来描述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特质,通过把类似的特质进行合并,主要将其分为以下两类:①限制人员流动。
强制隔离、限制活动和交通管制属于同一种控制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方式,即限制人员流动。
由于传染性疾病爆发突然,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对感染或疑似病人进行强制隔离;随着传染性疾病的蔓延,政府对于港口、机场和各个主要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在传染性疾病爆发高峰时期,采取限制人群聚集的活动,例如:演唱会、球赛等人群密集活动,甚至是停工、停业、停课。
②强制征用。
对于传染性疾病爆发十分严重的地区,政府采取的强制征用措施是在限制人员流动的基础上进行强制性的征用人员、物资等手段。
比如,疫情严重期间,强制征用其他岗位人员(或农民工)、交通工具、储备物资以及相关设施用于疫情防控需要。
2.1.3 传染性疾病的等级划分通过对传染性疾病自身特质和政府采取措施的特质进行分析描述可知,传染性疾病对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也有差别,不能把传染病发生以来所有的事件都认定为不可抗力事件,只有对这些特质进行等级划分,才能判断其达到何种程度可对工程项目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进而认定传染性疾病能构成不可抗力,通过整理以往研究成果和相关规范性文件中的内容,将这些特质分为了3个等级,如表2所示。
2.2 构成不可抗力的传染性疾病特质描述按13合同范本中的规定,只有同时满足“三不”原则的传染性疾病才能构成不可抗力,才能对合同履行造成实质性影响,因此,下文将从传染性疾病自身的特质描述和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特质描述两方面分别探讨其与不可抗力“三不”原则的对应关系。
2.2.1 基于传染性疾病自身的特质分析依据传染性疾病的特质描述和等级划分,本文将从传播途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四个方面分析其满足的“三不”原则:①不可预见性。
由于传染性疾病爆发突然、产生原因十分复杂,即使是具有广泛医学知识的医学专家也无法准确的预见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即具有无法预见的客观性;②不可避免性。
从传播途径来看,由于人类依赖于大自然生存,现今的医疗水平还无法做到完全避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从传染性疾病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来看,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接触程度是无特定关系的,因此,发生病例死亡和经济损失都是在我们做出努力后仍不可避免的;③不能克服性。
从传染性疾病疫情爆发至今,医学界还没有研制出确切有效的医疗方法阻止传染源的传播扩散和克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甚至还没有明确的传染源。
2.2.2 基于政府采取相关措施的特质分析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是非常重视的,通常会采取限制人员流动和强制征用措施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由于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都是依据相关规范性文件中的规定实施的,且大多数政府采取的措施都是可通过电视、报纸及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的,不存在合同当事人不能预见的情形,因此,下文只对其不可避免性和不可克性服两方面进行分析:①政府部门为了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强制要求人数较多的大型工程停工,即使是国家允许施工的项目,由于有关部门为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扩散进行交通管制,致使材料、设备等不能按时到位,从而间接造成工程项目被迫停工。
这些强制性措施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够违抗而做出违法行为的,即政府部门采取的相关措施是不可避免的;②对于传染性疾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国家强制征用药品、食物、设备或者为了防止疫情传播而禁止大规模的群众活动、要求工程项目封闭施工,都可能使工程项目存在窝工、进度缓慢的现象,这些都是不能克服的。
2.2.3 构成不可抗力的传染性疾病界定汇总上文的分析结果得出构成不可抗力的传染性疾病的界定,如表2中阴影部分所示,具体情况可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①持续时间: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的研究结果,认为传染性疾病持续三个月以上即属于不可抗力;②传播途径: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达四种及以上时属于不可抗力[11];③影响范围: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汇总得出结论,当传染性疾病暴发时,国内大部分地区受到影响或严重程度达到全球性暴发可构成不可抗力;④危害程度:通过国家发布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统计数据总结出传染性疾病感染超过百人,死亡不足10人及以上属于不可抗力;⑤限制人员流动:根据国家发布的文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文献总结分析,当国家采取强制隔离和交通管制或者更多相关措施时即可达到不可抗力;⑥强制征用:根据国家发布的文件《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办法》总结出强制征用的范围同时包含人员、物资、设备和交通工具时及即属于不可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