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高三物理 回归基础练习五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力学基础回归复习训练题08doc高中物理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力学基础回归复习训练题08doc 高中物理1.如下图,矩形线框 abcd 的ad 和bc 的中点M 、N 之间连接一电压表,整 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 磁场的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 当线框向右匀速平动 时,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化, MN 间无感应电动势 (B) MN 这段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 MN 间有电势差 (C) MN 间有电势差,因此电压表有读数 (D) 因为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因此电压表无读数2•如下图,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 d , —端跨接一阻值为 R 的电阻,匀强磁场 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轨道所在平面,一根长直金属棒与轨道成 60°角放置, 当金属棒以垂直棒的恒定速度 v 沿金属轨道滑行时,电阻 R 中的电流大小为 ,方向为 〔不计轨道与棒的电阻〕 。
3•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做成 ab 、cd 、ef 三种形状的导线,分丕放在电阻可忽略的光滑金属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如下图,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内,外力使导线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且每次外力所做功的功率相同, 三根导线在导轨间的长度关系是 L ab V L cd V L ef ,(A) ab 运动速度最大 (B) ef 运动速度最大乂3 XaM1XX XXX(?)XXX XX1 XCX线圈轴线00'与磁场边界重合。
b T C T d T a 为正方向,那么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刻变化的图像是以下图〔乙〕中的哪一个?(C) 因三根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相同,故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同(D) 三根导线每秒产生的热量相同4•如下图,在两根平行长直导线M、N中,通入同方向同大小的电流,导线abcd和两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线框沿着与两导线垂直的方向,自右向左在两导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 沿abcda不变(B)沿adcba不变(C)由abcda 变成adcba (D)由adcba 变成abcda 5•如图〔甲〕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具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线圈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
高高三物理 回归基础练习五

高高三物理回归基础练习五1.对单摆在竖直面内的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摆球所受向心力处处相同 (B)摆球的回复力是它所受的合力(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2.如图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的振动图像(x-t图),由图可推断,振动系统(A)在t1和t2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和相同的动量(B) 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和相同的动量(C) 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D) 在t1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3.铁路上每根钢轨的长度为1200cm,每两根钢轨之间约有0.8cm的空隙,如果支持车厢的弹簧的固有振动周期为0.60s,那么列车的行驶速度v=________ m/s时,行驶中车厢振动得最厉害。
4.如图所示为一双线摆,它是在一水平天花板上用两根等长细绳悬挂一小球而构成的,绳的质量可以忽略,设图中的l和α为已知量,当小球垂直于纸面做简谐振动时,周期为________。
5.如图所示,半径是0.2m的圆弧状光滑轨道置于竖直面内并固定在地面上,轨道的最低点为B,在轨道的A点(弧AB所对圆心角小于5°)和弧形轨道的圆心O两处各有一个静止的小球Ⅰ和Ⅱ,若将它们同时无初速释放,先到达B点的是________球,原因是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两端对立着两堵竖直的墙A和B,把一根劲度系数是k的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A上,在弹簧右端系一个质量是m的物体1。
用外力压缩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使物体1从s,紧靠1放一个质量平衡位置O向左移动距离也是m的物体2,使弹簧1和2都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撤去外力,由于弹簧的作用,物体开始向右滑动。
(1) 在什么位置物体2与物体1分离?分离时物体2的速率是多大?(2) 物体2离开物体1后继续向右滑动,与墙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
B与O之间的距离x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2在返回时恰好在O 点与1相遇?(弹簧的质量以及1和2的宽度都可忽略不计。
2020届人教版高考物理总复习针对训练:5-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如图5-3-23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与一橡皮绳相连,橡皮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 点,橡皮绳竖直时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图5-3-23A.圆环机械能守恒B.橡皮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C.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D.橡皮绳再次达到原长时圆环动能最大解析: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对圆环做功,即环的重力和橡皮绳的拉力,所以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如果把圆环和橡皮绳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 错误;橡皮绳的弹性势能随橡皮绳的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由题图知橡皮绳先缩短后再伸长,故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先不变再增大,故B 错误;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圆环的机械能减少了mgh,那么圆环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mgh,故C正确;在圆环下滑过程中,橡皮绳再次达到原长时,该过程中圆环的动能一直增大,但不是最大,沿杆方向合力为零的时刻,圆环的动能最大,故D错误.答案:C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 k代表动能,E 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E-E k,可知势能与动能关系的图象为倾斜的直线,C错误;由动能定理得E k=mgh,则E p=E-mgh,故势能与h关系的图象也为倾斜的直线,D错误;E p=E-12m v2,故势能与速度关系的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B正确;E p=E-12mg2t2,势能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也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A错误.答案:B3.(2019年湖北黄冈高三期中)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光滑半圆形槽,其圆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5-3-24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分别自半圆形槽左边缘的最高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在下滑过程中两物体()图5-3-24A.机械能均逐渐减小B.经过最低点时动能相等C.机械能总是相等的D.两物体在最低点时加速度大小不相等解析:两物体下滑的过程中均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 错误,C正确;在最低点,两物体重力势能不同,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两物体动能不同,故B错误;物体由半圆形槽左边缘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mgR=12m v 2,在最低点,两物体的加速度a=v2R,解得a=2g,其与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无关,故D错误.答案:C4.(2019年柳州联考)(多选)如图5-3-25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O,倾角为θ=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图5-3-25A.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C.小球A的机械能守恒D.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解析:当A球未释放时B物块静止,则此时B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f=4mg sinθ=2mg,为静摩擦力.假设在A球运动的过程中B 未动,则A 球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gR =12m v 2,v =2gR ,对A 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在最低点时F T -mg =m v 2R ,F T =3mg ,A 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绳子拉力最大,此时F T =3mg <F f +4mg sin θ=4mg ,说明A 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不能拉动B 物块,故小球A 的机械能守恒,C 正确,D 错误;斜面体对B 物块的静摩擦力方向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故先减小后增大,A 正确;小球下降时有沿着绳子方向的加速度,根据整体法可判断出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B 正确.答案:ABC5.(2019年九江高三调研)(多选)如图5-3-26所示,固定在地面的斜面体上开有凹槽,槽内紧挨着放置六个半径均为r 的相同小球,各球编号如图.斜面与水平轨道OA 平滑连接,OA 长度为6r .现将六个小球由静止同时释放,小球离开A 点后均做平抛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各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3-26A .球1的机械能守恒B .球6在OA 段机械能增大C .球6的水平射程最小D .六个球落地点各不相同解析:当所有球都在斜面上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当有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后面球要对前面的球做功,前面的小球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球6在OA段由于球5的推力对其做正功,其机械能增大,选项B正确;由于球6离开A点的速度最小,所以其水平射程最小,选项C正确;当1、2、3小球均在OA段时,三球的速度相同,故从A点抛出后,三球落地点也相同,选项D错误.答案:BC6.(2019年常德质检)(多选)重10 N的滑块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点,已知ab =1 m,bc=0.2 m,那么在整个过程中()图5-3-27A.滑块动能的最大值是6 JB.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6 J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是6 JD.整个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以滑块和弹簧为系统,在滑块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只发生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D正确;滑块从a到c重力势能减小了mgac sin30°=6 J,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A错误,B正确;从c到b弹簧恢复原长,通过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将6 J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滑块的机械能,C 正确.答案:BCD。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复习(基础回归)05doc高中物理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复习(基础回归) 05doc高中物理(A) 摆球所受向心力处处相同(B)摆球的回复力是它所受的合力(C)摆球通过平稳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D)摆球通过平稳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2 •如图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的振动图像由(x-t 图),图可推断,振动系统(A) 在t i和t2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和相同的动量(B) 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和相同的动量(C) 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D) 在t i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3 .铁路上每根钢轨的长度为1200cm,每两根钢轨之间约有0.8cm的间隙,假如支持车厢的弹簧的固有振动周期为0.60s,那么列车的行驶速度v= __________ m/s时,行驶中车厢振动得最厉害。
4 .如下图为一双线摆,它是在一水平天花板上用两根等长细绳悬挂一小球而构成的,绳的质量能够忽略,设图中的I和a为量,当小球垂直于纸面做简谐振动时,周期为__________ 。
5. 如下图,半径是0.2m的圆弧状光滑轨道置于竖直面内并固定在地面上,轨道的最低点为B,在轨道的A点〔弧AB所对圆心角小于5 °〕和弧形轨道的圆心O两处各有一个静止的小球I和H, 假设将它们同时无初速开释,先到达B点的是球,缘故是〔不考虑空气阻力〕。
6. 如下图,在光滑水平面的两端对立着两堵竖直的墙A和B,把一根劲度系数是k的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A上,在弹簧右端系一个质量是m的物体1。
用外力压缩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使物体1从平稳位置O向左移动距离s0,紧靠1放一个质量也是m的物体2,使弹簧1和2都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撤去外力,由于弹簧的作用,物体开始向右滑动。
(1) 在什么位置物体2与物体1分离?分离时物体2的速率是多大?(2) 物体2离开物体1后连续向右滑动,与墙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
B与O之间的距离x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2在返回时恰好在O点与1相遇?〔弹簧的质量以及1和2的宽度都可忽略不计。
6功和能--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巩固练习(原卷版)

六、功和能-2022年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巩固练习一、易混淆易错知识点1、功、功率机车启动问题(1)公式可理解为F·(l cos α),也可理解为(F cos α)·l,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2)功有正负,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多少(3)W<0,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就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求解结果是正值(4)各力做功特点①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功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②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安培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5)P=Fv cos α,α为F与v的夹角。
可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6)机车发动机的功率P=Fv,F为牵引力,并非机车所受的合力。
(7)无论哪种启动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即v m=PF min=PF阻(式中F min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F阻)。
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1)合力做的功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3)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是过程量,动能变化是末动能和初动能的差(4)动能定理是标量式,解题时不能分解动能.(5)动能没有负值,而动能变化量有正负之分。
ΔE k>0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ΔE k<0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少。
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对同一弹簧,形变量相同,弹性势能相同。
(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3)机械能中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除重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数和为零。
物体机械能守恒(5)对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注意:严格来说并非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第四单元、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1)功不是能,功也不能变为能,只是能量转化的途径,转化多少能量,就需要做多少功。
(2)滑动摩擦力与两物体间相对滑行距离的乘积等于产生的内能,即F f x相对=Q。
2020年高考物理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5-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含解析

[A组·基础题]1. 如图所示为跳伞爱好者表演高楼跳伞的情形,他们从楼顶跳下后,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打开伞包,最终安全着陆,则跳伞者( A )A.机械能一直减小B.机械能一直增大C.动能一直减小D.重力势能一直增大2. 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水平轨道上以某一初速度向右冲上倾角为θ的倾斜轨道,两轨道通过一小段圆弧平滑连接.若两小球运动过程中始终接触,不计摩擦阻力及弯道处的能量损失,在倾斜轨道上运动到最高点时两球机械能的差值为( C )A.0B.mgR sin θC.2mgR sin θD.2mgR3. (2016·全国卷Ⅱ)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C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4.如图所示,在下列不同情形中将光滑小球以相同速率v射出,忽略空气阻力,结果只有一种情形小球不能到达天花板,则该情形是( B )A.A B.BC .CD .D5.(多选)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O 点为弹簧原长时上端的位置,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正上方的A 点由静止释放落到弹簧上,物体压缩弹簧到最低点B 后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不计物体与弹簧碰撞时的动能损失,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范围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D )A .物体落到O 点后,立即做减速运动B .物体从O 点运动到B 点,物体机械能守恒C .在整个过程中,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于g6.(多选) (2019·景德镇一中月考)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 和b ,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上,a 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 的b 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当b 球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a 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D )A .a 球的质量为2mB .a 球的质量为3mC .b 球首次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D .b 球首次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b 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解析:b 球在摆动过程中,a 球不动,b 球做圆周运动,则绳子拉力对b 球不做功,b 球的机械能守恒,则有:m b gL =12m b v 2;当b 球摆过的角度为90°时,a 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说明此时绳子张力为:T =m a g ;b 通过最低点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m a g -m b g =m b v 2L ,解得:m a =3m b ,故A 错误、B 正确.在开始时b 球的速度为零,则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当到达最低点时,速度方向与重力垂直,则重力的功率也为零,可知b 球首次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b 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 错误,D 正确.7.(多选) 如图所示,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可视为质点)尝试一种特殊的高空运动.他身系一定长度的弹性轻绳,从距水面高度大于弹性轻绳原长的P 点以水平初速度v 0跳出.他运动到图中a 点时弹性轻绳刚好拉直,此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b 为运动过程的最低点(图中未画出),在他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未触及水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极限运动爱好者从P 点到b 点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极限运动爱好者从P 点到a 点时间的表达式为t =v 0g tan θC .极限运动爱好者到达a 点时,tan θ=tan βD .弹性轻绳原长的表达式为l =v 20g sin β tan θ[B 组·能力题]8.(多选) (2019哈尔滨六中月考)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 m 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 点固定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 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 = 2 kg 的滑块A .半径R =0.3 m 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 在P 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m = 2 kg 的小球B .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小球与滑块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滑块、小球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取g =10 m/s 2.现给滑块A 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 60 N ,则( ABC )A .把小球B 从地面拉到P 的正下方时力F 做功为24 J B .小球B 运动到C 处时滑块A 的速度大小为0C .小球B 被拉到与滑块A 速度大小相等时,sin ∠OPB =34 D .把小球B 从地面拉到P 的正下方时小球B 的机械能增加了6 J解析:设PO =H .由几何知识得,PB =H 2+R 2=0.42+0.32=0.5 m ,PC =H -R =0.1 m .F 做的功为W =F (PB -PC )=40×(0.5-0.1)=24 J ,A 正确;当B 球到达C 处时,已无沿绳的分速度,所以此时滑块A 的速度为零,选项B 正确;当绳与轨道相切时滑块A 与B 球速度相等,由几何知识得:sin ∠OPB =R H =34,C 正确.由功能关系,可知,把小球B 从地面拉到半圆形轨道顶点C 处时小球B 的机械能增加量为ΔE =W =24 J ,D 错误.9.(多选) (2018·深圳宝安区联考)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固定在光滑杆的下端,弹簧的中心轴线与杆重合,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60°,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杆上,从距离弹簧上端O 点2x 0的A 点静止释放,将弹簧压至最低点B ,压缩量为x 0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 .小球从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至最低点B 的过程中,其加速度一直减小 B .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可能为mgx 0C .弹簧劲度系数大于3mg 2x 0D .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332mgx 0解析:小球从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至最低点B 的过程中,弹簧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开始时弹簧的弹力小于小球的重力沿杆向下的分力,小球做加速运动,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后来,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沿杆向下的分力,最后,弹簧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沿杆向下的分力,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沿杆向上增大,则加速度增大,所以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A 错误;小球滑到O 点时的动能为E k =2mgx 0 sin 60°=3mgx 0,小球的合力为零时动能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位置在O 点下方,所以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大于3mgx 0,不可能为mgx 0,B 错误;在速度最大的位置有 mg sin 60°=kx ,得 k =3mg 2x ,因为x <x 0,所以k >3mg 2x 0,C 正确;对小球从A到B 的过程,对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弹簧最大弹性势能 E pm =3mgx 0 sin 60°=332mgx 0,D 正确.10.(多选) (2019·江西丰城九中段考)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形轨道与水平光滑轨道相切于D 点.a 、b 、c 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由水平部分分别向半环滑去,最后重新落回到水平面上时的落点到切点D 的距离依次为AD <2R ,BD =2R ,CD >2R .设三个物体离开半圆形轨道在空中飞行时间依次为t a 、t b 、t c ,三个物体到达地面的动能分别为E a 、E b 、E c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C )A .E a <E bB .E b >E cC.t b=t c D.t a=t b解析:物体若从圆环最高点离开半环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2R=12gt2,则得:t=4Rg,物体恰好到达圆环最高点时,有:mg=m v2R,则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时最小速度为:v=gR,所以物体从圆环最高点离开后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最小值为:x=v t=2R,由题知:AD<2R,BD=2R,CD>2R,说明b、c通过最高点做平抛运动,a没有到达最高点,则知t b=t c=4Rg,t a≠t b=t c;对于a、b两物块,通过D点时,a的速度比b的小,由机械能守恒可得:E a<E b.对于b、c两物块,由x=v t知,t相同,c的水平位移大,通过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E c>E b,故选项A、C正确.11.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恰好与水平线AB平齐,静止放于倾角为53°的光滑斜面上.一长为L=9 cm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1 kg 的小球,将细绳拉至水平,使小球从位置C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D时,细绳刚好被拉断.之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沿斜面方向将弹簧压缩,最大压缩量为x=5 cm.(g取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1)细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2)D点到水平线AB的高度h;(3)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 p.解析:(1)小球由C到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12m v21解得v1=2gL①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 v21 L②由①②解得F=3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2)由D到A,小球做平抛运动有v2y=2gh③tan 53°=v y v1④联立解得h=16 cm.(3)小球从C点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与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E p=mg(L+h+x sin 53°),代入数据解得E p=2.9 J.答案:(1)30 N(2)16 cm(3)2.9 J。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力学基础回归复习训练题12doc高中物理

北京四中高考物理力学基础回归复习训练题12doc高中物理i •对所有的机械波和电磁波,正确的选项是(A) 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B)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传播都不依靠不的介质2 .对增透膜的表达,你认为不正确的有(A) 摄影机的镜头上涂一层增透膜后,可提高成像质量(B) 增透膜是为了增加光的透射,减少反射(C) 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D) 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1/43•如图为一摄谱仪的示意图:来自光源的光通过狭缝S和透镜L后,成为平行光射在三棱镜P上,为了在一照相底片MN上拍照下清晰的光谱,在P与MN之间须放置一个_____________ ,黄、红、绿三种颜色光谱线在照相片上从M端到N端的次序为 ____________ 。
4.关于光谱的以下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差不多上发射光谱(B) 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点谱线(C)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只有金属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D) 在吸取光谱中,低温气体原子吸取的光恰好确实是这种气体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5 .红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和绿光在空中的波长相等,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1.5,那么红光与绿光在真空中波长之比为_________ ,红光与绿光频率之比 _________ 。
6. 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入0=5000 X 10m的钠制成,用波长入=3000 X 1-0 m的紫外线照耀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2.1V,光电流的饱和值1=0.56卩A。
(1) 求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一 1 1(2) 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为:E Km=hc( ),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3) 假如电势差U不变,而照耀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3倍,现在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是多大?(普朗克常量h=6.63 X 10J. s,电子电量e=1.60 X 10C 真空中的光速c=3.00 X 1m/s) 7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形有(A)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B)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C)吸取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D)吸取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射一个a粒子而变为钍核,在匀强磁场中的径下图,那么正确的讲法是(A) 1是a 2是钍(B) 1是钍,2是a(C) 3是a 4是钍(D) 3是钍,4是a9.铀234的半衰期为2.7 X05年,发生a衰变后变为钍230,设一块铀矿石中原先没有钍,在54万年后,这块矿石中铀、钍含量之比为10 •完成铀核裂变方程:2:U _________ 98sr 13:Xe 1o 0n ,在核反应堆中石墨起 ________ 的作用,镉棒起 ________ 的作用。
江苏省通州市2020届高三回归课本专项检测(第七次调研)物理

R A BGS江苏省通州市2020届高三回归课本专项检测(第七次调研)物理物 理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 14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图.现在从球心O 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 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 2,在此过程中 A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 B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 C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 D .F 1缓慢减小,F 2不变2.在地球的北极极点邻近,地磁场可看做匀强磁场.假设一人站在北极极点,他面前有一根重 力不计的水平放置的直导线,通有方向自左向右的电流,那么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是 A .向前 B .向后 C .向下 D .向上3.水平面上两物体A 、B 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现物体 A 以1v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绳被拉成与水平面夹角分不是α、β时〔如下图〕,物体B 的运动速度B v 为〔物体B 不离开地面,绳始终有拉力〕 A .βαsin /sin 1v B .βαsin /cos 1v C .βαcos /sin 1vD .βαcos /cos 1v4.如下图,平均的金属长方形线框从匀强磁场中以 匀速V 拉出,它的两边固定有带金属滑轮的导电机 构,金属框向右运动时能总是与两边良好接触,一 理想电压表跨接在PQ 两导电机构上,当金属框向 右匀速拉出的过程中,金属框的长为a ,宽为b , 磁感应强度为B ,电压表的读数为 A .恒定不变,读数为BbV B .恒定不变,读数为BaV C .读数变大 D .读数变小5.如下图,A 、B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G 为静电计,开始 时开关S 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角度 增大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保持开关S 闭合,将A 、B 两极板靠近些B .保持开关S 闭合,将A 、B 两极板分开些C .保持开关S 闭合,将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上移动D .断开开关S 后,将A 、B 分开些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O 2乙 甲O 1F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某同学在物理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地球半径R =6400km ,月球半径r =174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0=9.80m /s 2,月球表 面重力加速度g '=1.56m /s 2,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 =l km /s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 时刻为T =27.3天,光速c =2.998×105km /s .1969年8月1日第一次用激光器向位于天 顶的月球表面发射出激光光束,通过约t =2.565s 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利 用上述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 ,那么以下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利用激光束的反射s =c ·2t来算 B .利用v =Tr R s )(2++π来算C .利用m 月g 0=m 月)(2r R s v ++ 来算D .利用m g '月=m 月224Tπ(s +R +r )来算7.如图〔a 〕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步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像如图〔b 〕所示,假设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依照图〔b 〕中所提供的信息能够运算出 A .物质的质量 B .斜面的倾角C .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D .加速度为6m/s 2时物体的速度 8.如下图,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 ,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 抢救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 .在直升机A 和伤员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 员吊起,在某一段时刻内,A 、B 之间的距离以2t H l -=〔式中H 为直升机A 离地面的高度, 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那么在这段时刻内 A .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 .悬索伸直的方向是偏向后的C .从地面看,伤员做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 .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9.面积专门大的水池,水深为H ,水面上浮着一正方体木块,木块边长为a ,密度为 水的1/2,质量为m .开始时,木块静止,有一半没入水中,如下图.现用力 将木块缓慢地压到池底.在这一过程中A .木块的机械能减少了)2(a H mg - B .水池中水的机械能不变C .水池中水的机械能增加了)2(2a H mg -D .水池中水的机械能增加了)85(2aH mg -三、简答题.此题共3题,共计4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第10、11题为必做题,第12题为选修3-4、3-5习题. 10.〔8分〕测量一螺线管两接线柱之间金属丝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高三物理回归基础练习五
1.对单摆在竖直面内的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所受向心力处处相同 (B)摆球的回复力是它所受的合力
(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2.如图是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的振动图像
(x-t图),由图可推断,振动系统
(A)在t
1和t
2
时刻具有相等的动能和相同的动量
(B) 在t
3和t
4
时刻具有相等的势能和相同的动量
(C) 在t
4和t
6
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移和速度
(D) 在t
1和t
6
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3.铁路上每根钢轨的长度为1200cm,每两根钢轨之间约有0.8cm的空隙,如果支持车厢的弹簧的固有振动周期为0.60s,那么列车的行驶速度v=________ m/s时,行驶中车厢振动得最厉害。
4.如图所示为一双线摆,它是在一水平天花板上用两根等长细绳
悬挂一小球而构成的,绳的质量可以忽略,设图中的l和α为已知
量,当小球垂直于纸面做简谐振动时,周期为________。
5.如图所示,半径是0.2m的圆弧状光滑轨道置于竖直面内并固
定在地面上,轨道的最低点为B,在轨道的A点(弧AB所对圆心
角小于5°)和弧形轨道的圆心O两处各有一个静止的小球Ⅰ和
Ⅱ,若将它们同时无初速释放,先到达B点的是________球,原
因是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两端对立着
两堵竖直的墙A和B,把一根劲度系数是k
的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A上,在弹簧右端系
一个质量是m的物体1。
用外力压缩弹簧(在
弹性限度内)使物体1从平衡位置O向左移动距离
s,紧靠1放一个质量也是m的
物体2,使弹簧1和2都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撤去外力,由于弹簧的作用,物体开始向右滑动。
(1) 在什么位置物体2与物体1分离?分离时物体2的速率是多大?
(2) 物体2离开物体1后继续向右滑动,与墙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
B与O之间的距离x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2在返回时恰好在O点与1相遇?
(弹簧的质量以及1和2的宽度都可忽略不计。
)
7.呈水平状态的弹性绳,右端在竖直方向上做周期为0.4 s的简谐振动,设t=0时右端开始向上振动,则在t=0.5 s时刻绳上的波形可能是图中的哪种情况
8.简谐波沿x轴传播,波速为50m/s,t=0时的波形如图,M处的质点此时正经过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画出t=0.5s时的波形图。
9.图中的实线表示t 时刻的一列简谐横波的图像,虚线则表示(t+△t)时刻该波的图像。
设T 为该波的周期,则△t 的取值(其中n=0,1,2,3…):
(A)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n+
4
1)T (B) 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t=(n+21)T (C)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n+
4
3)T (D) 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t=(n+1)T
10.一列简谐横波沿一直线在空间传播,某一时刻直线上相距为d 的A 、B 两点均处在平衡位置,且A 、B 之间仅有一个波峰,若经过时间t ,质点B 恰好到达波峰位置,则该波的波速的可能值是________。
11.利用声音在空气里和钢铁里传播速度不同可以测定钢铁桥梁的长度。
从桥的一端用锤敲击一下桥,在桥的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这个声音两次,并测得这两次相隔时间为t=4.5s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1v =340m/s ,钢铁中声速2v =5000m/s ,那么桥长多少m?
12.在平静的湖面上停着一条船,由船上的人在水面激起一列持续的水波,水波频率一定,另一人站在岸边计量出水波经过50s 到达岸边,并估测出两相邻波峰间的距离约为0.5m ,这个人还测出5s 内到达岸边的波数为20个,试计算船离岸约有多远?
基础练习五答案:
1.C 2.B 3.20.01 4.2πg sin l α 5.Ⅱ,g R 2g R 2π<
6.(1) 在O 点分离, 分离时物体2的速率m k s 22v 0
= (2) 3,2,1n ,s n 42
x 0=π=….
7.B 8.如图 9.C
10.A t 4d
3,t 4d
,t 2d
3:A B ;t 4d
,t 4d
3,t 2d :B →→
11.约1.64km. 12.约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