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EconomicsforToday3E1-资料

合集下载

金融经济学 Financial_Economics_2

金融经济学 Financial_Economics_2

Economic functions
• Primitive societies: investment financed by own savings • Modern societies: investment financed by others’ savings • Without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termediaries, most investment would be unintended inventory accumulation
2. The future is uncertain
• Savers expect to earn interest, but are not certain to do so. • The greater the uncertainty, the less likely they are to save • In other words, the greater the uncertainty, the higher the interest rate needed to persuade them to save.
Asset A Price (A + B )
Asset B
Tim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Risk taking (speculation)
• Some risks cannot be diversified away.
• But they can be transferred to speculators • For example, an airline can undertake a swap agreement on the price of jet fuel.

凯恩斯经济学各学派及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各学派及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目录[隐藏]凯恩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Keynes)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New Keynesians)图书《凯恩斯经济学说评论》[编辑本段]凯恩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Keynes)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

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根源。

1、凯恩斯经济学——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大经济危机。

这次大危机震撼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大危机后,又陷入了长期的特种萧条之中。

西方国家成这次大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特种萧条为“30年代大萧条”。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和失业,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欣赏那种否认危机和失业的可能性的传统经济学,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承认危机和失业,但不要承认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止危机和失业,而不要只是空泛议论;要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允许任何转向马克思、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存在和蔓延。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1929——1933年大危机的直接产物。

2、凯恩斯经济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在大战其间,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

面对着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希望一种新经济学,要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要讲“一只看得见的手” 的作用,不要只讲“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要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在理论上论证在实践中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对或批评立场。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凯恩斯 经济学

凯恩斯 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派之一,它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并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凯恩斯经济学强调政府干预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解决经济危机和稳定经济增长。

本文将介绍凯恩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导致经济产出低于其潜力水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即“泵水”政策,以促进就业和消费。

凯恩斯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总需求的不稳定性。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的投资和消费都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导致经济波动。

他提出了“动机投资”和“动机消费”的概念,认为当预期收益率下降或者风险增加时,投资和消费都会下降,导致经济衰退。

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来稳定总需求,以防止经济波动。

凯恩斯经济学还强调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来影响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总需求。

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凯恩斯也指出,当利率已经降至接近零的水平时,货币政策的效果会大大降低,此时需要采取更多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

凯恩斯经济学对于财政政策的观点也很重要。

凯恩斯认为,政府应当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

他提出了“公共工程”和“补贴”等政策措施,以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还主张通过减少税收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凯恩斯经济学的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得到了验证。

当时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凯恩斯的观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许多国家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

这些政策帮助经济走出了大萧条,恢复了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宏观经济学笔记整理(曼昆三版)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3)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在某一个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4)消费(consumption):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5)投资(investment):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6)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7)净出口(net export):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8)名义GDP(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9)真实GDP(real 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10)G 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1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12)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一国居民的总收入减折旧。

(1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一国居民在物品和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1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1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在完成他们对政府的义务后剩下的收入。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一)名词解释(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萨缪尔森经济学19版英文

萨缪尔森经济学19版英文

萨缪尔森经济学19版英文
"Samuelson's Economics" 是一本经济学教材的系列,其中最
新的版本是第19版。

这本教材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
森(Paul A. Samuelson)所撰写的,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
家之一。

这本教材的英文名为 "Economics: Nineteenth Edition",它
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被广泛用于大学本科经济学课程的
教学。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实践,涵盖
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Samuelson's Economics"第19版的内容相较于之前的版本进
行了更新和改进,以反映当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变化。

它包括了
对新兴经济问题的深入讨论,如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等,以及对经济学方法和工具的最新研究和应用。

这本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其清晰的写作风格和逻辑结构,使得复
杂的经济学概念易于理解和消化。

它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实
证数据和图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理论。

此外,这本教材还附带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习题、案例分析、在线学习平台等,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经济学分
析能力。

总之,"Samuelson's Economics: Nineteenth Edition" 是一
本经典的经济学教材,它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经济学知识,适用于
经济学专业学生和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

《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的读后感

《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的读后感

《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的读后感《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的读后感《经济学:第18版(翻译版)》是一本由美国经济学家塞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编写的经济学教材,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书被广泛用于大学经济学课程教学,并深受许多经济学爱好者的喜爱。

对于刚刚入门的经济学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必读之作。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作者在逐章阐述各个经济学理论和模型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政策分析,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另外,本书的内容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首先,本书让我对经济学的范畴和核心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体决策、市场机制以及政府干预等多个方面,而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本书通过介绍供需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等基本概念和原理,让我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本书详细讲解了市场的功能、价格的形成以及市场失灵等机制。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并能够对市场现象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另外,本书还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和发展,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全球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书通过介绍比较优势理论、汇率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使我对国际经济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分析国际经济的问题和挑战。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经济学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经济学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与现代大工业紧密相连的范畴。
不宜将经济周期仅仅看作“商业周期” 。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3/28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性质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
1.基钦周期(短周期、短波) 小周期平均40个月,又称为基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中波) 平均每个朱格拉周期为9-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长波)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约50年,长波的上升与
2021/8/8
20/28
第三节 非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一、货币周期模型
(一)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卢卡斯从货币供给和不完全信息的角度出发,对经 济的周期波动做出解释。
卢卡斯认为,若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引起物价上涨, 若之前物价平稳,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局部性的,若 之前物价起伏较大,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全局性的。 未发现实情之前,人们会根据当时的价格上涨来增 加他们的产出和工作量,但人们最终会作出理性预 期,发现物价上涨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就会调 整其预期,将产量和劳动供给恢复到自然率水平。 故货币供应的政策是无效的。
较高收入和较低收入 时,边际投资倾向接 近0,边际储蓄倾向 接近无穷大。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6/28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非线性的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交点决定三个均衡 的国民收入值:Y<Y1或Y2<Y<Y3时,I>S,Y有提 高趋势;Y1<Y<Y2或Y>Y3时,I<S,Y有下降趋势, 故C不是稳定点。当Y2<Y<Y3时,Y会提高到Y3, 当Y1<Y<Y2时,Y会降低到Y1。
供给曲线。
Ys AS(P) , Yd AD(P)

经济学latex笔记

经济学latex笔记

经济学latex笔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latex笔记模板:```\documentclass{article}\usepackage{amsmath} %数学公式\usepackage{amssymb} %数学符号\usepackage{graphicx} %插图\usepackage{caption} %图表标题\usepackage{hyperref} %超链接\title{经济学笔记}\author{Your Name}\date{\today}\begin{document}\maketitle\tableofcontents %生成目录\section{导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选择和分配稀缺资源的学科。

它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部分。

\section{微观经济学}\subsection{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确定了市场价格。

\subsection{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产生不公平情况的情况。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section{宏观经济学}\subsection{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subsection{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section{结论}经济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学科,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概念和理论。

通过学习经济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和经济现象。

\end{document}```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latex笔记模板。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更多的章节和内容。

在每个章节下,可以使用`\subsection`和`\subsubsection`命令来创建更小的节和子节。

你可以使用`\includegraphics`命令插入图片,并使用`\caption`命令添加图像标题。

你还可以使用`\label`命令为图像和章节添加标签,以便在文中引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Entrepreneurship
• Entrepreneurship is a special type of labour: – the creative ability of individuals to organise and manage the combination of resources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 Developing a model – Select variables price of petrol, price of cars. – Express them verbally, graphically or mathematically.
• Testing the model – Gather data which tells us how well the model estimates or predicts relationships.
9
Resources: capital
• Capital relates to human-made goods that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 Capital does not directly satisfy wants but is used to produce the goods and services desired, such as a factory that produce televisions.
Key concepts
• Why use graphs in economics? • What is a direct relationship? • What i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 What is an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
• Money is not included in the economic definition of capital as it is simply a measure of value placed on goods.
10
Economics: the study of scarcity and choice
• But are they both possible causes?
19
Why do economists disagree?
• Economists agree on many things. • As in other professions, disagreements
occur. • One explanation for disagreements is
•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chooses to allocate its scarce resources to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order to satisfy unlimited wants.
14
More about models
• A model is a simplified view of reality. • It set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causes and effects. • A model is valid when it enables
17
Ceteris paribus
• Ceteris (pronounced ‘keteris’) paribus is a Latin phrase which means ‘other things remaining unchanged’.
• Economists use this method as it enables them to see how a change in one variable affects the overall outcome.
16
Hazards of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 There are two potential problems to be aware of: – the ceteris paribus assumption – possible confusion of association and causation.
• For example, assume exports from Indonesia rose last month. Two events might be associated: – The hole in the ozone layer grew last month. – Currency movements reduced the cost to Australians of buying Indonesian goods.
economics
3
The problem of scarcity
• Scarcity forces us all to make choices as we never have the amou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we want: – individuals: more clothes, etc. – governments: more security, etc.
• Scientific method is a step-by-step procedure for solving problems. 1 Identify the problem. 2 Develop a model. 3 Test the model.
13
The steps in the modelbuilding process
• Positive statements are testable they can be proven true or false.
• Examples – ‘Airbags save lives.’ – ‘Smoking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
21
Normative economics
• Normative economics is an analysis based on value judgements.
• Normative statements cannot be proven by facts to be true or false.
• They express opinions – good, bad, ought to, should.
• May be renewable or non-renewable.
7
Resources: labour
• The mental and physical capacity of workers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for example: – farmers – nurses – lawyers.
11
Two branches of economics
• Microeconomics is the branch of economics that studies decision-making by a single individual, household, firm, industry or level of government.
• Economists aim to show how individuals, groups and society can achieve the most wants given the resources at their disposal.
5
Resources
• Resources are the basic categories of inputs used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economists to forecast or predict the results of various changes in variables.
15
Example: petrol consumption
• Identifying the problem – Petrol consumption has fallen. Why?
• Economics aims to explain what occurs as a result of scarcity because wants are forever greater than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4
The economic problem
• Scarcity is also called ‘the economic problem’
• Imagine: if all the variables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how would we know which one caused the change?
18
Association vs. causation
• We cannot always assume that when one event follows another, the first caused the second.
Chapter 1
Introducing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Key concepts
• Defining the economic problem • Defining the three types of resources • Understanding entrepreneurship • What are macro and microeconomics? • The purpose of modelling • What is ceteris paribus? • Defining positive and normati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