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麻斑马纹病病原鉴定
广西农垦剑麻病虫害防治方法和技术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1 3年 6月
麻 较 适 宜 问 种 花 生 、黄 豆等 作 物 ,在 间种 南 瓜 、 冬 瓜 、 西瓜 等 有 藤 作物 时 ,需 注 意 不 能 让 藤 蔓 攀 爬 上麻株 , 以免 影响 麻株 生长 发育 。
上 会 长 出一 层 白色 霉状 物 , 即病 菌 的菌 丝 体和 孢
传 染 性 病 害 。 经 鉴 定 ,我 国斑 马 纹 病 主 要 致病 菌 为烟 草 疫 霉 菌 。烟 草 疫 霉 的纯 培 养 菌 落 呈 透 明的 绒 毛 状 、 无 色 、无 隔膜 ,十 分 松 散 ,在 培养 基 中 菌 丝通 常有 突起 肿大 ,这是 该菌 的形态 特 点之一 。 该 菌 是 水 生 性 ,也称 好 水 性 或亲 水性 。生 活在 水
叶 片基 部 侵 入 茎 部 引 起 茎 腐 ( 剑 麻 怕 水 的原 因 就
在 于此 )。 病 菌侵 入 茎 水 收缩 ,半年 或一 年后 导致 植株死 亡 。 剑 麻 斑 马 纹 病 菌 寄 生 范 围较 广 , 除 H ・ 1 1 6 4 8 麻 外 ,茄 子 、 番 茄 、蓖 麻 、 烟 草 和 银 合 欢 等 多 种 植 物 都 很 容 易感 染 该 病 菌 ,所 以 间种 作 物 时 需 高
对 广 西 的 旺 茂 、东 方 、 马 坡 等 农 场 也 曾造 成 严 重 危害 。
除 了上 述 两 种 外 , 危 害剑 麻 的病 害还 有 煤 烟 病、 炭 疽病 、 黑斑 病 、 平行 条纹 病 、 黑 腐病 、 带枯 病 、 褪绿斑 驳 病 、紫色 先端 卷 叶病 、 绉 叶病 、 枯 斑病 等 。 虫害 方面 主要 有 “ 红蜘 蛛 ” 和“ 新菠 萝灰 粉蚧 ”( 目 前只在 广 东 、海 南两 省发 生 ,广 西 没有发 生 )等 。
剑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01 Chapter这些病虫害在剑麻种植区域广泛分布,对剑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病虫害的种类与分布病虫害的分布剑麻病虫害的种类病虫害对剑麻生长的影响叶片受害01茎杆受害02刺吸式口器害虫03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剑麻产量和质量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02 Chapter症状防治方法防治方法斑马纹病症状斑马纹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剑麻的叶片。
感染后,叶片上会出现棕色的病斑,并逐渐扩大,形成明显的斑马纹状,最终导致叶片的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施肥浇水,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03 Chapter3. 化学防治:使用敌百虫、苦参碱等药剂喷雾,以杀死蝗虫。
2. 物理防治:利用天敌如鸟类、蜘蛛等控制蝗虫数量。
1.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蝗虫的藏身之地。
防治方法夜蛾类害虫010*******04 Chapter植物检疫种苗处理加强植物检疫和种苗处理合理施肥根据剑麻的生长需求,科学配比氮、磷、钾等肥料,增强植株的营养吸收和抗性。
合理灌溉根据气候条件和剑麻生长需求,适量灌溉,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保护天敌生物农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资源化学防治的科学使用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科学用药THANKS。
剑麻茎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剑麻茎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剑麻是一种常见的纤维作物,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经济作物。
剑麻的茎是其主要经济部分,因此在剑麻种植中,茎腐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剑麻健康和产量的病害。
茎腐病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主要侵害剑麻的茎部,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剑麻的减产或死亡。
因此,对于剑麻茎腐病,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保障剑麻产量和质量。
一、剑麻茎腐病的症状剑麻茎腐病主要表现为剑麻的茎部受到真菌感染后出现病斑,茎部病变和腐烂,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剑麻的减产或死亡。
具体症状如下:1.茎部发生水渍病斑:受感染的茎部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边界清晰的水渍病斑,病斑表面潮湿有光泽,颜色较浅,病斑边缘贴近部位表面,未出现鳞片状裂缝。
2.茎部出现褐化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茎部的病斑逐渐转变为棕色或黑色,茎部还会产生一种刺激气味,呈现出明显的腐烂症状。
3.茎部自上而下枯死:当病情进一步加重时,茎部逐渐腐烂,植株无法蓄积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导致剑麻自上而下逐渐枯死,直至死亡。
二、剑麻茎腐病的防治方法1. 种植健康的种子:选择健康的种子,预防病菌的侵入;选用发病率低的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 消毒土壤和工具:消灭病菌是剑麻茎腐病防治的关键;可以通过使用消毒剂和彻底清洗消毒的工具和设备来减少病菌的培养。
3. 加强管理:及时割去因伤害等原因导致剑麻茎部出现的枯萎组织,避免病菌滋生;定期对剑麻进行防治,以免病菌蔓延和侵害范围扩大。
4. 合理施肥:强化剑麻种植中的施肥措施,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缓解营养充足不足对茎腐病的影响。
总之,剑麻茎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给勤劳农民的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茎腐病,注意科学管理和及时预防。
只有保障剑麻健康和产量,才能更好地支持我国的农业发展。
斑马鱼常见病

斑马鱼常见鱼病鱼病种类很多。
按照发生原因得不同,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就是非感染性疾病,一类就是感染性疾病。
两类疾病对斑马鱼得健康均可形成严重得危害。
其中以感染性疾病造成得危害较为严重,常常可形成大规模得爆发或感染,严重影响斑马鱼得质量与实验结果得准确性。
斑马鱼属于鲤科鱼类。
感染鲤科鱼类动物得病原均有可能感染斑马鱼。
本章将对斑马鱼中常见疾病及可能得应对方法做一个简单得介绍。
第一节细菌性疾病1、分支杆菌病病原:海分支杆菌(M、marinum)、脓肿分支杆菌(M、abscessus)、龟分支杆菌(M、Chelonae)、偶发分支杆菌(M、Fortuitum)、草分支杆菌(M、Peregrinum) 与嗜血分支杆菌(M、Haemophilum)等。
分支杆菌属就是一类细长或略带弯曲得需氧杆菌,该属细菌一般不易着色,需要进行抗酸性染色,此外染色时需要加温或者延长染色时间。
该病能引起鱼结核病。
临床症状与病变:溃疡、出血、头部周围充血、鱼鳞凸起,鱼鳍磨损,皮肤或者鳃苍白等。
内脏器官会有白色结节出现(图3、1)。
图3、1分支杆菌感染病理图。
左侧,宝刀鱼头肾组织感染分支杆菌产生得白色肉芽肿;中间,分支杆菌感染产生得肉芽肿切片(其切片内含有空腔得巨噬细胞);右侧,分支杆菌感染雨肠道切片得抗酸染色(抗酸菌染色呈红色,非抗酸菌染色呈蓝色)显微观察与诊断:诊断时根据上诉症状,再取内脏中得小结节做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后如发现长杆形得抗酸菌,基本就可以确诊。
也可根据分支杆菌16S rD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一段924bp得特异性片段,对其测序就可快速得出鉴定结果。
防治:一般来说分支杆菌感染很难用抗生素进行根治,有文献报道50 ppm卡拉霉素对其有一定得控制作用。
此外,优化饲养条件对其预防也有一定作用。
2、细菌性败血症病原: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与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河弧菌生物变种(Vibrio fluvialis),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等气单胞菌属。
叶子上的斑马纹实验过程及结论

叶子上的斑马纹实验过程及结论一、实验目的及背景在生物学领域中,人们一直对植物体表面纹路的形成和功能感到兴趣。
叶子是植物最常见的器官之一,其上的斑马纹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斑马纹是指叶子表面出现的黑色和白色条纹,形如斑马的纹路。
许多科学家认为,斑马纹可能与植物的生长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关,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为了研究叶子上的斑马纹,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叶子样本进行实验。
样本选取的原则是:叶子表面具有明显的斑马纹,并且可以容易地观察和记录。
实验过程如下:1. 准备工作:选择健康的植物,从中选择带有明显斑马纹的叶子。
2. 观察叶子特征:观察叶子的外观特征,如形状、大小和颜色。
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来观察叶子表面的斑马纹,记录它们的分布、形状和颜色。
3. 实验处理:为了探究斑马纹的形成原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处理。
我们在一部分叶子上施加适量的压力,以模拟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压力条件。
我们也在另一部分叶子上施加化学物质,如激素或药物,以评估它们对斑马纹的影响。
4. 观察实验结果:观察经过实验处理的叶子,并将观察结果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记录实验处理后斑马纹的变化,包括数量、形状和颜色上的差异。
5.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我们可以判断斑马纹的形成是否与压力或化学物质有关。
三、实验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压力对斑马纹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通过施加适量的压力,我们发现斑马纹的数量和形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表明,压力可能是导致斑马纹形成的一个因素。
2. 化学物质对斑马纹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我们观察到,施加某些化学物质后,叶子上的斑马纹数量和颜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表明,化学物质可能也是一个导致斑马纹形成的因素。
3. 斑马纹具有适应性优势: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认为斑马纹对植物的生长和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势。
剑麻PGIP基因克隆及遗传转化研究

分类号:密级: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 STER’S DEGREE DISSERTATION剑麻PGIP基因克隆及遗传转化研究CLONING AN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PGIP INAGAVE SISALANA研究生: 王瑞芳CANDIDATE:WANG RUIFANG学号:2016301120041STUDENT NO.:专业: 农业硕士MAJOR:Master of Agriculture导师: SUPERVISOR:周文钊研究员PROFESSOR ZHOU WENZHAO中国武汉WUHAN,CHINA二○一八年六月JUNE,2018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剑麻PGIP基因克隆及遗传转化研究Cloning an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PGIP in Agave sisalana研究生 : 王瑞芳学号 : 2016301120041指导教师 : 周文钊研究员张燕梅副研究员学位类型领域::农业硕士作物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国·武汉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of Huazhong Agru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China剑麻PGIP基因克隆及遗传转化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i 缩略语表 .. (v)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1.2 剑麻概述 (2)1.3 剑麻斑马纹病研究进展 (2)1.4 剑麻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3)1.5 PGIP研究进展 (4)1.5.1 PGIP蛋白结构 (5)1.5.2 PGIP对病原菌的抑制特性研究进展 (5)1.5.3 PGIP在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6)1.5.4 PGIP基因的诱导表达 (7)1.6 研究问题的目的与意义 (9)第二章剑麻PGIP基因克隆 (10)2.1 材料和方法 (10)2.1.1 材料 (10)2.1.2 实验方法 (11)2.2 结果与分析 (18)2.2.1 RNA提取 (18)2.2.2 AhPGIP基因的PCR扩增 (18)2.2.3菌落PCR鉴定重组质粒 (19)2.2.4 AhPGI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 讨论 (27)第三章剑麻PGIP基因的表达分析 (28)3.1 材料和方法 (28)3.1.1 材料 (28)3.1.2 实验方法 (29)华中农业大学2018届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3.1.3 数据分析 (33)3.2 结果与分析 (33)3.2.1 剑麻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和验证 (33)3.2.2 AhPGIP基因在不同逆境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40)3.3 讨论 (43)第四章表达载体构建与剑麻的遗传转化 (46)4.1 材料和方法 (46)4.1.1 材料 (46)4.1.2 实验方法 (47)4.2结果与分析 (53)4.2.1 表达载体构建 (53)4.2.2 植物表达载体PEGAD- AhPGIP转化农杆菌EHA105及验证 (56)4.2.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H.11648愈伤组织的再生过程 (57)4.3 讨论 (57)第五章主要结果与结论 (59)参考文献 (61)附录1培养基配方 (68)附录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69)致谢 (70)剑麻PGIP基因克隆及遗传转化研究摘要剑麻是硬质纤维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3种药剂对剑麻斑马纹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斑 马纹 病 ( e r dsae简 称 zD ) Z ba i s e . . .是 目前 剑 麻 生 产 上 一 种 毁 灭性 的 传 染 性 病 害 ,由 烟 草 疫 霉 菌
(h t hh r / t ne B e a) P yo toa nc / a rd .引起【 】 马 纹病病 原菌 侵害剑 麻植 株 的各个 部分 ,引起 叶斑 、茎 腐 和轴  ̄ oa l 。斑 _ 2 腐 .这 三种 症 状 可在 同一 麻 株上 单 独发 生 或合 并发 生 ,故 称 斑 马纹 复合 病 。 多数 是 叶 片先 感病 ,进 而波 及 茎 、轴 ,直 至 整株 死亡 。每年 高 温 多雨 季节 易发 生 病 害流 行 ,导 致 大批麻 株 死 亡 ,损 失 严 重 。佩 雷格 林 等从 1 6 9 3年 开始 在实 验室 、温 室 和大 田进 行 了系列 的药 剂筛 选 工作翻 。张开 明 等于 17 9 8年在 海南 红 泉 农 场开 展 了发 病 规律 调查 .并 做 了一些 药 剂 防治相 关 的 田间试 验 。然 而 ,至今 国内外 尚未 见对 剑麻 斑 马 纹 病 病原 致病 力 的研 究报 道 。且 由于 药剂 的更 新换 代 和 病原 菌株 的耐药 性 ,原先 筛选 出 的药 剂有 的 已停 产 .而更 多 的是 防治 效果 越 来越 差 . 目前 尚无 理想 的药 剂可 选用 。 因此 ,本 实验 从 目前 市 场 上抗 真 菌 的 药 剂 中 .选 出 1 3种杀 菌 剂 作供 试 药剂 ,以期筛 选 出对 剑麻 斑 马纹 病 病 原 菌毒 力 大 、抑 制效 果 好 的 杀 菌
剑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夜蛾的幼虫在夜间活动,不易被发现,因此需要在傍晚或清晨进行防治。防治夜 蛾的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
03
剑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种植良种
选择抗病虫害的剑麻品种,如 H.11648等,提高植株的抗病
性。
合理轮作
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作 ,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及时修剪病部,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进行茎叶喷雾防治。
02
剑麻虫害及防治方法
剑麻象鼻虫及其防治
总结词
剑麻象鼻虫是剑麻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和成虫均可对剑麻 造成危害。
详细描述
剑麻象鼻虫主要危害剑麻的叶片和叶鞘,导致叶片枯萎、脱 落,影响剑麻的生长和产量。防治剑麻象鼻虫的方法包括使 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主要危害剑麻的叶片,病叶表面出现黄褐色或深褐色条纹,影响叶 片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及时修剪病叶,使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剑麻煤烟病及其防治
症状识别
煤烟病主要危害剑麻的叶片和茎秆,病部表面出现一层黑褐色的霉层,阻碍植株 正常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使用化学药剂,如敌百虫 、甲基托布津等,对病虫 害进行防治。
精准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 特点,精准用药,减少用 药量和防治次数。
合理混配
根据需要将不同类型的药 剂进行合理混配,以提高 防治效果和延缓抗药性的 产生。
04
剑麻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提高剑麻的抗病性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强的剑麻品种 ,降低感染病虫害的风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n ) ia
Ab t a t e r p t ds a e a s d y h tp toa ioin e s h mo t e iu a d s r c :Z ba s o i s c u e b P yo hh r nc t a i e a te s s r s n o
摘
要 :剑 麻 斑 马 纹 病是 剑麻 的毁 灭性 真 菌病 害 ,是 剑 麻 最 严 重 的 病 害 之 一 。从 海 南 、 广 东和 广 西的 剑 麻 主
产 区共 收 集剑 麻 斑 马 纹 病 样 品 1 ,提 取 其 病 原 菌的 基 因组 D A 并 进 行 r N —T 2份 N D A IS区 序 列 扩 增 ,序 列 的 比 对 结
郑金龙l , ,高建 明 ,张世清 ,陈河龙 ,刘巧莲 ,易克 贤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 究所 ,海南 I 儋州 5 13 ; 7 7 7 5 10 ) 7 1 1
2 中国热带农业科 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海 口 .
国预防兽 医学报,0 5 2 ()18 10 2 0 , 72:4 — 5 . [ 6] 崔华敏, 陈立功, 董兵, 鸭源新城疫病毒分 离株 的生物学特 等. 性鉴定【】中国家禽, 07 2 (1:4 2 . J. 20 ,92 )2 - 6 [ 7] 李建侠, 刁有祥, 刘霞, 鸭副粘病 毒病 R — C 等. T P R诊 断方法的
作者简介:郑金龙 (9 2 ) 18 一 ,男 ,实习研究员,硕 士,研究方向为热带作物分子病理 , — a : hnj l g 3 @13 o E m i zeg n n 6 6 . m l io c ¥ 通讯作者:易克贤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为热带作物抗性育种研究 ,E m i y ei @ 1n o - a : i x n 2 c. m l k a t 化分析【 .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0 9 lf : 5 — 5 . 1 20,7 ) 077 57 [ ] 黄瑜, 5 李文杨, 程龙飞, 番鸭副黏病毒 1 等. 型的分离 鉴定 [_ J 中 J
P o e t n Chn s a e i o r pc l r ut r ce c s D n h u Ha n n 5 1 3 , ia 2 r t ci , ie e Ac d m c fT o ia o Ag i l e S i n e , a z o ia 7 7 Ch n ; . c u 7 Is i t o T o ia Bis i n e n B o e h o o y Chn s a e c o o i l n t u e f r pc l o ce c a d it c n lg , t i e e Ac d mi f Tr p c Ag iut r a r l e c u Sce c s e a o a o y o o ia Cr p Bit c n l g ,Mi i r fAg iut r ,H io 7 0 , i n e ,K y L b r t r fTr pc l o o e h oo y n s y o r l e a k u 5 1 1 t c u 1
第4 2卷 第 1 2期
21年 1 01 2月 东 E 农业大 Nhomakorabea学
学
报
4 (2: 9 6 21)5  ̄ 4
De . 0l e2 】
J un lo rh atAgiutrlU iest o r a fNote s rc l a n v ri u y
剑 斑 马纹 病 病 原 鉴 定 麻
果与形 态学的鉴 定结果相一致 ,表 明参试菌株的病原菌均为烟草疫霉菌( ohh r n oi a rd ) — 法构 p toa i t neB ea ;N J c a 建的系统发育树 结果表 明,1 2个参试 菌株 可分 为两个类群 ,存在一定的地域分化。以上研 究将 为今后对剑麻斑马
sq e csadrcpo— idn [ . i lg, 9 1 22: 7 — e une n eetr bn igJ Vr oy 19 ,1 ()4 5 ] o 8
纹病 的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及 抗病机制等方面的研 究奠定基础 ,提供 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剑麻 ;斑马纹病 ;r N —T ;序列分析 ;病原鉴定 D A IS
中图 分 类号 :¥ 6 . ¥ 3 . 5 38 4 56 ;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3 9 2 1 )2 0 5 — 6 0 5 9 6 (0 11 — 0 9 0
P t o e e t ia i n o e r ie s f ia/ H N n n 坦G OJ n n ’ a h g n i n ic t f b a ds a e o s l E GJ l g , A a mi , d f o z s z io i g
ZH ANG hqn ’ CHE ln ’ I ioin, xa ’ 1 Isi t fEn i n n n a t S iig。 N Heo g ,LU qa l ’ YI a Ke inr 。( . n tue o vr me ta d Pln t o
收稿 日期:2 1- 4 0 0 10 — 1
基金项 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B Z 15 ) 9 8 目(0 0 Z ) I B x0 1; 4 项 T 2 1一 6 ;闰家麻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 Y Y X 1) N C T 一 9 ;国家支撑i :l 目(0 7 A 4 B 6 0 ) - ̄项 fr 2 0 B D 8 0 — 5 ;海南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0 1 ) 8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