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猫科动物齿式与头骨解剖特征
猫科动物特征

猫科动物特征猫科动物是一类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它们以狩猎和捕食其他动物为生,是一类非常适应自然环境的动物。
这里将从外貌、行为和生态等方面详细介绍猫科动物的特征。
外貌特征头部:猫科动物的头部通常比身体小,有着灵敏的嗅觉、听觉和视觉器官。
它们的眼睛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较好的夜视能力。
耳朵通常较大,能够灵敏地捕捉到声音。
身体:猫科动物身体通常比较柔软,肢体比较灵活。
它们的前肢有锐利的爪子,可以用来抓住猎物。
后肢更加强壮有力,可以帮助它们跳跃和奔跑。
皮毛: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有柔软而密集的皮毛,这些皮毛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寒冷天气和阳光曝晒。
皮毛颜色多样化,从黑色到白色不等。
牙齿:猫科动物的牙齿非常锐利,适合咬碎猎物。
它们的颚部可以扩张,以便于吞食大型猎物。
行为特征狩猎:猫科动物是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的。
它们通过潜伏、跳跃和奔跑等方式来捕捉猎物。
它们通常会选择弱小或者年幼的动物作为目标。
社交:大多数猫科动物都是孤居生活,但也有一些种类存在群居现象。
例如,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就是以群体形式生活的。
睡眠:猫科动物通常在白天睡觉,在夜晚活动。
它们可以在树枝上或者洞穴里休息。
声音:不同种类的猫科动物发出不同类型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用来传达信息或者威慑敌人。
生态特征分布范围:猫科动物分布范围广泛,从北极圈到亚马逊雨林都有它们的身影。
食性:大多数猫科动物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但也有一些猫科动物会吃草或者水果。
保护: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许多猫科动物的数量正在下降。
因此,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猫科动物是一类适应自然环境的哺乳动物,它们以捕食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生。
它们具有灵敏的嗅觉、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够在黑暗中捕捉到猎物。
同时,它们也具有柔软灵活的身体和锐利的牙齿,可以轻松地抓住猎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我们应该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管理。
猫的解剖与生理特征

猫的解剖与生理特征猫是一种常见的宠物,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了解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它们的健康和幸福。
本文将围绕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展开,分析其骨骼、肌肉、呼吸、消化、循环、感觉等方面。
一、骨骼系统猫的骨骼系统由大约230根骨头组成,借助于骨骼的支撑才能自由运动。
猫的骨骼轻巧而灵活,它们的背骨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它们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大的活动幅度。
二、肌肉系统猫的肌肉系统为其提供了力量和灵活性。
猫具有发达的肌肉群,尤其是后肢的肌肉,使其具备强大的跳跃能力和灵敏的奔跑能力。
猫的肌肉结构也使它们能够迅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狩猎需求。
三、呼吸系统猫的呼吸系统与人类相似,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猫的呼吸速度比人类更快,其次是幼猫和胖猫会有较快的呼吸频率。
猫的鼻腔内有特殊的嗅觉感受器,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气味,这也是它们优秀的狩猎能力之一。
四、消化系统猫的消化系统中,口腔和胃部起着关键作用。
猫的牙齿适合咬碎和撕裂食物,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蛋白质。
猫的胃相对较小,但胃液的酸度非常高,以适应肉食性的消化需求。
此外,猫的肠道较短,食物在体内消化通过的时间相对较短。
五、循环系统猫的心脏与人类的心脏结构相似,分为左右两房两室。
猫的心率在静息时约为每分钟110至130次,正在活动时可达到每分钟160次。
这使得猫的循环系统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情况的需求。
六、感觉系统猫的感觉系统非常敏锐。
它们的听力范围广泛,能听到更高频率的声音。
此外,猫的眼睛拥有独特的结构,它们在昏暗的环境中具有更好的视力。
猫还有发达的触觉系统,特别是在头部和脸部附近,这使它们能够通过触摸感知到环境中微小的变化。
总结通过了解猫的解剖与生理特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猫的行为和需求。
猫的骨骼、肌肉、呼吸、消化、循环和感觉系统,为猫提供了运动、狩猎、觅食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只有在了解这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照顾和关爱我们的猫咪朋友,确保它们的健康和幸福。
猫科动物

物种学史
物种学史
通过化石研究得到最古老的真正猫科动物(始猫)生存在始新世的时期。在始新世时,它演化出了假猫。假 猫被认为是现存的两个亚科和已灭绝的剑齿虎亚科的共同祖先。较以马刀齿猫为知的这一群动物于更新世后期开 始灭绝,其包括了剑齿虎、短剑剑齿虎、恐猫和似剑齿虎。第一种的猫科动物出现在大约三千万年前的渐新世, 人们更熟悉的家猫和人类开始有关连则是在千年之前。猫科动物起源于类似猎猫类的原始类型,猎猫类形态和性 类似如今的猫科动物而较原始,以前作为猫科动物的一个亚科,如今则多作为独立的猎猫科Nimravidae。
传统分类
所有的猫都是食肉动物,就连小巧可爱的虎斑猫也不例外。所有猫科动物都有向前的眼睛、锐利的牙齿和精 瘦健壮的身躯,都来自于同一祖先“小古猫”。小古猫看起来有点像现在的松貂。现代人们可以看到,整个猫的 家族,随着生活环境的多种多样,猫的种类也品种繁多。
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挑战,在某地特别繁盛的猫种,必定拥有适合此地生存的特别优势,其大小、毛色、图 案和体型一定有不同之处。总之,一只生活在沙漠里的猫和生活在丛林里的猫,或者是一只生活在林带边界的猫 和生活在寒冷山上的猫必定有不同的需求。
猎豹亚科:爪不能伸缩,似犬科,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仅1属1种。
猫亚科: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有13属。过去除猞猁属(Lynx)外,其余种均置于猫属 (Felis),已分成不同属。
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3属。最新ຫໍສະໝຸດ 类保护现状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 全部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Ⅱ级保护动物。
食物
猫科动物很聪明,就是它绝对不去捕捉那些潜在危险,非常大的猎物。除了这种做法会给它获得巨大的收益 的时候,比如说它不是很饿的时候,它永远不去招惹大象、永远不去招惹那种非洲野牛,也不去招惹长颈鹿。当 这个群体确实食物非常短缺了,并且这个群很大,没有足够的食物,满足不了的时候,它会冒很大的风险。因为 这一餐可能要满足我一个狮群的食物的时候呢,它可能冒这种风险。但是一般,只要有潜在危险的猎物,它采用 的技巧,就是我躲开,我不去捕捉你。但是在群居的时候是这样,而很多独居的猫科动物呢,它就有一种天生避 开危险的办法,就是它能很好地捕捉到猎物,并且不被猎物伤害。这里最典型的就是美洲狮跟虎,它们都具有既 捕捉到猎物,而又不被伤害的这种能力。
猫科动物特征

猫科动物特征
猫科动物是一类具有独特特征的哺乳动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以下将从体型、毛发、眼睛、爪子和牙齿等方面介绍猫科动物的特征。
一、体型
猫科动物的体型通常较小,大多数种类的体长在30至100厘米之间。
它们的身体灵活,骨骼轻巧,肌肉发达,适应于高速奔跑和跳跃。
猫科动物的尾巴也非常灵活,可用于保持平衡和调节身体重心。
二、毛发
猫科动物通常有浓密的毛发,毛色丰富多样。
猫科动物的毛发一般由两层组成,外层为刚毛,内层为绒毛。
这种双层毛发结构能够提供保暖和保护作用,同时还有助于迷惑敌人。
三、眼睛
猫科动物的眼睛非常独特,呈现出垂直的瞳孔。
这种特殊的瞳孔形状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以适应各种光照条件。
此外,猫科动物的视力非常敏锐,尤其擅长在暗处狩猎。
四、爪子
猫科动物的爪子非常锋利,能够轻松地抓住猎物或攀爬树木。
此外,猫科动物的爪子还具有可伸缩的特点,可以在需要时伸出或缩回。
这种特殊的爪子结构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生活方式。
五、牙齿
猫科动物的牙齿十分锐利,适合撕咬和咀嚼肉类食物。
它们的牙齿结构独特,上颌骨和下颌骨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咬住猎物并将其撕裂。
此外,猫科动物的牙齿数量有限,一般为30颗左右。
总结起来,猫科动物以其独特的体型、毛发、眼睛、爪子和牙齿等特征在自然界中独树一帜。
它们的体型小巧灵活,毛发浓密多样,眼睛具有垂直瞳孔,爪子锋利且可伸缩,牙齿锐利适合捕食。
这些特征使得猫科动物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并展现出其独特的狩猎和生活方式。
猫科动物的特点

猫科动物特点:1、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
2、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
3、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
4、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
5、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
尾一般较发达。
猫科动物多数善攀缘及跳跃。
大多喜独居。
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
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地区,由野猫驯化来的家猫已被人为带到全世界,很多成为当地入侵物种。
猫科动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食肉动物,很少有动物像猫科动物那样令人生畏。
大型猫科动物如虎、狮、豹等,它们拥有结实的身体和尖爪利牙,再加上其他出色的能力,使得它们成为自然界最凶猛的动物。
体型猫科动物是强健的生物,是天生的猎手。
它们体外覆盖着毛皮,包裹住坚硬的骨架,骨架能够保护内脏。
按照体型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当今世界上七大猫科动物分别是老虎、狮子、美洲虎、美洲豹、雪豹、美洲狮以及印度豹。
东北虎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从头至尾身长可达4米。
牙齿猫科动物的牙齿又尖又长,不仅用来攻击,也用来撕咬食物。
它们的牙齿有30颗,其中四颗又大又锐利的弯曲犬齿最为锋利。
小一些的门牙(靠上的门牙)主要用来辅助撕咬,而它们的侧牙比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要少。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侧牙用来磨碎食物,而猫科动物则只用它们来切断食物。
眼睛猫科动物的眼睛让人觉得很特别。
在不同的光线下,它们眼睛的瞳孔可以迅速变换大小。
在昏暗的光线中,它们的视力比大多数动物都要好,但在全黑的环境中它们依然无法看见物体。
听觉猫科动物有非常敏锐的听力,它们能听到人类很多听不到的声音。
而当声音传来时它们通常会将头转到声音来源的方向,这有助于听觉和视觉。
和人一样,猫科动物的内耳由骨性的、充满淋巴液的半圆型通道构成,它通过复杂的机制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通过这种机制而不是尾巴,使得它们在下落时安然落地。
猫的解剖生理特点篇

犬、猫的解剖生理特点篇本篇主要介绍犬猫的解剖生理特点,这对于动物爱好者了解犬猫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动物医生对犬猫病的正确诊断、治疗等至关重要。
外貌特征犬猫的品种繁多,体态各异,大小不一。
外形一般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头部分颅部和面部,有嘴、鼻、眼和耳等。
头部外形有其品种特征,如犬,按其长度可分为长头型、短头型和中头型。
不同品种的犬,耳廓也有不同的形状,有直立耳、半直立耳、垂耳、蝙蝠耳、钮扣耳、蔷薇耳、断形耳等。
而猫的头部较短。
躯干部包括颈部、胸部、腰腹部和尾部。
犬的颈部应是肌肉丰满,长度大约与头的长度相等(短头型犬例外)。
胸部分髻甲、背部和胸廓。
发育良好者,髻甲应高,背部平直又宽阔,胸廓呈椭圆形、容量大且具活动性。
腰部应短、宽,肌肉发达,稍微凸起。
尾部是犬品种特征的标志之一,有卷尾、鼠尾、钩状尾、螺旋尾、直立尾、旗状尾、丝状尾和镰状尾等。
猫骨骼的整体结构特别富于活动性和伸缩性,胸腰段脊柱的弯曲凸向背侧。
胸廓纵向长,但比较狭窄。
四肢包括前肢和后肢。
一般前脚5趾,而后肢拇趾退化只剩4趾。
运动型猎狗的体格健壮、四肢较长而灵活,而观赏狗的四肢较短,体型大多矮小。
犬体测量对犬品种的鉴定,除外貌特征外,还需进行犬体各部位的测量。
犬体测量要在专门准备的平坦、土壤坚固的场地或没有凹凸的地面上进行。
在测量前应让犬熟悉测量上具,主要工具有:末端带保险球的畜牧用的金属量角规,两面带有刻度的标准软尺和金属测量手杖。
测量时应准确地把工具放在规定的位置上,以使其紧贴被测部位体壁。
犬体各部位测量名称、器具和方法见表l。
衰l犬体测量名称、器具和方法测量名称测量器具测量方法鼻面长额长头长颧骨部头宽甲高臀高躯体斜长胸深胸前宽胸围前肢长管围软尺或圆规软尺或圆规软尺或圆规圆规测量手杖测量手杖测量手杖测量手杖测量手杖软尺软尺软尺两眼内角连线至鼻端————两眼窝连线至后项部(枕骨部)从后项部主鼻端的直线头的最宽部位,在额骨和颧骨中间,耳前额骨弧线处鲁甲最高处在髋结节臀部最高处从肩胛突出部分至坐骨结节将测量的一端固定在胸下,然后移到前肢后的肩胛部两前肢肩关节间距离,可在前方或上方测量以剑状软骨在前肢肘后部围绕胸廓周围从肘部到地面的高度在腕关节下部和五指根上面用软尺围绕测量皮肤及汗腺特征皮肤被覆于体表,其厚度随不同品种变化很大,由外向内依次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习性

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习性猫的骨骼:猫的眼睛的构造及视觉的产生:猫的耳朵的结构及听觉的产生:猫的皮肤剖面图:猫的牙齿:猫的消化系统:内脏左侧观膈、网膜和系膜移去:1.斜方肌(颈和胸)2.颈菱形肌和胸菱形肌3.颈棘和头棘肌4.棘肌和半棘肌、胸肌5.胸、腰最长肌6.胸、腰髂肋肌7.臂丛、颈长肌8.颈、胸神经节9.颈总动脉、食管10.左侧颈静脉11.腋动脉和静脉12.第一肋13.右侧肺颅侧叶颅侧部14.左侧肺颅侧叶尾侧叶15.尾侧叶16.第六肋17.胸腺18.胸骨19.胸内动脉和静脉20.心20′.心的外行、投影21.胸深肌22.胸浅肌23.左肾24.胃25.降结肠26.左侧输尿管27.脾28.膀胱29.肝30.膈线的止点31.缝匠肌32.空肠内脏右侧观心包、膈、网膜和系膜移去:1.腰最长肌、胸最长肌2.斜方肌(颈和胸部)3.胸菱形肌和颈菱形肌4.棘肌、半棘肌、胸肌5.颈棘、头棘肌6.腰髂肋肌、胸髂肋肌7.阔筋膜张肌8.缝匠肌9.颈腹侧锯肌10.臂丛、肩胛内肌11.颈长肌12.食管、气管13.迷走神经和交感干14.右侧颈静脉、颈总动脉15.腋动脉和静脉16.第六肋17.第十三肋18.肝的尾侧突19.肝的右侧叶21.右侧肺的颅侧叶22.右侧肺的中叶23.右侧肺的尾侧叶24.心25.胸腺、胸骨26.胸深肌27.胸浅肌28.右侧肾29.右侧输尿管30.降结肠31.十二指肠32.回肠33、空肠34.胃35.盲肠猫的神经系统:猫的泌尿系统:猫的生殖器官:雌性左盆器官的位置左盆肢和左半骨盆移去:1.髂骨翼2腹股沟韧带3髂腰肌4髂外动脉和静脉5腰最长肌6髂肋腰肌7腹内斜肌8左卵巢9卵巢固有韧带10.卵巢系膜11.输卵管12.子宫阔韧带13.子宫圆韧带14.左子宫角15.右子宫角16.子宫体17.阴道18.阴道前庭19.阴蒂20.左肾21.降结肠系膜22.降结肠23.膀胱外侧韧带24.髂腰动脉25.膀胱26.尿道27.阴部外动脉和静脉,髋骨联合面28.腹股沟淋巴结29.膀胱中韧带30.外侧荐尾肌31.臀浅肌32.尾横突间肌33.尾肌34.肛提肌(中尾肌)35.肛外括约肌36.直肠尾肌37.腹膜缘38.直肠壶腹39.肛外括约肌的前部40.右腹直肌41.左腹直肌雄性左盆器官的位置左盆肢和左半骨盆移去:1.髂骨翼2.臀浅肌3.尾肌4.背外侧荐尾肌5.尾横突间肌6.肛门外侧括约肌7.阴茎缩肌8.腰最长肌9.髂肋腰肌10.腹内斜肌11.腹股沟韧带12.髂腰肌13.直肠尾肌14.直肠壶腹15.腹膜的膜16.前列腺17.拿到球腺18.尿道肌19.球海绵体肌20.坐骨球海绵体肌21.降结肠系膜22.降结肠23.膀胱外侧韧带24.睾丸动脉和静脉25.左输卵管26.膀胱27.膀胱中韧带28.阴囊淋巴结29.右侧输卵管30.髋骨联合面31.内收肌和股薄肌32.右腹直肌33.左腹直肌34.左提睾肌35.睾丸36.鞘膜和精索筋膜(左)37.阴茎体38.左侧输精管39.右侧输精管。
猫科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眼睛的颜色丰富多样,包 括蓝色、绿色、黄色、棕
色等。
猫科动物的眼睛具有夜视 功能,可以在夜间清晰地
速移动的物体,具有
很强的动态视力。
耳朵特征
猫科动物的耳朵形状多样,有的直立,有的下垂,有的卷曲 耳朵的大小和形状与猫的生活环境和捕猎方式有关 耳朵的位置和方向可以帮助猫科动物更好地捕捉声音和定位猎物 耳朵上的毛发和肌肉可以帮助猫科动物调节体温和保护耳朵免受外界伤害
食物摄入:猫科动物通过牙 齿撕咬和舌头舔食来摄取食 物
食物消化:胃液和肠道分泌 的消化酶将食物分解成营养
物质,供身体吸收
营养吸收:肠道吸收营养物 质,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
废物排出:食物残渣形成粪 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饮食习惯
猫科动物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肉类为食 猫科动物的消化系统适应肉类消化,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 猫科动物在进食时会将食物咀嚼成小块,以便于消化 猫科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吸收肉类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血液:猫科动物的血液中含有大量 的红细胞,能够携带更多的氧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血管:猫科动物的血管系统发达, 能够快速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呼吸:猫科动物的呼吸系统高效, 能够快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体温调节
猫科动物通过呼吸和循环系统来调节体温
呼吸系统:猫科动物通过肺部呼吸,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领地行为
猫科动物通常 有明确的领地
范围
它们会通过标 记、气味等方 式来宣示领地
领地行为有助 于减少资源竞
争和冲突
领地行为也反 映了猫科动物 的社会结构和
等级制度
社交行为
猫科动物通常独居, 但在繁殖期会与其 他猫科动物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ntition formula and cranium anatomy detail of 11 species to the felines
A、何为齿式?What’s Dentition formula?
齿式采用如下符号代表:
上门齿-I、上犬齿-C、上前臼齿-P、上臼齿-M
下门齿-i、下犬齿-c、下前臼齿-p、下臼齿-m
大写字母指上颌齿列,小写字母批下颌齿列。
齿式代表的是该种上颌或
下颌一侧的齿列。
如猞猁Lynx lynx:最后的齿式表达为:3.1.2.1/3.1.2.1=28。
B、11种猫科动物齿式及头骨解剖学数据Dentition formula and cranium anatomy detail of the 11species to the felines
1、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齿式:3.1.2-3.1/3.1.2.1=28-30;头骨长
度100-150mm,翼骨侧面有发达的侧凸缘,雄性矢状脊显著,雌性矢状脊呈七弦琴状。
2、荒漠猫Felis bieti:齿式:3.1.3.1/3.1.2.1=30。
头骨非常圆(鼻骨短),有非常鼓胀的听泡,约为颅全长的25%。
听泡明显比其他猫科动物大。
鼻骨
在中间1/3处凹入,末端向上凸起。
眶前缘锋利,无水平扩展区,在这一点上与兔狲类似。
与其他猫属动物不同的是,颧骨没有触及泪骨。
3、丛林猫Felis chaus:齿式:3.1.2-3.1/3.1.2.1=28-30。
头骨椭圆形,不如其他猫属动物的头骨圆。
鼻骨凹入;颧骨前缘有明显的水平扩展区;乳
突扁平,挤压听泡。
上颌凹入使吻突呈收缩状。
P4上前尖比其他猫属动物更
发达,至少是前附尖大小和高度的50%。
4、兔狲Felis manul:齿式:3.1.2.1/3.1.2.1=28。
2N=38。
头骨是猫属中最独特的,具完整的眼眶,头骨高度拱起(膨胀的额骨);吻突短;听泡的
外鼓骨部分比内鼓骨部分更膨胀;眶前缘有锋利的边,无颧骨水平扩展区;
眼眶前移,增大了两眼间的覆盖区;眼眶面比其他猫类更垂直;内外鼓骨间
的骨缝明显;鼻骨沿中缝降低,但无缢缩。
P4上前尖退化;犬齿比P4长;
P2阙如。
因为具有更宽的耳距、高度拱起的头骨、非常膨胀的外鼓骨以及P2
阙如,有人认为兔狲应单独列为一个属(兔狲属Otocolobus)(Birula 1917;Pocok 1951;Severtzov 1985)。
5、猞猁Lynx lynx:齿式:3.1.2.1/3.1.2.1=28;头骨长度100-150mm,
眶后突(额骨眶内区)之间有一个显著的凹陷,眶后突相对较小。
沿中缝有
一个明显的额/鼻骨凹陷(金猫无)。
P2阙如,犬齿大大长于P4的长度。
6、云猫Pardofelis marmorata:齿式:3.1.3.1/3.1.2.1=30;头骨通常具有
完整的眶后环,颧弓非常宽。
在其他猫亚科动物中,颧弓宽大于70mm(一般大于颅基长的80%)的只有比云猫大很多的猞猁和金猫。
另一鉴别特征是P3
有中扩展区;P4长13-15mm;犬齿长于P4长度。
7、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齿式:3.1.3.1/3.1.2.1=30。
鼻骨没有
外翻;上颌有凹入的喙突,刚进入成熟的个体的头骨的眶后环有时是完整的。
中翼骨的宽度大约等于其长度,乳突扁平,接近听泡的表面。
P1常常缺失,
P2退化。
豹猫属的头骨易与野猫Felis silvestris混淆,区分这些类型特别是杂
交种是很困难的。
豹猫属的上腭中翼骨一般更窄(猫属物种通常宽大于长);眶内宽度更窄(豹猫属的是颅基长的16%-20%,猫属为19%-24%);头
骨更窄,颧弓宽度通常小于颅基长的75%(猫属的则更大)。
8、云豹Neofelis nebulosa:齿式:3.1.2-3.1/3.1.2.1=28-30;听泡似猫亚科,听泡内的腹端扩展区小于10mm(豹属和雪豹属中,它在后部且大于
10mm),齿列长度小于60mm,吻突中豹亚科中最短的,绝对长度小于
58mm,相对长度小于颅基长的36%。
犬齿是猫科中最长的,上犬齿长度是
P3与P4长度之和,P2(第2上前臼齿)通常阙如。
9、豹Panthera pardus:齿式:3.1.2-3.1/3.1.2.1=28-30;豹头骨的几乎
所有比例都比虎的要小。
按比例,头骨更狭窄,颧骨宽小于颅基长的70%
(而虎的大于70%);齿列长度(小于75mm)小于颅基长的40%。
雄性有
十分发达的矢状脊,而雌性几乎没有。
M1的宽度小于10mm,P4长度小于
30mm。
10、虎Panthera tigris:齿式:3.1.3.1/3.1.2.1=30;颅全长大于250mm,
眶内区比眶后区宽;颧骨不触及泪骨;额骨与鼻骨的骨缝有明显的凹陷;齿
列长大于80mm,眶后突小;颧骨宽大于200mm;P4长度大于30,并有强壮
的外前附尖;M1宽度大于10;m1具明显的下次尖;p4具大的下次尖,且大
于下前尖。
11、雪豹Uncia uncia:齿式:3.1.3.1/3.1.3.1=30;在大型猫科动物中头
骨显著地呈高度半球形或拱起。
这也说明了颅基长度相对较短,并且该种也
是豹亚科Pantherinae动物中唯一下颌窝后突与枕髁间距小于颅基长30%的种类。
听泡的外鼓室与内鼓室几乎等大,侧枕突明显延伸到听泡以外。
鼻腔较大,超出了这种头骨大小应有的比例。
第3前臼齿之前的下颌骨高度至少等
于甚至大于第一臼齿之后的高度。
鼻骨比其他任何豹亚科种类都宽,鼻骨骨
缝长度仅比其宽度大5%-20%,并且不向后延伸到上颌那么远。
眶内宽度比
眶后宽度更宽,比例上也比其他豹亚科动物更宽(大于颅基长的25%)。
第
1上臼齿比其他豹亚科种类更显方形,其宽度小于6mm。
参考资料:《中国兽类野外手册》,Andrew T. Simth,解炎。
编缉:崇州市森林公安局刘敉
2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