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师招聘语文说课指导:《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林黛玉进贾府》。
下面,我将从说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林黛玉进贾府》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小说,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作者曹雪芹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借林黛玉的眼睛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的描写,交代了贾府的典型环境,塑造了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经典人物形象。
二、说学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篇小说,因而重心在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主题上。
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默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概括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主要手法。
3.准确解读古典小说的人物个性,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情节结构,了解林黛玉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主要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及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高中语文课程,预计教学时间为2课时。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讲述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过程及在贾府的生活。
通过分析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2.2 讲解情节详细讲解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过程及在贾府的生活,重点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2.2.3 分析人物引导学生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如聪明、敏感、多愁善感等,并结合具体情节进行论证。
2.2.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林黛玉进贾府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2.2.5 小结作业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过程及在贾府的生活。
(2)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命运,感悟作品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3 讨论交流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5.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方法6.1 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2)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在理解情节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林黛玉的内心世界。
(3)对比分析:将林黛玉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突出其性格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及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让学生理解《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掌握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1.2 教学年级与时间高中一年级,2课时(90分钟)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描述和人物关系理解难点: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1. 简介《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2. 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描述3. 分析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4. 欣赏古典文学的语言和修辞手法2.2 教学步骤1. 引入《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兴趣2. 通读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理解情节发展3. 分组讨论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分享讨论成果4. 分析古典文学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实例解析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3. 实例分析法:分析古典文学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2 教学手段1. 教科书和参考书:提供文本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2.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增加课堂趣味性3.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示例分析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5.2 学生反馈反思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目标6.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红楼梦》的文学背景和历史地位。
2. 能够描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细节。
3. 分析贾府的人物关系和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精选3篇)

The world is like a mirror: Frown at itand it frowns at you; smile, and it smiles too.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精选3篇)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1一、教学目的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设想1.本课,首先介绍《红楼梦》及其作者,使学生对这部古曲名著及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有初步了解,引发他们读全书愿望。
其次根据课文特点,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难点则在于准确地把握黛玉和宝玉的性格特点。
2.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3.__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4.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5.安排四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单元阅读导言。
2、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一)导言。
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
指定一名同学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一段,要求全班同学标出:《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然后补充介绍如下:《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
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
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
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及说课稿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及说课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红楼梦》中的背景和人物关系,掌握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问题,反思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和社会关系。
教学重点:1. 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古典文学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问题。
2. 如何运用说课稿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1. 教材:《红楼梦》第一回“林黛玉进贾府”。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文本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曹雪芹。
2. 引发学生对林黛玉进贾府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阅读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自读《红楼梦》第一回“林黛玉进贾府”部分。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和意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3. 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各小组进行说课稿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阅读《红楼梦》的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等,以便于改进教学。
六、深入解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15分钟)1. 教师提供关于林黛玉性格的几个方面,如敏感、多愁善感、聪明才智等。
2. 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支持这些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林黛玉性格的理解和看法。
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林黛玉性格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一 、说教材
☆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分析林、贾、
王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学习 使学生提高分析、归纳、写作等综合能力。2.过 程与方法:找出描写林、贾、王的语句,分析他 们的性格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理解 《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 文化的思想感情,并适时的渗透德育教育。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习文章运用外貌
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手段塑造人 物形象的写作手法,并学会运用。难点是林黛 玉性格的分析。
二 、 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课 的实际特点以及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 法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 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 体有:1.直观展示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课 件、图片、录像等)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学会学习)。此外:提 问法、点拨法、归纳法,教学中注意灵活运用。
五 板书设计
王熙凤: 泼辣美丽
逢迎机变 刁钻狡黠 精明能干 多愁善感 谨小慎微
林黛玉: 美貌多情
寄人篱下秀
六 教学反思
(三)课堂练习
要:(少而精 、 有梯度)
1.课件出示练习题(由易到难) 2.讨论:本课中印象最深的是谁? 为什么?(分组交流,使学生充 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学习的主 人)
(四)学以致用
体现:(课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小练笔:写一段文字,要求写一 个人,安排适当环境登台亮相, 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 描写显示人物身份和性格。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4篇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6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2、鉴赏主要人物林黛玉的形象美3、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的手法学习重、难点:鉴赏主要人物的形象美及学习描写人物的手法课前预习秀出风采一、作者及作品:曹雪芹(1715-1763?)名,字梦阮,号雪芹。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是他一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补充《红楼梦》内容:第一回是开篇。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说课内容:林黛玉进贾府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
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见拜见了外祖母。
——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黛玉一一拜见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教师招聘语文说课指导:《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说课指导
说课一直是教师招聘中一种常见的模式,对于说课很多人都以为是一种八股文的写作。
但如何将八股文写的不那么八股,能突出重难点这就是学生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选段,该文章是经典的名著选段,很多考生对于这类文章会有畏难的情绪,因而撰写此篇供于参考。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本文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深化小说鉴赏知识。
学习课文中塑造人物时运用的细腻鲜明的刻画笔法,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二、说学情
良好的教材设计不单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更要了解学生的情况。
高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好,逻辑概况能力较好,但由于阅历较浅,课外积累也较少,较难理解名著的内容与情感。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了解、与新课程目标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如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学会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反复阅读与自主讨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人物的形象与刻画方法;
3、提高言语阅读审美观,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重难点
重点: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难点:学生能学会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手法,并进行相似的写作。
五、教学方法
教法:诵读法、讨论法、问答法
学法:自主学习、预习、自由讨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中,我将采用电视剧《红楼梦》节选的视频播放来进行导入。
在播放完视频后,我将这样引出标题“同学们,看完了精彩的红楼梦电视剧后,我们一起来研读下更为精彩,
让人拍案叫绝的林黛玉进贾府”。
从生动形象的视频到小说原文的过渡,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进入课堂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语文的教学中,要求“以读促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充分读课文,从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会如何刻画人物。
我将让学生通读课文一遍,概括总结出文章主要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让增加阅读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之后我会通过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总结。
本篇文章中主要描写了,林黛玉进贾府与众人见面,并透过她的视角,看到了贾府的地位气派,以及贾府众人的形象性格特点。
(三)深入研读
在进贾府这一过程中,借着黛玉的视角,作者在安排人物出场的出场中,详略得体,虚实兼用。
详写的有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
因而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重点分析本篇的主角林黛玉。
通过对一个人物的描写探析,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从而学会分析其他人物的性格描写。
在这环节中,我将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画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
在学生找出三处外貌描写后。
即众人、王熙凤与贾宝玉的视角对黛玉的外貌描写之后。
我会让学生进行对比思考两个问题。
即这三次各描写了林黛玉外貌的哪个方面,说明了林黛玉的什么特点。
在学生思考完毕后,我将找几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加以引导。
从而得出,在众人的描写中,”只是对黛玉进行初步的勾画,注意点在于黛玉的身体,身体面庞怯弱不胜说明了他的体质的病弱与不足。
王熙凤的描写中,“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突出了黛玉容貌的标致与气派的不凡。
之后借着宝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等。
这一描写形象得写出了黛玉的气质风姿与神韵。
抓住了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并且这三次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了林黛玉的神态风度,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之后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黛玉性格特点,我将引导学生找出黛玉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并让学生前后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黛玉进贾府前是抱着怎样的心态的?
2、进贾府后她的哪些描写说明这种心态?
3、这些描写突出了黛玉的哪些性格特点?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能更为深入理解到黛玉敏感谨慎的性格特点,并学会从不同角度上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拓展延伸
本节课主要从林黛玉这一人物入手,学会如何刻画人物与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之后将请学生自己试着研读下本文对贾宝玉与王熙凤的描写,选其他一个人物自己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小结作业
学生找一个熟悉的人物,用不同的方面如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出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本着清晰、简洁、直观的原则,将本次的课堂重点写于板书上。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