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 (1)
(完整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第一章)带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最能准确描述计算机的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C.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D.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计算2.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要取决于。
A. RAM B.CPU C.显示器 D.硬盘3.硬盘是计算机的。
A. 中央处理器 B.内存贮器 C.外存储器 D.控制器4.删除当前输入的错误字符,可直接按下。
A、Enter键 B.ESC键 C.Shift键D.Backspace键5.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A.字位 B.字节 C.字码 D.字长6.“财务管理”软件属于。
A. 工具软件 B.系统软件 C.字处理软件 D.应用软件7.奠定现代电子计算机设计基石的理论是。
A。
冯.诺依曼理论 B。
摩尔定理 C。
存储原理 D。
资源共享原理8.以下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A显示器 B.键盘 C.打印机 D.音箱9.计算机断电后,中的数据全部消失.A. 硬盘 B.光盘 C.ROM D.RAM10.计算机病毒不能通过传播.A. 键盘 B.磁盘 C. 电子邮件 D.光盘11.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是。
A.生物病毒传染 B.人为因素 C.电磁干扰 D.硬件性能变化1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是A.使计算机突然断电 B.破坏计算机的显示器C. 使硬盘霉变 D.破坏计算机软件系统或文件13.以下十六进制数的运算,是正确的.A. 1+9=A B.1+9=B C.1+9=C D.1+9=10 14.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慢的是。
A. 软盘 B.硬盘 C.光盘 D.内存15.第4代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________。
A.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6.计算机模拟人脑学习、记忆等是属于方面的应用.A.科学计算机 B.数据处理 C.人工智能 D.过程控制17.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于________。
A.资源共享B.建立通信系统C.建立自动办公系统D.建立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18. 下列术语中,属于显示器性能指标的是。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

摩尔定理的创始人——戈登·摩尔
电子管
晶体管 显微镜下的集成电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81年8月,IBM公司推出了在intel 8088处理器上 运行的个人计算机。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5.计算机的特点
摩尔定律的诞生
摩尔发现的规律像一个神奇的咒语,被其后数十年芯片发展的实际情况所验证, 人们称它为信息产业中的“摩尔定律”。 英特尔也在“摩尔定律”为中心的研 发方向下,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
软件业遭遇摩尔第二定律:更新速度赶不上硬件 摩尔第二定律则成为软件厂商最大的隐患,因为按照摩尔的这两条定律可以发 现,软件更新的速度很难赶上硬件。 他说,摩尔定律正遭遇材料、体积、散热等瓶颈,设计、生产很难实现,即使 实现成本也很高,而封装技术可将多核封在一起,等于创新摩尔定律。
英特尔的合伙创始人戈登· 摩尔表示,摩尔定 律一直在与时俱进,但我们将遭遇极限。
摩尔定律的诞生
1965年4月,美国《Electronics(电子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并不起眼的文章, 文章提出“当电路所包含的元件数目上升时,单位成本就会下降”的规律,并 预言微处理器芯片的电路密度每隔一年将翻番。文章作者戈登·摩尔(Gordon E. Moore)当时任Fairchild半导体公司研发部主任。摩尔做梦也不会想到三年 后,由他合作创办的英特尔(Intel)公司会成为世界的顶级企业,而那则名不 见经传的预言也逐步演化为一则业界公认的定律,领跑全球计算机业发展四十 年。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 第一代(1951-1958):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器件。它体积大、笨 重,产生过多的热量,容易出错。
计算机应用基础(最新版)

第1章 信息科学与计算机——1.1 初识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概括起来可 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CAD、CAM、CAT和CAI等。 5.网络应用 6.人工智能 7.生活、工作
第1章 信息科学与计算机——1.1 初识计算机
〖思考题〗 1、你心目中的计算机是怎样的? 2、现代计算机电路元件的典型特点是什么? 3、谈谈未来计算机的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接合上网搜索的资料,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都有哪些呢? 5、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整理归纳关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信息。 6、查阅资料或上网搜集整理归纳关于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的相关信息。
信等。
1.1.2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6、可靠性高
第1章 信息科学与计算机——1.1 初识计算机
巨型化:发展高速、大存储容量和强大功能的超大型计算机。用于 核反应、天文、气象、宇宙工程、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及新兴科学 。
第1章 信息科学与计算机——1.2计算机进制与信息编码
1.2.3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 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无论是程序还是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 其中,一个二进制是数据的最小单位,称为位(bit)。计算机处理信息时, 一般以一组二进制数作为一个整体,这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word)。一个 字的二进制位数自然数为字长。不同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字长不同。计算机中 常用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 要指标。 有关存储的常用度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下: 1kB=210Byte=1024B(Byte) 1MB=220Byte=1024kB=1024B×1024B(Byte) 1GB=230Byte=1024MB=1024×1024×1024B(Byte) 1TB=240Byte=1024GB=1024×1024×1024×1024B(Byte) 其中,k、M、G、T分别称为千、兆、吉、太。
交大 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开始时间2016年09月26日星期一15:47状态完成完成于2016年09月26日星期一16:38耗时51 分钟19 秒分数35/40成绩88/满分100题目1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微机中,将数据传送到软盘上,称为______。
选择一项:a. 读盘b. 写盘c. 输入d. 打开反馈正确答案是:写盘题目2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CRT代表______。
选择一项:a. 液晶显示器b. 显示器标准c. 阴极射线显示器件d. 中央处理器反馈正确答案是:阴极射线显示器件题目3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选择一项:a. 计算精度b. 操作系统c. 可根据需求编制相应的程序d. 电子器件反馈正确答案是:可根据需求编制相应的程序题目4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选择一项:b. 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c. 第四代计算机的时代反馈正确答案是: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题目5标记题目题干二进制数01011011B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_____。
选择一项:a. 91b. 71c. 103d. 171反馈正确答案是:91题目6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计算机能够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计算机具有______。
选择一项:a. 逻辑判断能力b. 通用性c. 自动控制能力d. 高速运算能力反馈正确答案是:通用性题目7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下列存储设备中,不能被CPU直接访问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a. 内存储器b. ROMc. RAMd. 外存储器反馈正确答案是:外存储器题目8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在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储都采用______。
选择一项:a. 八进制b. 二进制c. 十进制d. 十六进制反馈正确答案是:二进制题目9正确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在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中,最常使用的设备是______。
网考练习计算机应用基础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1一、单选题1、第三代计算机的标志是使用了______。
A: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大规模集成电路C: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D:以电子管为器件的集成电路答案:C2、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计算机是______。
A:电子数字计算机B:电子模拟计算机C:数模混合计算机D:专用计算机答案:C3、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采用的计量单位是______。
A:次/每小时B:次/每分C:次/每秒D:转/每秒答案:C4、分布式的信息处理需要利用计算机的______。
A:存储技术B:网络技术C:控制功能D:传输功能答案:B5、下列各项中,属于信息的是______。
A:电视机B: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内容C:打印机D:复印机答案:B6、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B:主机、键盘、显示器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答案:D7、下列四个计算机存储容量的换算公式中,正确的是______。
A:1KB=1000BB:1MB=1000KBC:1MB=1024KBD:1MB=1024GB答案:C8、计算机的系统软件中,起到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桥梁和接口作用的是______。
A:各种语言及其处理程序B:操作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答案:B9、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______。
A:键盘B:鼠标C:显示器D:输出设备答案:D10、内存储器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和______。
A:只读存储器B:光盘存储器C:磁盘存储器D:半导体存储器答案:A11、下列四项不属于外部设备的是______。
A:绘图仪B:寄存器C:扫描仪D:显示器答案:B12、以CPU为中心,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称为______。
A:微处理器B:微型计算机C:工作站D:微型计算机系统答案:B13、计算机的主频是它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1

一、单选题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 A:1946年_____。
2、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是_ C:数模混合计算机_____。
3、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判断能力,主要取决于_ C:编制的软件___。
4、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_ B:军事___。
5、在计算机领域,数据是_ A: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_____。
6、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 B:硬件和软件___。
7、在计算机中,信息的最小单位是_ B:位___。
8、能够将高级语言源程序加工为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是C:编译程序____。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大部分的是_B:软件_。
10、显示器是微型机常用的输出设备,输出内容不包括_ D:用户输入的声音_____。
11、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它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还包括__ A:内存容量____。
12、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_ C:所需的物理元件最简单___。
13、ASCII码可以表示的字符个数是__ C:128____。
14、不同的显示器有其相应的控制电路,这个控制电路部件的英文术语的缩略语不包括D:DGA ______。
15、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此外,主要性能指标还有D:主频______。
16、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先后依次打开了aa.doc、bb.doc、cc.doc、dd.doc 等4个文档,当前的活动窗口文档名为__D:dd.doc 。
17、在Word菜单栏的某些菜单中,某个菜单项右端带有省略号"…",表示_ D:执行该命令会打开一个对话框_。
18、假定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D25,则此地址的类型是__ A:相对地址______。
19、在Excel 2003中,假定需要利用H8单元格计算C8:G8区域内的最小值,则输入为_ A:=MIN(C8:G8)_______。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一-答案

作业一一、单选题(40 X 1分)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__ 。
A :1946年B :1952年C :1959年D :1962年答案:A2、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是__________ 。
A :电子数字计算机B :电子模拟计算机C :数模混合计算机D :通用计算机答案:C3、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判断能力,主要取决于_____ 。
A :硬件B :体积C :编制的软件D :基本字长答案:C4、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________ 。
A :科研B :军事C :商业D :管理答案:B5、在计算机领域,数据是_______ 。
A :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B :未经处理的基本素材C :一种连续变化的模拟量D :由客观事物得到的、使人们能够认知客观事物的各种消息、情报、数字、信号等所包括的内容答案:A6、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____ 。
A :主机和外设B :硬件和软件C : CPI和存储器D :控制器和运算器答案:B7、在计算机中,信息的最小单位是_____ 。
A : 字节B : 位C : 字D : KB 答案: B8、能够将高级语言源程序加工为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是________ 。
A : 解释程序B : 汇编程序C : 编译程序D : 编辑程序答案: C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五大部分的是___________ 。
A : 运算器B : 软件C : I/O 设备D : 控制器答案: B10、显示器是微型机常用的输出设备,输出内容不包括 ________ 。
A : 用户输入的命令B : 用户输入的程序C : 用户输入的数据D : 用户输入的声音答案: D11、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它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还包括_____ 。
A : 内存容量B : 显示器尺寸C : 机箱类型D : 绘图机的图纸幅面大小答案: A12、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都是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主要理由是 _______ 。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微型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有:
1、键盘 2、鼠标 3、扫描仪
4、麦克风 5、摄像头 6、触摸屏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
1、显示器 2、打印机 3、音响和耳机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
1.2.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器件,它是一个记忆装 置,也是计算机能够实现程序存储控制的基础。
1.按存储介质分类 2.按存取方式分类 3.按信息的可更改性分类 4.按断电后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 5.按所处位置及功能
1.2.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
1、显示器 2、打印机 3、音响和耳机
1.2.4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主板
主板又称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和母板 (Motherboard),是微型计算机中最主要的一个集成电路板,它将 计算机的各个硬件设备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CPU、存储器、输人输 出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等各种器件通过主板上的插槽、接口、总线 以及数据线相连,从而能够协同配合工作。
1.1.2 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4、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大大超出了 单纯计算工具的功能范畴,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计管机 的发展将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网络化 2、智能化 3、巨型化和微型化
PART 0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详细内容及要求
二讲、计算机系统(1学时)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统一体。
(2).十进制转换为非十进制
例:将十进制数105.125转换成二进制。
1)整数部分
[取余法]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除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直到商为0,取其余数。
(3).小数部分
[取整法]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乘十进制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
第二步:将十进制数0.125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
(4).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软件资源的程序。主要功能有: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硬件功能的扩充、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及管理等。
(2)语言处理程序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
(3)实用程序
一些公用的工具性程序,如:编辑程序EDIT,调试程序DEBUG,诊断程序等。
*字长字长是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如64位微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64位二进制数据。常用的有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形式存放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仪、麦克风等。
2、常用进制及其转换
1)常用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2)主要概念
基:某种数制所使用的全部符号的集合。
基数:基的个数。
位:每个符号在数中的位置。
权:每个数位对应的单位值。
3)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数)下标
4)不同进制数的分解表示法
5)不同进制转换
(1).非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求和法]对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求累加和即可。
由此介绍十进制到其它进制的转换;
其它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对于整数的情况、小数的情况、混合数据的情况的不同处理。
详细内容及要求
第三讲、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2学时)
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表示大量的、复杂多样的信息。
1)BCD编码
BCD码是指“二-十进制码”,即一位十进制对应四位二进制数。
4)数据库系统
按数据模型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目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系统有FoxPro、Oracle、SQL等。
教学小结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
对于上机实验的第一节课,要注意强调正确的指法操作。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3.应用程序的操作、鼠标的操作。
教学重点
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应用程序的操作、窗口的使用。
教学难点
应用程序的操作
建议学时
理论:1上机:2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指导上机实验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2.1作系统概述
2.2 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1计划内算机概述
四、课时分配:讲授4学时、实验4学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讲、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1学时)
1、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硬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充分而高效地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集合。
2、操作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内容
第二章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2.1操作系统概述
2.2 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和Windows2000的发展;
2.掌握Windows2000的启动、退出、Windows的桌面、窗口的使用;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前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2)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采用的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3)汉字编码
输入编码主要分为四类:数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我国的汉字编码规范采用的是1981年5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2312-80标准,称为国标码,包括按拼音排序的一级汉字库3755个,按部首排序的二级汉字库3008个,还有682个字母和图形符号,共计7445个汉字及符号等。把区位码转换成国标码和机内码的方法是:首先把十进制的区位码按区位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并分别加上2020H,即为国标码,再加上8080H,即为机内码。
1、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组成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CPU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存取数据或指令、协调各部件工作等。
2)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窗口;
在上机操作时,要注意强调正确指法的操作。
参阅教材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
作业
P172一. 1~30
教学后记
该节内容理论2学时,内容略显多一些,时间较紧张;
实验2学时上机练习指法不够用,学生应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3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5)Windows XP提供了更好用的网络功能。
6)Windows XP的计划任务将在系统后台自动执行。
7)远程支援。
8)内置网络防火墙功能。
9)“智能标签”软件。
4、Windows 2000启动和退出
1)启动
开机后系统硬件自检,然后自动启动计算机系统。
先开显示开关,再开主机开关。
2)退出
(1)正常退出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数据编码和进制的转换
教学重点
1.数据编码
2.常用进制的转换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建议学时
理论:2
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1.3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
由十进制数的概念引入二、八、十六进制的概念;
操作系统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常用的分类标准有:
1)按与用户对话的界面分类
2)按能够支持的用户数分类
3)按是否能够运行多个任务为标准分类
3、Windows XP的新特性
1)个性化的欢迎界面和用户间快速切换。
2)整个系统提供了更加简单的操作。
3)Windows XP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娱乐功能。
4)Windows XP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频编辑器Windows Movie Maker。
阶段
年份
物理器件
软件特征
应用范围
第一代
46-57
电子管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科学计算
第二代
58-64
晶体管
高级语言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第三代
65-70
小规模集成电路
操作系统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文字处理、图形处理
第四代
70至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
数据库网络等
各个领域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外存分为软盘、硬盘、光盘、磁带
它们的特点和缺点
存储器的有关术语简述如下:
*位(Bit):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或1。位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为了便于衡量存储器的大小,统一以字节(Byte简写为B)为单位。字节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地址:整个内存被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字节编址)。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程序代码。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的内容,每个单元必须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地址)来标识。
教学小结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数据编码在计算机中的使用。特别是常用进制之间的转换。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中的编码有了初步的了解;
参阅教材
第一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