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考点集训七文言文阅读二16

合集下载

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_文言文阅读(精心整理)

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_文言文阅读(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94分)1.(2018•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2)下列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见学生用书P70)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见学生用书P70)考试范围真题统计一、(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2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2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进士。

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

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父丧归葬。

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

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

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

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画线处断句的标志有:先看名词“使臣”“三月”“七月”“八月”,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属于对称断句,“冬”和“春”对应,根据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

晋天福八年,以守忠为牙内指挥使,领绣州刺史。

周显德四年春,改鞍辔库使。

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未几,改卫州刺史。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B.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 C.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D.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汇总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汇总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4小题,19(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深敬重之。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幼赴阙..②之位,一旦以罪见黜,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舍此而去,!孰敢不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欲就东市,岂不痛哉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素无居宅,帝以芝清忠履正,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位特进,于是征为光禄大夫,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赗赠有加,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分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赦//宣帝嘉之/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当死爽懦惑不能用A./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而不诛赦而/不苟免//宣帝嘉之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B.爽懦惑不能用/俄而起为并州刺史不诛/赦宣帝嘉之/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当死遂委身受戮C. 爽懦惑不能用//芝坐爽下狱///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而不诛/赦宣帝嘉之不苟免而口不论直志当死下狱芝坐爽遂委身受戮爽懦惑不能用D.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而不诛 3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1含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1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第一组:以、其、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

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

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

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

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

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文宪集·李疑传》,有删改) 1.与“安能以.室庐自随哉”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斧斤以.时入山林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答案 B解析文中的“以”作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B项与之相同。

A项,介词,表示方式、凭借或手段,可译为“用”“拿”“凭借”“依靠”“按照”等。

C项,介词,可译为“依照”“根据”。

D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2.与“传其事以.劝焉”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B.作《师说》以.贻之C.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答案 B解析文中的“以”为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用来”“以便”,B项与之相同。

A项,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C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D项,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3.与“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答案 A。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_文言文阅读_7-3_有答案

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_文言文阅读_7-3_有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答案 B解析“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答案 D解析“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答案 B解析封邑是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即该地的税赋归被封者。

是古代君主对臣下的一种物质奖励。

一般受封邑的是君主的兄弟们或叔伯等近亲属,也有少量的封邑给那些对国家功劳很大的人。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新课标福建省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

新课标福建省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考点集训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布袍脱粟:(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市:(3)怒驿吏,倒悬..之倒悬:(4)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罪: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

年十八游学京师,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

主儒宗之。

年四十余,始为郡吏。

以.事系东郡发干狱。

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

其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

后事释归家,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

居无何,遵被诛,瑗免归。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事系东郡发干狱以:(2)狱掾善为.《礼》为:(3)辄问以.《礼》说以:(4)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为: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

由此迁济北相。

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致殷勤。

岁馀,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徇行郡国,以臧罪奏瑗,征诣廷尉。

瑗上书自讼,得理出。

会病卒,年六十六。

临终,顾命子寔曰:“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

其赗赠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

”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B.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C.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D.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战国时为宫廷医生。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5含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7-5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 题。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

授湖州司士曹事,。

俄除太学博士....建炎初,乘舆南渡。

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俶扰,溃卒相挻为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

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

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

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

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厚,愿行者多纳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

知贡举...历十八年得免举。

秦桧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

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御史劾罢之。

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

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

召还,复为礼部侍郎。

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曰:“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曰:“卿言,自言“学《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是也。

”一日侍经筵..乃垂涕,上恻然.即拜本部尚书,固辞,不许。

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

”命却其章。

复申前请。

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搢绅荣之。

时闽、粤、江西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年七十七。

风。

手不释卷,尤通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于《易》。

(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贳(shì):宽纵,赦免。

1.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除.太学博士除:授予B.繇此忤.桧,御史劾罢之忤:违背C.口舌相高,殆.成风俗殆:危险D.命却.其章。

复申前请却:退回答案C解析殆,此处是“几乎”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集训七文言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
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
..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
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
..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
昌府,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数告老
..,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
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

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

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17·福建省福州市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