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名著阅读(4 分)
7.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2 分)(

A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纪伯伦的影响下写成的。
B 《繁星》《春水》包含了诗人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歌颂。
C 《蚂蚁和蝉》讽刺了贪得无厌不会有好结果;《乌龟和老鹰》则通过乌龟的悲剧,说明任
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
D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一句画龙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说,中国人历来讲求含蓄内敛,你怎样看待毛遂自荐的行为? (3 分)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
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5.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棹.数小舟(船桨)
B 阅.十余岁(经过)
C 如是再啮.(冲刷)
D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讲学、教书)
C 经过一学期的刻苦努力,使我熟悉了七中育才的学习和生活。
D 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卑劣行径。
二 课内古诗文(选择题共计 9 分,每小题 3 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A卷和B卷,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准考证号下面的标号用2B铅笔涂黑,并认真核对。

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其它试题修改禁用涂改液和不干胶条。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直接答在答题卡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答题卡面保持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A卷(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看.护(kān)抖擞.(shǒu)菡.萏(hán)蝉蜕.(tuì)B.黄晕.(yùn)徘徊.(huái)粗犷.(kuàng)差.可拟(chā)C.秕.谷(bǐ)贮.蓄(chú)吝.啬(lìng)绿茵茵.(yīn )D.应和.(hè)莅.临(lì)盔.甲(kuī)人迹罕.至(hǎn)2.下列各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顶沸。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耸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部编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部编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部编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上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A 卷(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12 分,每小题3 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禁.锢(jìn)戳.破(chuō)称.职(chèng)抖擞.(sǒu)B.信.服(xìn)倜傥.(táng)热忱.(chén)惩.戒(chéng)C.侍.弄(shì)灵敏.(mǐn)粗犷.(kuàng)怂.恿(sǒng)D.吝.啬(lìn)怦.怦(pēng)浑.黄(hún)争执.(zhí)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B.此后,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错时,我都能轻松应对。

C.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D.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后裙。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蓝蓝的天空下,阳光明媚,参.差.不.齐.的山头上遍布着神态各异的石头。

B. 在儿子的心目中,父亲往往是神.通.广.大.之人,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他。

C. 张老师提议以猜字谜游戏的方式欢庆元旦,同学们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同。

D. 几十年来,她一心一意演唱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从不见.异.思.迁.。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同学们的课间操做得棒极了,那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和整齐划一的动作时时回荡在我们耳边。

B.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 小时的建议。

C.诸葛亮超人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2015-2016七上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5-2016七上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语文(七年级)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分歧.(zhī) 憔.悴(qiáo) 祷.告(dǎo)模模.糊糊(mó)B. 荫.蔽(yìn)争执.(zhí)潜.行(qián) 津.津有味(jīn)C. 徘徊.(huái)啜.泣(zhuì) 喧.嚣(xuān) 骇.人听闻(hài)D. 停滞.(zhì) 贮.蓄(chù) 挑.逗(tiǎo) 头晕目眩.(xùɑn)2.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姊妹时辰蜷曲花团锦簇B. 烦闷伫立嘈杂猪丝马迹C. 慈爱缭亮背诵鸦雀无声D. 攀符铭记绰号忍俊不禁3.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游的时候,我们在路上呼朋引伴....地叫着、追赶着,开心极了!B. 李娜根本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和基础,凭借当市长的父亲的关系在全市音乐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独具慧眼....的宋老师给予她很高的评价。

C. 为了不惹奶奶生气,她说什么我们都随声附和....。

D. 期中考试我考了最后一名,放学后我灰心丧气....地往家里走去。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十七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B.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C. 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

D.“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B. 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C. 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D. 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

6.下面各句与例句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成都七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答题卷 答案 01

成都七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答题卷 答案 01
8.下列对文言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B.《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诚实。
C.《诫子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C. 央视“中国民歌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各地美食,内容丰富多彩,让人赞叹不已。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A. 孔子认为: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而不学则殆”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学习而言,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孔子强调读书求学应“以学为乐”。
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个“择”字说明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主见,既要选择别人的优点来学习,也要善于指出他人的缺点,使其改正。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愠:生气,恼怒)
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意:意志)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杞人忧天》) (中伤:伤害,受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友人惭,下车引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狼》一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部编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部编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部编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上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A 卷(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12 分,每小题3 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禁.锢(jìn)戳.破(chuō)称.职(chèng)抖擞.(sǒu)B.信.服(xìn)倜傥.(táng)热忱.(chén)惩.戒(chéng)C.侍.弄(shì)灵敏.(mǐn)粗犷.(kuàng)怂.恿(sǒng)D.吝.啬(lìn)怦.怦(pēng)浑.黄(hún)争执.(zhí)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B.此后,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错时,我都能轻松应对。

C.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D.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后裙。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蓝蓝的天空下,阳光明媚,参.差.不.齐.的山头上遍布着神态各异的石头。

B. 在儿子的心目中,父亲往往是神.通.广.大.之人,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他。

C. 张老师提议以猜字谜游戏的方式欢庆元旦,同学们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同。

D. 几十年来,她一心一意演唱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从不见.异.思.迁.。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同学们的课间操做得棒极了,那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和整齐划一的动作时时回荡在我们耳边。

B.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 小时的建议。

C.诸葛亮超人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成都市7中2015级语文分班考试题

成都市7中2015级语文分班考试题

成都七中初中2015级入学测试语文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4分)1.看拼音,写汉字(1分/词共8分)chōng jǐng yǎn móu liào wàng jǔsànɡshǔn xīquán suōqiáo cuìmúyàng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1分/词共4分)2012年8月5日,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现场,正进行着一场__________的高手较量赛,最后,林丹__________,成功卫冕此次奥运男单冠军,为中国金牌榜又添一枚可贵的金牌。

林丹的成功,和他__________的努力分不开。

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很多人都激动得__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分/空共10分)A组A.金戈铁马B.温婉C.长白山D.杏花村E.洞箫牧歌F.粗犷南方的雨,细腻(),使人想起(),想起酒香四溢的(),青烟缭绕的山野以及飘飞的柳絮和采莲少女娇滴滴的软语。

北方的雨,()豪放,使人想起(),想起深厚蕴藉的(),直挺孤傲的狼烟以及燃烧的红高粱和关中汉子铜锤铁鼓的大嗓。

B组: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绝:A.断绝 B.横渡;穿越 C.独一无二,没有可比的 D.走不通(1)路上行人络绎不绝.()(2)绝.路逢生()(.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他的手艺真绝.()4.划线部分表达的意思是()(2分)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划线词语和短语彼岸,中间往往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A.指现实指理想B.指困难、挫折指理想C.指困难、挫折指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D.指现实指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5.古诗词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在六年的学习中,你一定学会了很多首古诗词,试试看,你能根据要求把古诗词写正确吗?(1分/空共10分)(1)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中借古代名将李广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DOC)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DOC)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上册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卷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1.诗歌默写(8分,每空1分)(1)潮平两岸阔,。

(2)老骥伏枥,。

烈土暮年,。

(3) ?为有源头活水来。

(4)晏殊《浣溪沙》中的千古名句是是:,。

(5)《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收敛(liǎn)啜(chuò)泣贻然自得肥硕(shuò)B.磅礴(páng bó)匿(nì)名闲情逸致滑稽(qī)C.峰峦(luán)枯涸(hé)回味无穷酝酿(niàng)D.清洌(liè)玷(zhān)污苦心孤诣洗濯(dí)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5.2010年4月25日,丹麦国宝“小美人鱼”铜像首次“离家远行”,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她的到来,唤起了我们心中深藏已久的童话的记忆。

除了《海的女儿》,你还读过安徒生的哪一篇童话?请结合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

(2分)篇目《》,阅读感受:6.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2分)对于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的姚明来说,一场重要的比赛,可能为他赢得数百万元的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18届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检测卷说明: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其他类型题。

第Ⅰ卷一基础积累(共计12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cān)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mó)样的小东西。

B肉体虽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却悄.(qiăo)然潜.(qián)行在地下。

C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pìng)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jué)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D我听见有人啜.(chuò)泣,正纳罕.(hàn)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2.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蹿。

B 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盲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旷野上。

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怒了那烦人的聒聒!D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蹋了,乌云弥漫了天空,倾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3.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天灾人祸接连不断,非洲地区每天有大批的人饿死、病死,真是骇人听闻....!B针对期末考试,老师提出了几条复习建议,同学们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C近日,地沟油、毒奶粉、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D 父母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他们总是一丝不苟....地教育我们,希望我们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原因是态度端正,习惯良好造成的。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经过一学期的刻苦努力,使我熟悉了七中育才的学习和生活。

D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卑劣行径。

二课内古诗文(选择题共计9分,每小题3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棹.数小舟(船桨)B 阅.十余岁(经过)C如是再啮.(冲刷)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讲学、教书)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沿河求之.曲肱而枕之. B其.反激之力其.此之谓乎C为.人谋而不忠乎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D 果.得于数里外暮而果.大亡其财7.下列对《河中石兽》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写的。

先写石兽落水,再写数十年后寺僧准备打捞。

按照常规思维,人们从山门倒塌的位置找起,结果却一无所获。

B 讲学家嘲笑庙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老河兵嘲笑讲学家认识的错误,没有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

C文章寓意于事,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

以寻找石兽为线索展开情节,详细地记叙了寻找石兽的全过程。

D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告诉我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第Ⅱ卷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共4分)(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 默写填空(6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

(2)水何澹澹,。

(3),江春入旧年。

(4),浅草才能没马蹄。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争渡,争渡,。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

(共9分)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0.结合全文思考,面对紫藤萝,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3分)答:11.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3分)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答:12.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浮想联翩。

请找出文中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3分)答:四作文(60 分)时光静走,我们发现生命是不断成长的过程。

越长大,我们越能感受到《羚羊木雕》传递出的理解之重要;越长大,我们越能体会《皇帝的新装》揭示的真诚之可贵;越长大,我们越懂得蝉生命的意义;越长大,我们越明白何为秋天的怀念…… 请以:“越长大,越”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B卷一诗歌鉴赏(共5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秋来处处割愁肠”中“割”字用得极好,试作赏析。

(3 分)答:2.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谈谈你对最后两句的理解。

(2 分)答: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5 分)毛遂自荐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①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

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②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③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①平原君:战国时赵国公子赵胜。

②末:尖端。

③蚤:同“早”。

3.解释加点的词(3分)(1)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 ) (2)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3)譬若..锥之处囊中( )4 .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得十九..人死者十九..B余.无可取者但余.钟磬音C文武备具.者故人具.鸡黍D先生不能.学然后能.自强也5.翻译(6分)(1)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人说,中国人历来讲求含蓄内敛,你怎样看待毛遂自荐的行为?(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及课外现代文阅读(共22 分)(一)名著阅读(4分)7.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2分)()A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纪伯伦的影响下写成的。

B《繁星》《春水》包含了诗人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歌颂。

C《蚂蚁和蝉》讽刺了贪得无厌不会有好结果;《乌龟和老鹰》则通过乌龟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

D《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一句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8.阅读《伊索寓言》这则故事,写出寓意。

(2 分)农夫与他的儿子们有个农夫生命垂危,他把儿子们叫到跟前说:“我的孩子们,我就快死了;所以我想让你们知道,在我的葡萄园里埋藏着珍宝,你们自己去把它挖出来吧!”儿子们认定财宝埋在地下,为了找到它们,就用铁铲和钉耙反反复复地翻遍了整片葡萄园,然而什么都没有找到。

但是经过了彻底的挖掘,当年葡萄却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

寓意是:(二)课外现代文阅读(共18分)梧桐树丰子恺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