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法深度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
制浆造纸废水及处理

3.中段水处理
(1)化学氧化法
利用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与中段水中的有机污 染物发生反应,从而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常见的强氧化剂有氯、 二氧化氯、臭氧、双氧水、高氯酸和次氯酸盐等。
高级化学氧化法:有大量自由基参加的化学氧化处理工艺, 如:加入O3或者使用fenton试剂。
光催化氧化法:在特殊的光照射条件下发生的有机物参与的 氧化分解反应,如:用TiO2作催化剂,在O2和紫外光作用下有机 物分解。
(2)物化法
物化法包括吸附法、混凝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法:采用多孔的固体吸附剂,利用固—液相界面上的物 质传递,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移到固体吸附剂上,从而使之 从废水中分离除去的方法。目前用于水处理的吸附剂主要有:活 性炭、硅藻土、氧化硅、活性氧化铝、沸石及离子交换树脂等。
混凝法(组合使用):向废水中投入一定量的混凝剂,使废 水中难以自然沉淀的胶体状污染物和一部分细小悬浮物经过脱稳、 凝聚、架桥等反应过程,形成具有一定大小的絮凝体,再在后续 沉淀池中沉淀分离,从而使胶体状污染物得以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用烧碱法或硫酸盐法直接蒸煮原料而产生的废水。前者使用 药剂主要为NaOH,后者为NaOH+Na2S黑液中的主要成分有木质 素、聚戊糖和总碱。
黑液和红液图片
• 中段水 黑液提取后的蒸煮浆料在洗涤、筛选、漂白等过程中排出的
废水。 洗选废水中的BOD5很高。
洗选废水吨浆废液量及污染负荷
• 造纸白水
为了防止制浆造纸废水中的污染物对我国环境造成破坏,对 制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制浆造纸废水的分类及污染组成
• 1.备料废水 在木材湿法备料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泥沙,在草类原料
备料中是水封除尘产生废水,这两种废水均可通过澄清后循环使 用。 • 2.黑液、红液
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方法

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方法一、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而污水处理技术是保护环境和人们健康的重要手段。
如何在保证出水质量的同时,尽量节约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是研究污水处理技术的关键。
二、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是利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与化学药剂进行反应,并通过一定的机械设备把反应物与废水分离。
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吸附等。
1. 混凝法混凝剂能够使水中的细小颗粒逐渐凝聚变大,从而使颗粒沉降到底部。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
混凝法能有效降低悬浮物和浊度,但其对一些有机物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
2. 沉淀法废水中的污染物被化学药剂所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效果。
常用的药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沉淀法对废水中的有机物作用平平,但处理效果卓著,对重金属离子和大多数无机物都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3.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吸附法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离子的去除效果优秀。
三、生物法生物法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处理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生物法两种。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微生物的混合液与污水进行混合,通过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最终得到净化水。
活性污泥法的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但对水质波动较为敏感。
2. 固定化生物法通过将微生物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达到生物附着效果,实现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等作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固定化生物法的处理效率稳定,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但其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专门的操作管理措施。
四、膜技术膜技术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特殊的膜过滤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水分离,从而净化水质。
常见的膜包括微孔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
膜技术对水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出水稳定,但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更为细致的操作管理。
制浆造纸废水

制浆造纸废水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制浆是利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或是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本钱色纸浆或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而造纸那么是指将纸浆抄造成纸产品的过程。
制浆造纸工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从备料到造纸、化学品祸回收、纸张的加工等都需要大量的水,用与输送、洗涤、分散物料及冷却设备等。
尽管在生产过程中也有水的回收、处理及再用,但仍有大量的废水排入体,造成了水环境严重污染。
一、造纸废水定义:制浆造纸废水是指化学法制浆产生的蒸煮废液〔又称黑液、红液〕,洗浆漂白过程中产生的中段水及抄纸工序中产生的白水,它们都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
一般每生产1 t硫酸盐浆就有1 t有机物和400 kg碱类、硫化物溶解于黑液中;生产1 t亚硫酸盐浆约有900 kg 有机物和200 kg氧化物〔钙、镁等〕和硫化物溶于红液中。
废液排入江河中不仅严重污染水源,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如何消除造纸废水污染并使废液中的珍贵资源得到利用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的工作,应当受到重视。
二、水的来源与特点在制浆造纸的生产过程中,废水主要来源与备料、蒸煮、冷凝、洗涤、漂白和抄造纸等工序中。
1、备料过程中的废水以木材为的制浆厂在备料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洗涤水以及湿法剥皮机排出水,其中主要含树皮、泥沙、木屑以及木材中的水溶性物质,包括果胶、多糖、胶质及单宁等。
2、工段废液碱法制浆产生的黑液和酸法制浆产生的红液。
我国绝大局部造纸厂采用碱法制浆而产生黑液,这里将黑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黑液中所含的污染物占到了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90%以上,且具有高浓度和难降解的特性,它的治理一直是一大难题。
黑液中的主要成分有3种,即木质素、聚戊糖和总碱。
木质素是一类无毒的天然高分子物质,作为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聚戊糖可用作牲畜饲料。
3、中段水中段废水是指经黑液提取后的蒸煮浆料在筛选、洗涤、漂白等过程中排出的废水,颜色呈深黄色,占造纸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8%~9%,吨浆COD负荷310 kg左右。
混凝沉淀/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造纸废水

6 0 / S - 1 0 mg L p 0 mg I。 S 5 0 / . H一6 ~8
同时 投加 粪便 以缩 短 培 设 计 出水 水 质 :C c≤3 0mg I, OD ≤ 8 mg L 处 理 厂消化 污泥 为接种 污 泥 , OD r 0 / B s 0 / , 养 时 间 。约两 周后 经微 生物 相镜 检 , 污泥 内 已 含有 大 S ≤ 1 0 mg L,p S 0 / H一 6 9 ~
2 水 量 。废水 处理 量 Q=2 0 0 / 。 ) 5 0 m。 d
量菌胶 团和纤 毛类原 生动 物 , 钟 虫 、 如 等枝 虫 、 盖纤 虫
2 处理 工艺 及 主 要 构 筑 物
2 1 T 艺 流 程 .
版削 曝气机
等, 同时污 泥具 有 良好 的 凝 聚 、 降性 能 , 明 活性 污 沉 说
维普资讯
王裕金等 : 混凝 沉 淀 / 卡鲁 塞 尔 氧 化 沟 处 理 造 纸 废 水
混 凝 沉 淀 / 鲁塞 尔 氧化 沟 处 理 造纸 废水 卡
王 裕金 刘淑 珍 王 娜。 , ,
(. 乡市 环 境 保 护 科 学 设 计 研 究 院 ,. 乡 市 环境 监察 支 队 , 南 新 乡 4 3 0 ) I新 2新 河 5 00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2 9 (0 6 0 —1 70 10 —0 3 2 0 )60 2 —2
以麦草 为原 料 的制 浆 造 纸 是 制 浆 造 纸 的 主要 工 0 2 k B . 5 g OD/ g LS kM S・d 。 业 污染 源之 一… 。河 南 某造 纸 厂 以 亚 铵 法 麦 草 浆 生 3 二 沉 池 l座 : 形 辐 流 式 初 沉 池 l座 , ) 圆 D一
凤凰纸业混凝法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投资少、运行成本低、脱色效果好

沉。
研 究和 试 验 , 出了高效、 找 廉
价 的废 水 深度 处 理 方 法一 一
混 凝 法 , 决 了困扰 企 业源自的 废 解水 深度 处 理 运 行 成 本偏 高的 难题 , 而使 企业 能够 以较 少 从
没有可供参 考借鉴的生 产运 行案 例。
而GB3 4 - 0 8 标 准又 进 一步 54 2 0N 明确 规 定了外 排废 水 的色度 限值 : 期 一 标 准 为5 倍 , 0 二期 标 准 为3 倍 。外排 废 0
水的 深度处理 势在 必行。
南 宁 凤 凰 纸 业 从 2 0 年 开 始 , 行 00 进
强的 吸附 力, 使胶 体 溶 液中胶粒 缩 聚反 应 脱稳 、 凝聚沉 。 混
混 凝 脱 色 法 所 采 用 的 药 剂 包 括 无
滤 法, 投资3 0 0 万欧 元 ; 瑞典 S a t Ma i ra
W ae t r AB公司 推 荐 采 用 UF 过 滤 法 , 膜 投 资3 0 万人 民 币。 50 南 宁凤 凰 纸 业 的 主 导 产 品是 漂 白 硫
混凝 法深度处 理制浆造 纸 废水
投 资少、 行成 本低 脱 色效 果好 运
。 徐孝 丰 ( 西 南宁凤 凰纸 业 有 限公司, 广 南宁 5 0 3 ) 3 0 1
随 4来格 G求制 环 保—,纸 着的《对 2越。 B发国工 社0浆 的越家 30严 5展造 会8 4 要
业 水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颁 布 后 ,一些 企 业 选 择 了 以 废 水 脱 色 方 法 来 提 高 废 水 处
制浆造纸中段废水的混凝处理

收稿 日期 :20 — 6— 7 0 5 0 2
基 金项 目 :广西 高校 百名 中青年 学科带 头人 资助计 划项 目(  ̄
A [03 9 )广 西 区教育厅 科研 项 目( 20 ]7 ; 桂教 科研 [03 2 ) 20 ]2
作 者简 介 :马丽 丽 (9 1 ,女 ,硕 士研究 生 ,环 境工 程专业 . 18 一) 通讯 作者 : 庆林 ,博士 ,教授 ,Em i i ign leeu c 解 -a :x qnl @gt d .a l e i i.
维普资讯
桂
林
工
学
院
学
报
20 06芷
13 3 助凝 剂 P M 对 混 凝 效 果 的影 响 首 先 通 明显 ,而后 ,随着混凝剂用量 的加大 ,混凝效果 .. A
过实验 确定 聚丙烯 酰胺 ( A 的最佳 投 加量 , 后 增 大不 明显 ,有 时反 而会 出现 下降 的现象 . P M) 然
按照 上述混 凝 方 法 将 3种 混 凝 剂 分 别 加 入 助 凝 剂
8. %;聚合氯化铝分别为 8. %、9. %、9.%.硫酸铝是处理该中段废水的最佳混凝剂. 75 54 79 38
关键 词 :制浆 造纸 厂 ;中段废水 ;混凝 法
中图分类号 :X 9 .3 7305 文献标 志码 :A
造纸工 业 废 水 排 放 量 大 ,污 染 物 浓 度 高. 因 此 ,解 决造 纸 废 水 污染 问 题 已受 到 全社 会 的 普 遍 关注 .混凝 法适 应性 强 ,基建 投 资低 ,管 理 简 单 , 是废 水处 理常用 的方 法 J .本 文 主要 研 究 了硫 酸 皿 电子 天 平 ,智 能 数 显 浊 度仪 ( 苏 一 环 集 团无 江 锡市科 洋仪 器厂 ) .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对比选择与应用研究

构的聚合物 ROR,使得 木质 素分子量增大 、水溶性降低 ,通过沉淀 人流分配管进入 系统 ,经活性砂过滤后 由顶部 出流 口流出。需处
分离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这个反应过程 的副反应之一氢氧 自由基 理的水 向上流经 滤床 时被 过滤 ,含有处理杂质的活性砂设备 的锥
的氧化反应可 以使废水 中有机物污染物生成更多的羧基 和羟基等 形底部通过空气 提升泵被运送 到顶部 的清洗器 ,通过 絮流作用使
絮状 水合 物的药剂 ,通过快速混合 ,使药剂迅速分散在水 中,然后
经反应形 成大的可沉 絮体 ,新生成 的絮体具有 良好的吸附性 ,能
够吸附胶体和悬浮状态 的有机物 和无机物 ,新生成 的小絮体在外
力扰动下互相碰撞 ,聚集 而成 大絮体 ,完 整的过程 南混 合 、凝 聚 、
絮凝组成 ,称为混凝 。混凝产生较大的絮体通过后续 沉淀 或气 浮
计采用 PLC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全程监控 ,从 而实现整个处理 程度调节。滤罐安装完毕 ,在向滤罐 内添加过滤介质和进水 前 ,必
系统 的自动运行。PLC系统主要包括两 台微滤装置 、一套气洗分系 须确保 滤罐 放置水平 ,垫板 由固定螺栓 固定在地板 上 ,并 且混凝
统和一套水洗分系统 ,水洗分系统兼有化学清洗的功能。
土浇筑 。滤料采用长石砂与石英砂 。长石砂与石英砂 在细 菌增长
1.2.2双层滤料罐 与膜分离的有效结合 ,更能体现膜混凝 反应器在 方 面 相 比具 有 良好 的表 面 结 构 ,易 于 黏 附 。
污水深度处理工程 中的优势。双层滤料罐 +微滤膜组合工艺可有
效代 替原有的 固液分离方法 ,通过混凝去除大分子量污染物质 , 2 工 艺 方 案 选 择
浅述水处理的混凝法

浅述水处理的混凝法作者:閤春蕾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10期摘要: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
这种方法用于处理含油废水、染色废水、洗毛废水等,该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一般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等。
以下将对这一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水处理;混凝法;强化混凝0 引言混凝法在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中,是一种很重要的物化处理方法。
这种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各种污染指标去除率高。
为了取得更好的去除效果,可以调节温度、PH值、水力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性质等,因此产生了强化混凝的方法。
1 混凝法的概念和原理混凝是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传统意义上,在混凝阶段主要去除的污染物是颗粒物,主要的评价指标是浊度。
混凝是混凝剂、水体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及水体基质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快速反应的过程,其中包括混凝剂水解、聚合,与污染物电中和、粘结架桥形成絮体,污染物的包裹、吸附、沉降等过程,对几乎所有的污染物都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正因为如此,混凝成为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中几乎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在全面降低水体污染物水平、控制水污染、实现水质净化、再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全面降低水体污染物水平、控制水污染、实现水质净化、再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凝聚的作用向水中投加药剂,使胶体失去稳定性而形成微小颗粒,而后这些均匀分散的微小颗粒再进一步形成较大的颗粒,从液体中沉淀下来,这个过程称为凝聚。
凝聚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压缩双电层与电荷的中和作用。
加入电解质,使固体微粒表面形成的双电层有效厚度减小,从而范德华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形成凝聚;或者加入电不同电荷的固体微粒,使不同电荷的粒子由于静电吸引而彼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
2)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
高分子絮凝剂的碳碳单键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旋转的,再加上聚合度较大,即主链较长,在水介质中主链是弯曲的。
在主链的各个部位吸附了很多固体颗粒,就象是为固体颗粒架了许多桥梁,让这些固体颗粒相对地聚集起来形成大的颗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法深度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青岛,266042摘要: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生化后的制浆中段废水。
研究了絮凝剂的投加量及pH对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混凝沉淀的最佳条件:Fe2(SO4)3投加量为1.6g/L,pH=7。
该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达到57.94%,出水水质达到造纸工业污水排放的一级标准(GB3544-2011)。
关键词:混凝沉淀;深度处理;制浆中段废水Study on flocculation process for advanced treatmentof pulping middle stage wastewaterAbstract: The Pulping middle stage wastewater after biochemical treatment was treated by process of 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 The dosage of flocculent and the original pH value, on the effect of wastewater deep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mixed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Fe2(SO4)3dosage is 1.6g/L, pH=7.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removal rate of CODcr can reach 57.94%, the effluent quality reached the discharge of sewage papermaking industry level standards (GB3544-2011).Key words: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deep treatment; pulping middle stage wastewater1.引言制浆中段废水是浆料经蒸煮、黑液提取后在筛选、洗涤和漂白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其排放量大,溶出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使废水具有色度深,成分复杂、毒性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对制浆中段废水的处理多采用物化法和生化法。
废水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虽然出水的一些指标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但其可生生化差,BOD/CODcr一般在0.15-0.25之间,色度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仍含有一些有生物毒性的物质,通常这类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毒性或“三致”效应,所以很难应用生化法继续处理。
为了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通常要对生化出水做进一步处理。
目前很多深度处理技术已经应用或者准备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这些技术主要有:混凝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电化学技术等。
而混凝沉淀法投资少,设备简单,适用性强,是废水深度处理的主要应用方法之一。
混凝沉淀是向待处理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絮凝剂,絮凝剂在水中发生水解和聚合反应,形成正电荷水解聚合产物,与水中带电荷粒子或胶粒发生压缩双电层、电中和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用,使水中污染物粒子聚集成大颗粒电中和或吸附脱稳沉降,通过混凝,可降低废水的浊度、色度、去除高分子物质、悬浮物质或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和某些重金属物质。
混凝沉淀过程的关键在于恰当的选择和投加絮凝剂,因此了解比较絮凝剂的特征、相适应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硫酸铁Fe2(SO4)3是一种无机絮凝剂,有较好的絮凝能力,其絮凝机理,目前可认为:当可溶性三价铁分散于水体中时,三价铁离子周围环境将大大改变,三价铁离子被众多的水分子包围。
由于三价铁离子本身具有很大的水解倾向,从而引发一系列水解反应,进而形成一系列不同形态的多核聚合物,具有最优絮凝性能的是那些即将完全水解生成Fe2(SO4)3絮状沉淀前的临界产物,这些多核聚合物往往具有较多的正电荷和较大的表面积,能迅速吸附水体中带负电荷的胶体及其他悬浮物。
本实验研究了絮凝剂Fe2(SO4)3对制浆中段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讨论了Fe2(SO4)3的投加量和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 实验部分2.1 废水来源及性质取自某造纸厂中的制浆中段废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其COD Cr为107mg/L,PH=6。
2.2 分析仪器数字消解仪(DRB200,美国HACH公司生产)电极式溶解氧测定仪便携式水质分析仪( DR2700,美国HACH 公司生产)2.3 实验试剂Fe2(SO4)3溶液(8g/L),PAM溶液,消解液,HgSO42.4 实验方法2.4.1原水水质分析2.4.1.1 原水pH及COD的测定用pH试纸粗略测得废水的pH=6。
取2ml原水样于消解管中,然后加入3ml消解液,再加入少量HgSO4,拧紧盖子混匀,在150℃下消解1h。
冷却至室温后,用哈西测定仪测得水样的COD=107ml/L。
2.4.1.2 原水可生化性的测定锥形瓶中装满原水后向水中充氧,当氧气达到饱和时接种5mL污泥混合液,立即密封,通过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记录溶解氧的变化,开始每5min记录一次,随着溶解氧变化幅度的减小,时间间隔随之增长,直到每30min记录一次,记录2h。
2.4.2 最佳pH值的确定初步确定Fe2(SO4)3和PAM的用量,然后调节水样pH分别为3、4、5、6、7、8、9。
投加等量的Fe2(SO4)3和PAM,搅拌静置后,取上清液测COD的浓度,确定最佳pH值。
2.4.3 最佳投药量的确定调节原水样pH为最佳pH值,分别加入1、2、3、4、5mL 的Fe2(SO4)3溶液和10滴PAM,搅拌静置后,取上清液测COD的浓度,确定Fe2(SO4)3的最佳投加量。
3 结果与分析3.1 可生化性的判断微生物外源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上部,表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能被微生物降解,耗氧速率大于内源呼吸时的耗氧速率;若外源呼吸线与内源呼吸线重合,表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也未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微生物维持内源呼吸;若外源呼吸线位于内源呼吸线下部,表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且对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毒害作用,微生物呼吸曲线一旦与横坐标重合,则说明微生物的呼吸已停止,死亡。
通过电极式溶解氧测定仪测得原水的内源呼吸曲线和外源呼吸曲线,如下图所示0204060801001201400.00.20.40.60.81.01.21.41.6 1.8溶解氧消耗量c /m g ·L -1时间t /min 内源呼吸曲线 外源呼吸曲线图3-1 生化呼吸曲线Fig3-1 Biochemical respiration curve由图可知外源呼吸曲线在内源呼吸曲线上部,但二者之间的距离不是很大,说明制浆中段废水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虽仍具有一定的可生化性,但可生化性较差。
3.2 pH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废水pH 值对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每种絮凝剂都有最佳的pH 值。
絮凝剂在不同的pH 值下絮凝效果不同。
pH 值对Fe 2(SO 4)3的絮凝效果如下图1020304050603456789pH值C O D 去除率/%图3-2 pH 对硫酸铁絮凝效果的影响Fig3-2 Effect of pH on flocculation由图可知:pH 值对Fe 2(SO 4)3在制浆中段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影响效果明显, 絮凝效果随着pH 的增大而增大,pH 大于7以后絮凝效果随着pH 的增大而减小。
pH 值为6-8时COD 的去除效果较好,酸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COD 的去除率。
当pH=7时,COD 的去除率最大,达到51.4%,3.3 Fe 2(SO 4)3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絮凝剂的投加量对絮凝效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投加量不足水中污染物得不到充分絮凝,投加量过大则会增加成本有时还会使废水COD 增大。
Fe 2(SO 4)3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如下图所示102030405060700.40.8 1.21.62投加量/g/L C O D 去除率/%图3-3 硫酸铁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Fig3-3 Effect of dosage of FeSO 4 on flocculation由图可知:Fe 2(SO 4)3投加量较小时处理效果不明显,随着投加量的增加, COD 的去除率增加,投加量为1.6g/L 时去除率最高,继续增加Fe 2(SO 4)3 的投加量,COD 的去除率减小。
1.6g/L 为Fe 2(SO 4)3的最佳投加量,COD 的去除率可达到57.94%4.结论用Fe 2(SO 4)3作为絮凝剂对制浆中段废水进行深度处理,Fe 2(SO 4)3的最佳pH 值为7,最佳投加量为1.6g/L ,在此条件下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COD 去除率达到57.94%,水质达到造纸工业污水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GB3544-2011)。
参考文献[1]蓝惠霞,刘晓凤,王绚.Fenton 氧化-絮凝工艺深度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1,30( 5) : 75 -78.[2]潘洪艳,张安龙,张佳.国内外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J].造纸化学品,2011,(7):75-80.[3]张安龙,陈婕.制浆造纸中段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J.天津造纸,2009(2):20-24.[4]洪卫,刘勃,等.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解析[J].中华纸业,2009,(7):76-81.[5]李志才,吴香波,谢益民,杨海涛.造纸中段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环保与节能,2009,(2)46-51.[6]马丽丽,解庆林,王敦球,游少鸿.制浆造纸中段废水的混凝处理.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248-249.[7]洪卫,刘勃,等.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解析[J].中华纸业,2009,(7):76-81.[8]郑怀礼,龙腾锐,舒型武.聚合铁类絮凝剂絮凝作用机理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0,(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