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共114张PPT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共17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字词积累
洗漱
吱吱声
生死攸关 塌陷
坍塌
撑
眼含热泪 瞬间
谭千秋 震撼
废墟 凹陷
诠释
砸
血肉模糊
绘声绘色
腾空而起
谭老师在地震中是如何表现 的?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7:17:28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字词积累
洗漱
吱吱声
生死攸关 塌陷
坍塌
撑
眼含热泪 瞬间
谭千秋 震撼
废墟 凹陷
诠释
砸
血肉模糊
绘声绘色
腾空而起
谭老师在地震中是如何表现 的?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7:17:28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单元6最后的姿势

面对如此大灾大难 生命之花竟那样绚烂 请记住这些有名字的 和许许多多无名字的英雄 他们——光荣的人民教师 用鲜血和生命 实践着伟大的使命 锻铸着崇高的尊严
上天啊 当你降灾难于人间 可曾被这一幕幕 深深地感动 大地啊 当你从震颤中恢复平静 可曾看到一座座丰碑 正在人们的心中高耸
看 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逝 世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 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在危难之 际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的 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 高尚品质;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受 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 的敬意。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老谭! 老谭!你说句话呀! 昨天晚上我就听说, 有个老师救了四个学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让我给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血迹已经发黑了。 昨晚在操场上,你的手还是软软的, 才过了一夜,咋就变得这么硬呀! 前天,我们散步时, 你的手还是热热的, 怎么现在变得冰凉凉的
尺
腔
讲
热
坛
血
,
,
授
舍
业
己
育
救
英
人
,
,
呵
桃
护
李
有
无
加
言
堪
泣 站在“千秋大爱”的塑像前 面,你最想对谭老师说些什 么?
作业: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 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 写一篇读后感。
2、搜集汶川大地震中英雄教师 的事迹在班上汇报。
也许,我该想到那个救学生的老师, 就是你,老谭! 我也是一名教师, 我怎能不明白你对学生的感情? 又怎能不理解你作为教师的选择? 那一刻,如果我也在, 我也会守护讲桌的, 一定! 可是此刻, 摸着你又硬又冷的手, 我的心还是疼啊! 你感觉到了吗? 我心心相印的爱人!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ppt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 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 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 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 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 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 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逝世时的 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 生命,体现了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 高尚品质。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 生难忘,并对谭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因此,谭 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已经铭刻在 人们心中,成为人们对他永恒的记忆,是他生命 的最后姿势。
爱! 值得深思!
Hale Waihona Puke • 乞讨老人为地震灾区捐款105元
作业: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本 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写 一篇读后感。
这句话写了谭老师的哪几个动作?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 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 学生。
从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中, 你怎样理解他是位“英雄”?
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做 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 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 姿势。
究竟是怎样的姿势呢?请同 学们仔细阅读课文8-10小节。
• “英雄壮举感天动地,感动之余最该做的就是行动,让我 们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进,让英雄永不孤单!”
道路不通,步行前往救援。中国军人无惧困难!
参加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某部战士在路边休息。救援 的军人太疲惫了,他们稍作休息,随时待命出发。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我还能再救一个!”
• 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 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 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 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 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 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 个!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PPT优秀课件

滑轮。
2.过程、 通过对滑轮工作的探究和理论分析,
方
体
法和能力 会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学会比
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 能
力。
3.情感、 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态
度和价值观 培养相互协作和交流;使学生感悟到 周
围生活处处充满科学,只有掌握其规
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三、 教
学
探究中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 学生
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等能力
重 难 点
四、 图片,铁架台、定滑轮和动滑轮、钩码等的工具 教 盒,
测力计。 学
准 备:
教学过程
教
教师引导过程
学
学生参与过程
内容 一、 1、看书本升旗的图片,请 导同
2、(学生虚拟升旗 的过
入 学回忆升旗的情境,做一做
程)描述旗帜是怎样 旗手的升旗动作,就像你正
教师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生(甲):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它们温度 升 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生(乙):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比较它们加 热 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教师将实验设计中相同或相似方案的学生重新分组。以小组为 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应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先提出来 讨 论,有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 问题 1.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问题 2.怎样测出它们的温度 ?
在升国旗一样,留意手的拉 升 到旗杆顶上的?
绳的方向,和旗的运动方向。 ( 旗手向下拉绳 子,
请大家讨论——运动的过 程
和方向。
红旗就向上升。向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6最后的姿势_苏教版 (共29张PPT)

推荐阅读
《爱的教育》——我们的先生 亚米契(qì)斯
从今天起,现在的先生也可爱起来了。我们进教室去 的时候,先生已在位子上坐着。先生前学年教过的学生们 都从门口探进头来和先生招呼。“先生早安!”“配巴尼 先生早安!”大家这样说着。其中也有走进教室来和先生 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可知大家都爱慕这先生,今年也 想仍请他教。先生也说着“早安!”去拉学生伸着的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课文理解品析
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 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 想……”
窍门:从形式来看,伏笔一般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 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 从运用 来看,运用伏笔的上文与下文照应的“点”有一段距 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 (zhī)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从感觉、听觉、视觉三个角度,再现了地震发生 时的环境,突出了灾情的危急,从侧面烘托谭老师的 光辉形象。
3.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有四处重要的环境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人物出场 的情境,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4. 文中引用三位人物的话语,有什么作用? 课文第三部分引用了三位人物的最具说服力的话语,从 侧面烘托了谭老师的英雄壮举,立体地展现了他恪尽职 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使谭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 。
1 略。 2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难后变成的荒凉地
方。本文指遭受地震破坏的地方。 坍塌:倒下来。 震撼:震动;摇撼。本文指当人们看到谭千秋老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最后的姿势》课件

理解词语
废墟: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针锋相对: 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 对立。 绘声绘色: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妙语连珠: 形容精彩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好像珠子串
在一起。 诠释: 说明,解释。本课指谭千秋老师用生命解释了爱 与责任。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辨析词语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3.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有四处重要的环境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 人物出场的情境,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 的精神品质。
4. 文中引用三位人物的话语,有什么作用?
课文第三部分引用了三位人物的最具说服力的 话语,从侧面烘托了谭老师的英雄壮举,立体地展 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使谭老 师的形象更加丰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作者资料不详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分类学生字 1.左右结构: 释、 塌、 漱、 攸 吱、 撼、 诠、 嘘、 嘘 谭、 2.上下结构:感 3.独体字: 凹 多音字:
模 mó (模范、模块) mú ( 装模作样、模子 )
散 sàn ( 散心、散步) sǎn (散文、散漫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臂,护住学生”的姿势,将永远定格在我心中!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读完课文,你读出了一个怎样废谭老师? 我读出了一个恪尽职守,一心想着学生,用生命 诠释爱与责任的谭老师。 串珠问题:
1.课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 用 身体守护四个学生的感人故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地震前:5月12日清晨——和平常一样 认真讲课——人生的价值
最 后 的 姿 势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 《最后的姿势》优秀课件

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 起来!地震!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 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 砸下来,楼房坍塌了……
当堂训练
1、书写生字词 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姿势? 4.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找找他是个怎样 的老师?
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1 )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 学校上班。 第二段( 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 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 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 第三段( 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 赞颂。
这篇文章可以师用自己的身 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的姿势: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张开
在
谭千秋老师:
在
张开
普通、爱与责任、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分段学习:学习第一段,感受谭
老师的爱与责任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他是 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 来的?(找关键词)
关爱家人 工作积极
第二段(2· · 7)
1.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用 “-”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
第二段(2· · 7) 1.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 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 想……”(语言)
2.“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语言)
3.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 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 个学生。(动作)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2 01 秒 04 03
谭千秋老师的妻子在擦拭遗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的姿势》公开课-课件PPT

快......
动作: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 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 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离 开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是在 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 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陷下去,血肉模糊, 身下还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 学生都还活着!
最后的姿势
-
天空阴沉沉的。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 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 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 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 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谭老师在地震中是如何表现的?
请用——勾出描写他的语言的句子, 用~~~勾出描写他动作的句子。认真 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看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是如何理解“ 张开双臂,护住 学
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这
句话的?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他 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 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让 我 们 向 英 雄 老 师 致 以 最 崇 高 的 敬 意 !
作业: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 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 写一篇读后感。
2、搜集汶川大地震中英雄教师 的事迹在班上汇报。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动作: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 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 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离 开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是在 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 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陷下去,血肉模糊, 身下还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 学生都还活着!
最后的姿势
-
天空阴沉沉的。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 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 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 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 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谭老师在地震中是如何表现的?
请用——勾出描写他的语言的句子, 用~~~勾出描写他动作的句子。认真 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看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是如何理解“ 张开双臂,护住 学
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这
句话的?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他 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 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让 我 们 向 英 雄 老 师 致 以 最 崇 高 的 敬 意 !
作业: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 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 写一篇读后感。
2、搜集汶川大地震中英雄教师 的事迹在班上汇报。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说:“———————————”
思考:
从这些侧面描写中,你觉得 谭千秋老师具有什么样的优秀 品质?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 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 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 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 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 势!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 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 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 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 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
师牺牲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
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这是 一个__爱______的姿势,是一个 __责_任____的姿势,是一个_英_勇___的
姿势,也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这个姿势将永__远__留__在__人__们心中。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 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 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 秋!”
定格最后的姿势 张米亚老师: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
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 汤宏老师: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
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 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向倩老师:身体被砸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 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 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 学生。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 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 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她悲痛欲 绝地对着遗体喃喃自语: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 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 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zhuó 着想
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
的价值他”。
说:“人生的价
1、认真读读课文(2-7小节),画出 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句子。
2、联系当时的环境,仔细地读一读, 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在书上批注阅读感受。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 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 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 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 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 教室,往操场跑去。
第三大段(8——10自然段)是三 个具有代表性人物对谭千秋老师的 描述,也是对他的侧面描写。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 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 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 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 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 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 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 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 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 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 热泪地说。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
如果要快速逃离现 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 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 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离 开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是在 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 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生死攸关:是指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 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 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 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 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 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 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 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 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地
人
震
间
无
有
情
爱
烛光里的祝福
让我为你点燃一盏烛光 为你把通往天堂的路照亮 让我为你点燃一盏烛光 为你写上最殷红的篇章
勇敢不是简单一句语言 勇敢不是只有战士的阳刚 勇敢是人生价值最美丽的闪光点 生命才会创造出奇迹
让我20为08.你5.点12 亮 一中国盏汶人没烛川有忘光记
就在危难来临的一瞬间 你用你的身体护住了希望 你用你温柔的双手捧起太阳 你用你单薄的肩膀扛起了 祖国的脊梁
痛 苦
无家可归的人们
思考: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地 震的可怕?划出来,体会它们的作 用。
天空阴沉沉的。
天空阴沉沉的。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 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 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 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 板重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 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 学生。
从这三个动词中,你读出了一 个怎样的谭老师?
碎裂的砖块砸在他的身上,他依旧——,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他仍然——,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楼房塌陷了——,他还是——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 的姿势.
瞿万容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 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 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 ……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 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 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这一个又一个最后的姿势,一 个又一个最悲壮的姿势,一个又一个 最有力量的姿势,向我们诠释了爱与 责任的师德灵魂,为我们上了最生 动的一课《人生的价值》。
人民教师聂晓燕:舍弃亲身娃娃,一 心想着别人的幼儿教师
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
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 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 妈妈”。
• 德阳中学老师双臂护住4个学生 不幸遇难
• 向倩的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几乎碎成一
团的上半身,张开的双臂下,紧紧搂着三个也已死去的学 生。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扳开她的双手,现场的武警官兵
妙语连珠——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 个接一个。
绘声绘色——绘:描绘、描摹。形容叙述或 描写生动逼真。
教学工作出色,亲切和善,受到学生的喜爱。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 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 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 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 后的姿势!
英
精
雄
神
不
千
死
秋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 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 谭千秋,着一想位…普…通” 的老师,他用自己 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 魂。人们赞颂他:
“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谭 老 师 , 我 想 对 您 说 :
是你 把死亡留给自己 把希望留给了别人 是你 为了孩子纯真的笑脸 付出了你青春的年华 是你 用生命告诉我们 有一种爱叫做永恒
我们会记住你 你的爱将永生 你的精神将永存
作业: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 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 写一篇读后感。
2、课后搜集汶川地震中,让你 感动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04秒
曾经的城市满目疮痍
地震最触目惊心照片
一片废墟
地 震 后 大 地 狰 狞 的 裂 口
• 2008年5月14日,四川成都都江堰至汶川市映秀 镇路上图为路上被砸毁的汽车 。
劫难后的城市遍地尸骸
遇 难 学 生 遗 骸
废墟下的遗骸
救援人员在废墟上搜救
等待救援
等 待 救 援
谁失 来去 安亲 慰人 ?的
但是,短暂的几秒钟,哪 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 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 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 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 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 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 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 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句话写了谭老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哪几个动作?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 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 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 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 人物形象的方法。
最 后 的 姿 势
2008年5月12 日14时28分
(岌岌可危,千钧一发,迫在眉 睫,危在旦夕,十万火急…)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
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救援人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
我们的身上。”(获救学生)
“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
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同事)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 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 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 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 人员眼含热泪地说。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 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 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 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 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 给了学生。”
为之落泪,纷纷行起军礼。
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 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坍塌的教学 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 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 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 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 把孩子救出。这就是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 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 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 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
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老谭! 老谭!你说句话呀! 昨天晚上我就听说, 有个老师救了四个学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让我给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血迹已经发黑了。 昨晚在操场上,你的手还是软软的, 才过了一夜,咋就变得这么硬呀! 前天,我们散步时, 你的手还是热热的, 怎么现在变得冰凉凉的……”
思考:
从这些侧面描写中,你觉得 谭千秋老师具有什么样的优秀 品质?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 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 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 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 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 势!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 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 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 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 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
师牺牲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
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这是 一个__爱______的姿势,是一个 __责_任____的姿势,是一个_英_勇___的
姿势,也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这个姿势将永__远__留__在__人__们心中。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 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 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 秋!”
定格最后的姿势 张米亚老师: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
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 汤宏老师: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
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 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向倩老师:身体被砸成三段,而她双手环抱将 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位学生 保护于身体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 学生。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 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 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她悲痛欲 绝地对着遗体喃喃自语: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 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 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zhuó 着想
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
的价值他”。
说:“人生的价
1、认真读读课文(2-7小节),画出 描写谭老师语言、动作的句子。
2、联系当时的环境,仔细地读一读, 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在书上批注阅读感受。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 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 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 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 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 教室,往操场跑去。
第三大段(8——10自然段)是三 个具有代表性人物对谭千秋老师的 描述,也是对他的侧面描写。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 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 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 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 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 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 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 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 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 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 热泪地说。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
如果要快速逃离现 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 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 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离 开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是在 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 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生死攸关:是指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 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 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 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 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 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 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 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 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地
人
震
间
无
有
情
爱
烛光里的祝福
让我为你点燃一盏烛光 为你把通往天堂的路照亮 让我为你点燃一盏烛光 为你写上最殷红的篇章
勇敢不是简单一句语言 勇敢不是只有战士的阳刚 勇敢是人生价值最美丽的闪光点 生命才会创造出奇迹
让我20为08.你5.点12 亮 一中国盏汶人没烛川有忘光记
就在危难来临的一瞬间 你用你的身体护住了希望 你用你温柔的双手捧起太阳 你用你单薄的肩膀扛起了 祖国的脊梁
痛 苦
无家可归的人们
思考: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地 震的可怕?划出来,体会它们的作 用。
天空阴沉沉的。
天空阴沉沉的。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 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 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 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 板重重的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 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 学生。
从这三个动词中,你读出了一 个怎样的谭老师?
碎裂的砖块砸在他的身上,他依旧——,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他仍然——,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楼房塌陷了——,他还是——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 的姿势.
瞿万容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 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 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 ……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 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 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这一个又一个最后的姿势,一 个又一个最悲壮的姿势,一个又一个 最有力量的姿势,向我们诠释了爱与 责任的师德灵魂,为我们上了最生 动的一课《人生的价值》。
人民教师聂晓燕:舍弃亲身娃娃,一 心想着别人的幼儿教师
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
人民教师严蓉: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 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一岁半的小雯欣不停地号哭:“救爸爸,救 妈妈”。
• 德阳中学老师双臂护住4个学生 不幸遇难
• 向倩的遗体被发现时,她已被压断为3截。几乎碎成一
团的上半身,张开的双臂下,紧紧搂着三个也已死去的学 生。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扳开她的双手,现场的武警官兵
妙语连珠——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 个接一个。
绘声绘色——绘:描绘、描摹。形容叙述或 描写生动逼真。
教学工作出色,亲切和善,受到学生的喜爱。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 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 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 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 后的姿势!
英
精
雄
神
不
千
死
秋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 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 谭千秋,着一想位…普…通” 的老师,他用自己 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 魂。人们赞颂他:
“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谭 老 师 , 我 想 对 您 说 :
是你 把死亡留给自己 把希望留给了别人 是你 为了孩子纯真的笑脸 付出了你青春的年华 是你 用生命告诉我们 有一种爱叫做永恒
我们会记住你 你的爱将永生 你的精神将永存
作业: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学了 本课,你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请你 写一篇读后感。
2、课后搜集汶川地震中,让你 感动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04秒
曾经的城市满目疮痍
地震最触目惊心照片
一片废墟
地 震 后 大 地 狰 狞 的 裂 口
• 2008年5月14日,四川成都都江堰至汶川市映秀 镇路上图为路上被砸毁的汽车 。
劫难后的城市遍地尸骸
遇 难 学 生 遗 骸
废墟下的遗骸
救援人员在废墟上搜救
等待救援
等 待 救 援
谁失 来去 安亲 慰人 ?的
但是,短暂的几秒钟,哪 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 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 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 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 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 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 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 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句话写了谭老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哪几个动作?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 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 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 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 人物形象的方法。
最 后 的 姿 势
2008年5月12 日14时28分
(岌岌可危,千钧一发,迫在眉 睫,危在旦夕,十万火急…)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
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
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救援人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
我们的身上。”(获救学生)
“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
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
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同事)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 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 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 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 人员眼含热泪地说。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 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 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 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 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 给了学生。”
为之落泪,纷纷行起军礼。
人民教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 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坍塌的教学 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 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 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 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 把孩子救出。这就是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 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 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 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
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老谭! 老谭!你说句话呀! 昨天晚上我就听说, 有个老师救了四个学生, 我哪想到就是你呀! 让我给你擦擦手吧, 那上面有血,血迹已经发黑了。 昨晚在操场上,你的手还是软软的, 才过了一夜,咋就变得这么硬呀! 前天,我们散步时, 你的手还是热热的, 怎么现在变得冰凉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