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酸盐热稳定剂与_二酮的协同效应研究
β-二酮热稳定剂合成

β-二酮热稳定剂合成
β-二酮热稳定剂是一种用于提高聚合物热稳定性的添加剂,通常用于聚合物材料的生产中。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1. 材料准备:准备适量的醋酸钠、重铬酸钠和环己酮。
2. 反应装置准备:选择一个适当的反应容器,并保证其干燥和洁净。
3. 加入醋酸钠: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合适的量的环己酮,并将其加热至50-60摄氏度。
4. 添加重铬酸钠:将适量的重铬酸钠逐渐加入到加热的环己酮中,并搅拌均匀。
5. 反应进行:将反应溶液保持在50-60摄氏度下,并继续搅拌一段时间。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反应时间。
6. 离心和过滤:完成反应后,对反应溶液进行离心和过滤,以除去未反应的固体颗粒。
7. 具体形式:将过滤得到的产品通过冷冻干燥或其他方法得到具体形式的β-二酮热稳定剂。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操作条件和反应步骤可能因研究和生产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获得者名录——上海中医药大学

12.01-15.12 12.01-12.12 12.01-14.12 12.01-14.12 12.01-14.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4.12 12.01-14.12 12.01-15.12 12.01-14.12 12.01-14.12 12.01-15.12 12.01-14.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4.12 12.01-14.12 12.01-14.12 12.01-12.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5.12 12.01-14.12
57 14 20 20 21 60 54 58 60 57 22 22 60 21 22 55 21 56 60 21 21 22 14 60 45 57 54 54 58 22
81102696 81173516 81102695 81173357 81102567 81102566
H2902 H2803 H2902 H2719 H2708 H2708
项目批准号申请代码1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金额81173278h2710逐痰化瘀法调控淋巴增生和功能对炎性关节炎的影响周泉上海中医药大学6081102637h2718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艾灸生成物及其效应与安全性周次利上海中医药大学2431100619c080101接头蛋白gab1负反馈调控tlr24信号及其分子机制郑月娟上海中医药大学2381173654h2818藏药解吉的品种整理及其dna条形码识别系统的构建赵志礼上海中医药大学5881173621h2811基于血管生成骨形成耦联研究补肾活血中药促骨形成的分子机制赵咏芳上海中医药大学5881173200h2706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研究张志枫上海中医药大学6081173227h2708五行角调音乐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之临床增效机制研究张振贤上海中医药大学3281173406h2902胞红蛋白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张悦上海中医药大学5781173561h2806双相固定化酶法制备中药糖苷类成分代谢产物研究张彤上海中医药大学6081172311h1617map4k4基因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张树辉上海中医药大学5481173267h2709从调控肠粘膜上皮凋亡探讨锦红汤阻断急性胆源性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张静喆上海中医药大学5781173359h2719基于细胞生物力学的手法模拟实验平台构建及滚法对损伤骨骼肌细胞ca2通张宏上海中医药大学5781102572h2708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动态变化及中药单体药根碱的调控作用研究袁建业上海中医药大学2181102597h2709乳移平调控乳腺癌前转移微环境中肺血管完整性的实验研究叶依依上海中医药大学21j1103607j0108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建设与优化叶进上海中医药大学40081173332h2718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针刺治疗过敏性哮喘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杨永清上海中医药大学5881102729h2903基于脉搏波传播与反射理论的中医脉象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研究燕海霞上海中医药大学2281173226h2708中医药治疗肺癌核心处方的数据挖掘研究许玲上海中医药大学5781102636h2718电针对抑郁大鼠的效应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徐世芬上海中医药大学2481173485h2801藤黄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徐宏喜上海中医药大学608110
β-二酮作用模式和锌基热稳定剂协同作用机理研究(上)

e n c mp r o i h o r s o d n t l o p . s d o h s r s l,a me h n s o y e gs i i c si o a i n w t t e c re p n i g mea a s Ba e n t i e u t c a im fs n r i s h s m n zn - b s d h a tb l e s e e e s “ l p y i t r a e e e sb e a i - a e r a t n me h n s a e e tsa i z r ,r fr d a i mu t l n e we v d r v r i l c d b s e c i ” i o c a im,w s p t a u f r a d B p l i g t e n w me h n s i se d o e t d t n l “ x h n e r g n r t n o r . y a p y n h e c a i w m n ta ft r i o a h a i e c a g — e e e a i ”me h n s .t e o c ai m h i f e cn a t r n e u a in r h a t b l i g e f in i s o i c b s d h a tb l e s c u d b e n l n i g fc o s a d r g l t sf e tsa i z f c e ce f z - a e e ts i z r o l e r - u o o in i n a i
Ca_Zn复合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762009-06-08Ca/Zn 复合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Mechanism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a/Zn Compound HeatStabilizer梁 坤,李荣勋,刘光烨 Liang Kun, Li Rongxun, Liu Guangye- 青岛科技大学新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42-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ateri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42, China摘 要 :综述了国内外Ca/Zn复合热稳定剂及辅助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Ca/Zn复合热稳定剂与辅助热稳定剂并用,可以抑制ZnCl 2对聚氯乙烯(PVC )的催化降解和“锌烧”现象,延长PVC的热稳定时间;进一步提高Ca/Zn复合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加大其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是今后Ca/Zn复合热稳定剂的发展方向。
Abstract :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mechanism of Ca/Zn compound heat stabilizer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discussed.The catalytic degradation and "zinc burning" phenomena of PVC caused by ZnCl 2 could be restrained, and the heat stabilization time of PVC could also be prolonged by compounding Ca/Zn heat stabilizer and auxiliary heat stabilize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a/Zn compound heat stabilizer is to improve the heat stabilization property and increase the use amount of it in rigid PVC.关键词 : 聚氯乙烯;Ca/Zn复合热稳定剂;辅助热稳定剂;作用机理Key words : PVC; Ca/Zn compound heat stabilizer; Auxiliary heat stabilizer; Mechanism文章编号:1005-3360(2009)08-0076-04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差,加工时易发生脱除HCl反应,生成不饱和共轭多烯,导致制品变色、变硬、烧焦。
【进展】二聚酸型聚酰胺热熔胶的应用与改性研究进

【关键字】进展二聚酸型聚酰胺热熔胶的应用与改性研究进展刊物: C&P塑料专题提供者: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Information Center (CNCIC)0 前言热熔胶是指室温呈固态、加热熔融后呈液态,将其涂敷于被粘物后,经压合、冷却,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粘接的胶粘剂。
由于热熔胶具有不含化学溶剂、无污染、使用方便和易于存储等优点,因而近年来其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其中聚酰胺(PA)是粘接性能最好的一种热熔胶。
PA热熔胶有两类:一类为高分子PA热熔胶(俗称尼龙型热熔胶),主要用于服装、纺丝等行业;另一类为低分子PA热熔胶(常称二聚酸型PA热熔胶),由二聚酸与二元胺或多元胺缩合而成,具有熔融范围窄、软化点高、无毒、耐油和耐化学性好、耐低温以及对极性材料粘接强度好等特点。
该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可广泛用于制鞋、服装、电子电器、汽车、热缩材料及机械等行业[1]。
二聚酸型PA热熔胶的性能与其主要原料二聚酸的纯度、二元胺的种类等直接相关。
最普通的二聚酸型PA是以二聚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的,其软化点为105℃~110℃、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且低温发脆,只能用于涂料、油漆等产品中,不能用作热熔胶。
为了提高二聚酸型PA热熔胶的性能和拓宽其应用领域,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
1 应用领域二聚酸型PA热熔胶,因具有良好的韧性而广泛用于制鞋、制罐(包括罐头包装的边缝密封)、包装和书籍装订等领域;因具有突出的耐低温性能而用于冷冻苹果、桔子以及其他果汁的新型结构容器的粘接;因具有耐干洗性、耐强力洗涤剂、漂白剂及洗衣房与家庭的高温洗涤条件,对织物粘接强度大、使用方便而广泛用于织物的超强粘接;因具有必要的粘接力及优良的保气性而用于热缩性电缆套。
下面重点介绍其在制鞋、电子电器、汽车和热缩套管等领域中应用[2-3]。
1.1 制鞋业制鞋时主要有鞋帮脚、外底、主跟、包头、鞋跟、勾心和鞋垫等处需要粘接。
阻燃剂的协同效应

阻燃剂的协同效应发布: 2009-9-25 16:31 | 作者: admin | 来源: 中国木塑产业网 | 查看: 41次近几年,世界上没有开发出根本性的新型阻燃体系。
然而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在推动现有阻燃剂向无卤体系发展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进步。
尽管协同反应的作用机理还没有完全掌握,但利用协同反应制备的阻燃添加剂和多功能阻燃剂体系变得越来越普及,并且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阻燃剂发展的重要特征。
在阻燃剂技术中,协同效应不仅仅生产更多有效的阻燃剂体系,而且还使得减少其他阻燃剂中化学试剂的使用量成为可能,并且可以为提高阻燃剂的阻燃效率以满足日益严格的阻燃剂生产和使用标准做出积极贡献。
许多矿物与有机卤阻燃剂和有机磷阻燃剂具有协同作用。
在硼酸盐和水合矿物组成的热固性材料中也能观察到协同发应。
将无机矿物填料添加到膨胀性防火材料中可以更好的控制防火材料在接触火焰后膨胀结构的形态。
越来越多的经验证明,尽管无机矿物填料的表观价格在不断增加,但事实上,添加适当无机矿物填料的阻燃剂可以通过大量减少其他活性添加剂或者通过提供多功能性能来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最重要的协同阻燃化合物是氧化锑和卤素供体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应用前景也大有希望,尤其是应用于热塑性工程塑料。
阻燃剂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将新型的氧化锑混合造粒,作为协同阻燃剂。
氧化锑混合物表有单组分阻燃剂体系以及母粒的优点。
锑化合物的成本相对来讲并不昂贵,已经大量用作阻燃剂。
然而,锑是一种有毒的材料,其使用在大部分国家都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因此有一种逐步取代锑化合物阻燃剂或者减少使用的趋势。
但是锑化合物与合卤阻燃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尤其用于塑化聚氯乙烯树脂。
不含卤素的聚合物为获得一定的阻燃性能,需要混入一种合适的溴或者氯化合物。
在许多替代锑化合物的体系中,最具潜在优势的是硫化锌。
截止到目前,硫化锌仅仅被考虑用来作为一种颜料。
硫化锌单独或者作为协同化合物的新型阻燃剂已经问世。
β二酮二亚胺Zn配合物桥联二聚体的理论研究

关 键 词 :B二 酮 二 亚胺 ; n 合 物 ;自然 键 轨 道 ;电荷 密 度 拓 扑 分 析 ; 度 泛 函理 论 Z配 密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0 6 . 04 ; 511
引 言
步 对 L n 一 2n ( Z ( X)Z L L={ C C N h } X = H ( Me P ) ;
F O N : C ,S , H, H , 1 H,P 配 位 化 合 物 的稳 定 构 H)
型、 能量 、 电荷 分 布 和 成 键 特 征 进 行 一 些 研 究 和 分
析。
第 1期
刘 霖等 :B二 酮 二 亚 胺 z 配 合 物 桥联 二 聚 体 的 理 论 研 究 n
特殊 的位 阻效应 。
本 实 验 室 对 钨 一 双 金 属 配 位 化 合 物 和 双 锌 钨 卤 桥 联 配 位 化 合 物 , 理 论 上 都 进 行 了 深 入 的 研 在
2 结果 与讨论
2 1 D二 酮 二 亚 胺 配 合 物 分 子 的 结 构 .
本文 研究 的 1 酮 二 亚 胺 配 位 化 合 物 的 分 子 3二 结构 如 图 1所示 。在 参 照文 献 [ ] 6 的方 法和 模 型 的
收稿 日期 : 0 9— 4—1 20 0 0
基 金 项 目 : 育 部 博 士 点 基 金 ( 0 40 00 ) 北 京 化 工 大 教 20 0 10 8 ;
学 青 年 基 金 ( N 4 1 Q 01)
第 一 作者 : , 9 5年 生 , 士 生 男 18 硕
通 讯联 系人
E— i :c o @ ma l b c .e .e ma l a wl i. u t du n
辅助热稳定剂β-二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辅助热稳定剂β-二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徐竞
【期刊名称】《塑料助剂》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介绍了聚氯乙烯用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中一类重要的辅助稳定剂β-二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毒性和气味.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徐竞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佳先化工有限公司,蚌埠,233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2;TQ32
【相关文献】
1.新型辅助稳定剂--液体β-二酮开发成功 [J],
2.新型β-二酮辅助热稳定剂DBM-S和SBM-S的应用 [J], 徐竞;陈闻中
3.新型无铅PVC辅助热稳定剂β-二酮盐的性能研究 [J], 李平
4.新型辅助稳定剂β-二酮的研制 [J], 王群
5.聚氯乙烯辅助热稳定剂β-二酮的合成及应用 [J], 郑林萍;张普玉;于丽;尹艳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NO.3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二聚酸盐热稳定剂与β-二酮的协同效应研究
庞宏建 1 王雪平 1 李玉静 1 薄改丽 2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濮阳油田)
摘 要: 本文采用复分解法制备了二聚酸镧、二聚酸钡、二聚酸锌、二聚酸钙等二聚酸盐热稳定剂, 采用刚果红试纸法测定了二聚酸
以数学的方法对相互作用的组分同时进
行分析。稳定剂对 PVC 的稳定时间是其效能
的主要特征。PVC 中加入组分单一的稳定剂
时,稳定时间 t 与稳定剂用量 x 的关系曲线往
往不成线性。根据 t - x 曲线的观察。x 在很
大范围内符合函数:t=a+bxc
在不同稳定剂的拟合方程中,a 值均近似
的等于 10min,即空白 PVC 的稳定时间。b 值
11
高 新 技 术
统组成的联合系统进行供暖,太阳能 - 地源热 泵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地热换 热器、热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末端采 用地板式辐射供暖系统。 3.2 系统运行流程
初冬季节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太阳能集热 器收集的热量足以满足室内供暖的要求,此时 可以不开启地源热泵,使用循环水泵直接将蓄 热水箱中的热水送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来满 足初冬季节建筑物热负荷要求。
由表 2 可见,La-Zn、La-Ba 的热稳定 时间不如 La-Ca 的长,但是 La-Zn 的初期着 色性较好,La-Ba 加入β - 二酮后的热稳定时 间明显得到延长,La-Zn、La-Ba、La-Ca 的 初期着色性也显著得到改善, 其中 L a - Z n - β - 二酮的抑制初期着色性最好,降解 10min 后的颜色为白色;Zn-Ba 的热稳定时间比 Zn- Ca 的长,但初期着色性不如 Zn-Ca,加入β - 二酮后使其热稳定时间显著增加,β - 二酮使 Z n - C a 的抑制初期着色性明显改善, β - 二 酮对 Ba-Ca 体系的热稳定时间影响较大, 而 对其初期着色性影响较小。综上所述, B a - C a - β - 二酮体系的热稳定时间最长, Z n - Ca、La-Zn 体系的初期着色性较好, 有望在 P V C 的加工中得以广泛应用。
当冬季太阳能辐射较大,太阳能集热器温 度较高时,可以将太阳能集热器中的能量转移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NO.3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到地下储存,这样既可使土壤温度场得到较快 恢复, 又可降低进入集热器的流体温度, 提高 集热效率。
4 讨论与分析
[4] 邱林,王文海,游文昱.地板辐射供暖热力 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J ] . 煤气与热力, 2003,23(8):481-484.
(上接 11 页)
2.2 二聚酸盐热稳定剂的协同效应研究 皂盐类稳定剂中存在着广泛的协同效应
已为 PVC 行业的研究者所公认[7]。但普通的 硬脂酸钡稳定剂虽能捕捉 P V C 释放的 H C l , 但不能置换烯丙基氯,缺乏阻止多烯链增长的 能力,因此不能抑制初期着色[8]。硬脂酸锌稳 定剂既能捕捉 PVC 释放的 HCl,也能置换烯 丙基氯, 抑制多烯链的生长, 使其初期着色性 较好, 但易引起“锌烧”[9]。而二聚酸盐由于 分子结构中都含有双键, 能够提高其与 P V C 的相容性, 因此, 将对二聚酸盐稳定剂与β - 二酮的协同体系的热稳定性能进行试验论 证。
2.2.1 二聚酸盐单一稳定剂与β - 二酮 的协同体系的热稳定性能
表 1 列出了不同二聚酸盐稳定剂与β - 二 酮的配比情况及所组成的复合稳定剂的稳定 性能。
由表 1 可以看出,二聚酸钡、二聚酸钙热 稳定剂的稳定时间长, 但抑制初期着色性差; 二聚酸镧、二聚酸锌热稳定剂的稳定时间相 对较短,但抑制初期着色性较好;试样加入β- 二酮后,使二聚酸镧、二聚酸钡、二聚酸锌的 热稳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延长较多,而使二聚酸镧、二聚酸 锌的抑制初期着色性大为改善。
二聚酸盐类热稳定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 的新一代环保型 P V C 热稳定剂, 由于它们的 分子结构中都含有双键, 提高了二聚酸盐与 PVC 的相容性,从而较大程度提高了其热稳定 性能的技术目标, 有望在 P V C 加工中获得广 泛应用。
纯有机稳定剂通常与金属盐稳定剂并用,
产生协同效应。尤其在软、半软及对热变形 温度要求不太高的硬质制品中发挥很大作 用。主要包括: α - 苯基吲哚、β - 氨基巴 豆酸酯、二苯基硫脲、β - 二酮、环氧化 合物、硫代酸酐、亚磷酸酯、多元醇等。 β-二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辅助稳定剂,它有 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在金属盐的催化作用下迅 速置换烯丙基,配合钙锌稳定剂使用能显著改 善制品的初期着色性并提高其耐热性,可有效 的防止“锌烧”现象的发生。
当冬季的太阳辐射强度较低,所以集热器 的集热效率降低。而建筑物热负荷却变大。 若仅使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源,则其提供的 热量不能满足建筑物热负荷要求,会出现热量 供需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用太 阳能集热器和地源热泵联合运行,利用土壤对 太阳能的蓄热性能, 温度的延迟性和稳定性, 来满足建筑物热负荷的需要。其系统运行流 程如图( 1 ) 所示。
2.2.2 二聚酸盐双组分稳定剂与β - 二 酮的协同体系的热稳定性能
单一稳定剂在使用时, 满足不了 P V C 加 工及使用要求, 若将它们配合使用, 则可产生
协同效应,大幅度的提高性能,达到对 PVC 良 好的稳定效果。
表 2 列出了双组分稳定剂与β - 二酮的配 比情况及所组成的协同体系的稳定情况。
和 c 值共同决定该稳定剂的稳定效应。
利用刚果红试纸法,测定了不同含量的二
聚酸盐对 PVC 稳定时间的影响。以 PVC 稳定
时间(min)为纵坐标,二聚酸盐的含量为横坐标
(g),绘制二聚酸盐的稳定曲线。采用最小二乘
法作为拟合优化尺度,利用逐次逼近法确定一
定精度下的最优 a 、b 、c 参数组合。二聚
本试验采用复分解法制备二聚酸镧、二 聚酸钙、二聚酸钡、二聚酸锌等二聚酸盐类热 稳定剂,研究了其与β-二酮的协同效应和对 P V C 的热稳定作用。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P V C 树脂, P V C — S G , 中国新乡树脂厂
生产; β - 二酮类产品:硬脂酰苯甲酰甲烷(山
西化工研究所); 二聚酸:福建沙县嘉利化工公司; 二聚酸盐:二聚酸镧、二聚酸钙、二聚酸
酸盐稳定剂的拟合方程 c 值归类得到:
二聚酸镧
c=0.6
二聚酸钡、二聚酸钙 c ≈ 0.45
二聚酸锌
c=0.2
助稳定剂β - 二酮
c=1.0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各种稳定剂的 c 值
都不相同, 这种差距意味着它们在 P V C 稳定
过程中的行为模式的不同。 (下转 13 页)
科技咨询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
无水乙醇和 2 5 % 的二次水配成的混合溶剂 100ml,向其中加入 22.5g 二聚酸,在 50℃下搅 拌得到澄清溶液,调节 pH 值至 9。
1.2.2 二聚酸盐的合成 1.3 热稳定性实验方法
根据国标 GB8815 — 88 标准,选择采用刚 果红试纸法[5]:称取 2.5g PVC 树脂粉末,加入 0.1g 热稳定剂,置于研钵中研磨十分钟,将研 磨均匀的 PVC 样品转入试管中加热,严格控 制油浴的温度在 180℃,误差不得超过± 1℃, 以样品上方 2cm 处润湿的红色刚果红试纸变 为蓝色作为终点指示,试纸变蓝的时间表示了 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以树脂降解10分钟后树 脂的颜色的深浅表示热稳定剂的抑制初期着 色性。
中图分类号:T Q 0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534(2007)10(c)-0011-02
1 引言
聚氯乙烯(PVC)作为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 一,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难燃烧以及绝缘性 透明性好等优点,其制品广泛应用于建材、化 工、电器、包装等行业[ 1 ] 。
聚氯乙烯(PVC)在 100℃以上的温度下有 脱氯化氢、大分子交联及热变色等降解现象 的发生, 其热稳定性差是聚氯乙烯的突出缺 点。因此在加工 PVC 时必须添加适量适当的 热稳定剂以抑制其制品变色、性能变坏[2]。目 前工业上常用的 PVC 热稳定剂可分为铅盐类、 金属皂类、有机锡类、复合稳定剂及其它辅助 稳定剂等, 但均存在有不同的缺点, 如铅、镉 毒性大等。近年来国内外对无毒热稳定剂的 研制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3]:①通过在硬脂酸 钙、硬脂酸锌热稳定剂的基础上掺加能协同 提高其热稳定性能的助剂;②通过合成或制备 能增加与 PVC 的相容性,在分子中含有羟基、 芳香基、脂环基等基团的无毒钙锌类热稳定 剂。
此方法测定的是脱出一定量氯化氢(HCI) 时经历的时间,反映了 P V C 及其混合材料的 热稳定性。油浴的温度通过接触调压器严格 控制在 180 ± 1℃上。刚果红试纸安放在盖板 和橡皮圈之上, 它的位置对测试结果影响较 小,但是不能让其受到高温,以免变干对 HCI 不灵敏。
2 结果与讨论
2.1 二聚酸盐热稳定剂的作用模式[6]
钡、二聚酸锌(本实验室合成,经真空干燥处 理);
电子天平、电炉、油浴锅、真空抽滤机、 烘箱、电动搅拌器。
表 1 单一稳定剂与β - 二酮的配比及所组成的协同体系的稳定性能
表 2 双组分稳定剂与β - 二酮的配比及所组成的协同体系的稳定性能
(说明:根据传统稳定剂配方为 7:3)
1.2 二聚酸盐热稳定剂的合成[4] 1.2.1 二聚酸溶液配制 取 NaOH 3.2g 置于烧杯中,加入由 75%
联合运行包括两种地位热源交替供暖,和 同时供暖等方式。一般采用交替供暖方式。联 合运行存在两种热源运行比例如何分配问题, 要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当地日照情况进行分 析[4]。通过模拟试验证明,两种热源同时供暖 情况出现比例较小,一般采用交替供暖的、方 式,并提出联合运行系统中一天 24h 内两种热 源运行比例,即地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各自 运行的最佳时间分配比例分别为:3 3 % ~3 5 % 和 50%~70%。